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2.1乙烯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的内容-乙烯,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饱和烃)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和烷烃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结构决定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讲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也为以后学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用途-结构-性质”的思路,先介绍乙烯的用途,通过介绍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有机化学中既是敲门砖,又是铺路石。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某一类烃的方法;·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能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烷烃的性质,初步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存在障碍:·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对一些有机名词不了解,有机分子结构也比较陌生、难理解,无法建立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的联系;·对有机反应方程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都存在困难。
待建构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教学目标1. 利用乙烯的分子式和球棍模型探究乙烯分子的结构。
通过对结构的推理,对学生对其微观结构有三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观看视频和分组实验,小组分析实验现象并解析乙烯的化学性质,利用球棍模型和视频动画分析并说出加成反应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生活小妙招—水果催熟的解密,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作用;图片展示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化学人教版必修2精品教学案:3.2乙烯学案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预习目标】1、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2、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3、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预习问题】一、苯是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的,与乙烯一样是一种重要的 _______,其产品在今天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
二、苯㈠苯的物理性质1. 色、有特殊气味的有的。
2.比水,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3.沸点是80.1℃(易);熔点是5.5℃(苯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㈡苯分子结构1.苯的分子式为,结构式结构简式或2、分析苯分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苯的化学性质有哪些?㈢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1.苯的氧化反应:苯在空气中燃烧:(方程式) _________ 现象:[思考]你能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苯的取代反应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溴苯是色体,密度比水。
[思考]比较烷烃和苯跟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条件有何不同?3.苯的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氢气、氯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苯在金属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芳香烃概念:含的烃,如甲苯(苯的同系物)、二甲苯等。
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学习过程】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1、来源:从________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
2、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价值:________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想一想)由实验现象可知,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与烷烃具有相同的性质?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不同于烷烃的性质?推测: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问题探究:
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受轻伤时,用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向伤口喷射,运动员马上就可以奔跑了。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请讨论制备氯乙烷的最佳方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方法一:用乙烷与氯气取代。
方法二: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纯净的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取代产物为多种混合物。故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好。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师追问:乙烯能和很多物质加成,那乙烯能和乙烯加成吗?引出乙烯的加聚反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以甲烷为代表的简单烷烃的结构、性质(重点是取代反应)以及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结构等基础知识。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垫了基础。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乙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就能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2第7章 第2节 第1课时 乙烯学案40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乙烯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根据乙烯的结构,认识乙烯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根据乙烯的化学反应,认识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类型,培养“变化观念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3.根据乙烯的性质及转化,认识乙烯的用途,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一、乙烯的应用及物理性质1.应用:乙烯是石油化工重要的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乙烯可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药物等。
乙烯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乙烯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2.物理性质:乙烯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小。
熔、沸点分别为-169 ℃、-104 ℃。
二、乙烯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模型球棍模型填充模型C2H4CH2===CH2微点拨: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价键没有全部被氢原子“饱和”,为不饱和碳原子。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使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实验 现象点燃纯净的乙烯 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
(2)乙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
为什么甲烷燃烧没有黑烟,而乙烯燃烧有较浓的黑烟?提示:乙烯分子里含碳量约为85.7%,而甲烷分子里含碳量为75%,乙烯中含碳量高,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碳的小颗粒形成黑烟。
2.加成反应(1)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
(2)乙烯与H 2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3)乙烯与H 2O 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 3CH 2OH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1课时乙烯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乙烯课程解读课标要点学科素养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初步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从微观碳原子的成键角度,分析乙烯的结构特点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特点结合化学实验,从分子的结构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和工业制取原理从生活中乙烯及其产品的用途,体会化学在改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见学生用书P65)知识点一乙烯的组成与结构组成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只有__碳__、__氢__两种元素__C2H4____H··C··H__····C··H__··H____CHHCHH__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充填模型空间构型CH2===CH2__平面__结构知识点二乙烯的性质和用途1.乙烯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__无__色__气__体稍有气味__难__溶于水比空气的__略小__2.乙烯的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火焰__明亮__且伴有__黑烟__乙烯易燃烧2酸性KMnO 4溶液__褪色__乙烯易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褪色__ 乙烯易与溴反应(2)氧化反应(3)加成反应 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__不饱和__碳原子与其他__原子或原子团__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4)聚合反应①乙烯能发生自身的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__。
②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__化合物分子__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__聚合物__的反应。
乙烯的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这样的反应又被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__加聚反应__。
③链节、聚合度、单体: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是由较小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的。
在聚乙烯分子中“__—CH 2—CH 2—__”称为链节,链节的数目n 称为聚合度。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

《乙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
3、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的特点。
难点: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二、教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对比归纳法等。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盛有乙烯的集气瓶、学案、任务卡。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张亲自拍摄的图片以生活中的实例境,激发兴——青香蕉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香和图片,吸引学趣,引入乙蕉变熟的过程。
并解释香蕉变熟的原烯。
因,引出乙烯及其用途。
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教师的讲授。
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环节一:讲授乙烯的用途及来源让学生认识到乙教师:讲授并以多媒体文字及图片形式烯的重要性,并展示乙烯的用途及来源。
并以一组乙烯结合我国乙烯的的全球产量区域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咱们国家的乙烯产量情况。
产量,对学生进行爱国德育教学生:聆听教师的讲授,观看相应图片育。
二、认识乙烯的用途、来源、结构、性质环节二:观察思考乙烯的物理性质让学生了解乙烯教师: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引出的物理性质,锻对乙烯性质的学习。
展示盛有乙烯的集炼学生通过观察气瓶,提问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及收法研究物质物理集方法性质的能力,以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乙烯的物理性及利用知识解决质及收集方法。
环节三:自主学习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验证化学性质问题的能力。
认识乙烯的化学性质,锻炼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相关资自主学习、阅读料,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学生完成后资料并提取信息提问。
然后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的能力。
并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思考回答预测结果,观看视频,回答实验现象。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乙烯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乙烯教师:师生共同对比乙烯和乙烷的化学的结构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呈现一些现实生活中乙烯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习题讨论
1. 请学生回顾已学乙烷、乙炔的结构式,并简要介绍其分子式和官能团;
2. 请学生讨论乙烯分子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 乙烯的基本性质:分子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等;
2. 乙烯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有机物与卤素氧化物反应等。
四、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展示乙烯的性质,如乙烯的不饱和性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通过问题讨论或小测验来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新知探究
1. 乙烯的化工应用:乙烯的制取方法、聚乙烯的生产及用途等;
2. 展示一些乙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互动
分组讨论乙烯的环境问题,如乙烯的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四、课堂总结
总结乙烯的基本性质及化工应用,强调乙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布置乙烯相关的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乙烯样品、相关实验器材及资料。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及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乙烯
1.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工业制取原理和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初步体会其结构特点对性质的影响。
3.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
乙烯是烃类的重要代表物,在对乙烯进行教学时,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并认识乙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一、乙烯的结构
乙烯的分子式为①C2H4,结构式为②,结构简式为③。
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④碳碳双键,两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⑤是(填“是”或“否”)共平面,任何两个键的夹角均为⑥120°。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⑦C2H4+3O22CO2+2H2O。
(2)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现象: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结论: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加成反应
(1)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的是⑨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
⑩;
乙烯与氢气的反应:
;
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
;
乙烯与水的反应:。
三、乙烯的用途
乙烯是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水果的催熟剂,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比较甲烷与乙烯的含碳量大小,分析乙烯燃烧时为什么会看到黑烟。
【答案】乙烯的含碳量高于甲烷;乙烯的含碳量高,所以燃烧时会看到黑烟。
2.乙烯在发生加成反应时,双键全部断裂了吗?
【答案】只断裂双键中的一个键。
3.根据乙烷和乙烯性质的差异,如何鉴别乙烷和乙烯?
【答案】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烯;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乙烯;③点燃有黑烟生成的是乙烯。
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
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不可能
...得到的产物是( )。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解析】与H2、H2O、HBr分别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CH3CH3、CH3CH2OH、CH3CH2Br。
【答案】B
1.乙烯和丙烯()属于同系物吗?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属于;二者结构相似,都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所以属于同系物。
2.如何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气体?
【答案】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注意不能用H2,也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生成CO2气体,从而引入新的杂质)。
3.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吗?
【答案】不同;乙烯与溴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1.加成反应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实质是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来说,乙烯与溴(Br2)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的过程如下:
2.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比较
(1)取代反应
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②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般相等。
③反应特点:可发生分步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③反应特点:有时只有一种加成方式,有时有多种加成方式。
1.常温下,下列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
A.乙烯
B.二氧化硫
C.氢气
D.乙烷
【答案】B
2.下列方法不可区分乙烷和乙烯的是( )。
A.通入酸性KMnO4溶液
B.点燃观察现象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溴水
【答案】C
3.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
1,2-二溴乙烷氯乙烷
①,
②,
③,
④。
【答案】①+Br2,加成反应
②+HCl CH3CH2Cl
③+H2O CH3CH2OH
④+3O22CO2+2H2O,氧化反应
4.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H2O,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确认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下列中的:
①、②、③、④(填字母)。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确认SO2存在的现象是。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
(5)确认乙烯存在的现象是。
【解析】品红溶液可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也可和乙烯反应,所以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之前一定要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除尽。
【答案】(1)A;B;A;D
(2)装置①中的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二氧化硫,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
(4)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5)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