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

合集下载

固相萃取SPE

固相萃取SPE

固相萃取SPE一、概念和原理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一项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主要用于液体中的半挥发性、难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基于液-固相色谱理论,采用选择性吸附、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纯化,是一种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与干扰化合物分离,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SPE是利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的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其分离机理是利用杂质或目标化合物与样品技术基体溶剂和吸附剂之间亲和力的相对大小。

二、SPE的模式及原理1、正相SPE采用比样品本身更强极性的溶剂洗脱吸附的分析物质①吸附剂(固定相):极性键合相和极性吸附剂,如硅胶键合-NH2、-CN,-Diol(二醇基)silica、florisil、(A-,N-,B-)alumina、硅藻土等.②原理:分析物的极性官能团与吸附剂表面的极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作用机理:极性-极性、偶极-偶极、偶极-诱导偶极、氢键,π-π键等。

④流动相:非极性、中等极性⑤固定相:极性。

⑥分析物质:极性、中等极性、非极性⑦应用:从非极性溶剂样品中萃取极性化合物。

⑧常用正相固相萃取柱极性官能团键合硅胶-CN,-NH2,-Diol极性吸附物质ProElut TM-Silica,ProElutTM-Florisi ProElutTM-Alumina2、反相SPE用非极性溶剂解吸吸附在固定相中的目标物质。

①吸附剂(固定相):非极性或弱极性,如硅胶键合C18,C8, C4,C2,-苯基等。

②分析物中的CH键+ 硅胶表面官能团→吸附→极性溶液中的弱有机分析物→保留在SPE。

③作用机理:非极性-非极性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或色散力。

④流动相:极性(水溶液)或中等极性⑤固定相:非极性⑥分离对象:中等到非极性物质⑦应用:强极性的溶剂中(如水样)萃取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化合物。

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

MSPD 所用的填料与固相萃取(SPE)相同,但是作 用的方式不同。 MSPD 中,固相载体在研磨过程中提供剪切力,破坏 样品组织结构,将样品研磨成更小的部分,键合的有 机相将样品组分溶解并更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
样品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取决于其组分的极性大小。 极性分子与载体表面未被键合的硅烷醇结合, 或形成 氢键; 弱极性分子则分散在键合相/组织基质形成的两相物质 表面。
基体分散固相萃取(MSPD,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一种快速样品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将涂渍有C18 等多种聚合物的担体固相萃取 材料与样品一起研磨,得到半干状态的混合物并将其 作为填料装柱,然后用不同的溶剂淋洗柱子,将各种 待测物洗脱下来。根据分析物在聚合物/组织基质中 的分散和溶剂的极性将分析物迅速分离。 其优点是浓缩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中的样品匀化、组 织细胞裂解、提取、净化等过程,不需要进行组织匀 浆、沉淀、离心、pH调节和样品转移等操作步骤, 避免了样品的损失。
2. 上样 将液态或溶解后的固态样品倒入活化后的固相 萃取小柱,然后利用抽真空,加压,或离心的 方法使样品进入吸附剂。
3. 洗涤和洗脱 在样品进入吸附剂,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后,可 先用较弱的溶剂将弱保留干扰化合物洗掉,然 后再用较强的溶剂将目标化合物洗脱下来,加 以收集。
淋洗和洗脱同前所述一样,可采用抽真空、加 压或离心的方法使淋洗液或洗脱液流过吸附剂。
如Supecol公司提供了给单个固相萃取小柱加 压的单管处理塞,可方便的与固相萃取小柱配 套使用。 又如,为了能使多个固相萃取小柱同时进行抽 真空,Supecol公司提供了十二孔径和24孔径 的真空多歧管装置,可同时处理多个固相萃取 小柱。
下图给出了如何根据样品的基体(溶剂),目标化合物和干扰化 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固相萃取模式的流程图。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一、概述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是两种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们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

SPE通常用于大样品量的分析,而SPME则适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

二、固相萃取1. 原理固相萃取是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通过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吸附到特定的固相材料上,然后再用洗脱剂将其洗脱出来。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2. 步骤(1)选择适当的固相材料;(2)将样品加入到固相柱中;(3)用洗脱剂洗脱目标化合物;(4)将洗脱液收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固相材料常见的固相材料包括C18、C8、Silica gel等。

不同的固相材料具有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富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4. 应用领域SPE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中。

例如,可以用SPE技术来富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

三、固相微萃取1. 原理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无机溶剂的萃取技术,通过将特定的固相材料包裹在针头上,然后将其插入样品中进行吸附和富集目标化合物。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2. 步骤(1)选择适当的固相材料;(2)将固相材料包裹在针头上;(3)将针头插入样品中进行吸附和富集目标化合物;(4)用洗脱剂洗脱目标化合物;(5)将洗脱液收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固相材料常见的固相材料包括PDMS、CAR等。

不同的固相材料具有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富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4. 应用领域SPME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中。

例如,可以用SPME技术来富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

四、比较1. 样品量SPE适用于大样品量的分析,而SPME则适用于小样品量的分析。

2. 富集效率SPE和SPME都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他干扰物质,并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固相萃取操作

固相萃取操作

固相萃取操作一、引言固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它通过固定相材料与待提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本文将介绍固相萃取的原理、常用材料和操作步骤,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二、固相萃取原理固相萃取的原理基于吸附-解吸过程。

具体而言,固定相材料表面的功能基团与待提取物质之间发生吸附作用,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而后,通过改变条件(如溶剂pH、温度等),使目标物质从固定相上解吸,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

三、常用固定相材料1. Silica gel:硅胶是一种常用的固定相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化学稳定性。

硅胶可以通过改变孔径和表面官能团来适应不同的提取需求。

2. Bonded silica:固定相硅胶的表面可以修饰为特定的官能团,如脂肪酸、芳香烃等,以增强对特定物质的选择性吸附。

3. Polymer-based materials:聚合物基固定相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对大体积样品的提取。

4. Carbon-based materials:碳基固定相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常用于提取有机物质。

四、固相萃取操作步骤1. 准备固定相材料:根据待提取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材料,并将其制备成适当的形式(如固定相柱、片剂等)。

2. 条件预处理:根据待提取物质的特性,预处理样品。

例如,对于生物样品,可以通过蛋白酶消化、酸碱调节等步骤来提取目标物质。

3. 样品加载:将预处理后的样品与固定相材料接触,使目标物质吸附到固定相表面。

可以通过溶液滴加、样品注入等方式进行样品加载。

4. 杂质去除:将非目标物质从固定相上洗脱,以减少干扰。

可以使用纯溶剂或特定的洗脱溶液进行洗脱。

5. 目标物质洗脱:改变条件,使目标物质从固定相上解吸。

可以通过调节溶剂pH、温度等参数来实现目标物质的洗脱。

6. 浓缩和洗脱溶剂去除:将洗脱溶液进行浓缩,以得到目标物质的富集样品。

固相萃取的原理

固相萃取的原理

固相萃取的原理
固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分离和浓缩目标化合物。

其原理基于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作用。

固相萃取的步骤通常包括样品预处理、样品加载、洗脱和蒸发浓缩。

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干扰物质。

这可以通过样品溶解、滤液、稀释和调节pH等方法来实现。

接下来,将处理好的样品加载到固相萃取柱中。

固相萃取柱内填充了特定的吸附剂,如活性炭、聚合物或硅胶等。

目标化合物会与吸附剂上的功能基团发生吸附作用。

然后,通过洗脱步骤来去除样品中的非目标化合物。

常用的洗脱剂包括有机溶剂、酸碱溶液或混合溶液。

通过调节洗脱剂的性质和浓度,可以选择性地去除特定成分。

最后,通过蒸发浓缩将目标化合物从洗脱溶液中浓缩。

这可以通过使用旋转蒸发、氮吹等方法来实现。

固相萃取的原理基于固相吸附剂与目标化合物之间的亲(相似)/疏(不相似)作用。

这种作用是基于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例如极性、酸碱性、分子大小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优化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

固相萃取SPE技术

固相萃取SPE技术

固相萃取SPE技术一、固相萃取概念及基本原理: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样品前处理技术。

由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

主要通过固相填料对样品组分的择性吸咐及解吸过程,实现对样品的分离,纯化和富集。

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样品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

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SPE 技术基于液-固相色谱理论,采用选择性吸附、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纯化,是一种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也可以将其近似的看作一种简单的色谱过程。

固相萃取(SPE)是利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的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

较常用的方法是使液体样品通过一吸附剂,保留其中被测物质,再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然后用少量良溶剂洗脱被测物质,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

也可选择性吸附干扰杂质,而让被测物质流出;或同时吸附杂质和被测物质,再使用合适的溶剂选择性洗脱被测物质。

二、固相萃取方法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和蛋白沉淀法,固相萃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无需特殊装置和材料,操作简单2.集样品富集及净化与一身,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最佳方法3.比液液萃取更快,节省溶剂4.可自动化批量处理5.重现性好三、固相萃取的分类固相萃取填料按保留机理分为:正相:Silica,NH2,CN,Diol,Florisil,Alumina反相:C18,C8,Ph,C4,NH2,CN,PEP,PS等离子交换:SCX,SAX,COOH,NH2等混合型:PCX,PAX,C8/SCX等按填料类型共分为4类:1.键合硅胶:C18(封端),C18-N(未端),C8,CN,NH2,PSA,SAX,COOH,PRS,SCX,Silica,Diol。

在SPE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或键合相的硅胶即在硅胶表面的硅醇基团上键合不同的官能团。

其pH适用范围2-8。

键合硅胶基质的填料种类较多,具有多选择性的优点。

固相萃取分类

固相萃取分类

固相萃取分类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它通过将待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到固定相上,再用洗脱剂将目标化合物从固相上洗脱下来,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和富集。

固相萃取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正相固相萃取(Normal phase solid-phase extraction):正相固相萃取是指固定相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富集。

常用的固定相材料包括硅胶、氨基硅胶等。

正相固相萃取的原理是通过样品溶剂与固定相之间的亲和作用,使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在固定相上发生吸附。

随后,使用洗脱剂将目标化合物从固定相上洗脱下来。

2. 反相固相萃取(Reverse phase solid-phase extraction):反相固相萃取是指固定相表面具有疏水性官能团,适用于非极性或疏水性化合物的富集。

常用的固定相材料包括C18、C8等疏水性材料。

反相固相萃取的原理是通过样品溶剂与固定相之间的疏水作用,使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在固定相上发生吸附。

随后,使用洗脱剂将目标化合物从固定相上洗脱下来。

3. 混合模式固相萃取(Mixed-mode solid-phase extraction):混合模式固相萃取是指固定相表面同时具有正相和反相性质的官能团,适用于同时富集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的样品。

通过在固定相上引入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可以实现对不同性质的化合物的选择性富集。

4. 选择性固相萃取(Select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选择性固相萃取是指通过选择特定的固定相材料或添加适当的修饰剂,实现对特定化合物的选择性富集。

常用的选择性固相萃取方法包括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通过在固相上引入与目标化合物具有亲和性的模板分子,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富集。

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是一种分离技术,它能有效的将目标物质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并分离混合
液中其他无关组分。

固相萃取法(SPE)即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微量样品处理技术,它可
在时间范围内、材料有效性强以及化学划分效果好的前提下实现样品的提取、滤除和纯化,浓缩或其他调节的加工功能。

固相萃取的原理是在新型可拆活性固态吸附剂中,通过交换、吸附和扩散等物理反应
加以提取杂质物质,而其他物质则不会受其影响。

在固相萃取的过程中,新型可拆活性固
态吸附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杂质物质的极高提取效率。

固相萃取既可以使用少量样品,又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分离效果。

它以极为精确的
反应动力学模型实现了简便、准确、可处理大容量样品的分离,通过改变可拆活性固态吸
附剂属性可以达到对不同物质的提取。

固相萃取在分离大量杂质中也十分有用,可使用具有高选择性的可拆活性固态吸附剂
来进行分离,其有效性和精确度远高于其他流动溶剂萃取方法。

作为一种快速、无污染的
分离方式,固相萃取可以实现大量样品的高效分离,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和时间消耗,对
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固相萃取
5.5.1固相萃取的原理与类型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利用被萃取物质在液-固两相间的分配作用进行样品前处理的一种分离技术。

它结合了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谱两种技术。

SPE以固体填料填充于塑料小柱中作固定相,样品溶液中被测物或干扰物吸附到固定相中,使被测物与样品基体或干扰组分得以分离。

SPE基本上只用于样品前处理,其操作与柱色谱类似,在被测物基体或干扰物质得以分离的同时,往往也使被测物得到了富集。

与溶剂萃取相比,固相萃取局有很多优势。

如被测物的回收率很高;被测物与基体或干扰物质的分离选择性和分离效率更高;操作简单、快速、易于自动化;不会出现溶剂萃取中的乳化现象;可同时处理大批量样品;使用的有机溶剂量少;能处理小体积样品。

正是因为SPE的这些优点,这一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前样品处理技术所不及的。

目前,其应用对象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生物、医药、环境、食品等样品的前处理中成为最有效和最受欢迎的技术之一。

SPE是发生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物理过程,其实质就是柱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其分离机制、固定相和溶剂选择等都与液相色谱有很多相似之处。

只不过用于样品前处理的SPE 分离要求不是很高,只需将大量基体物质或其他干扰组分与被测物分离,即对柱效的要求不高,也不需要特别好的峰形。

同液相色谱中分离柱的原理一样,固相萃取也是基于待测组分与样品基体在固定相上吸附和分配性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固相萃取的目标要么将待测组分比较牢固的吸附在固定相上,从复杂基体中将待测组分分离富集出来;要么使待测组分在固定相上没有保留或保留很弱,而干扰组分或基体物质在固定相中具有较强保留,从而使样品中的基体物质或干扰物质得以除去。

采用SPE样品前处理技术除了主要用于消除干扰物质和大量样品中富集痕量组分外,还可以将被测物吸附到固定相中后用于原来不同的溶剂洗脱,达到变换样品溶剂,使之与后续分析方法相匹配的目的;可以用来脱去样品中的无机盐类,方便后续的色谱分析,特别是LC-MS分析。

固相萃取的主要萃取模式与LC的分离模式相同,可以分为正相固相萃取、反相固相萃取、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和吸附固相萃取等。

不同的萃取模式所使用的固定相不同。

固定相选择原则也与HPLC相同,主要依据被测物和基体物质的性质,被测物极性与固定相极性越相似,则被测物在固定相中的保留就越强。

固相萃取所用的固定相也与HPLC常用的固定相相同,只是粒度稍大一些(约30~50mm)。

正相固相萃取采用极性固定相,可从非极性溶剂样品中萃取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和弱阴离子等极性物质。

被萃取的极性化合物在固定相上保留的强弱取决于其极性基团与固定相表面极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氢键、π-π键、偶极间相互作用等)。

使用的固定相主要是以硅胶为载体的二醇基、丙氨基小柱。

反相固相萃取采用非极性或弱极性固定相,适用于萃取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化合物,应用对象最广泛,是样品前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固相萃取模式。

被萃取物与固定相之间主要是基于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

使用的固定相主要是硅胶载体表面键合疏水性烷烃,如十八烷、辛烷、二甲基丁烷。

离子交换固相萃取采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用来萃取有机和无机离子性化合物,如有机碱、氨基酸、核酸、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

被萃取离子因与固定相表面的离子交换基团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而保留。

所用离子交换剂通常是在硅胶载体表面接上季铵基、磺酸基、碳酸基等。

吸附固相萃取是以吸附剂(如氧化铝、硅胶、石墨碳材料、大孔吸附树脂等)作固定相。

除石墨碳材料和大孔吸附树脂也可以萃取非极性物质外,吸附固相萃取主要用于极性化合物的萃取。

吸附固相萃取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的萃取模式之外,采用亲和固定相、分子印迹固定相等的其他萃取分离模式也有其用武之地,特别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固相微萃取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其优越的性能。

5.5.2固相萃取仪器与操作
SPE操作既可离线,也可作为后续分析仪器的在线样品预处理系统。

离线SPE的仪器既有简单的手工辅助操作的固相萃取仪,也有复杂昂贵的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图5-24是实验室常用的简易固相萃取仪,它有萃取小柱、真空萃取箱和真空泵组成。

萃取小柱通常是体积在1~6mL的塑料管,在两片聚乙烯筛板之间装填0.1~2g填料。

为防止污染,一般选用医药级的聚丙烯作柱管材料。

聚合物中的添加物或微量杂质有可能在萃取过程中溶出而污染样品,在后续的高灵敏检测方法中可能会检出,如果后续分析方法的分离效率比较高(如色谱),溶出物一般都能与被测物完全分离,不至于干扰分析。

在有特殊要求的分析中,也可以采用玻璃或高纯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柱管。

筛板也可能是微量杂质的来源,其材料主要为聚丙烯、不锈钢和钛合金。

金属筛板不含有机杂质,但不耐强酸强碱。

在痕量分析中,为了消除萃取小柱可能带来的微量的干扰,通常需要做空白实验。

SPE的分离介质(萃取器)除了柱管型小柱外,还有一种盘型固定相,外观上与膜过滤器相似,由含填料的聚四氟乙烯圆片或载有填料的玻璃纤维片构成,后者比较坚固,不许支撑体。

这种SPE盘的厚度只有约1mm,填料约占60%~90%。

由于填料紧密地嵌在盘片内,在萃取过程中不会产生沟流。

SPE柱与SPE盘的主要差异在于填料床厚度与直径之比(L/d)不同。

对于等质量的填料,SPE盘的截面积比SPE柱约大10倍,因此,可以允许液体样品以较高的流量通过,适合从大体积样品溶液中富集痕量组分。

如1L天然环境水样通过直径为50mm的SPE盘仅需15~20min。

这种简易固相萃取仪真空度要求不高,只需配备一般的真空水泵或油泵,甚至可以接在自来水管上,利用水流的负压抽真空。

图5-25是真空度比较高的SPE真空装置。

图5-26是全自动固相萃取仪操作原理图,只要在计算机上设定好操作程序,仪器即可自动完成全部操作。

在进行柱活化、上样、干扰物洗脱时,SPE支架如图5-26(a)所示位于托盘的前方位置。

接着,安装在机械臂上的移液针将SPE支架移动到托盘后面的位置[如图5-26(b)所示],使SPE柱位于相应的洗脱液收集管上方并将洗脱下来的化合物收集在收集管中。

SPE目前主要与HPLC联用,通过阀切换将SPE处理后的试样直接导入HPLC。

SPE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柱活化、上样、干扰物洗脱和目标物洗脱四步。

柱活化也称柱预处理,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打开碳链,增加萃取柱与待测组分相互作用的表面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活化;另一方面是消除萃取柱中可能存在的有机干扰物。

未经处理的萃取柱容易引起溶质过早穿透,影响回收率,而且有可能出现干扰峰。

不同类型的萃取柱的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例如,反相固相萃取中C18柱的预处理通常是先用数毫升甲醇通过萃取柱,在用纯水或缓冲液顶替滞留在柱中的甲醇。

上样是将样品溶液从上方加到经过预处理的柱上端并通过SPE柱。

这时目标物被较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