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米”真相 黄金大米事件.doc

合集下载

从“黄金大米”延伸而来 你不得不知的转基因真相

从“黄金大米”延伸而来 你不得不知的转基因真相

从“黄金大米”延伸而来你不得不知的转基因真相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6年8月30日向媒体表示,美国一科研机构发布了其对24名中国湖南省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结果。

对此,绿色和平组织表示强烈谴责。

据绿色和平组织介绍,该项研究旨在检验美国先正达公司研制的转基因”黄金大米”对补充人体维生素A的作用。

这项研究共选取了72名6到8岁的健康儿童,受试儿童全部是湖南省衡阳市一所小学的学生。

研究者令其中24名儿童在21天的时间里每日午餐进食60克黄金大米,并对其体内维生素A含量进行检测,得出的结论是黄金大米与维生素A胶囊效果相当。

绿色和平组织表示,早在xx年,农业部和浙江省农业厅在得知该研究计划后立即叫停该项目。

但一篇2016年8月1日发布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论文显示,这项由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唐广文领导并获得美国卫生院和美国农业部资金支持的研究最终得以完成。

”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的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一个美国机构用中国儿童的身体测试转基因大米,我们对这样的实验得以进行感到愤慨和不可思议。

农业部和浙江省农业厅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叫停该实验,它为何还能死灰复燃?我们不得而知。

”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峰说。

方立峰指出,中国并不需要转基因大米,完全可以利用成熟的现有办法解决维生素A缺乏问题。

此外,他还指出,由于受试儿童在研究开始前并无维生素A缺乏状况,该实验对于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的说服力还有待观察。

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检验安全靠谱吗黄金大米成为热点,自然是因为它的“转基因”身份。

在绿色和平等极端环保组织多年如一日的妖魔化之下,多数人满脑子对关于转基因的“错误事实”,因而对转基因充满了恐惧。

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安全性没有得到确认”,另一句话是“万一危害在几代之后才体现出来”。

我们需要知道,任何一种食物,“绝对安全”都是无法“确认”的。

那些我们吃了几千年认为“安全”的传统食物,仅仅是没有发现重大的、急性的危害。

对黄金大米事件的看法及对策

对黄金大米事件的看法及对策

曾经掀起强烈舆论风暴的“黄金大米”事件,终于被证实了——孩子确实被用来作为转基因大米的试验对象。

“黄金大米”3名幕后当事人已被相关单位撤职,中国疾控中心等几家责任单位也公开道歉。

在道歉问责之外,这起事件留下的深刻教训,值得长久反思。

首先,对于有些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站在科研的最前端但是却没有最起码的科学精神,他们做出这种无视规章制度、无视伦理道德,仅仅在利益的驱使下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就将无辜的孩子作为实验对象的行为,是一种十分恶劣的污职失职行为。

即使那些孩子吃下的“黄金大米”,是“无害”的,这种行为也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及科研的学术道德,同时伤害了人们的情感伦理,触犯了公共责任的底线。

其次,对孩子和家长[微博]来说,“黄金大米”试验,剥夺了他们最起码的知情权,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那是转基因产品,这种做法,极大地威胁到人的健康和安全,侵犯到公众的人格与尊严,最终只会给受害者留下长久难以祛除的阴影。

造成这起恶劣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利益的驱使。

“转基因水稻”本身包含着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这种“黄金大米”一旦试验成功被大规模生产,整个世界粮食行业与产业都会发生改变,牵动的利益难以估量。

而“黄金大米”试验,相关政府单位和科学机构也可能从中获得利益。

那些从事此项科研的执行人员,目标指向则是学术利益,目前在国内,发表论文的级别和数量依然是评定职称等的重要标准,许多国外机构或以巨额项目资金,或以国际权威的知名杂志共同署名发表论文,对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利诱,使他们在这些项目面前丧失了理性,为了名和利铤而走险。

此外,这项试验相关的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也都可能存在着特定的利益诉求。

第二,监管的缺失。

伦理审查是保护受试者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保障科学研究不违背伦理的基本屏障。

但是在我国,到2007年,才有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这个试行办法既不完善,同时也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现实中,不管是伦理审查还是监督,大多流于形式。

人民日报:“黄金大米试验”疑云调查(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人民日报:“黄金大米试验”疑云调查(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疑问一:中方作者是否知晓论文内容?
【调查】中方作者称对黄金大米数据不知情或对论文不知情
9月3日下午,在湖南省疾控中心的办公大楼,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见到了胡余明,他是论文的第二作者。胡余明的精神状态看起来很不好,因为论文署名一事,他几乎在一夜间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我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胡余明无奈地说。
他对记者表示,对于该篇论文,他不知情,之前既没有听说与该篇论文相关的任何信息,也没有看过论文的内容,更不知道为何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论文的作者之中。
胡余明说,论文中的试验与自己参与过的实验(即在湖南衡南县江口中心小学做的实验)完全不相符,“我们所参与的实验是国家课题,课题结束后,所有资料都上交给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本报记者独家采访网传转基因试验论文当事人——
“黄金大米试验”疑云调查(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本报记者 颜珂 王君平 本报驻美国记者 吴成良 人民网记者 陈小燕
《 人民日报 》( 2012年09月05日 04 版)
新闻背景
8月31日,有网文称,美国一专业网站刊登的论文透露,美国塔夫茨大学一科研机构2008年在湖南省一所小学进行过转基因大米(黄金大米)人体试验,该网文随即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关注。
第四作者是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保健食品研究所研究员王茵,9月4日上午和下午,记者两次在办公室采访到她,她直接告诉大米试验?
【调查】湖南省农业厅称,2008年以来,湖南省从未进行过任何转基因大米试验
根据该论文提到的内容,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农业部门。湖南省农业厅转基因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2008年以来,湖南省从未进行过任何转基因大米试验。
在学校组织的第二次家长会上,学校收到了100多份由家长签名的知情同意书。贺仲秋说,有些家长不愿意孩子参加,就没有在知情书上签字。

黄金大米

黄金大米
• 2012年9月6日调查发现,海安“黄金大米”系“黄 金米”的误传,而海安“黄金米”为常规育种,非 转基因大米。
• 2012年12月6日,中国疾控中心、浙江省医科 院和湖南省疾控中心联合发布关于“黄金大米” 事件的调查结果,揭开了长达3个月之久的 “黄金大米试验”疑云。调查结果称称“黄金 大米”试验的确于2008年6月在江口镇中心小 学开展,有25名儿童于当年6月2日中午,每人 食用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 • 25名食用黄金大米的儿童,每人获得补偿8万 元。 • 根据相关规定,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 多次举手之后,他获得了一次提问机会,并开 始和崔永元围绕着转基因的科学和伦理问题展 开争论。 • “我多年前推动我们生命科学院成立伦理 委员会。这些问题上,知情、同意是一个最大 的问题。黄金大米其实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程 序问题、伦理问题。但这些问题跟转基因混为 一谈,那将会使转基因更加的妖魔化。所以我 希望……”卢大儒要表达的是,转基因如果有产 生隐患的可能性,问题也应当聚焦在伦理和操 作规范层面,而不是转基因的科学性方面。
崔永元与复旦教授激辩
2013年9月8日第一条微博开始,对转基因毫无了解的 崔永元,突然卷入了挺转与反转的漩涡。凭着一指禅的打 字速度,他敲短句,也偶尔写长文,竟论战半年,之后更 是自费到美国调研转基因,其认真的态度值得让人学习。 而在日前,崔永元在复旦大学交流会上与教授就食品转基 因问题展开辩论,教授一开场便不愿回答小崔的问题,直 斥对方没资格跟自己讨论黄金大米的科学性,一场论战由 此展开! • 又是一次舌战。3月26日晚,崔永元参加了由复旦 大学新闻学院组织的“新闻大讲堂”,并发表题为“班 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在演讲的提问环节,崔永元与 卢大儒发生了口舌之争,现场气氛一度变得紧张躁动。 事发后,论坛上不少帖子称“崔永元复旦讲‘反转基因’ 遭教授‘砸场’”。

“黄金大米”请谁吃

“黄金大米”请谁吃

“黄金大米”请谁吃作者:暂无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2年第10期文/顾中一最近,一则美国研究机构在湖南儿童身上进行人体转基因试验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著名的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表示,今年8月1日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论文《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表明,曾有研究人员在我国湖南某小学的学生身上进行过转基因人体试验,然而早在2008年绿色和平组织向农业部咨询时就被告知,这个实验已被叫停,因此绿色和平组织呼吁认真核查该试验的合法性。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民众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还未知,凭什么美国人就拿我们中国的小孩做试验?家长和孩子被告知实情了吗?针对该事件,我也被邀请到腾讯网的演播室与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进行了一场一对一的争论。

在我看来,该事件有4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黄金大米是什么,是否安全?为什么要在中国儿童身上做试验?试验真的做了吗?试验合法吗?为回答这些问题,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派出记者进行了跟进报道,卫生部也责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尽快给出实事求是的结果。

然而直到我写下本文的时候,该事件曝出已近10天,与此事件相关的美国塔夫茨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医学科学院等机构虽然都公布了自己的调查进展,但其中却仍有不少矛盾之处,公众所期待的真相还未知,我更没有资格全面回答以上问题。

但我想提醒的是,就像水货手机的质量不一定差一样,试验程序和伦理审查的合法性不能等同于黄金大米的安全性,如果仅从科学角度来分析,至少黄金大米是安全的。

黄金大米是什么?黄金大米是一种通过转基因手段使得大米胚乳可以有效合成和富集β胡萝卜素的大米,由于β胡萝卜素是一种呈黄色的天然色素,所以这种大米会呈现黄色,也因此被称为黄金大米。

由于β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从而预防和改善维生素A缺乏症,黄金大米被开发出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的伦理困境与思考从湖南黄金大米事件谈起

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的伦理困境与思考从湖南黄金大米事件谈起

启示与思考
从湖南黄金大米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加强科技研发,为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以解决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危 机。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和应用符合国家政策 和国际公约。最后,提高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认识水平,加强科普教育,让公 众更加了解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过程和潜在优势。
最后,从安全角度来看,转基因农作物是否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副作用? 这种作物是否会对非目标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湖南黄金大米事件
湖南黄金大米事件是一个备受的例子。事件起因是湖南省一项转基因水稻田 间试验被曝光,试验中的转基因水稻被认为具有改善营养和抗虫的特性。然而,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反对,认为转基因水稻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 造成潜在威胁。虽然相关研究表明黄金大米在安全性上与传统水稻无异,但公众 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度仍受到了一定影响。
参考内容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研发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然而, 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也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将以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的伦理困境 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从湖南黄金大米事件中得到启示,并提出如何通过科技、伦 理、法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监管,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伦理困境
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道德、伦理和安全等方面。首先,从 道德角度来看,转基因农作物对传统农作物的改良是否符合自然法则和人类价值 观?这种改良是否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其次,从伦理角度来 看,转基因农作物是否应该用于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这种做法是否会加剧社 会不公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3、遵国际通用的规范和标准。国际社会已经 制定了一些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伦理规范和标准,如《关于生物技术的伦理指 导原则》等。这些规范和标准旨在保护人类权益、促进科研诚信和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应积极借鉴并遵循这些规范与标准,推动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的健康发展。

湖南黄金大米事件始末

湖南黄金大米事件始末

湖南“黄金人米”事件始末来源:| 2012-12-13 10:36:13 | 已有3 人参与本报记者梁为发自衡阳8月1日,一篇发表在美国著名学术期刊《临床营养学》上的题为《黃金大米”中的3-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3-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的论文里写到,2008年5月-6月,美国塔夫茨大学曾对中国湖南衡阳市25名6-8岁的小学生进行过转基因大米的人体试验。

论文的作者中有三名中国人。

\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在中美两国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随即介入调查。

如今,三名中方责任人受到处罚,25名学生家庭获得当地政府8万元的赔偿,衡阳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事件”似乎已到结局,但事实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

GuangWenTang是谁?黄金大米如何漂洋过海最后用在了衡阳市江口镇中心小学25名儿童身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一个蓄谋已久的试验2008年4月,在接受中国疾控中心与湖南省疾控中心所委托的植物中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课题后,时任衡阳市江口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的贺仲秋对那些学生与家长们说,这个项目是学校辛苦争取回来的,被选中的学生将在校内免费吃一段时间的营养餐,没有任何害处,还能长个子”\很快,68名身体健康的6-8岁的学生被选出,在试验筹备期的14天内,课题组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详细的体检,其中还用一种葛兰素史克公司出品的阿苯达挫进行了体内寄生虫清除。

入选的68名学生对能参与这样一项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感到兴奋。

但最后实施的并不仅仅是上述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植物中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 当量研究’项目,同时还有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而后一个课题,其核心素材是转基因的黄金大米”负责人是一名美国塔夫茨(Tufts)大学博士Gua ngWen Ta ng。

2002年,美国塔夫茨大学GuangWenTang申请获得美国NIH资助项目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量研究”项目研究明确植物3-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包括研究菠菜、3-胡萝卜素胶囊和黄金大米中的胡萝卜素在儿童中的吸收和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汤光文希望将试验地放在中国浙江,经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荫士安介绍,2004年8月,塔夫茨大学与浙江医学科学院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美方PI负责人是Gua ngWen Ta ng、中方PI 负责人是荫士安和王茵。

黄金大米

黄金大米

• 自然选择是最严酷苛刻的选择,它是真理的一个 组成部分,自然力量对于生命具有终极毁灭属性 。毁灭任何具有缺陷的生命物种形态。因此自然 选择能够存活的生命物种具有最完美最优秀最具 活力的特质,自然选择挑选出最强最优秀物种进 入生物链循环圈。 • 然而人类一味准求利益的同时,打破了科学与自 然的极限,想把成千上万年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一 簇而就的转化为现实的利益,这是人类又一次的 打破大自然的平衡,人类必将自食其果,遭到大 自然的报复!!!
THE END
• 想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 达到某些人们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 原有的微量毒素,此外,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 活性抑制剂可能对人畜健康有害,因为含有抗虫作物残 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的叶片、果实、种子等,既 然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就有 对人畜产生类似伤害的可能性。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相关的 动物实验来检验。1998年,苏格兰Rowett研究院的Putsai 博士用转雪莲花凝集素基因( GNA) 的马铃薯饲喂大 鼠,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 坏,这一结果在当时引起轰动,虽然后来英国皇家学会 专门组织了评审,指出这项实验有6条缺陷,但还是由此 激发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
• 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 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 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 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 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 • 在正常机体内,各基因都是受控表达的 ,而人工转入的基因是不受控的。
• 各国科学研究和外国抵制转表明:转基因粮食会 危害人类安全 1.美国三县全民公决禁种转基因粮食 2.瑞士全民公决禁止农业在五年内应用转基因技术 3.有的国家比如德国等是明令禁止的。 4.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 大于利” …… 中国是第一个推广转基因商业化的国家,中国人 也就成了转基因的试验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大米”真相黄金大米事件
8月31日,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其中文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揭开“黄金大米”背后的秘密—孩子不是转基因的实验对象》的文章。

这篇文章指出,“20年8月1日,发布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赫然显示,这项由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唐广文领导并获得美国卫生部和美国农业部资金支持的研究最终完成了!研究选取了72名6到8岁的健康儿童,而受试儿童全部是湖南省衡阳市一所小学的学生。

研究者让其中24名儿童在21天的时间里每日午餐进食60
克黄金大米,并对其体内维生素A含量进行检测,得出的结论是—黄金大米与维生素A胶囊效果相当。

”这一文章发布后,儿童、转基因、试验,这三个关键词,让黄金大米陷入舆论的沼泽。

但也有观点认为,“绿色和平的质疑并没有根据,因为黄金大米至今未发现对人体造成伤害,“绿色和平”只是为反转基因而反对。

那么,作为一种新型转基因大米,“黄金大米”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前传2000年7月31日,这一天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出现了一位身着灰色外套、胡须浓密、头发稀疏的老人。

这位66岁的老头儿,被一丛深绿的稻谷半掩着,谷穗沉甸甸地下垂在他头部左侧和下巴周围。

标题的粗黑字体“This Rice Could Save A Million Kids A Year(这种水稻每年能拯救百万的儿童)”,就印在这位表情严肃的老人左侧,旁边鲜红色的“RICE”夺人眼目。

这位来自德国的学者名叫波崔库斯(Ingo Potrykus),是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农业育种专家。

他和德国弗赖堡大学的分子生物学专家贝耶尔(Peter Beyer)共同开发出了
一种名为“黄金大米”(Golden Rice)的稻种。

稻种名字因米粒颜色,呈金黄色而得名。

这个研究,最初缘于人道主义。

1992 年的一天,波崔库斯和贝耶尔在共同飞往纽约的航班上,突发奇想地决定合作,两人打算将胡萝卜素从别的物种中引入到水稻。

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材料,人体可以通过吸收胡萝卜素来合成维生素A,从而防止夜盲症、麻疹等疾病。

而这个疯狂的想法背后,是一个沉重的现实: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少儿童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失明,甚至失去生命。

波崔库斯获悉,全球3亿以水稻作为主食的人中,约10%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维生素A缺乏症。

尽管这个想法,疯狂到让他们自己都没有把握把它变成现实,但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用多少带有些赌博性质支持了他们这个研究项目。

1993年,波崔库斯和贝耶尔从洛克菲勒基金会获得了约1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在瑞士政府和欧盟的支持下,他们推出了一个为期7年,耗资2.6亿美元的项目。

“我有优势”,波崔库斯说,“因为我可以自己运作项目,而不用产业支持。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才可以自由地工作。

”在这7年里的多次尝试中,他们将两种水仙花和一种细菌的基因,重组到水稻的基因组里。

这种水稻就在其种子里产生了β 胡萝卜素,而这种β胡萝卜素在人体里能够转化成维生素A。

7年后,“黄金大米”一代诞生于苏黎世理工学院实验室。

尽管第一代“黄金大米”的β胡萝卜素含量很低—一个婴儿需要每天吃三公斤“黄金大米”才能满足其对维生素A的需求,但这并不妨碍这一新型大米品质开创了一个转基因大米的新纪元。

这一年,波崔库斯因此登上了7月份最后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

难产“黄金大米”一代,并不是很成熟的产品。

波崔库斯认为,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产品。

而且,这
一产品很快就面临诸多专利权的问题,他们无奈地选择了与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知名种业公司Syngenta公司合作。

这家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业务的农业公司,决定对“黄金大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黄金大米”的新经纪人德拉克(Drake),重新召集科研人员对第一代产品进行研究,并找出胡萝卜素生产不足的原因。

最终,一个名字长而拗口的障碍物被他们找出。

他们发现,来自黄水仙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是造成胡萝卜素生产不足的瓶颈。

很快,来自玉米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取代了前者。

5年后,“黄金大米”二代面世。

和第一代相比,其胡萝卜素的含量提升了23倍。

儿童需要吃70克这种大米,就能满足一天的维生素A的需求量。

然而,原本可以正式规模生产并推广的二代产品,却仍在专利方面遇到了障碍,其总共涉及了项专利技术。

而只要其中一些专利权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一产品也就只能永远尘封在实验室。

后来,科学家、农业公司和慈善基金会联合成立了“黄金大米”人道主义委员会(Golden Rice Humanitarian Board)。

最终,Syngenta公司捐献出了“黄金水稻”二代的发明权。

在这家公司等机构的努力下,二代产品所涉的项专利所有者,都宣布放弃其专利权,“黄金大米”将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农民使用。

接着,在多方协作下,一个囊括了多项内容的“黄金大米”的人道使用条例形成。

这个条例大意是:在发展中国家使用(比如中国),供贫农使用(年收入少于1万美元);该种子与普通种子保持同一销售价格;在农民的允许下可以由国家进行销售,以满足城市需求;农民可自行繁育下一代种子。

就在此时,新的问题又来了。

多年前,第一代诸如转基因抗虫棉和抗虫大豆,其特性是在逆境中求生存,不会轻易被病菌或者害虫所侵染或
者破坏,故而被认为具有潜在而又强大的生态危害。

尽管这种潜在的生态危害,在“黄金大米”上的表现,要轻微得多,也不会影响到其他野生生物。

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对此项技术的使用深表疑虑,诸如菲律宾、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开始自我研发“黄金大米”,以期解决自己国家存在的部分群体维生素A缺乏的现实。

在中国,广东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主任刘传光说,理论上说,“黄金大米”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补充维生素A。

但我们国家是不允许转基因进入生产、商业开发的。

所以“黄金大米”在我们国内并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并且,在中国的饮食结构里,并不缺乏胡萝卜素。

所以,“黄金大米”可能更加适合那些发展中的比较贫穷的国家。

最大的对手2001年,“黄金大米”之父波崔库斯在美国《植物生理学》杂志(《Plant Physiology》)3月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Golden Rice and Beyond》的文章。

在这篇阐述了“黄金大米”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文章里,波崔库斯将这部分内容,放在了最前面:“情绪是大问题,但它却不是理性的论述。

”他在这篇文章里说,“黄金大米”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技术、专利和反转基因组织及人士。

当前面二者均逐步得到解决后,后者却反对了差不多整整10多年。

在“黄金大米”研发时期,研究者就受到了激进的环保组织的严重警告,其中包括“绿色和平”。

这个机构认为,解决贫苦地区的营养不良问题是个好事情,但是使用“转基因作物”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毕竟导致营养不良的根本原因是贫困和食品匮乏。

而打着造福发展中国家旗号的“黄金水稻”,也许只是国际种子公司的一个“曲线救国”策略,以便为将来大规模使用其他转基因作物铺好道路。

虽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至今并无反对者对“黄金大米”的危害性提供有
力的证据。

而同样可以补充维生素A的“黄金大米”,却多年备受环保组织的质疑。

在2000年7月《时代》周刊的封面报道中,环保组织称“亚洲农民获得了转基因大米,而阿斯利康公司获得‘黄金’。

波崔库斯对这些负面反应感到沮丧。

“这将是不负责任的,”他大声说,“别跟我提什么道德,用什么生物技术去解决问题。

”两种声音9月1日,衡阳市政府的辟谣报道出现在官方网站上。

报道称,参加实验的学生所食用的全部食品均在本地采购,全部实验过程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监控。

试验之前,学校两次召开家长大学校方也作出回应,并大方承认进行了该项试验,称该试验的目的是针对发展中国家一个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遵循最高的道德标准。

”在两种声音中,与那些转基因食品一样,主角黄金大米再一次被推上了审判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