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ppt经过 人民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

C 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
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
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
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
材料一 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 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 战争中失去的土地。2月15日,这份密报被英国情报 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知道后认为这是对美 国的侮辱和挑衅。美国新闻界将电报公布后,全国一 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向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3天后,他被撤职。
(1)重心:西线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法国境内)1914.9 ①国家:德国→英法 ②特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1914年底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 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实力,推动战争进程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
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
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
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
材料一 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 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 战争中失去的土地。2月15日,这份密报被英国情报 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知道后认为这是对美 国的侮辱和挑衅。美国新闻界将电报公布后,全国一 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向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3天后,他被撤职。
(1)重心:西线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法国境内)1914.9 ①国家:德国→英法 ②特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1914年底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 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实力,推动战争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21 人教版

索姆河德愈奥下,方开结面始果困走:难下德重坡国重路,消每。灭况此法军主力的
战役为此成为计一划战失的败转,双方形成
巴黎
三、战争的结束和后果
1、战争的结束
1918年11月
2、战争的后果
同德十
盟 国 的 失 败 宣 告 结 束 。
国 宣 布 投 降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以
•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 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 美国的参战
再见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56 人教版

1913年欧洲主要帝国的殖民地分 布TOP3 No1:英国 No2:法国 No3:德国
一战前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一战前殖民地分布图 殖民地分布图
经济实力 殖民地分布 TOP3 TOP3 德国 No1 英国 英国 No2 法国 法国 No3 德国
德国集结的U型潜艇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英
三国协约
1870 年
26%
14% 6%
16% 38%
1913 年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 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 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 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 ? 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英国殖民地
法国殖民地
一战前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一战前德国的殖民地分布图 殖民地分布图
英国殖民地
法国殖民地
德国殖民地
火眼金睛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步入帝国主义阶段。为重新分 英国 割世界,德国与法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以 他们为中心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进 1914 年 7月 行疯狂备战。终于在1918 年 11 月,爆发了 意大利 一战。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见风使舵,加 入协约国一方。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 前规模的战争,最终以同盟国胜利而告终。 协约国 非正义的战争 这场正义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引人深思。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 结束
战争影 响 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 27个,同盟国4个) 灾难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8.请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 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2.凡尔登战役:
(1)凡尔登战役发生在何时? 1916年
(2)参战的是哪两个国家的军队?历时多长时间? 德、法两国军队 历时10个月
2.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
战争是残酷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会影响经济发展。当国际争端和矛盾出现时, 最好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人类需要和平。
5.三国同盟的成员有哪几个国家?三国同盟是怎样形成 的?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为了防止法、俄联手反德,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 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进来。1882年,由德国、奥 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奥匈帝国是指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的帝国,范 围包括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克 罗地亚等。
意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什么危害?
他们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 战一触即发。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 民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 夫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1912年和 1913年,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 大军事集团的支持。
(2)参战的国家:
德国、
奥匈帝国 等国
俄、英、 法、意、 塞等国
目标导学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后来战场扩大到哪里?
战争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在 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英德两国的矛盾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 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光下的地盘。”
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 哪些利益要求?
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维护欧陆霸主地位
A德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 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 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 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 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导火
线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
斐迪南大公
奥匈帝国皇帝 佛兰茨•约瑟夫
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爱国青年普林西比
普林西比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 大公后被捕。
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 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 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 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 开始了。
一、大战的爆发
说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 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后起 的美国、德国赶上并超过了英法老牌国 家。这种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 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与实力对比变化相 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 占有状况未变,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 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19河池)“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
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
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A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
3、交战双方:
协约国
同盟国
4、三条战线 (欧洲战场):
西线、东线、南线
这说明了什么?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5、重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到12月19日
惨烈,损失大,有“绞肉机”“地狱 ”“屠场”之称。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 从双方来说,都是强盗的 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
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 目的是奴役巴尔干••••••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 的目的是••••••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 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 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意大利则要 ••••••在地中海建立霸权。——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 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 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 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28 人教版课件

出贡献。
课后作业:
请你来设计 一战的大事年表。
1914年6月 1914年7月
1916年 1917年 1918年11月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 美国、中国参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愿和平永驻人间,愿和平之鸽
永远翱翔于蔚蓝的天空。
谢谢指导!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讨论:
一战给你留下哪些思考?你 认为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一战是帝国主义 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爆发的,是一场非正义的
战争。
我们要珍惜和平,利用和平时机大力发展我国的 国力,反对世界霸权主义。青少年学生应抓住大 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作
课后作业:
请你来设计 一战的大事年表。
1914年6月 1914年7月
1916年 1917年 1918年11月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 美国、中国参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愿和平永驻人间,愿和平之鸽
永远翱翔于蔚蓝的天空。
谢谢指导!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讨论:
一战给你留下哪些思考?你 认为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一战是帝国主义 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爆发的,是一场非正义的
战争。
我们要珍惜和平,利用和平时机大力发展我国的 国力,反对世界霸权主义。青少年学生应抓住大 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19 人教版

A 塞尔维亚
B 萨拉热窝 C 德国 D 奥匈帝国 E 凡尔登
C E
D
BA
三、材料分析题: 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 加夫里诺·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 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中的“普林西波”他是哪国人?“他的子弹”射向 了哪国哪个人物?
1882年形成 的军事集团 1907年形成 的军事集团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B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 北约和华约建立
D 欧洲共同体建立
3、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 B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 《英法协约》的签订 D 《英俄协约》的签订
4、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
•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②识别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每一幅插 图(包括地图册)
中考要求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 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 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整合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 时间
凡尔登 1916 战役 2-12
索姆河 战役
日德兰 海战
1916 6-11
1916 5
交战 双方 法→
德
英法 →德
结果
德军歼灭法军主 力、迫使法军投 降的计划宣告失 败 未分胜负
英→ 英仍掌握制海权 德
特征或意义 时间最长.具有决定意 义战役(转折点)
规模最大战役
最大一次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二)大战经过:三个阶段\三条战线\四大战役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阶段: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 持续四年
欧洲三条战线:
交战双方:协约国与同盟国
西线(决定作用)、东线、南线 主要战线
东线:波罗的海 南岸至罗马尼 亚,由俄国对 德.奥匈作战
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英法俄三国达873万
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
2.88亿。
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协约国能利用殖
半殖的资源,利于长期作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 哪些?
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4、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大战爆发:
在德支持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 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 国
凡尔登战役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 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 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 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 “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为什么要 采取这种政策?
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加速一战结束 ③影响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 ②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
名称
凡尔登 战役
索姆河 战役
日德兰 海战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特征或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 ②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
“施里芬计划” 德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制定了著名的
“施里芬计划”:德国在西线集中主力 6周内打败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
国。 “速战速决”
德皇威廉二世 对战争胜利信 心百倍,他对 即将开往前线 的士兵宣布: “叶落之前你 们就能返回故 乡”。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目的: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 时间:1916年6---11月 时间:1916交年战2-双--方12:月英时法间联:军1→91德4年军 9月
中立政策
A、远离欧洲战场,受影响不大 B、孤立主义传统政策影响 C、可利用中立地位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发战 争横财(主因)
材料二 1917年4月2日,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
说:“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没有
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 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可能性原因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根本原因
【具体表现: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 烈的斗争。三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 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 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
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
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
理这个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2》)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目的是什么?
其真实的用意何在?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
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呢?
①威尔逊: 是为了世界和平、各民族解放、捍卫人类的权利, ②真正目的: 是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为了捞取战利 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历时最长,一战中具战有速决决定” 战略(施里芬计划)破产.
意脚义跟的、战德役 国和 兵转 力折 士点气衰,法后落军西站线稳进入相持阶段
凡尔登
巴黎
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日德兰海战
时间:1916.5 交战双方:英→德
特征:一战中最大一次海战 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
结果:英仍掌握制海权
⑴经济: 德奥集团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
主要原因
⑵军事: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实力
⑶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①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帝国解体; ②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⑷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意大利倒戈(参加协约国);美、日、中等中立 国参战,增加了协约国实力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给人类带来了 1、摧毁了四大帝国
巨大的灾难
一
2、欧洲中心地位的动摇 3、美日崛起
战 催生了新世界 4、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的 (国际力量对 5、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影 比的变化)
6、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整体
响
化方向发展(国联的成立)
人类社会的 影响
新技术的发展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1.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装备部队,加上 深壕沟.铁丝网等防御设施,使防御一方实力大增. 2.传统进攻方式很难在现代化设施面前奏效 3.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战场通讯困难, 加上受战略战术和装备的局限。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
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 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 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③俄国退出战争 原因: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1917--1918年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①德国西线进攻(4次):1918年3月至7月 失败 ②协约国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福煦)
3、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1917--1918年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①美国参战:原因 标志 影响
②中国参战:1917年 北洋政府 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 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煦xù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 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 良好队形。”
1914年9月11日,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 “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
东线:俄→德奥(一胜一败) --------形成对峙局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西线陷入持久阵地战
结合作业本P3第8题材料一.二或学案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 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的原因: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
③德国投降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P16【学思之窗】—[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材料二:
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
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英法俄占27.9
西线:比利 时、法国北 部和德法边 境,由英法 对德作战。
南线:巴尔干 地区,由塞尔 维亚和奥匈帝 国军队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大战第一阶段:1914年 战争重心在西线 西线:马恩河战役
1914.9 英法联军→德军 德军撤退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破产
-----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原因.标志.影响) 美国参战原因: 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1916.2德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直接原因)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
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标志:1917.4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交概况战:双德出方动:概伤飞法亡况机→::.英飞德1国艇30交.首毒多战次气万双弹使(索.方用姆:坦河英克地法狱联军) →德军 伤结迫索使亡果姆法::河7宣军0多告投结特万德降果征国的(凡歼计::一尔灭划未战登法破决结 第中绞军产出一果规主;肉次胜:力模机大负德、最)规军大模撤战战退役役,宣告德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