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docx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初二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实像和虚像实像:1.实像是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所以叫实像。
2.对凸透镜而言,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呈现),是真实光线形成的像。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虚像:1.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
2.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如果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s)发出的。
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
而实像则指既能被人看见又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3.物体的实像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初中物理实像和虚像知识点(二)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实像和虚像生活例子

实像和虚像生活例子
实像:是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所以叫实像。
实像皆是倒立的。
常见的例子有:照相机镜头、人眼的晶状体都是凸透镜,成的实像像被感光元件、视网膜接收;投影机的镜头亦是凸透镜,成像能用屏幕承接。
为解决实像倒立的问题,数码相机和人眼的成像分别经过微电脑和人脑处理,使最终看到的东西正立;对于投影机,则在播放时将画面放反,使投影看上去正立。
虚像: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就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其集合点叫作物体的“虚像”。
虚像是实际光线所不能达到的,因此不能被光屏承接。
常见的例子有:放大镜下看到的放大的字、水里的“物体”、照镜子时看到的像、海市蜃楼现象、闪烁的星星两者的差别: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即实像能呈在光屏上,而虚像只能透过眼睛去看。
实像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4)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构成能在光屏上接收的、虚像是由于人的错觉产生的不能在光屏上接受的;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集而成:在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于是我们的眼睛就认为一切光线都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平面镜将光线反射,改变了光线原本的传播方向,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里,我们却认为光是经直线传过来的,而并不知道已经经过了平面镜的反射.所以视网膜上沿直线方向出现了一个与原来类似的像,是虚像.虚像并不真实存在,不由实际光线组成,只是人的错觉.又因为并不由实际光线组成,所以也不能用光屏接受.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组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受的. 虚像是人视网膜中出现光的反向延长线汇集而成的一个像,也可以说是反射形成的而实际来说,光的反向延长线并没有像虚像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错觉。
虚像永远是正立的,实像永远是倒立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
2、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3、实像能用光屏显示出来,虚像不能用光屏显示出来。
浅谈物理学中实像和虚像的辨别

致使很多学生在学 习这部分知识点 的时候感到迷惑 ,做题 时错误 率也 非 常 高 针 对 这 个 问题 我 提 出 以 下 辨 别 实 像 和 虚 像 的辨 别 方 法, 希 望 和各 位 老师 进行 交 流 。在光 学 中 , 由实 际 光线 汇 聚 成的像 , 称为实像 , 能用光屏呈接 ; 反之 , 则称为虚像 , 只能 由眼睛感觉 。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 , 在讲述实像和虚像 的区别 时, 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 : “ 实像都是倒立 的, 而虚 像都是正立 的。” 所谓 “ 正立 ” 和“ 倒立” , 当然是相对 于原物 体 而 言 。也 有些 时候 是 特殊 的 , 比如 但 U ( 物距 ) >2 F 时, 它
一
会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 真正实现了学在其 中, 乐在其中。 四、 教 学 过程 中师 生有 效 互动 交流 小学英语课堂不单纯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的场 所 ,更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互动交流的好时机。每个学生都 会犯错误 , 但是如果学生犯 了错误 , 老师不是一味地责备和 训斥 , 而是报 以宽容的微笑 , 学生有 困难时 , 教师报 以及时 安慰 的眼神话语 , 都会起 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教师想 让小 学 生 积极 参 与 英语 课 堂 学 习 , 和谐 民主 的课 堂 氛 围必
摘要 : 物 体 上 某 点 发 出( 或反射 、 折射 ) 的光 , 经过面镜、 透 镜 的反 射 , 折射 的 实 际光 线如 果 是 会 聚 的 , 其 会 聚 点我 们 叫
物体上 某点的 实像 点。对应于物体上每一个物点都有一个 实像 点。与物体上各物点相对应的所有 实像 点的集合, 就是 物 体 的 实像 。 实像 可 以在 光 屏 上 呈现 出来 , 如 照 相 机底 片上 所 成 的 就 是 实像 。 由面镜 成透 镜 反 射 或折 射 的 实 际光 线 如 果是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 t 一 : : :
传 播 , 我 们 平 时 生 活 的环 境 中 , 视 范 围 体 虚 像. 在 可 内
以内 的介 质( 尤其是 空 气1 本 上 可 以认 为 近 基 简 言 之 . 像是 由实 际光 线会 聚而 成 的 实
似 均匀介 质 .当有光 线 进入 眼睛 引起 我们 的 像 虚像 是 由实 际 光线 的反 向延 长 线会 聚 而
●
I l … … …] ……… l
: .光 屏 上 不 屏 成 于 反 向延 长线 并不 是 实 际 光线 , 光 屏放 在 将
物体 的人 也丝
: 镜后 光屏 的影 响 正 女 家 中大 衣柜 中 l I
.
受 这 里也 接 收不 到光 线 , 光屏 上 自然 也 无法 呈
射 故虚 像不 能用 光屏接 受. 创,
b回 我 们 结 合 光 路 图 对 最 常 见 的 半 面
镜 、 茂像 凸透镜 成实像 或虚 像作 一说 明.
① 平面镜 成像
根 据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射 光 线 、 射 光 入 反 : : :
那 么实像 和虚 像 的本 质究 竟是 什 么呢 ?
的 去 , 只能见 到地 平线 以上 的 景物 . 光在 非 均 但
) 路 图 光
:
}
均三条 特 殊 光 两条 完成 凸透 镜成 实 或虚像 时 的光
■ ’
匀 大气 层 中传 播 , 光线就 会发 生弯 曲. 在 某 种特 殊 气 象条 件 的海 面 上 , 气 上 大 层 由于 E晒 不断 升 温 , 下层 则 由于水 的 蒸 l 而 发 吸热 作 用 , 度 不 断 下 降 . 现 接 近 海 面 温 出 的大 气 层 温 度 上 高 下 低 连续 变 化 的温 度 梯 度 . 由于 温 度 越 低 大气 密 度 越 大 , 接 近 又 使 海 面 的大 气层 的大气 密 度 上 小 、 下大 形 成 一 个 连 接 变 化 的 密 度 梯 度 . 图 6所示 , 如 如果
浅谈物理学中实像和虚像的辨别

浅谈物理学中实像和虚像的辨别作者:芦洁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27期摘要:物体上某点发出(或反射、折射)的光,经过面镜、透镜的反射,折射的实际光线如果是会聚的,其会聚点我们叫物体上某点的实像点。
对应于物体上每一个物点都有一个实像点。
与物体上各物点相对应的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就是物体的实像。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如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就是实像。
由面镜成透镜反射或折射的实际光线如果是发散的,则它们不可能会聚,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就是虚像点。
所有虚像点的集合,就是物体的虚像。
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关键词:物理;实像;虚像;辨别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87-02在初中物理八年级光学部分教学中,如何定义什么是虚像、什么是实像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比较准确清晰的定义。
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感到迷惑,做题时错误率也非常高。
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辨别实像和虚像的辨别方法,希望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也有些时候是特殊的,比如但U(物距)>2F时,它将会是实像且缩小并倒立!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实像和虚像——精选推荐

实像和虚像在初中物理光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有关像的问题,即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中所成的像.这些像大体分为两类,这就是实像和虚像.那么对实像和虚像成因以及对它们的辨别是同学们在学习中的难点.今天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从现象上看,实像能够在白纸、毛玻璃等光屏上呈现的,而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从形成原因上看,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其中需要说明的是:①像并不一定是实际物体所成的像,也可以是像成像,如二次成像(望远镜、显微镜中最终眼睛看到的像);②实像和虚像并不能依据眼睛是否能看到来判断,因为人的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如能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人眼是依靠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物体”及其位置的.只要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并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我们就能看见“物体”,所以在眼睛中所成像的“物体”,既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光学器件所成的像来具体分析说明有关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在小孔成像中,我们能在小孔后面的光屏(毛玻璃或半透明的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像,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说明它是实像,从形成原因上看,它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其大小随光屏到小孔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变化而变化.如图1中的(a)、(b)所示.2.在平面镜成像中,若在平面镜的后面放上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这就是说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另外从平面镜成像的作图中也能看出这一点,如图2所示,物点S所发出(或反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不能相交,而其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可以交于一点,这一点S′就是物点S所成的虚像.3.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其成像情况比较复杂,它实际上是光线经透镜两次折射后而形成的.从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表所示:从实验现象可知,当u>f时的前两种情况,我们能从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说明该像是实像.而当u<f时,无论怎样在光屏上都不能找到像,而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确能够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而此时在你所看到的像的位置放上光屏却在光屏上怎么也找不到所成的像,所以它是虚像.其成像原因可以通过凸透镜对光线作用中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来说明,如图3中的(a)、(b)、(c)所示.从图(a)、(b)中可以发现,它们的像都是由物体发光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实像;而(c)图中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是虚像.4.在其他情况的成像中,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判断有关光学器件所成像的虚实.如在水上面的人看到水中的物体时,其成像光路图如图4所示,相信你已经根据成像光路图判断出人们看到是什么性质的像了吧,它就是虚像,而且实际物体的位置在像的下方,这就是渔民叉鱼时为什么要将鱼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瞄准的原因.若向看到的鱼叉去,那只能叉到实际鱼的虚像了!除了以上介绍的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以外,我们学习中还遇到其他的光学器件,如:凸面镜、凹透镜成的是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面镜成像情况与凸透镜相似;望远镜、显微镜的成像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不再介绍.现在我们就根据前面介绍的方法,通过几道例题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实像和虚像的理解和辨别.例 1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5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解析由题意可知“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则说明是实像,而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并没有对小孔的形状进行约束,只是对小孔的大小有所要求.从实验也可以发现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且是倒立的,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例2 如图6是张敏同学拍摄的西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西湖大酒店“的像能成在底片这一光屏上,所以是实像,因而D是错误的;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所以B、C是错误的;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要在光屏上得到较大的像,应减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当然同时应当增加光屏(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例3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河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像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他色光解析此题是关于光学规律的基本练习,水中的云是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它们所成的像都是虚像;而B选项中的入射角是60°不是30°,所以其反射角是60°,不是30°;“海市蜃楼”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因而可以分解为单色光.综上分析,此题正确答案是A.在解这类题目时,往往还要根据其他的相关规律来进行判断,如在凸透镜成像性质中,还可以根据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在平面镜成像中,还可以根据其成像规律直接判断.这就是说我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信息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下面是几道基础题,请你用上面的方法试一试吧.1.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2.我们平时教室中的投影机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为什么?3.如图7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参考答案:1.折射虚反射虚2.教室中的投影机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呈现,所以是实像3.B另外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有时会认为: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这句话有局限性.在上述所列举的四种情况中是这样,但对于望远镜、显微镜等多个光学器件组成的组合器件,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如显微镜最终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像就不是正立的.这进一步告诉我们,在物理的学习中,有关物理规律一定注意其适用的条件!同时,在实际问题中还有关于影是不是像的争论,影是指在不透明物体的背面光照不到的阴影区域,显然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它不是实像;它也不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也不是虚像,所以影不是像.。
中考物理知识点:实像和虚像

中考物理知识点:实像和虚像
中考物理知识点:实像和虚像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光屏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两侧。
能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
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汇的位置;光屏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能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放大镜、平面镜,还有看见水里的鱼也是经折射形成的虚像。
1、小华为全班同学照相,发现有2名同学没有照进来,他应该远离同学们,并缩短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