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厄贝沙坦和缬沙坦的区别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功能失调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从而影响全身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功能。
治疗心力衰竭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断剂等。
本文旨在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医生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一、药物概述1.沙库巴曲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选择性AT1受体拮抗剂,属于ARB类药物。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拮抗AT1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降低心脏后负荷,扩张血管,减少盐和水的潴留,从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
二、疗效比较1.临床研究一项关于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显示,两者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BNP水平、减轻心力衰竭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且两者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但在改善左心室径内径末的变化上,沙库巴曲缬沙坦显著优于厄贝沙坦。
这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安全性比较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均较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头痛、低血压、咳嗽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
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均未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两者在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
三、临床应用1.适应症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均适用于治疗各类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那些不能耐受ACEI或ACEI治疗无效的患者。
两者在临床适应症上无显著差异。
2.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时,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宜自行调整剂量。
在用药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过量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物相互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均可与利妥昔单抗、环孢素、利尿剂等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结论与展望综合上述内容,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相当,均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压药缬沙坦、厄贝沙坦的功效有何不同

编辑/杨丽伟****************如果瘤体小,症状轻,建议考虑非手术治疗(如伽马刀治疗)。
部分病例经过非手术处理,瘤体可获得控制,不再生长,或生长缓慢,实现患者带瘤生存。
如症状加重,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对手术风险和后遗症一定要有充分认识。
医生也会在考虑机能保护、尽量不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前提下制定手术方案。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贺晓生眼前出现许多小虫飞该如何用药我今年70岁,从去年3月起,眼前会看见许多小虫飞。
经检查,眼底没有出血,医生说是年龄大了所致,可以不用药。
请问,此病是否能治得好?该用什么药?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云南 匠读者匠读者:你眼前出现许多小虫飞,有可能是年龄大了出现的眼睛玻璃体液化混浊。
但该病的诊断还需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眼底出血;(2)脉络膜炎症;(3)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先兆。
常规还需要进行散瞳检查眼底、眼部B超检查等。
1.眼底出血:经检查可见眼底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混浊,可见玻璃体内棕红色颗粒。
常见的眼底出血眼病有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湿性变性等。
2.脉络膜炎症:该病往往伴有头痛、眼痛,视力下降,玻璃体混浊呈灰白色。
3.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先兆: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青灰色隆起、玻璃体混浊,相应的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看到的东西变形等。
如果仅仅是年龄相关的玻璃体液化混浊,一般可用氨碘肽滴眼液滴眼、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补肝肾、明目的中药等。
平时应注意不要过度用眼,头部避免震荡,定期做散瞳眼底检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副教授 张殷建降压药缬沙坦、厄贝沙坦的功效有何不同我父亲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多年。
前些时发作痛风,医生说肌酐清除率低,将所用药物缬沙坦改为厄贝沙坦。
请问,厄贝沙坦能更好地保肾、改善肾血管功能吗?继续用缬沙坦是不是不利于肾?请专家能从药理上给予指导。
湖北 高读者高读者:缬沙坦和厄贝沙坦同属于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ARB类),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达到降压目的。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部分,导致身体各种功能障碍。
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是两种常见的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它们分别属于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和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脑利钠肽酶抑制剂)的药物类别。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优劣。
1. 沙库巴曲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ARB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减少对心脏和血管的压力,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
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项名为PARADIGM-HF的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与利钠肽酶抑制剂另一种药物环依他普利组合使用时,能够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衰死亡率和住院率。
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症状如呼吸困难和疲乏。
沙库巴曲缬沙坦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低血压、肾功能损害和高钾血症等。
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厄贝沙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相比,厄贝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肾功能损害和高钾血症,但发生率较低。
综合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都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但厄贝沙坦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厄贝沙坦可能会成为更为理想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药物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且每种药物都可能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
在选择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规划,并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在选择心力衰竭治疗药物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与厄贝沙坦(Eplerenone)是两种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它们分别属于抗心力衰竭药物ARNI(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由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生产商Novartis研发。
它由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沙坦和神经肽酶抑制剂贝尔塞他组成。
它通过抑制醛固酮受体和增加利钠肽类抗利尿激素的活性,减少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
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与ACEI/ARB相比,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
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也是一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它通过抑制醛固酮受体,减少钠和水的潴留,降低心衰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压。
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厄贝沙坦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对比研究比较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纳入了3500多名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另一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更好。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不存在明显的安全性差异。
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都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与厄贝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死亡率、再住院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相似。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特别是那些无法耐受ACEI/ARB的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任何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同沙坦类降压药的区别?缬沙坦,氯沙坦钾,厄贝沙坦,选哪个?

不同沙坦类降压药的区别?缬沙坦,氯沙坦钾,厄贝沙坦,选哪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品种繁多,常以**沙坦命名,不同类型的 ARB 各有优势。
到具体该怎么选择,差别在哪呢?1,缬沙坦:适应症: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
用法用量:初始剂量80 mg /次,常用剂量80~160 mg。
肝肾功能剂量调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当肌酐清除率<30 mL / min 时,不建议使用。
非胆管源性、无胆汁淤积的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胆道梗阻、胆汁淤积患者应慎用。
作用特点:降压强度相对较弱,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者。
2,氯沙坦钾适应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
用法用量:初始剂量25~50 mg /次,常用剂量25~100 mg肝肾功能: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肝功能不全需降低剂量,作用特点:降压幅度不高,可降尿酸,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适宜。
此药含钾,对于高钾人群不适宜。
3,厄贝沙坦适应症: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
用法用量:初始剂量75~150 mg /次,常用剂量150-300 mg。
肝肾功能: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但血透患者初始剂量应控制在75 mg 。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不全无经验。
作用特点:降压幅度较大,更容易使血压达标。
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
4,替米沙坦:适应症:高血压,降低不能使用 ACEl 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用法用量:初始剂量20~40 mg /次,常用剂量20-80 mg。
肝肾功能: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或血透患者,起始剂量可减为20 mg。
肝功能损害患者对本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升高,几乎达到100%,但清除半衰期无变化。
作用特点:半衰期最长,降压效果强,主要是重度高血压患者使用。
除降压外,具有保护心血管的效果,适合高血压伴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患者。
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普维茜;马将伍;段青青;陆文会【摘要】Objectiev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valsartan or irbe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Methods A total of 60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who were treated with valsarta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another 60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and treated with irbesartan were enroll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parameters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drugs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rbesartan treatment has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t can alleviate the patients' symptom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nd enhance overall response, and therefore, it holds promis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缬沙坦、厄贝沙坦疗法的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会出现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浮肿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是常用的两种药物。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
一、药物介绍1. 沙库巴曲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洛尔类抗高血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物合成,从而扩张血管,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减少心脏和血管的损伤,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 厄贝沙坦二、临床研究针对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还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对预后有一定的益处。
沙库巴曲缬沙坦还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对经济效益也有积极的影响。
三、对比分析1. 疗效比较2. 安全性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低血压等,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
在安全性方面两者并无明显差异。
3. 应用范围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均有一定疗效,但在具体的应用范围上有所不同。
沙库巴曲缬沙坦主要适用于心力衰竭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的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厄贝沙坦则主要适用于心力衰竭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患者,能够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心脏重构,对左心室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四、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都是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药物,两者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并无明显差异,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降低住院率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在具体的应用范围上有所不同,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心脏肌肉受损或衰弱的情况下,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疲劳、呼吸困难、水肿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是两种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它们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II 的作用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
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药物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药理特点、临床试验结果、安全性、副作用和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方案。
该研究有望为心力衰竭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药理特点、临床试验结果、安全性、副作用和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评估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势,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特点和病情选择更合适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的全面康复。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心力衰竭治疗提供新的见解和临床指导,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药理特点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是一种ARNI (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能够同时抑制收缩素受体和神经氨基末端肽酶(NEP)。
这种双重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利钠肽的浓度,促进利尿和利尿激素的分泌,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少心肌纤维张力,改善心肌重构,从而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压药厄贝沙坦和缬沙坦的区别,那一种更好?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3-29 16:22
问题补充:
这里指的是:“安博维”、“安博诺”和“代文”的区别,哪一种更好。
谢谢。
提问者:朽木可雕吗- 一级
最佳答案
各有千秋:前者,不抑制ACE、肾素、其他激素受体。
后者,对于心率无影响,对血脂、血糖都无影响。
突然停药不会引起血压“反跳”
10
崭露头角的沙坦类降压药
2007-12-29 09:18:341258 来源:高血压论坛网友评论0 条
“普利类”药物降压是因为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以下简称转换酶)的作用,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减少,所以血压才得以下降。
后来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要发挥升高血压等作用,必须与相关器官组织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通过这种受体才能实现,好像灯泡只有安到通电的插座上才得以大放光明一样。
这使药学家们得到启发,如果使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受到阻抗,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可能会明显减弱。
据此,药学家们历经长期的探索,终于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研究出一类新的降压药,它们就是简称为“沙坦类”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其中的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坦(安博维)与替米沙坦(美卡素)已相继在我国上市,成为继普利类之后的降压新军,并已被各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列为最主要或一线的首选降压药物。
沙坦类问世伊始便崭露头角,声名鹊起,其原因不外以下四点:
一、作用机理独特。
普利类抑制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减少,但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的酶促反应,从血管紧张Ⅰ转变而来。
普利类仅能部分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压作用难免留下疏漏。
而沙坦类却能阻断各种途径产生的所有血管紧张素Ⅱ与特殊受体结合,从而减弱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
二、沙坦类不引起干咳。
普利类抑制转换酶,使缓激肽的降解减少而蓄积于体内,而缓激肽被认为是普利类引起干咳的最重要的原因。
沙坦类不影响转换酶的作用,因此体内不致有大量缓激肽的蓄积,也就可以避免普利类常令患者难以忍受的干咳副作用了。
三、沙坦类的降压疗效可与其他主要降压药物媲美,特别是对重要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比普利类药物更为出色。
四、沙坦类的副作用很少,属长效降压药物,能稳定维持24小时内的血压,一天服用一次,简便安全,因此其应用日益广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教授王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