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二章 第3节

生理学第二章  第3节

3、影响RP因素:
①膜内、外的[K+]: ∵[K+]o与 [K+] i的差值决定EK, ∴ [K+]o ↑ → EK ↓ ②膜对K+、Na+的相对通透性 ③ Na+-K+泵的活动水平
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
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一)、细胞动作电位的概念和特点 1.概 念: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有效刺激
后去极化电位 负后电位 后超极化电位 正后电位
3.单一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 “全或无” 现象:在同一细胞上AP要么不发
生,一旦发生就达到最大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增强而 加大的现象。 ② 不减衰传播:AP产生后不局限于受刺激的局部, 而是迅速沿细胞膜向周围传播,直至传遍整个细胞,
在传播过程中其幅度和波形保持不变。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加的方向变化的 过程。
去(除)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 变化的过程。
复极化 : 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所 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
RP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
细胞为-70~-90mV。
(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1.细胞膜两侧各种带电离子分布不均衡。 钠-钾泵 2.在不同情况下细胞膜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不同。离子通道 哺乳动物神经轴突内外的离子浓度(mmol/L) K+ Na+ Cl细胞内 140 10 4 细胞外 5 130 120 细胞内外浓度比 28:1 1:13 1:30 离子流动方向 外流 内流 内流
后产生一个迅速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2、动作电mv
(2)去极相(上升支): -70+50mv

第二章第三节细胞质-图片版

第二章第三节细胞质-图片版

动植物细胞器的区别
回答下列问题(会考水平): ⑴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线粒体、叶绿体
溶酶体

⑵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 ⑶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核糖体、中心体

⑷能够自我复制的细胞器(含DNA)有 线粒体、叶绿体 ; ⑸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 ;
高 尔 基 体
小结 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蛋白质
脱 氨 水 基 缩 酸 合
较成熟蛋 白质
饰初 加步 工修
小泡
成熟蛋 白质
饰进 加一 工步 修
分泌 蛋白
细分 胞泌 外到
小泡 高尔 细胞膜 核糖体 内质网 基体 说明:在蛋白质合成、加工 及运输过程中均 由线粒体供能
溶酶体
线 粒 体
白 色 体
白色体不含色素,存在于甘薯、马铃薯等植物的地下贮藏器官中。 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造粉体、造油体和造蛋白质体。
)。答Βιβλιοθήκη B动植物细胞器的区别一、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 生 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 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 膜 系 二、细胞中许多重要的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 行,广阔的膜面积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大量的 统 位点。 重 要 三、细胞膜把细胞分隔成小的区室,如各种 的 细胞器,这样使细胞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作 不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 用 地进行。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溶 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 成分 : 胶 核苷酸、 ATP等,还有很多种酶 功能:
形态:
透明、粘稠、流动的液体
细胞器
为细胞代谢提供各种原料和反应场所。 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溶酶体 核糖体 中心体

第二章第三节

第二章第三节

3.补糖的类型 需及时动用能量的时候补充葡萄糖,因其吸 收速度较快。 需增大体内糖原贮备量用果糖或者果葡混合 糖,因果糖可避免胰岛素反应,体内肝糖原 的量是葡萄糖的3.7倍。使用浓度控制在35克 /升。 耐力性需要大量补糖时,可使用低聚糖,其 渗透压低(为葡萄糖1/4),吸收也快。
養素的主要功能:
1.吸收速度 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为100,半乳糖为110,果 糖为43,甘露糖为19。 2.甜度 以蔗糖为100,果糖175,葡萄糖75,半乳糖 33,麦芽糖33,乳糖16,淀粉的甜度最低,几 乎尝不到甜味。
二、营养功用
(一)供给热量 糖是人体主要的热源物质,也是运动员从 事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最佳能源物质。 (二)维持中枢神经机能 (三)维持脂肪正常代谢 (四)节约蛋白质作用 (五)保护肝脏 (六)构成机体的一些重要物质
四、糖与运动


运动员体内贮备的糖约500—600克,肌糖原占 350—400克,肝糖原100克,血糖约10克左右。 供长时间运动至力竭时间约为90—120分钟。 糖的补充过程中须避免产生胰岛素低血糖反应。 训练后即刻摄入果糖对恢复肝糖原的效果较好, 摄入葡萄糖与蔗糖使肌糖原贮备在24小时后保 持较高水平。
第三节 糖类与运动
一、分类与性质
(一)糖类的分类 1.单糖:单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3—6个碳原 子的糖。 2.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失去一分子水而 形成的化合物。双糖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必 须水解成单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3.多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构成的大 分子化合物。
(二)糖类的一些性质
三、供给量与来源



我国目前一般人糖的供给量标准:占总热量 的50—70%。 摄入过少的糖易致体能不足,增加消耗体内 蛋白质;摄入过多的糖类会在体内转化为脂 肪。 摄入糖的种类以淀粉为主,在必要时辅以葡 萄糖、果糖、蔗糖等补充。 主食(大米、面制品等)是摄入糖类的主 要来源,淀粉是最经济的热源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数值中间 等高线向 等高线向 两个山顶 大,四周 数值小的 数值大的 之间的低 等高线重 合的地方 地方凸 地方凸 小 地
D A C
•山 顶
D
E
陡崖
鞍部
B
山脊
山谷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表示地 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 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
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
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不准确,前 景比例大,后 景比例小;山 体背面地形状 况不清;无法 表示地面海拔 高度大小;难 以绘制等。
直观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你能根据该图解释“等高线” 的含义吗?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 优势?有什么不足?
可以较准 确地表示各 地地形,海 拔高低、面 积大小非常 清楚。
高低起伏 不够直观; 曲线太多, 看起来费劲。
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
100
100
1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等高线绘制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120 100 110
120 130
等高线的特点:
1.等高线是闭合 的曲线. 2.同一等高线上各 点海拔高度相同. 3.数值大—海拔高 数值小—海拔低 4.分布密集 —坡度陡 分布稀疏 —坡度缓
陡,沟谷较深。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第二章第三节——光电池

第二章第三节——光电池
13
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范围
电力:大功率发电系统、家庭发电系统等。 电力:大功率发电系统、家庭发电系统等。 通讯:无线电力、无线通讯等。 通讯:无线电力、无线通讯等。 消费性电子产品:计算机、手表、电动玩具、 消费性电子产品:计算机、手表、电动玩具、收音机 等。 交通运输:汽车、船舶、交通标志、道路照明、 交通运输:汽车、船舶、交通标志、道路照明、灯塔 等。 农业:抽水机、灌溉等。 农业:抽水机、灌溉等。 太阳能纤维---太阳能衣 太阳能纤维---太阳能衣 --其它: 茶叶烘焙、学校用电等。 其它:冷藏疫苗 、茶叶烘焙、学校用电等。
14
光电池的特性参数
① 光电池的短路光电流与光照度 ( 或光通量) 成线性 光电池的短路光电流与光照度( 或光通量 ) 关系 Isc=Ip=SE*E (或Isc=SE *Φ) *Φ) ②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光照度的对数成正比。 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光照度的对数成正比。 Voc=KT/qlnSE*E/Is 当光照强度一定时, 与受光面积成正比, 当光照强度一定时,Isc与受光面积成正比,Voc与 受光面积的对数成正比。 受光面积的对数成正比。 ③ 光电池用作探测器时 , 通常以电流源形式使用, 一 光电池用作探测器时, 通常以电流源形式使用 , 般都接有负载, 般都接有负载 , 输出电流随照度的增加而非线性缓 慢增加。 慢增加。 ④负载增大线性范围越来越小。 负载增大线性范围越来越小。
22
10
太阳能光电池
今天在光电效应的诸多应用中,最值得关注 的是太阳能光电池。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 块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达到4% 。 现在太阳能引起全世界关注 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 日本启动了新阳光计划 美国推出的是国家光伏计划(日前,美国参议院能源委 日前,

红星照耀中国第2章第3节好句摘抄

红星照耀中国第2章第3节好句摘抄

红星照耀中国第2章第3节好句摘抄
红星照耀中国第2章第3节好句摘抄如下:
1.十几年来,军阀混战,国内战争,红军的游击战术“把敌人都搞得晕头转向”。

2.在井冈山时,红军部队以黄林少有的大胆和激进精神,向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发动突然袭击,把他们打得措手不及,取得了多次胜利。

3.红军采用游击战术,有根据地作依托,有时化装成老百姓,到敌人后方去收集军事情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袭击敌人的司令部和仓库。

4.红军的口号是“分田地,废债契”。

他们打土豪,分田地,把土地平均分给贫农。

5.红军的纪律严明,官兵平等。

在红军中,大家都喊彭德怀“老总”,他喜欢随时和战士们在一起。

6.红军的胜利不是靠兵力、武器或者战术秘诀取得的,而是靠纪律、组织、训练和广大士兵的积极性和英雄主义精神。

7.红军的指挥员和士兵都有强烈的信仰和决心,他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8.红军的战士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勇气,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9.红军的医疗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的卫生工作却做得很出色,这得益于他们的卫生干部和士兵们的努力。

10.红军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们通过宣传鼓动士兵们的士气和斗志。

第二章 第三节阳离子聚合反应

第二章 第三节阳离子聚合反应



3.4 阳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阳离子聚合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及链转移四个 主要基元反应所组成。其特点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 移、难终止。 3.4.1 链引发 阳离子聚合引发速率很快,活化能Ei=8.4~21kJ/mol, 远低于自由基聚合引发(Ed=105~125kJ/mol)。


3.4.2 链增长 链增长是通过把单体分子连续地插入单体的活性中心 的正负离子间而发生。 1. 单体的反应活性 双键上取代基的给电子性越强,双键电子云密度越高, 越易受亲电试剂进攻,单体活性越高; 但一旦生成链碳阳离子后,给电子取代基分散碳阳离 子的电正性,降低链碳阳离子的活性,起稳定链碳阳离子 的作用,即单体的反应活性与其形成的增长链活性相反。

c. 立体规整度以及立体规整性(全同立构亦 或间同立构)随溶剂极性不同而改变 非极性溶剂有利于立体规整度的提高。 非极性溶剂有利于全同立构的生成,而 极性溶剂有利于间同立构的生成。

4. 阳离子聚合中的异构化反应 碳阳离子可进行重排形成更稳定的碳阳离子, 在阳离子聚合中也存在这种重排反应,如: 3-甲基-1-丁烯的阳离子聚合:
3.5.3 添加某些链转移剂或终止剂(往往是主要终止 方式)
HMnM+(CR)- + XA → HMnMA + XCR
除碳阳离子外,通常硫、氧阳离子活性都较 低,添加水、醇、酸、酐、酯、醚等,实际上都 能使链终止。 在阳离子聚合中,真正的动力学链终止反应 比较稀少,但又不像阴离子聚合,很难生成活的 聚合物,主要原因在于体系难以做到完全除尽上 述杂质。

ii/ 酸根的亲核性 酸根的亲核性过强,与碳阳离子的离解程度较小,则 不利于单体向离子对插入增长。 如卤化氢的X-亲核性非常强,与碳阳离子之间可以形 成稳定的共价键,所以不能作为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使用。 超强酸由于酸性极强,离解常数大,活性高,引发速 率快,且生成的抗衡阴离子亲核性弱,难以与增长链活性 中心成共价键而使反应终止。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第三节概括100字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第三节概括100字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第三节概括
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第三节中,作者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场景,并揭示了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本节强调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决心。

同时,通过讲述共产党人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展现了他们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本节还重点介绍了毛泽东等重要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展示了他们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重要线索。

此外,本节还提到了共产党人在革命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奋斗。

这些内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总之,本节通过对共产党人的生活、思想和行动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信念、品质和革命精神,为读者理解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同时,通过讲述共产党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展现了他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