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产钢国钢铁生产历史(美国)

合集下载

从世界钢铁产量排名看钢铁消耗(终审稿)

从世界钢铁产量排名看钢铁消耗(终审稿)

从世界钢铁产量排名看钢铁消耗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

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

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

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7.4亿吨,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

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

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

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

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

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

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

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此后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他们形如钱袋 的肚皮上写着 “钢材、铜业、 食糖、石油等 托拉斯”
说明:垄断组织操纵国家政治
“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 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 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 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 益明显。” ——《历史.必修2》
机器人“足球队”
可看到穿 衣人身后 事物的神 奇透视衣
第8课
概念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 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1、条件
政治保障 劳动力
条件
市场 技 术
资金
原料
(一)兴起时间: 19世纪下半叶(70年代) (二)兴起原因: 1、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的飞速发展; 2、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的确立; 3、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三)主要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后英国生铁产量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以下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工 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 业、铁路运输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业革 命一方面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的出现,如电力工 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等;这些重工业部门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 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世界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简表
发 电力 广泛 明 国家 人物 时 间 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二次工业个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二次工业个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二次工业个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上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美国的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1871年英国钢铁产量为660万吨,而美国则为170万吨;1900年英国钢铁产量为910万吨,而美国则猛增到1400万吨。

185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9%,而美国只占15%;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只占世界的14%,而美国却占36%。

1870—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8.1倍,而同一时期英国只增长1.3倍;1913年美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屈居世界第三位。

1 技术应用原因——美国广泛采用欧洲最新科技,并在尖端领域大胆创新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展,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但到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未能广泛而及时地采用新机器和新技术,以电力为例,19世纪后期的英国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发明,比如电灯被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美国善于采用新技术。

1864年开始,美国采用贝西默炼钢法,到90年代采用了平炉炼钢,使钢产量由1865年的1.9万吨增至1000万吨。

其中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的钢产量就超过英国。

随着钢铁业的发展,机械工业到1900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

美国不单纯照搬外国经验,而是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在一些尖端领域大胆地应用和独创,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的落后面貌。

2 资本利用原因——美国积极利用欧洲资本,提高资本积累率英国本来资本雄厚,工业革命时期就积累了大量资本,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但是,英国资产者却宁愿把大量资本投到国外也不愿把资本用在改进国内技术设备方面。

19世纪中叶,英国已有相当数量的资本输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又进一步加紧和扩大。

1913年,英国资本输出总额达到40亿英镑,约占世界各国海外投资的50%。

谈欧美国家钢铁流通模式及其特点

谈欧美国家钢铁流通模式及其特点

谈欧美国家钢铁流通模式及其特点钢铁产业存在两种主要的流通模式,即欧美模式和日韩模式。

欧美国家在钢铁流通方面具有一定共性,与日韩等国的钢铁流通不同,具有明显的自身发展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我国钢铁流通企业更好的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关键词:钢铁流通欧美模式销售渠道欧洲钢铁流通状况欧洲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地,钢铁工业一直是其重要的传统工业。

一战前,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敦刻尔克、鲁尔地区等地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钢铁基地。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前苏联钢铁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欧洲的又一钢铁强国。

到20世纪90年代,欧盟逐步形成了卢森堡的Arbed集团、法国的Usinor集团、英国的Corus集团、德国的Thyssen-Krupp、意大利的RIV A集团、英国的LMN (Ispat)集团等国际大钢铁集团。

1997年,欧洲的钢铁业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在全世界十大钢铁企业中占据六席。

据统计,2009年,欧盟粗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比例达到11.3%。

近年来,从流通上来看,欧盟各国的钢铁流通主要为中南美洲各国,其次是欧盟内部各国间的销售,这一部分大约占到整个欧盟钢铁流通的三分之一。

2008年以来欧美各国钢铁流通按照地区分类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美国钢铁流通状况钢铁工业曾经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最早发端于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

美国钢铁工业从1890年超过英国之后,经过大规模的收购和兼并活动,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领跑世界钢铁行业70余年,成为美国百年工业实力的象征和骄傲。

1973年,美国钢铁工业年产钢达到1368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着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美国钢铁工业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进入了逐步衰退的发展过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入,美国的建筑业、汽车业、家电业等行业的钢材需求大幅下降,美国的钢铁量急剧萎缩,2008年底钢铁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42.9%。

2009年粗钢总产量下滑至5814.2万吨,同比下降36.4%。

各国支柱产业

各国支柱产业

各国支柱产业,看看我们的国家美国的支柱产业:军工、汽车、金融、电影、铁路、钢铁、石油、高科技产业英国的支柱产业:媒体业、金融业、服务业日本的支柱产业:工业、渔业、汽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色情业瑞士的支柱产业:金融业、保险业、精密机械制造业韩国的支柱产业: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农业、矿业、机械设备、金属产品、烟草、石油煤炭、化工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军工、石油天然气,木材国的支柱产业:军工、汽车、金融、电影、铁路、钢铁、石油、高科技产业、农业英国的支柱产业:媒体业、金融业、服务业日本的支柱产业:工业、渔业、汽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色情业瑞士的支柱产业:金融业、保险业、精密机械制造业韩国的支柱产业: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农业、矿业、机械设备、金属产品、烟草、石油煤炭、化工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军工、石油天然气,木材我们祖国的支柱产业:去网上一查,满屏幕居然是房地产业。

简直太有特色了!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盖的房子就是好,卖的就是好,创造的利润最大!中国的房子:老少皆宜、便于收藏、投资升值、潜力无限。

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而发展的红红火火,无疑是独辟蹊径、开了世界和时代的先河!人家外国挖空心思四处挖人,不惜高薪代价把全球的高科技人才都招募过来做芯片、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行业赚钱。

我们就在地上东挖西挖盖房子,招募民工成本低,还能拖欠;这房子卖了出去还比他们赚钱。

你电脑芯片价格不停的降,我房子却不停的涨;外国的首富之类的主儿都是做股票、软件、汽车、零售……等等行业;咱们国家的首富清一色都是房地产商。

由此,我们可以坚信: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肯定会不负众望,房地产业必将创造我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奇迹、必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必将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必将在神州大地再次创造鼎盛和繁荣;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将使得房地产业不仅仅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在不远的将来,还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美国国际贸易论文范文-阐述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

美国国际贸易论文范文-阐述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

美国国际贸易论文范文:阐述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word版下载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美国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应对进口竞争的更普遍的保护措施。

于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十六个主要的棉纺织品进出口国家于1961年10月签订了关于棉纺织品国际贸易的短期安排(STA)。

STA覆盖了六十四类棉纺织品,有效期为一年。

其关键特征是“市场破坏”条款:“市场破坏”威胁的存在将使进口国有权通过单边或协议方式要求出口国限制其出口。

不久,签字各方又【内容摘要】从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纺织和服装、机床、钢铁三个行业制定和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历程来看,数量限制的保护主义做法只起到了暂时地有限的保护作用,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地提高产业竞争力。

因此,美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采取的保护主义政策并不能有效地应对外国竞争。

其国内基本产业竞争力的下降才是美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理由的最主要理由。

【关键词】纺织与服装业;机床业;钢铁业;保护主义。

【作者简介】何柳,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地区国别史200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亚太地区史、亚太经济关系史。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为扭转后进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对美出口日益扩大的和美国贸易赤字持续增加的局面,美国在纺织和服装业、机床业、钢铁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视美国在这三个行业制定和推行保护主义政策的理由和过程,分析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路径和结果。

一、纺织和服装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经是纺织和服装业的净进口国,同时已在担心来自低收入国家的行业竞争。

二战结束后,由于日本及其他纺织品出口国的生产能力在战争中被破坏,所以美国所面对的进口压力暂时得到缓解。

但是到了50年代中期,日本恢复了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并重新开始向美国市场出口大量产品。

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及钢铁企业前20强排名

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及钢铁企业前20强排名

2011 年全球粗钢产量及钢铁企业前20 强排名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全球64 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4.9 亿吨,同比增长 6.8% 。

2011 年欧盟27 国粗钢产量为1.77 亿吨,同比增长2.8% ;独联体产量为 1.12 亿吨,同比增长4% ;北美产量为 1.19 亿吨,同比增长 6.8% ;南美产量为4836 万吨,同比增长10.2% ;非洲产量为1397 万吨,同比下降14.1% ;中东产量为2033 万吨,同比增长7.1%;亚洲产量为9.54 亿吨,同比增长7.9% 。

国际钢协估算2011 年全球的粗钢产量为15.27 亿吨,同比增长 6.8% ,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1 年中国粗钢产量为 6.955 亿吨,同比增长8.9% ,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比例为45.5% ,2010 年为44.7% 。

日本为第二产钢国,产量为1.076 亿吨,同比下降1.8%。

第三产钢国为美国,产量为8620 万吨,同比增长7.1% 。

2011 年,世界前20 大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总计6.46 亿吨,占世界粗钢产量的42%,与2010 年占比相当,其中,中国钢铁企业仍占主导地位。

据SBB (环球钢讯)最新公布的2011 年全球前20 大钢企年度排名显示,在世界前20 大钢铁企业中,中国企业占9 家,前10 位中占 6 家,前 5 位中占 4 家,与2010 年排名情况大致相同。

数据显示,2011 年,前20 位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大多是增长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9190 万吨)仍居首位,产量同比增长 1.4% ,但比2008 年金融危机前的 1.03 亿吨水平低1000 万吨以上。

河北钢铁集团粗钢产量7110万吨,继续位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数据包含旗下未合并公司产量,因此较2010年(5290万吨)有较大幅度增加。

鞍钢集团粗钢产量4620万吨,同比增长14.6%,位居第三。

钢铁界的特斯拉:美国大河钢厂

钢铁界的特斯拉:美国大河钢厂

美国大河钢厂:钢铁界的特斯拉?先有不凡之人,然后有不凡之事!“我们其实是一家技术公司,只是碰巧我们在干炼钢。

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不光是炼钢,还有汽车和能源。

所以我们建了一家公司,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是美国大河钢铁厂(Big River Steel)网站的开篇信息。

大河钢铁,坐落于美国阿肯色州的 Osceola镇,设备主要是由SMS公司提供,主打产品是生产汽车和交通行业用高强钢,还有部分电工钢。

该公司投资10亿美金以上,占地5.26平方公里,是阿肯色州历史最大的投资项目,2016年春天投产一期工程时,年产180万吨钢左右。

一家年产百万吨的钢厂在钢铁大国中国的眼里,没任何出彩之处。

然而大河钢厂继续其誓言:我们极富远见,在最重要的时刻创新,我们勇于创造新的规则,勇于挑战未来。

为到达目的地,我们需要颠覆者,敢于推到重来,敢于重构,这就是我们的钢厂:大河钢铁。

其号称颠覆者的后面,到底有何底气?大河特种钢铁厂引进德国SMS Siemag最先进的特种钢生产技术,这本身不稀奇,关键是它有一个时髦的合作伙伴,一家2016年才成立的AI公司Noodle.ai公司,Noodle.ai公司开发了一个产品,BEAST平台(The BEAST (Beast Enterprise AI Super Computing Technology)),使用的目的是提高能效和生产计划优化,使用后的效果,在玩了命地赛规模的钢铁行业,创造了几数项世界第一:能耗最低,即使以世界短流程之王的纽科公司为标准,BRS还实现节约能源18%;最环保,钢铁行业第一家进行LEED认证的钢铁厂,LEED是英文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的首字母缩写,这是一项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发起的全球公认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获得LEED认证代表着该工厂在设计、施工、维护和运营各环节时刻关注环境以及人的健康。

最高的人工效率,比较一下,就知道其实力,美国钢铁公司(USS)的钢产量为1422万吨,在岗员工总数为29800人,人均产钢量为477.2吨/年;美国电炉钢厂的代表企业———纽柯公司(Nucor)2016年的钢产量为2195万吨,在岗员工总数为23900人,人均产钢量达到918.4吨/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产钢国家(地区)生产历史介绍—
—美国
说明:累计粗钢产量是指1871年至2015年的累计总和
人均粗钢产量指累计粗钢产量除以美国现人口(2014年)的人均值为什么先从美国说起?
虽然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英国,但是第一个产量突破亿吨大关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是一个钢铁年产量、累计年产量长期领先世界,至今仍能保持规模量,且生产工艺配置、产品结构配置较为合理的一个国家,是一个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世界钢铁发展方向的国家,因此,我们的开篇就从美国开始。

阶段的划分
按照我在连载初篇中的说法,一个国家钢铁发展通常包括积累期、上升期、稳定期三个阶段。

当然目前很多分析者的阶段划分角度不同,各有不一样,目前看到的一种分法是将美国钢铁发展的阶段分为6个,分别是起飞、成长、振荡、战后、衰退、衰而不退,当然这样的划分也很有道理,应该说我们选取的角度不同。

那么今天先从我所选定的阶段来说。

第一阶段积累期(1860-1932)
积累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论是从技术、设备还是经营上都是从零开始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高增长的过程,但只有在上下游的基础都成熟后,产业链形成后,才能真正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说明:把1871-1900年单独列出来是为了表明积累期前段的增长幅度是惊人的
美国的钢铁行业是自19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起步的,这一阶段最为关键的地点是匹兹堡(享有“世界钢都”之称),关键的人物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

正是卡耐基引入当时最先进的贝塞麦炼钢法和西门子-马丁敞炉炼解法,让美国的钢铁行业取得长足进步,产量逐年大幅攀升迅速完成初期积累。

而这一阶段最关键的事情发生在1901年,卡耐基将旗下的钢铁公司全部卖给了摩根集团,并由摩根集团主导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并购,并购后成立美国钢铁集团,占据了当时美国市场60%以上的份额,长期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持续至今仍是美国三大钢企之一。

这一阶段遵循的是资源式布局,钢厂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东北部,且以五大湖水系为依托,不论是上游资源获得还是产品运输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也是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

1886年钢产量就已经达到了260万吨,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899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1928年突破5000万吨大关。

这一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可以看到的是美国钢铁在1914-1919年大战期间并未受影响,而且产量还继续一路攀升,只是在大战结束后的1921年才出现急剧回落,但是仅仅用了两年就回到了之前水平并且进入了新的增长,这说明由于地理上的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波及到美国,而且由于欧洲主战场造成钢材生产下降反倒刺激了美国的增长,同时体现在战后,由于欧洲各国开始恢复自身工业,造成美国2年的钢铁行业的低落。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时期,让美国的钢铁行业乃至工业都开始了新的一轮调整,1931年的最低谷过去了,美国钢铁行业经过调整已经进入了新的一轮发展。

经过积累期的长期积累,美国钢铁的现代工业基础已经形成,调整是为了后续更稳步的发展,即将迎来飞速上升的阶段。

第二阶段上升期(1932-1982)
这一期间,其实是从一个大萧条到另一个金融危机,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经过1980-1982年的这次阵痛调整,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功转型,正式步入了以金融为主导的后工业时期。

二战对这一时期美国的钢铁工业相对影响不大,1938年二战前夕由于金融危机有一个大幅度回调,但是随后1939年通过中立法案后,美国正式成为了二战最大的受益国,这期间钢材产量一路走高,同样和一战时期相同,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才出现了一个回落。

1950-1953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上图中也通过波动得到了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关口,1973年布雷顿深林体系瓦解后,粗钢产量达到了1.368亿吨的最高点,之后再也没有超过这个最高点。

1973年开始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的冲击很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美国的粗钢产量进入了回落阶段。

从1975年开始到1985年之间,美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阐述清楚恐怕又可以写一个连载了。

1980-1982年发生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政府在应对过程中做出了和之前不同的选择,加强了人为的干预手段,但是最终未能阻止这次断崖式的下滑,1982年6700万吨的粗钢产量相对于1973年来说等于是腰斩。

这之后,美国重新调整了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正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而对于的美国的钢铁工业也进入了稳定期,当然有人描述为“衰退”期或者“衰而不退”期。

由于1945年匹兹堡定价机制的修改,造成钢铁行业的毛利下降,这一期间落后的成本较高的平炉生产工艺遭到淘汰逐步萎缩。

同时由于美国工业长期发展的累计,废钢供应量开始急剧增加,电炉开始进入美国钢铁的历史舞台,从此开始走向占据半壁江山的道路。

而由于美国政府的干涉,钢铁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反而变小,规模前十的企业年总产量不过占到年全部总产量的60%,而美国钢铁集团在1901年成立时一家公司就达到了这一水平。

第三阶段稳定期(1982-2015)
这一阶段的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和后工业化时代,有人称为信息时代,也有人将这一时期的经济描述为服务型经济。

这一
时代,信息、网络爆炸式发展,第三产业占据经济的主导,服务类行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钢铁工业没落,在工业方面以高端设备制造为主,对专用或特种钢材需求增加,同时由于美国长期工业发展的积累,废钢供应量增加,电炉炼钢也出现了发展的空间。

这一期间粗钢产量相对平稳,不过08年的次贷危机,对美国实体工业冲击较大,也就是在2008年粗钢产量跌破6000万吨,成为了自1952年以来的最低点。

从第三阶段来看,钢铁行业进入一个稳定时期,是一个生产结构调整后的结果。

1990年平炉完全淘汰,2000年左右电炉和转炉平分秋色,下面是美国两家以转炉和电炉为代表的钢企排名:
“2014年美国钢铁公司粗钢产量为1970万吨,同比下滑3.4%,排名也由上年的第13位降至第15位。

美国纽柯公司排名则上升一位至第13位,粗钢产量同比增长6.2%至2140万吨;”
其中美国钢铁公司是转炉炼钢的代表,而美国纽柯公司则是电炉的炼钢的代表。

在废钢供应充足的美国,电炉炼钢不但具有环保的优势,同时成本上也有巨大的优势,因此美国纽柯公司能在2014年成功超越美国钢铁公司。

同时,由于美国装备业成为主导,造成了特钢的崛起,最具代表的公司就是I美国冶联科技集团。

下图将分析了三类钢种的具体表现:
可以看出转炉指数通常情况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特钢具有较稳定的特性,电炉指数一贯高于转炉指数。

写在最后
我把三个阶段的产量图放在一起,形成一张总图,纵观一下美国的钢铁历史
辉煌与没落都一览无余,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钢铁的历史可谓“一路坎坷”,哪怕是上升期和稳定期也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一路平坦,这一点后期对比欧洲、日本、中国就会发现巨大的区别。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美国自由经济的象征,但是实际上不论是美国钢铁前期的匹兹堡定价机制,还是后期针对欧洲钢铁冲击的贸易保护,美国政府很长时间内都在让美国的钢铁工业处于一个受保护的状态。

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细致的分析。

了解更多电工钢资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