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产钢国钢铁生产历史(美国)

世界主要产钢国钢铁生产历史(美国)
世界主要产钢国钢铁生产历史(美国)

世界主要产钢国家(地区)生产历史介绍—

—美国

说明:累计粗钢产量是指1871年至2015年的累计总和人均粗钢产量指累计粗钢产量除以美国现人口(2014年)的人均值

为什么先从美国说起?

虽然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英国,但是第一个产量突破亿吨大关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是一个钢铁年产量、累计年产量长期领先世界,至今仍能保持规模量,且生产工艺配置、产品结构配置较为合理的一个国家,是一个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世界钢铁发展方向的国家,因此,我们的开篇就从美国开始。

阶段的划分

按照我在连载初篇中的说法,一个国家钢铁发展通常包括积累期、上升期、稳定期三个阶段。当然目前很多分析者的阶段划分角度不同,各有不一样,目前看到的一种分法是将美国钢铁发展的阶段分为6个,分别是起飞、成长、振荡、战后、衰退、衰而不退,当然这样的划分也很有道理,应该说我们选取的角度不同。那么今天先从我所选定的阶段来说。

第一阶段积累期(1860-1932)

积累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论是从技术、设备还是经营上都是从零开始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高增长的过程,但只有在上下游的基础都成熟后,产业链形成后,才能真正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说明:把1871-1900年单独列出来是为了表明积累期前段的增长幅度是惊人的

美国的钢铁行业是自19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起步的,这一阶段最为关键的地点是匹兹堡(享有“世界钢都”之称),关键的人物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正是卡耐基引入当时最先进的贝塞麦炼钢法和西门子-马丁敞炉炼解法,让美国的钢铁行业取得长足进步,产量逐年大幅攀升迅速完成初期积累。而这一阶段最关键的事情发生在1901年,卡耐基将旗下的钢铁公司全部卖给了摩根集团,并由摩根集团主导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并购,并购后成立美国钢铁集团,占据了当时美国市场60%以上的份额,长期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持续至今仍是美国三大钢企之一。

这一阶段遵循的是资源式布局,钢厂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东北部,且以五大湖水系为依托,不论是上游资源获得还是产品运输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也是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

1886年钢产量就已经达到了260万吨,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899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1928年突破5000万吨大关。

这一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可以看到的是美国钢铁在1914-1919年大战期间并未受影响,而且产量还继续一路攀升,只是在大战结束后的1921年才出现急剧回落,但是仅仅用了两年就回到了之前水平并且进入了新的增长,这说明由于地理上的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波及到美国,而且由于欧洲主战场造成钢材生产下降反倒刺激了美国的增长,同时体现在战后,由于欧洲各国开始恢复自身工业,造成美国2年的钢铁行业的低落。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时期,让美国的钢铁行业乃至工业都开始了新的一轮调整,1931年的最低谷过去了,美国钢铁行业经过调整已经进入了新的一轮发展。

经过积累期的长期积累,美国钢铁的现代工业基础已经形成,调整是为了后续更稳步的发展,即将迎来飞速上升的阶段。

第二阶段上升期(1932-1982)

这一期间,其实是从一个大萧条到另一个金融危机,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经过1980-1982年的这次阵痛调整,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功转型,正式步入了以金融为主导的后工业时期。

二战对这一时期美国的钢铁工业相对影响不大,1938年二战前夕由于金融危机有一个大幅度回调,但是随后1939年通过中立法案后,美国正式成为了二战最大的受益国,这期间钢材产量一路走高,同样和一战时期相同,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才出现了一个回落。1950-1953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上图中也通过波动得到了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关口,1973年布雷顿深林体系瓦解后,粗钢产量达到了1.368亿吨的最高点,之后再也没有超过这个最高点。

1973年开始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的冲击很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美国的粗钢产量进入了回落阶段。从1975年开始到1985年之间,美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阐述清楚恐怕又可以写一个连载了。1980-1982年发生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政府在应对过程中做出了和之前不同的选择,加强了人为的干预手段,但是最终未能阻止这次断崖式的下滑,1982年6700万吨的粗钢产量相对于1973年来说等于是腰斩。

这之后,美国重新调整了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正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而对于的美国的钢铁工业也进入了稳定期,当然有人描述为“衰退”期或者“衰而不退”期。

由于1945年匹兹堡定价机制的修改,造成钢铁行业的毛利下降,这一期间落后的成本较高的平炉生产工艺遭到淘汰逐步萎缩。同时由于美国工业长期发展的累计,废钢供应量开始急剧增加,电炉开始进入美国钢铁的历史舞台,从此开始走向占据半壁江山的道路。而由于美国政府的干涉,钢铁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反而变小,规模前十的企业年总产量不过占到年全部总产量的60%,而美国钢铁集团在1901年成立时一家公司就达到了这一水平。

第三阶段稳定期(1982-2015)

这一阶段的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和后工业化时代,有人称为信息时代,也有人将这一时期的经济描述为服务型经济。这一

时代,信息、网络爆炸式发展,第三产业占据经济的主导,服务类行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钢铁工业没落,在工业方面以高端设备制造为主,对专用或特种钢材需求增加,同时由于美国长期工业发展的积累,废钢供应量增加,电炉炼钢也出现了发展的空间。

这一期间粗钢产量相对平稳,不过08年的次贷危机,对美国实体工业冲击较大,也就是在2008年粗钢产量跌破6000万吨,成为了自1952年以来的最低点。

从第三阶段来看,钢铁行业进入一个稳定时期,是一个生产结构调整后的结果。

1990年平炉完全淘汰,2000年左右电炉和转炉平分秋色,下面是美国两家以转炉和电炉为代表的钢企排名:

“2014年美国钢铁公司粗钢产量为1970万吨,同比下滑3.4%,排名也由上年的第13位降至第15位。美国纽柯公司排名则上升一位至第13位,粗钢产量同比增长6.2%至2140万吨;”

其中美国钢铁公司是转炉炼钢的代表,而美国纽柯公司则是电炉的炼钢的代表。在废钢供应充足的美国,电炉炼钢不但具有环保的优势,同时成本上也有巨大的优势,因此美国纽柯公司能在2014年成功超越美国钢铁公司。

同时,由于美国装备业成为主导,造成了特钢的崛起,最具代表的公司就是I美国冶联科技集团。下图将分析了三类钢种的具体表现:

可以看出转炉指数通常情况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特钢具有较稳定的特性,电炉指数一贯高于转炉指数。

写在最后

我把三个阶段的产量图放在一起,形成一张总图,纵观一下美国的钢铁历史

辉煌与没落都一览无余,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钢铁的历史可谓“一路坎坷”,哪怕是上升期和稳定期也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一路平坦,这一点后期对比欧洲、日本、中国就会发现巨大的区别。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美国自由经济的象征,但是实际上不论是美国钢铁前期的匹兹堡定价机制,还是后期针对欧洲钢铁冲击的贸易保护,美国政府很长时间内都在让美国的钢铁工业处于一个受保护的状态。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细致的分析。

了解更多电工钢资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美国广告发展史

美国广告发展史

1:美国第一则报纸广告刊出的准确日期无法确定,但人们习惯上将《费城报》的出版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称为美国广告之父。1841年,帕尔默在费城开始创办广告贩卖店,酬金由广告主从付给报社的广告费中提取25%,帕尔默的这种手续费制一直延续至今。大多数广告史学家认为帕尔默是美国第一位广告代理人。1860年,罗厄尔创办了与今天广告公司更相似的媒介掮客公司。罗厄尔不仅从报纸取得广告费,而且采取了大量购买地方周刊报纸的版面,然后直接转销给广告主的做法。他在付给报社现金的时候,从中收取50%的回扣,奠定了现在的代理费(回扣)制度。罗厄尔的广告代理店是第一个向媒介垫付费用的代理店。罗厄尔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于1879年编辑的“美国报纸索引”。“索引”介绍了美国当时的5411家报纸,包括它们的发行量。1888年,罗厄尔创办了美国第一本以广告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印刷品》(也有人译为《印刷者的墨汁》)。1869年由F?魏兰德?艾耶(F?Wayland?Ayer)创办的艾耶父子广告公司被广告历史学家称为“现代广告公司的先驱”。人们把杂志发展成广告媒体归功于J?沃尔特?汤普逊。当汤普逊1869年加

入威廉?J?卡尔顿的广告代理店时,后者正专注于宗教宣传,汤普逊说服卡尔顿向一般性杂志发展,尤其是针对妇女的杂志。科罗德?C?霍普金斯开创了简洁、直接的广告形式,即人们常说的“理由”文稿。艾耶父子广告公司和国民饼干公司的合作非常密切。这种合作关系使艾耶采用了“非竞争价格”方针。后来,这成了广告业中的一种标准做法。艾耶父子广告公司于1879年承担了今天人们认为的首次正式调查项目。1915年,J?沃尔特?汤普逊在广告代理公司中首家设立了市场调查部门。1880年,日本第一家广告代理店在东京日本桥十杆店开业,叫“空气堂组”。1912年,美国哈佛教授赫杰特编写了第一本以讲授广告方法和推销方法为主的教科书。1938年,在美国创立了国际广告协会(IAA),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广告研究机构。2:美国广告学说的发展1902年至1904年,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斯科特撰写了《广告原理》一书,在这本书里,他首先提出了科学广告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1908年,他在系统研究广告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撰写《广告心理学》一书。这本书虽然不及今天的广告学专著那么系统,但却标志着广告学学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五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摘要: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质,因此,粮食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粮食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间隔,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这些关系,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宏观调控的任务,是政府不可回避而且必须承担的任务。 关键词:中国;粮食安全;综合生产;能力;储备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粮食既是一般性消费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粮食的基础性决定了维护粮食安全对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障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粮食。”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又确定了新的定义,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粮食”。[1]

但是人们往往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赋予“粮食安全”不同的内涵。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人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2]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 (一)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 从全国上来说,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到1983年总体上已经基本解决。此后26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先后登上四亿吨和五亿吨水平,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5%以上,粮食储备

废钢铁标准

废钢铁标准 &Nb sp; 国家废钢标准为2004年发布,原1996年废钢标准也同时撤消。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修改的《废钢铁》国家标准(GB4223-2004)经批准发布,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 废钢的碳含量一般小于2.0%,硫含量、磷含量均不大于0.050%。 非合金废钢中残余元素应符合以下要求:镍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铬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铜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0%。除锰、硅以外,其他残余元素含量总和(质量分数)不大于0.60%。 废钢按其用途分为熔炼用废钢和非熔炼用废钢。 熔炼用废钢 熔炼用废钢按其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分为5个型号:重型废钢、中型废钢、小型废钢、统料型废钢、轻料型废钢。 各类型废钢尺寸的正偏差应不大于10%。 熔炼用废钢按其化学成分分为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和合金废钢。非合金废钢、低合金废钢参照GB /T 13304的规定。 熔炼用合金废钢按化学成分及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分为6个钢类46个钢组,见附录B 。 非熔炼用废钢不再分类,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废钢铁标准(GB4223-2004)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修改的《废钢铁》国家标准(GB4223-2004)经批准发布,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4 分类 废钢铁分为废铁和废钢两大类。 4.1 废铁 4.1.1 废铁的碳含量一般大于2.0%。优质废铁的硫含量(质量分数)和磷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不大于0.07%和0.40%。普通废铁、合金废铁的硫含量(质量分数)和磷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不大于0.12%和1.00%。高炉添加料的含铁量应不小于65.0%。 4.1.2 废铁按其用途分为熔炼用废铁和非熔炼用废铁。 4.1.2.1 熔炼用废铁 4.1.2.1.1 熔炼用废铁按质量和形状分类,如表1规定。 表1 熔炼用废铁分类 品种 类别 典型举例 代码 A B C 优质废铁 101 长度≤1000mm ,宽度 ≤500mm ,高度≤300mm ,经破碎、熔断容易成为一类形状的废铁 生铁粉(车削下来的生铁屑末混入异物的生铁)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 一:独立战争、禁运和1812的美英战争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

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北欧市场及其他全球市场,同时则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北部大商人也主张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的利益得益于对外贸易的扩大,无论进出口是否出现逆差,只要贸易总额上升,就少不了他们的利润。主张贸易保护者成份比较复杂,既有保卫独立战争成果的爱国主义成份,又有在谢司起义前巩固统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国打击最沉重的广大小农,又有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主。由于当时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因此,主张增强邦联政府力量、加强贸易保护的代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事实上控制了政府决策。汉密尔顿认为英国的力量来源在于制造业,因此美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而要发展制造业,则必须有政府保护。他指出需要政府保护的三个理由,一,外国政府对制造业有保护和奖励;二,农业国居民出于习惯往往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职业;三,制造业国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已经具有优势,这就使“最新建立制造业的国家与制造业已成熟的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遗憾的是,尽管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重视制造业、提倡贸易保护的一揽子方案,但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产量持续上升,而区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消费总量平缓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世界谷物贸易缓慢增长,年度间波动较大,地区间的供需失衡导致主要谷物价格大幅波动。 1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1.1世界粮食生产分析 1.1.1 世界谷物总产变化世界农业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进步,世界谷物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稳步上升,地区结构有所变化。1961~2011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7.99亿t增加到23.15亿t,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 2.2%。从谷物产量变化的趋势看,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 3.4%,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1.9%,1981~1990年年均增长2.0%,1991~2000年年均增长0.9%,2001~2011年年均增长2.0%。20世纪90年代,世界谷物生产很不稳定,增速减缓,而21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世界谷物产量增速明显加快。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和地区,2011年谷物产量分别为4.38亿t、4.18亿t、2.86亿t、2.26亿t和0.83亿t,共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62.7%。受资源约束及技术进步差异影响,各地区产量增速不同,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明显上升。

分品种来看,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谷物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世界粮食生产越来越集中于3大作物。2011年世界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7.1亿t、6.7亿t和8.8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2倍、2.1倍和3.3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2.3%和3.0%;分别比1991年增长37.5%、22.7%和77. 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2.9%。由于各种作物产量增长速度的差异,谷物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玉米的相对份额明显上升,而小麦和水稻有所下降。1991~2011年,玉米在3大作物中所占的比重由30.1%上升到38.1%.而水稻所占比重由32.2%下降到30.7%.小麦所占比重由33.9%下降到28.9%。 1.1.2世界谷物单产变化 50年来,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世界谷物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单产从19 61年的1388kg/hm2增加到2011年的3987kg/hm2,平均每年增长52 kg/hm2,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2.1%。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在此期间的单产分别增长2.5倍、0.8倍和3.5倍: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在此期间的单产分别增长2.8倍和2.2倍。谷物主产国的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分品种来看,各品种单产增长存在一定差异。1961-2011年单产平均增长最快的是玉米,从2100 kg/hm2增加到5122kg/hm2,增长1.4倍,年均增长1.8%;其次是小麦,单产从1120 kg/hm2增加到2996 kg/hm2,增长1.7倍,年均增长2.0%;水稻单产从1990 kg/hm2增加到4204 kg/hm2,增长1.1倍,年均增长1. 5%。 1.2世界粮食消费分析 世界谷物消费量平稳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从总量来看,2011年世界谷物消费量达到23.11亿t.较1961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1%;较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泰国 泰国从1991年起即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其消费大国之一。目前泰国有600多万人从事橡胶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占全国人口近1/10。 泰国天然胶的种植和加工很有特点。泰国胶树的种植面积大,产量却较低,而且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也比较慢,加之割胶技术差,伤树严重,导致胶树更新时间提前,资源浪费较大。但是泰国制胶加工工艺先进,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特别是非常重视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凡出口的橡胶,必须通过IS02002质量认证标准,否则产品降级或不许出口。产品出厂检验相当严格,配备的检验人员素质较高,有一系列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信誉。这也是泰国橡胶之所以能得到各国认可的最重要原因。 世界橡胶产量、进出口量和消费量概况 2、出口量:2001年世界天然橡胶出口量为446.8万吨,出口量排在前五名的国家分别为,泰国出口量205.9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46.09%;印度尼西亚145.3万吨,占32.59%;越南29.3万吨,占6.56%;马来西亚16.2万吨,占3.63%;利比里亚10.9万吨,占 2.44%。其他国家出口量39.1万吨,占8.76%。 3、进口量:2001年世界天然橡胶进口量为520.1万吨,美国是天然橡胶最大的进口国,进口量为97.2万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8.69%;中国居第二,为94.3万吨,占18.14%;日本排在第三,为71.3万吨,占13.71%;韩国第四,为33.0万吨,占6.34%;法国第五,为28.2万吨,占5.42%;德国第六,为24.5万吨,占4.72%;天然橡胶进口排在第七到第十名的国家分别为西班牙18.4万吨;意大利13.5万吨;加拿大13.2万吨;巴西12.8万吨。

我国粮食生产状况

我国粮食生产状况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本文就我国粮食生产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与人增地减的矛盾分析 目前我国粮食总产约为4.6亿t,人均粮食370kg,基本上解决了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由于经济政策不配套,产业政策不稳定,局部地方曾出现“卖粮难”问题,因而有的学者就认为我国粮食过了关,供大于求。这实际上是低消费水平下的相对过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很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过剩,特别是当前面临人增地减的矛盾,我国粮食总产已出现连续滑坡,如不采取良策及时解决,将会带来粮食危机,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宏观失控,增长过快,由建国初期5亿增至13亿,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6亿,若按人年均消费粮食400-500kg计算,则需增加粮食产量1.2—1.5亿吨,单产达到6000-8000kg/hm2,总产才能达到8亿t,然而,因经济建设占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等原因,使耕地逐年在减少,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近七年来全国减少耕地66000hm2,其中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05 hm2,目前全国耕地由1998年的9000万hm2减少到2004年的7700万hm2,减少14%,人均耕地仅0.09 hm2,xq约占世界人均耕地1/3,约为美国人均耕地1/11,预计2030年耕地将减少到12000万hm2,人均耕地降至0.07hm2,近于临界状态。由此观之,我国人地矛盾非常突出,这给我国粮食安全增长带来极大困难。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人口增长率已超过粮食增长率,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势态,就不能保持我国粮食持续供给,基于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率均服从S型增长考虑。控制我国人口的恶性增长和合理利用,保持土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是解决我国今后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水资源短缺,水土污染严重 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5—2.8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230 m3,在世界排名88位。按联合国人口行动组织(PLA)提出2000 m3/人.a标准为严重缺水,1000 m3为人类保障线来衡量,目前我国低于2000 m3有18个省市,低于1000 m3有10个省市,是世界13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据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污水排放总量626亿t,长江片220亿t,黄河片39亿t,其中工业废水60%未达标排放,湖北襄阳峦河水D.0为0,嗅气难闻,鱼草不生,水体土地受重金属Cu、Cr、Pb、Hg和有机氯污染,使我国130多个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农业只能靠污水灌溉,Cu、Cr、Pb、Hg和有机氯污染后,生产力难以提高,制约了粮食安全增长。 (二)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林是农的保障。我国森林面积12664万hm2,森林覆盖率16.55%,人均林地仅0.12hm2,,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7%,全国因建设、毁林开荒、山火、病虫害等原因,每年损失林地约150万hm2。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面积262.33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7.3%,且每年以3436km2速度扩展。40多年我国水土流失减少耕地367万km2,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50亿t,致使塘库泥沙淤塞,河床升高,黄河、长江下游变成“悬河”。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难以提高。 (三)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粗放耕作,掠夺经营的增长方式仍然存在,导致农业产量低,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2.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00年增长0.21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40%,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资料来

世界橡胶产胶国介绍

1、泰国 (1)主要品种:RSS.STR10,STR20.其中烟片胶的的出口占47% ,标准胶(约占36%),乳胶(约占17%)。其中烟片胶中的RSS3占81%和RSS4占16%,生产的标准胶以STR20为主占70%,STR10占10%为主。年产量在330万吨左右,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90%的产量出口。 (2)主要的地区:南部,北部,东部。其中南部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 以上。现在泰国新增加的胶林主要在北部,南部几乎没什么地了。所以北部的产量在慢慢上升。 (3)停割期:北部的12月,1月。东部1月,2月。南部3月,4月。 (4)国内的情况:胶农→原料商→加工厂。因为泰国的生产贸易商没有掌握胶源,所以当价格上涨的时候原材料也在涨,所以有时候胶价上涨有些加工厂因为原料价格高而倒闭。泰国三大原料市场是:宋卡的合艾,素叻,洛坤。泰国大的公司有宏曼丽,诗董,泰华,联谊。同泰,美莱。宏曼利占泰国总产量的15%的额度. 2、印度尼西亚 (1)主要品种:SIR20.占其出口总量的88%。印尼主要的出口地区是欧美。 其实印尼的质量也是很好的。在以前印尼的标胶是不卖给中国的。(2)主要产区: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其中产量最大的是苏门答腊岛。我国主要是从加里曼丹岛进口。印尼的标胶主要 出口欧美。 (3)停割期:赤道以北的是3,4月。赤道以南的是7,8月。 (4)基本情况:印尼的种植面积是最大的,产量第二的产胶国。其产量很低:一是私营胶园较多,缺乏规模化经营。因为割胶技术不过关,二是人主 观性不强。三是政治因素。目前印尼在2007年开始了翻新计划,产量 会有所上升。 因为米其林轮胎工艺的配方专利今年到期,2008年。其配方将会被公布,到时候用印尼标胶的企业会多些。印尼标胶的优势主要在性价比上,价格的势。

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国后,在经历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及文革的浩劫后,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1978年改革开放也首先在农村地区开展,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可是农村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粮食产量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78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回归

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在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后,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了1978年至2011年的34组数据,从数据个数来看完全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需要。选取1978年以后的数据主要是因为1978年之前,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业数据的浮夸形象,以及文革期间农业生产的停滞等非正常社会现象会影响模型的分析,故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选取数据。1978年-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数据表 三、模型设定 1、分别做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 2、X 3、X 4、X5)的散点图,结果如下: 由散点图可知,解释变量与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确,故对原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建立新的回归方程 3、为了方便计算,对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在eviews对话框中输入genr y=log(y) genr x1=log(x1) genr x2=log(x2) genr x3=log(x3) genr x4=log(x4) genr x5=log(x5) 建立新的回归模型,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新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Y 2.4080780.078124X10.603457X20.401626X3 1.461565X40.128441X5 四、模型的检验与调整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 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 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 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

美国废钢分类标准

美国废钢分类标准 一般标准A.清洁。所有等级废钢都必须无污垢,不含有色金属或任何异物,不能有过多的铁锈和腐蚀,然而,"无污垢,无有色金属或任何异物"的措辞并不意味着不得含偶然混入极少量的夹杂物。因为在正常加工和搬运特定品种废钢中,显然,有极少量的夹杂物是不可避免的。B.等外物料。在交货的特定品种的废钢铁中含有极少量的尺寸略微超过规定范围以及在质量和种类方面略微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的物料时,如果能证明在正常加工和搬运中这种品种废钢铁中含这种等外物料是不可避免的话,则不应该改变交货废钢铁的分类等级。C.残余合金元素。在本标准分类中,只要用"无金属元素术语之处,系特钢中所含的残余合金元素,并非为炼合金钢而加入的元素。当残余金属元素不超过以下百分比时,可以认为是无合金元素废钢:镍:0.45% 钼:0.10% 铬:0.20% 锰:1.65%除锰外的所有残余元素的总量不得超过0.60%。D.偏差。 与废钢铁一般分类标准中的任何偏差,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ISRI代号NO.:200 1号熔炼用重废钢。废锻钢或废钢,厚度≥1/4英寸,单块尺寸不得超过60×24英寸(装料箱尺寸),需加工成能确保压实装料作业。 201 1号熔炼用重废钢,3英尺×18英寸,废锻铁或废钢,厚度≥1/4英寸,单块尺寸不得超过36×18英寸,(装料箱尺寸),需加工成能够保证压实装料作业。 202 1号熔炼用重废钢,5英尺×18英寸。废锻铁或废钢,厚度≥1/4英寸,单块尺寸不得超过60×18英寸(装料箱尺寸),需加工成能确保压实装料作业。 203 2号熔炼用重废钢,废锻铁和/或废钢,无涂层的和镀锌的,厚度≥1/8英寸,装料规格包括不适合作1号熔炼用重废钢的物料,需加工成能确保压实装料作业。 204 2号熔炼用重废钢。废锻铁或废钢,无涂层的和镀锌的,最大尺寸为36×18英寸,可包括所有经适当加工的汽车废钢。 205 2号熔炼用重废钢,3英尺X18英寸。废锻铁和废钢,无涂层的和镀锌的,最大尺寸为36X18英寸。可包括经适当加工的汽车废钢,但不含薄铁板和轻薄料。 206 2号熔炼用重废钢,5英尺X18英寸,废锻铁和废钢,无涂层的和镀锌的,最大尺寸为60X18英寸。可包括经适当加工的汽车废钢,但不含薄铁板和轻薄料。 207 1号边角废钢。清洁废钢,任何尺寸不得超过12英寸。包括工厂新的边角废钢(例如,薄钢板切边和冲压废料等),不得包括旧汽车本身和护泥板,不含镀层,加衬和搪瓷的薄板及硅含量大于0.5%的电工钢板废料) 207A 新的无涂层薄钢板切边废钢。供直接装料用,最大尺寸为8英尺X18英寸。无旧汽车本身和挡泥板,无镀层,加衬和搪瓷薄板及硅含量大于0.5%的电工钢板废料。必须能合适地平放在汽车里。

美国发展历史

美国发展史 课标要求: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评价华盛顿 美国南北战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 二、自主归纳 1、教材涉及到美国历史的事件有哪些? 2、按事件逐个回忆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领导人:华盛顿 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 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2、整顿农业 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5)冷战政策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三、分析讲解中考经典考题 1 (09年淮安)下列哪一事件是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发生的() A.工业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明治维新 D.印度1857-1859民族大起义 2(09黄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 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遣道路 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2009年2月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请你回答: 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美国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写出所示年代尺中1861年、194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5、(2009?乐山)(11分)美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从美利坚合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doc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 字体大小:大|中|小 钢铁工业是工业基础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部门与地域结构的变动。常以钢铁的产量、消费量、特别是人均钢铁数量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经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产量仍很有限,生产国也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多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的美国和西欧,该两地合占世界总产量的3/4,再加上前苏联则达87.5%。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基地。形成原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进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和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7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到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加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钢铁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学化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钢铁的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另一些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规模。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引起钢铁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和下降。现产量维持在7亿吨左右,1990年7.7亿吨。

废钢检验标准

废钢检验标准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铸造熔炼作业用废钢的检验。 2.种类 本公司主要购进碳素类废钢,其它合金元素的废钢应严格控制混入。 3.质量标准 3.1废钢主要成分应符合《废钢铁》(GB/T4223-2004)中关于废钢的规定,如表1: 表1 废钢C P S Ni Gr Cu其它残余 化学成分≤2.0%≤0.05%≤0.05%≤0.3%≤0.3%≤0.3%≤0.6% 3.2 外观 3.2.1单件外形尺寸不大于300mm , 单件重量不大于10kg ,最薄厚度不小于5mm。其中螺纹钢占总含量比例不超过20%,不允许有轴承钢、弹簧钢。 3.2.2废钢都必须无污垢,不含有色金属或任何异物,不能有过多的铁锈和腐蚀,对于单件表面有锈蚀的废钢,其每面附着的铁锈厚度不大于单件厚度的 10%。 3.2.3不得购进存有隐患的炮弹皮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废旧容器和包装, 不得购进国家明令禁止的铁路设施和电力设施等部件。 3.2.4单重的大小、尺寸的长短,以及锈浊程度和其它油污杂质的多少等,应严格分类,对口使用,化学成分不清的严禁使用。 4.检查及试验 4.1检查批量及检查单位的构成 4.1.1检查批量:检查批量以每种废钢每天的交货量为一个批量。 4.1.2 检查单位:以一块废钢为1个检查单位。 4.2检查顺序、检查项目、检查方式、检查方法以及检查标准,如下表。 顺序检查项目检查方式检查方法单位判定基准 1 化学成分每批抽取3-5块试样分析按3.1项 2 外观全检目测按3.2项 注:供方应每半年提供国家或第三方公认试验机构的试验报告。

5.检查后处理 5.1 合格批次:由质管员填写《进货检验单》并在《进货报检单》上签字确认。 5.2 不合格批次: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进行标识,并在《进货报检单》上填写处置意见。 6.相关文件 (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2)GB/T4223-2004《废钢铁》 7.记录 (1)《进货报检单》 (2)《进货检验单》

粮食生产发展战略

粮食生产发展战略 以粮食供给为特征的食物安全,过去以及未来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当然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被列为头等大事来抓。 粮食生产发展战略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发展战略,对于保证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粮食安全状况粮食问题是世界性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有有20%的人口得不到足够的粮食。1997年,全世界至少有29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需要国际社会紧急粮食援助,这些国家一半以上在非洲。严峻的粮食形势使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6年专门召开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制定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说“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基本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粮食问题,取得了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80年代以来,我国的粮食总产居各国之首,占世界的20%左右。 我国人口多,粮食问题只能主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解决。粮食生产不稳定将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价格体系的紊乱和经济波动。政府一向重视粮食生产,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国家大幅度提高

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增产,不少地区取消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1985~1989年,播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并连续四年徘徊。到1990年后,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从投入、资金及政策方面采取多种办法鼓励粮食生产。1995年实行的“粮食省长负责制”,在保障粮食的种植面积、投入、供求区域平衡乃至推动区域间粮食市场发育等方面,起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1995年,国家实行稳定的粮食定购数量和价格,坚持实行议价粮市场收购的政策。1996年,国家再次调高了粮食收购价格。200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5264亿吨。近年,中央更是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2004年,在提出五年内不再征收农业税的同时,把种粮补贴直接发给农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首届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战略-欧洲会议于2003年12月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会议为期两天。40多名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很多人介绍了本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近况与未来发展情况。大会就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1. 世界钢铁工业已进入“金属原材料时代”。2003年底,由于世界X围内的金属原材料的短缺,钢铁工业的生产已经受到限制。对于中国钢铁工业而言,低价购买国内铁精矿和炼焦煤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原燃料的供给能力无法再满足国内钢铁生产的需要,今后中国钢产量的增长将受制于原燃料的供给能力。 废钢运达远东的价格已从2001年的每吨110美元上涨到目前的215美元。美国汽车废钢运达钢铁企业的价格也从每吨120美元上升到203美元。 中国焦炭出口FOB价格从2002年初的每吨60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80美元。而2004年出口数量将从2003年的1400万吨下降到900万吨。日本对美国的焦炭出口也将从140万吨下降到40万吨。美国国内将出现严重的焦炭短缺危机。 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供给已经出现短缺状况。主要是由于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进口铁矿数量从2002年的1.11亿吨,一跃上升到1.5亿吨左右,提高了4000万吨。而2004年其需求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到1.8亿吨。

运抵日本的生铁价格已从2001年末的每吨115美元上升到240美元;而板坯价格则从每吨145美元上升到270美元。 2. 世界大型散装货轮海运能力将严重短缺,新增产能的原料运输困难。煤炭和铁矿主要由15万吨级大型干散货轮运输。两年来,由于大型干散货轮能力短缺,每吨铁矿从巴西到中国的运费已从8元上升到目前的33美元,而巴西铁矿的离岸价格只有20美元。 目前国际大型干散和混装货轮的总数量约为500艘,2003-2005年间新交付使用的最多只有75艘,再考虑部分船只的退役,其运输能力的增长最高只能15%。如果2004年,中国钢铁工业需要增加铁矿进口3000万吨,并增加一定的主焦煤进口量的话,就将占用25-30艘。此外,由于港口装卸能力紧X,很多船只会在港口增加滞留时间,因而,也会损失约10%的运力。总的看运力已经出现严重不足。 目前, 国际造船行业订单已满,大部分能力用于建造边际利润丰厚的油轮。因而,要增加大型干散货轮的订单难度极大,其能力难以在2006年以前快速提高。 美国和欧洲钢铁企业普遍认为,如果中国钢铁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世界将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铁矿、焦煤和运输能力。 3. 钢铁生产原燃料供给短缺导致价格上扬,已经拉动钢材价格的上扬。在美国,板材市场价格在不断上升,12月初的出口FOB价格已经达

日本废钢铁分类标准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c18441719.html,) 日本废钢铁分类标准 1、使用范围:本标准使用与所有的废铁和废钢。 2、废铁: ①用途废铁根据其用途大体可分为熔炼用和杂用。 ②种类熔炼用废铁根据其质量和形状分为以下几种: A种高级废铁(机械或工具等)。 B种普通废铁(锅、锅炉、炉篦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废铁)。 C种可段铸铁废料。 甲类每块废铁的重量在20kg以下。 乙类通过破碎、熔切等方法易加工成甲类的废铁。 丙类铁切屑(铁切屑,未混入杂质),丙类废铁不分级。 ③杂用废铁不分种类。 3、废钢: ①用途废钢根据其用途可分为熔炼用、再轧制用及杂用。 ②熔炼用废钢的种类,熔炼用废钢根据其质量和形成,可分为以下几种: A种碳素钢废钢。 B种低铜碳素钢废钢(Cu:0.20%以下)。 C种低磷、低硫、低铜碳素钢废钢(P:0.025%以下, S:0.025%以下,Cu:0.15%以下)。 D种合金钢废钢。 E种杂用废钢。 甲类 特1号:厚度6mm以上,长度600mm以下,宽度或高度400mm以下,重量600kg以下。

特2号:厚度3~6mm,长度600mm以下,宽度或高度400mm以下。 1号:厚度6mm以上,长度1200mm以下,宽度或高度500mm以下,重量1000kg以上。 2号:厚度3~6mm,长度1200mm以下,宽度或高度500mm. 3号:厚度3mm以下,长度1200mm以下,宽度或高度500mm以下。 乙类易切碎加工成上述形状的废钢。 丙类压缩废钢 1号:钢板切边。 2号:脱锡镀锡板度钢。 3号:普通废钢。 4号:切屑。 丁类钢切屑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c18441719.html,/?qxb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