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挡土墙设计与计算

锚杆挡土墙设计与计算
锚杆挡土墙设计与计算

锚杆挡土墙设计与计算

大竹林车辆段锚杆挡土墙计算分析报告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2008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锚杆挡土墙计算理论 (1)

第三章锚杆挡土墙计算 (1)

第一章概述

锚杆挡土墙是由钢筋混凝土墙面和钢锚杆组成的支挡建筑物,它是靠锚杆锚固在稳定地层内,能承受水平拉力来维持墙的平衡,因此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受控制,从而能克服不良地基的困难。在高边坡的情况下,且可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开挖和施工的办法,可以避免边坡坍塌,有利于施工安全。

锚杆使用灌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毛孔直径一般为100~150mm,锚杆材料为HRB335钢筋和由7根钢丝构成φ12.7mm 的预应力钢绞线。锚杆钢筋以一根或数根钢筋组成;锚杆锚索以一束或数束钢绞线组成。锚杆插入锚孔内后再灌注水泥砂浆。灌浆锚杆亦可用于土层,但由于土层与锚杆间的握固能力较差,尚需要加压灌浆或内部扩孔的方法以提高其抗拔能力。

锚杆挡土墙的墙面,一般用肋柱和挡土板组成,其结构布置应根据工点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墙高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考虑挡土墙是否分级和每级挡土墙的高度来决定。当布置为两级或两级以上时,级间可留1~2米的平台,如图1。

肋柱的间距应考虑工地的起吊能力及锚杆的抗拔能力等因素,一般可选用2.0~3.5米。每根肋柱根据其高度可布置多根锚杆。锚杆的位置应尽可能使肋柱所受弯矩均匀分布。

肋柱视为支承于锚杆(或支承于锚杆和地基)的简支梁或连续梁。肋柱的底端视地基的强度及埋置深度,一般设计时假定为自由或铰支端,如基础埋置较深且为坚硬的岩石时,也可以作为固定端。当底端

固定时,应考虑地基对肋柱基础的固着作用而产生的负弯矩。

图 1

第二章 锚杆挡土墙计算理论

锚杆挡土墙计算的主要内容有:肋柱、锚杆和挡土板的内力计算;肋柱底端的支承应力检算;肋柱、挡土板、锚杆和锚头的设计等。 a) 肋柱和锚杆的内力计算

假定肋柱与锚杆联结处为一铰支点,把肋柱视为简支梁或连续梁。锚杆为轴心受拉构件。 i.

当肋柱仅有两根锚杆,且底端为自由端时,可假定按两端悬臂的简支梁计算,如图2所示。

图 2 假定肋柱为简支梁的计算草图

(1)肋柱的支点反力 2

3)

(l l Z P R A -=

A b R P R -=

式中 P —作用于每根肋柱上的土压力的合力 L q q P H )(2

1

0+=;

δσcos 00l q =; δσcos l q H H =;

0σ、H σ—锚杆挡土墙墙顶及底端的单位土压力; δ—墙背摩擦角; l —肋柱间距; L —肋柱全长,α

cos H

L =

; α—肋柱竖向倾角。

Z —土压力合力的作用点至肋柱底端的长度,

H

H q q q q L Z ++?=

0023 (2)肋柱的弯矩

210210)(6

121l q q l q M A A ---=

3

3

23)(3

121l q q l q M B H B B ---= 令x 为任意截面至肋柱顶的长度,则

3

020162)(x L

q q x q l x R M H A AB ---

-= 取

02200=---=x L

q q x q R dx dM H A AB

由上式求得x 值,代入AB M 即得AB 间m ax M 值。

(3)肋柱剪力 )(2

101A A q q l Q +-=上 上下A A A Q R Q += )(2

02

1B B A q q l l R Q ++-

=上

上下B B B Q R Q +=

ii.

视肋柱为连续梁(包括底端固定)时的内力计算

(1)求肋柱的支点弯矩

在求支点弯矩时,可采用弯矩分配法进行计算。 (2)解肋柱力矩、剪力、反力的一般公式

算得连续梁(即肋柱)各支点弯矩之后,即可用静力平衡的条件算出各截面的弯矩、剪力以及各支点的反力。

截取连续梁的第n 及n+1跨作为简支梁,如图3所示,其支点反力为:

n n n n n l M M A A 1

--+

= n

n

n n n l M M B B -+

=-10

在距左支点x 处的截面内,其弯矩及剪力为: 11

--+-+

=n n

n n x x M x l M M M M

n

n n n x l M M Q Q 1

--+

=

图 3 连续梁某一节点的内力计算

在以上各式中,00B n n A 、及0

0Q M x x 、系指由于测向土压力所引起的简

支梁支点反力及任意截面的弯矩、剪力。

连续梁第n 支点反力等于来自该支点左右两端的剪力之差: 左右n n n Q R Q -=

右n Q 等于1+n l 跨度内的左端反力1+n A 。左n Q 等于n l 跨度内的右端反力

n B 的负值。故第n 个支点反力又可用下式表示:

n

n n n n n n n n n n l M M B l M M A B A R -++-+

=+=-++++10

110

11 iii. 锚杆的内力计算

截取肋柱某一支点n ,如图4所示。

图 4 锚杆拉力与支点反力的关系

由连续梁求得n 支点反力为n R 。令锚杆轴向力为n N ,则

)

cos(αβ-=

n

n R N

α—肋柱的竖向倾角;

β—锚杆对水平向的倾角。如βα=,则n n R N =。

b) 肋柱底端支承应力检算 i.

基底应力检算

(1) 支点反力沿平行于肋柱的分力为: )(αβ-∑tg R n (2) 肋柱自重

abH W a γ=

式中 a 、b ——肋柱的宽度及厚度 H ——墙高

γ——钢筋混凝土容重。 (3) 作用在肋柱基底上的诸力之和为:

abH tg R N n γαβ+-∑=∑)(`

(4) 基底应力为:

][`

σσ≤∑=ab

N 式中 ][σ——基底的容许应力。 ii.

基脚侧向应力

为简化计算,令铰支端的反力0R 作用点在基脚埋深h 的中心。肋柱底端视为铰支时,故要求:

]

[cos 0V a R h σα

][][σσV V K =

V K ——视地基的坚硬程度取0.5~1.0。

c) 挡土板内力计算

挡土板是以肋柱为支座的简支梁,其计算跨度lp 为挡土板两支座中心的距离,如图5。其荷载(q )取挡土板所在位置土压力的平均值,即

)(2

1

```σσ+=

h q 式中 ```σσ、——为挡土板高h 上下二边缘垂直挡土板方向的单位土压力。

跨中最大弯矩2

max 81

p ql M =,支座处的剪力p ql Q 2

1=。

图 5 挡土板弯矩剪力图

d)肋柱、挡土板的配筋计算

肋柱、挡土板是受弯构件,在各项内力(弯矩、剪力)求得后,即可进行配筋计算。

d)灌注锚杆的设计

一般锚杆设计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锚杆截面、锚杆长度和锚头(联结)设计三部分。

锚杆截面设计、即选用钢筋的规格及所需的截面、并根据钢筋束(或钢丝束)的断面形状以及灌注管的尺寸决定钻孔直径。为提高锚杆的承载能力,可选用低合金钢或高强度钢丝。

锚杆长度设计包括有效毛固段和非锚固段两部分,有效锚固段的长度应根据抗拔的需要而决定,非锚固段的长度按建筑物与稳定地层

之间的实际距离而定。

锚杆一般是向下倾斜或接近水平方向的(一般沿水平向下倾斜不大于45°角)。

锚头设计包括选择锚杆和肋柱的连接形式以及肋柱的局部承载压计算。

1、 锚杆的钢筋计算

锚杆按轴心受拉杆件设计。要求水泥沙浆(或混凝土)的裂缝不超过容许宽度,以防钢筋锈蚀。

2、 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计算

在岩层中的灌注锚杆,由于岩层对于锚孔砂浆的单位摩阻力大于砂浆对钢筋的单位握固力,因而锚固长度取决于砂浆的握固力,为了保证砂浆有良好的握固力,一般采用不低于M30的水泥砂浆。为了使锚杆的锚固力大于钢筋的抗拉强度,要求

u dL d K a g ππσ≤)4

(

2

即 u

d K L g a 4σ≥

式中 a L ——最小锚固长度; g σ——钢筋的极限抗拉强度; u ——钢筋与砂浆的粘结力;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3; d ——钢筋直径。

在半岩质或土质地层内,锚杆的抗拔能力取决于砂浆与周围地层

接触面上的抗剪强度,故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为:

K

n

a D KN L τπ≥

式中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3; D ——锚孔直径;

K τ——锚固段砂浆与地层间的抗剪强度,此值应与地层内的抗剪强度比较,取用小值;

n N ——锚杆承受的拉力。

为了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除应满足公式计算的要求外,在岩层中,一般不应小于4米,在半岩质和土质地层中,一般不应小于5米。

第三章 锚杆挡土墙计算

(一)已知条件

1、锚杆挡土墙断面如图6所示,墙身分为上、下两级,肋柱就地灌注。间距l=3.0m 。锚杆的位置根据肋柱支点及跨中弯矩大致相等的原则布置,倾角β=15°。

2、墙厚的土体为侏罗系沙溪庙组,岩性为砂质与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岩石单轴极限饱和抗压强度分别为28~40Mpa 和5~8MPa 。采用γ=25KN/m 3, 055=?。

3、构件按极限状态法(参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2005)

进行计算。

图 6 计算图式

(二)土压力计算

墙背土压力按库伦公式计算,取αδ=,

))()(()(2122i tg tg ctg tg tg i tg ++++-=+αψψψψθ

i -=?ψ1 i --+=αδ?ψ2

)25.1/1(arctg i =

)25.0(arctg =α

求解:035.26=θ

上墙:

作用在肋柱单位长度上的土压力为:

在底端m KN l H q /63.5515==上上λγ 下墙:

下墙的土压力按延长墙背法计算,从下墙墙背作延长线与墙背土坡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即为虚设的墙顶,距平台的垂直高度为12m ,见图6。

m KN l q /78.43120=?=γλ m KN l q /50.982715=?=γλ

(三)肋柱的内力计算

1、上墙为两端悬臂的连续梁,如图7所示,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求得肋柱各点的弯矩和剪力,绘制弯矩图和剪力图,见图8,计算结果见表1。弯矩单位:KN.M ,剪力单位:KN 。

1.00

4.004.00

4.00

2.00

图 7

计算结果 表 1

图8

2、下墙视为底端简支的连续梁,如图9所示,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

求得肋柱各点的弯矩和剪力,绘制弯矩图和剪力图,见图10,计算结果见表2。弯矩单位:KN.M ,剪力单位:KN 。

2.0

3.00

3.00

3.00

1.003.00

图 9

下墙肋柱支点计算结果 表 2

图10

(四)、肋柱的配筋计算

1、已知条件

(1)材料:

C30混泥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N/mm 2;

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 2,直径为20mm 。 (2)构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1.4(基本安全系数)×1.2(附加安全系数)=1.7。

(3)肋柱的截面尺寸为:h ×b=500mm ×400mm 。

2、肋柱按最大弯矩Mmax =63.2KN.m ,最大剪力Qmax =123KN 配筋。

(1) 最大弯矩处截面的配筋计算 截面有效高度等于 mm h 474265000=-=

0836.04744003.141044.1072

6

2

0max =???==bh f KM as c 0874.00639.0211211=?--=--=as ξ

2

0790300

3

.14*474*400*0874.0/mm f f bh A y c s ==

选用4φ20,2

2279012564/20**4mm mm A

g

==π(可)

(2)检算裂缝宽度

2

2

60/1224

/20447487.0102.6387.0mm N A h M s k sk

=?????==πσ 510500*4005.05.0=?==bh A te

01256.010

12565===

te s te A A ρ 2020

*142042=??=eq

d 2474.0122

01256.001

.265.01.165

.01.1=??

-=-=sk

te tk

f σρψ

五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

挡土墙设计实例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地;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 本实例中主要讲述了5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 1、重力式挡土墙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6.500(m) 墙顶宽: 0.660(m)

面坡倾斜坡度: 1:0.250 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300(m) 墙趾台阶h1: 0.5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200:1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500 砌体种类: 片石砌体 砂浆标号: 5 石料强度(MPa): 3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500.000(kPa)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5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2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3.000 2.000 0 2 5.000 0.000 0 坡面起始距离: 0.000(m)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 组合1(仅取一种组合计算)

锚杆挡土墙设计与计算

XXXX工程锚杆挡土墙计算分析报告 XXXX设计院 XXXX年XXX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锚杆挡土墙计算理论 (1) 第三章锚杆挡土墙计算 (1)

第一章概述 锚杆挡土墙是由钢筋混凝土墙面和钢锚杆组成的支挡建筑物,它是靠锚杆锚固在稳定地层内,能承受水平拉力来维持墙的平衡,因此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受控制,从而能克服不良地基的困难。在高边坡的情况下,且可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开挖和施工的办法,可以避免边坡坍塌,有利于施工安全。 锚杆使用灌浆锚杆,采用钻机钻孔,毛孔直径一般为100~150mm,锚杆材料为HRB335钢筋和由7根钢丝构成φ12.7mm 的预应力钢绞线。锚杆钢筋以一根或数根钢筋组成;锚杆锚索以一束或数束钢绞线组成。锚杆插入锚孔内后再灌注水泥砂浆。灌浆锚杆亦可用于土层,但由于土层与锚杆间的握固能力较差,尚需要加压灌浆或内部扩孔的方法以提高其抗拔能力。 锚杆挡土墙的墙面,一般用肋柱和挡土板组成,其结构布置应根据工点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墙高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考虑挡土墙是否分级和每级挡土墙的高度来决定。当布置为两级或两级以上时,级间可留1~2米的平台,如图1。 肋柱的间距应考虑工地的起吊能力及锚杆的抗拔能力等因素,一般可选用2.0~3.5米。每根肋柱根据其高度可布置多根锚杆。锚杆的位置应尽可能使肋柱所受弯矩均匀分布。 肋柱视为支承于锚杆(或支承于锚杆和地基)的简支梁或连续梁。肋柱的底端视地基的强度及埋置深度,一般设计时假定为自由或铰支端,如基础埋置较深且为坚硬的岩石时,也可以作为固定端。当底端

固定时,应考虑地基对肋柱基础的固着作用而产生的负弯矩。 图 1

挡土墙设计计算案例

挡土墙设计计算案例 一、设计资料 (一)墙身构造 (二)拟采用浆砌石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如图6-23所示。墙背高H=6m,填土高h=3m,墙背选用仰斜1:(ɑ=-14°02′)墙面平行于墙背,初定墙顶宽b?=,墙底宽B?=,基底倾斜1:5(ɑo=11°19′),墙身分段长度10m。 (二)车辆荷载 计算荷载:公路-Ⅱ级荷载,荷载组合Ⅰ,车辆荷载的等代土层厚度h0=。

(三)墙后填料 墙背填土为砂土,容重γ=18KN/m3,计算内摩擦角Ψ=35°,填土与墙背间的内摩擦角δ=Ψ/2。 (四)地基情况 硬塑黏性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基底摩擦系数μ=。 (五)墙身材料 5号水泥砂浆切片石,砌体容重γɑ=22KN/m3,砌体容许压应力[σa]=600kpa,容许剪应力[ ]=100kPa,容许拉应力[σml]=60kPa。(六)墙后土压力 通过库伦主动土压力方法计算(计算略)得知:Ea=,Zy=。 二、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一)计算墙身重G及其力臂Z G 计算墙身重G及其力臂Z G计算结果见表6-6。 表6-6 计算墙身重G及其力臂Z G计算结果

体积V(m3)自重G (KN) 力臂Z G(m) V1=(6×+)×6 =G?=γV ? = ZG?=1/2(6×+3×6 ×= V2=1/2×(6××6 =G2=γV2 = ZG2=(6×+3×6× = V3=1/2×(6×+ =ZG3=1/3(6×+)= V4=1/2×2/5=G4=γV4 = ZG4=1/3×= V=V1-V2-V3-V4=G=γV =ZG=(G?ZG?-G2ZG2 -G3ZG3-G4ZG4)/G=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实例

(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实例 1、某二级公路重力式路肩墙设计资料如下: (1)墙身构造:墙高5m ,墙背仰斜坡度:1:0.25(=14°02′),墙身分段长度20m ,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3-40示; (2)土质情况:墙背填土容重γ=18kN/m 3,内摩擦角φ=35°;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17.5°;地基为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σ]=500kPa ,基地摩擦系数f=0.5; (3)墙身材料:砌体容重γ=20kN/m 3, 砌体容许压应力[σ]=500kPa ,容许剪应力[τ]=80kPa 。 图3-40 初始拟采用挡土墙尺寸图 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14021730353828ψαδφ'''++-++ === 90ω< 因为 00000111()(22)tan 0(00)(2)tan 2 2 2 B a b b d h H H a h h H H h αα = ++- ++=++- + 01(2)tan 2 H H h α=- + 00011(2)()(2)2 2 A a H h a H H H h =+++= +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时破裂角的计算公式:

tg tg θψ=-+ tg ψ=-+ 3828tg '=-+ 0.7945=-+0.7291= 36544θ'''= (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破裂契体长度:()()0 50.72910.25 2.4L H tg tg m θα =+=-= 车辆荷载分布宽度:()12 1.8 1.30.6 3.5L N b N m d m =+-+=?++= 所以0 L L <,即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符合假设。 3、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 墙高5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16.25kN/m 2, 016.250.918 q h m γ === 4、土压力计算 ()()()()01120 5.020 5.01722 A a H a H +++=++?+=0= h 0.9 ()()()()011122tan 5.0502tan 142 4.25 2 2 2 B a b b d H H a α'++- ++?++?-= 00= h h =0+0- 0.9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土压力计算公式: () () ()() () () a 0 03654435 tan 18170.7291 4.2549.25sin sin 365443828E A B K N θφ γ θθψ'''++=- =??-=+'''''+ c o s c o s ()()X a 49.25142173049.14E E K N αδ''=+=-+= cos cos ()()y a sin 49.25sin 1421730 2.97E E K N αδ ''=+= -+= 5、土压力作用点位置计算: 5 1.36H =?=10K =1+2h 1+20.9 X 101/3/35/30.9/3 1.36 1.59Z H h K m =+=+?=-查数学手册 X 1Z -土压力作用点到墙踵的垂直距离;

锚杆挡墙计算书[12]

港城工业园D区319国道以北地块平场及道路工程 计算书 (锚杆挡墙) 计算: 校对: 审查: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设计证书号:AW150001482 市政甲级 2010年1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设计依据 (2) 3、设计参数 (2) 4、2#挡墙基础下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3) 5、设计方案 (3) 6、荷载计算 (3) 7、锚杆挡墙计算 (4) 7.1锚杆计算 (4) 7.2竖肋柱计算 (6)

1、工程概况 D区A线道路为重庆市港城工业园区内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道II级,道路全长0.96Km,标准路幅宽度22m,双向四车道。 2、设计依据 (1)由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院2007年10月所作《重庆市港城工业园D 区A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0+0.000~K1+021.403)(一阶段详勘)》。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设计参数 岩土参数建议值: 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C=50KPa、ψ=18°; 填土压实度按有关规范取值; 边坡岩体破裂角:东侧53°,西侧; 墙基底摩擦系数: 人工填筑土 0.25; 亚粘土 0.20; 强风化泥岩 0.3; 弱风化泥岩 0.45; 强风化砂岩 0.35; 弱风化砂岩 0.50。 边坡开挖允许放坡率 人工填筑土: 1:1.5;

挡土墙计算实例

挡土墙计算 一、设计资料与技术要求: 1、土壤地质情况: 地面为水田,有60公分的挖淤,地表1—2米为粘土,允许承载力为[σ]=800KPa ;以下为完好砂岩,允许承载力为[σ]=1500KPa ,基底摩擦系数为f 在~之间,取。 2、墙背填料: 选择就地开挖的砂岩碎石屑作墙背填料,容重γ=20KN/M 3,内摩阻角?=35o。 3、墙体材料: 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石γr =22 KN/M 3 ,砌石允许压应力[σr ] =800KPa ,允 许剪应力[τr ] =160KPa 。 4、设计荷载: 公路一级。 5、稳定系数: [Kc]=,[Ko]=。 二、挡土墙类型的选择: 根据从k1+120到K1+180的横断面图可知,此处布置挡土墙是为了收缩坡角,避免多占农田,因此考虑布置路肩挡土墙,布置时应注意防止挡土墙靠近行车道,直接受行车荷载作用,而毁坏挡土墙。 K1+172断面边坡最高,故在此断面布置挡土墙,以确定挡土墙修建位置。为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初步拟订将基础直接置于砂岩上,即将挡土墙基础埋置于地面线2米以下。因此,结合横断面资料,最高挡土墙布置端面K1+172断面的墙高足10米,结合上诉因素,考虑选择俯斜视挡土墙。 三、挡土墙的基础与断面的设计; 1、断面尺寸的拟订: 根据横断面的布置,该断面尺寸如右图所示: 1B =1.65 m 2B =1.00 m 3B =3.40 m B =4.97 m 1N = 2N = 3N = 1H =7.00 m 2H =1.50 m H =9.49 m =d + = 1.6 m α=1arctan N =2.0arctan = o δ=?21=35 o/2= o 2、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0h : 根据路基设计规范, γq h =0,其中q 是车辆荷载附加荷载强度,墙高小于2m 时,取20KN/m 2;

某边坡锚杆挡墙计算书

设 计计算 书

地质资料主要参数: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29.35 C=50KPa 考虑硬性结构面并且采用暴雨工况 饱和重度:24.5KN/m3 墙背直立:α=90 岩石内摩擦角:ψ=29.35 岩石等效内摩擦角: ψ=51 外倾角: θ=51 岩石破裂角取外倾角: θ=51 锚固体与岩体粘接强度:300KPa 墙背荷载标准值:q=20KN/m 2 钢筋与砂浆的粘结强度:2.4MPa (按规范7.2.4并考虑0.7折减系数) 主动土压力系数 1.按规范6.3.4条,直接按等效内摩擦角为51°进行主动土压力计算,Kai 按6. 2.4条:Kai=tg 2(45-ψ/2)==0.13 2.按规范6. 3.2条,对于有硬性外倾结构面滑动的边坡,按下式进行计算: ψηψθθβθψθδcos sin )sin()sin([) sin()sin(sin sin ) sin(a a Kq a a a b a Ka --+?--+++= a=90 β=0 δ=18 ψ=18 cs=50KPa 按地勘,破裂角及外倾角均取θ=51 Ka=0.18 3.考虑挡墙开挖后,墙后可能存在有限填土;且施工期间放坡未定; 因此,取按土质回填时,主动土压力系数Ka=0.3 边坡安全等级: 一级;取r0=1.1

一.侧向土压力计算 根据规范8.2.3条,本工程土压力分布采用半梯形 墙背直立,取E hk =E ak KN K H r E a hk 7203.014145.245.02 1 2=????=???= 根据规范8.2.5 KN H Ehk e hk 5714/9.0/7209.0/=== 间距s=2.5m qk=57×2.5=142KN/m 二.立柱(排桩)计算 取分项系数为1.35;视为支撑于锚杆的弹性连续梁计算,得 Mmax=107KN.m Qmax=286KN 配筋: 当采用柱肋式时,按300X600;正筋,负筋均配4Φ22;箍筋φ8@100 当采用排桩式时,排桩按施工期间抗滑配筋 三.立柱嵌入深度计算 本工程锚杆水平力与挡墙侧压力平衡,不计算嵌入深度,按构造设置 四.锚杆计算 分项系数取1.30 qk=142;Nak=142x2.5/cos15=368KN Na=1.3×142×2.5/cos(15)=478KN 锚杆面积计算,采用HRB400级钢,根据规范7.2.2: y a f N r As ζ0= As=1.1*478*1000/0.69/360=2116mm2 取3Φ32 五.锚固长度计算 锚固体:rb ak a Df N l ζπ= 锚筋:rb a df n Na r l πζ30= 粘结强度按2.4MPa 并考虑0.7系数 锚固体:La=368/1/3.14/0.13/300=3m 锚筋:la=1.1*478/0.6/3.14/(3*0.032)/(2400*0.7)=1.73m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示例

路基与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一)初始条件: (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 ;路 基宽度26m ,路肩宽度3.0m ; (2)基底倾斜角0α:tan 0α=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0.5m ; (3)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值按公路-I 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当于汽车?超20级、挂车 ?120(验算荷载); (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γ=183 /m kN ,填料与墙背的外摩擦角τ=0.5φ;粘性土地基 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a kP ; (5)墙身采用 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k γ=223/m kN ,容许压应力a a kP 600][=σ,容许剪应力a j kP 100][][==στ,容许拉应力a L kP 60][=σ; 墙后砂性土填料的内摩擦角φ: 34°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坡度(1:n ): 1:0.25 墙高H : 7m 墙顶填土高a : 3.0m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 行设计: (1)车辆荷载换算; (2)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a E 及其作用点位置; (3)设计挡土墙截面,墙顶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抗滑动稳定性 验算及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4)基础稳定性验算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5)挡土墙正截面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 设计参数 挡土墙墙高H=7m ,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 ,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L=10m ; 路基宽度26m ,路肩宽度3.0m ;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仰斜坡度1:0.25,α=-14.03°,墙底(基 底)倾斜度tan 0α=0.190,倾斜角0α=10.76°; 墙顶填土高度a =3.0m ,填土边坡坡度1:1.5,β=arctan (1.5)1-=33.69°, 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0.5m 墙后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φ=?34,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δ=φ/2=?17,填 土容重γ=18kN/m 3 ;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 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墙身砌体容重 k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 a σ]=600kPa,砌体容许剪应力[τ]=100kPa,砌体容许拉应力[wl σ]=60kPa ; 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kPa 。 2 车辆荷载换算 0.78m 3 主动土压力计算 3.1 计算破裂角θ ===18 140γq h

挡土墙例题原版

3.3.3.1 设计参数 挡土墙墙高=10m H ,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 ,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 L=10m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仰斜坡度1:0.25,14.04α= -,墙底(基 底)倾斜度0tan 0.19α=,倾斜角010.76α= ;墙顶填土高度 2.5a m =,填土边坡坡度1:1.5,()1 arctan 1.533.69β-== ,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0.5d m =;墙后 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35φ= ,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217.5δφ== ,填土容重 319/kN m γ=; 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墙身砌体容重322/k kN m γ=砌体容许压应力[]600a kPa σ=,砌体容许剪应力[]100kPa τ=,砌体容许拉应力 []60wl kPa σ=;地基容许承载力[]0250kPa σ=。

3.3.3.2 车辆荷载换算 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换算 查《路基路面工程》书中表6-5可得当墙高6m 时,附加荷载强度315/q kN m =。 则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0/15/190.79h q m γ=== 3.3.3.3主动土压力计算 a 计算破裂角θ 直线形仰斜墙背,且墙背倾角α较小,不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假定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 则: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89 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1.7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破裂面与荷载的交点到墙踵的距离: m=(H+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2.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89=6.6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荷载内边缘到墙踵的距离: p=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d=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25+3.75+0.5=5.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荷载外边缘到墙踵的距离: q=p+(26-0.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5.5+24.8=30.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 <m <q ∴ 假设正确 b 计算主动土压力a E 及其作用点位置

格构式锚杆挡墙验算

格构式锚杆挡墙验算 计算项目:格构式锚杆挡墙 1 计算时间:2012-09-14 18:06:47 星期五 执行规范: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本文简称《边坡规范》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文简称《抗震规范》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 [ 简图 ] ---------------------------------------------------------------------- ---------------------------------------------------------------------- [ 已知条件 ] ---------------------------------------------------------------------- 1. 基本信息 边坡类型土质边坡边坡等级一级 墙高(m)11.000梁容重(kN/m3)25.00 坡度(1:m)0.300梁砼等级C30

竖梁道数4梁纵筋级别HRB400 ├间距(m) 2.000梁箍筋级别HRB335 ├截面宽(m)0.300梁钢筋直径(mm)20 └截面高(m)0.300梁as(mm)50 平梁道数5梁抗扭计算ζ值 1.200 ├截面宽(m)0.300支座约束弹性 ├截面高(m)0.300 ├左悬长度(m) 1.300 └右悬长度(m) 1.300 2. 锚杆(索) 锚杆锚杆竖向间入射角自由段锚固段锚固体锚杆预加锚杆刚度号类型距(m)(度)长度(m)长度(m)直径(mm)力(kN)(MN/m) 1 锚杆 1.50010.00 5.007.0013080.00025.09 2 锚杆 2.00010.00 4.507.5013080.00025.09 3 锚杆 2.00010.00 4.507.5013080.00025.09 4 锚杆 2.00010.00 4.5010.5013080.00025.09 5 锚杆 2.00010.00 4.5010.5013080.00044.39 3. 岩土信息 背侧坡线数2面侧坡线数--- 背侧坡线水平投影长竖向投影长坡线长坡线仰角荷载数 序号(m)(m)(m)(度) 1 5.0000.000 5.0000.0001 27.0000.0007.0000.0001 坡线荷载荷载类型距离宽度荷载值 序号(m)(m)(kPa,kN/m) 1-1满布均载------10.000 2-1满布均载------70.000 面侧坡线水平投影长竖向投影长坡线长坡线仰角 序号(m)(m)(m)(度) 1------------ 2------------ 地面上地层数2地面下地层数1 墙后稳定地面角(度)60.000填土与稳定面摩擦角(度)15.000 填土与结构摩擦角(度)10.000 地面上地层厚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摩阻力frb浮重度

挡土墙设计与验算(手算)

第一章挡土墙设计与验算(手算) 1.设计资料 1.1 地质情况: 地表下1 m内为亚粘土层,容重γd=18kN/m3,内摩擦角?d=23o ,摩擦系数f d =0.5 ; 1m以下为岩层,允许承载力[σd] =700kPa,此岩层基底摩擦系数取 f d =0.6 1.2 墙背填料 选择就地开挖的碎石作墙背填料,容重γt=19kN/m 3 ,内摩阻角?t=43°,墙背摩擦角δt=21.5 1.3 墙体材料 采用M7.5砂浆40号片石通缝砌体,砌体容重γqr=25kN/m3,砌体摩擦系数f q =0.45 , 允许偏心距[e q] =0.25B ,允许压应力[σqa] =1200kPa,允许剪应力[τqj] =90kPa,允许拉应力[τql]=90kPa,允许弯拉应力[τqwl]=140kPa 2.技术要求 2.1 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2.2 分项系数: Ⅰ类荷载组合,重力γG=1.2 ,主动土压力γQ1=1.4 2.3 抗不均匀沉降要求: 基地合力偏心距[e]≤1/5B 3.挡土墙选择 根据平面布置图,K2+040~K2+100为密集居民区,为收缩坡角,避免多占用地,同时考虑减小墙高,因此布置仰斜式路堤挡土墙。K2+080处断面边坡最高,故以此为典型断面布置挡土墙

4.基础与断面的设计 1、换算荷载土层高 h 当m 2≤H 时, a KP q 0.20=;当m H 10≥时,a KP q 10= 由直线内插法得:H=9m 时,()a KP q 25.1162102102020=-???? ??---=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m q h 25.1925 .110== = γ 2、断面尺寸的拟订 根据《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关于尺寸的设计要求,如下图拟订断面,将墙基埋置于岩层上,深度为1.5m ,α=14°: 5.挡土墙稳定性验算(参照《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 5.1 主动土压力计算: ⑴ 破裂角θ试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内,由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有: =++=δα?ψ50.5°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过程

挡土墙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内容 1.根据所给设计资料分析确定的挡土墙位置和类型; 2.进行挡土墙结构设计; 3.进行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4.挡土墙排水设计; 5.对挡土墙的圬工材料及施工提出要求。 二、设计步骤 1.根据所给设计资料分析挡土墙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次设计的浆砌石挡土墙是为防止墙后堆积的煤矸石坍滑而修筑的,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 2.拟定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断面尺寸 给定资料:挡土墙高3.5m,堆渣坡坡比为 1:0.5 。设此挡土墙为重力式挡土墙,为增加挡土墙的稳定性,设置水平基底,为方便计算,挡土墙长度取单位长度L=1m。设墙顶宽为b1=0.5m,墙背坡比为1:0.5 ,墙面坡比为1:0.2 ,地基深h=1m,前墙趾宽为0.5m,后墙趾宽为0.5m。则可计算基底宽B=3.95m,墙身与基底交接除宽b2=2.95m。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浆砌石重度γ=22kN/m3,煤矸石堆积重度γ煤=12 kN/m3~18 kN/m3,取15 kN/m3,煤矸石内摩擦角φ=33°。地基与墙底的摩擦系数0.4 μ=,墙背与填土间的摩擦角为 δ=0.67φ=22.11°。

挡土墙草图 3.土压力计算 计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a E ,首先要确定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系数 Ka ,计算公式如下: 222)cos()cos()sin()sin(1)cos(cos )(cos ??????-+-++ +-=βεεδβ?δ?δεεε?a K ① Ea=1/2*γ煤H 2Ea ② 式中: Ea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kN/m ),其作用点距基底h ′(土压力图形的形心距基底的距离)。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一、 计算资料 某二级公路,路基宽8.5m ,拟设计一段路堤挡土墙,进行稳定性验算。 1.墙身构造:拟采用混凝土重力式路堤墙,见下图。填土高a=2m ,填土边坡1:1.5('?=4133β),墙身分段长度10m 。 2.车辆荷载:二级荷载 3.填料:砂土,容重3 /18m KN =γ,计算内摩擦角?=35?,填料与墙背的摩擦角2 ? δ= 。 4.地基情况:中密砾石土,地基承载力抗力a KP f 500=,基底摩擦系数5.0=μ。 5.墙身材料:10#砌浆片石,砌体容重3 /22m KN a =γ,容许压应力[a σ]a KP 1250=, 容许剪应力[τ]a KP 175= 二、挡土墙尺寸设计 初拟墙高H=6m ,墙背俯斜,倾角'?=2618α(1:0.33),墙顶宽b 1=0.94m ,墙底宽B=2.92m 。 三、计算与验算 1.车辆荷载换算 当m 2≤H 时,a KP q 0.20=;当m H 10≥时,a KP q 10=

由直线内插法得:H=6m 时,()a KP q 1510102021026=+-??? ? ??--=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m r q h 83.018 150=== 2.主动土压力计算(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 (1)破裂角θ 由'?== ?='?=30172 352618? δ?α,, 得: '?='?+'?+?=++=56703017261835δα?ω 149 .028 .77318.2381.1183.022*********.024665.0383.025.1222222000-=-=?+++' ??++-+?+??= +++++-++= ) )(()()() )(()() (tg h a H a H tg h a H H d b h ab A α 55 .0443.3893.2149.0893.2893.2428.1893.2149.056705670355670=+-=-++-=-'?'?+?+'?-=+++-=))(() )(() )((tg tg ctg tg A tg tg ctg tg tg ωω?ωθ '?=?=492881.28θ 验核破裂面位置: 路堤破裂面距路基内侧水平距离: m b Htg tg a H 4.3333.0655.0)26()(=-?+?+=-++αθ 荷载外边缘距路基内侧水平距离: 5.5+0.5=6m 因为:0.5〈3.4〈6,所以破裂面交于荷载内,假设成立 (2)主动土压力系数K 和1K 152.2261855.055.0231='?+?-=+-= tg tg tg atg b h αθθ566.0261855.05 .02=' ?+=+=tg tg tg d h αθ 282.3566.0152.26213=--=--=h h H h 395 .0261855.0() 56704928sin() 354928cos(()sin()cos(=?+'?+'??+'?=+++= ) )tg tg tg K αθωθφθ 698 .1151.0547.016282 .383.02)12152.21(6412)21(212 23011=++=??+ -+=+-+ =H h h H h H a K

06章挡土墙设计-习题答案路基路面工程

第六章挡土墙设计 一、名词解释 1.挡土墙 2. 主要力系 3. 主动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 5.锚定板挡土墙 6. 第二破裂面 1.挡土墙:为防止土体坍塌而修筑的,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 2.主要力系: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 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位移或倾覆),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 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 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墙背的抗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5.锚定板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定板以及其间的填土共同形成的一 种组合挡土结构 6.第二破裂面: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墙 背滑动,而是沿着第一破裂面与假想墙背之间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三、计算题: 1.某挡土墙高H=6m,墙顶宽度B=0.7m,墙底宽度B’= 2.5m;墙背直立(α=0)填土表面水平(β=0),墙背光滑(δ=0),用毛石和水泥砂浆砌筑;砌体容重为22KN/m3;填土内摩擦角φ=40°,填土粘聚力c=0,填土容重为19KN/m3,基底摩擦系数为0.5,地基承载力抗力值为f=180kPa,试验算该挡土墙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提示:土压力计算采用公式6-6或采用土力学中朗金(Rankine)主动土压力公式,土压力作用点位于墙高H/3位置)。 解:

(1)土压力计算: m kN H E a /4.74)24045(tan 61921)2 45(tan 21022022=-???=-=?γ 由于挡土墙后土压力沿着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因此土压力作用点距离墙底的距离为: z=H/3=6/3=2m (2)挡土墙自重及重心: 将挡土墙截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分别计算自重: m kN G /119226)7.05.2(2 11=??-= m kN G /4.922267.02=??= G1和G2的作用点离O 点的距离分别为 m a 2.18.13 21=?= m a 15.27.02 18.12=?+= (3)倾覆稳定验算: 5.129.22 4.741 5.24.922.11192211>=??+?=+=z E a G a G K a O 挡土墙满足抗倾覆稳定设计要求 (4)滑动稳定验算: 3.142.14 .745.0)4.92119()(21>=?+=+=a C E G G K μ 挡土墙满足抗滑稳定设计要求 (5)地基承载力验算 作用于基底的总垂直力

理正挡土墙设计详解

1第一章功能概述 挡土墙是岩土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土工构筑物之一。为了满足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理正开发了本挡土墙软件。下面介绍挡土墙软件的主要功能: ⑴包括13种类型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加筋土式、半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桩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垂直预应力锚杆式、装配式悬臂、装配式扶壁、卸荷板式; ⑵参照公路、铁路、水利、市政、工民建等行业的规范及标准,适应各个行业的要求;可进行公路、铁路、水利、水运、矿山、市政、工民建等行业挡土墙的设计。 ⑶适用的地区有:一般地区、浸水地区、抗震地区、抗震浸水地区; ⑷挡土墙基础的形式有:天然地基、钢筋砼底板、台阶式、换填土式、锚桩式; ⑸挡土墙计算中关键点之一是土压力的计算。理正岩土软件依据库仑土压力理论,采用优化的数值扫描法,对不同的边界条件,均可快速、确定地计算其土体破坏楔形体的第一、第二破裂面角度。避免公式方法对边界条件有限值的弊病。尤其是衡重式挡土墙下墙土压力的计算,过去有延长墙背法、修正延长墙背法及等效荷载法等,在理论上均有不合理的一面。理正岩土软件综合考虑分析上、下墙的土压力,接力运行,得到合理的上、下墙的土压力。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⑹除土压力外,还可考虑地震作用、外加荷载、水等对挡土墙设计、验算的影响; ⑺计算内容完善――土压力、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地基强

度验算及墙身强度的验算等一起呵成。且可以生成图文并茂的计算书,大量节省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第二章快速操作指南 2.1操作流程 图2.1-1 操作流程 2.2快速操作指南 2.2.1选择工作路径 图2.2-1 指定工作路径 注意:此处指定的工作路径是所有岩土模块的工作路径。进入某一计算模块后,还可以通过按钮【选工程】重新指定此模块的工作路径。

边坡锚杆挡墙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 边坡工程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2) 2.1地理位置、交通、环境、气候条件 (2) 2.2地形地貌 (2) 2.3地层岩性 (2) 2.4地质构造 (3) 2.5水文地质条件 (3) 2.6不良地质现象 (4) 3.边坡地质特征 (4) 3.1边坡形态特征 (4) 3.2边坡地质结构 (4) 3.3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4) 4.边坡稳定性评价 (5) 5.边坡支护设计 (5) 5.1边坡设计要求 (5) 5.2边坡设计方案 (5) 5.3边坡工程具体设计(具体计算详见计算书) (6) 6.主要材料 (7) 6.1钢筋 (7) 6.2混凝土 (7) 6.3注浆材料 (7) 6.4石料 (7) 7.施工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锚杆防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伸缩缝...............................................................................................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注浆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泄水孔...............................................................................................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锚孔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钻孔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施工组织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施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天然建筑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施工总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施工总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其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衡重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第三章 挡土墙设计 3.1. 设计资料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土墙,墙高H=7m ,填土高a=14.2m ,填料容重3 /18m KN =γ,根据内摩擦等效法换算粘土的?=42?,基底倾角0α=5.71°圬工材料选择7.5号砂浆砌25号片 石,容重为3 /23m KN k =γ,砌体[]kpa a 900=σ,[]kpa j 90=σ ,[]kpa l 90=σ, []kpa wl 140=σ,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4300=σ,设计荷载为公路一级,路基宽32m 。 3.2. 断面尺寸(如图1) 过综合考虑该路段的挡土墙设计形式为衡重式,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具体数据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如下: H=7m ,H 1=3.18m ,H 2=4.52m ,H 3=0.7m ,B 1=1.948m ,B 2=2.46m ,B 3=2.67m ,B 4=2.6m ,B 41=2.61m ,B 21=0.35m ,B 11=1.27m ,h=0.26m ,311.0tan 1=α 2tan α=-0.25 j tan =0.05 βtan =1:1.75,b=8×1.5+2+6.2×1.75=24.85m ; 图1挡土墙计算图式: 3.3. 上墙断面强度验算 3.3.1 土压力和弯矩计算: 3.3.1.1 破裂角 作假象墙背

18 .327 .1311.018.3311.0tan 1111'1+?=+?= H B H α=0.71 ?=37.35'1α ?=74.29β 假设第一破裂面交于边坡,如图2所示: 图2上墙断面验算图式: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手册》表3-2-2第四类公式计算: ()()βε?θ-+-?= 219021 i =33.1° ()()βε?α---?=2 1 9021i =14.9° 其中? β εsin sin arcsin ==47.85° 对于衡重式的上墙,假象墙背δ=?,而且' 1α>i α,即出现第二破裂面。 设衡重台的外缘与边坡顶连线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为0θ,则: 0tan θ= a H B H b +--111tan α=2 .1418.327 .1311.018.385.24+-?-=1.3>i θtan =0.65,所以第一破裂 面交与坡面,与假设相符。 3.3.1.2 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系数:K= () ()()()()2 2 2cos cos sin 2sin 1cos cos cos ? ? ? ???-+-++-βα?αβ???ααα?i i i i i =0. 5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