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语言学纲要

(完整word版)语言学纲要
(完整word版)语言学纲要

三、简答题

1、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2、形态变化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3、什么是表意文字?什么是表音文字?各有什么特点?

4、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5、“红太阳”和“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

6、地域方言是怎样形成的?

7、“来客人了”和“客人来了”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

10、赵高曾在朝廷上“指鹿为马”,并得逞于一时。但鹿并没有因此而改为马。这说明什么道理?

11、简述基本词汇的特点。

14、语音与自然界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15、简述词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

16、音位的条件变体同自由变体有什么区别?

18、什么是基础方言?什么样的方言可以成为基础方言?

四、分析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

(1)He has many things to do.

(2)Laowang gives me a book.

2.从“词根”、“词缀”、“词尾”等角度分析下列语素。

作者盖儿现代化

dislike unhappinesses

3、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

(1)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技术员。

(2)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4、分析下列语音现象产生的原因。

汉语普通话中“面貌”连续,由原来的[mian mau]变为[miam mau],“辛苦”由原来的[xin ku]变成[xing ku];英语中in[in]+ bed[bed]变为[im bed],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变为looked[lukt]。

5.分析下列词语中包含的i,指出它们是几个不同的音位或者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并简单说明理由。

(1)便衣诗歌警察(2)辞典是有用处

6.分析说明下列词义演变的基础及方式。

本义引申义

(1)便衣(服装)→军人、警察

(2)编辑(动作)→人

(3)saw(锯子)→锯(动作)

(4)iron (铁)→熨斗

(5)茅台(地名)→酒

7、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

(1)支持的是王校长。(2)狗找到了。

8、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英语中cat(猫)可以产生出a mean unpleasant woman

的意思;而汉语中却不能;汉语中的“红”可以引申出“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等意义,而英语中的red却相反,产生出“communist”的意思,如in red →in debt。汉语成语“雨后春笋”,英语中却是用likemushrooms来表示。

9.给你一个“干”[kan]51字,你怎样证明[k’、x、ts、ts](即汉语拼音字母k, h, z, ch)等音素在普通话中是不同的音位。又如何证明[k]和[g]是同一个音位?

10、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

(1)这个老人谁都可以接待。

(2)妈妈的鞋没做好

11.试证明下列各组音素在汉语普通话中属于不同的音位,或者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

(1)[p,p’、m、f] (2)[a、A、a(后)] (3)[b、P]

12.分析下面歧义的类型。

(1)三个孩子的妈妈。

(2)你们要写好作品。

(3)这些孩子实在没有办法。

(4)我们要出口汽车。

(5)你不要有Jiao qi。

13、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汉语中的“兄弟”并不完全等同—英语中的brother;而“狗腿子”的英语表达为a lucky dog。

14.根据下面给出的音素,分析汉语音节组合的基本结构模式。

bang bao guai da tiao ao liang

15.在酒馆里,人声嗜杂.可并不影响两个人的交谈,这是为什么?

16、分析下列各词的词根、词缀、词尾。

(1)马克思主义(2)超现实主义

(3)葱头(4)甜头儿

(5)采购员(6)黑不溜秋

(7)normlize (8)nurses

(9)supermarket (10)childhood

17、如何认识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18.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不合语法的情况,如果有,请指明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1)我把酒喝醉了。

(2)There is three book in the bag.

(3)The rain prevented me from to go there.

19.下列句法结构有无歧义?如有,试从语法的角度指出造成歧义的原因:

(1)关于巴金的书(2)他通知了

(3)本店出售自行车和汽车的零件。

20、下面是居住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苏丹游牧部落的贝贾语。请用给出的句子造句:

He makes someone walk。

1. tamani(I eat)

2. tamiini(He eats)

3. giigani(I walk)

4. tamsani(I feed(someone))

21、为什么听到火车的叫声不会误认为是汽车的叫声?当和一些人相处的时间长了,不必看见他们,只凭借说话的声音就能分辨出是哪一位?

五、问答题

1、请解释说明什么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和不平衡性特点。

2、论述语法类推变化的特点。

3、论述语法变化的类推现象。

4、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结构类型的分类各自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同系属的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是不是一定相同?为什么?

5、什么是字母? 世界上大多数字母的渊源关系是怎样的?

6、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7、语音学家是如何研究语音的演变的?

8、下面是汉语西北方言中青海话的例子,请用所学语言学原理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1)、这几晚夕夜熬。(这几天熬夜了。)

(2)、参谋长找去。(找参谋长去。)

(3)、新荒地头年肥料上的不要。(新荒地第一年不要上肥料。)

(4)、干坏事的人好吃的果子没有。(干坏事的人没有好果子吃。)

(5)、你把你坐。(你自己坐吧或你坐你的。)

(6)、王秘书把介绍信没开。(王秘书没开介绍信。)

9、词语形式的发展变化有哪些情况?

10、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汉民族的人都使用汉语,但河南人与江浙人、大学教授与农民、口头上说的与诗歌评论中写的却又有种种差别,请用语言学基

本理论解释之(使用语言变体理论)。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填空 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 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语法聚合规则 D.形态 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 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 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 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

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b.类推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消除语言中所有的例外现象。 c.词汇的总局的发展趋势是词语越来越多。 d.社会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5、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主要依据是(A ) A.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B.地理上邻近 C.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相同 D.有着相同的语法结构 三、名词解释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语法化——“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 重新分析——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四、简答题 1、以汉语为例谈谈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Word、Excel基础教程(全)

第一课:word 2003介绍与工作介面 一、word 2003介绍 word 2003是由微软公司出品的Microsoft 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之一,他主要用于办公文件排版方面,拥有强大的图片混排和表格制作的功能,也用于其它印刷品的排版,比如宣传单、杂志等,因为其操作简单、介面友好、功能强大,所以在自动化办公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是现代办公室不可缺少的软件之一。 二、word 2003工作介面 1)标题栏:位于Word 2003工作窗口的最上面,用于显示当前正在编辑文档的文件名等相关信息。 2)菜单栏:包括“文件、编辑、视图、帮助”等菜单。 3)常用工具栏:是一般应用程序调用命令的一种快捷方式。 4)标尺:包括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可快速设置文档的页边距和缩进量,或表格的栏宽和制表位。 5)工作区:编辑文档。 6)状态栏:用来显示文档当前的状态。 三、Word 2003基本操作 1、启动Word 2003 (1)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2)双击桌面Word 2003图标即可。 2、退出Word 2003 (1)鼠标点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 (2)双击标题栏上Word 2003图标, (3)Alt+F4。 第二课:Word 2003文本的操作 一、文档的基础操作 1、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1)新建文档

启动Word 2003后,会自动建立一个默认空白文档,单击“文件/新建”命令或Ctrl+N或 单击工具栏的“新建”按钮。 (2)保存文档 方法一、“文件/保存”命令或Ctrl+S 方法二、常用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3)打开文档 方法一、“文件/打开”命令或Ctrl+O 方法二、在打开对话框的“查找范围”栏内,选择要打开的文档, 2、输入文字和符号 (1)输入文字 建立新文档后,将光标定位到文本插入点,直接可以在文档中输入英文,如果要输入中文,必须切换到中文输入法状态。输入法的切换: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图标或Ctrl+Shift即可。 (2)在文档中插入符号和特殊字符 如键盘上没有的符号可在“插入/符号或特殊符号”中选择——> 在“字体”框内选择一种字体,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符号——> 选择需要在文档中插入的一个符号——> 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二、文本的清除: ◎Back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以左的内容 ◎Delete (删除键) 删除光标以右的内容 (注:分清“插入/改写”模式,改写模式下可直接改写文本。) 二、文本的选定 ◎鼠标:在“选定栏”:单击选行,双击选段,三击选全文(注:Alt+鼠标拖动选中矩形块。)三、全选和清除: ◎全选:①[编辑]→[全选],②Ctrl+A ◎清除:①[编辑]→[清除],②Delete(或选中后“剪切”) 四、撤消和恢复: ◎[编辑]→[撤消] Ctrl+Z (注:可进行多步撤消) 五、剪切与复制 ◎Ctrl+C 复制◎Ctrl+X 剪切◎Ctrl+V 粘贴 六、查找和替换: ◎[编辑]→[查找] Ctrl+F 编辑→查找→输入查找内容→点击“查找下一处”。 ◎[编辑]→[替换] Ctrl+H 编辑→替换→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点击“替换”或全部替换。 七、光标定位: ◎[编辑]→[定位] Ctrl+G ,编辑→定位→输入页号、行号等→点击“下一处” 八、 Word 2003文档的页眉和页脚 ◎[视图]→[页眉和页脚] (注:页眉和页脚常用于标注一些较固定的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电话、页码、日期等)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培训课件

导言 0.1 复习笔记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语言现象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它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1)人类对于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相关的许多抽象观念,是在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出现的。有关语言的理性思考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2)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哲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提出了对语言的一般看法,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 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在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承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这些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要得到学习和继承,都需要语言方面的分析和解释。这样,在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这是语言的系统研究的开始。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语言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 ①中国传统语言研究

a.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大量的文化典籍,它们所使用的古代书面语体被后人学习继承,称作文言文。直至20世纪初,正式的书面语一直使用这种文言文的形式。 b.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主要是分析汉字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②古代印度语言研究 a.在印度,文化经典主要是宗教典籍,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最初这些经典是靠口耳相传,后来由文字记载下来。 b.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对这些宗教经典的解读。古代印度的学者在对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西欧语言研究 a.古希腊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语文学非常发达,已经有了系统的语法研究成果。 b.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语言研究传统,形成了拉丁语的语法研究体系。 c.西欧各国有一千多年时间在正式的场合都使用古典拉丁语,语言研究主要围绕拉丁语进行,语法、修辞、逻辑成为学校传授的主课,编出了种种语法、词典和读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西方语言学。 (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 1.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不是独立的学科

完整版史上最全wordExcel使用技巧大全超全

不收藏不行的史上最全word用法 三招去掉页眉那条横线 1、在页眉中,在格式”-边框和底纹”中设置表格和边框为无”,应用于段落” 2、同上,只是把边框的颜色设置为白色(其实并没有删的,只是看起来没有了,呵呵) 3、在样式”栏里把页眉”换成正文”就行了一一强烈推荐! 会多出--(两个横杠)这是用户不愿看到的,又要多出一步作删除-- 解决方法:替换时在前引号前加上一个空格问题就解决了插入日期和时间的快捷键 Alt+Shift+D :当前日期 Alt+Shift+T :当前时间批量转换全角字符为半角字符 首先全选。然后格式”-更改大小写”,在对话框中先选中半角”,确定即可 Word启动参数简介 单击开始f运行”命令,然后输入Word所在路径及参数确定即可运行,如“a PROGRAM FILES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10\ WINWord.EXE /n ”,这些常用的参数及功能如下: /n:启动Word后不创建新的文件。 /a :禁止插件和通用模板自动启动。 /m :禁止自动执行的宏。 /w :启动一个新Word进程,独立与正在运行的Word进程。 /C:启动Word,然后调用Netmeeting。 /q :不显示启动画面。 另外对于常需用到的参数,我们可以在Word的快捷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目标”项的路径后

加上该参数即可。 快速打开最后编辑的文档如果你希望Word 在启动时能自动打开你上次编辑的文档,可以用简单的宏命令来完成: (1)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宏”菜单项,单击“录制新宏”命令打开“录制宏”对话框; ⑵在录制宏”对话框中,在宏名”输入框中输入“autoexec点击确定” (3)从菜单中选择“文件”,点击最近打开文件列表中显示的第一个文件名;并“停止录制”。保存退出。下次再启动Word 时,它会自动加载你工作的最后一个文档。 格式刷的使用 1、设定好文本1 的格式。 2、将光标放在文本1 处。 3、单击格式刷按钮。 4、选定其它文字(文本2),则文本2 的格式与文本1 一样。 若在第3 步中单击改为双击,则格式刷可无限次使用,直到再次单击格式刷(或按Esc键)为止。 删除网上下载资料的换行符(象这种“4) 在查找框内输入半角八1(是英文状态下的小写L不是数字1),在替换框内不输任何内容,单击全部替换,就把大量换行符删掉啦。 选择性删除文件菜单下的最近使用的文件快捷方式。 工具-选项-常规把列出最近使用文件数改为0”可以全部删除,若要选择性删除,可以按ctrl+Alt+ - 三个键,光标变为一个粗减号后,单击文件,再单击要删除的快捷方式就行了。 建立一个矩形选区: 一般的选区建立可用鼠标左键,或用shift键配合pguP、pgdn、home、end、箭头等 功能键,当复制一个规则的矩形区域时,可先按住Alt 键,然后用鼠标左键来选。我一般用此来删除段首多余的成块的空格。大家试一试"A* 将字体快速改为上标或下标的方法:本人在一次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方法,选定你要下标的字,然后在英文状态下按住 Ctrl ,再按一下BASKSPACE 旁的+/=的键,就可以了。上标只要在按Ctrl 的同时也按住Shift, 大家可以试试。

语言学纲要(修订本)复习题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中国古代和国外语言学史 名词解释:《尔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广韵》《马氏文通》历史比较语言学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 简答1、《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表现的索绪尔的基本语言学思想有哪些。 2、简述功能语言学的主要学术观点。 《语言学纲要》导言 名词解释: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问答1、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 2、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简述语言学的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4、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名词解释:语言交际工具思维 问答1、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4、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名词解释:符号符号的任意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问答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由哪些因素构成。 2、为何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什么是意义?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何特点? 4、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名词解释:音质元音辅音音位区别特征音素音位变体语流音变音步非音质音位语音四要素 问答1、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举例说明。 2、元音和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3、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4、举例说明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5、音位与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实践要求1、能按语音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2、能用国际音标为汉字注音。 第四章语法 名词解释:语法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范畴孤立语屈折语语素词尾复合词后缀 问答1、什么是词?举例说明其定义的内涵。 2、为何说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而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3、语法形式主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语 音和音系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4)后低不圆唇元音ɑ (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6)后半高圆唇元音o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清——浊[p]:[b] 塞擦音和擦音 [ ts] [s]

新手必看的Word入门教程

新手必看的Word入门教程 (本文由一览旗下液压英才网资深顾问袁工分享) 新建文件夹: Word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属于微软的Office系列,国产的是金山WPS, 文字处理主要包括,文字录入、排版、存储、打印等等各个方面,我们先来做好准备工作; 1、打开我的文档 1)在桌面上双击“我的文档”图标,进入文件夹; 2)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出来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

3)在出来的下一级菜单中,选择上边的“文件夹”命令; 4)这时在工作区出来一个新的文件夹,名称那儿是蓝色的,按退格键删除里头的“新建文件夹”, 然后输入自己姓名的拼音,输好后再用鼠标点一下图标,这样一个自己名字的文件夹就建好了; 这儿也可以输汉字,点击输入法图标,选择一个汉字输入法,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 5)在图标上双击,进入文件夹看一下,由于是新建的文件夹,里头还是空的,后面我们会逐渐保存上自己的文件; 本节学习了新建文件夹的一般方法,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输入文字或保存: 1、启动Word 1)单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就可以启动Word,也可以在桌面上创建一个快捷方式;

2)Word窗口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组成,文字一般输到工作区中,有一个一闪一闪的竖线; 3)记住常用的菜单“文件”菜单、“视图”菜单和“格式”菜单,工具栏中是一些常用的菜单命令,用图片表示,使用很方便; 2、输入文字 1)在工作区中点一下鼠标,这样就会出现一条一闪一闪的光标插入点,文字就输在它这儿; 2)点击输入法图标,选择汉语输入法,这儿选择的是紫光输入法; 3)输入自己的姓名,然后按回车到下一行,输入班级、学校; 注意观察光标插入点的位置变化,它会随着文字逐渐后退; 3、保存文件 1)点击菜单“文件-保存”命令,第一次保存,出来一个“另存为”对话框;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得功能答案

第一章语言得功能 一、填空 1、语言得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与( 思维)功能。 2、语言得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就是第一性得、最基本得手段。 4、人得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与(双词句 )阶段,这就是儿童学话得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对 )1、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再编码形式。 (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错 )3、书刊上得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得右半球前部。 (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得能力。 ( 对 )7、不同语言结构得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得不同。 (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得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与多数得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得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她得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得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得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得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与空间得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得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就是,文字在交际中得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就是不能没有语言;

语言学纲要各章名词解释

导言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 *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对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语言、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瞬间的事情,但却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些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坚守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复杂细致的任务。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等。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要动嘴,而且要面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非语言:手、眼神)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的各组民族不同的。 *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最灵活的,最方便的,信息量最大的,所以是最重要的。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靠语言来维持。 2、语言是为满足人类交际的组要而产生的,其他动物是没有的。 3、其他的交际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而且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 第二章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约定俗成、重复使用。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这装置的重要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氛围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两种最根本关系。 第三章 *音素:是从音节中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是国际语言协会于1888年制定的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发音学---音响学---听觉语音学三门学科加以研究,标志着人们研究语言的的进展过程。三个环节,三个方面,三门学科的研究都是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的交界领域,都要利用大量的实验手段。生理、物理、心理的研究可以说是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什么? 1、气流是否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辅音受阻。 2、发音器官紧张状况。发元音时各器官的各部分都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特别紧张。 3、气流强弱不同,发元音气流弱,发辅音气流强。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的分析对拼音文字的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

(完整版)Word作业

WORD 练习题 第一题根据下列要求完成下段文本的编排. 1.将标题(居中)下第一段中的“海水”全部改为蓝色、行楷、倾斜、2号字“河水”,并加着重号。 2.将标题文字设置成斜体绿色字。 3.将“海洋里的鱼类品种繁多,……“所在段落设置行距为1.1倍行距,字间距加宽1磅。 4.设置页脚文字为“水中生物“(不包括引号)。 5.为文字“海洋里的鱼类品种繁多,不能一概而论。”设置底纹填充色为黄色、下线、黑体、阳文。 6.以文件名“鱼类需要喝水吗?”存本文于“我的文档” 鱼类需要喝水吗? 由于海水鱼类血液和体液的浓度高于周围的海水,水分就从外界经过鱼鳃半渗透性薄膜的表皮,不断地渗透到鱼体内,因此,海水鱼类不管体内是否需要水分,水总是不间断地渗透进去。所以海水鱼类不仅不需要喝水,而且还经常不断地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队出去,否则,鱼体还有被危险。 海洋里的鱼类品种繁多,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海水浓度高,但极大部分软骨鱼体内血液里,含有比海水浓度更高的尿素,因此,和淡水鱼一样,也不需要喝水。而生活在海洋里的硬骨鱼,则由于周围海水浓度高于体内的浓度,体内失水情况相当严重,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因此,海中的硬骨鱼是需要大口大口地喝水。 第二题根据下列要求完成下段文本的编排. 1.录入文字,一次性将各段首行缩进2字符。 2.交换第一段、第二段文字,将正文三、四段合为一段。 3.将句子“含羞草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行为?”设置成七彩霓虹的动态效果。 4.将“含羞草的叶子非常有趣,……”所在段落设置段前距为6磅、段后距为8磅,设第一段行中的 双倍行距,第二段行距30磅。 5.设置页脚,页脚文字为“含羞草”三个字(不包括引号)。 6.给文中“含羞草”三字加绿色边框。 7.对正文(不包括红框内的题目部分“添加行号,起始行号为2,其他使用缺省设置。 8.以文档名“含羞草.DOC”保存到桌面。 含羞草是一种叶片会运动的草本植物。身体开头多种多样,有的直立生长,有的爱攀爬到别的植物身上,也有的索性躺在地上向四周蔓生。在它的枝条上长着许多锐利尖刺,绿色的叶片分出3~4张羽片,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只要碰它一下,叶片很快会合拢起来,仿佛在表示难为情。手碰得轻,叶子合拢得慢;碰得重,合拢得快,有时连整个叶柄都会下垂,但是过一会后,它又会慢慢恢复原状。 含羞草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行为?原来它的老家在热带美洲地区,那儿常常有猛烈的狂风暴雨,而含羞草的枝叶又很柔弱,在刮风下雨时将叶片合拢就养活了被摧折的危险。 最近有个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原因,他说含羞草合拢叶片是为了保护叶片不被昆虫吃掉,因为当一些昆虫落脚在它的叶片上时,正准备大嚼一顿,而叶片突然关闭,一下子就把毫无准备的昆虫吓跑了。含羞草还可以做药,主要医治失眠、肠胃炎等病症。在所有会运动的植物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印度的跳舞草,它的叶子就像贪玩的孩子,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有风还是没风,问题做着舞蹈家在永不疲倦地跳着华尔兹舞。 第三题根据下列要求完成下段文本的编排.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答案

第八章语言得接触 一、名词解释 借词——借词也叫音义外来词,它指得就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得词。如英语中得telephone借子到汉语中就是“德律风”,其音义都来自英语。借词就是民族关系得一种见证,就是研究民族发展史得一项重要材料。借词在语言历史得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得作用。 语言联盟——语言联盟即“语言得区域分类”。就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得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得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得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得核心词跟彼此不同。 语言替换——语言换用也称“语言替代”或“语言融合”,就是不同民族在长期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得一种语言现象。指得就是一个民族得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得现象。 语言底层——在语言替换得过程中,换用得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得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 共同语——共同语就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得一种语言形式,就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得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得语言。 洋泾浜——“洋泾浜”就是当地人在与外来得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得过程中学来得一种变了形得外语。“洋泾浜”得共同特点就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得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得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得说法指称事物。 克里奥耳语——混合语就是由洋泾浜发展而来得一种有声交际工具,就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系统基础上形成得并被特定得言语社团作为母语学习使用一种语言。洋泾浜得特点之一在于它就是一定场合下使用得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得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Creole,就是混血儿得意思) 二、填空 1、语言发生接触得前提条件就是( 社会得接触 )

Word最基础教程(适合初学者)

Word最基础教程 适合初学者 WORD界面可以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 二、WORD文档编辑 (一)文本的选择 1、选择任意文本 将光标定位在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拖动鼠标指针至结束点,再释放左键,就可以选定文本,用这种方法可以选择任意大小的文本。 2、选择列 将光标定位于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然后按住Alt 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到待选择的文本的末尾处,释放左键,这样就可以选择一个矩形文本块。

3、利用选择条快速选取 选择条是位于正文左边的一个空白区域。将鼠标指针移至编辑区的最左边,当指针变成右斜的箭头?时,表明鼠标指针已位于选择条上,此时单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行;双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段;在选择条上拖动,可选定多行或多段文本;三击可选定整个文档。 4、选择整个文档 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A (二)文字的设置 文字的设置包括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字形、下划线、字符间距、文字效果等。 修改方法: 1、选中文字后使用菜单命令:格式→字体命令进行设置。

2、也可以选中文字后在选择的文字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可弹出“字体对话框”。字体对话框分为“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三个标签。在“字体”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等。在“字符间距”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缩放、间距、位置等内容。在“文字效果”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动态效果。 (三)段落的设置 1.对齐方式 对齐方式是指段落在水平方向以何种方式对齐。Word 2003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和分散对齐。在格式工具栏中分别用四个按钮表示,从每个按钮的图标就可以看出对齐的方式。 (1)两端对齐 两端对齐是Word 2003默认的对齐方式。一般情况下,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4)后低不圆唇元音ɑ (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6)后半高圆唇元音o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清——浊[p]:[b] 塞擦音和擦音 [ ts] [s]

(完整word版)

Unit 1 1. vi.幸免;幸存;生还______________ 2. 【短语】寻找_____________ 3. vt.挑选;选择______________ 4. n.设计;图案;构思vt.设计;计划;构思 _________ 5. adj.奇特的;异样的vt.想象;设想;爱好_________ 11.vt移动;搬开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语】少于 13. n.怀疑;疑惑vt.怀疑;不信 _______________ 14. prep.值得的;相当于??…的价值; 15. n. 价值;作用adj. [古]值钱的_________ 6. v.装饰;装修_____________ 7. vi.属于;为... 的一员______________ 8. 【短语】属于_____________ 9. 【短语】作为报答;回报______________ 10. 【短语】处于交战状态______________ 1. adj.稀罕的;稀有的;珍贵的_______________ 2. adj.贵重的;有价值的 ______________ 3. n.花瓶;瓶_____________ 4. n.朝代;王朝_____________ 5. vt.使吃惊;惊讶 _____________

6. adj.令人吃惊的 _____________ 7. n.蜜;蜂蜜_____________ 8. n.风格;风度;类型_______________ 9. n.珠宝;宝石_____________ 10. n.艺术家_____________ 11. n.群;组;军队______________ 12. n. 接待;招待会;接收 ____________ 13. adj.木制的 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 vi. 比赛竞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语】参加;参与 3. 【短语】代表;象征;表示_______________ 4. 【短语】也;又;还______________ 5. vt?做东;主办;招待n.主人_______________ 6. vt.取代;替换;代替______________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j?古代的;古老的 2 . n .竞争者 ____________ 3. n.奖章;勋章;纪念章_______________ 4. adj.巫术的;魔术的;有魔力的 ___________ 16.【短语】拆开_______________ 1 7 . vi .爆炸___________ 18. vi.下沉;沉下______________ 19. 【短语】看重;器重 _____________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名词解释-压缩版

语言学基本概念2011 导言 1.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3.理论语言学 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约定俗成的关系。 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8.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的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9.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0.聚合关系 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1.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12.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13.音素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P47) 21.对立关系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22.互补关系 两个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做“互补关系”。 23.音位变体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几个音素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24.条件变体 各个音位的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可以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25.自由变体 (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音位变体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可以把这种类型的变体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26.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P67) 27.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完整word版教案模板完整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1)课题名称:物质的分类(基本说明 1、教学时间:45 分钟 2、授课人数: 60人 3、课时:1课时 4、课型:新授课 5、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3班 6、课题出处:人教版普通高中第二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 设计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 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分散系及其分类。2 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过程与方法: 2、规律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