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溯源性

合集下载

体外诊断 溯源 方法

体外诊断 溯源 方法

体外诊断溯源方法摘要:一、体外诊断概述二、溯源方法的重要性三、常见溯源方法介绍四、我国体外诊断溯源政策及实施五、溯源方法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实例六、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七、总结正文: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外对生物样本进行检测,以获取有关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它在临床诊断、疾病筛查、治疗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体外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方法的溯源性。

本文将介绍体外诊断溯源方法的重要性、常见溯源方法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实例,并对我国体外诊断溯源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体外诊断概述体外诊断是指从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等)中提取有用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体外诊断主要包括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不断涌现,为疾病诊断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溯源方法的重要性溯源性是体外诊断结果可靠性的核心要素。

溯源方法是指能够追踪到检测方法来源和准确性的技术或方法。

在体外诊断中,溯源方法有助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降低误差和假阳性/阴性率,提高检测质量。

缺乏溯源性的检测方法可能导致诊断错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负担和风险。

三、常见溯源方法介绍1.参考测量方法:参考测量方法是具有高度准确性和溯源性的测量方法,可为其他检测方法提供校准和质量控制。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血糖、血脂等检测方法的参考测量方法。

2.校准品和质控品:校准品用于校准检测设备,确保设备准确度;质控品用于监测检测过程的质量。

它们在体外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方法学比较和验证:通过将新的检测方法与已有的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和验证,评估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这一过程有助于确定新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为体外诊断提供更多选择。

四、我国体外诊断溯源政策及实施为规范体外诊断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检测质量,我国卫生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体外诊断溯源政策。

对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与标准物质溯源的几点分析

对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与标准物质溯源的几点分析

对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与标准物质溯源的几点分析摘要:本篇文章将对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和标准物质溯源进行思考分析,着重对标准物质各方面进行介绍,因为体外诊断的品种种类有很多,我国在体外标准质量和数量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通过对其进行思考分析,并且借鉴优秀的经验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标准体系以及强化标准贯彻等方式,这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控制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体外诊断;质量标准;标准物质;试剂1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标准物质的概述体外诊断试剂标准是体外诊断试剂在试验的时候进行比较使用的,它具有确定特性和量值的特点,主要是对其进行评价。

标准物质需要经过原料的选择、稳定性考察、协作标定、标准化操作和国家标准物质申报审批程序等,接下来就对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标准物质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选择原料的原则在进行选择合适的候选品原料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这一环节是标准物质制定的关键。

像制备病原微生物类体外诊断检测用的标准物质材料可以选择不同感染者的血液和血浆,或者是选择实验室培养的毒株。

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感染阶段,同样的病原微生物的不同亚型、基因相似的不同病原微生物等因素,它们对于最终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同时,将用人来源的生物材料作为标准物质的原料或者是辅料的时候,因为材料具有传染性,对于实验室的安全需要格外重视。

在确定标准物质的原料以后,需要对考察的原料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行考察,因为均一性是保障原料制备的标准物质均匀一致,稳定性是可以使标准物质有长期使用的价值。

其中,稳定性考察需要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不同的时间。

1.2协作标定生物标准物质在更替或者是新建的时候,需要根据品种的性质、难度等对其进行检定。

对于协作研究参加单位的数量,在保障总数相同的情况下,参加单位多的,每个单位提供实验次数少与参加单位少、每个单位提供实验次数多相比后可以发现前者更加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 17511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 17511

• 常规通常检验医学可提供400~700类量的结果。其中这些量中的大 多数,因为仅由(参考)测量程序组成一个计量上的较高步骤、或因 测量程序和(参考)校准品组成两个较高步骤等,终止了产品校准品 赋值上计量的可追溯性。原因是许多这样的量通常和具有临床上相关 性质的分子种类混合物有关,但是,这些比例各异的分子具有不同的 结构和相对分子量,如:糖蛋白。 • 根据计量学溯源至SI的可能性及测量程序和校准品的不同计量水平的 可获得性,证实了有如下五种典型的计量学溯源链的上端。 • a)测量结果可以在计量上溯源至SI的量。 有可用的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个或多个(经认定的)一级参考物质 (用作校准品)。达到这样水平的有约25~30个类型的量,具有良 好确定的组分,如:一些电解质、代谢物、甾体激素和一些甲状腺激 素。在医学实验室提供的常规结果中,这些量占较大部分(见4.2.2, 5.2,图1和图2)。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计量学溯源链和校准等级…………………………………………………………………… 4.1 原理…………………………………………………………………………………………. 4.2 结构和命名 .................................................................................................................................... 4.3 建立计量溯源性需考虑的问题 .................................................................................................... 4.4 参考物质的功能 ............................................................................................................................ 5 校准传递方案 ................................................................................................................................... 5.1 可获得性和结构 ............................................................................................................................ 5.2 具有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级校准品、能在计量上溯源到 SI 的情况.................................. 5.3 有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非一级)和国际约定校准品,不能在计量上溯源至 SI 的情况 ............................................................................................................................................ 5.4 具有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非一级) ,无国际约定校准品,不能在计量上溯源至 SI 的情况 ........................................................................................................................................ 5.5 具有国际约定校准品(非一级) ,但无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不能在计量上溯源 至 SI 的情况................................................................................................................................... 5.6 具有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但既无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也无国际约定校准品, 不能在计量上溯源到 SI 的情况................................................................................................... 5.7 正确度控制品 ................................................................................................................................. 6 测量不确定度表达 ........................................................................................................................... 7 计量上可溯源校准的确认 ............................................................................................................... 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中应给出的计量溯源性信息............................................................ 参考文献 ...............................................................................................................................................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溯源相关术语
参考物质
有证 参考物质
测量标准
校准物质



质量

控制物质



参照对象

PPT文档演模板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关系
质量控制物质 校准物质
有证参考物质 参考物质
H&S H&S C&U C&U
IQC&EQA CAL
CAL、ME 测量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定义
每一校准等级对不确定度的贡献要考虑: 不确定度的评定文件,每一校准等级又包括两个方面的来源(校准物 质、校准过程)除了校准贡献外,同时还应有校准物特性和方法特性 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均匀性、稳定性。
PPT文档演模板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 中的溯源性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4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 求
序言:
题目注册检测中的要求,而不是指检测机构的要求,和大家分享的主 要是围绕这些要求我们该如何实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值可溯源,我 们知道注册检测是对产品性能特征的复核性验证试验,而检测中并未进 行溯源性验证方面的试验,事实上是完全建立量值可溯源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注册检测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隐含条件是测量结果的溯源性 已建立。注册检测中的溯源要求和国家/国际上相关标准文件的要求是一 致的,没有特殊的。谈到溯源,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ISO标准,想必 GB/T 21415(ISO 17511)的内容培训大家都接受了很多,在这里就不逐条 对该标准说明,汇报的内容主要是参照以下文件,结合一些实例谈谈我 们围绕诸多的要求如何来实现量值溯源:

体外诊断试剂 校准品溯源报告 量值传递方案依据 GBT21415-2008ISO17511-2003 FT3测定试剂盒

体外诊断试剂 校准品溯源报告 量值传递方案依据 GBT21415-2008ISO17511-2003 FT3测定试剂盒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校准品溯源报告1.目的制备性能稳定的工作校准品,用作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法)的质控控制。

2.范围适用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免疫荧光法)校准品的溯源、制备、赋值。

3.制备过程3.1材料(1)高纯度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抗原(纯度≥99%)。

(2)采用标准小牛血清作为基质。

3.2制备方法取适量高纯度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纯度≥99%),用标准小牛血清将其稀释成约0.7、6.5、15、35、45pmol/L。

4.浓度测定、赋值过程4.1试剂参考测量程序:Biomerieux,SA生产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检测试剂盒(酶联荧光法),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62400887。

常规测量程序:***生物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免疫荧光法)测定试剂盒、干式免疫荧光分析仪;有证参考物质:中检所国家标准品150550-201203。

4.2赋值流程按下图的溯源流程对制备的工作校准品进行赋值。

物质程序实施4.2.1操作步骤4.2.1.1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参考测量程序)的校准按《GB/T21415-2008/ISO17511:200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4.2.2f 要求: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应是一个或多个现有一级或二级校准品校准的测量系统。

用参考测量程序重复测量中检所国家标准品150550-201203,对测量结果进行t 检验,验证测量值是否与参考物质的理论值存在显著差异。

在δ未知的情况下,单个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t 检验(t-test)统计量计算公式如下:计量学溯源校准赋值国际公认参考测量程序中检所国家标准品150530-0312制造商工作校准品IVD 制造商内部参考测量程序:Biomerieux,SA 生产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检测试剂盒(酶联荧光法)IVD 常设测量程序本公司产品多次测量制造商产品校准品IVD 制造商常规测量程序临床样本临床检测结果中检所或相关组织***IVD 制造商终端用户ns u x t 0-=参考测量程序校准结果如下:中检所国家标准品150550-201203(15.68pmol/L )参考测量程序测量值16.2315.2116.5614.3915.4814.9614.9114.3614.8616.5716.2615.7616.5016.8615.7715.0416.6216.2814.9315.9815.9817.1416.9517.0414.6115.3716.7616.7915.6314.6916.6717.1116.9515.8414.6017.0015.7916.3216.7115.7115.5714.66中检所国家标准品1150550-201203稀释后的理论值为15.68pmol/L ,经计算,统计量t=1.584<t (0.05,双侧)=2.326,参考测量程序检测结果与理论值差异不明显。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
2 质量控制
通过注册检测,可以有效控制生产企业的质量标准,提供高质量的诊断试剂。
溯源性要求对试剂注册检测的必要性 和影响
1
必要性
溯源性要求能够追踪试剂的源头,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注册检测来说, 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影响
溯源性要求的落实,能够促使企业更加规范和严格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 全性。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 的溯源性要求
为确保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溯源性要求在注册检测过程中显得尤 为重要。本演讲将介绍溯源性要求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探讨溯源性检测的方 法和未来发展。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了解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中的溯源性要求,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加强医疗领域的质量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体外诊断试剂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基本概念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在体外进行的对人类样本进行检 测的试剂。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样本的检测。
种类
常见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血糖仪、血液凝固时间检 测试剂、心肌肌钙蛋白测定试剂等。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检测的重要性
1 保障公众健康
注册检测能够确保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公众的健康提供保障。
溯源性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技术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溯源性检测将有更多的技术 手段和方法可供选择。
应用拓展
溯源性检测不仅在医疗领域有应用价值,还可以应用于 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溯源性检测的主要方案和技术手段
方案一
通过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追踪体系,确保试剂的质量和 溯源性。
方案二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对试剂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实现溯源目标。
溯源性检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 数据标准化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和质控品赋值的溯源性说明.pdf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溯源和质控品赋值的溯源性说明.pdf

天津市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技术审查要点1范围本文规定了对建立或确认测量正确度为目的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进行确认的方法,校准品和质控品由生产企业提供,作为体外诊断试剂的一部分或与其一起使用。

适用于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技术审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说明的引用而成为本说明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说明,然而,鼓励根据本说明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说明。

GB/T 21415 - 2008/ISO 17511: 200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GB/T 19702 - 2005/ISO 15193: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GB/T 19703 - 2005/ISO 15194: 200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参考物质的说明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说明3.1计量学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2国际标准品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值不必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被指定或普遍承认的测量标准。

3.3国家标准品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标准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

3.4企业标准品通过与相同量的国际(国家)标准品和/或进口(国产)试剂比对而定值的测量标准。

3.5浓储液使用国家标准品和/或企业标准品赋值,作为企业标准品和或校准品配制过程中的母液。

3.6校准品 Calibritaor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是指在酶标板上包被相关的抗原(或者抗体) 后,利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法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关抗体(或者抗原)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相应的酶标记的抗体和/或者抗原进一步反应,经过酶催化底物发生显色反应,由形成的颜色的强弱来判断样本中相应的抗体或者抗原的存在。

为了规范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合用于应用酶联免疫法的第三类诊断试剂(病原微生物) 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其他类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如第二类等) 参考本指导原则执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修订。

(一)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二)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 (试行)》的考核。

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管理部门批准。

(三)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在研制时,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四)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五)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一)主要生物原料与诊断试剂的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生物活性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杭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

这种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者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 等。

使用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种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者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溯源性
1、计量学溯源性: 遁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1:通过校准传递方案确定的(参考)测量程序实现每一步比较。

•注2:溯源性有几种类型。

本标准使用术语“计量学溯源性”。

校准传递方案:使用相同类型量的较高级参考物质,对特定顺序的测量程序进行校准,用于对参考物质进行赋值的过程的详细描述。

2、一级参考物质: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参考物质,由一级参考测量程序赋值。

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具有最高级计量学特性的参考测量程序,其操作能够被充分描述和理解,可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表示完整的不确定度,不必使用测量的量的测量标准为参考,结果即可接受。

3、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酌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注:词“均一”指肉眼可见的物质的物理均一性,不是分析物分子间的微观不均一性。

4、溯源性:通过一条连续(不间断)的比较链〔在一定的误差条件下〕,使病人样品检测结果与国际或国家的参考系统〔在参考实验室,使用参考方法、参考品得到的结果〕联系起来的特性。

说明结果准确的依据。

为了领会可追溯性。

为此,检验结果除了在分析性能(如精密度、正确度、检测范围、分析特异性、分析灵敏度、参考区间等)有足够的证据外;还应显示结果量值在计量单位一致的前提下,和参考方法、或以参考品校准后的方法对病人样品检测结果量相同的依据。

这就是追求检验结果的可溯源。

5、值的溯源性步骤
6、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是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已经定量。

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一级校准品应具有由一级参考测量程序所赋的值和测量不确定度,通过正式的实验室间验证实验,包括互换性的评估。

注1:一级校准物质的制备和验证应由国际组织负责。

注2:举例来说,BCR有证参考物质是一级校准物质,由欧盟“测量和测试机构”建立。

或者由欧盟的“参考物质和测量研究院(IRMM)”与IFCC合作建立。

7、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这类标准品可以是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的溶液),也可以存在于相似基质中。

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

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和控制物的定值。

二级校准品应由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定值。

注1:二级校准品可以有证书。

注2:可在参考测量实验室或制造商实验室内进行定值。

注3:二级校准品可以是具有基质的材料;这些基质相似于最终用户常规测量程序测量的人样品。

8、控制物(质控物):用于体外诊断的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是一种旨在用于医学检测系统中使用的物质、材料等,其目的是评价或验证测量精密度或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变化导致的分析偏差等。

用于能力验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等。

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用于常规质量控制,以控制病人标本的测定误差。

控制物不能用于标定仪器或方法。

定值血清:在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未定值血清:一般情况下使用。

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然后定值经过修正后得到校准品。

分类:A.根据质控品的物理性状不同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
B.根据有无测定值可分为定值(蓝色标签)质控品和非定值(红色标签)质控品。

定值质控品:定值质控品通过合适的分析方法或程序测量确定的参考值,并给定参考范围。

非定值质控品:非定值质控品可以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但没有指定的参考范围,可以不指定非定值质控品应用的分析测试系统,但需满足质量控制规则的要求。

各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以上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9、单一的仪器不能溯源,需要整套检测系统溯源。

检测系统的要素:(1)试剂;(2)分析仪;(3)校准品。

它实现可追溯性中自始至终必需使用新鲜病人样品。

始终采用方法学比较,为了使病人样品的结果和参考系统检测结果一致,调整校准品的值。

校准品都属于制造商提供的检测系统专用的。

从来没有任何系统、试剂通用的校准品。

ISO17511中谈及的一级或二级校准品,只是为说清问题,将一级或二级参考品表示为一级或二级校准品。

10、校准品质控品指导原则
校准品的溯源性、互换性,定值质控品赋值的统计学处理应提供校准品的溯
源性资料,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该产品的值,止于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

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研究资料。

应至少提供一批校准品靶值的赋值程序及测量不确定度资料,校准品如有互换性,应提供互换性验证时对其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修订的研究资料。

应至少提供一批定值质控品靶值的赋值程序、统计学处理、修订及可接受区间值的研究资料。

物质的互换性用两种测量程序测定某一给定物质的量时所测定结果的数学关系,与用这些测量程序测量实际临床样品时测量结果的数学关系的一致程度。

真实度控制品用于评价测量系统测量偏移的参考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