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 标准
干熄准一级焦炭指标

干熄准一级焦炭指标
干熄准一级焦炭是一种具有一定标准的焦炭,其指标通常根据生产工艺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通常情况下,干熄准一级焦炭的一些可能的主要指标:
1.挥发分(Volatile Matter):通常在2% 到8% 之间。
挥发分是
焦炭中的有机物质,其含量较低通常意味着焦炭的热值更高。
2.固定碳(Fixed Carbon):通常在85% 到92% 之间。
固定碳是
焦炭中的主要成分,用于产生热能。
3.灰分(Ash Content):通常在4% 到10% 之间。
灰分是焦炭中
的无机矿物质和杂质的含量,灰分较低通常意味着焦炭质量较好。
4.硫分(Sulfur Content):通常在0.4% 到1% 之间。
硫分是焦
炭中硫的含量,较低的硫分通常更有利于环保。
5.水分(Moisture Content):通常在1% 到4% 之间。
水分是焦
炭中的水含量,较低的水分有助于提高热值。
6.灼净度(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CSR):通常在60 到
75 之间。
CSR 是一个反映焦炭耐高温热塑性的指标,对于一些
工业用途的焦炭很重要。
请注意,这些指标可能会因不同的行业和应用而有所不同,因此您在具体采购或使用焦炭时,应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和标准来查看相关的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
焦炭通常用于冶金、能源生产和化工工业等领域,因此其质量和指标的要求可能会根据具体用途而异。
干熄焦项目技术要求

干熄焦项目技术要求1旋转焦罐内只能接一炉焦炭(约23.5 t),静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干熄炉预存段压力保持在0~-100 Pa,炉内料位控制在常用料位(上限下限料位之间),排焦温度小于200 ℃,符合工艺要求。
3严格控制干熄炉入口处循环气体的温度在115℃~130℃之间,在锅炉入口处温度不高于980℃,工况正常时不低于680℃。
4 通过导入空气(锅炉入口温度在600~980 ℃时)以及向循环气体通入N2(锅炉入口温度在600 ℃以下,980 ℃以上时)的方法及时调控循环气体中氧气、一氧化炭、氢气的含量,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CO:6 %以下H2:3 %以下O2:MAX 1 %以下5按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控纯水罐、除氧器、汽包的水位。
纯水罐水位:0±100 mm除氧器水位:0±100 mm汽包水位:0±50 mm6认真分析锅炉水质,及时调控,使炉水达到水质要求,主蒸汽品质合格,给水及炉水基准值见下表:7严格控制好副省煤器的入口温度不低于62℃,除氧器入口水温不高于90℃。
8控制除氧器压力保持在0.02 MPa以上,确保除氧效果。
9控制外部管网送来的压缩空气、仪表用压缩空气及N2压力在0.4MPa以上,低压蒸汽压力在0.6MPa以上,满足使用要求。
10根据工况及时调整循环风量的大小,保证锅炉顺利运行。
11锅炉入口气体压力:-1300 Pa以上12干熄炉顶部压力:-100 Pa~0 Pa13二次过热入口温度540℃以下,且不低于饱和温度±10℃(饱和蒸汽压力表见附页)。
14主蒸汽压力调节阀后出口蒸汽温度540±10℃、压力:9.5±0.2MPa(当汽轮发电机运行时,可根据汽轮机进口参数对此蒸汽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当汽轮发电机停用时可根据外送蒸汽用户的要求酌情降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标准)。
15锅炉给水温度104℃。
准一级干熄焦规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准一级干熄焦规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如下所示: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熄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熄焦,即将煤焦炭经过高温处理,使其产生燃烧不完全、不均匀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煤焦炭的质量下降,还会对生产设备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规范熄焦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必须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准一级干熄焦规格。
准一级干熄焦规格是根据生产实践和经验总结而成的一套标准和要求,它涉及到熄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参数。
准一级干熄焦规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熄焦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以确保煤焦炭在熄焦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处理。
其次,还需要注意控制熄焦时间,以避免熄焦时间过长或过短,对煤焦炭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此外,对于熄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辅助设备和化学药剂,也需要规定相应的要求和使用方法。
实施准一级干熄焦规格有助于提高煤焦炭的品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它还能够保护生产设备,减少设备维修和更换的频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样重要的是,准一级干熄焦规格的制定和执行,也能够保护环境,减少熄焦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提高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未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准一级干熄焦规格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
通过准一级干熄焦规格的进一步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煤焦炭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制定和执行准一级干熄焦规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文章的组织和框架,以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发展。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在引言中,我们首先会概述本文要讨论的内容,简要介绍准一级干熄焦规格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我们会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每个部分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干熄焦点巡检标准最终版(DOC)

干熄焦车间设备点巡检标准1、焦罐台车点巡检标准
2、焦罐点巡检标准
3、 APS点巡检标准
4、提升机点巡检标准
5、
装入装置点巡检标准
6、排焦装置点巡检标准
7、皮带输送机点巡检标准
8、循环风机点巡检标准
9、除尘风机点巡检标准
10、刮板机点巡检标准
11、斗式提升机点巡检标准
12、加湿机点巡检标准
13、余热锅炉点巡检标准
14、锅炉给水泵点巡检标准
15、除氧器给水泵点巡检标准
16、循环给水泵点巡检标准
17、加药装置点巡检标准
18、除氧器点巡检标准
19、电气设备点巡检标准
备注:h-时,d-天,w-周,m-月,y-年运行(○)停机(△)。
干熄焦温度符号

干熄焦温度符号
干熄焦是一种用于焦炭生产的技术,其中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
在干熄焦过程中,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温度符号来表示不同阶段或位置的温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熄焦温度符号及其含义:
1. T1:表示装入焦炉的红焦温度。
这个温度通常在1000°C 左右。
2. T2:表示干熄炉预存室的温度。
预存室是红焦进入干熄炉之前的区域,T2 温度通常在900°C 至1000°C 之间。
3. T3:表示干熄炉冷却室的温度。
冷却室是红焦在干熄炉中被冷却的区域,T3 温度通常在150°C 至200°C 之间。
4. T4:表示排出干熄炉的冷焦温度。
冷焦在经过干熄炉冷却后被排出,T4 温度通常在100°C 左右。
这些温度符号是干熄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表示方法,具体的符号和温度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干熄焦设备和工艺而有所差异。
这些符号的使用有助于操作人员监测和控制干熄焦过程中的温度,以确保安全、高效的生产。
干熄焦工艺及参数

干熄焦工艺及参数熄焦是指在高温下将煤炭或焦炭进行加热,使之发生化学分解的过程。
干熄焦工艺是将煤炭或焦炭放入高温热炉中进行加热,而不添加任何液体介质的熄焦方法。
干熄焦工艺包括常压熄焦和低压熄焦两种。
常压熄焦是指在一定的炉内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将煤炭或焦炭熄焦至一定的焦渣率。
常压熄焦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炉温、加热时间和煤焦比。
炉温是指熄焦炉内的温度。
常压熄焦的适宜炉温范围为1300℃至1800℃。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煤炭和焦炭可以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实现熄焦的目的。
炉温的选择应根据原料的特性和目标焦渣率来确定。
加热时间是指在熄焦炉内将煤炭或焦炭加热至一定温度所需的时间。
加热时间的长短会影响煤炭或焦炭的熄焦效果。
在常压熄焦中,加热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十几小时。
具体的加热时间需要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熄焦目标进行调整。
煤焦比是指在熄焦工艺中,煤炭与焦炭的比例。
煤焦比的选择直接影响熄焦的效果。
一般而言,煤焦比过高会导致煤炭无法充分熄焦,焦渣率较低;而煤焦比过低则会导致熄焦过度,焦渣率较高。
在常压熄焦中,煤焦比一般为1:3至1:5低压熄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煤炭或焦炭熄焦至一定的焦渣率。
低压熄焦相较于常压熄焦具有更高的熄焦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低压熄焦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炉温、压力和煤焦比。
炉温和压力是低压熄焦的两个重要参数。
在低压熄焦中,温度较低,通常为800℃至1200℃;压力较高,通常为0.1MPa至1.0MPa。
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煤炭和焦炭的化学反应速度更快,熄焦效果更好。
煤焦比在低压熄焦中依然是一个关键参数。
煤焦比过高会导致煤炭无法充分熄焦,焦渣率较低;而煤焦比过低则会导致熄焦过度,焦渣率较高。
低压熄焦中的煤焦比一般为1:1至1:3总之,干熄焦工艺的参数选择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炉内温度、加热时间、压力和煤焦比等因素来确定。
不同的参数选择将会影响熄焦的效果、能耗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进行合理的参数调整。
干熄焦工程设计标准

干熄焦工程设计标准
干熄焦工程设计标准是指在设计干熄焦工程时应遵循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干熄焦工程设计标准:
1. 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建筑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2. 基本设计要求:包括干熄焦工程的功能要求、工艺要求、生产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3. 设计基准和参数:确定设计中所用的各项参数和基准,如炉型、炉壳材料、炉内温度、炉内压力等。
4. 设计细节要求:包括安装位置、管道连接、电气控制系统、排放系统等设计细节的要求。
5. 安全要求:设计要考虑干熄焦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工人操作安全、炉体结构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6. 环境保护要求:设计要考虑干熄焦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7. 节能环保要求:设计要考虑干熄焦过程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包括炉内热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干熄焦工程设计标准,具体的要求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需求进行确定。
干熄焦知识简介

二、惰性循环气体流程
惰性循环气体经过循环风机送入热管换热器进一步冷却至130℃后进入 干熄炉上、下气室,经周围风道和中央风帽进入冷却段与焦炭进行热互换, 再经过斜道、环形烟道排出干熄炉;高温惰性气体经过一次除尘器分离粗颗 粒焦粉,然后进入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互换,温度降至约160℃后进入二次除 尘器进一步分离细颗粒焦粉,最终返回循环风机,从而完毕了一次循环。
工艺流程
干熄焦工艺流程主要由焦炭流程、惰性气体流程、锅炉系统流程、除 尘系统流程等部分构成。
一、焦炭流程
推焦车将约1000℃旳红焦由炭化室推出,经拦焦车导焦栅,落入 熄焦车旳旋转焦罐中,在电机车拖动下,引至提升塔下,由提升机 将焦罐提升到提升塔上限,然后平移到干熄炉顶。红焦经过装入装 置进入干熄炉预存室,伴随排焦旳进行下降到冷却段,与惰性循环 气体进行热互换。焦炭被冷却到200℃下列,经平板闸门、电磁振动 给料器、旋转密封阀、双岔溜槽排出,由皮带输送机运走。
干熄焦项目是由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企业吸收并消化国内外成熟技术 及实际操作经验设计而成,主要生产设备涉及干熄炉、余热锅炉、汽轮发 电机组等,总投资3.8亿元。于2023年3月底正式动工建设, 历时15个月, 到2023年6月底两座干熄焦装置相继顺利投产。
目前,干熄焦1、2号发电机组各项测试试验已全部结束,运营平稳。1、 2号两台1.5万kw/h旳发电机组全部并网满负荷运转后, 估计年发电量可到达 2.1亿度,按目前电价计算可发明效益1.07亿元。
主要规格
▪ Φ2023mm×134 0 mm(直径×宽)
12
~3.7KW
约5转/分钟
转子、外壳体:Q235 衬板:高强钢 转子顶部耐磨板:高速工具钢
SKH 10
吹扫风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熄焦标准
1. 术语和定义
干熄焦(Dry Coke Cooling)是一种焦炭生产过程中,利用惰性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在干熄炉内与高温焦炭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焦炭的工艺。
干熄焦标准用于规范干熄焦工艺和操作行为,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
2. 设备要求
2.1 干熄焦设备应包括干熄炉、装料设备、排料设备、惰性气体循环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2.2 干熄炉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冷却能力和耐火材料性能,炉内应设置可靠的耐火材料和砌筑结构,以确保炉体使用寿命。
2.3 装料设备和排料设备应具备自动化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操作。
2.4 惰性气体循环系统应配备过滤和除尘设备,确保循环气体的清洁和干燥。
2.5 余热回收系统应具备高效换热器和回收设备,能够将干熄炉内的余热转化为有用能源。
2.6 控制系统应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3. 操作规程
3.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干熄焦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
3.2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3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上报。
3.4 操作人员应配合维修人员进行设备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维护与保养
4.1 设备维护与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4.2 对于关键设备,应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