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设计
公交车站设计

公交车站设计
设计一个公交车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位置选择:公交车站的位置应该方便乘客进出和换乘,最好位于主要道路或交通枢纽附近。
选择位置时还需考虑乘客流量、周边环境和用地条件。
2. 候车区域:公交车站需要设置足够的候车区域,以容纳乘客高峰期的人流量,并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候车区域应设有座椅、遮阳棚或雨棚,以保护乘客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3. 路牌和标识:在公交车站设置明显的路牌和标识,包括站点名称、线路图、发车时间等信息,方便乘客获取所需信息并顺利乘车。
4. 等车设施:公交车站应提供各类等车设施,例如定制候车亭、自动售票机、公共厕所、储物柜等,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5. 安全设施:公交车站需要保证乘客的安全。
应设置监控摄像头和紧急报警装置,并保持站点的安全环境。
6. 环境设计:公交车站的环境设计应考虑美观和舒适性,如绿化、景观设计等,以提升乘客的体验感。
7. 无障碍设施:公交车站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坡道、盲道、残疾乘客专用区等,以确保乘客的无障碍使用。
8. 充电设施: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一些公交车站还可以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以方便乘客的用车需求。
最后,公交车站的设计还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乘客的安全和便利。
公交车站台设计方案

公交车站台设计方案1. 引言公交车站台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乘客提供乘坐公交车的便利和舒适。
一个合理的公交车站台设计方案能够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并且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个优秀的公交车站台设计方案,包括站台尺寸、设施配置和人流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2. 站台尺寸设计站台的尺寸是公交车站台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个过小的站台会导致乘客拥挤,降低站台的使用效率,而过大的站台则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一般来说,站台的长度应该能够容纳一辆公交车停靠,并留有适当的余地。
站台的宽度也要考虑到乘客的通行和站台设施的布置。
根据经验,一个合理的站台尺寸是长度为10米,宽度为3米。
3. 设施配置3.1 候车亭一个舒适而现代的候车亭能够提供乘客遮风挡雨的功能,以及提供座位和信息展示等设施。
候车亭设计应当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要和舒适感受。
候车亭的尺寸应该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乘客,在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通透的玻璃墙以增加采光。
座位的设置要合理布局,以提供足够的舒适空间。
此外,候车亭还可以配备实时公交信息显示屏等设备,帮助乘客获取即时的公交车信息。
3.2 售票和查询设施在站台上设置售票和查询设施有助于提高乘客的方便性和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
一般来说,售票设施可以设置在候车亭内或者候车区域附近,以便乘客可以及时购买车票。
查询设施可以包括公交线路图、站点查询机和售票机等,以帮助乘客了解公交线路和到达时间等信息。
3.3 候车区域设计候车区域是乘客等候公交车的区域,其设计应当能够提供乘客的舒适感和便捷性。
候车区域应该提供充足的座位,以及足够的站台空间,以容纳高峰时段的客流量。
候车区域的地面材料应该选择防滑、易清洁且耐久的材质,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站台的整洁。
4. 人流管理为了保证公交车站台的秩序和乘客安全,人流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人流管理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人流导向:合理设置指示牌和标识,引导乘客进站、上下车和离站。
•通道设计:预留足够宽敞的通道,以容纳高峰时段的人流量,并确保乘客的顺畅通行。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广州公交站点设计导则

广州公交站点设计导则1. 前言
1.1 编制目的
1.2 适用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2.1 公交站点
2.2 公交候车亭
2.3 公交线路
2.4 公交专用道
3. 站点选址原则
3.1 方便性原则
3.2 安全性原则
3.3 环境影响原则
4. 站点设计要求
4.1 站台设计
4.1.1 站台尺寸
4.1.2 站台材料
4.1.3 站台标识
4.2 候车亭设计
4.2.1 候车亭尺寸
4.2.2 候车亭材料
4.2.3 候车亭设施4.3 信息系统设计4.3.1 线路信息4.3.2 实时到站信息4.4 无障碍设计4.4.1 无障碍通道4.4.2 无障碍坡道4.4.3 盲道引导
5. 站点设施配置5.1 座椅
5.2 遮阳棚
5.3 垃圾箱
5.4 监控系统
6. 站点维护管理6.1 日常维护
6.2 定期检查
6.3 应急预案
7. 附录
7.1 相关法规标准7.2 案例分析
以上是一个广州公交站点设计导则的大致框架和内容提纲。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每一部分都可以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完善。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
31
设置几条停车线优点
形成了不同公交线路的专用候车区 减少了公交停靠时乘客换乘的盲目流动 减少了公交靠站时间
.
32
D 合并站点的停车设施
公交枢纽、轨道站点等乘客相对集中的站点
专用的自行车存车处 专人负责管理
一般公交车站
专用车棚
专用的自行车存放点,专人巡视管理
利用便道护栏、机非隔离带或绿化带(树间隙设置自行车 存放车架)
4、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
5、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
.
41
1、基本类型
根据设置位置分类
➢ 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 (Near-side bus stops,NS) ➢ 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 路段公交停靠站 (Mid-block Stops, MS)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
1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设置原则
站点位置、换乘衔接、线路配载、站点港湾及渠化
公交停靠站的功能?
方便车辆停靠 方便乘客上下车 方便乘客换乘 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提供可靠的公交信息
.
3
换乘
公交换乘的环节
家-公交车站
步行
自行车 :存放
汽车 :停放
公交线路之间的换乘:以就地换乘最好
例如对于路口出口加宽的站台有l0条线路公 交车停靠上下乘客,则公交站点距路口的最小距 离≥100m。
.
18
公交站点距路口的最小距离≥100m?
要通过该站点发车高峰调查来确定实际站点 长度,以进站排队不排到路口为原则。
出现排队停车进入路口现象,则公交车站还要远移。
因此乘客换乘距离远近,实际上是受公交站 点来车数影响的,即公交也存在饱和问题。公交来 车越多,则换乘距离就越远。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一、交通站规范设计1.位置选择:交通站点的位置应选在交通流量较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便于人们的出行需求。
同时,要考虑到周边环境: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道路宽度,是否与其他交通设施相连等。
2.建筑形态:交通站建筑应具备辨识度高、方便乘客出入、布局合理等特点。
例如,可以建造标志性的建筑物、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和标志,保证交通站点的易辨识性。
3.停靠区域:交通站点的停靠区域应合理规划,以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停靠需求。
例如,在公交车站,需要设立足够数量的候车亭,保证乘客有足够的候车空间。
4.候车设施:交通站点的候车设施应包括充足的座位、遮阳设施、宣传栏、公共厕所等,以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候车环境。
二、交通场规范设计1.建设规模:交通场的规模应根据当地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例如,大型城市或交通枢纽需要建设规模较大的交通场。
2.道路规划:交通场的道路应设计为宽敞、通畅,并考虑到不同车辆类型的运行需求。
例如,需要设置专用车道、货车通道、非机动车通道等。
3.停车设施:交通场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包括室内停车区和室外停车区,以满足停车需求。
同时,要设置停车指引标识,方便车辆进出和停放。
4.服务设施:交通场还应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如售票厅、换乘区、候车区、出租车站点等,以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交通厂规范设计1.建筑布局:交通厂区的建筑布局应合理规划,包括车辆维修区、储存区、检查区、运营管理区等。
不同功能的区域应有明确的界限,以提高工作效率。
2.设施设备:交通厂区要配备各种设施设备,如车辆维修设备、停车设施、洗车设备、加油设施等,以支持交通运营工作的顺利进行。
3.环境保护:交通厂区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要有噪音、污染控制措施,配备处理废弃物的设备。
4.安全设施:交通厂区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防盗设备等,以保障工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以上是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城市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第四节渡轮站第三章停车场第一节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第二节停车场的用地和布置第三节停车场的进出口第四节低级保养第五节工间第六节油料管理第七节清扫机械第八节办公及生活性建筑第九节绿化第十节多层与地下停车库第十一节出租汽车停车场第四章保养场第一节功能与场址第二节平面布置和用地第三节生产与生活性建筑第四节油库第五节出租汽车保养场第六节保养中心第五章修理厂第一节建厂与用地第二节库房、道路、其它第三节渡轮修理厂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公交车站的设计与规划

公交车站的设计与规划公交车站的设计与规划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公交车站设计不仅能提供便利的服务,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乘客体验,提高出行效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公交车站的设计与规划,以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站点布局1.空间规划公交车站的空间规划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首先,要确定站点的尺寸,以适应不同规模的客流量。
此外,合理设计站点的进出口,避免拥堵现象的发生。
还应注意站点的覆盖面积,确保乘客在恶劣天气下有足够的遮挡。
2.硬件设施一个好的公交车站应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如候车亭、座椅、灯光等。
候车亭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还要有防雨与遮阳的功能。
座椅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而灯光的设置则要兼顾安全与美观,确保乘客在夜间能够正常使用公交车站。
二、信息提示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方便度,公交车站的信息提示设施至关重要。
1.发车时间表在公交车站内,设置发车时间表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乘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和末班车时间,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行程。
2.公交实时信息随着技术的进步,公交实时信息已成为乘客出行的标配。
公交车站应设立电子屏幕或其他信息发布设备,及时显示公交车到站时间,方便乘客合理安排出行。
三、无障碍设施公交车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各类人群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
1.无障碍通道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出公交车站,要设置无障碍通道。
这些通道应该宽敞平坦,设置扶手和斜坡,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2.盲道在公交车站的地面上设置盲道,方便视障人士定位和导航。
盲道的颜色和纹理应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以防止视障人士迷失方向。
四、绿化景观公交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可以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场所。
因此,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绿化植被在公交车站周围设置适量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被的布局也要合理,确保不会对周边乘客的视线和行动带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类
C类 B类
B类
C类
老城公交站现状
老城公交站点方案构思
老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老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老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老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老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老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老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新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新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新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新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新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新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公交站点更新设计规划布点
——新城区简自行车站点
项目 内容
布置依据 新城区规划的骑行线路 功能分类 E类 数量 3个
沙河、沙坝河——围阻河、鱼梁 河、皮陇河河谷生态廊道
两区
指金山片区——城市综合服务区 和居住生活区;马场坪片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两轴
洒金大道——南北向城市发展轴 线; G210 , S306——东西向城 市发展轴线
主城区现状格局
老城区 新城区 古城区
2.城市交通现状
30余万人口、4条可用公交线、一个福泉
新城公交站点
更新设计方案
New city bus stops
公交站点更新设计规划布点
——新城区公交站点
项目 内容
布置依据 功能分类
数量
新城区场地较大 A、 B、 C类 A类 4个 B类 2个
C类 2个 总计8个
B类
A类
A类
B类
A类 C类
A类
C类
新城公交站现状
新城公交站设计构思
新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驿和行科技 / 城市元素 / 公和设计 / 上合设计
我们的
品牌
国际首家 智慧出行系统 集成商
IBSplus驿和行品牌杭州发布会现场资料图
IBSplus驿和行品牌杭州发布会现场资料图
良渚新城智慧出行建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资料图
余杭区区委书记体验IBS自行车资料图
我们的
团队
项目顾问团队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火车站 长途客运站
怎 么 办?
二、解决方案
统筹设计
公共交通功能|公共文化窗口|公共信息枢纽
适合福泉未来的公交站思考
具备创意感、时尚性且与城市风貌 协调融合 的形象 体现本地的文化内涵
智能化 人性化 ……
1.公交车站点设计分类、分布
影响分类 的因素
换乘枢纽对公交站分类的影响 城市道路等级对公交站分类的影响 所处城市区位对公交站分类的影响
(饮料、售票等)
智能公共自行车
按功能分类 C类
候车 信息查询
(站点查询、旅游信息查询)
垃圾收集
安全服务(监控、报警) WIFI 、手机充电
按功能分类 D类
候车 信息查询(站点查询) 垃圾收集 安全服务(监控、报警)
按功能分类 E 类(自行车站点)
垃圾收集 智能公共自行车 太阳能发电 雨水收集
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总体 规划布点
A类 A类
古城公交站点方案构思
古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古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古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古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古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一
古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古城公交站点更新设计——方案二
简易临时站点
外观设计方案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station
公交站点更新设计规划布点
——老城区简易临时站点
项目 布置依据 功能分类 数量
杭州G20峰会会场钱江世纪城驿和行项目(在建)
杭州余杭大径山旅游景区驿和行项目驿站(设计阶段)
我们的
目标
系统化解决城市公共交通信息问题
公共交 通系统
文化信 息载体
新生活 的体验
一、前期调研与思考
1.城市规划
上位规划
总体规划形成“一心四廊、两区两轴”的空间结构。
一心 四廊
指金鸡山生态绿心
骑行路线
E类
E类
E类
A类
新城自行车站设计方案
古城公交站点
外观设计方案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station
公交站点更新设计规划布点
——古城区公交站点
项目 内容
C类 C类
于古城区旅游集散中心 布置依据 以及古城邻近老城区的 位置布点 功能分类 A、 C类 A 类 2个 数量 C类 2个 总计4个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2.公交车站点设计方案
老城公交站点
外观设计方案
The old city of the station
公交站点更新设计规划布点
——老城区其他站点
项目 布置依据 功能分类 内容
A类
A类 C类 C类 C类 C类 A类 C类 A类
数量
所处城市区位繁华度、人 流量、对自行车需求量以 及场地用地限制 A、 B、 C类 A类 4个 B类 2个
设计顾问:
柳冠中(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之父)
设计团队:
整合来自德国、美国、日本以及北 京和杭州高校的各种连支付、脸脸、沃尔 沃、曹操。
政府部门:
国家卫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 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
战略合作伙伴
驿和行科技 城市元素 上合设计
分类方式
根据功能需求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功能分类 A类
候车 信息查询
(站点查询、旅游信息查询)
垃圾收集
安全服务(监控、报警) WIFI 、手机充电、自动售卖
(饮料、售票等)
智能公共自行车 太阳能发电 雨水收集
按功能分类 B类
候车 信息查询
(站点查询、旅游信息查询)
垃圾收集
安全服务(监控、报警) WIFI 、手机充电、自动售卖
公共交通、骑行文化 城市与智慧、形象、文化
品牌策划、视觉形象、影视广告
公和设计
公共空间、工业设计、衍生品
我们的案例杭州良渚 Nhomakorabea栖小镇驿和行项目驿站(已建成)
杭州良渚梦栖小镇驿和行项目驿站(已建成)
杭州G20峰会会场钱江世纪城驿和行项目(在建)
杭州G20峰会会场钱江世纪城驿和行项目(在建)
杭州G20峰会会场钱江世纪城驿和行项目(在建)
现状
智慧
总体公共交通现状
系统不完善 衔接点不明确 城区不闭合循环 缺少文化载体
福泉市有三个长途客运站,两个 铁路客(货)站场,公交系统与火车 站、汽车站、老城、新城、古城的衔 接点不明确和完善。 福泉现存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 公交站台形象破旧、设计感较差、文 化感较弱、功能较简单。车站间的公 交线路不能在城区之间形成有效的闭 合环路,城市交通没有得到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