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2015-12-18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本(2篇)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本1. 一级危险性类别:高度危险,极易引发火灾,需采取高强度、全面的防火措施。
2. 二级危险性类别:较高危险,易引发火灾,需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
3. 三级危险性类别:一般危险,可能引发火灾,需加强监管和防火意识。
4. 四级危险性类别:较低危险,潜在的火灾风险较小,但仍需保持警觉。
5. 五级危险性类别:低危险,极少引发火灾,但仍需保持基本的防火措施。
以下为具体分类:一级危险性类别:1. 石油化工厂:包括炼油厂、化工厂等,由于涉及危险化学品和高温高压设备,存在极高的火灾危险性。
2. 高层建筑:由于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火势扩大迅速,易造成大面积火灾和人员伤亡。
3. 电力设施: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配电室等,由于存在大量电力设备和高电压,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引发火灾。
二级危险性类别:1. 机械制造企业:机械设备冲压、焊接、涂装等操作,易产生火星和高温物体,导致火灾风险增加。
2. 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超市、百货商场等,人员多、设备复杂,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火势扩大迅速。
3. 化学品仓储:储存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存在危险物质泄漏、气体爆炸等危险因素,易导致火灾发生。
三级危险性类别:1. 餐饮企业:由于涉及明火操作和大量烹饪设备,火灾风险较高。
2. 娱乐场所:如酒吧、夜总会、KTV等,由于疏散困难、人员多、设备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
3. 农产品加工企业:如粮食加工厂、油厂等,由于涉及易燃农产品和热处理设备,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
四级危险性类别:1. 学校和教育机构:学生集中,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保持基本的防火措施,如灭火器配置和灭火演练。
2. 住宅小区:由于住宅密集,火灾扩散风险较小,但仍需关注居民使用电器、烟雾报警器等火灾预防设施。
五级危险性类别:1. 写字楼:由于办公场所较为正规和规范,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保持基本的防火意识和设施。
2. 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等,由于车辆自身防火设施完善,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较低。
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划分

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划分仓库火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仓库内物品着火而引起的火灾。
由于仓库内存储的物品多种多样,它们之间燃烧特性不同,因此仓库火灾的危险性也各异。
为了更好地管理仓库火灾风险,需要将仓库内物品进行分类划分,根据其燃烧性能和危险性质将仓库火灾危险性进行类别分级。
仓库火灾的危险性类别划分主要有四类:一、易燃物品易燃物品是指燃点低于38℃,沸点低于60℃的可燃物品,如汽油、液体石蜡等。
易燃物品火灾爆炸威力极大,易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仓库的储存上,易燃物品需要放在防火密闭仓内,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等物理条件,以避免因为温度或湿度等因素引起火灾。
二、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燃点低于38℃,沸点高于60℃,如酒精、煤油等。
易燃液体火灾与易燃物品危险程度相当,但易燃液体燃点较高,储藏时需要有特殊的罐装,避免氧化,保持仓库内通风良好。
三、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燃点低于38℃,在常压下为气态的可燃物品,如天然气、甲烷等。
易燃气体的危险程度更高,火灾发生后可迅速扩散,引起爆炸。
储藏易燃气体时需要保持特殊的密闭容器。
四、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既不是易燃液体,也不是易燃气体,但燃点较低且燃烧强度大的固态可燃物品,如黑火药、硝化棉。
易燃固体的储存需要选择相应的仓储方法,尽量避免放于空气中。
以上四类物品都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对仓库的危害也是极大的。
为方便管理人员管理,还将危险性较大的物品划分为以下两类:一、易爆物品易爆物品是指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伴随着管制和注意要点,即使遵守规定也可能引发爆炸危险的物品,如火药、烟花、弹药等,其危险性更高,需要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和保管。
二、剧毒物品剧毒物品是指在接触人体后可能引发毒性反应,危及人体健康甚至生命的物品,如砒霜、氰化物等。
需要在仓库中单独储存,并用特殊的储存方式将其隔离开来,以防意外接触。
总之,各类仓库内物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需要根据其性质进行储存,规范化管理,防止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以保障仓库及人员的安全。
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一、物品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方法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按物品本身的可燃性、氧化性和是否兼有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忌水性等危险性的大小,在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盛装条件、包装的可燃程度和量的多少的基础上按天干序数将物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一)甲类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1.闪点<28℃的液体。
如: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乙醛、60度以上的白酒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如:乙炔、氢气、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气体均属此类。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如: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并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如:钾、钠、锂、钙、锶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等金属的氢化物;电石、碳化铝等固体物质均属此类。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等强氧化剂均属此类。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着火或爆炸的物质。
如: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易燃固体均属此类。
(二)乙类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以下6种情况。
1.闪点≥28℃至<60℃的液体。
如: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脂、硝酸戊脂、乙酰丙酮、环已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等易燃液体均属此类。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本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本火灾危险性分类是评估物品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不同物品的火灾特性、易燃性和火灾传播性进行评估,将物品划分为不同的危险性等级,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防火和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个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范本:1. 高危物品:1.1易燃液体:- 可燃气体(如乙炔、丙烷、甲烷等)- 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煤油等)1.2易燃固体:- 硝化棉、硝酸纤维、硫化棉等易燃纤维材料- 易燃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易燃纸张、纸浆等纸制品1.3易燃气体:- 气体瓶装液化气- 工业气瓶(如氧气、乙炔、氮气等)2. 中危物品:2.1可燃液体:- 硝化甘油、醇类、酮类等易燃液体- 溶剂(如甲苯、醚类、丙酮等)2.2可燃固体:- 木材、纸板、纸箱等可燃材料- 塑料制品(如PVC、聚酯等)2.3可燃气体:-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等市政管道气体- 压缩气体(如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3. 低危物品:3.1可燃液体:- 水溶性液体(如水、酒精溶液等)- 硅油、橡胶胶水等非易燃液体3.2可燃固体:- 石蜡、蜡烛等不易燃烧的固体3.3可燃气体:- 煤气、天然气等非易燃气体在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火源- 作业环境- 存储条件(温度、湿度等)- 物品的包装方式- 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根据以上分类,可以制定不同的防火和控制措施。
对于高危物品,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隔离储存、加强通风等。
而对于中危和低危物品,可以采取一些基本的防火措施,如密闭储存、限制火源接近等。
此外,有必要对存在较高火灾危险性的物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防火措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总之,火灾危险性分类可以帮助生产和储存场所对物品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以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和减小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

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危险化学品(危化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物质的性质而引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化学品。
由于危化品的性质危险、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对其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危化品消防安全的知识。
一、危化品的分类和标志根据危化品的毒性、危险性和易燃性等特点,危化品被分为九个类别。
这些类别分别是:易爆物质和物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质、腐蚀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危险物质。
每种危化品都有相应的标志。
这些标志在危化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国际公约,危险货物标志取自于瑞士距日内瓦30公里的一个小镇“Givrins”。
这个镇庆祝了这个活动100周年。
1991年6月1日,根据联合国《统一法规》危险物料的分类、包装和标志《橙皮书》危险品标志进行商榷与和谐,在瑞士启运,它鲜明的标志是圆形。
二、危化品的火灾危险性危化品因其特殊性,常常引发火灾事故。
了解危化品的火灾危险性,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危化品的易燃性质,火灾危险性被分为四个级别。
1.易燃物质:易燃物质主要是指油漆、涂料、溶剂、汽油、柴油等物质。
这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非常易燃,一旦受到火星、明火或者高温等触发因素,很容易燃烧并造成火灾事故。
2.可燃液体:可燃液体主要是指各种能够燃烧的液体,例如酒精、煤油、汽油等。
可燃液体火灾的危险性较易燃物质更高,一旦受到火花或高温触发,火势会迅速扩大。
3.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主要是指能够燃烧的气体,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可燃气体火灾具有爆炸性和扩散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破坏。
4.可燃固体:可燃固体主要指木材、纸张、布料等能够燃烧的固体物质。
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可燃固体火灾的危险性较低,但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和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易燃易爆化学品分类防火及标志

III级----黄色
第7类裂变性物质
第八类:腐蚀性物质
第4.1类 易燃固体
第4.2类 易自燃物质 第五类
第4.3类 遇水放出易燃 气体的物质
第5.1类 氧化剂 (物质)
整理课件
第5.2类 有机过氧 化物
第九类:杂类危险 物质和物品
5
• 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2268-2005 规定给出的全国统一编号。
➢比水轻的液体不能用水扑救;比水重的液体 可以用水扑救。
➢用水直接喷淋容器外部起冷却作用。
整理课件
22
常见易燃液体举例
1、乙醚
对人有麻痹作用,能引起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麻痹。
极易燃烧,与水溶解度小,因此一般不能用水作灭火剂, 但可以用水冷却未燃烧的乙醚容器。采用干粉、泡沫、二 氧化碳、砂土灭火。
2、汽油
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 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 固体。
危险特性:
1、易燃性(熔点低、燃点低、自燃点低、遇酸、氧化剂 易燃易爆、热解温度低)
2、爆炸性 3、毒害性
整理课件
25
• 2、自燃物品
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或生物反应, 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由碳5至碳12的脂肪族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具有 挥发性和芳香味。
不溶于水且比水轻,蒸汽密度比空气大。闪点低、点火 能小,极易燃烧。因此,水不适用于汽油引发的火灾,可 采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1211灭火剂。
整理课件
23
3、煤油
又称火油、灯油,略带臭味;比水轻且不溶于水;低毒。
煤油危险性不大,但在灌装时应注意控制流速,且应设 排静电接地装置,灌装场所的电器应选用防爆型。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本(2篇)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本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它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火灾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我们需要对火灾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火灾的危险性分类范本,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火灾风险。
一、电气火灾危险性分类电气设备和线路的不安全使用可能导致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的危险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高危电气火灾:这类火灾由于电气设备老化、损坏或错误的安装和使用引起。
危险性高,能够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中危电气火灾:这类火灾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的短路、过载、电线老化等因素引起,危险性适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
3. 低危电气火灾:这类火灾通常是由于电气设备的小故障或不当使用导致,危险性较低,主要是财产损失。
二、化学火灾危险性分类化学品的不当储存、使用或泄漏可能导致化学火灾。
根据火灾的危险性,化学火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高危化学火灾:这类火灾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大规模泄漏、剧烈燃烧引起。
危险性高,可能导致大范围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2. 中危化学火灾:这类火灾主要是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小规模泄漏、燃烧引起,危险性适中,能够导致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低危化学火灾:这类火灾通常是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小规模泄漏、不当使用引起,危险性较低,主要是小范围的财产损失。
三、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火灾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周围发生的火灾。
根据火灾的危险性,建筑火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高危建筑火灾:这类火灾由于建筑物结构不安全、易燃材料的大规模存在、火源的高风险性等因素引起,危险性高,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2. 中危建筑火灾:这类火灾主要是由于建筑物结构缺陷、易燃材料的小规模存在、火源的一般风险性等因素引起,危险性适中,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低危建筑火灾:这类火灾通常是由于建筑物结构良好、易燃材料的小规模存在、火源的低风险性等因素引起,危险性较低,主要是小范围的财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化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2015-12-18
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险化学品火灾常用灭火剂
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6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F类厨余类火灾。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灭火时应按照现代防火技术、生产工艺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
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
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
(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
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抗溶性泡沫和氟蛋白泡沫等。
1、化学泡沫灭火剂(MP)
化学泡沫灭火剂在发生作用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与发泡剂作用便生成许多气泡,能覆盖在着火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
同时二氧化碳又是惰性气体,不助燃。
化学泡沫灭火剂不能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2、空气泡沫灭火剂(MPE)
空气泡沫灭火剂的作用是当其以一定厚度覆盖在可燃或易燃液体的表
面后,可以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进入火焰区,使空气与液面隔离,也防止火焰区的热量进入可燃或易燃液体表面。
在高温下,空气泡沫灭火剂产生的气泡由于受热膨胀会迅速遭到破坏,所以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构成泡沫的水溶液能溶解于酒精、丙酮和其他有机溶剂中,使泡沫遭到破坏,故空气泡沫不适用于扑救醇、酮、醚类等有机溶剂的火灾,对于忌水的化学物质也不适用。
3、抗溶性泡沫灭火剂(MPK)
当产生泡沫时,在泡沫层上面形成连续的固体薄膜。
这层薄膜能有效地防止水溶性有
机溶剂吸收泡沫中的水分,使泡沫能持久地覆盖在溶剂液面上,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这种抗溶性泡沫不仅可以扑救一般液体烃类的火灾,还可以有效地扑灭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
4、氟蛋白泡沫灭火剂(MPF)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能在油层表面形成一个包有小油滴的不燃烧的泡沫层,即使泡沫中含汽油量高达25%也不会燃烧,而普通空气泡沫层中含有10%的汽油时即开始燃烧。
因此,氟蛋白泡沫灭火剂适用于较高温度下的油类灭火,并适用于液下喷射灭火。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
将经过压缩液化的二氧化碳灌入钢瓶内,便制成二氧化碳灭火剂(MT)。
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以及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但是二氧化碳不宜用来扑灭金属钾、钠、镁、铝等及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有机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等氧化剂的火灾。
因为当二氧化碳从灭火器中喷出时,温度降低,使环
境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上述物质遇水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抵制了冷却作用,同时放出氧气,使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受到影响。
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3类:
1、以碳酸氢钠(钾)为基料的干粉,可用于扑灭易燃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2、以磷酸三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及其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
3、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碳酸钠等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轻金属火灾。
一些扩散性很强的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干粉喷射后难以使整个范围内的气体稀释,灭火效果不佳。
它也不宜用于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的灭火,因为在灭火后留有残渣。
此外,在使用干粉灭火时,要注意及时冷却降温,以免复燃。
卤代烷灭火剂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目的。
其作用是夺取燃烧连锁反应中的活泼性物质,这一过程称为断链过程或抑制过程。
由于完成这一化学过程所需时间往往比较短,所以灭火也就比较迅速。
卤代烷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各种易燃液体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因为具有灭火后不留痕迹、毒性低等优点,也适应扑灭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等火灾,但不适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金属氢氧化物和能在惰性介质中自身供氧燃烧的物质火灾。
虽然卤代烷灭火剂效率高,但由于卤代烷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性很大,中国消防行业在2000年前基本完成卤代烷灭火剂的替代、转换、改造工作,2005年起禁止卤代烷灭火剂和灭火器的使用。
7501灭火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三甲氧基硼氧烷,是扑灭镁铝合金等轻金属火灾的有效灭火剂。
一键加入【安全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