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一、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分期症状表现有哪些呢,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主要指的就是浆细胞异常增生之后所引发的一种恶性肿瘤,此病在发病初期的时候患者就会有骨痛的症状发生,之后随着疾病的逐渐加重,患者还会有贫血和出血的症状出现,要是这个时候还不能够及时的影响治疗,不但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出现,严重的话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步骤/方法:
1、如果患者患有的是早期的多发性骨髓瘤,会有骨痛的症状出现,主要是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激活了破骨细胞所引发的,这种症状出现之后,患者的骨质就会逐渐的被溶解和破坏,这个时候患者不但会有腰骶、胸骨以及肋骨疼痛的症状出现,严重的患者还会有病理性骨折的症状发生。
2、如果患者是中期的多发性骨髓瘤,不但会有骨痛的症状出现,还可能有贫血和出血倾向的症状发生,主要是因为骨髓内的癌细胞逐渐增多之后就会破坏患者的造血功能,血小板就会减少,患者也就会有贫血和出血的症状发生。
3、如果患者是晚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晚期,会侵及到患者的多个系统和器官,患者就会有肝脾肿大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生,而且严重的患者肾脏还会发生严重的损害,慢性肾衰竭发生,这个时候要
是还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严重的话是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
三、注意事项:
大家在对这些症状了解之后,就可以发现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就是极大的,到了晚期还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患者患有了这种疾病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治疗。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2.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3. 如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4.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5. 老年人如何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影响骨髓的癌症,主要由异 常浆细胞增生引起。
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更易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包括 定期健康检查和血液检查。
许多患者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有异常的血液 指标。
如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如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来检测异常的免疫球 蛋白和其他标志物。
常用的检查包括血清蛋白电泳和尿液免疫固定电 泳。
如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影像学检查
X光、CT和MRI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骼受损程度和 肿瘤位置。
影像学检查对于了解病情进展非常重要。
如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是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金标准,可以直 接观察骨髓中的浆细胞情况。
该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以减轻患者的不 适。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 些?
在中国,老年人口中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逐年 上升。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骨痛、乏力、贫血、肾 功能损害等。
骨痛通常出现在脊柱、肋骨和骨盆等部位。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并发症
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感染 风险增加、骨折等。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由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主要来源于骨髓内的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液细胞增生所致,故又称浆细胞骨髓瘤。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破坏及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贫血、出血、肾功能损害、免疫球蛋白异常及因免疫缺陷所致的感染,也可并发淀粉样变性及凝血功能障碍。
与外感邪毒、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劳欲内伤、先天禀赋不足有关。
〖临证护理〗1、寒凝毒聚:全身或局部骨痛,可触及骨骼肌肿块,遇寒加剧,得热则舒;或局部肿块,坚硬不移,口淡不渴,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或弦。
(1)该型患者因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往往表现出悲观、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要同情与鼓励病人。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宜遵循低脂、易消化、营养丰富原则。
2、气滞血瘀:胸肋、腰背、肢体骨痛,痛有定处,活动时加剧,或见痛处有包块,触之坚硬或韧如橡木,颜面晦暗,胃纳欠佳,大便时结,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1)该型患者往往急躁易怒,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2)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3)疼痛剧烈者选择恰当止痛药物并观察其副作用。
3、气血两亏:疾病日久,面色苍白无华,短气乏力,纳呆,形体消瘦,肌肤瓜甲枯槁,皮下鲜红或暗红瘀斑。
此起彼伏,或有病理学骨折而肢体萎废,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1)预防感染。
(2)饮食宜遵循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原则。
(3)重度贫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探视,避免打扰。
4、脾肾阳虚:进行行性消瘦,颜面光晄白,动则气促,畏寒肢冷,腹胀便溏,小便清长,或腹胀如鼓,肢体浮肿,按之凹陷,厌食,短气乏力,腰膝酸软,舌质胖,苔白,脉沉。
(1)加强口腔、皮肤护理,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2)饮食宜遵循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原则。
(3)下肢浮者应注意抬高患肢。
〖饮食护理〗饮食应给予高维生素、含铁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蛋黄、紫菜、海带及木耳等。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 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侵犯骨骼、肾脏、血液等多个系统,引起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等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约为70 岁,男性多于女性。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例如,家族中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此外,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也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例如,长期接触苯、甲醛等化学物质,或长期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可能对骨髓中的浆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发病风险。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人类疱疹病毒8(HHV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从而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
2.发病机制浆细胞异常增殖: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殖。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浆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其异常增殖,并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
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在体内积累,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
骨髓微环境改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微环境也会发生改变。
骨髓中的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等会促进浆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生长。
这种骨髓微环境的改变会进一步加重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情。
免疫功能紊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系统也会出现紊乱。
一方面,异常的浆细胞会分泌一些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免疫系统也会对异常的浆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往往是无效的,不能清除异常的浆细胞。
一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左心衰的护理

一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左心衰的护理发表时间:2018-03-01T14:52:08.75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作者:陈映娟罗敏贤[导读]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心衰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因其症状表现呈多样化,导致误诊率与漏诊率较高。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血液科广州 510080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发病与B记忆细胞、幼浆细胞有直接关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相关报道显示,该疾患者者的中位年龄为68岁,男性患者同样多于女性患者[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形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医疗压力空前之大。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指机体因罹患各种心脏类疾病后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心室舒张功能产生障碍,使心排血量减少,从而导致静脉回心血量无法正常排出心脏,出现静脉血液系统淤积,动脉血液系统出现血液灌注减少等情况,同时因无法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使心脏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心脏症候群[2]。
心衰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心衰症状而就诊。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心衰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因其症状表现呈多样化,导致误诊率与漏诊率较高。
该病在国内的报道较少,但临床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疗效,改善预后。
本文总结我院1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左心衰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刘某,女性,66岁,因“胸闷半年,双下肢水肿,腹胀3月余”于2017年06月30日在我院门诊就诊。
主诉: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加重,夜间平卧更甚,伴有阵发性呼吸障碍。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
临床以“1.多发性骨髓瘤,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3.心功能3级”收治入院。
查体:T:36.9℃,P:124次/分,R:27次/分,BP:132/89mmHg,急性重病态,体形消瘦,轻度营养不良,端坐位,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无肿大,指(趾)端甲床苍白,五官端正,面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周微绀,唇苍白,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胸椎后突,胸骨柄压痛(+),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或减弱,两肺叩呈清音,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大量中、小水泡音,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界无扩大,心率为124次/分,节律整齐,心音有力,三尖瓣听诊区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会怎样?以及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症状:溶骨性损害、尿蛋白、病理性骨折、免疫缺陷、血小板减少、腕管综合征、视力障碍、血沉增快、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一、症状:1.骨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占70%~80%,腰背部和肋骨痛为最多,可因活动而加剧,持续性局部痛或压痛提示可能有病理性骨折,溶骨损害多见于椎骨、颅骨、肋骨、锁骨、肩胛骨及骨盆,X线表现为多发性穿凿样损害,骨质稀疏与病理性骨折。
本病的骨质破坏很少伴有新骨形成,故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检出率低。
若有骨痛症状而X线无异常的患者,可进行CT或磁共振影像检查,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溶骨损害可能致高钙血症。
骨髓瘤浸润骨质明显时可能局部隆起,形成肿块。
2.免疫缺陷:本病的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常见的病源菌包括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
免疫缺陷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如抗体生成减少,粒细胞溶酶体减低、粒细胞移动低于正常以及补体功能异常,此外一些患者的T细胞功能虽然正常,但CD4+细胞亚群降低,CD4/CD8比值减低。
感染可伴C反应蛋白升高(IL-6升高),引起肿瘤细胞增生,促使疾病进展,故感染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毒感染也有所增多,常见的有带状疱疹。
3.肾脏损害:90%的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特点为不伴高血压,几乎全为轻链,仅含少量白蛋白,用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本周蛋白尿的阳性率为80%,约有50%患者诊断时有血清肌酐含量升高,上海市综合分析130例多发性骨髓瘤,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者共86例,占66.2%,有32例系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1%~2%,可发生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促发因素有脱水、急性感染、静脉肾盂造影、高血钙以及应用肾毒性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层治疗

MM细胞遗传学分期
高危患者(具有下列任一项者) 杂交(FISH)显示del(17p)、t(4;14)、t(14;16)等染色体异常 色体缺失 殖指数(PCLI)≥3% 标危患者的遗传学特征为高二倍体、t(11;14)、t(6;14)。
Herve Avet Loiseau, et al. Blood. 2007.
蛋白酶体抑制物
通称 Bortezomib (硼替佐米)又名Velcade(万珂),代号PS-341,是2003在欧美上市的治疗MM的新药 主要用于复发和难治性MM患者,亦可作为一线应用。 (Mitisiades 2005)
某医院血液科万珂治疗病例
应用硼替佐米治疗8例MM分享
硼替佐米治疗患者临床资料
2M=serum 2 microglobulin in mg/dL; ALB=serum albumin in g/dL
2M <3.5 and ALB 3.5
ALB
Stage 2
2M <3.5
ALB <3.5
or
Stage 3
2M 5.5
Stage 1
ALB <3.5 and
Stage 2
ALB
IFM 分期:细胞遗传学和β2m的影响
IFM 数据: 513 病例 t (4;14) 或 17p缺失 血清β2M > 4 无13q-; t (4;14); 17p缺失 血清β2M < 4 总生存率 8%
MM细胞遗传学分型意义
针对不同的染色体易位,采用靶位治疗。如:t(4;14)表达FGFR3,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改善了预后 区分高危患者和标危患者。高危患者早期接受新药治疗;标危患者以ISS为主要预后指标。 存在的困难:MM有丝分裂指数低,分裂象少、质量差,复杂核型异常常见,骨髓标本中浆细胞比例低。 目前还不能把所有的MM进行明确的分型。
多发性骨髓瘤(MM)

6. 髓外浸润:肝、脾、淋巴结、肾肿大; 神经系统损害:胸、腰椎破坏压迫脊髓所致 截瘫较常见,其次为神经根受累,脑神经瘫 痪较少见;髓外浆细胞瘤;④浆细胞白血 病,为骨髓瘤细胞浸润外周血所致,浆细胞 超过2.0×109/L时即可诊断。
三.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1)血象 ①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②红细胞呈缗 钱状;③白细胞、血小板可正常或减低,晚期可 见大量浆细胞。 (2)骨髓象 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并伴质的改变。骨髓 瘤细胞大小不一,成堆出现,核内可见核仁1-4 个,并可见分化良好或呈原、幼浆细胞,核内可 见核仁1~2个、双核或多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 免疫表型CD38+、CD56+。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1.浆细胞侵润引起的症状: (1)骨骼损害:成骨细胞过度表达IL-6,激 活破骨细胞,表现为骨骼疼痛、溶骨性损 害或全身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以及骨骼 肿块等; (2)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症状。 原因:①骨髓瘤恶性增生排挤正常造血组 织;②肾功能衰竭、慢性病贫血、营养等 原因引起。
(3)血清、尿蛋白检测 ①高球蛋白血症、白蛋白正常或减低。 ②血清蛋白电泳可见异常单株Ig,即M带 (轻链型及不排泌型患者例外);免疫电泳 可进一步鉴定M蛋白类型及亚型(免疫球蛋 白IgG、 IgA、 IgM、 IgE、 IgD以及轻链亚 型)。 ③ ④血钙、血磷测定:高钙血症、血磷正常。
次要指标为: 骨髓中浆细胞10%-30%;血清中有M蛋白, 但未达上述标准;出现溶骨性病变;④其 他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低于正常值的50% 。 诊断MM至少要有一个主要指标和一个次要 指标,或者至少包括次要指标和在内的 三条次要指标。 六.国际分期系统分期 Ⅰ期:血清β2微球蛋白<3.5mg/L,白蛋白 ≧35g/L;Ⅱ期 介于一期和三期之间 ;Ⅲ期 血清β2微球蛋白≧5.5mg/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导读:大家都知道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病肉眼上是看不出的,所以一旦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时候,患……
大家都知道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病肉眼上是看不出的,所以一旦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时候,患者都很担心,部分患者对多发性骨髓瘤病情还不是很理解,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危害是很大的,下面我们就看下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痛骨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早期常是轻度的、暂时的,随着病程进展可以变为持续而严重。
疼痛剧烈或突然加剧,常提示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80例(64.0)以骨痛为主诉,骨痛部位以腰骶部最常见(28.0),其次为胸肋骨(27.0),四肢长骨较少(9.0),少数患者有肩关节或四肢关节痛。
绝大多数(90~93)患者在全病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但确有少数患者始终无骨痛。
除骨痛、病理骨折外,还可出现骨骼肿物,瘤细胞自骨髓向外浸润,侵及骨皮质、骨膜及邻近组织,形成肿块。
在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骨骼肿块常为多发性,常见部位是胸肋骨、锁骨、头
颅骨、鼻骨、下颌骨及其他部位。
与孤立性浆细胞瘤不同的是,其病变不仅是多发的,而且骨髓早已受侵犯,并有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贫血及出血倾向贫血是本病另一常见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90)患者都在病程中出现程度不一的贫血,其中部分(10.4)患者是以贫血症状为主诉而就诊。
贫血程度不一,一般病程早期较轻、晚期较重,血红蛋白可降到50g/L。
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骨髓中瘤细胞恶性增生、浸润,排挤了造血组织,影响了造血功能。
此外,肾功不全、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造成或加重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就为患者介绍到这了,我们希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认识到自身病情给自己的危害,及时做好自身病情的治疗,千万别让自己的疾病威胁到自身健康,导致后期的不可治疗。
最后祝广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