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解答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老四年收入粮食很多,却经常挨饿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下列哪两个人最早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呐喊?()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秦朝的暴政B. 繁重的徭役C. 沉重的赋税D. 遇雨误期4.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5.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③④6.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A. 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B.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C. 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D. 他们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7.下列成语、典故中,与刘邦、项羽及楚汉之争直接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约法三章③草木皆兵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 D. ②④二、非选择题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它发生在什么时间?领导者是谁?(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4) 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9.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B5.D6.B7.D二、非选择题8.(1)大泽乡起义。
(2)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3)会。
因为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考点分析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程标准: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基础解读:一、秦的暴政1、史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史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结论: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2、史料三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结论:严苛的刑法(连坐、族诛、肉刑、车裂、腰斩、活埋等)3、思想上:焚书坑儒1)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禁止人民对朝廷的非议,从思想文化领域加强秦朝的专制统治2)烧掉了哪些书?民间收藏的《诗》、《书》,六国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3)焚书坑儒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等等4)焚书坑儒给我们什么启示?珍惜书本,珍惜读书的机会,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等等秦的暴政的见证(一)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
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
可经想像,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
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经后世史学家考证这个阿房宫到秦始皇死还没建成)在他刚坐上皇帝不久,就给着手给自己兴建豪华的陵墓:秦始皇的陵墓建在咸阳附近的骊山脚下,墓高50丈,周围5里,尽管经过2000多年风雨浸蚀,今天仍然可以看到骊山陵遗址高高隆起,犹如一座小山,骊山陵现在还没有打开过。
据文字记载说,其内部装饰华丽,墓里面顶上用珍珠做成日月星辰。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案(精品,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标要求】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学习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官逼民反”。
第二部分为“揭竿起义”。
第三部分为“楚汉之争”。
一、官逼民反1.阅读教材,了解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三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二、揭竿起义1.读图并回答。
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意义——2.畅所欲言“孔夫子是有些好处……但秦始皇比孔子还要伟大的多。
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
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一些人骂了几千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习题 含答案

第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知识点秦的暴政1.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__________的特点。
2.暴政表现(1)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繁重的徭役: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和__________、征伐南方、修筑长城等,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__________人。
(3)严苛的法律:一人犯法,亲族和__________都要受到牵连。
当时的刑罚极为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4)秦二世更加残暴:凶残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__________,对民众的盘剥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
知识点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__________年。
2.地点:__________。
3.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结果:起义军被镇压,吴广、__________相继被部下杀害。
5.继续:刘邦和__________领导的军队继续反抗秦朝统治。
项羽在__________歼灭秦军主力,__________直抵咸阳。
__________年,秦朝灭亡。
知识点楚汉之争1.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__________霸王,封刘邦为__________。
双方为争夺__________,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2.结果: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__________,项羽兵败自刎。
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残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3.与下图材料相关的史实是()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A.巨鹿之战B.楚汉之争C.刘邦攻占咸阳D.大泽乡起义4.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了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
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5.秦朝灭亡的标志是()A.陈胜、吴广起义B.巨鹿之战C.刘邦包围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D.西汉建立6.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2016)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含反思

10、秦末农民大起义海口市东山中学陈丽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教师引导,小组的讨论,课堂的展示等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课堂展示要及时给予奖励,以取得良好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秦的暴政。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等;查阅、搜集和整理各种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在课堂中互相交流,加深记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始皇帝。
他妄想自己创建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迅速灭亡了。
秦王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是谁推翻秦王朝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内容探究】一、秦的暴政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47页秦的暴政一目中第一段、第二段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残酷(4)焚书坑儒(5)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过渡:下面我们就一来了解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出示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秦的暴政[教师过渡]提问: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臣民,你对这种统治满意吗?(不满意。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秦朝这样残暴的统治逼得百姓不得的站起来进行反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末农民的起义:二、秦末农民起义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8-49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中的内容,观看视频,请同学们找出该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0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等英勇斗争的事迹。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但对于秦末农民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提炼出历史规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爆发,掌握陈胜、吴广等起义军领袖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反抗暴政、追求正义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的暴政、农民起义的爆发及陈胜、吴广等起义军领袖的事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分析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的爆发。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陈胜、吴广等起义军领袖的事迹,提炼出历史规律。
4.讲授法:教师讲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反抗暴政、追求正义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秦末农民大起义1.秦朝暴政2.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3.起义军领袖事迹–陈胜:首举义旗,建立张楚政权–吴广:协同陈胜,英勇斗争4.反抗暴政,追求正义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秦朝暴政和农民起义的了解程度。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秦始皇残酷统治的表现?2)、秦末农民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直接原因?3)、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4)、是谁消灭了秦的主力?是谁推翻了秦朝统治?5)、秦朝的起止时间?6)、西汉的建立者、建立时间?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1.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如何评价认识秦始皇这个人。
功绩:1)、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后的各代所效仿。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4)、筑长城,修灵渠。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第七十九篇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第七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农民战争,葬送了秦王朝,从右图反映出秦朝哪一方面的暴政( )A、滥用民力,徭役沉重B、兵役负担沉重C、赋税沉重D、刑罚严酷【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秦统一六国B、楚汉之争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此号召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次农民起义是指( )A、刘邦领导的起义B、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C、项羽领导的起义D、张角领导的起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西周—东周B、春秋—战国C、秦朝—西汉D、秦朝—东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霸王别姬是京剧的一个经典剧,故事来源于在垓下被汉军包围的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该故事取自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桂陵之战B、长平之战C、大泽乡起义D、楚汉之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戍守长城的农民因雨误期B、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C、秦朝的暴政D、戍守农民的极力鼓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以下人物中,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A、项羽B、刘备C、张角D、陈胜【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巨鹿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A、陈胜吴广起义B、巨鹿之战C、刘邦攻占咸阳D、西汉建立【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有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口号—— 结果—— 意义——
公元前209年夏 大泽乡 陈胜、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 种乎
失败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
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___张__楚___”政权,各地农 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 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知识点3 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 的战争,史称“__楚__汉_之__争___”。__项__羽____虽势力强大, 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___刘பைடு நூலகம்_邦___注重收揽民心, 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 羽及部下包围在___垓_下____,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 了最终的胜利。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点1 秦的暴政 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赋__税___,迫使农民将2/3 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 __徭__役____和__兵_役_____。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 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 __亲__族____和___邻_里____都要受到牵连。秦始皇死后, __秦__二_世___的统治更加残暴。
小结
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知识点2 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 守长城。他们走到________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 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领队的 ________和_____ ___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项__羽___和___刘__邦___ 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__巨__鹿__之__战__中 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 军直抵秦都___咸__阳___,秦朝灭亡。
意义: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
除非想成为一流,否则就是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