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

合集下载

小小解说员介绍妈祖200字

小小解说员介绍妈祖200字

小小解说员介绍妈祖200字
你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是我们美丽的妈祖,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

中国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

妈祖文化的思想:
1、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

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

2、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

浩瀚宇宙,苍莽无垠,而人
却是宇宙的主宰。

尽管因地域,种族,文化的差异,派生出审美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但作为“生”的本能,人性对于善恶美丑之认知却趋于大同。

3、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

千余年来,人类在对
神灵的不断祈祷中逐渐地得到启发:众生平等、万物有灵,道法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了全球、全人类的呼声。

湄洲岛妈祖文化影视园导游词

湄洲岛妈祖文化影视园导游词

妈祖文化影视园导游词(初稿)一、《湄洲古韵》湄洲岛,古时也叫湄洲屿。

妈祖就出生在这个岛屿上。

明万历《兴化府志》记载:“天妃之神本姓林,世居莆阳之湄洲屿”。

湄洲岛,总面积14.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多.岛上人们以海上作业为主,世代捕鱼为生.这里男女服饰,生活起居,婚丧嫁娶,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湄洲古韵味》大厅,是根据古代渔港而巧妙设计的圆型建筑,有假山、有渔港、有码头、有渔船……真实反映了湄洲海岛的最大特点。

圆型建筑的大厅,张挂一些《妈祖》剧照,排列6组与渔家生产生活相关的铜制雕像。

人们在这里可以了解湄洲独特的民俗风情,可以欣赏大厅独特的建筑风格。

二、《坤义永耀》(影视展示厅)这是《妈祖》影视展示厅。

妈祖本是人,她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以二十八岁短暂的人生演绎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故事,树立了前人敬仰、后人信仰的精神丰碑。

妈祖也是神,她威灵显赫、护国庇民,用常年鼎盛的馨香播下了千万万不灭的博爱火种,点燃了人间和合,社会和谐的辉光煌焰。

妈祖,姓林名默。

她因救助海难而逝,人们立庙祭祀,尊称妈祖。

妈祖受到宋、元、明、清4个朝代26位皇帝36次褒封。

封号从“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尊号“天上圣母”。

妈祖从人到神,从民间信仰到朝廷钦定,随着1000多年的传承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了人类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现代国度里,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987年,杨尚昆主席说:“妈祖庙可以修嘛!这比修其他一些庙更有意义。

”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听到有关同志介绍修复天后宫对联系海外华侨华人将起到重要作用时,指示:“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办好”!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妈祖信仰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中,福建要运用好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妈祖》影视展示厅横匾《坤仪永耀》,指的是妈祖母仪天下,她的大爱精神永耀人间。

妈祖公园导游词

妈祖公园导游词

妈祖公园导游词篇一:湄洲妈祖祖庙导游词线路:牌坊→山门→仪门→六六广场→太子殿→梳妆楼→升天古迹→天后宫→朝天阁→升天楼→妈祖公园湄洲岛祖庙导游词【欢迎词】各位朋友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大家到莆田观光旅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小张。

今天就由小张带着大家一起游览。

佛说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今天能够和各位朋友相聚在这小小的车厢里,是我与您的缘分,车厢虽小,容量很大,能将不相识的小张和大家聚集到了一起。

在这里小张先预祝大家旅游愉快,希望您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湄洲岛概况】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素有“南国蓬莱”之称的湄洲岛。

湄洲岛紧靠福建省的“黄金海岸”湄洲湾,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距离台湾最近距离仅7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

全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整座岛屿呈狭长型,由于从空中俯瞰,整座岛屿就如少女的柳叶眉,镶嵌在碧蓝色的大海之上,故取名湄洲,眉毛在水中的意思。

湄洲岛在1992年被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这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更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

非常荣幸,在去年刚结束的国际节庆协会第56届年会上,湄洲岛入选“世界节日活动之城”这也是湄洲岛继20XX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获得的第二张世界名片。

也许您该问了,湄洲岛这一个小小的岛屿,为什么能够如此享誉海内外?当然和我们今天的主角有关,她就是妈祖。

大家都听说过妈祖,妈祖,妈祖,为何称其为妈祖呢!您别急,听小张给您慢慢说,我们当地的百姓尊称妈祖为娘妈,而妈祖这一称呼来源于台湾同胞,台湾人有80%以上是从闽南迁移到台湾,而到达台湾必须经过海路,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人把能平安到达目的地的愿望寄托在了当时的海上保护神娘妈的身上,所以把娘妈供在船上,当他们平安到达目的地,他们会认为说是娘妈的保佑,因此会在当地建有寺庙或者会馆来供奉她,子孙相传,而这些娘妈像都是湄洲岛的祖庙分灵故而台湾同胞奉湄洲祖庙的娘妈为祖先。

妈祖文案1000字

妈祖文案1000字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

她出生于莆田望族,从小聪明伶俐,通晓天文地理,略懂医术。

长大后,她矢志不嫁,在湄洲岛上建了一座小庙宇,专心事海。

一天,她将一根红丝线系在船上,丝线的另一端系在自己的发髻上,然后驾驶着小船驶向大海。

从此,她护航救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在古代,航海是一项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事业。

船只经常遭受风浪、暗礁、浅滩等危险,船员们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

而妈祖的出现,给航海者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当船只遇到危险时,他们会向妈祖祈祷,希望得到保护和指引。

而妈祖也经常显灵救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妈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人们纷纷前来朝拜和祈求保佑。

为了纪念妈祖,人们在岛上建了一座宏伟的庙宇——湄洲妈祖庙。

这座庙宇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的诞辰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和庆典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除了在海上保护航行者外,妈祖还被视为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

人们相信,向妈祖祈求可以带来好运和平安。

在民间信仰中,妈祖还是一位爱情女神,许多情侣会向她祈求保佑婚姻美满幸福。

此外,妈祖还被尊为商业保护神,商家会在店内供奉妈祖神像,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许多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都建有妈祖庙宇或妈祖文化活动场所。

这些庙宇和场所不仅是信仰中心,也是社区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

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外华人前来朝拜和参观,感受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妈祖文化不仅是一种信仰和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体现。

在台湾地区,妈祖信仰尤为盛行。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台湾的“妈祖节”,许多台湾民众会前往大陆的湄洲妈祖庙或其他妈祖庙宇进香朝拜。

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岸民间交流和感情联系,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在现代社会中,妈祖文化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机构将妈祖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推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关于妈祖文化的讲解稿

关于妈祖文化的讲解稿

妈祖文化:传承与弘扬
亲爱的听众们:
妈祖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底蕴和
民间信仰。

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

妈祖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航海保护神到民间信仰,妈祖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历史价值,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妈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慈、勇气和智慧。

这些价值观在当今
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倡导妈祖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同时,妈祖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弘扬妈祖文化,我们能够进一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妈祖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其次,加强妈祖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妈祖文化的认识和
认同感。

此外,发挥妈祖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妈祖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19年推荐的莆田湄洲著名景点妈祖导游词五篇

2019年推荐的莆田湄洲著名景点妈祖导游词五篇

2019年推荐的莆田湄洲著名景点妈祖导游词五篇湄洲岛位于湄洲湾湾口的北半部,距离莆田市区42公里,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毛,故称湄洲。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莆田湄洲妈祖导游词,仅供参考。

莆田湄洲岛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有“妈祖圣地,海上明珠”之称的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观光游览,我叫×××,是本景区导游员,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湄洲岛的基本情况。

湄洲岛位于湄洲湾湾口的北半部,距离莆田市区42公里,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毛,故称湄洲。

这是一个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人口3.8万的小岛。

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沙滩连绵,风景秀丽。

环岛优质沙滩长达20多公里,可建海滨浴场,是理想的度假胜地。

湄洲湾东南临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

岛上妈祖闻名海内外。

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987年),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曰“默”。

她自幼聪明,8岁能诵经,10岁能释文,13岁学道,16岁踩浪渡海,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

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二十八岁时,辞别家人,在湄洲岛湄屿峰归化升天。

为了纪念她,当年人们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迹”旁立庙奉祀,尊她为海神灵女、龙女、神女等。

宋徽宗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这是朝庭对妈祖的首次褒封。

以后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

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这里的妈祖庙尊称为“天后宫湄洲祖庙”。

此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后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特御祭,扩建庙宇。

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

目前,妈祖庙已修一新,雕新画栋,金碧辉煌,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

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遍布我国台港澳地区及大陆各海口码头、内河岸埠,还分布到东南亚和日本、朝鲜、印度、美国、法国、丹麦、巴西、阿根廷等世界17个国家,必乎是有华人处就有妈祖信仰。

莆田故事妈祖演讲稿

莆田故事妈祖演讲稿

莆田故事妈祖演讲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莆田故事中关于妈祖的传奇故事。

妈祖,是中国南方海上信仰的主要神祇之一,她被尊为海上女神,保佑渔民出海平安、风调雨顺。

妈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世界。

据传,妈祖原名林默娘,她出生于莆田市湄洲岛一个渔家。

自幼聪慧过人,善良勤劳,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

在她年仅 28 岁时,不幸病逝,但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

据说,在她去世后,她的遗体被埋葬在湄洲岛,但不久后,她的坟墓却奇迹般地出现在了莆田南岸的一座小山上,而她的亲人也在梦中得知她的坟墓被移动的消息。

于是,当地人们便在那座小山上建起了妈祖庙,供奉她为海神妈祖。

妈祖的故事并不止于此,她的神迹更是数不胜数。

传说中,她曾多次化身为美丽的少女,出现在渔民的梦中,指引他们避开风暴,躲过海盗的袭击。

她还曾在海上漂流的渔民的船上,为他们指引回家的方向。

这些神迹让人们对妈祖的崇拜更加虔诚,也使她的故事在莆田一带传颂至今。

妈祖的传说不仅仅是一则神话传说,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

她代表了对海上安全的祈求,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的故事激励着莆田人民勇往直前,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她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妈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无论是面对工作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挑战,我们都可以向妈祖一样,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同时,妈祖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要珍爱自然,尊重海洋,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继续享受美丽的大自然。

在这里,我想借着妈祖的故事,祝愿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平安顺利,充满勇气和信心,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的聆听,也祝愿妈祖的神灵能够庇佑我们平安幸福。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对莆田故事妈祖的演讲稿,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妈祖文化我传承演讲稿范文

妈祖文化我传承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妈祖文化。

妈祖,又称天后圣母,是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崇拜的海神,她的传说和信仰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和海洋精神。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阐述妈祖文化的内涵,以及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一、妈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妈祖文化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据传,妈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生于北宋宣和年间。

她聪明伶俐,擅长航海,曾救过无数遇险的渔民。

后来,她不幸溺水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她的英勇事迹,将她尊为海神,称她为“妈祖”。

妈祖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信仰体系。

妈祖信仰不仅局限于沿海地区,还传播到了东南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

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包括航海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

二、妈祖文化的内涵1. 航海文化:妈祖文化体现了我国古代航海者的智慧和勇气。

在历史上,我国沿海地区的渔民、船工为了生存,勇敢地面对大海的挑战,妈祖作为海神,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守护神。

2. 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如妈祖诞辰、妈祖祭典、妈祖巡游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 宗教文化:妈祖信仰属于道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妈祖被视为慈航普渡的化身,她的信仰教人向善,追求和平。

4. 民族精神:妈祖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海洋精神,包括勇敢、智慧、勤劳、团结等。

这种精神在妈祖信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传承妈祖文化的意义1. 传承海洋文明:妈祖文化是我国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妈祖文化有助于弘扬海洋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 丰富文化生活:妈祖文化具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宗教文化,传承妈祖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丰富文化生活。

3. 促进民族团结:妈祖信仰跨越地域、民族界限,传承妈祖文化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篇一: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莆田湄州妈祖祖庙参观游览。

我是导游小金,今天就由我为大家导游讲解,希望陪您走过一段难忘的旅程。

同时我也提醒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了队伍,大家有什么不懂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呢,也请您尽管提出来,我将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在此呢,我也先预祝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过的舒心。

在参观祖庙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吧。

据史书记载:妈祖是湄洲人,在她出生之前,家里已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但是她的父母一直盼望着再生一个儿子,便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到了北宋建隆元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邻居们看见有一道红光直射林家,那红光照得周围的岩石都发了红,就在此时,怀胎十月的母亲产下了一个女婴,因为这孩子出生的时候不哭也不闹,父亲便给她取名为林墨。

林墨在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比其他的孩子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

由于父亲是当时海上巡检司,所以她读的书里有很多是关于海洋气象方面知识的书,并且一有机会就随父亲出海,渐渐地她掌握了水性,学会了观测天气。

每当她预测出海上气候的变化,就告诫出海的乡亲避凶就吉,还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船和乡民。

因为林墨一生的行善济世,所以历史上关于她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有兴趣呢,可以看看我们手上的宣传册子,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妈祖信仰从民间流传到朝廷的故事。

据说在宋宣和五年,朝廷派使者出使朝鲜,谁知船在东海时遇到了风险,在这临危之际,忽然看见船桅顶上发出了一道道红光,而后风浪平息,转危为安。

使者感到非常的奇怪,便问部下到底是什么神灵显圣搭救,恰好船上有一位莆田人,他说明了这是湄洲神女显灵相救。

后来这位使者回到朝廷复命时就奏明皇帝,下诏颁赐“顺济”的庙额,这时妈祖的神迹才第一次由民间传到了朝廷。

之后,妈祖又受到历代皇帝的褒封,到清末时封号也累加了64次,并被尊称为“天上圣母”。

随着封号的加爵,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妈祖宫庙也不断的重修、扩大,由原来民间奉祀的小庙到后来的大规模重修、扩建,并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

我们湄洲妈祖庙也由此奠定了成为世界三千多座妈庙的祖庙,受到各地信徒的膜拜。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妈祖庙宇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重建的,现在大家就请跟我到里面参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常的雄伟壮观。

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叫山门。

大家看,它的造型很特别,是皇家城阙形制,这是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沿着山门上来,我们来到了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者“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被人们叫做“圣旨门”,喻示着妈祖娘娘曾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殿是“太子殿”,是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他原本想用此殿作为正殿,使正殿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上,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只认定旁边这座才是最原始的正殿。

现在大家就随我进去参观。

这里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了。

大家看这满屋的烟雾和信徒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虔诚。

这座殿堂分为上下殿,中间用天井相连。

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御笔颁赐的,我们看这尊端座的妈祖神像,它神态安详,雍容华贵,一般称它为“出巡妈祖”,是木雕软身,也就是说她的四肢是可以活动的。

1997年赴台巡游的妈祖就是这尊神像。

在她的身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

当软身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留在寺庙中接受信徒的朝拜。

大家看两边的神龛,里面全是妈祖的陪神,称为十八水阙仙班。

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伏的海妖水怪。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传说中妈祖升天的地方—升天古迹,这里也是最早立庙奉祀妈祖的地方。

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拜拜妈祖。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朝天阁。

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大家仔细观察,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其他殿里的有什么不同呢,对了,细心的团友会发现这里的妈祖面像是黑的。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回去的途中,在海上航行了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宫庙里供奉的妈祖全是“黑面妈祖”,因为这座朝天阁是台湾鹿港朝天宫捐建的,所以里面妈祖也只能是黑面妈祖了。

各位团友,前面就是“妈祖公园”了。

现在我们就进去里面参观。

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栩栩如生的石雕群,讲的都是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

现在,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半小时,让大家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妈祖的文化。

湄洲马祖祖庙的导游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的导游讲解能令大家满意,谢谢!【篇二: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来到湄洲岛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妈祖了,据明朝的《天妃显圣录》记载,妈祖原来是湄洲湾畔港里村人,父亲叫林愿,愿望的愿,已经生有一男五女了,老两口一直希望再生个儿子,于是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直到宋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乡里人看到一道红光直射林家,照耀的周围的石头都发红了,此时呢,怀胎十月的林母产下了一个女婴,因为妈祖从出生到满月都没哭过,父母便给她取名“默”。

林默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

她父亲是当年的海上巡检司,因此她可以博览群书,特别是有关海洋气象方面的书,也有机会跟随父亲出海,渐渐的学会了掌握水性,观测天象,她能预测海上气候变化,告诫出海的乡亲避凶就吉,还经常奋不顾身的抢救遇难的渔船,商船。

她又精通医理,能用草药为人治病,教人消疫防灾。

妈祖一生行善济世,只用过人,因此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

有说她13岁即受玄通老道点化,授以“玄微妙法”,16岁时,照装于井,忽见一神人手捧铜符一面,涌井而上,奉送与他,从此法力神通,能预知未来,还能乘席渡海,力挽狂澜,因此被人们成为神女,灵女。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九日,年仅28岁的林默为抢救海难而英勇献身。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女子会被这么多的人景仰,朝拜呢?大致说来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由于她一生行善济世,智勇过人,受到了民间的尊敬,后来传说明朝郑成功七次下西洋的时候曾多次受到妈祖的庇佑,回来后便向朝廷请求封赏,施琅将收复台湾的时候,在海上行军也说见过妈祖显灵,所以前后下来,共被朝廷加封了64次之多,由原来的“灵慧夫人”封爵为“圣妃”,再到“天妃”“天后”等等。

由此可见,妈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还有中国的台湾同胞非常信奉妈祖,很多人都到湄洲朝圣,捐献香火,也使得妈祖的香火这么旺盛!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已经到山门前面了,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即为山门,这座山门造型特别,为皇家城阙形制,这是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由于今天岛上的游客较多,请大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以防遗失。

好的,现在我们顺着山门往上走,我们眼前的这道门称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着“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称“圣旨门”,是台湾大甲镇澜宫捐建,谕示妈祖曾经受历代帝王各种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每次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前方左右为钟鼓楼,每次祭祀鼓响三通则祭奠开始,敲钟则礼终。

再走过一个山门,我们就到了“太子殿”,也就是清朝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正殿”,因为姚启圣曾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所以取名“太子殿”。

姚启圣原想以此作为正殿,使正殿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上,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只认定旁边的这座最原始的正殿。

现在请大家随我前去参观。

好了,这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了。

大家可别小看了她啊!她可是世界三千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啊!而且这里的香火非常旺盛,也非常灵验。

大家待会可以在这里烧烧香,拜拜妈祖,祈求家人平安幸福!不过先请大家随我看门柱上的这幅对联,上联为十个“齐”字加个“斋”字,下联为十个“朝”字加个“音”字。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巧妙的运用古汉语通假字的特点,即“齐”与“斋”、“朝”、与“潮”均可通假而作。

可读作“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

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上联“齐齐斋戒”这是说信徒在朝拜妈祖之前要先淋浴,斋戒;下联的“朝潮”是说朝拜的盛况就像长流不息的湄洲潮水一样常年不断。

由此可见信徒的虔诚与妈祖的影响了吧!传说这副对联是明朝莆田才子戴大宾所作。

现在大家随我进殿参拜参观,这座殿堂分上下殿,中间以天井相连。

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雍正皇帝御笔颁赐,命福建总督膜制三块分挂于湄洲祖庙及厦门、台湾两座分灵庙。

后来,这四字题匾几乎为所有妈祖庙所复制。

我们看殿前蹲坐的这尊妈祖神像,她神态安详,雍容华贵,这尊是“出巡妈祖”,是木雕软木的,也就是四肢可以活动的,这尊像曾在1997年赴台湾巡游一百天,引起了台湾地区极大的轰动。

在出巡妈祖像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

当软身的妈祖出巡是,镇殿妈祖就留在庙中接受信众朝拜。

大家看两边神龛中的都是妈祖的陪神,称十八阙仙班,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服的海妖水怪。

大家在这可以烧香、拜拜妈祖祈求一下家人平安。

好,现在我们去参观妈祖升天的地方,这里也是立庙供奉妈祖的地方。

参观完升天古迹,大家继续跟着我登高去朝天阁看一下,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别的殿里有什么不同呢,细心地朋友应该发现了,妈祖的面相是黑色的。

这里呢有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众把妈祖分灵回去途中,在海上航行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宫供奉的是黑面妈祖,因为朝天阁是台湾的朝天宫捐建的,里面供奉的妈祖自然也是黑脸的了。

好的前面就是“妈祖公园”了。

大家请随我一起来瞻仰一下妈祖的石像。

这尊妈祖的石像是由厦门大学的教授于1990年设计的,像高14.35米,用365块花岗岩石雕砌的,象征着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14.35平方公里上的居民平安幸福。

有意思的是在台湾的鹿港朝天宫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石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维护两岸的和平与安宁。

好啦,朝拜妈祖之行到此就要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不周之处还请大家谅解。

谢谢各位嘉宾。

【篇三: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岛位于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崐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包括崐大小岛、屿、礁30多个。

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

全岛南崐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崐4公里,其中大小沙滩13处总长20多公里,海蚀岩5公里、崐海床地质以花岗岩和辉绿岩为主构成。

这里属典型亚热带崐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8-?20?℃,?年均降雨量为崐1000毫米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