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低噪声螺旋桨

合集下载

螺旋桨低频流噪声模拟方法研究-龚京风张文平明平剑宣领宽

螺旋桨低频流噪声模拟方法研究-龚京风张文平明平剑宣领宽

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与实验值比较,验证流场模拟的正确性。从流场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螺旋桨表面存在连续
的涡脱落现象。声场计算的结果表明:离散噪声远大于宽带噪声;宽带噪声主要由螺旋桨表面的涡脱落引起,
宽带噪声引起螺旋桨近场总声压级的周向波动;在同一半径处总声压级沿轴向逐渐减小,在同一平面内总声压
级沿径向先增加后减小。
预 测 螺 旋 桨 流 噪 声 的 方 法 一 般 分 两 步 :首 先
收稿日期:2012-04-26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1016) 作者简介:龚京风(1986-),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流体力学。E⁃mail:gongjingfeng@126. com 通信作者:龚京风。


27
本文,LES (-5D,10D)
5D
836
本文采用 LES 方法计算非定常流场,而多数 文献介绍的研究中则采用 RANS 方法。为了获得 足 够 的 湍 流 信 息 ,在 划 分 计 算 域 时 选 取 了 较 小 的 网格尺寸,网格总数约为多数文献的 2 倍。由于 网 格 质 量 对 计 算 的 收 敛 性 和 精 度 有 很 大 影 响 ,在 划分计算域时充分考虑流场中物理量的分布特 点 。 将 求 解 域 进 行 多 次 划 分 ,从 而 细 化 螺 旋 桨 近 场网格,如图 1 所示。同时,尽可能采用结构化/半 结构化(棱柱)网格划分外围流场。在螺旋桨下游, 网格尺寸均匀过渡,尽量保持由螺旋桨传递过来的 非稳态信息。螺旋桨表面及近场区域网格划分如 图 2 所示。
2.5D D
yz x
1.05D 2D 5D
旋转区域
静止区域
图 1 计算域分区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rawing of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潜艇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研究

潜艇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研究
第 3 5卷 第 2期
21 O 1年 4月
武汉 理工 大学 学报 ( 通 科学 与工程 版 ) 交
J u n l fW u a n v r i fTe h o o y o r a o h n U i e st o c n l g y
f a s o tt n S in e8 gn eig n p ra i ce c L En i e r ) Tr o n
究 了潜 艇 操 艇 控 制 系 统 的噪 声 特 性 , 此 基 础 上 对 潜 艇 低 噪 声 操 艇 技术 进行 了探 讨 . 在
关 键 词 : 艇 ; 噪 声 ; 纵 ; 制 技 术 潜 低 操 控 中 图法 分 类 号 : 7 . 6 TB 3 . U6 4 7 ; 5 3 2 DOI 1 . 9 3 jis . 0 62 2 . 0 1 0 . 1 :0 3 6 /.sn 1 0 — 8 3 2 1 . 2 0 0
通 过底座 或支 架 传 声 波 . 外 , 室 空 气 噪 声 激 励 艇 体 此 舱
振 动 产 生 水 下 噪 声 , 海 管 路 中 的 流 体 脉 动 也 向 通
收 稿 日期 : O O l — 4 2 1 — 10
408) ( 3 0 3 海军 9 3 7 队 23 部
( 军 驻 南 京 地 区 航 天 机 电系 统 代 表 室 海
摘 要 : 了 提 高 潜 艇 的声 隐 身 性 能 , 对 潜 艇 主 要 噪 声 源 进 行 减 振 降 噪 处 理 外 , 需 要 在 潜 艇 实 际 为 除 还
使 用 中应 用 相 应 的低 噪 声 安 静 操 艇 技 术 . 潜 艇 使 用 出 发 , 潜 艇 噪 声 组 成 及 特性 进 行 了分 析 , 从 对 研

常用螺旋桨的参数

常用螺旋桨的参数

常用螺旋桨的参数(转)同一转速在不同速度时效率不同,或者说不同的速度各有其效率最高的转速螺旋桨的螺距决定了它的几何攻角,而桨叶的实际攻角还和前进速度有关,使桨叶在最有利的攻角下工作就能得到最高的效率。

可见决定螺旋桨效率的并不是转速而是转速与前进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状态特性(相对进距)。

螺旋桨的相对螺距h=H/D( H为实际螺距,D为直径),状态特性(相对进距)入=V/nD (V为飞行速度,n为转速),对一般螺旋桨当h-入=0.2时可以得到最大效率。

各种螺旋桨的最高效率OS引擎螺旋槳選用表也適用一般廠牌引擎級數新引擎適用10LA 7x4 6.5 〜7x3〜& 8x4 15LA8x47x5 〜6、8x4 〜525LA9x59x5 〜640LA11x510x6〜7、10.5x6、11x5〜646LA11x611x6 〜765LA12x612x7〜8、13x6〜8 15LA-S8x48x4 〜625LA-S9x69x6、10x540LA-S11x511x5 〜646LA-S11x6 一攲11x6〜7、12x5〜6 15CV-A7x5 〜6、8x4 〜& 9x48x4 〜625FX9x5〜6、9.5x5、10x59x6、9.5x5 32SX10x6、10.5x5、11x69x7 〜& 10x6 40FX10x6、10.5x6、11x6〜7 46FX10.5x6、11x6〜& 12x6〜711x8〜10、12x7〜950SX RING11x6〜10、12x612x7 〜961FX12x6〜8、13x6〜712x9〜1191FX RING15x 8、16x6 〜8、17x6、14x7(3blade)13x11〜13、14x10〜11 108FSR RING(RN)(BX-1) 14x6〜& 15x6〜8、16x6、18x6 140RX / 140RX-FIAerobatic15x14 〜16、16x13 〜1515x14160FX RING 17x10 〜13、18x10 〜1215x12〜14、16x10〜14、16.5x10 〜13160FX-FI 16x12 〜13、17x10 〜11、18x10 〜12 16x14、16.5x12 〜13、17x12〜13FS-26S9x6 〜79x6〜7、10x6、10.5x6、8x6(3blade)FS-30S9x6 〜710x4 〜6FS-40S10x7〜7.5、11x6、9x7(3blade)10x7、10.5x6、11x7、12x5〜6、10x7(3blade)FS-52S 10x9 〜10、10.5x8 〜9、11x7 〜811x7 〜8、12x6、12.5x6FS-70S II11x9 〜10、12x7 〜8、12.5x613.5x8、14x7、11x7(3blade)FS-91S II/FS-91S ll-P11x11 〜12、12x10 〜12、13x913.5x8、14x7、15x6、16x6、12x8(3blade)FS-91S II-FI12x10 〜12、13x9、14x7 15x6、16x6FS-120S-E13x11 〜12、14x10 〜1115x9、16x6〜7、18x5 〜6、14x7(3blade)、15x8(3blade) FS-120S III13x11 〜13、14x10 〜1115x8、16x6〜7、18x5 〜6、14x7(3blade)、15x8(3blade)FT-160 (Gemi ni-160)16x6 〜8、18x6 〜8、20x6FT-300 (Super Gemi ni-300)18x10 〜14、20x8 〜11、22x8FF-320 (Pegasus) 18x10 〜14、20x8 〜10、22x8FR5-300 (Sirius) 18x10 〜14、20x8 〜10、22x8ROTARY ENGINE 49PI8x6、9x5 〜6、9.5x5、10x5BGX-1 RING(RN)18x10〜12、20x8〜1018x10〜12、20x8〜10【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安东诺夫——精选推荐

安东诺夫——精选推荐

安东诺夫设计局安东诺夫设计局创建于1946年,它是以著名飞机设计家安东诺夫名字命名的设计局。

安东诺夫是前苏联著名的滑翔机和飞机设计家, 他曾设计过多达50余种的滑翔机,奠定了前苏联滑翔机事业基础。

安东诺夫后期转为设计运输机,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设计局领导设计了多种运输机和滑翔机。

虽然它成立较晚,但是它的发展却很快,在运输机设计方面安东诺夫设计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4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安-2型多用途军用运输机,这种飞机总共生产了一万多架,至今还在俄罗斯等国家的农业航空中使用。

在中国著名的早期飞机运5就是在安-2型运输机的基础上发展的。

50年代,在安东诺夫领导下的设计局研制了安-10“乌克兰”式巨型客机,它比图-104喷气式客机耗油量小,可乘坐84名旅客,并且能带3吨半货物。

此后安东诺夫设计局又设计出一系列小型和中型民用和军用运输机,如安-12等。

在1965年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成功了载重约80吨的大型远程军用运输机安-22、安-124、安-225等。

前苏联解体后,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归属乌克兰,后更名为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

1:An-21947年首飞,1950年开始批量生产。

翼展:18.18/14.24m(上/下)机长:12.74 m机高:6.10 m巡航速度:185 km/h起飞速度:80 km/h着陆速度:85 km/h空重:3450 kg最大燃油量:900 kg最大起飞重量:5500 kg最大着陆重量:5250 kg运-5的原型2:安-3安-3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在安-2多用途运输机基础上发展的农业机。

1972年开始研制,制造了原型机并进行了试飞。

之后安-3的发展便停顿下来。

后来由于波兰制造的M-15农业机因经济性不佳而于1981年停产,安-3的发展计划才又复活,1982年开始加紧试飞并决定大量生产,成为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新一代主要农业飞机。

与安-2相比其主要变化是:把746千瓦(1014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换成1081千瓦(1470轴马力)的涡轮螺桨发动机,机头加长91厘米,中机身加长46厘米;改进了座舱的空调和密封装置,使飞行员能在18~20℃的舒适温度和不受喷洒农药毒害的条件下工作;能携带喷粉和喷液设备,药箱容积2200升,比安-2增加50%,每公顷喷洒成本降低25~30%;飞机的起落距离缩短,爬升能力增加;螺旋桨转速低,飞机的噪音和振动减小等等。

潜艇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

潜艇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

汇报人:文小库2023-11-20•潜艇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概述•潜艇噪声来源与安静性评估•低噪声潜艇设计与优化•潜艇安静操纵控制技术潜艇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概述01潜艇作为水下隐秘行动的利器,其隐蔽性至关重要。

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是提升潜艇隐蔽性的核心技术之一。

背景通过降低潜艇的噪声水平,提高其在水下的隐蔽性,增加敌方探测难度,从而确保潜艇执行任务的成功率和生存能力。

意义技术背景与意义近年来,国内在潜艇低噪声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改进潜艇外形设计、采用新型推进器等方式降低噪声。

国外在潜艇低噪声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通过大量实验和模拟分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

虽然国内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创新。

国内研究国外研究对比与差距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等方面将持续推动潜艇低噪声技术的创新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未来,将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主动噪声控制、新型推进器技术等,以实现潜艇噪声水平的显著降低。

多元化技术手段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引入,将有助于实时监测、分析和优化潜艇的噪声性能,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智能化发展技术发展趋势潜艇噪声来源与安静性评估02潜艇的机械系统(如发动机、泵和传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

为了降低机械噪声,可以采用低噪声设计、减震隔振技术和主动噪声控制等方法。

机械噪声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水流与潜艇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

优化潜艇外形、减少水流湍流和采用吸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水动力噪声。

水动力噪声潜艇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噪声。

通过优化螺旋桨设计、采用先进的推进技术和降低螺旋桨转速,可以降低螺旋桨噪声。

螺旋桨噪声潜艇噪声来源分析声呐测量:使用声呐设备对潜艇进行水下噪声测量,评估潜艇在不同航速、深度和航行状态下的噪声水平。

专家评估:邀请声学领域的专家,根据潜艇的设计特点、噪声控制技术和实际测量结果,对潜艇的安静性进行综合评估。

C90操作手册中文版

C90操作手册中文版

Hawker Beechcraft 公司有效页清单本清单包含所有当前页及有效修订号或日期,应该在进行相应修改后使用以保证手册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插入修订页后即时销毁被替代页。

第1节概述目录标题 页码 引言··············································································································1-3 重要提示······································································································1-4 手册的使用··································································································1-4 警告、注意和注···················································································1-4 修改手册······································································································1-5 修订服务······································································································1-6 补充信息······································································································1-6 飞机飞行手册补充信息修订记录·······························································1-7 三面视图······································································································1-8 地面转弯指令······························································································1-9 描述性数据································································································1-10 发动机·································································································1-10 发动机数量..................................................................................1-10发动机制造商..............................................................................1-10发动机型号..................................................................................1-10发动机类型..................................................................................1-10驱动轴数量..................................................................................1-10压气机级和类型..........................................................................1-10燃烧室类型..................................................................................1-10涡轮级和类型..............................................................................1-10 压气机(燃气发生器)涡轮············································1-10动力涡轮···········································································1-10 发动机额定轴-马力..................................................................1-10压气机(燃气发生器)轴转速(N1限制).............................1-10螺旋桨转速(N2 限制)...........................................................1-11 螺旋桨·································································································1-11 螺旋桨数量..................................................................................1-11螺旋桨制造商..............................................................................1-11桨叶数量......................................................................................1-11螺旋桨类型..................................................................................1-11螺距变化范围(30英寸力矩).................................................1-11第1节概述目录(续)标题 页码燃油····································································································1-11 批准的发动机燃油......................................................................1-11 商业等级·············································································1-11军事等级·············································································1-11 应急发动机燃油(见第2节“限制”).......................................1-11 商业航空汽油等级······························································1-11 可用燃油......................................................................................1-12批准的燃油添加剂......................................................................1-12 发动机滑油·························································································1-12 规格..............................................................................................1-12滑油运动黏度..............................................................................1-12滑油容量(每台发动机)..........................................................1-12 最大论证重量·····················································································1-12 客舱和入口体积·················································································1-13 后行李舱容积·····················································································1-13 前电子设备舱容积·············································································1-13 具体载荷····························································································1-13 符号、缩写和术语····················································································1-14 空速术语概括·····················································································1-14 气象术语····························································································1-16动力术语·····························································································1-17 控制和设备术语·················································································1-18 图表术语·····························································································1-19 重量和平衡术语·················································································1-20 缩写····································································································1-22引言飞行员操作手册和经FAA批准的飞机飞行手册的格式和内容与1996年10月18日发布的经过第2版修订的第1版GAMA(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手册说明书保持一致。

鱼雷减振降噪技术应用与发展

鱼雷减振降噪技术应用与发展

26
鱼雷技术
流体动力噪声。鱼雷流体噪声是由雷体表面与水 的相对运动引起的 , 随着鱼雷速度的提高 , 雷壳 表面的流场从层流逐渐转变成湍流 , 流体噪声主 要来自于湍流附面层中的压力脉动 , 当鱼雷达到 一定航速时, 雷壳表面的附面层还可能产生湍流 和涡流的分离 , 进而在一些部位表面可能产生空 化现象, 产生的空泡在破裂时能辐射出强烈的噪 声。在一般情况 下, 流体动 力噪声 源属高 频噪 声, 它有可能被螺旋桨噪声掩盖。但是 , 当鱼雷
26鱼雷技术3鱼雷减振降噪措施热动力鱼雷的动力系统由发动机燃烧室滑油泵燃料泵海水泵齿轮传动机构以及轴系等组成对鱼雷的声隐身设计而言动力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该舱段集中了鱼雷结构的大部分振动源如果能将该部分传至鱼雷壳体的振动大大减小将会对鱼雷的声隐身设计有重大的意义
第 16 卷第 6期 2008 年 12 月
图 1
MK 48 鱼雷隔振降噪措施
意大利海军当局在研究鱼 雷设计过程及攻 击可靠性时, 对鱼雷的辐射噪声做了专门研究, 如图 2 所示。图 2 ( a) 中 , 鱼 雷的噪声水平过 高, 对目标探测距离近 , 只能对敌方实施近距离 攻击 , 而此时 敌方可能 已发现我 方并发起 反攻 击, 在这种相互对抗、交互进攻的情况下 , 对敌 方攻击失败甚至引起自 身危险的 可能性迅 速增 加。为安全起见, 在较远距离对敌方实施攻击, 如图 2 ( b) 所示。由于敌方的 报警距离也相应 增加 , 使之有较充分的时间对来袭鱼雷进行诱骗 和对抗, 使得被攻击目标逃跑, 或鱼雷能量耗尽 也将导致攻击失败。图 2 ( c) 中鱼雷辐射噪声 水平较低 , 可实施远距离攻击。敌方报警距离因 鱼雷噪声水平低而缩短 , 没有时间采取规避或进 行有效对抗, 攻击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这 一结果表明, 意大利海军在研制鱼雷这类攻击性 武器时, 已把噪声水平这一指标与攻击成功率紧 密联系。实际上 , 这种观点 已为许 多国家 所共 识。 1993 年的欧 洲水下防务会 议上, 有人 以重 型鱼雷为例, 提出噪声水平每提高 5 dB , 击中目 标的概率就 降低了 25 % ; 反 之, 击中目标 的概 率就将增加 25 % (如图 3所示 ) 。 英国对研制的电动线导鱼雷 MK24进行了专 项噪声控制设计, 其主要措施有 : ( 1) 动力电机

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

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

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是船舶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噪声和振动。

这些噪声和振动不仅对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产生影响,还会对船员和乘客的舒适度产生影响。

因此,对船舶噪声与振动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船舶噪声的来源船舶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船舶的机械设备,二是船舶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机械设备船舶的机械设备包括主机、辅机、发电机、泵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

噪声的主要原因是设备中的零件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碰撞、摩擦和振动。

此外,设备的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也会产生噪声。

流体动力学特性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受到海水的冲击,产生流体动力学噪声。

这种噪声主要是由于船舶的船体、螺旋桨、舵等部件与海水相互作用产生的。

流体动力学噪声的频率范围较广,可以从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不等。

船舶振动的来源船舶振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船舶的机械设备,二是船舶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机械设备船舶的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

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设备中的零件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碰撞、摩擦和振动。

此外,设备的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也会产生振动。

流体动力学特性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受到海水的冲击,产生流体动力学振动。

这种振动主要是由于船舶的船体、螺旋桨、舵等部件与海水相互作用产生的。

流体动力学振动的频率范围较广,可以从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不等。

船舶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方法船舶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隔振降噪隔振降噪是通过隔离船舶机械设备和船体之间的振动传递,降低船舶噪声的方法。

常用的隔振降噪材料有橡胶隔振器、空气隔振器等。

吸声降噪吸声降噪是通过吸收船舶噪声的能量,降低噪声的方法。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吸声泡沫、吸声板等。

隔声降噪隔声降噪是通过隔绝船舶噪声的传播路径,降低噪声的方法。

常用的隔声材料有隔声板、隔声窗等。

减振设计减振设计是通过优化船舶机械设备的设计,减少振动产生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桨非定常空泡的理论预报
Figure Time history of cavity shape expressed by vapor void fraction at _=1.0 (Li,et al., 2009)
理论预报
数值模拟
低噪声螺旋桨
5. 螺旋桨的空泡噪声 5).螺旋桨非定常空泡的理论预报
压载状态的叶背和叶面上的空泡情况(计入周向伴流)
5. 螺旋桨的空泡噪声 7)螺旋桨模型的空泡试验
三菱重工的螺旋桨空泡试验
7)螺旋桨模型的Biblioteka 泡试验 图7.3 消唱处理后的模型桨随边照片
试验模型
试验模型螺旋桨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设计,模型编号为TM0603 和TM0604。图7.1 和图7.2 分别为模型螺旋桨的照片。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存在唱音,经委托方和试验室 共同决定,进行随边消唱处理。图7.3 为消唱后的模型桨随边照片。
M0603 桨模型照片
图 7.2 TM0604 桨模型照片
7)螺旋桨模型的空泡试验 试验模型
图7.8 TM 0603 空泡照片 (σn=0.1,KT=0.1384)
图7.5 TM0603 和TM0604 螺旋桨的空泡起始图
图7.13 TM0604 桨空泡照片 (σn=0.10,KT=0.13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