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合集下载

第7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第7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15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7) 传播途径
– 风力传播:子囊孢子,分生孢子 – 带病苗木、原木和栗实的调运 ,美洲栗疫病害流 行时采收的坚果平均果壳带菌率为14%
树皮干缩纵裂 被害局部隆起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6
(二)检疫性病原原核生物
包括的种类: 细菌,植原体(类菌原体,无细 胞壁) 传播:植物细菌病害数目较真菌、病毒病害 少,但种苗传比例大,约占细菌病害总数的47 %,种苗传细菌一旦传入很难防治 检疫:种苗传细菌病害的检疫比真菌病害困难 得多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与安全
2、南美按实蝇(Anastreha fraterculus (Wiedemann ) ,South American fruit fly)
– 分布:主要分布在美洲国家(地区) – 寄主植物:多种水果、蔬菜 – 危害:幼虫孵出后通常取食果肉 – 传播途径:以卵和幼虫随被害果传播
11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2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3、烟草霜霉病(Peronospora tabacina Adam),Tobacco blue mold
– 分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近65个国家。中国 尚未发现 – 寄主植物:烟草属的植物 – 危害情况:引起植株大量枯死、严重降低烟叶的 产量和品质
蜗牛其他寄生型有毒型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农业部双边或多边协定双边植物检疫协议协定及合同等规定的其他有害生物3全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农业部4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林业部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农业部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二检疫性植物病原物一检疫性病原真菌概述传播

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1. 引言在农业生产、国际贸易和生态系统管理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类严重威胁植物健康和农作物产量的生物生产因素。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措施,以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传播和蔓延。

本文档将介绍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分类和管理等。

2.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对农作物、花卉、园艺作物、林木或其他生物资源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的生物。

它们可能是昆虫、真菌、细菌、病毒、有害植物或动物等。

这些生物通常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外来物种的入侵对于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威胁。

根据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程度,检疫性有害生物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分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3.1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对农作物、花卉和林木等植物资源造成危害的生物。

这些生物可能是病原体、害虫等。

以农作物为例,常见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有水稻褐飞虱、玉米螟、棉蚜等。

3.2 动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动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对动物资源造成危害的生物。

例如,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只健康的疫病,属于动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3.3 真菌、细菌和病毒检疫性有害生物真菌、细菌和病毒也可以是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一种。

它们可能引发植物疾病,如火炬松枯萎病、烟草花叶病毒等。

为了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管理方法:4.1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和识别为了及早发现和确认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存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识别体系。

通过定期监测和采集样品,可以及时了解有害生物的分布和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措施在入侵和传播阶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减少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伤害。

这包括加强入境物检、实施植物检疫、清除外来物种等。

4.3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出口和贸易规定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出口和贸易规定。

第七章害虫防治

第七章害虫防治


喷雾法:用手动、机动或电动喷雾机具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
雾点,喷撒到作物或靶标生物上的一种施药方法。

泼浇或浇灌法:把农药加入到较大量的水中,在较远距离用
粪勺等容器向作物上均匀泼浇,也可结合施肥来进行,但用 药量常比一般喷雾法多2-3倍。

种苗处理:用农药对种子、苗木施药处理的方法,这是一
种比较节约的施药方法,集中对种子施药,将种子与药剂 混合拌匀。
第七章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

防治害虫的方法,可分为下列五大类: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
法和化学防治法。 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害虫问题, 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出发,根据害虫种类、作物特性、耕作制度、有益生 物,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防治 方法,把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

碎而成。适于兑水喷雾。如50%巴丹可湿性粉剂。

乳油(乳剂):原药加一定量的乳化剂、溶剂制成透明油 状剂型,可兑水喷雾,倒入水后乳化成乳白色。如40% 乐果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等。因昆虫的体壁常是疏 水性的,乳油能有助于药剂与体壁接触,故使用乳油防治
害虫的效果一般比其它剂型好,残效期较长。

或控制在局部地区。
(一)植物检疫的范围
(1)对外检疫
为防止外国有关物品中带有危险性的病虫杂草输入
国内,引起重大损失,由国家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以
及国际间交通要道等处,设置植物检疫及商品检查站等机 构,对进出口岸及进境的农产品等物进行检验和处理。
(2)对内检疫
为了防止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由于交换、调 运种子、苗木及其它农产品等传播危险性病虫杂草,由各 省、市、自治区的检疫机构会同邮局、铁路、公路、民航 等有关部门,根据各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对内检疫办法和检 疫对象名单,执行检疫,以防止局部地区危险性病虫杂草 的传播蔓延。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根据《植物检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农业植物检疫,不包括林业植物检疫。

第三条农业农村部主管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其执行机构是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其执行机构是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植物检疫体系建设,保障植物检疫机构所需的人员、经费、设施设备,制定植物疫情防控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农业植物检疫范围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桑、茶、糖料、蔬菜、烟草、水果(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中药材、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草类、绿肥、热带作物、食用菌等植物、植物的各部分,包括繁殖材料,来源于上述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情的植物产品,以及可能被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等其他限定物和场所。

第六条农业农村部负责制定和发布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并报农业农村部备案。

第七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对以下事项开展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一)制定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二)开展国(境)外引进农业植物种子审批;(三)制定重大农业植物检疫措施;(四)其他需要开展风险评估的情形。

第八条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植物检疫员。

植物检疫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合格,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批准,报农业农村部备案后,发给植物检疫员证。

植物检疫员执行植物检疫任务时,应当穿着植物检疫制服、佩戴植物检疫标志、出示植物检疫员证。

第九条对在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植物检疫机构可以予以表彰。

动植物检疫答案_题目

动植物检疫答案_题目

选择:1、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类别不包括(D)A检疫性植物病原物B检疫性动物C检疫性杂草D检疫性林木2、检疫性甲虫的种类数占进境植物检疫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___A___A 70%B 50%C 30 %D 10%3、下列是进境植物检疫性甲虫一类(C)A、双钩异翅长蠹B、椰心叶甲C、棕榈象甲D、稻水象甲4、甘薯黑斑病,1937年从日本传入辽宁(c),至1945年该病已蔓延到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甘薯产区,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这种病害至今仍在各省、市为害。

A沈阳B鞍山C盖平县 D 徐州5、(A)的成虫把卵产在果实上,幼虫在果实内部取食为害,可引起细菌等感染,造成落果或整个果实腐烂。

该虫以其分布和寄主之广,繁殖力之高,危害程度之大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农业害虫之一A地中海实蝇B菜豆象C稻水象甲D椰心叶甲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英文缩写(c)A、FAOB、IPPCC、PRAD、SPS6、下列关于动植物检疫的说法,错误的是:(D)A.动植物检疫具有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综合性。

B.动植物检疫是卫生检疫中的一种。

C.我国的动植物检疫类型是发展中国家大陆型。

D.检疫会阻碍对外经济贸易。

7、以下不属于检疫对象的是(C)A.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

B.从俄罗斯运过来的原木。

C.美国进口的玻璃杯。

D.荷兰进口的鲜花。

8、下列不属于动植物检疫基本属性的是(D)A.法制性B.预防性C.国际性D.强制性9、外来入侵种的入侵过程是(C )A.传入→潜伏→定殖→扩散→暴发B.入侵→定殖→潜伏→扩散→暴发C.传入→定殖→潜伏→扩散→暴发D.潜伏→定殖→扩散→暴发→衰败10、下列不属于外来入侵种危害的是(B)A.破坏生态平衡B.增加物种丰富度C.加速物种灭绝D.影响国际贸易11、下列不包括国内一类动物疫病的是(C)A、口蹄疫B、鸡瘟C、狂犬病D、蓝舌病12、下列不属于国内三类动物疫病的是(D)A.日本血吸虫病B.弓形体病C.猪囊虫病D.狂犬病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下面哪种动物疫病属于二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D )A 口蹄疫B 牛海绵状脑病(BSE)C 禽流感(HPAI)D 狂犬病14、下列哪一个为一类传染病(C)A狂犬病B结核病C禽流感D布氏杆菌病15、上图中”ZZ”是指( B )A.按直属检验检疫局分别编号的加施企业登记号B.各直属检验检疫局2位数代码C.除害处理方法D.进境货物类型代码16、(A)是动植物检疫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惯例之一,其中特别强调了风险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动植物检验检疫名词解释、课后题答案

动植物检验检疫名词解释、课后题答案

第1章动植物检疫起源与发展1、检验检疫:一般是指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简称,包含了商品检验、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2、检验:狭义:对商品的品质检验。

广义:对商品进行检验、监督管理以及公证鉴定。

3、动物(animal) :饲养、野生的活动物。

如畜、禽、兽、蛇、龟、鱼、虾、蟹、贝、蚕、蜂4、动物产品(animal products):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毛皮,肉类,脏类,奶制品,血液,胚胎,动物性粉类等5、动物疫病(animal disease):是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6、植物(plant):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及其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7、植物产品(plant products):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

食用(粮食,油类,水果)、医用(中草药材)、加工材料(木材)、饲料8、植物有害生物(plant pest):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生物: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对植物及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杂草)、动物(害虫)、病原线虫等9、检疫性动物疫病(Quarantine animal disease):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10、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Quarantine plant pest ):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植物有害生物.11、动植物检疫(animal and plant quarantine ):旨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12 、检疫物(限定物)(regulated article):植物检疫术语,要求进行检疫措施的任何植物、植物产品、贮藏地、包裹、运输工具、容器、土壤和任何能够隐藏和传播有害生物的微生物、物体和材料,特别是那些涉及国际运输的地方。

植物检疫中的名词解释

植物检疫中的名词解释

植物检疫中的名词解释植物检疫是指对植物及其部分、植物产品和相关包装材料的运输、出口、进口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和控制有害生物的引入、传播和扩散,保护植物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

在植物检疫工作中,涉及到许多名词和术语,这些名词的解释对于了解和理解植物检疫工作至关重要。

1. 检疫有害生物: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没有自然分布并且有害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害、虫害、杂志、有害的有机体和其他类似的有害生物。

在植物检疫中,检疫有害生物是重要的概念。

这些有害生物可能会对植物生产、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它们的传播和扩散。

2.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那些当其出现在国内某个区域时,可能危害该地区的植物及其产品,或者侵害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出现时,可能对当地的植物、农业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

这些生物可能是本地没有的,也可能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引入的外来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现需要及时采取控制和防治措施,以避免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3. 检疫准入:指对进口植物及其产品进行安全评估并发放检疫准入证明的过程。

在植物检疫中,检疫准入是确保进口植物及其产品符合国际和国内植物健康要求的重要步骤。

进口植物及其产品在获得检疫准入前需要进行安全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检疫风险。

检疫准入证明是进口植物及其产品合规性的重要证明文件。

4. 检疫处理:指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的杀灭、消毒、隔离和其他防治措施,以确保其不再携带检疫有害生物或检疫风险已得到控制。

检疫处理是防止检疫有害生物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手段。

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的检疫处理包括杀灭、消毒、隔离和其他防治措施,以确保其不再携带有害生物或已得到有效控制。

检疫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检疫风险,保护植物健康和生态安全。

5. 检疫证书:指由检疫机构签发的,用于证明植物及其产品符合检疫要求并可以安全进出口的文件。

检疫证书是在植物及其产品出口或进口时必需的文件。

2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处理.

2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处理.

作退回或销毁处理的货物
1. 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 名录》中的植物产品,未事先办理特许审批手续 的。
2. 输入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有危险性病虫害、无 有效处理方法的。
3. 输入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病虫害,危害严重并 已失去使用价值的。
关于禁止入境物
1.禁止入境物的概念
为保护我国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对一些 从国外一旦传入可能造成重大植物疫情,给农、林、 牧、渔业带来巨大灾害的,由国家颁布有关法律、法 规、规章,严格规定不准入境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或 可能感染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介 体。
6. 出境检疫物的检疫监督管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对出境检疫物的生产、加
工、存放过程实施检疫监督管理制度。
(1)对生产、加工、存放出境检疫物的场所实施注 册、登记管理。
(2)对经检疫合格的出境检疫物在出境口岸实行监 督装运。
(一)药剂熏蒸
• 原理:在密封容器或环境中,熏蒸剂气化后的分子 状态气体穿透被熏蒸物体杀死有害生物
(4)1998年,农业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 植物检疫禁止入境物名录》规定的植物和植物产品。
3.禁止进境物的检疫地位
规定禁止入境物,是最基本、最彻底的检疫措施, 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禁止进境物同危险性病、虫、 杂草是不同的。它主要是指病虫害的传带物体。危 险性病、虫、杂草,需经检疫认定后,才不准入境, 而禁止进境物不需检疫,一经发现即不准入境,直 接作退回或销毁处理。如特殊需要必须入境的,应 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特许审批。
2.禁止进境物的基本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五 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第四条和第七条的规定,下列物品禁止进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 境物名录》 -农业部
7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二、检疫性植物病原物
(一)检疫性病原真菌 概述
– 传播:种传(种传真菌病害所占真菌病害的比例较 小,大约为3. 5%) ,种苗,植物产品 – 寄主范围:广,棉花根腐病菌能侵染2300种寄主植 物 – 检疫方法:容易检出
– 分布:日本(45个县府)、美国(36个州)、加拿 大、朝鲜、韩国、墨西哥、中国局部地区 – 寄主植物: 43种松属植物 – 危害情况: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称为松树的 “癌症”
30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松材线虫侵染后松树表现由有光泽的绿色经短时间从绿、 黄绿过程迅速变为黄褐色,直至变成红褐色,进而枯萎死亡
1、感病寄主繁殖材料 2、包装材料、运输工具 3、气流 4、昆虫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8
19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2、玉米细菌性枯萎病(Pantoea stewartii Swith ),Stewart's bacterial wilt of corn
– 分布: 美国的中部和东南部。在加拿大、巴西、 欧洲东南部、等国也有分布我国尚无 – 寄主植物:主要是玉米,特别是甜玉米 – 危害情况:玉米减产,意大利玉米可减产 40%~90%,感染玉米植株对茎腐病更敏感 – 传播途径 – 1、带菌玉米种子 2 、在病区,主要通过带菌昆 虫(玉米跳甲)
第7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1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一、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概述
1、概念:
– 植物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 或病原体 –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是指那些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 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 不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植物有害生物。 – 非管制性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是指那些没有被官 方采取检疫手段进行控制的植物有害生物 – 管制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是指那些正在被官方采取 检疫手段进行控制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管 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 spot virus(简称 ToRSV) ]
– 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美温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 兰、中国(台湾)也有分布 – 寄主植物:果树(葡萄、桃、李、樱桃、苹果), 观赏植物(玫瑰 ) – 危害情况:寄主范围广,可以危害许多重要的经济 作物,可导致水果作物严重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 – 传播途径:1 、种子和苗木调运 ; 2、 土壤中的线 虫(美洲剑线虫) 23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37
38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2、南美按实蝇(Anastreha fraterculus (Wiedemann ) ,South American fruit fly)
– 分布:主要分布在美洲国家(地区) – 寄主植物:多种水果、蔬菜 – 危害:幼虫孵出后通常取食果肉 – 传播途径:以卵和幼虫随被害果传播
27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 (Cobb) Thorne)Banana root burrowing nematode
– 分布:全球性分布,在世界绝大多数香蕉产区 – 寄主植物:寄主范围非常广, 350多种植物,主要 寄生在农作物及经济作物 – 危害情况:破坏根部,导致减产,植株的死亡
31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传播途径:
– 1 昆虫传播 ;天牛,黑翅土白蚁 – 2 病材及其加工品
32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3、鳞球茎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 ( Kühn) Filipiev ) Stem and bulb nematode
– 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 寄主植物:寄主范围极广(粮食作物、经济作 物、蔬菜、药材、花卉) – 危害情况:主要寄生在植物的块茎、鳞茎、球茎 等根茎部位,引起组织的坏死或腐烂、变形、扭 曲,产量损失达60%~80%, – 传播途径 1 作物的种子、花卉和蔬菜作物的鳞 球茎、块茎 2 线虫侵染的植物的茎、叶、花碎片
39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3 苹果实蝇( Rhagoletis pomonella (Walsh), Apple maggot) 分布: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寄主植物:苹果和山楂 危害:寡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苹果和山楂 传播途径:主要以幼虫随被害果传播,有时蛹 也可随被害果的包装物或寄主植物根部所带土 壤,成虫也可随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20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茎出现腐烂
植株矮缩和枯萎。叶子出现枯萎
21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三)检疫性病毒及类病毒
概述: 共39种
– 繁殖:活细胞内寄生 – 传播:
远距离传播:寄主繁殖材料,植物病毒均可通过种苗 等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传毒介体(昆虫、线虫、真菌)
– 检疫:困难
22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在印度、墨酉哥造成香蕉损失30%~60%。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葡萄减产50%~80%。
– 传播途径: 1 寄主植物的根及黏附的土壤, – 2 带土的农具、机械 – 3 植株根系间相互接触传播或线虫本身游动迁移
28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寄生后导致根部的腐烂
29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2、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Buhrer) Nikle,Pine wood nematode
25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病株矮化
豆类(大豆、菜豆)生长点坏死,产生顶枯
大豆田间病株常晚熟
26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四)检疫性病原线虫
概述:
– 形态及大小:线形,很细,虫体多半透明,多数肉 眼不易看见 – 寄主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 和种实上 – 危害
吸取寄主植物的营养 分泌多种消化酶,诱发寄主组织发生各种病理变化 与其他病原物侵染和危害有一定关系
35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检疫检验方法:视检,饲养
检疫处理:
– 1 低温处理 – 2 高温处理 – 3 熏蒸处理
36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地中海实蝇( 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 ),MedflyMediterranean fruit fly
分布: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亚洲少数目家和地 区;美洲、欧洲、大洋洲部分国家和地区 寄主植物:水果(200余种)、蔬菜和坚果核 危害情况: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农业害虫之一, “水果头号杀手” 传播途径:卵、幼虫、蛹和成虫随水果、蔬菜等农 产品及其包装物、土壤、交通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40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3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 传播途径:
(1) 气流传播 :孢囊孢子,主要途径 (2)卵孢子品质量与安全
4、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Barr), Chestnut bligh
– 分布: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加拿大、美国 – 寄主植物:主要侵染栗树,此外也侵染槭属、栎 属植物 – 危害情况:栗实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造 成整个枝条或全株枯死
17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 (Burrill) Winslow et al.),Fire blight of pear and apple
– 分布: 4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尚无 – 寄主植物:以梨属、苹果属、山楂属为主 ,能为 害40多属220多种植物 – 危害情况:导致病树大批死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在病害流行时1年内,梨树由12.5万株减少到1500 株,在南部4年内损失约94%的梨树,最后不得不 放弃栽培梨树。 – 传播途径
11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2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3、烟草霜霉病(Peronospora tabacina Adam),Tobacco blue mold
– 分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近65个国家。中国 尚未发现 – 寄主植物:烟草属的植物 – 危害情况:引起植株大量枯死、严重降低烟叶的 产量和品质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局部出现病斑,严重整个 叶子变黄,产量下降
24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2、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简 称TRSV)
– 分布: 1972年首次报道在美国弗吉尼亚烟草上发 现, 目前30多个国家都有 – 寄主植物:可侵染54科246余种植物。自然侵染豆 类、瓜类、薯类、花卉和果树等 – 危害情况:自然侵染引起大豆芽枯病,大豆产量损 失50%以上,烟草感染该病毒后植株矮化,叶片小 而质次,种子收获大减 – 传播途径: 1 种传,大豆种传率为40%~100%, 2 土壤中的美洲剑线虫。
9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10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2、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soybean blight
– 分布:广,美国(28个州)、加拿大等 – 寄主植物:大豆是唯一的自然寄主 – 危害情况:引起大豆根腐、茎腐、植株矮化、枯 萎和死亡 – 传播途径:1、 土传 2 、带病大豆种子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2
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指的是危及种植用植物的预定 用途并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 国家或地区正在受到控制的非检疫性植物有害 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