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现状分析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国家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通过各种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各类农业机械设备。

2.农业机械化应用广泛:不仅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也在小农户中渗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在技术水平上有了较大提高,不断推出更加先进、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备。

4.出口市场广阔:我国农业机械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应用,还有着庞大的出口市场,影响力逐渐扩大。

5.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耕作、收割等工作已不再依赖人力和牲畜,大部分可由农业机械完成,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发展趋势展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农业机械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发展:未来农业机械将更加智能化,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品质。

2.绿色发展: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未来农业机械将更注重环保和节能,开发更环保的农业机械设备。

3.多功能化应用:未来的农业机械设备不再只是单一功能,而是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农业需求。

4.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农业机械将更加便于管理和监控,实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管理。

5.国际化合作:我国农业机械在国际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

总的来说,农业机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农业机械发展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1、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有提高,但仍存在不足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完善。

同时,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多。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2、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率逐步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率逐年提高。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潜能,提高了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效益。

同时,机械化操作相对于人工劳动减少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舒适度。

3、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推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传统产业,农业机械制造业已经形成集团式、区域性、专业化发展的格局,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

二、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趋势1、农业机械化将向智能化、集约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行业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农业机械的精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机冲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农业机械化也将向集约化、多功能化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全面、多功能、高效、便捷的生产保障。

2、农业机械化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污染环境污染是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农业机械化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污染。

比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更多地采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采用绿色农业机械产品集约化生产,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3、农业机械化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促进产品营销、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应用于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农业机械的类型、功能和品质都要与时俱进,符合市场需求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农业机械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农业机械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减轻了农业劳动的负担,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创收机会。

本文将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展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机械化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从种植到养殖,从收割到翻地,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机械设备的支持。

农机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喷灌设备等各类农业机械设备。

这些机械设备的应用,使得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也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设备。

农业机械合作社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共享农机的机会,进一步降低了机械化的门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然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农业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

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比较普及,而贫困地区和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较低,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由于机械化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普遍存在设备购置能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一些农民对新型农机设备的了解和操作技能不足,也阻碍了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

二、农业机械化的未来趋势展望未来,农业机械化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首先,农业机械化将朝着绿色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农业机械设备的绿色化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

绿色农机将逐渐取代传统农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智能化设备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来监测和管理农田、作物,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服务。

其次,农业机械化将注重农民素质提升和培训。

未来,政府将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了解和使用能力。

通过加强农技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农民对机械化设备的接受能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的过程。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以下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概述:
1. 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已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率逐年提高。

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规模、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不断增加。

然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欠缺,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仍需要提高。

2. 发展趋势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设备将会越来越智能化,具备自主控制和自动化生产能力,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2)多样化。

随着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农业机械化设备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需求。

(3)绿色化。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机械化需要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空气的污染,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4)服务化。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服务化将成为重要方向。

农机合作社、供销社等农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发展,将为农业机械化服务提供更好的平台。

总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在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中,发展农业机械化将成为必要且重要的手段。

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农业机械智能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应用于农业机械装备中,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目前,农业机械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了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收割等精准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我国,农业机械智能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同时,国内一些企业也积极投入研发,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智能水稻收割机等。

这些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发展趋势未来,农业机械智能化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技术更加成熟和普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将更加普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装备。

2.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将不仅应用于粮食作物生产,还将拓展到果树、蔬菜、畜牧等领域,实现全面智能化生产。

3. 精准化程度更高。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将实现更加精准的作业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度和效益。

4. 集成化程度更高。

未来,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将与其他智能系统(如智能温室、智能灌溉系统等)进行集成和联动,形成更加完整的智能农业生态系统。

总之,农业机械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农业机械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无人机、智能化农机等,农业机械化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首先,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已经成为农民生产的重要工具,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无人机、智能化农机等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无人机可以用于农田的巡查、播种、喷洒等工作,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农机则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农田的耕作、种植等工作,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确度和效率。

其次,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不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而且在节能减排、智能化控制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例如,新一代的拖拉机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农机则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农田的精确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未来,农业机械化将继续向着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农业机械化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设备将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化农机将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管理。

例如,智能化播种机可以根据土壤的水分、养分等情况,自动调整播种的深度和密度,提高种植的效果。

智能化收割机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自动调整收割的时间和方式,提高收割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在农田作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展望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一、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1.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例如,投入市场的农业机械将会配备更先进的被动和主动驾驶系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2.集成化与智能化未来的农业机械将趋向于集成化和智能化。

农业机械将会具备更多的功能和应用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识别、自动调整和自动控制等多项功能,进一步提升农田作业效率。

3.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增加,农业机械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性能的提升。

未来的农业机械将更多采用新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机械的前景展望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将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农田作业的精准化管理,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品牌效应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农田作业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将得到提高。

通过对农产品的精细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的品质将得到保障,加强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同时,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4.满足人民对优质食品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优质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农业机械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民对优质食品的需求,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机械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方向不断发展。

浅析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1. 引言1.1 农业机械发展的背景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农业机械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机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依然存在着重劳动、低效益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机械发展逐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农业机械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1.2 农业机械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农业机械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非常广泛。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田耕作、植保施肥、收获加工等各个环节。

在农田耕作方面,传统的人力耕作逐渐被农业机械取代。

拖拉机、播种机、管理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农田的耕作效率和精度。

农业机械的应用也让原本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农业生产环节变得更加简便、高效。

在植保施肥方面,农业机械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喷洒机、施肥机等设备可以实现对作物的精准施肥和喷洒,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在收获加工方面,农业机械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收割机、打捆机等设备可以实现对作物的自动收割和加工,大大提高了收割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机械的应用也可以减少因人工收割带来的损耗和浪费,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机械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良好,不断推动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班级姓名:学号: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农业是我国的发展之本。

只有农业水平提高了,我国其他部门才能得以稳定的,进一步的发展。

农业机械是保证农业发挥这一重大作用的根本保正。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的一篇简单的论述。

【Abstract】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but not an agricultural power, agriculture is the development powerhouse. Onlyagricultural level of other departments in order to be stable,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s to ensure that the fundamentalagriculture to play a major role.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of China'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 simple exposition of the problemsand trends.【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前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就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大力打造农业机械化的平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要求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这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和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以前的农业是劳力的农业,现在及未来的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力量的科学战。

1我国农业机械的现状1.1我国的机械化进程仍处于低等水平我国是现在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和发达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农业的发展。

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为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

一些特色和优势农业产业带正在形成,农业结构更加协调。

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1.2机械产品的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我国农业情况即农村经济水平,决定了我国农机工业几十年来以发展田间作业机械为主,产品以小型、中低端产品为主。

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产品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

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而很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我国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以及产品结构等指标,相当一部分只达到经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20世纪70年代水平,少部分产品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技术水平,个别产品达到20世纪末期国际技术水平。

尤其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差距更为明显。

1.3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要求。

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0l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截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亿千瓦以上,农业机械化原值达3362亿元,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万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万部,联合收获机械36万台。

建国初期,农业生产主要靠人畜力劳动,机械化水平不到1%。

而2003年,完成机械耕地面积60943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40714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7360千公顷。

机械化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26.7%和19%。

2001至2006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从5.50亿千瓦增长至7.26亿千瓦,拖拉机保有量由1405.5万台增长到1728.3万台。

2006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7.6万台,比上年增长2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5.6万台,比上年增长1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1.2万台,比上年增长40%。

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2我国农机工业存在的问题及与农机强国相比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2.1产品技术水平低、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

我国农业情况即农村经济水平,决定了我国农机工业几十年来以发展田间作业机械为主,产品以小型、中低端产品为主。

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产品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

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而很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我国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以及产品结构等指标,相当一部分只达到经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20世纪70年代水平,少部分产品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技术水平,个别产品达到20世纪末期国际技术水平。

尤其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差距更为明显。

2.2生产设备陈旧、制造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我国农机制造技术及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约有20到30年的差距。

企业的设备新度系数很低,差距甚大。

有的第一线生产设备甚至是发达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品。

甚至一些骨干老企业设备新度系数仅为0.3~0.4,远低于其它机械行业0.6~0.7的普遍标准。

设备陈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制造技术落后,我国农机制造业人均生产效率低。

2.3行业结构散、乱,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农机制造业是规模效益特别显著的产业,但是我国长期以来未能按这一经济规律组织大批量集中生产,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企业组织结构散乱,企业数量多,经营规模小;总体上未能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未能形成专业化协作强、配套能力高的产业集群,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现象较为普遍2.4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一是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更新换代乏力;二是运输机械多,农田作业机械少;三是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四是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配套比率低;五是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商性能机具少。

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低,过于分散,制约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

目前在作业环节上机耕、机播、机收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在区域发展上,南部高寒阴湿区和偏避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低于北部川台区和交通沿线一带。

2.5国际市场占有率低我国农机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尽管近几年出口增势强劲,但由于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掌握不够,市场调查不深入,外贸人员的匮乏,特别是我国出口中小型低端产品占有较大的份额,虽然出口数量不少,但附加值较低,使我国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仍偏低。

2.6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加强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攻关,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提高了大宗粮食生产机械——联合收割机性能和可靠性,小麦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第二,实现了水稻插秧和收获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系统集成,克服了水稻机械作业的瓶颈。

同时针对我国水稻生产机械科技需求,以超级稻为重点,研究适应杂交期特点的育秧、栽植和收获技术。

针对跨区收获,研制了联合收割机作业性能检测系统和作业速度智能控制系统;研制了联合收割机驾驶室人机工程实验平台及评价软件等;第三,在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围绕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和节能降耗加工处理的要求,重点开发了高品质蛋白与油脂联产加工成套技术装备、果蔬绿色干燥与保鲜技术装备、棉花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第四,为达到高效快速防治和低污染,开展低量农药喷洒技术和宽幅机动喷雾设备技术研究,针对高效施药技术重点研究了农药循环喷雾技术、防飘喷雾技术和均匀施药技术,开发了射流防飘喷头、恒压防滴阀和精密混药装置等关键基础部件,形成了小批量生产能力;研制了高效低污染循环喷雾机、大田防飘喷杆喷雾机,小型均匀施药机具等植保机械产品;第五,为早日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正攻克采棉机关键技术;第六,在农用动力机械方面,重点完成了节能型小型拖拉机和180马力级拖拉机技术提升及产品产业化;第七,农业航化作业作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延伸,新型高效、喷洒药物均匀的农林飞机已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

3现在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1.1国家政策与法规为农业机械的跨越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国家实施“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投资实力,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繁荣了农机市场。

中央政府提出的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财政方针,加大对购置和更新农机具给予适当的补贴,农业税的减免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间接或直接地增强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实力和农机企业的发展后劲。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健全和壮大,提供了使用农机的便利条件。

3.1.2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向其他领域扩展。

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

温室面积达到69亿平方米,田园管理机达到4万台。

3.1.3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以1996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小麦为标志,中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1996年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一lO天增加到一个多月,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即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