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绞痛药物教案

合集下载

药理学课程设计(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课程设计(抗心绞痛药)

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解决问题
2、药理作用和机制
重 点
难 点
LBL教学法
LBL教学法
3、用途和不良反应
角色扮演法
PBL教学法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应选择什么药物治疗,为什么?用药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4、护理要点
设计模拟用药环境
一患者以胸部放射性疼痛主要症状入院, 分组讨论 经查,为心绞痛;医生为患者开具硝酸甘 用药前 用药期间 油注射液。请问: 讨 (1)用药前,护士需要做哪些工作确保安 结 全用药? 果
被动法
• 课前:被动的复习 和预习 • 课中:基于LBL教 学下的被动性知识 接受 • 课后:被动性的完 成作业
主动法
• 课前:主动查阅课程相 关资料;
• 课中:主动参与教学活 动; • 课后:通过病例分析后 书写分析报告实现
1、前期分析
内容 提要
2、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资源
5、教学效果评价 6、特色创新 7、改革思路

(2)用药期间,护士需要注意哪些用药事 教师完善、总结 项?一旦发生异常,怎么处理?
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普萘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心绞痛原理
图表比较法
影响因素
室壁张力 心室容积 射血时间 心脏体积 心 率
硝酸酯类 ↓
β受体阻断药
±
↑ ↑ ↑ ↓ ↓

↓ ↓


心肌收缩力
3.2 教学环节
3.2 教学环节
课堂 小结
心脏的生理 病理知识
布置 作业
病例 分析
教学 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资 料查阅课程 导入

第21章抗心绞痛药学习教案

第21章抗心绞痛药学习教案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四十五分。
硝酸酯类(nitrate esters)
体内过程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于10%~20%,故常用舌下给药。 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含服后数分钟即可达有效浓
度。硝酸甘油疗效持续20~30min,t1/2为2~4min。
硝酸甘油在肝内经谷胱甘肽-有机硝酸酯还原酶还原成水溶性
影响因素
供氧
氧的摄取率 冠脉血流量
耗氧
心室壁张力 心率 心肌收缩力
药物作用
扩张冠脉,增加供血
扩张外周血管,↓心脏负荷 抑制心脏,减慢心率 减弱心肌收缩力
第7页/共26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四十五分。
抗心绞痛药的基本作用
1.增加供氧:舒张冠状动脉,解除痉挛,促进侧支循环 形成。
2.降低耗氧:舒张动、静脉,↓心脏负荷,
甘肽转移酶的催化释放出NO。NO的受体是可溶性鸟苷酸环 化酶活性中心的Fe2+,二者结合后可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GC),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cGMP的含量,进而激活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c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减少细胞内Ca2+释放和外Ca2+内流,细胞内Ca2+ 减少使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而松弛血管平滑肌。
可用于心衰和急性呼吸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第14页/共26页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四十五分。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急性不良反应 由其血管舒张作用所引起,如暂时性面颊部皮肤潮红、 搏动性头痛、眼内压升高等。大剂量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
2.耐受性。
第15页/共26页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四十五分。
较高的二硝酸代谢物,少量为一硝酸代谢物及无机亚硝酸盐, 最后与葡糖醛酸结合由肾脏排出。

第二十七章 抗心绞痛药物课件

第二十七章 抗心绞痛药物课件
4.强心苷的药理作用 机制 应用 不良反应
第二十七章
抗心绞痛药
Antianginal drugs
本章要求
掌握:硝酸甘油 熟悉:β-R阻断药、钙拮抗药 了解:影响冠脉供血因素
心绞痛
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 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综合 征. 临床表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并向 左上肢放散
心绞痛分型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 单硝酸异山梨酯 戊四硝酯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体内过程】
口服 舌下 经皮
首过消除明显 F 8、肾排泄
【药理作用】
松弛平滑肌,尤以血管最明显
1. 降低心肌耗氧量 2. 扩张冠状动脉 ↑缺血区血液灌注 3. 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 4. 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减轻损伤
血管平滑肌舒张
[临床应用]
1.各型心绞痛 舌下含 预防,中止发作 2.急性心肌梗死:静脉 血压不宜过低 3.治疗CHF 4.急性呼吸衰竭和肺A高压者
硝酸甘油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血管舒张作用: 2.大剂量:体位性低血压 3.剂量过大:反射性交感兴奋 4.耐受性:避免大剂量,无间歇给药
补充-SH供体
硝酸甘油
心肌局部缺血时
主动脉
给硝酸甘油后
输送血管
--------
侧枝血管
阻力血管
B
A
非缺血区 缺血区
B
A
非缺血区 缺血区
硝酸甘油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
硝酸酯类药物
NO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
prodrug
(Fe2+)
鸟苷酸环化酶(GC)
cGMP cGMP依赖的PK
Ca2+
硝酸ML甘C油- P舒张M血LC管的作 用机制

药理学之抗心绞痛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教案教学设计

药理学之抗心绞痛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利尿药、强心苷类药、硝酸甘油的药理作 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难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利尿药强心苷类药、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1.复习提问上次课内容 10 分钟 2.疾病简介、药物分类 5 分钟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20 分钟 4.利尿药、β 受体阻断药 10 分钟
1.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选择性地兴奋心肌细胞。 2.负性频率:兴奋迷走神经所致,是正性肌力作用的间接结果。 3.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1)自律性↓;(2)传导性(负性传导):房室结传导↓(3)有效不应 期(ERP) 4.利尿作用:心输出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5.对 NS 的作用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班级:
计划学时:3
授课日期:
课程名称:药理学
章节: 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授课主题:抗心绞痛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教材:《药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利尿药、强心苷类药、硝酸甘油、普萘洛 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扩血管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 了解:其他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的特点。
(二)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三)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
一、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重点:硝酸酯
【体内过程】
类注意事项
硝酸甘油能舌下含服和静脉注射及皮肤贴剂应用,吸收好,作用快而
维持时间较短。在肝脏代谢失活,经肾排泄。

抗心绞痛药医本讲课教案

抗心绞痛药医本讲课教案

需氧
耗氧 HR ↑ 收缩力↑ 心室容积↑ 射血时间↑
7
Angina is caused by narrowing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治疗原则: 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室壁张力
耗氧 〓 供氧
心脏负荷
冠脉血流量 侧枝循环 心舒张时间
9
【 Classification of antianginal drugs 】 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4
决定心肌耗氧量因素
室壁张力 Ventricular wall tension
心率
HR
心室收缩力 Ventricular contractility 射血时间 Ejection time
三项乘积=收缩压×心率×左心室射血时间
二项乘积=收缩压×心率
5
Normal
供氧
Angina
供氧
冠脉 硬化 痉挛 栓塞
冠脉粥样硬化,血栓,疼痛更强,持续时间 更长,可发展为急性心梗或猝死。
变异型心绞痛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冠脉痉挛所致,夜间或休息时发作。
3
【发病机理】
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平衡
An imbalance in the myocardial oxygen
supply-requirement
1. 请分析患者入院时医生使用地高辛、卡托普利、 呋塞米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心悸无 力,心电图检查为室性早搏。请你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并给出你的治疗措施。
3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1. 硝酸酯类 Organic nitrates 2. - R blockers 3. 钙拮抗剂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4. Others

教案-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环节

教案-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环节
衡时,诱发心绞痛 ●决定心肌供血供氧的主要因素:
冠状动脉血管的阻力;灌注压;侧支循环;舒张期时间 ●决定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
心肌收缩力;心率;心室壁的肌张力 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环节 (1)降低心肌耗氧量
扩张小静脉,减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小静脉,降低心脏后负荷;阻断心脏β1R, 降低 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2)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心肌血供 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
● 硝酸酯和亚硝酸酯类(Nitrates and Nitrites)
●β1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Beta-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钙通道阻断药(Calcium channel blocking drugs)
3. 复习思考题
(1)临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有哪几类? (2)分析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环节。 4.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Katzung BG.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14th edi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USA: A Simon and Schuster Company, 2014 2. Alessandra Giavarini, Ranil de Silva. The Role of Ivabrad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Angina Pectoris.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16; 30(4): 407–417.
药学院药理学
主讲教师: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药理学(一) 《药理学》第八
所属学科 授课年级
药学
内容
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环节
授课时间
10 分钟

心血管系统药物—抗心绞痛药物(安全用药指导课件)

心血管系统药物—抗心绞痛药物(安全用药指导课件)

心绞痛的发生及药物作用机制
耗O2
心绞痛
心肌O2供求失调 改善心肌O2供不应求
供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
一、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的作用及用途
小量
静脉扩张 回心血↓ 前负荷↓
1.↓心肌耗O2
动脉扩张 外阻↓ 后负荷↓
稍大量
血压↓
2.↑缺血压心肌的供血供O2 (1)扩张心外膜血管、狭窄的冠脉及侧支血管,增加血流量。
减弱 减慢 增加 延长 降低
钙拮抗药
减弱或不变 减慢
降低或不变 缩短或不变
降低
三、钙拮抗剂的作用特点
• 1.硝苯地平对外用血管平滑肌作用强 • 2.维拉帕米对心肌的作用强 • 3.用于各类心绞痛,但对变异型效果最好 • 4.用药时应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控制好剂量和给药时间
2
第三节 抗心绞痛药
学习目标
• 1.说出抗心绞痛药物的基本作用和分类 • 2.分析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适应
证、不良反应和药疗须知 • 3.说出其他常用抗心绞痛药的作用特点
心绞痛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剧增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 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特点是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压 榨感或紧缩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 油可缓解。
β受体阻断药
作用特点
• 1.为一线的抗心绞痛药物 • 2.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禁用于变异型心绞痛 • 3.常以普萘洛尔与硝酸山梨醇酯作用时间相近的药合用,互相取长
补短。但合用时应减量
常用抗心绞痛药的作用比较
作用
硝酸酯类

《抗心绞痛药物》课件

《抗心绞痛药物》课件
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质网钙离子释放来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 绞痛。
曲美他嗪
通过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来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靶向治疗
针对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特定分子靶点,开发更具针对性 的药物。
联合治疗
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因背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遵循医嘱
联合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 。
05
CATALOGUE
抗心绞痛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心悸
心悸是抗心绞痛药物的常见副作 用,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或心律 不齐。处理方法包括休息、减少
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低血压
部分抗心绞痛药物可能导致低血 压,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药物剂量、增 加盐和水的摄入以及在必要时使
报告不良反应
如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 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1 2
孕妇
孕妇在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时应特别谨慎,需在医 生指导下用药,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
儿童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时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 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对抗心绞痛药物的 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适当调整剂量或延长给 药间隔时间。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包括尼可地尔、 曲美他嗪等,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 治疗机制。
VS
尼可地尔是一种钾通道开放剂,通过 扩张冠状动脉来增加心肌灌注;曲美 他嗪是一种代谢性药物,通过改善心 肌能量代谢来缓解心绞痛症状。这些 药物在治疗心绞痛中具有一定的应用 价值,尤其适用于特殊类型的心绞痛 或联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β受体阻断药不适于治疗变异型心绞痛
(3)钙通道阻断药对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
剂量与疗程
(1)从小剂量开始,最佳疗效最小不良反应
(2)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否则诱发心绞痛
(3)硝酸酯类易产生耐受性,给药间隔8h以上
(4)心绞痛清晨发病率高,建议起床前服药
②全身:血压过度↓→反射性心悸,诱发心绞痛 体位性BP↓→晕厥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甲蓝静注解毒
(3)耐受性:不宜大量长期使用。可间歇或减小剂量。
硝酸异山梨酯:弱、慢、长
亚硝酸异戊酯:肺吸收迅速,短效,用于急性发作
5、β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总耗氧↓
①阻断βR→心率↓及收缩力↓→耗氧↓
教 研 室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及代码________________
课 程 类 别________________
学 分 及 总 学 时________________
授 课 专 业 班 级________________
主 讲 教 师________________
职 称 职 务________________
体内过程:脂溶性高,舌下含服,避免“首过效应”
作用机制:促进机体释放NO,扩张血管
临床应用
(1)各型心绞痛:稳定型(首选)
(2)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
(3)心衰:急性(静脉给药),慢性(长效制剂+强心药)
(4)呼吸衰竭及肺动脉高压
不良反应
(1)扩血管反应
①局部:面、颈皮肤潮红,头晕、搏动性头痛 颅内压↑,眼内压↑
教学内容
1、心绞痛病理生理学基础
因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导致的阵发性的胸骨压榨性疼痛并向左上肢发散症候群。
(1)稳定型:由劳累,紧张, 情绪激动等引起氧耗增加
(2)不稳定性:由冠脉内斑块破溃等引起,可恶化
(3)变异型:与冠脉痉挛有关
2、抗心绞痛药作用机制
(1)减少耗氧
①舒张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
重 点难 点
1.硝酸酯类作用机理、舒张血管机理;
2.各类药物的适应症;
3.硝酸酯类与β-R阻断药伍用意义;
4.β-R阻断药与硝苯地平合用的目的。
习 题作 业
1.抗心绞痛药的分类?
2.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分别用于何种心绞痛治疗?
参 考资 料
杨宝峰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讲解结合
使 用 教 材________________
题 目
抗心绞痛药
学时
1
■理论课 □实验实习课
目 的要 求
1.了解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临床分型及药物的分类;
2.掌握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扩血管的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掌握β-R阻断药的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及与硝酸甘油伍用的意义;
4.掌握钙拮抗药的应用。
②收缩力↓→射血时间↑→心室容积↑→耗氧↑
(2)改善缺血区血供:
①心肌耗氧↓→非缺血区血管阻力↑,血流流向缺血区已舒张的血管,增加供血;
②心率↓、舒张期延长,利于冠脉灌注,利于血流由心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
(3)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细胞等
临床应用
(1)稳定型心绞痛,尤高血压或室性心律失常者
(2)不稳定型心绞痛
对变异稳定和不稳定心绞痛都有效7合理用药受体阻断药不适于治疗变异型心绞痛3钙通道阻断药对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剂量与疗程1从小剂量开始最佳疗效最小不良反应2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否则诱发心绞痛3硝酸酯类易产生耐受性给药间隔8h以上4心绞痛清晨发病率高建议起床前服药
教 案
20 -- 20学年第学期
二 级学院(部)_______________
(3)保护缺血心肌: ↓Ca2+ 超载;↓氧自由基产生
(4)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应用
各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对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
硝苯地平:对冠脉痉挛所致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
也用于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维拉帕米:特别适于伴有心律失常的心绞痛患者
地尔硫卓:对变异,稳定和不稳定心绞痛都有效
7、合理用药
选药
(1)硝酸酯类适于各率、↓左室舒张末压→↓耗氧。
(2)增加供氧
①舒张冠脉,开放侧支/血流重分布→冠脉供血↑
②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生成,加快血流
③促进心肌血流重新分布,增加心内膜下区供血
3、抗心绞痛药的分类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2)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3)钙通道阻断药: 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3)变异型心绞痛:忌用
不良反应
(1)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量开始。
(2)久用停药时,会加剧心绞痛的发作或心梗, 应逐渐减量。
6、 钙通道拮抗剂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①舒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后负荷
②↓心率,↓收缩力;
(2)扩张冠脉、开放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血供
(4)其他西药:双嘧达莫、吗多明
(5)中草药
4、硝酸甘油
药理作用: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1)心肌耗氧量↓
①小剂量:舒张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室壁张力↓→耗氧量↓
②大剂量:舒张小动脉→左室内压和室壁张力↓→耗氧量↓
(2)扩张冠脉,开放侧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
(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内膜血液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