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管式反应器_反应工程上课简版

合集下载

管式反应器的结构及其应运 ppt课件

管式反应器的结构及其应运  ppt课件

ppt课件
19
管式法生产高压聚乙烯
ppt课件
20
管式法生产高压聚乙烯
为了降低壁量,提高传热效率,防止局部过热,实际 生产中采取以下各种措施。
(1)为适应高温高压操作,反应管的壁很厚,使传热阻 力增加。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应使物料维持很高的流速, 一般可达到每秒十几米。另一方面提高流速可使物料在管 中的流速分布趋于平坦,流型更接近与平推流。因而使径 向浓度与温度分布更趋均匀,粘壁物减少,产品质量提高。
ppt课件
5
直管式反应器
(2)立管式反应器
(a)单程式
(b)夹套式 立管式反应器
(a)为单程式立管式反应器; (b)为夹套式立管式反应器,其特点是将一束立管安装 在一个加热套筒内,以节省地面。
立管式反应器被应用于液相氨化反应、液相加氢反应、 液相氧化反应等工艺中。
ppt课件
6
盘管式反应器
盘管式反应器
反应器预热段夹套管内通蒸汽加热进行反应,反应段和冷却 段通热水移去反应热或冷却。所以在夹套管两端开了孔,并装有 连接法兰,以便和相邻夹套管相连通。为安装方便,在整管中间 部位装有支座。
图3.7直管
ppt课件
12
管式反应器的结构
二,弯管 弯管结构与直管基本相同(见图3.8)。弯头半径R≥5D
(1±4%)。弯管在机架上的安装方法允许其有足够的伸缩 量,故不再另加补偿器。内管总长(包括弯头弧长)也是8 米。
盘管式反应器是将管式反应器做成盘管的形式,设备紧凑, 节省空间,但检修和清刷管道比较麻烦。 盘管式反应器由许多水平盘管上下重叠串联而成。每一个 盘管是由许多半径不同的半圆形管子相连接成螺旋形式,螺 旋中央留出φ 400 mm的空间,便于安装和检修。

理想管式反应器2011

理想管式反应器2011

二级
(rA )
kC
2 A
二级
二级自 催化反应
(rA ) kC AC B
C A0 CB0 M CB0 C A0
C A0 (rA ) kC AC P
n级
(rA )
kC
n A
设计式
VR FA0
xA k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A0
v0C A0
VR V0
VR 1 ln
1
FA0
kC A0
(1 x A )
VR 1
非恒容过程:v v0 空时≠停留时间
11
12
基本方程的图解积分
1
dx xAf
A
CA0 xA0 (rA )
(rA)
CA dCA
CA0 (rA ) 1 (rA)
xAf
CA
CA0
13
等温等容理想管式反应器中简单反应 的结果
反应级数
反应速率式
零级 ( rA ) k
一级
(rA ) kC A
xA
FA0
kC
2 A0
(1 xA
)
VR
1
FA0
kC
2 A0
M
ln 1 M x A (1 M )(1 x A )
VR
1
FA0
kC A0CT 0
ln C A0 ( CT 0 C A ) C A ( CT 0 C A0 )
VR FA0
1
kC
n A0
(n
[(1 1)
xA )1 n
1]
14
4.4 变容过程
液相反应
恒容
气相反应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课件—03管式反应器

《化工反应原理与设备》课件—03管式反应器

结论:( 图3-8)
单 1、n>0:xA相同,则VPFR<VCSTR

vR相同时则XA(PFR)>XA(CSTR)
反 2、当xA低时VPFR/VCSTR→1

当xA高时VPFR/VCSTR ↓ 随xA↑,返混的影响↑

即过程要求的转化率越高,返混的影响越大
3、 xA一定时:n ↑ VPFR/VCSTR→ ↓
dxA (rA )
dc c A f
A
cA0 (rA )
等 解析法:

一级反应:
c
11 ln
k 1 xAf
1 ln cA0 k cAf
VR V0 c
二级反应: c
xAf
1( 1
kcA0 (1 xAf ) k cAf
1) cA0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计算
图解法:动力学方程无法用函数表达
等 温 等
c


Ft MCpdT (rA)(Hr )A,T KdA(T TS ) 0
物衡:
(rA )dVR FA0dxA
FtMCpdT FA0dxA(Hr )A,T KdA(T TS ) 0
变温管式反应器的计算
绝热操作即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KdA(T TS ) 0

Ft MCpdT FA0dxA(Hr )A,T
解:对于二级反应
c
VR V0
x Af kcA0 (1 xAf )
0.9 3.283105 4 (1 0.9)
6.85104 s 19.04h
物料的处理量:
V0
FA0 c A0
2400 / 24 /146 4
0.171m3 / h
反应器体积: VR V0 C 0.171 19.04 3.26m3

第四章 管式反应器 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课件

第四章 管式反应器 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课件
❖ 特点
反响物系的所有参数在径向上均 一,轴向上也均一,即:各处物 料均一,均为出口值
管径较小,流 速较大的管式 反响器--可 按活塞流处理
剧烈搅拌的连 续釜式反响器 --可按全混 流处理
等温管式反响器的设计
Fi0
Fi
dz
dV r
Fi dFi
X Af
单一反响 进入量 = 排出量 + 反响量 + 累积量
Vrp
Q0cA0
XA2 dXA 0 [RA(XA)]
对反常动力学情况,结论与正常动力学相反。
管式与釜式反响器反响体积的比较
1 (R A )
0X
' Af
X Am
XA
假设:
XAf > XAm ,那么 Vrp > Vrm
假设:
XAf < XAm ,那么 Vrp < X Af Vrm 此时,可以:
釜式与管式的串联
理想流动模型
1.根本概念
流动模型:是反响器中流体流动与返混 情况的描述,这一状况对反响结果有非 常重要的影响。
返混: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停留时间不同的流体 粒子之间的混合称为返混,也称为逆向混合。
理想流动模型
1.根本概念
活塞流模型〔平推流〕:
根本假定:
(1) 径向流速分布均匀,所有粒子以相 层流 同的速度从进口向出口运动。
乙醛气相分解生成甲烷与一氧化碳:
C3H CH O C4H CO
的乙醛蒸汽在MPa于管式反响器〔PFR)内分解, 反响对乙醛为二级不可逆反响,3/kmol s,计 算: ⑴ 35%乙醛分解所需的反响体积; ⑵ 90%乙醛分解所需的反响体积; ⑶ 假设为CSTR,那么⑴、 ⑵结果如何?

管式反应器课程设计

管式反应器课程设计

管式反应器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化学化工学院化工专业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管式反应器设计化工系化工专业课程设计——设计文档质量评分表(100分)评委签名: 日期:目录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内容与方法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器设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方法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器类型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器选择及操作条件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李绍芬版本 反应工程 课后习题全解 管式反应器

李绍芬版本 反应工程 课后习题全解 管式反应器

4 管式反应器4.1在常压及800℃等温下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下列气相均相反应: 6532664+→+C H CH H C H CH在反应条件下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0.51.5,/.=T H r C C mol l s式中C T 及C H 分别为甲苯及氢的浓度,mol/l ,原料处理量为2kmol/h ,其中甲苯与氢的摩尔比等于1。

若反应器的直径为50mm ,试计算甲苯最终转化率为95%时的反应器长度。

解:根据题意可知甲苯加氢反应为恒容过程,原料甲苯与氢的摩尔比等于1,即:00=T H C C ,则有:0(1)==-T H T T C C C X示中下标T 和H 分别代表甲苯与氢,其中:53300330000.5 1.01310 5.6810/8.3141010732/21/0.27810/--⨯⨯===⨯⨯⨯====⨯T T T T p C kmol mRT F Q C kmol h kmol s所以,所需反应器体积为:00000.5 1.500 2.50.95333 1.5 1.501.5 1.5(10.95)10.278100.4329 3.0061.5(5.6810)(1) 1.51---==--=⨯=⨯=⨯--⎰⎰⎰TT X X T Tr T T T H T T T dX dX V Q C Q C C C C dX mX 所以,反应器的长度为:23.0061531.10.05 3.14/4=⨯m4.2根据习题3.2所规定的条件和给定数据,改用活塞流反应器生产乙二醇,试计算所需的反应体积,并与间歇釜式反应器进行比较。

解:题给条件说明该反应为液相反应,可视为恒容过程,在习题3.2中已算出:0275.8/=Q l h 0 1.231/=A C mol l所以,所需反应器体积:00000000(1)()275.80.95818.61 5.2 1.23110.95=--===-⨯-⎰AX Ar A A A B A A A A A dX V Q C kC X C C X Q X lkC X由计算结果可知,活塞流反应器的反应体积小,间歇釜式反应器的反应体积大,这是由于间歇式反应器有辅助时间造成的。

反应工程 2012-2013 第 4 章 管式反应器 PFR

反应工程 2012-2013 第 4 章 管式反应器 PFR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42/20
4.3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42/21
4.4 循环反应器
对于单程转化率不高的情况,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 反应器出口物料中的产品分离后再循环进入反应器入口, 与新鲜原料一起进行反应。
Qr 设循环物料与新鲜原料量之比为循环比: Q0
故,反应器的物料处理量为:
Q0 Qr (1 )Q0
在混合点M处对A做物料衡算:
Q0cA0 Q0cA0 (1 X Af ) (1 )Q0cA0 (1 X A0 )
化简后得: X A0
X Af 4.23 1
0
' X Af
X Am
X Af
XA
此时,可以: 釜式与管式的串联
42/19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4.3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在A点保持较高速率进行,先用CSTR进行反 应到XAm,然后送入PFR中到XAf,则VR最小。 对多个反应,二者的比较主要是看在相同的最终转 化率下,哪一个目的产物最终收率大。 So~XA关系见图3-10(a)。 ①反应物CA低,获得高的选择性,选釜式反应器。 ②反应物CA高,则管式反应器优于釜式反应器。
二者的差别: CSTR PFR 返混 返混
最大(∞) 无(0)
都属于理想化流动模型,是返混程度的两个极端。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42/6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Fi 0
单一反应 进入量 = 排出量 + 反应量 + 累积量

化学反应工程 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

化学反应工程 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

今用分散模型关联,求
数。
化学反应工程
4.2.1 常见的几种流动模型
解:
换算为无量纲时标,
则得下表数据。
将实验数据标绘成曲线,然后读取
等间隔时的诸E值
见下表。
化学反应工程
4.2.1 常见的几反应工程
4.2.1 常见的几种流动模型
③化学反应的计算 定态情况下平推流管式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式为:
流, ;对一般实际流况, 。
;对平推
所以,用
来评价分布的分散程度比较方便。
化学反应工程
4.1.4 用对比时间θ表示的概率函数
例4-1 今有某一均相反应器中测定的下列一组数据(见 ,示踪加入 下表第一栏和第二栏),实验采用
量Q=4.95g,实验完毕时测得反应器内存料量V=1785mL,求 解:
(详见教材P92)
对定态系统的非理想流动,同样可作微元段的物料衡算而得:
若用无量纲参数表示并注意到:
这样式(4-32)便变为:
化学反应工程
4.2.1 常见的几种流动模型
对一级反应可得解析解:
对于二级反应,用数值法求得的结果,表示在图(4-17)
和图(4-18)中。
化学反应工程
4.2.1 常见的几种流动模型
(4)组合模型
化学反应工程
4.1.1 非理想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
在一个稳定的连续流动系统中,当在某一瞬间同时进 入系统的一定量流体,其中各流体粒子将经历不同的停留 时间后依次自系统中流出。如果把函数 用曲线表示,
则图4-2(a)中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值也就是停留时间介 于t和t+dt之间的流体分率。
化学反应工程
4.1.1 非理想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
化学反应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向上也均一,即:各处物料均一,
均为出口值。
4.1 活塞流假定
层流 湍流
活塞流
(PFR)
4.1 活塞流假定
活塞流模型
基本假定: (1) 径向流速分布均匀,所有粒子以相同的速度 从进口向出口运动。 (2) 轴向上无返混 所有粒子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相同。
❖ 特点: 径向上物料的所有参数都相同, 轴向上不断变化。
a. 活塞流反应器CA0=CB0=10kmol/m3,CAf=CBf=1kmol/m3; b. 连续釜式反应器,浓度条件同(a); c. 活塞流反应器,反应物A和B的加入方式如下图所示。反应 物A从反应器的一端连续地加入,而B则从不同位置处分别连 续加入,使得器内处处B的浓度均等于1kmol/m3,反应器进出 口处A的浓度分别为19和1kmol/m3。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平行反应
AP rP k1cA AQ rQ k2cA
对各组分作物料衡算
间歇釜
(k1k2)cAddcAt 0
k1cA
dcP dt
0
k c2 AccQP
d k1
cQ
k2dt
0
t 1 ncA0 k1k2 cA
cAcA 0e[ (k1 k2)t]
cpkk 11 cA k02 1e[(k1k2)t] cQkk12 cA k02 1e[(k1k2)t]
CSTR Q Vro
cA0XAf RA(XAf)
正常动力学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讨论3.间歇釜与活塞流反应器的浓度(转化率) 变化规律?
活塞流:
定态操作的活塞流反应器,浓度随轴向距离而变,与 时间无关。
间歇釜:
间歇釜反应器,浓度随时间而变。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平行反应
AP, rP k1cA (主) 活塞流
2. 返混:不同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之间的混合。
3. 流动模型:反应器中流体流动与返混情况的 描述。
4.1 活塞流假定
重要的概念
全混流模型: 基本假定
Q0
Q
ci0
ci
径向混合和轴向返混都达到最大
Vr
符合此假设的反应器,物料的停
留时间参差不齐。 ❖ 特点
剧烈搅拌的连续釜式反应器 -可按全混流处理
反应物系的所有参数在径向上均一,
前提条件:进行相同的反应; 采用相同的进料流量与进料浓度; 反应温度与最终转化率相同。
活塞流
全混流单釜
全混流多釜串联
4.3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计算比较
活塞流反应器体积:
VrpQ0CA0
xAf 0
dxA A
全混流反应器体积:
VrM
Q0CA0XAf A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体积: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讨论1. 相同进料浓度,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间歇釜的 反应时间与活塞流反应器的空时相等?
PF RQ VrocA00XAf[R dA(X X AA)]
tBRcA0
XA 0
f dXA [RA(XA)]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讨论2 活塞流反应器与连续釜式反应器?
PF RQ VrocA00XAf[R dA(X X AA)]
管径较小,流速较大 的管式反应器-可按活 塞流处理
活塞流
反应物流处于湍流状态时, 空管的长径比大于50;填 充段长与粒径之比大于100 (气体)或200(液体),流动 视为平推流。
4.1 活塞流假定
三种反应器的比较
类 型 BR 停留时间 相同
返混 无
流动模 ----型
CSTR 不同
PFR 相同
有,且达到 无 最大
AQ, rQ k2cA (副)
(k1k2)cAddA c0
k1cA
d cP
d
0
k2cA
dcQ
d
0
1 lncA0
k1 k2 cA
c A c A 0 ex ( k 1 p k 2 )[]
cpkk11 cA k02{1exp (k1[k2)]} cQkk12 cA k02{1exp (k1[k2)]}
4.3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计算比较
比较例3.4、例3.6和例4.1的结果: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例4.5 在压力0.12MPa, 898K等温下进行乙苯的催化脱氢反 应,乙苯与水蒸气摩尔比=1:20,速率方程为:
rAkP AK p P SP Rkm/kogsl
计算乙苯进料量为1.7×10-3 kmol/s ,最终转化率为60%的 催化剂用量。
4.3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第四章 管式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类型
水平管式反应器
立管式反应器
盘管式反应器
U形管式反应器
多管并联结构
第四章 管式反应器
本章内容
活塞流假定 ❖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计算 管式与釜式反应器反应体积的比较 循环反应器 变温管式反应器的计算
4.1 活塞流假定
重要的概念
1. 停留时间: 流体粒子进出反应器的时间差。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拟均相模型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系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流体 相与固体相之间需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如果两者间传质、传热 速率大,则两者的浓度及温度的差异将很小。如果忽略这些差异, 则在动力学表征上多相与均相并无两样。因此,根据这种简化假定 而建立的模型称为拟均相模型。
全混流
活塞流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Fi0
Fi
dz
dV r
Fi dFi
X Af
单一反应
FA0
dXA dVr
RA(XA)
Q0cA0ddXVrA RA(XA)
VrQ0cA0
XAf dX A 0 [R A(XA)]
Q VrocA00XA
f dX A [R A(XA)]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4.2 等温管式反应器的设计
连串反应
A k1 P k2 Q
k1cA
dcA
d
0
பைடு நூலகம்
k1cAk2cP
dcP
d
1 ln cA0
k1 cA
cAcA0ek1
cPkk11 cAk02(ek2 ek1)
cQcA0[1k2ekk11 kk2 1ek2]
4.14 液相平行反应:
目的产物为P。 (1)写出瞬时选择性计算式。 (2)试求下列情况下的总选择性。
例 4.1
活塞流反应器进行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每天生产乙酸乙酯 12000kg,其反应式为
原料中反应组分的质量比 A:B:S=1:2:1.35,反应液密度为1020kg/m3, 并假定在反应过程中不变。反应速率方程为:
反应温度下k1=4.76×10-4L/(mol•min),平衡常数K=2.92。试计算 乙酸转化35%所需的反应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