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降水)

合集下载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5、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逻辑推理法、观察发现法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Leabharlann 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降水的情况。
讲授新课:
内容小结:通过板书总结重点。
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小结并布置作业




一、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二、降水量的测量




课题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课型:互动课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观测方法
2、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教学重点
1、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2、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3、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4、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2.主要类型:
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降水

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降水

• 3、下列地带降水量最多的是( ) A、北极地区 B、 南极圈附近地区 C、赤道附近地区 D、 南回归线附近地区 4、乞拉朋齐是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被称为世界 的雨极,其降水类型是 (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 台风雨 D、 地形雨 5.降水的形式包括( ) A雾、霜、云 B雨、雪、霜 C雨、雪、冰雹 D霜、冰雹、雪
月 份
气温 º C 降水 mm
7
22.5 0
8
91011来自1222.7 21.7 19.2 16.7 14.1 1 7 13 26 79
降水 气温 (º C) 50 40 30 20 10 (毫米) 160 140 120 100 80
0
10 20 30 1 2 3 4 5 6 7 8
60
40 20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二讲:降水
学习目标
• 1.了解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 2.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掌握降水 的类型。 • 3.理解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及降水的 分布规律。
自我找寻
• 1.降水量用什么仪器测定? • 2.降水的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 3.降水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作 一下描述。 • 4.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 用什么方式表示?
C
D
C
课后习题答案(answers)
(1)乌兰巴托的最高温是19°C左右,最低 温是-23 ° C左右,出现在7月和1月 昆明的最高温是28 ° C左右,最低温是 17 ° C左右,出现在7月和1月
乌兰巴托的年温差约为42 ° C,
昆明的年温差约为11 ° C
答案(answers)
(2)乌兰巴托年降水量约为300mm, 昆明约为960mm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降水
一、主要降水类型
自主阅读课本P74找出下列问题: 1、什么是降水。 2、形成降水的条件是什么。 3、降水有哪些主要类型。
1、概念:从大气中 降落的雨、雪、冰雹 等,统称为降水
3、降雨的主要类型
1、对流雨:湿润 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 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 强度大、历时短 、范围小,常伴 有雷电。
2、地形雨:湿润 空气水平运动时, 遇到山地,沿山坡 “爬升“,温度下 降,水汽凝结,在 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往往在湿润气流 的背风坡形成雨影 区,降水少。
3、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 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二、降水量的测量 用雨量器来测量,单位为毫米
区降水少。 •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降水少,
东岸降水多。 • 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
少。
四、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 降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乌兰巴托
昆明
四、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ºC)13.8 14.2 14.4 15.6 17.1 18.7 20.6 21.4 21.1 19.3 16.4 13.8 降水 (mm) 61 64 50 18 4 1 0 4 8 9 45 42
印度尼西亚
亚马孙平原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极地区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内部 2、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非洲 北部
亚洲中部
亚洲 西部
非洲南部
澳大利 亚内陆

4.2气温与降水第二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4.2气温与降水第二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世界的干极
“世界干极”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 美洲西岸,年均降水量小 于。 连续无雨记载:91年
课堂小结
赤道地区多 回归线大陆东岸多 中纬度地区沿海多 迎风坡降水多
两极地区少
纬度因素
回归线大陆西岸少
中纬度地区内陆少 背风坡降水少
海陆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地势
课堂延伸
你能想到哪些有关降水的“功与过”的现象或者有关的语句?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海陆因素)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因素)
世界的雨极
乞拉朋齐
“雨极”
卡维金尼山
阿塔卡马沙漠
“旱极”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 北部,年平均降水量 10818毫米。
暴雨记录:26461mm
世界的雨极
为何年降雨量非常大?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蕴含丰 富的水汽,且乞拉朋齐位于其 迎风坡
发生地区:赤道附近、 夏季午后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②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发生地区:山地的迎风坡 (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一.降水的形成
3.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3种类型
③锋面雨:冷暖空气相遇时,
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 升”,冷凝形成降水。
发生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 区
降水类型
对流雨
受热膨胀上升
赤道附近、夏季午后
地形雨
遇地形阻挡“爬升”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冷暖空气相遇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降水测量
雨量器
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 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 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 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

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

第二节气温与降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了解降水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2. 初步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3.知道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自学课本57—60页,思考以下问题。

1.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其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 降水对人类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着重要影响。

3. 同一地方,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别,不同地方,降水的季节差异________。

4 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

5. 降水的分布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________。

6. 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受_________影响)。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3)温度带(受_______影响)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迎风坡降水_______(4)山地(受_______影响)背风坡降水_______(5)世界雨极________________,干极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 读下列“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⑴图中A点的降水量约毫米,B点的降水量约毫米,C点的降水量约。

⑵由A、B、C三地的降水量分布,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

⑶图中D点的降水量约,比较B、D的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⑷图中E点的降水量约,比较B、E的降水量,可知大陆东岸降水,西岸降水。

课堂达标1.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A. 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B. 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 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 降水与商业的关系2. 号称世界“雨极”的是下列哪个地区()A. 乞拉朋齐B. 火烧寮C. 吐鲁番盆地D. 沙漠3. 图中点A是,降水A.背风坡,少B.迎风坡,多C.背风坡,多D.迎风坡,少4. 赤道附近全年多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地形因素D. 洋流因素5. 地球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带是()A. 温带大陆西岸B. 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西岸C. 赤道及其两侧D. 极地地区6. 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规律是()A. 多→少B. 少→多C. 多→少→多D. 少→多→少7.读下列“A、B两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
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
知识小结
气温( ℃ ) 30
气温判断技巧:
1.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 3.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 (变化不大说全年,变化较大论冬夏)。
气温特点描述方式
时间+特点
20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海 陆 热 力 性 质 差 异
在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
知识小结
1.气温的变化: 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 2.气温时间变化: 日变化和年变化 3.日变化的特点: 最高值午后2时,最低值日出前后。 4.日平均气温: 一天四次观测到的气温相加并除以4。 5.月平均气温: 一个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该月的天数。 6.年平均气温: 一个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该年的月份。 7.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的差。 8.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9.年变化的特点: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5.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气温 年变化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
现在 1 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
6.1月0℃等温线大致沿
淮河-秦岭-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分布。
7.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度差别很大

8.夏季气温分布规律是 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1)错误,我国大西北沙漠地区气候特点的形象化写照,主要指新疆地区。 (2)错误,南方地区夏季炎热,便于夏季通风散热.所以墙体薄,窗户大。 (3)正确,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了抵御冬季严寒,所以吃火锅,睡火炕。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掌握三种降水类型。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3、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

4、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1、降水的形成条件,三种降水类型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学习过程】一、主要降水类型1、降水: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3、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分布4二、世界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表示。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64—65页相关内容,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课本65页活动题,并且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规律一、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课本56页活动中的问题:★总结:赤道两极影响因素: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三多三少):回归线大陆,东西温带沿海内陆影响因素:二、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响:1.如图3—10所示,箭头表示从海洋过来的气流运动方向,完成下列连线题A迎风坡降水多B背风坡降水少2.如图A,B两地,降水出现在地。

我们把这种受地形阻挡,在坡形成的降水称为地形雨。

3.小结: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降水多,降水少。

三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完成P66活动题【达标测试】1、“地形雨”多形成于()A 、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迎海风的山坡 D、背风山坡2、通常我们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A、某地一月的降水量B、某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C、某地一年内的月平均降水量D、某地一天的降水量3、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在﹝﹞A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B温带大陆东西沿海地区C 赤道附近地区 D南北两极地区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降水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降水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41
根据表格资料,归纳该地旳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温和降水
二、坐标统计图
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气温(℃)
降水(毫米)
1、绘制坐标图 标上气温和降水坐标值,
标上月份坐标值。 2、描点(在坐标上相应 位置标出代表各月旳气 温值旳点) 3、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4、在相应月份画上相应 长短旳柱形图,表达各 月降水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气温: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气温和降水
1.下列有关降水分布旳说法,正确旳是 ( D ) A.沿海地域一定降水多 B.中纬度地域一定降水少 C.迎风坡一定降水多 D.赤道附近降水一般较多
2.喜马拉雅山南坡旳降水量比北坡旳降水量大,主要 原因是( C )
气温和降水
“雨极”
乞拉朋齐
怀厄莱阿莱 阿塔卡马沙漠
“旱极”
气温和降水
1.读图,看一看赤道地域和两极地域哪里降水多? 2.读图,比一比 亚欧大陆沿海地域 和内陆地域哪里降 水多? 3.读图,说出 年降水量少于200 毫米旳地域主要在 哪里?
气温和降水
世界降水旳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 ; 2、两极地域降水 少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大陆东岸 多 ; 4、中纬度沿海地域降水 多 ,内陆地域降水 少 。
1
0
4
8
9 45 42
(1)在下页图坐标网格中,请你绘出洛杉矶旳气温年变化 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2)根据所绘图像,说出洛杉矶旳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 化旳主要特点。
气温(ºC) 50 40 30 20 10
气温和降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 降水(毫米)
30


● ●
250 200

20

● ●
10

● ●
150

0 -1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气温和降水
(1)找出两城市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计算两 城市的气温年较差。 (2)请估算两城市的年降水量。 (3)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主要有哪些差别?
气温和降水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降水
气温和降水
自主导学
结合P74~75《主要降水类型》材料,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降水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降水的测量方法 降水的主要类型
气温和降水
一、什么是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气温和降水
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连续24小时的暴雨
某城市下了大雪
气温和降水
一、表格
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降水量 (mm) 25 27 51 68 126 297 256 117 186 100 34 41
根据表格资料,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温和降水
二、坐标统计图
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绘制坐标图 标上气温和降水坐标 值,标上月份坐标值。 2、描点(在坐标上相应 位置标出代表各月的气 温值的点) 3、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4、在对应月份画上相应 长短的柱形图,表示各 月降水值
气温和降水
降水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气温和降水
四、主要降水类型
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
雨,地形雨、锋面雨。
地形雨
气温和降水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对流雨以低纬度地区表现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降水时间 非常准确。早晨天空晴朗,随着太阳升起,天空积云逐渐形成 并很快发展,越积越厚,到了午后,积雨云汹涌澎湃,天气闷 热难熬,大风掠过,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降水延续到黄 昏时停止,雨后天晴,天 气稍觉凉爽,但是第二天, 又重复有雷阵雨出现。在 中高纬度,对流雨主要出 现在夏半年,冬半年极为 少见。
40 20 0 9 10 11 12(月)
气温: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气温和降水
1.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
( D)
B.中纬度地区一定降水少 C.迎风坡一定降水多 D.赤道附近降水一般较多 2.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降水量比北坡的降水量大,主要 原因是( C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说说降水给人类带 来的欢喜与忧愁。
气温和降水
二、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读一读
大气凝结核是指悬浮在大气中并能使水汽在其上凝结成小水滴的微粒。
凝结核的分类: 1.吸湿性凝结核,它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易溶于水。 如海水溅沫进入空气的盐粒,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和烟粒等,是很活
(1)在下页图坐标网格中,请你绘出洛杉矶的气温年变化 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2)根据所绘图像,说出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
化的主要特点。
气温和降水
50 40 30 20 10
气温(º C)
降水(毫米) 160 140 120 100 80 60
0
-10 -20 -30 1 2 3 4 5 6 7 8
气温和降水
“雨
“旱极”
气温和降水
1.读图,看一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2.读图,比一比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 和内陆地区哪里降 水多? 3.读图,说出 年降水量少于200 毫米的地区主要在 哪里?
气温和降水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 2、两极地区降水 少 ; ,大陆东岸 多 ;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少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 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气温和降水
地形雨:湿润空气
水平运动时,遇到山 地,沿山坡“爬升“, 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往往在湿润气流的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降水少。
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 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气温和降水
②根据提供的资料表,完成下列任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气温 13.8 14.2 14.4 15.6 17.1 18.7 20.6 21.4 21.1 19.3 16.4 13.8 (º C) 降水 61 64 50 18 4 1 0 4 8 9 45 42 (mm)
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
新课导入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 主要降水类型
世界降水的分布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课堂练习
跃的凝结核,一经吸收水分,能形成浓度很大的胚胎,然后以胚胎为
中心而进行凝结。 2.非吸湿性凝结核,虽不易或不溶于水,但易为水所润湿,如尘埃、
岩石微粒、花粉等,它们可将水汽吸附在其表面上而形成小水滴。
气温和降水
降水的形成——模拟实验
气温和降水
三、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 (2)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气温和降水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当 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日期 降水量 3日 15mm 5日~6日 21mm 10日 25mm 21日 13mm 24~25日 35mm 29日 41mm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 A.150mm B.25mm C.5mm D.530m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 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 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 D.该地当月降水分配很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