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赏析
微电影赏析课件剖析

三、选材与主题
• 刘震云关于《一九四二》的调查研究,对原来计
划主题的修正作用。 • 理查德·布鲁克斯在写《咬子弹》(Bite The
Bullet)这个剧本之前,曾整整用了八个月时间进行 调查研究,在这期间他没有在稿纸上写下一个字。 • 电影剧本《归家》的编剧所做的采访:二十多个越战 伤残老兵的200多个小时的录音
分镜头剧本(导演工作台本)是导演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 确定了拍摄场景之后,按自己对未来影片(电视剧)画面和场 面调度的设想,写出的用于拍摄的台本。
完成台本则是在影视剧制作完成之后,由场记根据已经 定稿的影视剧,将其中的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如场次、镜 号、拍摄方法、场面调度、人物对话、音响音乐以及长度等, 完整地记录下来的台本形式。
出一部很好的影片。
二、何为剧本?
1.剧本的产生
• 剧本大致出现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 • 中国最早的剧本出现在唐代。 • 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使剧本初具雏形。第一个较为完
整的电影剧本则是1925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由洪深 编写的《申屠氏》。
中国最早剧本:展览中展出的一件1975年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 址出土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是唐代的遗物,共发现44页, 皆两面书写焉耆语,此为其中一页。出土时重叠在一起,左端 遭火焚烧而残损,此剧本是焉耆佛教大师圣月由印度语梵文改 编成焉耆语的一部大型分幕剧作,据目前所知,是我国最早的 剧本。
• 在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中,按剧本或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画面),然后再按原定创作进行构思,把这些 不同镜头(画面)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 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快慢不同的节奏等效果,从而 有机地组成一部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片 子,这些构成形式与方法统称为蒙太奇。
点评优秀微电影

点评优秀微电影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微电影供您参考:
1. 《离别的钢琴师》:讲述了一个年轻钢琴师通过音乐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终在老人去世后,用音乐传达对他的思念和致敬的故事。
2. 《纸飞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小男孩通过制作纸飞机和一只流浪猫建立了特殊的关系,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勇气的故事。
3. 《陪你到世界之巅》: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带着他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艰辛旅程。
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亲子之间的深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4. 《幸福像花儿一样》:讲述了一个贫困农村少年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幸福的力量。
5. 《隔壁的她》:讲述了一个宅男通过一道墙壁与隔壁女孩建立了联系,最终通过互相鼓励和帮助,两人共同成长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了友情和爱情之间的力量。
这些微电影都有着精彩的剧情和感人的情感,通过短暂的时间展现了深厚的人性关怀和情感表达。
它们通过简洁而生动的叙事方式,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对人性的思考。
微电影的鉴赏与制作

场景
•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 定的空间环境。
• 场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 现代电影的场景, 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 也
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 但是, 这两种场景 的存在, 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规定的 情境。
通常的, 影片中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 大体上可 以划分成如下六种:
近日,华影盛视将推出中国影视原创者开放平台美我网,主打微电影。
华影盛视CEO赵雨润向媒体表示,美我网具体的定位是: 寻找编剧、
导演、演员人才,汇集优秀的原创内容,并提供影视原创内容的交易,点发掘微电影与原创文学的合作。华影盛视已通过
盛大文学向不少畅销作家发出邀请,赵雨润表示,华影盛视的“微电
微电影的鉴赏与制作
• 定义 • 特点 • 分类 • 发展趋势 • 鉴赏基础 • 鉴赏指导 • 杰作欣赏
目录
定义
• 微电影(Micro film), 即微型微电影, 又称微影。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 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 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 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 “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 “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 的视频(“类”微电影)短片, 内容融合了幽默搞 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 可以 单独成篇, 也可系列成剧。
远景
• 远景可以框住几个人(从头到脚), 在这个 景别范围内, 人物可以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 间, 比如相互间的打斗, 或者闪避一只正在 向前冲的看门狗。当然, 远景也可以容纳一 些背景, 或者容纳一些大型的、重要的道具, 比如一家高中体育馆里的寄物柜, 在那里, 有几个运动员正在互相较劲。
优秀微电影镜头语言赏析

中 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 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 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 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 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 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 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优秀微电影赏析
悬疑篇 发散点:穿插叙述;一条线索贯穿主题&
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 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 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 范围由大变小&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
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
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跟:指跟踪拍摄&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
微电影重逢解析

微电影重逢解析
重逢微电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影片讲述了两个在分别的城市奋斗的青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重逢,并在短暂相处中发现彼此的变化和心声。
本文将对该微电影进行解析和评论。
一、情节分析:
影片通过反复穿插的场景转换,展现出两位主角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当前的生活状态。
他们在重逢后,虽然有些尴尬和不知所措,但随着交流的深入,彼此的内心世界也逐渐被打开。
最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并在告别时互留了联系方式。
二、角色塑造:
影片中的两位主角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各自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和磨炼。
男主角在外漂泊多年,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女主角则是一个自信、独立、勇敢的职业女性,但内心却隐藏着对爱的渴望。
两人的相遇和重逢,让他们重新审视和认识了自己,也为彼此的未来打开了一扇大门。
三、情感表达: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两位主角之间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男主角在看到女主角之后,内心的震撼和激动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女主角在了解了男主角的生活状态之后,开始思考自己对于爱情和事业的追求。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的矛盾。
重逢微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感人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影片。
它通过对人物角色、情节和情感的细腻描写,让观众进入了一个充满温暖和感动的世界,并印发了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这部微电影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触动和启示,也让人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把乐带回家微电影赏析

《把乐带回家》微电影赏析传播目的--利用新春这一特殊节点,结合趣味性的活动,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偏好度,带动品牌销量提升。
传播项目--"百事--把乐带回家"微博APP活动;传播时间--;传播地域--上海、苏州、无锡、常州;传播切入点--抓住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契机和用户在春节中会彼此祝愿的传统习俗。
利用精准技术抓取目标人群进行相关互联网广告投放。
而且借助当下最热点的"新浪微博"作为扩散平台,进行"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新春送祝愿"活动推行,提升用户偏好度,带动其销售。
目标受众属性--1.他们是学生、上班人群;2.他们频繁利用互联网,关注当下的热点的潮流资讯和动态;3.他们踊跃乐观的,擅长表达;4.他们乐于与人分享,转达祝愿。
目标受众网络属性--1.频繁关注时下最热点的新闻资讯;2.喜欢在线收看视频剧集;3.常常会搜集一些生活资讯;4.对时尚讯息也超级的敏感。
周迅、张韶涵和罗志祥三位演员别离代言百事旗下的三个子品牌——纯果乐、乐事薯片和百事可乐,与扮演父亲的张国立一路向咱们讲述了一个由冷清到团圆的春节故事。
“把乐带回家”的品牌主张中“乐”被给予三层含义:情节中张国立带回古天乐回家;三个孩子回家,使父亲快乐和三个产品中都有“乐”字。
虽然最终的创意主要由BBDO和DDB来负责,但在确认整个campaign 之前,像OMD等百事所有线上、线下的公司都集中在苏州的workshop里一路想创意,早在今年五月就已经定下“把乐带回家”的主张,而后经历了无数次不同风格的提案,最终肯定了现在这样温情动人、容易引发共鸣的风格。
客户与BBDO、DDB两家公司的主创人员还有著名广告导演徐佩侃组成了创意小组,来实施整个campaign。
片中的三个孩子与作为父亲的张国立团聚,而实际上,因三人别离代言各自的产品,为了避嫌,并未同时出此刻一个镜头中,在拍摄进程中也因各自的档期不同而分开拍摄。
关于微电影赏析的论文范文

关于微电影赏析的论文范文微电影以独有的特点与广告相结合,目前在电影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微电影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微电影的论文篇一:《校园微电影创作论文》一、培养创造力微电影创作的首要步骤是剧本创作,它是微电影创作的基础。
如何让主题和故事情节不落俗套,这就需要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故事情节。
在确定好主题和故事情节之后,必须把它写成剧本,这种文本格式小学生未曾学过,只有通过网络自学,并改变自己惯常的写作思维和方法去编写,这是学生创造力得到培养的另一种表现。
最后,还要把剧本转化为分镜头,对小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是最困难的,学生以前未曾考虑过怎样用镜头来表现剧本内容,未曾体会过镜头与文字的差异:有时一段复杂的文字只需要一个长镜头就可以表达,有时一句短短的话却需要几个分镜头来体现。
一组学生一般只有一部DV摄像机,这更增加了构思分镜头的难度。
学生要学会像导演一样去思考镜头的机位、演员的表演,以及影片的蒙太奇思维等。
这一过程是最具“头脑风暴”的,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此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二、传递正能量一部微电影,要表达什么、弘扬什么,是创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小学生涉世未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对于事件的对错、现象的美丑辨别不清,所拍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明确的观点,有时连自己拍摄的微电影要表达什么都不知道,这时候教师要耐心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对所要拍摄的内容进行研究:影片中的人物做法对吗?你对影片中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影片结尾对人物或事件的对与错是否有明显的观点表达?让学生在创作小组中交流探讨,或向家长请教,或在书籍和互联网中寻求答案。
经过思考和探索,学生制作出来的微电影就会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作为创作团体中的一员,学生在创作中思考、探索,对影片内容深有感触,所受教育也最深,而其他学生在观看影片时,由于与创作者年龄相仿、心理特点和想法相近,加上影片内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因而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影片所要表达的观点,从而实现正能量的传递。
微电影《月神》赏析

微电影《月神》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影视节目赏析《月神》这部微电影只有短短的6分57秒,但影片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很温暖人心。
拍摄手法上:影片一开始的画面是固定镜头,深邃的夜空与一片宁静的海面交接,一艘小木船缓缓驶来,影片的各个角色出现。
接着使用俯拍固定镜头,可以看到整一片宽阔蔚蓝的海面上只有一艘小木船,但小木船上的那一盏灯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并不觉得孤单,虽然渺小,但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接着以小男孩的视角对父亲、爷爷的神情动作进行描述。
镜头一转,在男孩的惊呼声中,月亮升起,画面风格变化,音乐响起,明亮的黄色、柔和的音乐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情景。
月亮上,满地的星星充满了浪漫的童话色彩,恰好一颗流星滑落,解释了月亮上梦幻般情景出现的缘由。
父亲与爷爷的争执中,小男孩摆动着扫把和刷子,拍摄上巧妙地利用了男孩的视角,扫把正好挡住了爷爷的长胡子,刷子则挡住了父亲的一字胡。
巨型的星星落下后,男孩砸碎星星的慢镜头,以及对父亲和爷爷表情上的抓拍更是让人惊叹,直接将影片推向了高潮。
最后,镜头转向清扫完月亮回到船上的三人,然后缓缓上移,一轮弦月悬挂天际。
至此,影片结束。
内容上:影片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家族的传承与改变,年老的爷爷、壮年的父亲、年少的男孩三人是一个家族的缩影。
在男孩成年的那一天,爷爷和父亲向他展示了家族传承的工作——清扫月亮。
在船上,父亲与爷爷产生了争执,父亲认为男孩应该将帽檐压低,而爷爷却喜欢男孩将帽檐抬高,这反映的正是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老一辈对新一代抱着自己的期望,或者说是老一辈对新一代前程的安排,而这种现象却是给青少年一代造成了沉重的压力,而这在清扫月亮时的工具选择上也有所体现,爷爷习惯了用扫把,而父亲习惯了用刷子,两人都想让男孩用自己所喜欢的工具,由此,争执再现。
天上的一颗大流星滑落,为了完成清扫任务的两人弄坏了一地的工具都无法将其清扫,而男孩把帽檐一转,找来锤子,爬上巨型星星后一敲,问题迎刃而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鲁兹“11度青春系列电影”
之
《老男孩》电影评析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啰嗦几句:我一直认为,理解一部电影,最快的途径就是去了解导演其人;当然,大概的了解了导演之后,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一部电影。
1980年出生的肖央,非常明白80后的喜怒哀乐,以及那一代人的憧憬和迷惘。
其作品朴素幽默、深刻感人,能够引起80后以及其他部分人群的共鸣。
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位导演,刚开始时也不是因为十分的热忱而进入这个行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和理想,即使多么遥不可及,但是总在我们内心的深处发散着光芒;即使人不得不对现实和这个社会做出妥协,但是梦想总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温暖着我们。
我们是如此,肖央也是如此。
“我也不是多热衷这个,就是为了学费。
读美院附中的时候我就开始画画挣钱了,家里人把我捧得挺高:看,都可以自己交学费了!等上大学就不好意思再跟家里要了,我跟我妈吹牛说你就甭管了。
电影学院的学费对父母来说其实挺高的,我在外面那么多年,吃住、学画,一拍短片又得花个一两万,我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
”这是真实的肖央对最真实的自己的描述。
人不必披着道德和高尚的外衣,不必因为形象和利益而嘶声力竭地高喊什么口号;打动他人的不一定是华
丽的语句,也许一句朴质的话语就可以触碰你柔弱的内心。
肖央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
他崇拜自己的一位老师,希望可以像他一样既能授业解惑,又能潜心创作。
后来他又迷上了唱歌,觉得唱歌可以最直接地表达自己,而且“穿着皮夹克到处演出,挺帅的”。
高中后期肖央选修了平面广告,因为不想重复在美院附中的生活,高考时他填写了电影学院美术系的影视广告导演专业,立志当一名广告导演。
“那时候觉得当个广告导演挺有挑战性的。
我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儿,能不能在纸上画个人,跟社会没关系。
”(摘自百度百科)肖央在这里做出了自己的抉择,其实自己做出决定非常难得,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能为自己做决定。
“眼看快30岁了,应该去做件值得的事儿了。
对这个世界,你要有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和立场。
如果没有的话,你就拍广告去吧。
”
于是,就好像是命运的捉弄似的,因为一个机会,肖央重新认识了昔日的客户王太利,两人也从普通的朋友变成了最好的搭档——都不爱热闹;都喜欢音乐,喜欢聊天,都憋着一肚子实现不了的梦想,时不常还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也正像肖央自己说的:“这个特难得,我们说的话互相能听懂。
”
有了这两个人,也就有了成名作《男艺伎回忆录》,以及现在要谈的《老男孩》。
每一个人都有过青。
青春,也许你现在正拥有着,也许辉煌,也许落寞,也许荒废;也许你曾经拥有过,也许骄傲,也许后悔,也许想要遗忘;也许你即将步入青春,也许期待,也许躁动,也许惶惶不
安……但是不论如何,青春,梦想,热血,激情,这一切,包括一切的人、物、事,都将成为我们内心中那永远挥之不去的感动、激动和伤痛……
影片以倒叙的手法进行故事的叙述,以浓重的色彩加强视觉效果,增强了梦想和现实的对比效果,在给予观众以深刻的视觉印象的同时,也增强了影片对于故事的叙述效果。
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满了怀旧元素。
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老歌,快要进入博物馆的老式收录机、BP机、掌上游戏机这些老古董,曾经被人们疯狂学习的MJ的舞步……所有的这一切让80后甚至是70后怀念起自己的那段青葱岁月,在看片的时候缅怀,在缅怀的时候感动。
在前半部分,也有丰富的搞笑元素,在暗恋的人面前弹唱吉他,在喜欢的人面前耍威风,自己爱慕的女生递给自己的情书却是为他人递的等等,所有的这一切,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充满青春的校园生活,而这所有的一切,无不勾起80后乃至70后的集体回忆,而这强烈的代入感,也让很多人在这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难忘的青春岁月。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最终都会随着岁月这条长河,被掩埋在河底的泥沙之中,而这些,也像主题曲《老男孩》中所描写的: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她来过
影片的后半部分,社会现实的强烈冲击仿佛要将我们冲溃。
影片中,主角二人放弃了对MJ的热爱,无法不对现实低头:王小帅娶了当年暗恋他的胖姑娘郝芳,成为了一家理发店的老板;肖大宝成为了一名卖笑的蹩脚的婚庆主持;当年的校花嫁给了当年受肖大宝欺负的混混包小白,而包小白凭借承包电视台的节目而发家致富……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就是这么大,生活的压力总是迫使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放弃自己的信仰,然后在碌碌无为中荒废自己的青春。
影片中,广播里播放出的房价高涨、大学生就业问题、拆迁户自焚事件以及MJ的逝世等,将观众拉回到无情的现实之中,将观众深深地从前面的怀旧和搞笑中拖回来,无情而残酷。
但是,无论生活多么现实,在无情之中总有那么一点人情味,我们总可以发现那么一点的机会改变我们的现实,改变我们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大宝遇到了包小白,二人如今处境的强烈对比也震撼了我们的心。
包小白邀肖大宝参加“欢乐男生”,也许包小白此举并未带有太多的好意,但正是这次机会,悄悄的改变了肖大宝和王小帅的人生轨迹。
虽然比赛中为肖大宝和王小帅的“筷子组合”加油的只有郝芳一个人,虽然他们俩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虽然比赛的结果有包小白的暗中操纵,虽然最后他们止步五十强,但是他们带给现场评委和观众的感动,带给电视机前观众的感动,带给荧屏外我们的感动,都是绝无虚假、绝对真实的!
我一直在想,影片最后王小帅摘取帽子,脱去外套,尽情挥舞红绸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也许是为了与青春和梦想告别,接受现实并勇敢地向未来前进吧!
所以,纵使青春逝去,梦想难圆,曾经的挚友亲朋漂泊四方;即使生活多么难过,现实多么残酷,人生多么坎坷,那些曾经留给我们的感动,那些曾经体会过的美好,那些曾经沸腾过的热血,那些曾放弃过的梦想,都珍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都成为了我们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最后,还要再啰嗦一下。
作为科鲁兹赞助的短篇视频,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并未太过露骨,反而是恰到好处。
在商业化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植入式广告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影片中大量的广告反而会降低电影的观赏度和观众的好感度。
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其广告插入模式已相当成熟,丝毫不会影响影片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国产影片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如今,不管是商业化的国产大片还是比较另类的一些文艺片,其不是为了迎合赞助商的要求,就是为了导演的个人趣味,少有电影既迎合观众的要求和感受,又能够有一定的艺术性(最近的《少年奇幻漂流》不错)。
而第五代和第六代的导演又有自己所偏执的一面。
但是,电影的好坏,导演的成败,就让观众来选择,市场来见证。
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