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人物形象分析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不是指外表特征,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一、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入手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如果要求结合具体语言或动作,分析时一定要将具体词语找出来。

某动作或语言表现出……)1.1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品质。

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依据人物的事件来分析人物性格及品质。

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大家要紧紧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及品质。

1.2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注意区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前者刻画人的长相和衣着等,是一种先天的和经常性的状态;后者是指某一具体情境下人物的神情状态。

1.3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人物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入手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4.从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入手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中考复习阅读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复习阅读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物分析考查的题型2.掌握人物分析的方法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内文章的复习回顾,运用典例分析,讲练结合,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阅读文章中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滋养心灵,感受美好、辨别是非、振奋精神,产生阅读的愉悦感。

复习重难点:准确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复习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情节的概括,这节课主要复习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三.知识回顾人物塑造的方法从人物描写角度看,可分为描写和___描写。

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考点导学我们分析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下面我们看看中考对这一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

1.题型表述与经典题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指出相应的作用;如《萝卜花》第5题(2009 ·广西桂林)本文用了、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的女性形象。

如《母爱的颜色》第1题(周末练习一):第②段中第一句话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此句刻画了“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②概括(举例)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英雄》第2题:(2011·南平市质检题)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米粽之忆》第2题(2011·宁德市)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

(《考点技法点拨》P120)《每朵花本应芬芳》第2题(2011·龙岩)从文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近年来更多的命题方式是“本文中的人物, 你更喜欢哪一个, 请说出理由”, 意在尊重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九年级上期期末试题《木头伸腰》第2题:刻画市长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两种描写方法。

考点25: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点25: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25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例:【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葛亚夫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

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

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诨号葛维搅。

“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结束。

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

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

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

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

我反应很快,但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

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

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

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癣疾煎熬。

年复一年,开春,癣就援着他的身体开枝散叶。

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

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

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

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

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

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

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亲。

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

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八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1.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中人物描写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式,其中正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六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①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动作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⑤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⑥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情态,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⑦正面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⑧侧面描写,衬托出人物某种思想、心情、性格等。

2.分析人物形象。

①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1).情节的安排以人物为轴心。

(2).从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

②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

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③抓住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往往暗藏在对人物的描写之中)。

④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都往往决定人物的性格。

⑤通过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⑥借助表达方式反映人物性格。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性格,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2024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教师版)

2024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教师版)

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教学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第1部分课程思维导图第 2 部分知识点及考点梳理和讲解什么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即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其核心便是人物性格。

也就是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

一篇文章中的人物有很多个,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而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把握全文主旨的重要途径。

【相关知识点】概括人物形象的常用术语(注意正反两类)(1)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个性张扬、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孤芳自赏)(2)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以律己。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专题二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一、考查方式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形象。

2.文中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3.请说说文中的……是怎样一个人。

4.故事中的……是什么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

二、解题指南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细节描写——即写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的描写。

4.情节发展——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生动的细节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和内心世界。

补充说明: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1)外貌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心理、性格。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达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或体现人物性格。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4)神态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反映人物性格。

(5)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三、答题模板1.这句话运用了描写或手法(对比、烘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现了(心情、心理、性格、精神、情感)2.从……(动作、语言等)可以看出……是一个……(品质/性格)的人。

四、人物形象分析试题回顾(2014《五猖会》)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 (2015·《寒冷的冬夜》)请简要赏析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2016·《骆驼祥子》节选)加着重号词语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理?(2分)五、解题步骤1.找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2.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3.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及作用;4.表述出来。

专题15: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原卷版)

专题15: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原卷版)

专题15: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一、(2022·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副腰鼓板马金章①天空的乌云,像一群群追逐着猎物的饿狼,黑压压地向他们扑来。

茫茫草地,却如打开口的巨大冰窖,升腾起一股股湿冷的寒气。

②几个精疲力竭的红军战士,或躺或坐在草坡上休息。

③穆迪翻了个身,看到两米多远背对着他的苏红坐在一堆枯草上。

她埋着头,两条短辫翘着,右臂一动一动在做着什么。

穆迪抬起头,看到了苏红左臂夹着的红腰鼓。

他猛然意识到了什么,一个激灵翻身跃起,几步跳到苏红面前。

果然,他看到了不愿看到的一幕。

④腰鼓一头的鼓皮,已被苏红用刀子撬开了两个铆钉。

他一下子夺过腰鼓,生气地质问:“你怎么这样干?队长怎么交代你的?你知不知道,这鼓,可是咱宣传队唯一的一面鼓啊。

况且,这鼓,还救过你的命。

”⑤苏红看着因发怒涨红了脸的穆迪,没有回话。

她将目光授向荒草萋萋、积水乌黑、泥泞不堪的来路……⑥那是进入草地的第三天,苏红掉了队。

阴沉沉的天下起了小雨,本来就打滑的草甸子像抹了油,她一脚没踩稳摔倒在泥水里。

她双手按着盘根错节、长势旺盛的草甸子,艰难地爬起来,往前一迈脚,腹部抽搐般疼痛……苏红感到双腿越来越沉重,每落下一脚,总被茂密的藏蒿草、乌拉苔牵绊着,强扯硬拽地不让她把脚抬起来。

她腿一软,右脚滑脱了草甸,身体不由歪向泥潭。

泥浆很快没到了膝盖。

她明白陷入了沼泽,心中不免一阵惊慌失措。

她手忙脚乱拼命挣扎起来,可双腿却越陷越深。

⑦“苏红,接着,俯上鼓身。

拽住草,慢慢往上提劲。

”队长一边对她喊,一边将一面腰鼓抛在她面前。

⑧原来,从师政委那里赶来的队长,发现苏红陷进沼泽来施救时,竟也落进了沼泽。

⑨苏红双手举起腰鼓,反抛过去:“队长,不要管我,你先出来。

”队长又将腰鼓抛过来:“苏红,听话。

你身轻,腰鼓托得起你。

我身沉,腰鼓不顶事。

你出来,才能报信求援啊。

”⑩苏红镇定下来。

她胸部俯在腰鼓上,双手紧抓着草句子。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1.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通常是故事中的英雄,担负着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的责任。

主人公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性格特点、外表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方面。

例如,在记叙文《勇往直前的小鸟》中,
主人公小鸟要面对风雨洗礼,表现出坚强、勇敢的一面,这是小鸟形象的
鲜明特点。

2.反派形象:反派是主人公的对立面,通常是故事中的恶人,用来制
造冲突和紧张感。

反派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狡猾、阴险、残忍等负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危机在前的母狐狸》中,母狐狸的形象就是一个反派,
它虽然是母亲,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它可以不择手段地攻击其他动物,直
到它的孩子得到食物为止。

3.朋友形象:朋友是主人公的忠实支持者和帮助者,在故事中起到扮
演辅助主人公解决问题的角色。

朋友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善良、忠诚、乐
于助人等正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初次见面的好友》中,主人公初到
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了一个善良热情的小伙伴,他帮助主人公了解这个
城市的情况,并一起度过了难关。

4.伙伴形象:伙伴是和主人公一同经历故事的人物,和主人公有着共
同的目标和使命,共同努力、奋斗。

伙伴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聪明、勇敢、乐观等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螃蟹找队友》中,螃蟹要找到一支足够强
大的队伍一起打败敌人,最后它找到了一只智慧过人且勇敢无畏的小鱼,
两个人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

以上是对中考记叙文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的详细分析。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
人物形象分析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
河南师大附中刘霞
一、考题回顾明确题型
师:平常的课前问候今天却不那么平常,在距离中考还有75天的今天,它让素不相识的我们
刹那间变成了师生,我感到万分荣幸,首先谢谢大家,也希望这节课的复习能对你中考有所帮助。

师:记叙文阅读能力是各省市考查的重点,尤其是河南省中考必考的内容。

河南省连续10年
来的记叙文阅读,都选取了文质兼美的写人叙事类文章,文中一个个人物形象影响启示着每一位考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已经成为河南省记叙文阅读的必考题。

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探讨中考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河南省五年来人物形象分析的考题:
(07《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08《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09《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10《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4分)
(11《漓江情韵》)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师:五年来,人物形象分析的分值基本在4分。

不难看出07、09、11年的考题同属一类“概
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08、10年的属于“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不仅仅河南省,各地市人物形象分析的考题一般可以分为这两个类型,请同学们将题型齐读一遍。

生:齐读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师:下面我们将一一分析其应对策略。

二、方法探讨
(一)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真题回顾方法探究
师:实践出真知,我们一起完成河南省07年的考题,在实践中探究做这一类题的方法。

第一步审清题干
(屏显题目)(2007·河南·《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师:答题第一步审清题干。

这一题干包括了三个部分,“母亲是怎样一个人”,需要对形象进
行概括,写出品质特征1分;“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需写出具体的依据1分;括号内的要求说明要写两个方面的品质和对应依据。

审清题干可以让我们明确思考的方向。

第二步梳理情节
师:写人叙事类文章中人物的品质特征往往通过具体情节体现,所以我们进行第二步“梳理
情节”。

情节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

请大家齐读第①段,注意有几个情节。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

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

你工作忙,不
用老来看我。


生:读。

两个情节。

师:情节转换的标志是什么(何处可见一个事件的开始)?——“那个时候”“每次进去看她
的时候”。

师:同学们梳理情节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第三步具体概括
师:这些情节分别揭示了人物什么特点呢?需要进行第三步“具体概括”。

例如第①段中两个
情节都写到母亲对病痛的忍耐,但第1个情节“母亲疼痛无法入睡却从来不吱一声”更加侧重于表现母亲的“坚强”。

第2个情节“母亲怕影响儿子工作故作平静”侧重于表现母亲“爱儿子”。

概括特征时要注意情节表现出人物特征的”多个侧面”。

特征要具体,比如第①段中的特征概括为“高尚”“优秀”就太笼统了(忌笼统)。

师:请同学们同学们阅读2、3段,梳理情节并具体概括母亲的形象。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

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

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生:展示。

(师注意学生表述,有可能特征的一个方面有两种表述,只能得2分。

)第四步标清序号
师:由大家的分析可知,母亲是一个“爱儿子”“坚强”“豁达”“追求完美”“善良”的形象,
老师按题目要求分析了两个方面显示在屏幕上。

已经可以得到4分了,但细微之处也能彰显智慧甚至决定成败,我们还要注意第四步“标清序号”以增加条理。

2.方法总结
师:现在才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但做一道题不是目的,我们要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题的方法。

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就是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
体概括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答出两个方面性格特征和对应的具体依据。

(注意事项)性格特征要注意“多侧面忌笼统”,具体依据“梳理情节简明概括”,别忘了“标清序号增加条理”。

师:请同学们将学案上的“方法总结”补充完整。

师:(小结)除了直接的考查,第一种题型也是分析文章中心等其它考题的基础,一般情况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