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代表人物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走进极简主义风格解读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精品PPT课件

LOGO
圣地亚哥市马丁路德金休闲广场城市公园
LOGO
作品特色:
LOGO
彼得·沃克的作品注重人与环境的交流, 人类与 地球、与宇宙神秘事物的联系,强调大自然谜一般的 特征,如水声、风声、岩石的沉重和稳定、飘渺神秘 的雾以及令人难以捉摸的光。他对景观艺术的探索, 达到了当代景观设计的一个新的高度。
1 结构的复杂性及秩序性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LOGO
2 空间上的暗示与场效应
LOGO
❖ 沃克的作品一般没有空间上的明确划分,而是表 现为一种“领域感”,这种领域感的形成有时是 靠改变铺地的材料与颜色, 有时有使用植物,有 时是用设施。
LOGO
❖丸龟火车站广场中, 玻璃纤维制造的相同的石块 如蛇形排开,暗示了广场的走向,石块排成的曲线 一端有意弯成螺旋形, 形成了一种领域感,构成 一个休息空间,在形态上与对面的水池喷泉形成 了空间上的张力。
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 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 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 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 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 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
伯纳特公园
LOGO
LOGO
❖哈佛大学的唐纳喷泉, 由159 块砾石围成多个同 心但不规则的圆圈。这样一个单纯的结构, 造成 其复杂性的是其中心飘浮的捉摸不定的雾,以及 草地、沥青和混凝土小路在圆圈和其附近相互交 叉,使得场地的质感和颜色多样。反过来说, 又 是这些石块组成的圆圈将这三种不同的并且看似 没有规律的“基质”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和谐的 整体。
极简主义~解构主义

公园夜景
• 基于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屈米提出可塑性空间的公园设 计思路。他认为,城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公园及其周围 土地的利用方式未来难以预料,城市的发展往往造成公园 因多次改造而难以协调。而能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保持自 身协调性的可塑性的公园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屈米采用的 手法是以网格节点上的亭子作为控制点,使公园结构具有 伸缩性
彼得沃特简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 1. 彼得•沃特简介 • 3. 极简主义 • 2. 代表作品
•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 知名景观设计师,“极 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 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 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 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 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 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 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 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 义》
拉维莱特公园平面
• 这样一个公园作品为什么会在法国产生呢?这就必须了解 这个公园的建设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正 值法国园林复兴的初期。城市绿地的概念已经遭到人们的 抛弃,传统的城市公园也使人们失去了兴趣。现代城市公 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将人们重新吸引到园林中 来,是决策者和设计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拉维莱 特公园首先是一个吸引公众眼球的设计,其次才是成为21 世纪城市公园的样板。为此,建筑师运用了自己擅长的方 式,设计了一个十分张扬的公园。
极简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共48页文档

勒▪柯布西耶 [ Le Corbusier ]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
勒▪柯布西耶———— 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 筑却是为了动人。幸福的城市有建筑艺术。”
人物概述——————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 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 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 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 乌斯、路德维格·密 斯·凡·德·罗、富兰克·劳埃 德·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 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又译 做柯比意。
1910年: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
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
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范德罗。
1911年: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拉
生平概述——————
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籍。
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
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
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
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
通过精心的设计,在
明暗光线的对比下,
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
间最大化,并能产生
良好的视觉效应。
矛盾与双重性———— ——
他的作品不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理性主义还是诗意?他 认为自己的作品基本有一个持续的功能主义的合理性(the continual functional justifications),他认为自己是 理性主义的和科学性的。这一点极具争议性。许多人认为 他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建筑家。在他与梭格涅 (Saugnier)出版的杂志《新精神》第一期中,他宣称: 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法规中(universal laws)……我们是少数几个相 信艺术有自己的法则的艺术家,这个法则就好像物理学和 生物学一样.他们认为所谓的法则包括:
“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
勒▪柯布西耶———— 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 筑却是为了动人。幸福的城市有建筑艺术。”
人物概述——————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 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 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 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 乌斯、路德维格·密 斯·凡·德·罗、富兰克·劳埃 德·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 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又译 做柯比意。
1910年: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
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
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范德罗。
1911年: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拉
生平概述——————
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籍。
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
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
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
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
通过精心的设计,在
明暗光线的对比下,
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
间最大化,并能产生
良好的视觉效应。
矛盾与双重性———— ——
他的作品不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理性主义还是诗意?他 认为自己的作品基本有一个持续的功能主义的合理性(the continual functional justifications),他认为自己是 理性主义的和科学性的。这一点极具争议性。许多人认为 他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建筑家。在他与梭格涅 (Saugnier)出版的杂志《新精神》第一期中,他宣称: 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法规中(universal laws)……我们是少数几个相 信艺术有自己的法则的艺术家,这个法则就好像物理学和 生物学一样.他们认为所谓的法则包括:
经典案例赏析-----彼得沃克作品

岗岩交叉图案相互呼应,
形成软与硬的对比选完整ppt课件
24
博奈特公园
一圈方形水池相连构成用 对位与对照的手法强调公 园多层组合的特色。
精选完整ppt课件
25
博奈特公园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诺华公司总部1号庭院广场
• 项目位于瑞士巴塞尔,是PWP景观设计公司为诺华公司总部100层 建筑楼设计的1号庭院广场,于2004年设计完成,设计将235棵高 耸的浅色喜马拉雅山桦木栽植于素雅的碎花岗岩上,南端栽植一圈 欧洲鹅耳枥,创造一种干净整齐的休闲商务氛围。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 简洁,同时富有秩序的现 代感,还可以从这个喷泉 感受到清新、高雅的古典 美,既有金属材质的精湛 工艺,也有通灵天地的自 然魅力;
• 夏天喷水时,人们可以在 它里面任意穿梭,感受着 水的清凉和大自然的美好。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 唐纳喷泉创造了一个非常幽静美好的空间,并且利用这个空间吸引更 多的人来欣赏它,享受它,让它的美感深深的打动来往及停留的人们。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马丁路德金景观大道
• 整个公园与传统意 义上的花园不尽相 同,为市民提供了 新颖的休闲空间。
精选完整ppt课件
17
马丁路德金景观大道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波特兰公园詹姆斯广场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波特兰公园詹姆斯广场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精选完整ppt课件
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彼得沃克对于 舒适的亲水性空间的处理方法,也是值 得学习的。
精选完整ppt课件
极简主义代表人物

• 雾喷泉具有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 • 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 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她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 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随风飘移时的轻逸和 闹中取静的迷蒙。其二是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 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她沁润的石块 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的石块的坚毅沧桑的外形 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 她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 方式。
• 整个石阵被精心的设置在沥青路和草地的交接出,石身的一部分 整个石阵被精心的设置在沥青路和草地的交接出, 被埋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 被埋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 在绿草间的大树下延伸, 在绿草间的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 来的。 来的。
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 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 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 西蒙合作完成的 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彼得·沃克有着超过 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 沃克有着超过 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 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 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 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 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 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 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 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 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 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 其三是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9块天然石块从周遭纷繁 的公共空间中划分围合出这样一块60英尺直径的圆形静 空间,而雾喷泉又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直径上相互对视的 目光,时这里更加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 从精神的角度而言,雾喷泉的细腻朦胧与天然石块的粗糙 、质朴的原始美感共同组合成的这个空间,试图给予人们 一种特别的相互交流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极简主义

Page 5
三、主要特征:
2、极简主义的另外一个特征便是简单的创作手段。 崇尚极简主义的艺术家们本着“减少、减少、再减少 ”的原则对艺术品进行处理,选用非天然的或工业材 料,完全运用单一的色彩或在适当的地方用强烈夸张 的色彩稍加点缀突出艺术品的视觉冲击力。采用的艺 术元素全都本着“简单”二字进行创作,以追求艺术 品的简洁纯粹,尽量保持形式的完美,杜绝一切繁杂 干扰。
Page 6
三、主要特征:
3、极简主义第三个特征是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形式 的简约、明晰、外向、追求单一性、不做任何多余的 表面装饰、强调整体统一、直截了当、拒绝矫揉造作 、混乱无序。用最少的“视觉噪音”满足最大限度的 功能要求,追求光滑和平整,去除人为的痕迹,力求 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Page 7
Page 14
作品解析:
新精神宫:
925年巴黎世博会上展出的 “新精神宫”一如1922年建 造的雪铁龙住宅,大胆抛弃 繁缛浮华的装饰,崇尚简洁 清新的风格,完美诠释了著 名的“新建筑五原则”理论。
Page 15
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在设计上与以往的欧洲住宅大异其趣。轮廓简单,像一个白色的方 盒子被细柱支起。水平长窗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丰富。 别墅虽然外形简单,但内部空间复杂,如同一个内部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 架复杂的机器。该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 互穿插,内外彼此贯通,它外观轻巧, 空间通透,装修简洁,与造型沉 重、空间封闭、装修繁琐的古典 豪宅形成了强烈对比。
Page 21
作品解析: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葡萄牙馆
此馆的主体为正方形设计,“一只手臂” 伸出作为一块露天天井。整个区域设计 为双层,一层为展览馆,二层设有VIP 室、行政办公室和一个小礼堂。建筑的 选材均基于世博会的生态理念。整个设 计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理念。外 墙主要为石灰石材质,在天井处镶嵌有 蓝色和黄色的陶制瓷砖。漆过的深色软 木嵌于钢铁框架内。波浪状的馆顶为金 属框架,整体采用透明聚酯材料。
极简主义代表人物ppt课件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 长)
5
3、与彼得·沃克合作能给我们的每一个项目带来新的空间, 自然与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彼得不仅是一位景观设计师, 而且还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作为一位合作者,彼得·沃克 可以把项目的设计水平提高很多,我觉得他的设计方法中 对自然抽象提炼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日本园林有必然的联 系,他具有将抽象的自然与对场地条件细致入微的应用相 结合的能力,这是最终促成了他对景观设计飞跃式的贡献, 也可以认为是人的使用功能,还有生态的功能。遵循生态原 则而设计最少介入的景观是不需要维护的,而彼得·沃克 的景观需要不断的维护,许多植物形态需要不断的修剪, 这是他那个时代的优秀反映。而我们的设计带有强烈的 本时代关于环境的意识,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原则是景观 走向成熟的表现。我认为彼得·沃克的作品风格与形式简 约,打破了古典园林的作法,使景观设计走向现代主义。 但我们所提倡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生态艺术的崛起,真 正认识到简约主义不仅仅是形式服从人的功能的需要, 不仅仅是去掉装饰,更重要的是形式要符合生态,对环 境造成最少的影响。并且当代的景观设计重要的是发掘 景观本身,而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景观。
2、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 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 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 简约。在彼得·沃克风格成熟的时代并不特别强调与 生态有关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产物。而我认为我们 这个时代的简约是生态实质上的简约,对自然的最 少干预但又获得最大的收获。当然,现代主义的形 式服从功能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这里所指的功能 4
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
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
2
5
3、与彼得·沃克合作能给我们的每一个项目带来新的空间, 自然与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彼得不仅是一位景观设计师, 而且还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作为一位合作者,彼得·沃克 可以把项目的设计水平提高很多,我觉得他的设计方法中 对自然抽象提炼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日本园林有必然的联 系,他具有将抽象的自然与对场地条件细致入微的应用相 结合的能力,这是最终促成了他对景观设计飞跃式的贡献, 也可以认为是人的使用功能,还有生态的功能。遵循生态原 则而设计最少介入的景观是不需要维护的,而彼得·沃克 的景观需要不断的维护,许多植物形态需要不断的修剪, 这是他那个时代的优秀反映。而我们的设计带有强烈的 本时代关于环境的意识,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原则是景观 走向成熟的表现。我认为彼得·沃克的作品风格与形式简 约,打破了古典园林的作法,使景观设计走向现代主义。 但我们所提倡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生态艺术的崛起,真 正认识到简约主义不仅仅是形式服从人的功能的需要, 不仅仅是去掉装饰,更重要的是形式要符合生态,对环 境造成最少的影响。并且当代的景观设计重要的是发掘 景观本身,而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景观。
2、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 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 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 简约。在彼得·沃克风格成熟的时代并不特别强调与 生态有关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产物。而我认为我们 这个时代的简约是生态实质上的简约,对自然的最 少干预但又获得最大的收获。当然,现代主义的形 式服从功能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这里所指的功能 4
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
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
2
极简主义建筑流派ppt课件

——西扎
精品课件
作品言论
西扎的作品遍及欧洲各地,获得过欧洲建筑奖,普利 兹克奖,哈佛城市设计奖等一系列建筑界重要奖项。 90年代以来,西扎更是完成了西班牙圣地亚哥加里西 亚当代艺术中心,波儿图大学建筑系馆、福尔诺斯教 区中心教堂,以及波儿图当代艺术中心等重要工程。 他在“加里西亚当代艺术博物馆”获得普利茨凯奖后 说:“我有权力说它参照了城市的整个历史,而不仅 仅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不是来源于历史参照的消除, 而是尝试创造一种现代与历史的共存。”
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东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美 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和美国建筑 师协会(AIA)荣誉会员,欧洲艺术与科学院名誉会员 *2011 5月 中国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精品课件 *2011 9月 获UIA国际建协建筑杰出贡献奖(国际建协金奖)
西扎的背景
葡萄牙人在被异族不断侵 略的同时也致力于海外扩 张而在这种侵略与扩张的 交替,权利与疆土不断更 迭变换。葡萄牙人的生活 算不上安逸。
现代建筑的极简主义流派
专业:12土木 姓名:王孜浩 路景顺 尤炳焜
精品课件
极简主义
也译作简约主义或微模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 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 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 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 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 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主要设计特征
尊重环境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 的本身特性,即所谓“ 场所精 神 ”。他认为,新的建筑应该 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他曾 写道:“新因素的加入通常会与 现有状况产生尖锐对立和剧烈碰 撞……我们努力使‘新 ’ 与‘ 旧 ’ 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 它们和谐地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 长)
3、与彼得·沃克合作能给我们的每一个项目带来新的空间, 自然与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彼得不仅是一位景观设计师, 而且还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作为一位合作者,彼得·沃克 可以把项目的设计水平提高很多,我觉得他的设计方法中 对自然抽象提炼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日本园林有必然的联 系,他具有将抽象的自然与对场地条件细致入微的应用相 结合的能力,这是最终促成了他对景观设计飞跃式的贡献, 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完全属于艺术领域的工作。
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 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 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 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 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 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 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不仅仅是人的使用功能,还有生态的功能。遵循生态原 则而设计最少介入的景观是不需要维护的,而彼得·沃克 的景观需要不断的维护,许多植物形态需要不断的修剪, 这是他那个时代的优秀反映。而我们的设计带有强烈的 本时代关于环境的意识,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原则是景观 走向成熟的表现。我认为彼得·沃克的作品风格与形式简 约,打破了古典园林的作法,使景观设计走向现代主义。 但我们所提倡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生态艺术的崛起,真 正认识到简约主义不仅仅是形式服从人的功能的需要, 不仅仅是去掉装饰,更重要的是形式要符合生态,对环 境造成最少的影响。并且当代的景观设计重要的是发掘 景观本身,而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景观。
极简主义代表人物 ———彼得沃克
• 个人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
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 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 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 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 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 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 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 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 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 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 务所。
• 其三是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9块天然石块从周遭纷繁 的公共空间中划分围合出这样一块60英尺直径的圆形静 空间,而雾喷泉又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直径上相互对视的 目光,时这里更加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意境日益为人们
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作为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
师之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
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 评 价:
1、彼得·沃克设计的环境中贯穿着人们的活动, 提供了有实用功能的必需设施。同时,它又超越了 这些层次,激发了人们本能的反应,向那些虚幻的 相关文化提出了挑战。 与其将他的作品概括成一种 风格倒不如说它们是一种合成和散布元素的有效的 展示,它们包含着有形的、象征性的及精神方面的 内容,而不是求助于强调独特的风格,这是个人艺 术的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 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 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 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共广 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计与形象是 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
•
2、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 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 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 简约。在彼得·沃克风格成熟的时代并不特别强调与 生态有关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产物。而我认为我们 这个时代的简约是生态实质上的简约,对自然的最 少干预但又获得最大的收获。当然,现代主义的形 式服从功能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这里所指的功能
关于彼得·沃克的经典作品不在少数,比如: 美国驻华新使馆内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柏林索尼中心 日本埼玉广场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 哈佛大学校园内的唐纳喷泉位于一个 交叉路口,是一个由159块巨石组成的 圆形石阵,所有石块都镶嵌于草地之 中,呈不规则排列状。石阵的中央是 一座雾喷泉,喷出的水雾弥漫在石头 上,喷泉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变化, 到了冬天则由集中供热系统提供蒸汽, 人们在经过或者穿越石阵时,会有强 烈的神秘感。唐纳喷泉充分展示了沃 克对于极简主义手法运用的纯熟。巨 石阵源自他对英国远古巨石柱阵的研 究,同时质朴的巨石与周围古典建筑 风格完全协调,而圆形的布置方式则 暗示着石阵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与其 原型:安德鲁的雕塑作品“石之原野” 比起来,这件作品从内容和功能上都 已经超越了它,唐纳喷泉也因此被看 做是沃克的一件典型的极简主义园林 作品。
设计思想: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 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 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 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 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 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 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
• 整个石阵被精心的设置在沥青路和草地的交接出,石身的一部分 被埋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 在绿草间的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 来的。
• 雾喷泉具有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
• 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 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她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 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随风飘移时的轻逸和 闹中取静的迷蒙。其二是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 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她沁润的石块 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的石块的坚毅沧桑的外形 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 她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 方式。
3、与彼得·沃克合作能给我们的每一个项目带来新的空间, 自然与相互调和,相互作用,彼得不仅是一位景观设计师, 而且还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作为一位合作者,彼得·沃克 可以把项目的设计水平提高很多,我觉得他的设计方法中 对自然抽象提炼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日本园林有必然的联 系,他具有将抽象的自然与对场地条件细致入微的应用相 结合的能力,这是最终促成了他对景观设计飞跃式的贡献, 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完全属于艺术领域的工作。
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 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 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 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 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 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 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不仅仅是人的使用功能,还有生态的功能。遵循生态原 则而设计最少介入的景观是不需要维护的,而彼得·沃克 的景观需要不断的维护,许多植物形态需要不断的修剪, 这是他那个时代的优秀反映。而我们的设计带有强烈的 本时代关于环境的意识,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原则是景观 走向成熟的表现。我认为彼得·沃克的作品风格与形式简 约,打破了古典园林的作法,使景观设计走向现代主义。 但我们所提倡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生态艺术的崛起,真 正认识到简约主义不仅仅是形式服从人的功能的需要, 不仅仅是去掉装饰,更重要的是形式要符合生态,对环 境造成最少的影响。并且当代的景观设计重要的是发掘 景观本身,而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景观。
极简主义代表人物 ———彼得沃克
• 个人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
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 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 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 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 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 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 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 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 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 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 务所。
• 其三是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9块天然石块从周遭纷繁 的公共空间中划分围合出这样一块60英尺直径的圆形静 空间,而雾喷泉又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直径上相互对视的 目光,时这里更加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意境日益为人们
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作为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
师之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
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 评 价:
1、彼得·沃克设计的环境中贯穿着人们的活动, 提供了有实用功能的必需设施。同时,它又超越了 这些层次,激发了人们本能的反应,向那些虚幻的 相关文化提出了挑战。 与其将他的作品概括成一种 风格倒不如说它们是一种合成和散布元素的有效的 展示,它们包含着有形的、象征性的及精神方面的 内容,而不是求助于强调独特的风格,这是个人艺 术的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 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 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 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共广 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计与形象是 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
•
2、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 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 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 简约。在彼得·沃克风格成熟的时代并不特别强调与 生态有关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产物。而我认为我们 这个时代的简约是生态实质上的简约,对自然的最 少干预但又获得最大的收获。当然,现代主义的形 式服从功能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这里所指的功能
关于彼得·沃克的经典作品不在少数,比如: 美国驻华新使馆内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柏林索尼中心 日本埼玉广场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 哈佛大学校园内的唐纳喷泉位于一个 交叉路口,是一个由159块巨石组成的 圆形石阵,所有石块都镶嵌于草地之 中,呈不规则排列状。石阵的中央是 一座雾喷泉,喷出的水雾弥漫在石头 上,喷泉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变化, 到了冬天则由集中供热系统提供蒸汽, 人们在经过或者穿越石阵时,会有强 烈的神秘感。唐纳喷泉充分展示了沃 克对于极简主义手法运用的纯熟。巨 石阵源自他对英国远古巨石柱阵的研 究,同时质朴的巨石与周围古典建筑 风格完全协调,而圆形的布置方式则 暗示着石阵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与其 原型:安德鲁的雕塑作品“石之原野” 比起来,这件作品从内容和功能上都 已经超越了它,唐纳喷泉也因此被看 做是沃克的一件典型的极简主义园林 作品。
设计思想: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 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 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 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 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 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 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
• 整个石阵被精心的设置在沥青路和草地的交接出,石身的一部分 被埋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 在绿草间的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 来的。
• 雾喷泉具有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
• 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 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她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 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随风飘移时的轻逸和 闹中取静的迷蒙。其二是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 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她沁润的石块 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的石块的坚毅沧桑的外形 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 她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