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文化对比-精

合集下载

英汉对比-文化对比

英汉对比-文化对比

• Walk down the aisle/go down the aisle/take sb.
• Touch wood/knock on wood(古时英国人认为某些树木
有神奇的魔力,这些数会保佑那些触摸过它们的人,因此当人们谈及某 些令人不快的事时,他们马上接着说touch wood,并同时触摸一下身边 的木头或木制品,以保佑说过的坏事不会发生.美国人后来把它说成 knock the wood,意思是“但愿好运常在”
生活生产方式
航海业发达的英国
英语民族长期过着航海生活,因而英语中就有了 大量关于航海或源于航海的说法——这些词以大 陆文化为根基的汉语中就没有对应词语。以下举 几个容易搞混的例子: able 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 be left high and dry(“船高高的搁浅在沙滩上”指 “陷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 give sb or sth a wide berth(“让出一条宽宽的水 域”,指“远远地躲开”,而不是“让其自由发 挥”) show one's true colours (“亮出自己的真正旗帜”, 即“显露真面目”而不是“显示颜色 ”)等等。
2.饮食习俗
• Butter would not melt in his mouth(形容人看上 去老实巴交)
3.文化背景和客观认识角度的差异
• 例:汉语的”天生有福”, • 而英语表达为“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
农耕为主的中国
• 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农业大国,汉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农耕 为主。所以中国人更了解和熟悉的是陆地生活的农业耕作, 老百姓对“土”有着特殊的感情, • 如人们常说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喻其辛苦; • 称当地人为“土生土长”; • 称民间沿用的方法为“土法”; • 把小地区内使用的方言称之为“土话”或“土语”; • 说某人“土气”是说他不时髦, • 而“土崩瓦解”比喻彻底崩溃等; • 还有很多与农业有关的词汇,如“农夫不耕田,城里断火 烟”“不耕不种,终身落空”等。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第一篇范文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

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使用该语言民族的文化特征。

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这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对英汉词汇中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

历史背景的影响英语和汉语的历史背景对各自的词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语的发展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法国和德国等语言的影响,因此英语词汇中包含了很多与这些国家历史相关的词汇。

例如,英语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自拉丁语“civilis”,意为“公民的、城市的”,这与古罗马的城邦制度有关。

而汉语的发展则主要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周边民族的影响,如“茶”(chá)一词就源自于我国古代对这种饮料的称呼。

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海洋、航海相关的词汇,如“ship”(船)、“ocean”(海洋)等。

而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汉语中则有很多与农业、土地相关的词汇,如“田”(tián)、“农”(nóng)等。

风俗习惯的影响风俗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汇的发展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英语中,有许多与节日、庆典相关的词汇,如“Christmas”(圣诞节)、“Easter”(复活节)等。

而在汉语中,则有很多与传统习俗相关的词汇,如“团圆”(tuányuán)、“压岁钱”(yāsuìqián)等。

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汉词汇的发展。

英语中有很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汇,如“sin”(罪)、“salvation”(救赎)等。

而汉语中则有很多与佛教、道教相关的词汇,如“佛”(fó)、“道”(dào)等。

结论第二篇范文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窥探:一个跨学科的视角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你是否曾经对着英语单词发过呆,想要理解这个单词背后的文化含义?或者在翻译某个句子时,疑惑为什么同一个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含义如此不同?其实,这些现象背后都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差异
辑思维
• . 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 这句话若直译为: " 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 , 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英 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 体现为一种逆向思维的方 式. 其正确译文应该是: 今天, 无论你怎样出洋相, 都不算过分. 例4.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这也是一个体现为逆向思维 的双重否定结构. 如果直译为: " 过高估计这项发 明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 则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 庭. 正确的译文应为: 这项发明的价值无论怎样 估计也不会太高. 由此可见,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只有对不同民族在理解与思维上的差异作深入 细致的了解, 才能避免错译, 误译, 从而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
常用思维方式有 常用思维方式 :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 不同点: 不同点:
• 1.中国人注重伦理,英美人注重认知
• 重伦理思想观念体现在重宗族和宗族关系,重辈分尊卑 • 例如: • 宗教信仰: 东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中, 存在着 极大的差异. 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 认为上帝创造一切, 宗 教多有" 圣经" , " 洗礼" , " 修女" , " 教堂" , " 上帝" 等词汇. 而中 国人信奉佛教, 道教, 多有" 玉帝" , " 观音" , " 菩萨" , " 佛主" , " 慈悲为怀" 等宗教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 历史典故丰富多彩, 如" 盘古开天" , " 牛郎织女" , " 项庄舞剑" , " 卧薪尝胆" 等等. 在西方文化中, 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 圣经故事.

英汉文化对比

英汉文化对比

英汉文化差异
•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 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语言 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 的文化内容。如果某一民族的人们不了解某一特 定民族的文化因素,则不可能进行有效与顺利的 交际。因此,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 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如此语言与文化的密切 关系又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不可分。英汉翻译 即是语言的转换,亦是英汉双语文化的交流。
• 猫 Vs. cat
–小馋猫 –She is a cat.
• “虎”在汉民族中被认为是百兽之王。汉语中有“龙腾虎 跃”、“生龙活虎”、“狐假虎威”;而在英语中人们却 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与此相对应,汉语中的“拦路 虎”、“虎穴”在英语中表达为a lion in the way,the lion’s den。 • 牛 Vs. horse
英汉文化对比
黄山学院外语系 程汕姗
• 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如果 不了解各自文化的差异,便会造成交际障碍。请 看下面的小趣事:某外教讲了近两个小时的课,为 表示谢意,我们会说:“老师,您辛苦了!”(You must be tired!)可是老外会想,难道我连课都讲不好,讲得那 么累吗?他会认为这是对他智慧的一种侮辱,英 语中正确的表达是:Did you enjoy your class? 由此 可见,作为一名扮演着跨文化交际者角色的译员, 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是一堂必修课。
–在英语词典中red是共产主义或共产党的同义词,表达 这一意思时常常有贬意,甚至谩骂的意味。如:red belt指的是赤化区;better red than dead用于表示美国 人民宁可受共产党的统治,也不要死于核战争。而且 在英语中red使人联想到的是暴力与流血。而在汉语中 “红”则被视为进步与觉悟的象征,如“红军”、 “红旗”、“又红又专”等等。 –在中国清朝时,呈上的奏章经皇帝批定后由内阁用朱 书批下,这种奏章称为“红本”,这与英语国家的red book(红皮书)完全不同,它是指封皮为红色的书。中 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每个人都要有一两本毛泽东的著 作,尤其是《毛主席语录》,在当时把这样的书称为 “红宝书”。同样,在英语国家中,这类与历史、地 理有关的词汇也为数不少,在其特定环境下有特定的 含义。如:red lining(圈红线),指美国金融机构将贫困 地圈上红线,拒绝向这一地区提供住房贷款,使这些 地区陷入了更大的贫困;redcoat(红衣兵)指美国独立 战争时期的英国兵,因穿猩红色的军服而得名; Red Brigade(红色旅)是指意大利的秘密恐怖组织,专门从 事绑架、谋杀和破坏等一系列恐怖活动。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二、状语位置 汉英两种语言状语位置不那 么固定,比较复杂。 汉语,状语通常在主语后、 谓语前。 有时为了强调可放主语前。 例:He works all day long. 他整天都工作。
汉英语言对比(词序)
汉英语言对比(词序)
再如: He took out a red scarf from his pocket.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条红领巾。 I made her acquaintance when I was working in Harbin. 我是在哈尔滨工作时认识她的。
再如: An advanced
industrial system which is complete in range and rational in structure and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consumer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whole economy
再如: 你不走我也不走。 If you don’t leave, I won’t leave either. Cf. You don’t leave, I won’t leave either.
玩物丧志 Sensuous luxury
blunts the edge of
determination. If you indulge in pleasures, you’ll forget your high aims in life. 不进则退 If you do not make progress, you’ll fall behind. You’ll slip backward unless you forge ahead.
带雨林),生活在非洲的人也不会知道 igloo(雪屋),而sirocco(热带地区的 热风)在英国和美国都没有这个词。中 国的“三伏”“三九”英语中也没有对 应。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方法技巧(课堂PPT)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方法技巧(课堂PPT)
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形式是话题-说明。造句侧重 点是语义上的连贯,用语义关系控制句子的结构。 因此,汉语句子的内部成分常常一一罗列,呈现 并排式结构,外形上无主从之分,层面之间没有 明显逻辑标记,呈“流散型”。
13
3. 英汉句法对比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s.
我们于1959年离开中国。此后,中国连续 三年遭受到自然灾害。当我们在国内读到 这方面的消息时,心情颇为低沉。
17
3. 英汉句法对比
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
黄怀仁、朱枚若译本:
Red Butler Scarletto’ Hara 哈拉
Ashley Wilkes
Melanie Hamilton
雷特·巴特勒 斯卡利特·奥
阿什礼·威尔克斯 梅拉尼·汉密尔顿
28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异化:条条大路通罗马。 归化:殊途同归。
29
“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 “…”.
异化:他们向安理会提出这一控 诉是以此为红鲱鱼来掩饰其罪行。
归化:他们向安理会提出这一控 诉是为了混淆视听,掩饰罪行。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

英汉语言对比(精编课件).ppt
例子: (1)A: I’ll have a cup of black coffee with sugar, please.
B: Give me the same, please.(语法功能性名词替代) 译文: A:劳驾,我要一杯加糖的清咖啡。 B:请给我也来一杯。(词汇衔接中的重复)
(2)A:Do you think he was too serious? B: Yes, I think so.(替代一个完整的陈述分句)
精品课件
重分析
她们或许是我们的奶奶,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世人多用“慈 祥”去形容她们,但很少有人能品味皱纹背后那岁月与历史 浮过的幽香。她们无须再用铅华刻意雕饰,我却分明看见她 和她的老伴共同演出那首动人的歌—《牵手》。 眼泪是上苍对一切感情动物的馈赠,爱为心之声,泪因爱而凝, 留泪是女人爱的宣泄,情的倾诉,女人流泪时最美。 (“女人什么时候最美”《英语沙龙》1999/8,19)
together , 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 • 分析: • 交替性同构只在第1、2句,第3句主要靠词汇重复和指称实现衔接。而they have no
water to drink一句虽仍与前两句同构,但其衔接作用已大大降低了。
精品课件
2. 词汇连接的差异
•词汇连接指的是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 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据此, 应明确把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种种关系统称为语义 的重复同现,并把各种指称关系(属于语义上的同一性的前 后照应和上下指等)归入词汇连接。在此基础上,下面就从 语义的重复同现(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相似、分类 等)和指称照应两方面来探讨英汉语篇词汇连接的差异。
语言的连贯与其语言特色往往是同一语言的两面。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目录摘要 (1)引言 (2)一、英汉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异 (2)(一)地理环境差异 (2)(二)宗教信仰差异 (3)(三)社会历史差异 (3)(四)生活习俗差异 (4)二、词汇结构差异 (4)(一)英汉构词差异 (4)(二)英语构词法 (5)三、英汉词汇文化内涵不同 (5)(一)词义内容差异 (5)(二)习语差异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摘要英语词汇是交流的根基,更是学习英语最为主要的核心知识,每一种语言都有着其独特的词汇组成方式,体现其民族特殊的沟通特点,从而可以透过词汇反映出这个民族乃至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

英语是西方的主流语言,可以展现出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熟知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较好的语言文化背景,从而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的了解英语词汇的底蕴。

而汉语又是我国通用的语言,学生如何掌握英汉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将成为主要探讨的问题。

通过学习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思想水平,从而让语言交流成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降低交流阻碍,使得学习者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提升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和汉语是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种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而英语词汇的掌握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与人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注重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所产生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研究英汉词汇在文化的差异,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社会历史差异和生活习俗差异。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英语词汇结构差异,并分析了英汉词汇文化不同内涵,包括颜色,动物,饮食词汇的内涵差异以及习俗差异。

本文对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包括词汇,词汇内涵对比,词汇文化内涵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语言,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引言语言就是一面镜子,通过镜子可以看清这个民族的历史,看透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