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形态绘制与测量

合集下载

牙体测量和牙体雕刻的方法练习

牙体测量和牙体雕刻的方法练习

4. 线角与点角(line angle and point angle) 两面相交形成线角 三面相交形成点角
切牙线角
磨牙线角
5.牙冠的突起结构 牙尖 舌隆突 切缘结节 嵴(切嵴、边缘嵴、三角嵴、斜嵴、横嵴、轴嵴、颈嵴)
6.凹陷结构 窝 沟(发育沟、副沟、裂) 点隙 7.斜面
三 牙体绘画
上颌中切牙 冠长 根长 冠宽 颈宽 冠厚 颈厚 近中颈曲度 远中颈曲度 平均值(mm) 10.5 13.0 8.5 7.0 7.0 6.0 3.5 2.5 放大3倍值(mm) 31.5 39.0 25.5 21.0 21.0 18.0 10.5 7.5 预留空间(+1mm) 32.5 40.0 27.5 23.0 23.0 23.0 10.5 7.5
三 牙体绘画
三 牙体绘画
四 雕刻手法的练习

形成三倍放大上颌中切牙基本框架
全 长
70.5+2mm
冠厚21+2mm 冠宽25.5+2mm
作业

绘制放大3倍的上颌中切牙的剖面图(唇面和近中面)

雕刻放大3倍的上颌中切牙(使用本节课的蜡块进行雕刻)
牙体测量与牙体形态雕刻方法的练习
修复工艺教研室 喻娜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和要求

牙体测量是研究牙体解剖形态的方法之一。通过测
量,掌握牙的测量方法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雕塑中的基本方法的练习,熟练地掌握握刀 方法和雕刻要领,为进一步雕塑牙体形态打下基础
实验器材

等比仿真人工牙
游标卡尺


坐标纸
思考题

上颌中切牙
冠根比例? 唇舌径和近远中径的大小关系? 近远中面颈曲度的大小关系?

牙体外形识别测量实验报告

牙体外形识别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牙体外形识别测量实验报告篇一:机器视觉测量实验报告《机器视觉应用实验报告》姓名黄柱汉学号20XX41304523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仪器仪表工程指导教师全燕鸣教授20XX年04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机器视觉应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系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姓名黄柱汉实验名称机器视觉应用实验日期20XX.4.16指导老师全燕鸣一、实验目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实际搭建工业相机、光源、被摄物体图像获取系统,自选Labview或matlab、halcon、niVision软件平台,用打印标定板求解相机内外参数以及进行现场系统标定;2.进行一个具体实物体的摄像实验,经图像预处理和后处理,获得其主要形状尺寸的测量(二维)3.进行一个具体实物体的摄像实验,经图像预处理和后处理,识别出其表面缺陷和定位。

二、实验原理“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进行识别、测量、判断等。

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摄像头将拍摄对象转换成图像信号,然后再交由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测量等。

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包括照明、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和视觉处理器5个部分。

hALcon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机器视觉软件,拥有满足各类机器视觉应用的完善开发库。

hALcon也包含blob 分析、形态学、模式识别、测量、三维摄像机定标、双目立体视觉等杰出的高级算法。

hALcon支持Linux和windows,并且可以通过c、c++、c#、Visualbasic和Delphi语言访问。

另外hALcon与硬件无关,支持大多数图像采集卡及带有Directshow和Ieee1394驱动的采集设备,用户可以利用其开放式结构快速开发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应用软件,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移植性和较快的执行速度。

本实验包括对被测工件进行尺寸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

尺寸测量是通过使用机器视觉来对考察对象的尺寸、形状等信息进行度量;缺陷检测是通过机器视觉手段来分析零部件信息,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

口解课程标准

口解课程标准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黑体小四号,段前1行)(教师不要填写)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学时:总计76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实训32学时。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考试/查:考试适用专业(群):普通专科口腔医学专业承担任务教研室:口腔教研室1.课程性质1.1课程的性质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其目的在于阐明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器官形态,识别其结构特点,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紧密地联系临床实际,从而为后继的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所以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

1.2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模块(英语、计算机……)、专业核心能力(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专业拓展模块(雕牙技巧……)、职业关键能力(人际沟通)、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

口腔解剖生理学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核心课程的位置,以人体系统解剖学等为基础,同时为口内、口外、口修等打基础。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牙体解剖的基本知识,熟悉正常血管和神经的走形,并对口腔局部解剖的重要标志有所了解。

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按照教学与工作相结合、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原则,我们以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思路。

以项目为导向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在实验实训过程中以实训项目为导向,学生独立完成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成果检查、工作评估等步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岗位需求。

基于此,《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设计理念为以模块教学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口腔助理医师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定位,以全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宗旨,开展有针对性教学,同时融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起到授课育人的作用。

牙体形态雕刻技术标准教案

牙体形态雕刻技术标准教案
6.完成后的上颌第一磨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颊面:似梯形,牙冠宽度大于牙冠长度,禾缘宽度大于颈缘宽度;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颊沟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轴嵴较明显,外形高点位于颈1/3。
(2)舌面:与颊面大小相近或稍小,较圆突;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两尖之间有远中舌沟通过,外形高点位于中1/3。
授课进度
第1次课
课型
小班
课题
实验一
教学资源
《牙体形态雕刻》
课时
6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牙体测量
根据形态辨认恒牙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游标卡尺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牙体测量的方法。
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
辨认牙体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PPT+讲授+板书
牙体模型牙列模型
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容
教学活动
(3)切端:切端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
4.完成后的上颌尖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唇面:呈五边形,牙冠长度大于牙冠宽度,牙尖偏近中,唇轴嵴将唇面分为近中唇斜面和远中唇斜面,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位于中1/3与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
(2)舌面:似唇面但略小,舌隆突显著,舌轴嵴将舌窝分为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教学活动
时间分配
1复习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点
2学习雕刻流程
3学会雕刻器械的使用
4总结
PPT展示
文字介绍
模型展示




实验四右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雕刻
【步骤方法】
1.描绘近、远中面初步形态,描绘近、远中面的外形高点,.形成近、远中面外形

第十一章_牙齿鉴定

第十一章_牙齿鉴定
(2)沟:牙冠表面细长的凹下部分。较明显的沟 叫发育沟,釉质钙化程度较低,如钙化不全,表面 未能融合,则形成裂,是龋齿的好发部位。
(3)点隙:后牙牙冠表面发育沟会合处,如果钙 化不全则形成三角形凹陷,严重的形成点状裂隙。 点隙的好发部位是后牙的牙合面及下颌磨牙的颊 面。
3.斜面为组成牙尖的各个面。
(三)牙的标记
口腔内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不同的形态和功 能,因此,在检查、研究时要有科学的记录方 法。
1.帕尔曼(Palmer)牙位标记法遍采用的 标记法。以水平线代表口裂,线,构成的图形 类似平面直角坐标系。
87653421 12345678 87654321 12345678
ⅤⅥⅢⅡⅠ ⅠⅡⅢⅥⅤ ⅤⅥⅢⅡⅠ ⅠⅡⅢⅥⅤ
2.牙冠各部位名称
(1)、唇、颊面 (2)、舌面(腭面) (3)、近中面 (4)、远中面 (5)、咬合面 (6)、切嵴
(二)组织结构
1.外层 (1)牙釉质(enamel)覆盖牙冠,是人 体中最硬的组织,无机盐含量约占96%, 主要为磷酸钙及碳酸钙晶体,水分及有机 质约占4%; (2)牙骨质(cementum)包绕牙根,硬 度与普通骨质相同。
(2) 牙合的观察:牙合 (occlusion)又称牙的咬
合,是指在自然静止的状态下上、下牙列的接触关 系。咬合时当两侧下颌支的关节突位于两侧颞骨下 颌关节窝后面,处于对称位置。上下牙列保持功能 性接触位,叫作正中咬合或正常咬合。
(3)牙弓的测量:
1)牙弓宽:牙弓是抛物线形状,不同部位的宽度 不同。常取同颌左右对应牙位间的距离作为某牙位 的牙弓宽度,各牙位中的最宽处也是牙弓的最大宽 度。
3)牙弓角度: 牙弓的角度是以中切牙近中触点的唇面
为顶点,向左右相同牙位引线所成的角。 如,牙弓的尖牙角是中切牙近中触点的唇面 与3—3的成角。

牙体形态绘制与测量

牙体形态绘制与测量

6.牙齿松动度的检查:健康牙齿可以有1mm幅度的活动 度,超出此幅度为病理性松动。 临床上常用的牙松动度测量和记录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⑴以牙松动幅度记录: Ⅰ度松动:松动幅度不超过1mm。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为1~2mm。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大于2mm。 ⑵以牙松动方向记录: Ⅰ度松动:仅有唇(颊)舌向运动。 Ⅱ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Ⅲ度松动:颊舌(腭)向(唇舌向),近远中向及垂 直向均松动。
四、方法和步骤: 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下颌中切牙各部分 尺寸并放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 2. 描绘唇面形态 (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 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 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 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 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 a2以及中线b2。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 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四、方法和步骤: 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上颌中切牙各部分尺寸并放 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表5-1-1)。 2. 描绘唇面形态 (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 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 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 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 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 线a2以及中线b2。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 分界线的c2、d2、e2线。(图5-1-1,2)
(6)确定外形高点: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上颌中切 牙近中、远中面图上,将唇侧虚线所示的外形高点线 相连,并与唇面图相交画唇面外形高点线,唇面的外 形高点就在这条线上。在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切缘图上 ,确定唇侧最突的外形高点,并将该点与中线的位置 转移到唇面图上,画线,该线与外形高点线相交点即 为唇面的外形高点。然后将三倍大牙体线图上的唇面 外形高点转移到纸上。 3. 描绘舌面形态 舌面与唇面形态描绘方法大致相 同,不同处注意描绘出舌面窝外形轮廓。

牙体形态描绘

牙体形态描绘
2、以d为中心,根据冠厚 (31.3mm),颈厚(27.0mm)分 别作出牙冠和颈根的厚度线。
下颌第一磨牙
a
11
邻面(近远中面)描绘:
31.3mm× 64.5mm
3、作牙冠近中面三等分线, 分别找出颊面、舌面外形高 点标出“×”,和颊尖、舌尖 在牙合缘上的位置(颊尖距 颊侧边缘1/3冠厚,舌尖距舌 侧边缘1/6冠厚,颊尖较舌尖 稍低,颊尖约占颊舌径的3/5) 标出“×”。
三倍牙体形态描绘
a
1
上颌中切牙
唇舌面描绘:
25.5mm× 70.5mm
1、定牙体长轴线(中线) ,垂 直于中线并根据冠长(31.5mm)、 根长(39.0mm),画出三条 平行线。
2、作牙冠唇舌面三等分线。
3、以中线为中心,根据冠宽 (25.5mm)、颈宽(21.0mm), 分别作出冠宽线和颈宽线 。
4、近中面颈曲线曲度
(4.8mm),在颈1/3区的中线d
上标出“×”
a
下颌第一磨牙
12
邻面(近远中面)描绘:
31.3mm× 64.5mm
5、根据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 冠根外形特点,描绘出近中面的 冠根外形轮廓 。
下颌第一磨牙

13
牙合面描绘:
33.0mm× 31.3mm
牙合面外形应是长方形,颊面 向远中舌侧倾斜,远中颊牙合 角较其它牙合角圆钝。舌侧高 于颊侧,近中高于远中。颊缘 宽于舌缘,近中边缘长直,远 中边缘短突。
3、以d为中心,根据冠宽 (33.0mm)、颈宽(27.0mm), 分别作冠宽线和颈宽线 。
a
8
颊舌面描绘:
33.0mm× 64.5mm
4、作牙冠颊面三等分线,并在 牙合1/3处分别找出近中与远中 接触区标出“×”。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牙体观察实验目的:-了解人类牙体结构及其相关生理功能;-观察和描述人类牙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材料:-双头手术刀;-牙科镊子;-放大镜;-实验对象的牙齿标本。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实验材料并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实验对象的牙齿标本已经清洁干净,并摆放在实验台上。

2.观察牙齿外观:-选择一颗成人牙齿标本,并用手术刀将其牙釉质部分切除,暴露出牙本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牙齿外观,包括牙冠、牙根、牙尖等部分;-观察牙齿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观察牙齿切面:-选取一块已经切除牙釉质的牙齿标本,用手术刀将其切割成薄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牙齿切面,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组织结构;-观察牙齿各层组织结构的颜色、密度、形状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观察牙齿根部结构:-选择有根的牙齿标本,用牙科镊子将其稳固地夹住;-用手术刀小心地将牙根周围的软组织切除,暴露出牙根的结构;-观察牙根的形态特征,包括根尖、根尖孔、根面等部分,并记录下来。

5.观察牙齿髓腔内结构:-选择一些已经切割的牙齿标本,用放大镜观察其髓腔内的结构;-观察髓腔内的血管、神经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6.清理实验现场:-将使用过的刀具和镊子清洁干净,并放回原位;-将牙齿标本归位,清理实验台。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手术刀和镊子,避免划伤皮肤;-在观察牙齿的切面和根部结构时,要保持手稳,避免过度切割;-在记录过程中,注意准确描述牙齿的形态特征;-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并妥善保管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记录:牙齿外观观察:-牙齿颜色:______;-牙齿形状:______;-牙齿大小:______。

牙齿切面观察:-牙釉质的颜色:______;-牙釉质的厚度:______;-牙本质的颜色:______;-牙本质的密度:______。

牙齿根部观察:-根尖的形状:______;-根尖孔的大小:______;-根面的形状: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内容: 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 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 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下颌中切牙进行描绘, 进一步掌握该牙解剖形态,为雕刻牙体打好基础。 2. 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和步骤。 3.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 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 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 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淋巴结检查: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 或后方),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 肉松驰便于触诊,术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 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顺序为:枕部、耳后、耳 前、腮、颊、下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 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 结。 扪诊时应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 部有无粘连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
四、方法和步骤: 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上颌中切牙各部分尺寸并放 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表5-1-1)。 2. 描绘唇面形态 (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 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 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 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 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 线a2以及中线b2。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 分界线的c2、d2、e2线。(图5-1-1,2)
四、方法和步骤: 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下颌中切牙各部分 尺寸并放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 2. 描绘唇面形态 (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 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 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 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 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 a2以及中线b2。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 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表5-1-1上颌中切牙各部位尺寸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 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的2个数值,并将 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 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 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 描绘出唇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唇面的冠根外 形轮廓。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并对 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 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口腔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专科检查
一、口腔及颌面部一般检查
(一)、检查要求 (二)、常用检查器械 (三)、口腔检查的基本方法 (四)、口腔检查 (五)、牙齿检查
(一)、检查要求
1.诊室的环境 2.设备的摆放 3.病人的卧位 4.椅位的调节 5.检查的顺序
(二)、常用的检查器械
1.口镜
2.牙用镊子
牙体形态的测量与绘制
1
2
4
等倍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的雕刻
5
注意事项
思考题
1、上颌一牙合面雕刻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2、握刀的方式有哪些? 3、你在雕刻中的困难和想法。
上颌中切牙绘制
一、实验内容: 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 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 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描绘, 进一步掌握该牙解剖形态,为雕刻牙体打好基础。 2. 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和步骤。 3.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 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 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 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⑴关节动度检查: ①耳屏前扪诊:以双手示指分置于两侧耳屏前,髁突 的外侧面,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状突的活动 度,有时并或感到弹响与磨擦。 ②外耳道指诊法: 用两手小指末端伸进两侧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进 行触诊,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和侧向运动,以了解髁 突的活动度及冲击感。 ⑵咀嚼肌检查。 ⑶下颌运动检查:主要通过让患者做开闭口运动、下 颌前伸运动、侧颌运动来检查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是否 正常,重点检查内容是:关节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 ,对疼痛要明确疼痛的部位、出现时间和性质,对弹 响和杂音要明确发生时间、性质、次数和响度,两侧 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 正常,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
五、注意事项: 1.课前复习、熟知该牙解剖形态。 2.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各个面、每条线都应在描绘 前进行复习。 3.牙体轮廓线要平滑,不要反复描绘。 4.每个面的外形高点确定时注意不要和其他面的 搞混淆。 六、思考题: 1.冠长与根长在作图时如何确定? 2.远中面的外形高点如何确定?
下颌中切牙绘制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 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唇舌向的2个数值,并将该 2个交点转移到c2上。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 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 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近中颈曲度,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 图形,描绘出近中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近中面的冠根 外形轮廓。根据右上颌中切牙近中面冠根外形特点, 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 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4. 描绘近中面形态 (1)用上述方法画出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 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 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根据三倍 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1cm 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 做出冠根分界线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中线b2上隔 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图5-1-3,4 )
(二)、颌面部检查
注意观察面部表情,意识神态,颜面部皮肤色泽,弹 性,皱纹,有无瘢痕,瘘口;颜面外形左右是否对称 ,比例是否协调,有无突出凹陷,畸形,肿胀,包块 等。面部器官(眼、耳、鼻), 以及淋巴结的检查. 口腔前庭检查:依次检查唇、颊、牙龈粘膜、唇颊沟 及唇颊系带等,注意有无颜色异常、质地改变、瘘管 、溃疡、伪膜、组织坏死或新生物、腮腺导管乳头有 无异常,特别对牙龈线形红斑、坏死性牙周炎、口炎 、白念菌感染等要有足够的重视 .
3.牙用探针
(三)、口腔检查基本方法
1.问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效果 及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既往史及家族史等情况 。 2.视诊:通过是真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神态,颜色, 发育,营养,组织的质地,形状,功能性活动等进行 检查。顺序:右上→左上→左下→右下视诊 3.探诊:利用探针检查和确定病变部位,范围,程度, 方向及反应等。(改良握笔法)探诊时要有支点,口 内或口外支点,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顶端紧贴牙 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探入力要轻,以提插方式 移动探针。
下颌中切牙各部位尺寸
平均值(mm) 全长 冠长 根长 冠宽 颈宽 冠厚 颈厚 19.9 9.0 10.7 5.4 3.6 5.7 5.3 放大三倍值(mm) 59.7 27.0 32.1 16.2 10.8 17.1 15.9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 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 的2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用 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 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下颌中切牙根尖和切 缘的位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 图形,描绘出唇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唇面的 冠根外形轮廓。根据右下颌中切牙唇面冠根 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 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 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6. 描绘切端形态(图5-1-5) (1)根据冠宽(25.5mm),冠厚(21.0mm)画一长方形 ,并作出相互垂直的两条中线。 (2)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切端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 模型、挂图描绘出唇面、舌面、切嵴、舌面隆凸、舌 面窝、舌面边缘嵴的外形轮廓。
7. 完成描绘 各面形态初步完成后,反复检查各部分 尺寸,对照标本、模型、挂图,如准确无误,用橡皮擦 去定点标记、虚线,以保持画面清洁美观。
牙髓活力测定结果的判读: ①温度测试法:温度测 试法是根据患牙对冷或热水的反应来检查牙髓状态的 一种诊断方法。②电测法临床意义:与对照牙反应一 样,提示受试牙牙髓正常。
二、口腔专科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二)、颌面部检查 (三)、涎腺检查 (四)、张口度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主要检查关节运动是否正常 。
(三)、涎腺检查
1.视诊 2.触诊 3.探诊
(四)张口度检查
张口度采用圆规或卡尺测量上,下 切牙间距离,也可用手指宽度表示。 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 可置入二横指,约2~3cm左右。 2.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 可置入一横指,约1~2cm左右。 4.完全性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也 称牙关紧闭.
6.牙齿松动度的检查:健康牙齿可以有1mm幅度的活动 度,超出此幅度为病理性松动。 临床上常用的牙松动度测量和记录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⑴以牙松动幅度记录: Ⅰ度松动:松动幅度不超过1mm。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为1~2mm。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大于2mm。 ⑵以牙松动方向记录: Ⅰ度松动:仅有唇(颊)舌向运动。 Ⅱ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Ⅲ度松动:颊舌(腭)向(唇舌向),近远中向及垂 直向均松动。
(6)确定外形高点: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上颌中切 牙唇、舌面图上,将近中侧虚线所示的外形高点线相 连,并与近中面图相交画近中面外形高点线,近中面 的外形高点就在这条线上。在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切缘 图上,确定近中侧最突的外形高点,并将该点与中线 的位置转移到近中面图上,画线,该线与外形高点线 相交点即为近中面的外形高点。然后将三倍大牙体线 图上的近中面外形高点转移到纸上。 5. 描绘远中面形态 远中面形态的描绘与近中面大 致相同,但颈曲度不同为7.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