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出租车停 靠站设计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
31
设置几条停车线优点
形成了不同公交线路的专用候车区 减少了公交停靠时乘客换乘的盲目流动 减少了公交靠站时间
.
32
D 合并站点的停车设施
公交枢纽、轨道站点等乘客相对集中的站点
专用的自行车存车处 专人负责管理
一般公交车站
专用车棚
专用的自行车存放点,专人巡视管理
利用便道护栏、机非隔离带或绿化带(树间隙设置自行车 存放车架)
4、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
5、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
.
41
1、基本类型
根据设置位置分类
➢ 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 (Near-side bus stops,NS) ➢ 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 路段公交停靠站 (Mid-block Stops, MS)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
1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设置原则
站点位置、换乘衔接、线路配载、站点港湾及渠化
公交停靠站的功能?
方便车辆停靠 方便乘客上下车 方便乘客换乘 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提供可靠的公交信息
.
3
换乘
公交换乘的环节
家-公交车站
步行
自行车 :存放
汽车 :停放
公交线路之间的换乘:以就地换乘最好
例如对于路口出口加宽的站台有l0条线路公 交车停靠上下乘客,则公交站点距路口的最小距 离≥100m。
.
18
公交站点距路口的最小距离≥100m?
要通过该站点发车高峰调查来确定实际站点 长度,以进站排队不排到路口为原则。
出现排队停车进入路口现象,则公交车站还要远移。
因此乘客换乘距离远近,实际上是受公交站 点来车数影响的,即公交也存在饱和问题。公交来 车越多,则换乘距离就越远。
道路交叉口处公交停靠站设计_吴永欣

124
道路交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 年 8 月第 8 期
系统平均长度为:
L = Lq+
λ μ
(6)
排队长度为:
Lq =
λcρp(0) μcc!(1- ρ/c)2
(7)
系统中的平均逗留时间为:
W= L λ
(8)
系统平均等待时间为:
Wq =
Lq λ
(9)
计算出公交停靠站需要的泊位数,再结合交
叉口的道路线性特征,可以为公交站在交叉口的
2011 年 8 月第 8 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道路交通
123
道路交叉口处公交停靠站设计
吴永欣,彭小东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道路交叉口处是人流较多的集散地,也是交通网络中的瓶颈所在,交叉口处公交停靠站需进行合理设计 。该文在分析交 叉口不同位置设置公交停靠站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排队论为基础,探讨交叉口处公交停靠泊位数设计方法 。针对不同道路横 断面形式,选择不同的停靠站形式,并通过工效学分析对交通工程设施进行优化设置,为道路交叉口交通合理组织提供依据 。 关键词:道路交叉口;公交停靠站;排队论;工效学;交通工程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7716(2011)08- 0123- 03
指标 2 3 4 5
表 1 计算指标一览表
ρ(>N) 0.367 0.084 0.018 0.003
L 2.480 1.502 1.377 1.355
Lq 1.130 0.152 0.027 0.005
W 55.109 33.383 30.609 30.109
Wq 25.109 3.383 0.609 0.109
出租车港湾式停靠站设计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4 218 U 9.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45 (070 —0 4 0 10— 6 520 )5 00 — 2
21 停靠 车道 宽度 .
在交 通量 吸引力 较大 的场所 ,由于 未进行 完善 的 规 范 化 管理 ,未 设 置 专 门的 出租 车停 靠 站 点 ,所 以 目前 出租 车在 道 路 上 随 意停 放招 客 的现 象 突 出 ,严
道宽 度至少 为 24n,一般取 25m;如果 考虑 与相邻 。 l .
行车道的安全间距 ,则停靠处车道宽度至少为 2 , .n 7l
一
般 取 3 l . n。 0
综上所述 ,在相邻行车道宽度较 富裕 时 ( 大于等于
出租车港湾式停靠站进行了初步尝试。
1 设置 原则
出租车港湾式停靠站设计方法研究
王 小 生 ,廖 苑 伶
( 海 科 达 市政 交通 设 计 院 ,上 海 2 0 3 ) 上 0 00
摘 要 :阐 述 了 出租 车 在公 共 交通 系统 中 的重 要 作 用 。指 出 设 置 专 门 的 出 租 车 港湾 式 停 靠 站 点 的 重要 意 义 。 同 时 ,重 点 对 出租 车港 湾 式 停 靠 站点 各 部 位 尺 寸选 取 进 行 了详 细 的计 算 分 析 ,并 给 出 了推 荐 值 。 关 键 词 :出租 车 ;港 湾 式停 靠 站 ;设 计 方法
3 5n) 靠 车道 宽 度 可选 用 2 . 1,停 7 .m;相邻 行 车 道 宽 5
出租车 港 湾式停 靠 站 宜设 置 在人 流 量大 、密集 ,
Hale Waihona Puke 度较窄时 ( 于等于 3 ) 小 . n ,停靠车道宽度宜选用 51
公交首末站布置的案例

调度室就在这个区域的旁边,就像一个“指挥中心”。调度员就像一个大管家,通过各种设备监控着公交车的运行情况。要是哪辆车晚点了,调度员就像一个魔法师,马上调整安排,让一切都恢复正常。这里还有专门的维修区域呢,如果公交车在路上“生病”了,回到这里就能马上得到“治疗”,有一群技术高超的维修师傅就像医生一样,很快就能让公交车重新精神抖擞地上路。
二、站台布局。
1. 排队区域。
站台的排队区域特别宽敞,就像给等车的人们准备了一个大客厅。地上画着整整齐齐的排队线,就像地板上的轨道一样,大家都自觉地沿着线排队,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乱哄哄地挤成一团了。而且旁边还有一些可爱的小标识,写着“文明排队,快乐乘车”,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2. 候车设施。
那候车亭可是相当的贴心。有一排排长长的座椅,这些座椅可不是那种邦邦的,坐上去还挺舒服的,就像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一样。候车亭的顶子也很大,下雨天的时候,大家都能躲在下面,就像躲在一把巨大的雨伞下,一点都不用担心被淋湿。而且候车亭里还有电子显示屏,上面清楚地显示着各路公交车还有多久到站,这就像给等车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有数就不着急了。
这个公交首末站的布置啊,真的是把方便、舒适、人性化都考虑进去了。无论是每天坐公交上下班的上班族,还是偶尔出行的居民,都对这个地方赞不绝口呢。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这样的公交首末站特别棒?
公交首末站布置的案例
嗨,朋友们!今天我就给你们唠唠我们这儿一个超有趣的公交首末站布置案例。
一、选址。
这个公交首末站啊,选在了一个特别妙的地方。它就在一个大型居民区和一个热闹的商业中心之间,就像一个中间人,连接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商业的繁华。居民们早上可以方便地坐公交去商业中心逛街、上班,晚上又能轻松搭车回家。而且这个地方靠近主干道,交通特别便利,公交车进出站就像鱼游进大海一样顺畅,不用担心被堵在小胡同里。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一、交通站规范设计1.位置选择:交通站点的位置应选在交通流量较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便于人们的出行需求。
同时,要考虑到周边环境: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道路宽度,是否与其他交通设施相连等。
2.建筑形态:交通站建筑应具备辨识度高、方便乘客出入、布局合理等特点。
例如,可以建造标志性的建筑物、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和标志,保证交通站点的易辨识性。
3.停靠区域:交通站点的停靠区域应合理规划,以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停靠需求。
例如,在公交车站,需要设立足够数量的候车亭,保证乘客有足够的候车空间。
4.候车设施:交通站点的候车设施应包括充足的座位、遮阳设施、宣传栏、公共厕所等,以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候车环境。
二、交通场规范设计1.建设规模:交通场的规模应根据当地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例如,大型城市或交通枢纽需要建设规模较大的交通场。
2.道路规划:交通场的道路应设计为宽敞、通畅,并考虑到不同车辆类型的运行需求。
例如,需要设置专用车道、货车通道、非机动车通道等。
3.停车设施:交通场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包括室内停车区和室外停车区,以满足停车需求。
同时,要设置停车指引标识,方便车辆进出和停放。
4.服务设施:交通场还应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如售票厅、换乘区、候车区、出租车站点等,以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交通厂规范设计1.建筑布局:交通厂区的建筑布局应合理规划,包括车辆维修区、储存区、检查区、运营管理区等。
不同功能的区域应有明确的界限,以提高工作效率。
2.设施设备:交通厂区要配备各种设施设备,如车辆维修设备、停车设施、洗车设备、加油设施等,以支持交通运营工作的顺利进行。
3.环境保护:交通厂区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要有噪音、污染控制措施,配备处理废弃物的设备。
4.安全设施:交通厂区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防盗设备等,以保障工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以上是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道路公共汽车站设计技术

道路公共汽车站设计技术公共汽车站是城市道路上重要的交通节点设施,它不仅是乘客候车、换乘的场所,也是信息发布和服务提供的中心。
因此,在公共汽车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的美观、安全性、便利性、高效性和节能性等因素。
以下是道路公共汽车站设计技术的几个重点部分。
一、站台尺寸设计站台是公共汽车站的核心部分,其尺寸的设计应尽可能适应车辆的进出和乘客的候车等行为,同时要提高接受乘客的容量。
基于公共汽车的长度和宽度,站台的长度应能满足最大长度车辆的停靠,一般为12-14米;宽度通常为3米左右,根据车辆边缘距离站台的要求来确定是否需再增加少量压缩带和草坪或花箱。
二、站台布局设计站台的布局影响着乘客进出和运营效率等方面,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站台的科学布局。
布局的主要设计与庇护系统、座椅和站台屋顶等因素有关。
(一)庇护系统设计庇护系统是站台的主要建筑元素,其类型和形式应与站台的环境、建筑风格相适应。
众所周知,站台的庇护系统是为了保障乘客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出行的需要,为乘客提供一定的保护。
因此,还必须考虑站台庇护系统的高度与面积等要素,以确保覆盖面积大,涵盖多角度。
(二)座椅设计座椅是公共汽车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数量、样式、摆放位置等因素应合理。
座位数量应根据站台使用人数和站台的尺寸等因素进行安排;座位的样式和材料方面应该注重人性化、耐用,考虑到站台功能和美观要求。
(三)站台屋顶设计站台屋顶:又称站台罩、停靠亭等,可充当庇护系统的一部分。
站台屋顶是乘客等待时遮风挡雨、遮阳等的设施,因此需满足安全、美观、防雨的要求。
三、站点位置选择在选择公共汽车站点时,首先需要考虑其附近的交通流量和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衔接情况。
站点应位于城市道路主干线路、次干道或环路上,并要求距离交通交会,用地面积应尽量小,为公交路线的快速运营提供便利。
其次,站点应尽量设在人口密集、居住区、办公区、工业区等重要场所,以满足乘客的现实乘车需求。
四、站点美化园林设计公共汽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注重环境和视觉舒适性,提高市民对公交出行的感受和信心。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说明PPT共65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公交中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公交车和出租车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需要设计合适的停靠站。
下面我将从站点设置、站牌设计和站点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站点设置1.选址合理: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应尽量接近主干道,方便乘客换乘。
此外,站点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停靠车辆和候车乘客。
2.站点规划:根据停靠车辆的数量和乘客流量,站点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和候车区域。
停靠位宜设置在站台的一侧,并根据车辆的长度和数量进行合理划分。
3.乘客便利设施:站点应设置候车亭或候车棚,提供遮蔽、防雨等功能。
候车区域应设置座椅,方便乘客等候。
此外,还可以设置自动售票机、公交线路查询等乘客自助设施,方便乘客获取相关信息。
二、站牌设计1.合理布局:站牌应设置在候车区域的显著位置,方便乘客查看。
站牌的高度和角度要适中,以便乘客站在候车区域能够轻松看到站牌的信息。
2.信息明确:站牌上应标示该站点的名称、公交线路以及各线路的停靠时间和发车间隔等信息。
站牌的字体和颜色要清晰可辨,方便乘客查看。
3.公共广告:站牌的后部可以设置公共广告位,用于发布城市宣传、公益广告等信息。
这不仅可以为广告商提供宣传渠道,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知识。
三、站点管理1.安全管理:站点应设立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维护站点的秩序和安全。
岗位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2.卫生管理:站点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站台和候车区域的卫生和环境整洁。
此外,站点还可以设置垃圾桶和公共厕所,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
3.信息管理:站点管理者可以使用智能化系统管理站点信息。
通过公交车GPS定位、监控摄像等设备,实时掌握站点的乘客流量和车辆情况,及时调整线路和班次,提高服务效率。
总结起来,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便利和舒适度,以及站点的安全和管理。
合理的选址、规划和设置候车设施,清晰的站牌信息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都可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用于指导南京市市区范围内轨道站点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中的公交
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工作。
文件规定了公交车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控制指标、平面几何尺寸、附属设施配置及设计要求等。
2 编制依据
CJJ 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GB 50220-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 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 专业术语
公交停靠站
仅具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
出租车停靠站
仅具有出租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出租车停靠站点。
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用局部拓宽路面的方法设置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浅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一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深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多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非港湾式停靠站
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上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
车辆驶入交叉口的车道为进口道,车辆驶出交叉口的车道为出口道。
平面交叉口的上游、下游
车辆驶入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上游,车辆驶出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下游。
站台
供乘客候车及上下车的道路铺装部分。
4 一般规定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须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交通
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原则上设于轨道站点主要行人出入口50m范围内。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须与站台所在的道路、交叉口及人行过街通道等交通设施
进行一体化设计。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还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施规模与位置,兼顾城
市道路交通运行要求。
在用地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
5 公交停靠站设计
公交停靠站形式的选择
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一般也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当条件受限时可以布置为非港湾式停靠站。
表1 港湾式停靠站建议设置原则
设置条件设置类型
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小于250人或停靠线路数小于3条非港湾式
停靠线路条数超过5条港湾式
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大于500人港湾式
在没有公交专用道的道路上,车辆饱和度大于港湾式
有公交专用道的道路上,公交车流量大于60pcu/h且同向非
港湾式
公交专用道上的车辆饱和度大于
深港湾
公交停靠线路数超过16条或高峰小时乘客上车超过1600人
或增设同名站点
公交停靠站停车位设置
对于非港湾式停靠站,停车位不得超过3个。
对于浅港湾式停靠站,应有2~3个停车位,且不宜超过4个停车位。
停车位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表2 浅港湾式停靠站停车位设置原则
停车位数量设置原则
2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小于500人或停靠线路数小于5条
3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在500~800人之间或停靠线路数为5~8条
4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超过800人或停靠线路数超过8条
对于深港湾式停靠站,每个服务通道应至少有2个停车位,且不宜超过3个停车位。
公交停靠站位置设计
在交叉口布置公交停靠站时,应优先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
距交叉口的距离遵
循以下原则:
(1)当出口道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拓宽下游至少30m外,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停靠站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
(2)当出口道不拓宽时,停靠站距交叉口不宜小于50m。
图1 公交停靠站设于出口道下游
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时,距交叉口的距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进口道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分岔点上游至少15m 处,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站台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
图2公交停靠站设于干道交叉口进口道一体化设计
图3公交停靠站设于支路交叉口进口道一体化设计
(2)当进口道右侧无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位置应设在右侧车道高峰小时平
均排队长度上游15m~20m处。
公交停靠站设于路段时,应设置在有行人过街通道的路段上。
上、下行对称站
点应在道路平面上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30m,且宜布置为背向错开,并与路段行人过街一体化设计。
图6 公交停靠站与行人过街一体化设计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公交停靠站平面设计
公交停靠站的站台长度依据停车位的个数而变化,南京市公交车以及12m车长为主,多辆公交车停靠的站台长度可按以下原则确定:
表3 公交站台长度设置原则
设置条件站台长度
1个停车位15m
2个停车位25~30m
3个停车位35~45m
4个停车位45~60m
港湾式公交站台拓展车道宽度宜取;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
站台宽度不应小于,当条件受限制时,宽度不得小于。
考虑车行轨迹,并尽量减少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建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减速
段长不小于20m,加速度段长不小于15m。
公交停靠站的几何尺寸如下:
图5 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图6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图7 深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6 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一般也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当条件受限时可以布置为非港湾式停靠站。
单个出租车停车位尺寸为×6m。
出租车站台长度按照停车位个数的模数增加2m设置。
港湾式出租车站台拓展车道宽度宜取3m;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
站台宽度不应小于,当条件受限制时,宽度不得小于。
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站的加、减速段长度不小于7m。
图8 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站设计尺寸
在靠近公交停靠站处设置出租车停靠站时,应设在公交停靠站的上游15m以外,并宜与公交停靠站进行一体化设计。
图9 出租车停靠站与公交停靠站的关系
图10 出租车停靠站与公交停靠站一体化设计
7站台设施
站台路面设施
站台与机动车道的高度差宜取15cm~20cm。
站台表面应平整,不应绿化,并选用透水材料以保持站台干燥。
人流过大时应
在站台的一侧设置护栏。
停靠站范围内车辆加减速段及停车位处的路面宜采用高标号混凝土进行局部加
强,宜采用彩色路面材料。
候车亭
停靠站应设候车亭,候车亭应与亭内设施等进行一体化设计。
候车亭内应设置夜间照明、防雨防晒的顶棚、站牌标志、线路指示板、必要的告
示及广告看板等设施。
候车亭内鼓励配置行人休息座椅、指路牌、盲文站牌或语音提示站牌。
候车亭应与其周边的绿化隔离带、电话亭、垃圾桶等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鼓励提供有吸引力的造型和色彩,形成城市特色景观。
候车亭顶棚高度不应小于,有效使用宽度不宜小于,并宜随站台宽度增长而相应增加顶棚宽度。
候车亭的长度宜与停车区长度相同,在客流较少的道路上设置的停靠站,候车亭长度可适当缩小。
公交候车亭最小不宜小于5m。
标志标线
为区分停靠站的停车范围,在停靠站车道与相邻行车道间,应设置专用标线,
其标准应按照GB 5768-2009的规定执行。
停靠站停车区域内宜用标线设置停车泊位,并在停车泊位之间以禁止停车标线分隔。
无障碍设计
停靠站站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且其位置应与路段盲道相接,缘石坡道的坡面须平整。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站点进行特殊设计,使站台与公交车辆地板平行。
公交停靠站内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技术标准应按照JGJ 50-2001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