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焦虑的五种因素

合集下载

《反焦虑思维》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反焦虑思维》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全书名:《反焦虑思维》作者名:[美]罗尔·克肖,[美]比尔·韦德译者名:方一雲前言上本书学习了拖延-《拖延心理学》,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好搭档:焦虑。

拖延会引起焦虑,不过引起焦虑的原因可不只是拖延,所以焦虑会更为常见。

家庭的不和谐会让人焦虑,担忧孩子的未来会让人焦虑,公司的裁员会让人焦虑,总之能让我们焦虑的事情简直随处可见。

那么如何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执业三十多年的心理学博士,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对策。

一、焦虑的原因1.1 焦虑人人都会焦虑,你并不孤独,因为它也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

在远古时代,人类最重要的事就是活下去。

周围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人类发展出了“假设性威胁”来提高自己存活的概率。

什么是“假设性威胁”?可以理解为“无中生有的危险”。

如果祖先看见一块石头,把它误认为是一头狮子,肾上腺素飙升,也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可如果他们看见一头狮子,却误认为是石头,很明显他们八成是成不了我们的祖先的。

显然,“宁求稳妥,不愿冒险”是具有生存意义的,所以“把事情往坏处想”就写入了我们的基因里,让我们恐惧,让我们焦虑。

现在,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在遇到情况的时候,大脑先焦虑,再思考。

相比于正面信息,大脑对负面信息要敏感得多,还记得这句话吗:坏的比好的更有力量。

可以看出,焦虑其实是一种自卫模式,只不过它到了现代已经不再适用了。

“反刍思维”是一种更强烈的焦虑模式,它指的是“强制性的、反复地查找令人痛苦的因素,比如恐惧、不确定性、怀疑,而且没办法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陷入这种思维的人,喜欢幻想将来的灾难性事件,像是世界末日,他们有一种掌控生活的错觉,可这种杞人忧天的行为始终不能被周围人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就因此不断恶化。

1.2 唤醒水平与脑波我们的大脑有点像私人的国防部,评估威胁,然后表现出不同的唤醒水平。

如果处在一个很高的唤醒水平,就容易过度紧张,容易焦虑,容易把石头当成狮子;相反,唤醒水平太低,人就会无精打采,反应迟钝,把狮子当成石头。

五种常见引发疑心病的心理因素

五种常见引发疑心病的心理因素

五种常见引发疑心病的心理因素引发疑心病的心理因素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以下将探讨五种常见的引发疑心病的心理因素,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过度的猜忌过度的猜忌是一种常见的引发疑心病的心理因素。

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会对周围人的言行产生误解和无谓的怀疑,认为别人都在背后图谋不轨。

这种猜忌不仅会影响个人心理健康,还会破坏人际关系。

应对方法:1. 提高自我信任: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减少因疑心病而导致的猜忌。

2. 及时沟通: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让自己的疑虑和猜忌得到消解。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猜忌的程度过于严重,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深层次的治疗。

二、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害怕在社交场合中出丑或受到他人评判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会对周围人的态度和言行过于敏感,产生过度的怀疑和疑虑。

应对方法:1.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相信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犯错或出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减少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

2. 逐渐面对社交场合: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逐渐克服害怕社交的心理障碍,建立积极的社交能力。

3. 学会放松和冥想:学习放松和冥想的技巧,帮助自己减少社交焦虑和过度疑虑。

三、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对自身价值、能力和魅力的过度怀疑和否定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会对周围人的关注和评价产生过度敏感,怀疑他人是否真正欣赏自己。

应对方法:1. 建立积极自信的心态:通过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树立积极自信的心态,减少自卑情绪的滋生。

2. 接受他人的赞美和关注:相信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赞美是真实和真诚的,不要轻易怀疑他人的动机。

3. 提升自身能力:通过学习、工作和锻炼等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增加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自信心的建立。

四、过度的妄想过度的妄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猜测,个体会产生各种不合理的想法和疑虑,认为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

应对方法:1. 理性思考:在产生妄想时,及时停下来,用理性思维分析和判断这些妄想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的五个步骤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的五个步骤

如何有效缓解焦虑的五个步骤焦虑是当今社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地缓解焦虑,下面将介绍五个简单而有效的步骤。

第一步:正确认识焦虑要缓解焦虑,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它。

焦虑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是身体在应对压力和挑战时产生的一种警告信号。

我们需要接受焦虑的存在,并明白它并非毫无道理。

第二步:深呼吸和放松深呼吸和放松是缓解焦虑的重要步骤之一。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常常会呼吸急促、肌肉绷紧,这时候要想办法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来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缓慢地吐气。

重复几次后,你会感到身体逐渐放松下来。

第三步:积极应对焦虑的触发因素焦虑往往是由于某些特定的触发因素引起的,比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焦虑的触发因素。

可以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他人交流并寻求支持,或者改变自己对问题的态度。

通过积极地应对问题,我们能够减少焦虑对我们的影响。

第四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缓解焦虑情绪至关重要。

多运动、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籍、与朋友聊天等,以减轻精神压力。

第五步:寻求专业支持如果焦虑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寻求专业心理支持是必要的。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焦虑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不要犹豫,及时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总结起来,缓解焦虑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焦虑、深呼吸和放松、积极应对触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寻求专业支持。

通过遵循这五个步骤,我们能够有效地缓解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记住,焦虑并非不可战胜,我们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绪,过上更加平静和幸福的生活。

焦虑症的5种常见类型

焦虑症的5种常见类型

焦虑症的5种常见类型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能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 2.6亿人受到焦虑症的困扰。

然而,焦虑症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包括了多个不同类型的症状和表现。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五种常见类型,并对其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持久性的、过度担心和恐惧的状态。

患有GAD的人会经历常常持续不断的、无法控制的担心和紧张情绪。

这种担心通常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一般性问题有关,例如家庭、人际关系、健康等。

患者常伴有身体不适,如头痛、肌肉紧张和失眠等。

GAD可以持续数月甚至几年,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治疗GAD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平类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此外,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GAD的治疗中。

2. 社交焦虑障碍(SAD)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在社交场合中出现过度紧张和恐惧感的一种心理障碍。

患有SAD的人在遇到不同社交场合时,会出现极度自我意识、紧张和害怕被他人评价的情绪。

这些场合包括面试、公众演讲、聚会等。

患者通常会因为对自己形象或表现过于注重而过度担心,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恐惧。

治疗SAD的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口服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以及具有类似效果的思考解奇当然,放松技巧等都被用于SAD患者的治疗。

3. 强迫性焦虑障碍(OCD)强迫性焦虑障碍是一种被强迫思想支配和反复强迫行为驱使的心理障碍。

患有OCD的人无法控制强迫性思维和行为,他们经常被不符合逻辑和合理性思想所困扰,并且感觉只能通过特定行为来减轻内心的紧张情绪。

常见类型包括洁癖(对卫生和清洁过度关注)、反复检查(反复检查门窗等是否关闭),以及强迫思维(反复产生恶劣念头或禁忌念头等)。

治疗OCD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以及行为与认知治疗。

4. 恐慌障碍(PD)恐慌障碍是一种突发性发作期间出现强烈恐惧感觉并伴有多种身体异常测恐慌发作随机出现,并且没有明显原因或特定外部刺激。

“70年代生”人集体焦虑 五种压力最具典型

“70年代生”人集体焦虑 五种压力最具典型

“70年代生”人集体焦虑五种压力最具典型杭城医院病房报告:“70年代生”患者比例大幅提高。

社会中坚力量正遭遇着“集体亚健康”,遭遇着癌症、肝病等可能致命的疾病,比例已经达到20%-30%。

“70年代生”为何如此高负荷,70年代生的人,到底承受着怎样的压力,这样压力和社会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众多患者调查中,记者对5个典型的“70年代生”重病患者进行全面对话。

他们身上,折射着5种最典型的压力,在对压力来源进行追溯中,他们的故事里折射了一代人的生存生态。

社会正给予这个最有活力的群体最大信任,也给予他们最大的压力。

我省著名心理学家、职业压力研究专家陈树林博士,对此认识深刻。

压力一冷静的女人被气成肺癌报告1源:家庭婚姻矛盾36岁的王敏(化名)是家大医院的医生,前夫是公司总经理。

两人都事业有成,家庭本很幸福,让很多女人妒忌。

去年2月14日(情人节),她故意早早下班,希望和丈夫一起吃晚饭。

结果,接到丈夫的电话说要出差,当晚不回来了。

无奈,她约了位单身小姐妹,到南山路上的咖啡馆吃饭。

车子开到西湖大道,却意外看见丈夫的汽车。

仔细一看,车里坐着个女人,正和丈夫亲热着呢。

而丈夫也看见了她,却没把车停下,假装没看见,走了。

这一幕,她毕生难忘。

她当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没打电话给丈夫,整夜未睡。

第二天,丈夫还是没回来……一周过去了,丈夫递给他一张离婚协议书。

她果断地签了字。

结婚后,他们从没发生任何争吵。

理性的她天天失眠在外人看来十分冷静理性的王敏,事实上天天失眠,而脑子里全是丈夫的身影。

为了忘记过去,她天天在医院里抢着加班,主动申请驻病房。

一天,医院为职工体检。

体检报告结果震惊全院:王敏得了早期肺癌。

她住进了省肿瘤医院,虽经化疗等系列治疗,病情却一直在恶化。

昨天,记者见到她时,王敏正拿着与丈夫的合影,又在神伤。

照片里的她,很美丽,而如今,她实在已说不上有光彩。

“我认为自己是个心态很好的人,没想到也会这样。

”至今,她依然放不下。

五种焦虑类型及其特点

五种焦虑类型及其特点

五种焦虑类型及其特点焦虑是一种人们常常面临的情绪状态,它可以是人们在面临挑战、压力或不确定性时所产生的一种正常反应。

然而,焦虑也可以变得过度、持久,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心理学中,将焦虑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通过了解这五种焦虑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应对焦虑带来的困扰。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过度担忧和不安的状态。

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人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对未来的担忧充斥着他们的思维。

他们可能担心工作、健康、金钱、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常态下不会引起过度焦虑的事情。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包括持续的不安、紧张、疑虑、躯体不适和注意力集中困难。

患者往往很难自己控制这种焦虑,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和支持来帮助他们缓解和管理症状。

二、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对社交场景或社交互动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的病症。

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常常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被他人评价、羞辱或拒绝。

他们害怕展示自己、与他人交流、参加聚会或公众演讲等社交活动。

社交焦虑障碍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肌肉紧张、面部潮红、呼吸急促、出汗以及害怕犯错或尴尬。

患者往往避免社交场合,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

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通常被用于帮助他们面对和克服这种焦虑。

三、恐慌症(Panic Disorder)恐慌症是一种周期性的、突发的恐慌发作。

患有恐慌症的人经历了突然的强烈恐惧感,包括心跳加速、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出汗、战栗以及对失去控制或发疯的担心。

这些恐慌发作往往持续数分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不适。

除了恐慌发作,患者还经常担心下一次发作的到来,导致他们避免出门、避免一些潜在触发因素。

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放松技巧等方法常被用于帮助控制和减轻恐慌发作。

5大躯体症状提示焦虑症

5大躯体症状提示焦虑症

一、发病时患者会感觉心跳加快、胸闷、呼吸不畅,甚至有窒息的濒危感。
二、有些患者会感到心慌、心悸、头晕眼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前区疼痛难耐并且伴有局部压痛感等,这些症状一般可持续数个小时。
三、比较常见的焦虑症躯体症状有,因头部、面部、四肢等部位的肌肉紧张,而引起的收缩性或挤压性头痛。此外,颈部、肩、腰、背部感到僵硬和疼痛,严重者会出现震颤、抽搐。
四、有些男性病人会出现尿频、尿急、性欲减退等;女性患者则会出现月经紊乱和痛经等现象。
五、患者食欲下降,感觉口干难耐、嘴里无味,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反应。同时,还会感到上腹部难受,但却说不清楚具体感受。
以上介绍的就是5大躯体症状提示焦虑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从这五种焦虑症躯体症状不难看出,焦虑症也可以引起我们躯体的一些不适,所以要及时治疗免得病情更家。
5大躯体症状提示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下面就介绍一下焦虑症躯体症状5大表现:

焦虑的原因都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业

焦虑的原因都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业

引起焦虑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业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班级:美术XXXX班指导教师:洪兴文2013年4月一.焦虑的原因都有哪些?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很多人由于对焦虑症的不了解而未能对自身的焦虑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从而使自己终生都活在了焦虑症的阴影之中。

那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焦虑的原因进行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就为大家具体介绍5种产生焦虑的原因:(一)主观原因:(1)个人原因:超我对自我的道德和完美主义的要求。

个人内部的各种冲动、欲望,与自我难以调和,反应性的敌意、极力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是常见的因素,使得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的状态之下。

个人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

(2)认知过程: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因此,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客观原因:(3)遗传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症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

(4) 躯体疾病: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躯体疾病也是引起焦虑症的原因之一,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

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

(5)刺激事情的发生: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刺激-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持续紧张、心慌等,影响到后续行为,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

外界原因是导致焦虑症的一大病因,主要表现为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新环境,此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使患者出现焦虑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焦虑的五种因素
焦虑是一种困扰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精神性疾病,患者对待事情经常会表现出忧愁思虑,忧愁担心的状态。

通常表现为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焦虑症患者在事情解决的情况下还会考虑担忧这些事情,比如说害怕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等。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其成因和解决办法,其成因又是解决办法的前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去寻找焦虑症成因。

只有找到焦虑症的成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据了解,引起焦虑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流派都有不同的观点。

据我所知焦虑症包括几种具体形式其中主要有泛虑症、恐惧症和强迫症。

而其成因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环境因素: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新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此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易使人感到焦虑。

意外刺激:如失去挚爱或遭受失败等。

意外的天灾人祸会引起紧张、焦虑、失落感、绝望感,认为自己一切都完了。

精神因素: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过渡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

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
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

还有学者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自我强化,形成焦虑症。

遗传因素显示遗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

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性格认知因素:有的人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

有的人在工作、生活健康方面均追求完美化。

稍不如意,就十分遗憾,心烦意乱,长吁短叹,老担心出问题,惶惶不可终日。

以上五种因素都很重要而我个人认为其中环境因素最为重要,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处在一个个不同的环境中,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以上五个因素中环境因素最为重要。

下面我以大学生这个群体为例,主要简述一下影响大学生焦虑情绪产生的环境因素:我们知道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加大"使人们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尤其对于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历较少的大学生来说"更易出现各种心
理障碍,他们不良情绪的产生既有个体自身内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当然我这里说的都是关于生理和心理环境的方面。

生理因素: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的青春后期"个体非常在意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当对自身外在条件不满意时"会产生一种忧虑感"出现恐惧,紧张,孤独,自卑和烦恼等不良情绪";心理发展特点大学生思考问题经常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缺乏辩证客观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处理问题易感情用事"不能客观冷静对待面临的问题,他们往往对自我评价过高"设计自己的未来时过于理想化"。

而当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大部分学生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

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缺乏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人际关系
处理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别人对他们的
评价。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具体情况是"家庭环境是个体的早期成长环境,直接关系到个体身心发育。

据了解不少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来自父母离异,父母早亡,父母文化素质低的家庭"。

家庭环境不良的养育方式易使个体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

也是子女形成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的主要原因。

也有资料显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要低于非特困生,因为特困学生一方面要承受生活拮据,难以集中精力去完成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农村来到大城市,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导致对新环境适应困难,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心理教育方面应该给予贫困学生以特别关注,学校因素主要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
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其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容易形成意志脆弱,缺乏创新性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

此外大部分学生对
心理疾病及其诊治还存在诸多偏见和误区,怕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有了心理问题也不敢去诊疗,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是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刚刚成为大学生还未来得及调
整心态,马上又要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就业压力的严峻局面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心理发展失衡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人的情绪影响是很大的,不论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还是自身生理和心理环境都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所以我认为环境因素是引起焦虑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
建筑与艺术学院
美术1204班
江淑君
1907120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