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历史教案从武则天统治到开元盛世

合集下载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政治 经济
措施
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 立殿试制度
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 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 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 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宰相的过错!”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爱惜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三、女皇帝武则天
我开创的
唐玄宗像
四、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措施 政治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教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以下材料体现了唐玄宗怎样的 治国方略 唐玄宗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 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 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 不合格而被撤职。 重视吏治 注重对官吏的考核……
——《旧唐书》
女皇帝武则天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统治时期国号为周, 。(地位)
姐就是女王
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 26岁,太宗驾崩,入寺为尼 28岁,再度入宫,为高宗昭仪 32岁,高宗废后立武则天为后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武则天像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以下材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 治国方略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说说
唐朝建立及“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隋的暴政
农民起义
李渊起兵反隋
浏览教材,完成以下关于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填写 ➢建立时间: 618年
➢建立者: 李渊
唐高祖(李渊)
➢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 随后,李氏父子陆续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 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 李世民表现非凡……
姚崇
宋璟
归纳总结三任统治者的共同点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教案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教案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唐代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2. 了解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唐代开元盛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唐代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2.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如何取得的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唐代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如何从历史事件中感受到开元盛世的繁荣和辉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讲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让学生了解唐代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唐代的繁荣景象,引发学生对唐代开元盛世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
1. 讲解唐代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2. 分析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比如科举制度的实行、兵役法的施行、唐代唐制度的完善等;
3.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唐代开元盛世的繁荣和辉煌
三、总结
1. 让学生总结唐代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2. 着重强调唐代开元盛世的繁荣和辉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唤起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探求欲望;
四、作业
1. 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总结唐代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2. 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对唐代开元盛世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演讲、绘画、手工制作等形
式呈现;
五、反馈
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知识竞赛、读书分享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1)武则天的历史地位
(2)武则天统治期间的措施?
(3)作用或影响?
(4)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在何时?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3)“开元盛世”的表现?
(4)“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同重点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生出席
56人

书女皇帝武则天
历史地位或评价
采取措施
作用或影响
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图片,他们穿着的服饰都是唐装,在今天,有很多外国人把中国人叫作唐人。我们到国外旅游,如果想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去哪合适呢?唐人街也称中国城。无论服装或是建筑名称,我们能看出来哪个朝代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呢?究竟是谁奠定唐朝繁盛的历史呢?他又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寻,学习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任务一唐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任务四开元盛世
时间
措施
表现
局面形成的原因
任务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治国思想
唐太宗治国措施
表现
局面形成的原因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优秀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优秀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知唐太宗和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策略。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唐太宗和唐玄宗有关用人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决心。

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难点:唐朝兴盛的原因学法:自主学习发,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讲解法、比较法,材料分析法。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美国唐人街图片。

师提问:唐朝时期,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集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叫唐人街,而不叫其它名字,这说明什么?师讲授:说明唐朝比其它任何朝代都有名,名声在外,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朝代,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

尤其在它的前期,由于统治阶级吸取随亡的经验和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使唐成为当时世界上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先进国家。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繁荣的前期,第2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阅读教材6-10页,思考下列问题,看谁回答的准确。

1、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唐朝有哪几位有作为的国君?3、他们分别采取怎样的统治措施?三、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让学生看二段视频:影音资料,唐朝的建立。

视频欣赏,贞观之治。

2、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4、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简述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探究新知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合作探究:1.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唐朝建立的过程,概括唐朝建立的三要素: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教师分析:时间:618年;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教师过渡:李世民即位后,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合作探究:2.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分析:主观原因: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客观措施:①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教师过渡: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她的统治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合作探究:武则天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她的统治在唐朝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分析: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作用: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李世民的登基与贞观之治的开始1.2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官制的改革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的完善政治纪律与法治的加强1.3 贞观之治的经济繁荣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与贸易的繁荣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稳定的维护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武则天的崛起与登基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权谋武则天登基为帝的历史背景与争议2.2 武则天的政治改革与政策推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与削弱地方势力推行佛教与文化建设2.3 中宗复位与神龙革命中宗李显的复位背景与过程神龙革命的政治意义与影响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3.1 玄宗登基与开元政策的推行玄宗李隆基的登基与政治改革的意图推行开元政策的目标与措施3.2 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创新改革官僚制度与选拔官员的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监督与管理推行科举制度的新改革3.3 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农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文化交流的扩大第四章: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4.1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安史之乱的背景与原因安史之乱的过程与战乱的影响4.2 唐朝的衰落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宦官专权与政治腐败的问题4.3 唐朝的晚期与灭亡唐朝晚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问题唐朝灭亡的原因与历史意义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5.1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政治稳定政治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与意义5.2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成就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的贡献文化与艺术成就的影响与传承5.3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作为中国历史重要时期的影响与评价对后世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启示与影响第六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6.1 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贞观之治时期户籍制度的完善开元盛世时期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6.2 婚姻制度和丧葬制度的演变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丧葬制度的改革与对社会的影响6.3 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完善贞观之治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元盛世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第七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军事外交7.1 贞观之治的军事改革唐朝的军事组织和战术的改进边疆安全和对外征战的成果7.2 开元盛世的外交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7.3 边疆地区的稳定与扩张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扩张对国家的影响第八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文化艺术8.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新8.2 宗教文化的盛行佛教、道教和儒教在唐朝的传播和发展宗教文化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8.3 学术思想的繁荣儒学、玄学、佛学等学术思想的交锋和发展学术研究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第九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民生生活9.1 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发展乡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9.2 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唐朝的社会福利和救济制度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的影响9.3 民间风俗与生活习惯唐朝民间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社会风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十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10.1 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和传承10.2 对后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文化艺术成就的传承和影响10.3 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深远影响唐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七、八、九、十章:这些章节详细介绍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民生生活以及遗产与影响。

第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2.要求学生认识:(1)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的一系列进步性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武则天是一位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3)唐玄宗前期,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隋朝为什么象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老师自己完成。

)2.导入新课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加速了农民起义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变。

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

那么,李渊是怎样起兵的?又是怎样建立唐朝的?这些都是本课要回答的内容。

3.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板书〉618年3月,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5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即唐高祖。

(看P8晋祠图)唐朝建立之初,只据关中一隅。

全国各地同时称王称帝的还有十数家,国家尚未实现统一。

李渊父子采取了正确的军事行动计划,终于战胜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

当时,统一全国是民心所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李渊父子完成统一任务,为日后唐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

在统一过程中,李世民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对统一任务完成起了积极作用,李世民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初中唐朝开元盛世历史教案

初中唐朝开元盛世历史教案

初中唐朝开元盛世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朝开元盛世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事件和人物;3. 能够分析唐朝开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唐朝开元盛世的背景和特点;2. 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事件和人物;3. 唐朝开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对唐朝开元盛世的背景和特点进行深入理解;2. 对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进行综合分析。

四、教学内容1. 唐朝开元盛世的背景和特点;2. 唐太宗的政绩和改革;3. 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4. 对外扩张和对内治理;5. 对唐朝开元盛世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1. 阅读教材和相关历史资料;2. 讨论和分组合作学习;3. 观看视频资料和图片展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唐朝开元盛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学习唐朝开元盛世的背景和特点;3. 学习唐太宗的政绩和改革;4. 探讨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5. 讨论对外扩张和对内治理;6. 总结唐朝开元盛世的影响;7. 作业:撰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海报,总结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指导。

八、教学延伸1. 进一步了解唐朝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深入研究唐太宗及其政绩;3. 探讨唐朝开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以上是唐朝开元盛世历史教案的范本,希望可以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祝愉快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案:从xx统治到开元xx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武则天在历的作用;“开元盛世”。

2.思想认识
①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②唐玄宗前期,继续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任用名相,整顿吏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能力培养
①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培养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能力。

②理解“开元盛世”,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教学重点:“开元xx”
教学难点:能力培养部分。

教学方法:分析、xx。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继唐太宗“贞观之治”之后,唐朝又经历了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武则天之后,唐朝政局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到唐玄宗统治时才稳定下来,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达到了繁荣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一、女皇xx
(一)xx称帝
(二)xx的统治
1.重视农业,奖励农业生产。

674年上疏建议高宗: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浮巧,省力役;
684年:下令奖励农桑。

凡是官吏所在治理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降职。

高宗死时,她宣布百姓年满50岁免徭役,比60岁的旧制缩短了十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