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与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区别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区别

极致奢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巴洛克建筑风格和洛可可式室内装饰
冬宫(Зимнийдворец)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721年(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外观属俄罗斯巴洛克建筑,但室内装饰亦有大量洛可可风格
外墙的窗户浮雕。
巴洛克风格:精美、华贵、繁杂的建筑特色。
约旦阶梯
洛可可装潢的大客厅
绿色餐厅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浴室
公主卧室
玛利亚·亚历山德罗芙娜皇后的闺房
冬宫宏伟教堂(非人手所造救主圣像大教堂)
冬宫图书馆
冬宫大会议厅
玛利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的闺房
白色画室
赤红内阁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钦沙列维奇的前厅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闺房
约旦阶梯。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比较

结语
从总体上来说,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建筑风格 是繁琐和纤巧的,他们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 一定的区别,两者是不可能割裂开来说的。 那么这种艺术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极致,也就 是说会有新的艺术形式来取而代之。
天花板
被600平方米的巨大天顶画化解 为五颜六色的光,它们就像是 从敞开的天空射进室内来的。 这天空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形 象,它们巧妙地掩盖了建筑与 绘画的界限(例如,狗就像是 站在凸出的横线饰上)。石膏 花饰也挤入了画中,而画中的 人物则利用他们手上的雕塑物 品占有建筑空间。凭借着这种 幻觉手法,实现了绘画、雕塑 和建筑艺术的完全统一。
圣卡罗教堂
是波洛米尼设计的。 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 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 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 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 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 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 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 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尽管 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 矫揉造作9之感。
罗马波罗广场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 放射式的广场
法国的凡尔赛宫
宫殿内部的装潢极尽奢华。随便在宫中某处看到的装饰画可能就是出自 当时最有名的画家之手。作为巴洛克式的代表,王宫的接待厅,即著名 的镜厅就是一个奢华的例证。
其他国家巴洛克风格
德国 奥地利
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 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 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 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 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 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 有整体感。
4、追求戏剧性、夸
张、透视的效果。
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 形式之间的界线,将 建筑、绘画、雕塑等 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洛可可时期建筑风格
典型洛可可建筑分析
再次。洛可可特点是创造出 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 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 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巴罗 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 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 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 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 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如果说 17世纪的巴罗克风服饰是以 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 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 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 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 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 式。
(完整word版)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区别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区别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之比较-精选资料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之比较一、时代背景巴洛克(Baroque)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18世纪初期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
17世纪的欧洲在历史上是一个变革期,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加强,开始在政治上与封建统治阶级抗衡,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欧洲带了新的生机。
另一方面,由于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在欧洲的影响,传统宗教的地位逐渐动摇,各地反宗教浪潮的此起彼伏,使得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都有了动摇和改变。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巴洛克形式的艺术。
巴洛克艺术形式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关于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是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于Baroco,指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更普遍的则是认为源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思是“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不规则有瑕疵的珍珠,也就是“不圆的珠”,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
原本是十八世纪的学者指责这一时代的艺术中衰颓、浮夸和过分雕饰。
最初意大利人用它来表示建筑中奇特不寻常的样式,特点是装饰性强、辉煌华丽,注重光的效果,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在结构上富于动势,因此整个风格显得高贵豪华、很有生气。
这个艺术风格后来由建筑影响到雕塑、绘画、音乐、文学、染织、服装等艺术的各个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洛可可”( Rococo)一词来源于法文,它的原意是指“贝壳”,后来演绎成为用小石头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样式,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区别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区别:巴洛克起源于西班牙文,原指大而不均匀的珍珠。
巴洛克风格以大小不一,剧烈运动的弧线和无穷的,大量反复的群曲线,以及交叉,对比的线条为主要图案语言,构图复杂,运动感强。
其后期作品逐渐忽略内容而追求形式多变。
(17世纪文艺复兴末期)洛可可原意为贝壳,指岩石和蚌客装饰的风格,是巴洛克的延续,是巴洛克刻意修饰走向极端的结果。
起源于法国宫廷。
具有纤巧秀美,繁絮和精致的女性化特点,极具装饰性,常采用短小,具有圆润转折的C形,S形,和漩涡形的丰富变化的弯曲的曲线。
(19世纪末)个人感觉:1。
巴洛克的花纹以大气为主,洛可可则以小巧为主。
2.巴洛克的服饰比较宽松,洛可可的比较紧身。
3.巴洛克的线条比较雍容膨胀,洛可可的线条一眼看去就觉得线条和配色都很有层次感。
洛可可与新洛可可的区别:所谓新洛可可,主要指这一时期的女装,。
推崇路易十六时代的华丽样式,不追求机能性,裙子膨大化,出现新的裙撑-克里诺林。
新洛可可时期的服装特点是男女装向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男装变得更加简洁和机能化,确立了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的穿着模式。
女装不仅继承了巴洛克和洛可可的追求曲线和装饰的特点,而且还向着放弃功能、一味追求艺术效果的方向发展。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
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叶,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潮。
所谓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而得名。
到了18世纪中叶,庞贝城的发掘,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的兴趣,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典主义。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服饰异同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服饰异同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服饰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往往被称为宏伟、奢侈、享乐和纵欲的时期,她们所带来的艺术影响是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替代的。
谈到服饰就不得不提起这两个时期,她们和后世人们对他们的时尚的看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巴洛克时期17世纪的欧洲极为动荡,历史进入一个重要的变革期。
荷兰、英国先后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
在这种社会变革、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环境下,那些王公贵族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有权势的男士们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或者追求时髦的贵夫人。
在这样一个男性大显身手的时代,必然产生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baroque)特指外形有瑕疵的珍珠,后来代表西方艺术史上一个时代,其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
美术、建筑样式显得装饰过多。
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出现的装饰过剩的奇异装束称为巴罗克样式。
巴罗克时期服装大体上分为荷兰风时代和法国风时代。
荷兰风时代也被称为“3L”时代,即长发longlook、蕾丝lace、皮革leather 三者流行的时代。
男装填充物取掉,造型宽松了,Ruff领变成了翻领或披肩领。
男服胸前、袖子上仍有裂缝装饰,袖克夫越来越宽,出现长裤。
女装裙撑取掉了,造型变得柔和,高腰身,出现大胆袒胸样式,三条裙子叠穿。
法国风时代出现时装杂志,男装变化最为显著。
上衣极度短缩,衣长及腰 或更短,袖子变成短袖或无袖,小立领(前开,门襟上密密麻麻一排扣子,下摆处常接一窄条垂布,白有肩料向下挂着缓带表示身份。
下半身出现裙裤。
缎带是巴罗克样式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装饰。
60年代以后,男装出现了紧身长外衣、室内服、裤子的组合。
女服重新出现紧身胸衣、臀垫。
二、洛可可时期每一种文化发挥到了极至就总会刺激另一种文化的产生,后者往往是前者的传承,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修改和发展。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的异同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的异同(一)巴洛克与洛可可的相同点两个时期的建筑都是在经典时期之后出现的。
巴洛克建筑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的风格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都已经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而洛可可首先从法国发展起来,古典主义在那里已经成为一个由艺术原则构成的严谨系统所建构成的指导原则。
两个时期的建筑在都是企图从经典的束缚与“规则”中解放,是非理性的建筑形式,因此他们的名称都带有一定的贬义。
“巴洛克”原意为“畸形的珍珠”,衍义为拙劣、虚伪、矫揉造作、或风格卑下、文理不通,被那时的批评家用以贬低巴洛克时期的艺术。
“洛可可”一种由贝壳与贝壳类似的图形制成的小巧甜食,并被当做企图满足上流社会放浪奇想的产物而遭鄙视。
理论家从它与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相悖的观点批评洛可可这种艺术形式。
两个时期的建筑都对后来的建筑形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巴洛克建筑极富有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出奇入幻的新形式,开拓了建筑造型的领域,活跃了形象构思能力,开拓了室内空间布局崭新的观念,积累了大量独创性手法。
因此,在古典主义建筑实力强大,拒斥巴洛克式建筑的新教国家,如法国,巴洛克式建筑的影响,还是突破政治和宗教的屏障,渗透了过去。
直到19、20世纪,欧洲和美洲的建筑不论风行着什么样的潮流,其中多多少少都有巴洛克的形式和手法,证明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洛可可时期的建筑师和装饰家,是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法国古典主义的的伟大成就哺育出来的,他们并不缺乏创造的才能,因此,他们虽然只能在时代的潮流之中从事洛可可的装饰,却为它创造了许多新颖别致的、精细工巧的作品,它扩大了装饰题材,更富于生活气息,更加自然化。
一些洛可可风格的客厅和我是,非常亲切温雅,宜于日常起居。
所以洛可可的装饰影响是相当久远的。
两个时期的建筑都趋向自然化。
巴洛克在郊外兴建了许多别墅,园林艺术有所发展。
在城市里建造了一些开敞的广场。
建筑也渐渐开敞,并在装饰中增加了自然题材。
洛可可的装饰题材中有自然主义的倾向,造园艺术也倾向自然化而摒弃几何化。
巴洛克洛可可家具的特点和风格

巴洛克,洛可可家具的特点和风格
xxxx
-
1
巴洛克家具的特点
2
洛可可家具的特点
3
比较巴洛克与洛可可家具的特点
巴洛克,洛可可家具的特点和风格
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巴 洛克艺术时期的两种 重要的艺术风格,这 两种风格在家具设计 上也表现出独特的特 色
1
巴洛克家具的特点
巴洛克家具的特点
巴洛克家具设计风格 独特,特点鲜明
4
强调情感和动态:巴洛克家具的设计常常强调情感表达和动态感,这反映了巴洛克艺术中强 烈的情感和戏剧性。例如,沙发背上的曲线形状可以显示出一个拥抱的动态
巴洛克家具的特点
总的来说,巴洛克家 具设计是一种豪华、 复杂、曲线化和装饰 化的风格,充满了情
感和动态
2
洛可可家具的特点
洛可可家具的特点
洛可可家具是巴洛克艺术时期晚期的风格,相比巴洛克家具,洛可可家具更加精细和轻盈
巴洛克家具的设计常常表现 出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而 洛可可家具则更注重优雅和 自然美的表现
-
谢谢观看
XXXXX
XXXXXX XXXXX
巴洛克家具的特点
曲线和对称:巴洛克家具设计常常使用曲线和对称,以展示出动态和豪华的感觉。例如,椅
1
子、桌子和床的腿通常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而沙发和扶手椅则常常有优雅的曲线和对称的形
状
2
材料选择:巴洛克家具通常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如黄铜、象牙、金和深色木材。这些材料 增加了家具的豪华感和重量感
3
装饰元素:巴洛克家具上常常装饰有复杂的雕刻、镀金和嵌套,以及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这些装饰强调了家具的华丽和重要性
细腻的装饰:洛可可家具上装饰有精细的雕刻、嵌套和镀金,以及复杂的图案。这些 装饰通常比巴洛克家具更精细,更注重细节 轻盈的曲线:洛可可家具的设计常常使用轻盈的曲线,如沙发背和椅子腿的S形曲线。 这些曲线使家具看起来更轻巧,更优雅 使用天然材料:洛可可家具通常使用天然的材料,如木材、金属和石材,以增加其自 然和优雅的感觉 强调流畅的线条:洛可可家具的设计强调流畅的线条,这反映了洛可可艺术中对优雅 和自然美的追求。例如,沙发和扶手椅的线条流畅,没有巴洛克家具那样的尖锐和突 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区别巴洛克风格以大小不一,剧烈运动的弧线和无穷的,大量反复的群曲线,以及交叉,对比的线条为主要图案语言,构图复杂,运动感强。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
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像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洛可可是巴洛克的延续,是巴洛克刻意修饰走向极端的结果,其起源于法国宫廷。
具有纤巧秀美,繁絮和精致的女性化特点,极具装饰性,常采用短小,具有圆润转折的C形,S形,和漩涡形的丰富变化的弯曲的曲线。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设计分享--洛可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区别2013-11-19 艺思设计艺思饰品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象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巴洛克风格是一个广义词,意大利巴洛克,法国古典,洛可可都算)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主要是室内设计)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哈利波特的霍格华兹,城堡又粗又圆又高又破时,那叫做中世纪建筑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巴黎圣母院,又瘦又高又尖时,感觉还有很多刺的,那叫做哥特式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克里姆林宫,是个洋葱头,或者不是纯洋葱头,但是上面有个明显十字架,而且很柱子形状的时候,那多半是拜占庭风格。
(巴洛克或罗马式的圆顶个人感觉不象柱子,没那么瘦高)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很象美国的帝国大厦,又感觉象上海的外滩,方方的很对称外头又没什么花巧,那叫做ART DECO风格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
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
代表建筑有:罗马耶稣会教堂立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赫尔修道院教堂洛可可风格建筑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点是:喜欢用弧线和 S形的装饰风格,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
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卷草舒花,线脚大多用金色。
代表装饰有: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服装的区别:巴洛克可参考电影《温莎情史》,洛可可可参考电影《绝代艳后》。
路易十四時期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流行华丽的大团花装饰和果实图案,路易十五则图案较小,至路易十六已经进入洛可可时期,时兴小碎花。
巴洛克服裝分为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
1650后,法国风格开始兴起,是十七世紀的欧洲艺术上最重要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蕾丝的使用。
左图:晚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奥尔良公爵夫人&法国路易十五图右图:十八世纪法国1780年荷兰式巴洛克的特色为3L(Lace,leather,long locks)荷兰时期主要特征是领子,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业可以看到。
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紧绷的裤子延长到膝盖,下面是长袜。
男裝历史上最华丽最妩媚的男装在巴洛克時期。
最大的特点是大袖子蕾丝、带马刺的靴子、羽毛大帽子和佩剑。
这个时候流行短小马甲,有点像西装背心。
这个时候的內衣非常华丽,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一件內衣需要100多米長的缎带装饰。
长外套开始出现,一开始没有领子,后来出现大领,从上到下密密麻麻装饰华丽的排扣,此時褲子流行燈籠褲,也是到膝蓋扣住,下面是緊身長襪。
鞋子一般是方頭,鞋跟很高,一般是红色,鞋上装饰花朵或是緞帶,巴洛克晚期出现鞋扣以代替装饰。
女裝巴洛克时期的服装除了西班牙其他女人这个时候开始不用穿裙撑,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上衣要么齐脖子的花边大领,要么袒胸露乳,法国时期开始把领口挖深加宽,袖子镶着大量蕾丝,有時候袖子被打成很多段,一节一节的,每段都镶嵌蕾丝。
裙子时兴蓬松造型,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衩向外翻,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像窗帘系起來,有时把外面裙子向后翻,在臀部打结。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绘画的区别: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蓋茲、凡·戴克、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等。
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对比变化,富有戏剧性,宗教题材气息浓厚,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
这个时期的艺术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极力强调运动,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洛可可风格画中人不再是神、圣人或骑士,而是宫廷的朝臣、贵族等,描述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
一些画像体现当时的美学开始脱离宗教、国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现人物的端庄神圣,开始表现得有点不纯洁和不道德。
洛可可的风景画是田园诗式的,多数描写贵族男男女女在悠闲地游山玩水。
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布歇、法戈納等。
发舟西地岛华托蓬帕杜夫人布歇文学:巴洛克文学17世纪意大利唯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风华丽浮夸,强调运动和变化,侧重表现幻想,因而特别有装饰美和形式美。
巴洛克作家致力于描绘一种“乌托邦”式的世界,其作品中充满了天主教的思想。
文学主题是“人生如梦”,提出了“人生舞台”的概念,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根本没有现实,人也不可能认识现实。
巴洛克文学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都很有影响,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卡尔德隆的小说《人生如梦》、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等。
洛可可文学以轻松的文体大量出现,并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尤其是爱情的魅力。
经常将现实世界扩大或缩小后加以描写,或者以镜中像的方式折射现实。
比如伏尔泰的《小大人》、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
这个时期的作家还酷爱写游记式作品,让主人公在游历中学习人生、了解世界。
洛可可文学产生了强烈刺激人们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写与现实相悖的事物,以反讽手法引入革新观念,打破现存秩序和规范,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
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
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与优雅和谐的古典艺术形势相对,追求标新立异的表现。
作品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奇诞诡异、气势磅礴,注重雄伟恢宏的表现巴洛克装饰风格,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流行,具有豪华、动感、多变的效果,空间上追求连续性,最求形体的变化和层次感。
一般巴洛克风格的室内平面不会平竖直,各种墙体结构都喜欢带一些曲线,尽管房间还是方的,里面的装饰线却不是直线,二是华丽的大曲线,房间里面、走廊上喜欢放塑像和壁画,壁画雕塑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巴洛克装饰整个使用曲线。
金、白、粉红、粉绿等,装修公寓精巧细致,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这种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欧式客厅顶部喜用大型灯池,并用华丽的枝形吊灯营造气氛,门窗上半部多做成圆弧形,并用带有花纹的石膏线勾边,入厅口处多竖起两根豪华的罗马柱。
室内则有真正的壁炉或假的壁炉造型,墙面最好用壁纸,或选用优质乳胶漆,以烘托豪华效果,地面材料以石材或地板为佳,欧式客厅非常需要用家具和软装饰来营造整体效果,深色的橡木或枫木家具,色彩鲜艳的布艺沙发,都是欧式客厅里的主角。
还有浪漫的罗马帘,精美的油画,制作精良的雕塑工艺品,都是点染欧式风格不可缺少的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风格的装修在面积、空间较大的房间内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巴洛克风格的表现形式1、墙面: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多采用大理石、石膏泥灰或雕刻墙板,饰以华丽织物、精美油画,多彩法国壁毯;也有用深栗色木材墙板,间以蓝青、深绿织物饰面的;2、天花板:采用精致的模型装饰,布满雕刻;3、地面:铺华贵的地毯;4、家具:材料多用胡桃木、花梨木等硬木,采用大面积的雕刻,花样繁多的装饰,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并在坐卧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靠背椅均用涡纹雕饰,采用优美的弯腿,座位靠背用豪华锦锻等织物;5、造型:大量使用曲面、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形等;6、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用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两对大涡卷,柱子一般都粗大,而且古典壁柱与山花联结。
打破文艺复兴时代整体的造型形式而进行变更,在运用直线的同时也强调线型流动变化的造形特点,具有过多的装饰和华美厚重的效果。
表现手法:在室内,将绘画、雕刻、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墙面装饰多以展示精美的法国壁毯为主,以乃镶有大形镜面和大理石,线脚重叠的贵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等。
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
以直线与曲线协调处理的猫脚家具和其它各种装饰工艺手段的始用,构成室内庄重,豪华的气氛。
传统的欧式风格更注重稳重,高贵,和谐,而巴洛克风格的流行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巴洛克风格用在室内设计中更明确为动感和感性浪漫。
在家居设计中,设计师们汲取了17世纪欧洲宏伟、古典、雍容典雅的巴洛克艺术精髓,将浪漫主义色彩、运动感和空间层次感发挥到了极致,这就让每一款地板都流露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巴洛克艺术气息室内设计风格中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区别:前者体现古代韵味,后者体现现代时尚得流行线条。
“洛可可”的原意是“贝壳”。
用其为这种艺术风格命名,基本上是正确形容。
绚丽而各异,玲珑而剔透,又纯属自然造化的贝壳,的确是看到了洛可可装饰时可能产生的联想和感受。
在路易十五时代人们常用贝壳、草茎、花朵等物装饰室内并常摆成Ⅱ形、S形、和旋涡形的曲线。
色彩多清淡柔和,如白、浅绿、粉红等色。
这种装饰风格总的倾向是纤巧、优雅,但是显得烦琐和矫揉造作。
后来这种风格影响到工艺美术和绘画。
因为这种风格盛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因此又称为路易十五样式。
洛可可形式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不对称,并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形象作为主要的装饰语言,叶子和花交错穿插在岩石的贝壳之间,外轮廓不规则的形式遮住了传统的结构,熟悉的雕刻形式与令人耳目一新的图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没有规则也不会间断,相对的均衡弥补了不对称在人视觉上产生的不稳定感等等显然,这些富于想象的成分在这种并不实用的结构基础上是极其成功的,镜台和蜗形腿半圆狭台等家具的外轮廓都变得极其夸张,但橱柜、椅子和桌子的结构形式,都还是以矩形基座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