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
四年级乘除法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苏教版)

四年级乘除法简便运算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苏教版)教案的设计要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8。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强调?同时?、?相同的数?)。
导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出示例题:队鼓单价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①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②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结果不变。
③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0。
④设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2.出示:队号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 ①教师巡视;②指名学生说,教师板演。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演的算式,让学生讨论这里的?2?是几?④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验余数是?20?还是?2??3.模仿练习,巩固新知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发展,形成技能1.完成练习五第6题。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
汇报时注意让学生比较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余数的变化规律)。
4.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以先求什么?(2)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先求出什么?四、全课小结,内化知识设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五、作业:练习五第题以上是就爱阅读网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3单元-第6课时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习题

3 运算定律第6 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运算RJ四年级下册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总结当堂检测(1)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除法的运算性质1课堂探究点复习导入2课时流程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探究点1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我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一打”是12个。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12×25=____运用乘法(分配)律:(a+b)×c=a×c+b×c请同学用自己最快的方法算出结果。
12×25=(3×4)×25=3×(4×25)=3×100=300(个)12×25=(10+2)×25 =10×25+2×25 =250+50=300(个)方法一:方法二:哪个方法更好?提示:在计算12×25时,把12分解成3×4或10+2,都体现了分解的数学思想。
归纳总结:乘法的简便算法: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125),可考虑将另一个因数分解成4×()或8×(),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可将其分解成10±()、100±()、1000±()……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讲解源于《点拨》)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29做一做前两题)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0 25×(4+8)=35×(5×20) =35×100=3500=25×4+25×8 =100+200=300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选题源于教材P30练习8第6题)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一篇: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口算。
4×( ) =12 100÷( )=25 4×( )=32 1000÷( )=125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简便计算。
5×13×432×(20224) 5×99+5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方法一:12×25 =(3×4)×25 =3×(4×25)=3×100 =300(个) 方法二:12×25 ‘ =(10+2)×25=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12×(100÷4) =12×100÷4 =12022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77页至第79页的乘除法简便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进行乘除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性质,能够运用这些简便方法进行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性质进行乘除运算。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3元,一共花了15元,他买了多少斤苹果?解答:15元÷ 3元/斤 = 5斤学生通过实际情景,初步了解除法的性质。
2.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a. 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意义。
b. 示例讲解:例题:计算(23 + 17)× 5解答:23 × 5 + 17 × 5 = (23 + 17) × 5 = 40 × 5 = 200c. 学生练习:练习题:计算(17 + 23)× 4答案:17 × 4 + 23 × 4 = (17 + 23) × 4 = 40 × 4 = 1603. 乘法结合律的学习:a. 讲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
b. 示例讲解:例题:计算25 × 4 × 3解答:25 × (4 × 3) = (25 × 4) × 3 = 100 × 3 = 300c. 学生练习:练习题:计算6 × 7 × 5答案:6 × (7 × 5) = (6 × 7) × 5 = 42 × 5 = 2104. 除法的性质的学习:a. 讲解除法的性质的概念和意义。
乘法简便运算学习教案

=360÷36+108÷36 =450÷15-75÷15
=10+3
=30-5
=13
=25
第20页/共42页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练习(liànxí)2
计算(jìsuàn)下面各题: 1.(720+96)÷24 2.(4500-90)÷45 3. 6342÷21 4. 8811÷89 5.
73÷36+105÷36+146÷36 6.(1000第021页-/共42页1000-100-
=10÷0.4
=25
同一(tóngyī)等级的运算中,如需 交换位置时,别忘了把前面的符 号一起带走。
第36页/共42页
37 第三十七页,共42页。
(1)4.8÷2.4=4.8÷(6 )÷(0.4 ) ( 6 )×(0.4 )
(2)4.5÷1.8=4.5÷(0.3 )÷6( ) (0.3)×(6 )
②3300÷25=(3300×4)÷(25×4) =13200÷100=132
③ 44000÷125=(44000×8)÷(125×8)
=352000÷1000=352
第18页/共42页
第十九页,共42页。
计算(jìsuà练n)习下(面li各à题n:xí)1
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习题(xítí)3 计算① 29×19+29×81 ②37×12+37×13+37×4+37
第13页/共42页
第十四页,共42页。
3.应用(yìngyòng)乘法分配律。
例4 计算(jìsuàn)① 123×101 ② 123×99 解:①式=123×(100+1)
数学2020年秋季教案 5年级-3 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2)汇报交流
师:这两道题分别是运用除法的哪些性质可以进行简便?
(3)学生独立完成答案。
答案:
1300÷2.5÷47200÷25÷3.6
=1300÷(2.5×4) =7200÷3.6÷25
=1300÷10 =2000÷25
=130 =80
(4)展示学生答案,集体评议,并小结。
三、拓展问题
教案
教材版本:精英版. 学 校:.
教 师
某某某
年 级
五年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时
2课时
课 题
第3讲—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本讲重点是学会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以及除法的性质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算定律、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性质,使计算简便。
本节例题与习题难度不大,例4例5可以由教师适当提示或者小组探究完成,其它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答案:=40.2×(4.8÷0.048)×(8.1÷0.81)
=40.2×100×10
=40200
(三)拓展问题3
225×0.46+22.5×6.4-2.25×1.25×8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四)拓展问题4
2.61÷13.75+30.1÷137.5+81.3÷137.5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3、挑战题
(4.27+7.7)÷7 2.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516.1÷(16.1÷0.125)
补充练习答案:
1、0.5 748 6.72 0.68 4.17 0.15
2、0.56 11 73.44 72 7.28 1.5 1.6 2.5
3531 0.7777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运算定律》(第6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课件

×
)
700÷28=700÷(7×4)=700÷7÷4=100÷4=25(√ ) 4800÷125×8=4800÷(125×8) (× )
四、课堂小结 计算乘法时,我们可以灵活地选择运算定律
使计算更加简便。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
以两个数的积。这是除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12×25=____ 运用乘法(分配)律: (a+b)×c=a×c+b×c 请同学用自己最快 方法算出结果。
我这样算。
还可以这样算。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六年级数学下册(RJ) 件
教学课
第 3 单元
运算定律
第 6 课时 乘、除 法 的 简 便 计 算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乘法、减法的一些简 便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除法的简便计 算。
二、探索新知
1.请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420÷6÷5 = 420÷(6×5); 848÷4÷2 = 848÷(4×2); 350÷5÷7 = 350÷(5×7).
五、课后练习
=565 =13000 =11000 =230
=173 =32 =3800 =9000
√ √ × × ×
2.你能举出这样等式的例子吗?感知除法 运算中的规律。
小结: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 数可能改写成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使 计算简便,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a×b=b×a2. 乘法结合律:(a×b)×c=a×(b×c)3. 乘法分配律:a×(b+c)=a×b+a×c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引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二)新知讲解:1. 乘法交换律:通过举例说明两个数相乘,无论怎样排列,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3×4=4×3;5×7=7×52. 乘法结合律:通过举例说明三个数相乘,无论怎样组合,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2×3)×4=2×(3×4);(5×6)×7=5×(6×7)3. 乘法分配律:通过举例说明一个数分别与另外两个数相乘,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等于这个数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相乘。
例如:5×(2+3)=5×2+5×3(三)课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检验他们对乘法简便计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简化计算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这些定律。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可以用到乘法简便计算的例子,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化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运算定律
第6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会通过拆数,变式等方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