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 第五章 三言二拍

合集下载

除四大名著,你看过《三言二拍》吗?为什么叫“三言,“二拍?能算名著吗?

除四大名著,你看过《三言二拍》吗?为什么叫“三言,“二拍?能算名著吗?

除四大名著,你看过《三言二拍》吗?为什么叫“三言,“二拍?能算名著吗?看过,应该算是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段)必读书目,因此想来说说这个问题。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以后,我国的通俗文学创作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言》《二拍》他们都是东方的启蒙文学。

如果说四大名著是中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经典之作,那么《三言》《二拍》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三言》《二拍》的内容,展现了宋元明时期市井生活长卷,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何为三言?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年)前后、天启四年(1624)、天启七年(1627)。

作者冯梦龙,其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在创作而成。

三言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开始。

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何为二拍?二拍是在三言的影响下形成的,三言出版后,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出版商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于是有的书商也借助商机,找到凌濛初,希望他也对通俗小说进行编辑。

二拍是凌濛初自己独立创作的结果。

其朋友在看后,激动的拍着桌子说,这真是一部奇书,朋友的反映给了冯梦龙灵感,于是拍案惊奇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

二刻拍案惊奇出来后,为了区别,冯梦龙把前一个叫做初刻拍案惊奇,后一个叫做二刻拍案惊奇。

二拍是一部个人白话小说的创作专辑,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创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二拍反映的思想特征和三言大致相似,故文学史上将两书并称。

一部奇特的名著人们常说的名著,是指成就显著具有声誉的作品。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三言指的是古代文学中以三字为一句的句子形式,通常是用来写叙事或抒情的句子。

这种形式在唐宋时期最为兴盛,例如《红楼梦》中就有大量运用三言的句子。

古代文学二拍则是指古代文学中,每句诗的韵部由两个音节组成。

这种形式在唐代诗歌中非常常见,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银箔斜丝汉桥霜,铁马冰河水
石乡”,每句诗都是二拍。

这两种形式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节奏感,为古代文学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幼 时 丧 母 被 父 亲 卖 为 蔡 家 童 养 媳
她成 亲 的 年 龄 时 丈 夫 夭 折
与 婆 婆 相 依 为 命 时 遭 遇 张 驴 儿 父 子
张 驴 儿 想 害 死 自 己 的 婆 婆 霸 占 自 己
张 驴 儿 将 杀 人 罪 责 嫁 祸 在 自 己 头 上
主题总结
1、财富与命运《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2、年轻人的悲欢离合《卖油郎独占花魁》 3、兄弟间财产的分割《滕大尹鬼断家私》 4、善恶因果的循环报应《裴度义还宝带》 5、男子成功后的负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6、不同阶层人的生活《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7、爱情与金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8、断案与解迷《开封府备棺追活命》 9、封建礼教的残酷迫害《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10、激情与理智的抉择《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作品介绍
冯梦龙编选的“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中国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这三部小说集相继辑成并刊刻 于明代天启年间。“三言”各40篇,共120篇,约三分之 一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代拟话本。“三言”中较多 地涉及到市民阶层的经济活动,表现了小生产者之间的友 谊;也有一些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神仙道化的作品;其中 表现恋爱婚姻的占很大比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 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明代拟话本 较多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感情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市民文 学色彩。它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色。艺术上,“三言”比宋元话本有了很大进 步。它与宋元话本一样,具有情节曲折的特点,但它的篇 幅加长了,主题思想更集中,人情世态的描绘更丰富,内 心刻画上也更细腻。但是,“三言”语言不若话本生动, 矛盾冲突也淡化了。
作品介绍
凌濛初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初刻 与二刻,即《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 两书,简称“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与《二 刻拍案惊奇》两书各40卷。其中“二刻”第23卷 《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 重复。“二刻”的第40卷则是《宋公明闹元宵》 杂剧。因此,“二拍”实有小说78篇。“二拍” 共收拟话本小说70篇。其中绝大部分是他“取古 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 的创作,同时寓有劝惩之意。小说取材十分广泛, 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描写了明代市民阶层的生活和 他们的思想意识,还有许多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 官场的腐败、黑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晚期 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凌濛初也是 中国创作拟话本小说最多的一个作家。

第五章 三言二拍

第五章 三言二拍

谢小娥智擒船上
盗》之“谜语”
2、“鸾胶续弦”法 “鸾胶续弦”,是粘合两条线索,使二者的遇 合自然合理、不露痕迹的结构方法。 (海外有凤麟洲)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 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 ——东方朔《十洲记》 有鸾胶续弦法。如燕青往梁山泊报信,路遇杨 雄、石秀,彼此须互不相识,且由梁山泊至大名府, 彼此既同取小径,又岂有止一小径之理。看他便顺 手借如意子打鹊求卦,先斗出巧来,然后用一拳打 倒石秀,逗出姓名来等是也。都是刻苦算得出来。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凌濛初(1580——1644),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 人,官至徐州通判。在政治上,凌濛初是一个封建主义的补 天派,而为政清廉,有直声,并对晚明社会的极度腐败有较 深的愤慨。有诗文集多种并有杂剧、传奇等著作多种。写作 “二拍”是凌濛初在屡试不中、绝望于科举仕途之后。四十 八岁时,居南京,开始创作“二拍”。崇祯元年(1628)初 编《拍案惊奇》刻成;崇祯五年(1632)五十三岁时《二刻 拍案惊奇》刻成。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创作受冯梦龙 影响,除少数作品可能来源于话本,多数属于自己的创作。 从“二拍”始,我国的白话短篇小说由集体创作,也就是由 说话人的世代口耳相传、加工,由此一变而为作家的独立创 作,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在短篇白话小说发展史上, 是一个重要转折。

苏州府吴江县有个商民,复姓欧阳,妈妈是本府崇明县 曾氏,生下一女一儿。儿年十六岁,未婚。那女儿二十岁了, 虽是小户人家,倒也生得有些姿色,就赘本村陈大郎为婿。 家道不贫不富,在门前开小小的一杂货店铺,往来交易,陈 大郎和小舅两人管理。 ——《乌将军一饭必酬》
只因夜珠是这大姓的爱女,又且生得美貌伶俐,夫妻两 个做了一个大指望道:“是必要拣个十全、毫无嫌鄙的女婿 来嫁他,等他名成利遂,老夫妇靠他终身。亦且只要入赘的, 不肯嫁出的。”左近人家有几家来说的,两个老人家嫌好道 歉;便有数家像意的,又要娶去,不肯入赘。有女婿人物好、 学问高的,家事又或者淡薄些;有人家资财多、门户高的女 婿,又或者愚蠢些。所以高不成,低不就。那些做媒的,见 这两个老人难理会,也有好些不耐烦,所以亲事越迟了。— — 《盐官邑老魔魅色》

《中国古代文学(B)(2)》名词解释题

《中国古代文学(B)(2)》名词解释题

三、名词解释题1、三言二拍: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编辑、加工别人的作品而成。

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潆初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2、脂评本:版本名称,为《红楼梦》八十回抄本,这种抄本附有批注,批注者署名为“脂砚斋”等,这种八十回抄本系统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

1. 易安体答案:易安体: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

第三, 倜傥的丈夫气。

李清照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缺乏的俊爽和开朗。

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3. 稼轩体答案:(1)辛弃疾的词风。

(2)稼轩体的基调,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形成了豪放悲壮的主导风格。

(3)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4. 苏州派答案: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

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作戏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身份上,都是出身社会中下层,大多与科名和仕宦无缘;大多是以毕生精力从事戏剧创作的作家;在作品的题材内容上,他们一反传奇创作领域“十部传奇九相思”的窠臼俗套,而是关注现实,写了许多政治剧和时事剧,因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作品形式上,由于他们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艺优人,所以一反案头剧脱离场上演出的弊端,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排场、工巧和谐的宫调曲牌而形成适合场上搬演的作品,所以一直流行于当时和后来的戏剧舞台上。

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名词解释考研复习

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名词解释考研复习

明代文学主要名词解释整理1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四人都居吴中而得名,其中高启和杨基的成就较大。

2台阁体:明代前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当时的台阁重臣“三杨” :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诗歌创作内容主要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

诗风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但是内容较贫乏,显得矫作。

3章回小说: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

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4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的类型之一,“历史演义”就是运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兴衰等话题为历史基干题材,组织形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达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

历史演义小说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

特点: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功,也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例如《三国志章回演义》5 拟话本:指文人模仿话本形式创作编写的小说。

明代文人对话本进行加工编辑,进而进行模仿话本的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的话本,称拟话本。

6 三言二拍:三言: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这三部小说集。

“二拍”:明代拟话本小说集,作者是凌濛初,是《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 前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创作群体,成员总共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康海,边贡,徐祯卿,王廷相。

8 後七子:明代中期继前七子之后出现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复古群体,其余成员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9茶陵诗派:明代前期以李东阳为主的诗派,其余代表人物:谢铎,张泰等人。

主张:提倡“诗学汉唐” ,反对台阁体委琐卑冗的文风。

在如何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强调从文学本身去探讨文学的审美特征。

这对台阁体产生巨大冲击,对当时文坛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主张的过度。

第五章“三言”“二拍”

第五章“三言”“二拍”

第五章“三言”“二拍”学习提示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延续和发展。

所不同的是:宋元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是以诉诸听觉为主要目的的,作者主要是民间艺人,间或由文人作过润色。

到了明代,话本这种文学体裁,引起更多文人的注意,除整理、润色、加工宋元遗留下来的话本外,又仿照话本进行创作,文学史上把仿话本的创作称之为“拟话本”。

真正能代表明代对宋元旧篇的整理和拟作新篇的水平,反映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写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言”和“二拍”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的总汇。

学习本章,重点要掌握“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思想内容方面所体现的鲜明时代特征,对重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例如在杜十娘、婴宁、席方平等,要能联系作品进行分析。

第一节“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三言”、“二拍”中所收明人作品,虽不少亦有来历,或出于旧时传说,或采自唐人小说,但更多的是摹写民间,能够反映出明代社会现实,其中一些优秀篇章还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意识中某些新的变化,通过对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望、思想感情的细致描写,以表现他们的一种新的道德原则:即对财富的追求与肯定。

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原则;到了时代,进步思想家李贽就毫无掩饰地宣扬:好货好利乃是人的本性。

他公然提出“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这些都是“真迩言也”。

“三言”、“二拍”中某些篇章与当时的这种进步思想相一致,以同情、欣赏的态度描写了商人们的辛勤创业和发家致富。

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和《叠居奇程客得助》,都充分表达了新兴市民渴望发家致富的心理。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商人向外发展的思想,《叠居奇程客得助》表现了当时商人的经营思想。

它们都把发财致富当作一种美好理想来追求。

《施润泽滩阙遇友》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江南一带织织业的繁荣情况和小手工业者勤劳致富的过程,《刘小官雌雄兄弟》,赞扬了刘公两义子“勤苦经营”致使家业隆兴,这些都是以前文学中不曾有的,它反映了明代市民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的异动。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摘要:一、三言二拍概述二、三言二拍的特点三、三言二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四、三言二拍的价值与影响五、总结正文:【一、三言二拍概述】三言和二拍是古代中国文学史上两种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三言指的是明代作家冯梦龙所编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而二拍则是明代作家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这两部作品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古代小说的瑰宝。

【二、三言二拍的特点】1.题材丰富:三言二拍的题材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历史典故、市井生活。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2.艺术表现:三言二拍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诗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手法,行文优美,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3.思想内涵:三言二拍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强调道德教化,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三、三言二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1.冯梦龙《三言》:分别是《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这三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脍炙人口,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凌濛初《二拍》:分别为《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品以奇闻轶事为主线,融入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四、三言二拍的价值与影响】1.文学价值:三言二拍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题材,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历史价值:作为古代社会的镜像,三言二拍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道德观念等,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思想价值:三言二拍作品强调道德教化,提倡儒家伦理,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三言二拍作为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其丰富的题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商品,必
须面对大众,要有广大读者群和其它的文艺形式如诗词一 类,可以摆在案头供自己消遣,或供一二好友欣赏的作品 不同。凌濛初多次表示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为书贾所侦, 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民编”。凌濛初可以说是比较早 觉察到要把文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这 是文学观念的一大突破。
也出入青楼酒馆,并已开始收集及编辑了一些民经流行的 歌曲小调、博戏笑话等,可见他很早便对通俗文学有兴趣。
他中年的活动无考,大概主要从事文学工作,编写小说 剧本,“三言”大概是成于这一阶段。直到他五十六岁那 年,冯梦龙才考取了贡生,到他六十一岁时,才被任命为 福建寿宁县的知县。在任四年,颇有政绩。到明末天下大 乱,清兵入关,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从南下避兵祸的难 民中收集材料,写成了《甲申纪事》、《中兴伟略》两部 保存了珍贵历史资料的书。 清顺治三年(1647年),冯梦龙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他中年的活动无考,大概主要从事文学工作,编写小说 剧本,“三言”大概是成于这一阶段。直到他五十六岁那 年,冯梦龙才考取了贡生,到他六十一岁时,才被任命为 福建寿宁县的知县。在任四年,颇有政绩。到明末天下大 乱,清兵入关,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从南下避兵祸的难 民中收集材料,写成了《甲申纪事》、《中兴伟略》两部 保存了珍贵历史资料的书。 清顺治三年(1647年),冯梦龙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 成交杨二郎正本》等篇中,受情欲驱使而越礼的行为常
受到同情,“失节”妇女常被原谅。
《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开篇伊始,就为情欲张目: 常言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 吒。”多少有女儿的人家,只管要拣门择户,报高嫌低, 耽误了婚姻日子。情窦开了,谁熬得住?男子便去偷情
第五章
“三言”“二拍” 与
明代短篇小说
第一节 白话小说的繁荣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嘉靖年间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共有小 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 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刻的话本小说今仅存四种,名 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其中宋一种,元一种, 明两种。 《京本通俗小说》,1915年缪荃孙刊行,宣称 “的是元人写本”,但被多数学者疑为伪书。
的宗教。小说中,他在《警世通言序》中说小说要做 到“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在他的有关 小说的眉批里,常可看到“叙别致凄婉如真”,“话 得真切动人”,“口气逼真”,“真真”等。
情真、事真、理真是冯梦龙在各种文学形式中反复 提到的,是他追求的总目标,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第二,他虽然不反对文言小说,他的《情史》 便收集了很多文言作品,但他更强调文学作品的通俗性, 作品通俗易懂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在《古今小说 序》中就:
嫖院,女儿家拿不定定盘星,也走差了道儿,那时悔之 何及!
“二拍”的《满少卿饥附饱飏》中,有这样一段 关于两性关系的议论:
天下事有好多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 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 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 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 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有人道他薄幸负心, 作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 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
冯梦龙勤于著述,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他是通俗文学 的全才,在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下面略作介绍: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歌》、 《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二种; 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精忠旗》、《一 棒雪》、《占花魁》、《杀狗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冯梦龙勤于著述,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他是通俗文学 的全才,在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下面略作介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歌》、 《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二种; 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精忠旗》、《一 棒雪》、《占花魁》、《杀狗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列国 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短篇的话本小 说则有“三言”。
2、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综合冯梦龙的小说创作,他的文学主张主要有: 第一,冯梦龙在文学上主张“情真”。 冯梦龙重感情,认为情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 东西,甚至提出要设立一种“情教”,用它取代其它
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 不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子愈加放肆。 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
《乔太守乱点鸳鸯簿》判词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爱女爱子,情在理中。 一雌一雄,变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 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偶。孙氏子因姊而得妇,搂 处子不用逾墙;刘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 玉。相悦为婚,礼以义起。所厚者薄,事可权宜。 使徐雅别婿裴九之儿,许裴政改娶孙郎之配。夺人 妇人亦夺其妇,两家恩怨,总息风波;独乐乐不若 与人乐,三对夫妻,各谐鱼水。人虽兑换,十六两 原只一斤;亲是交门,五百年决非错配。以爱及爱, 伊父母自作冰人;非亲是亲,我官府权为月老。已 经明断,各赴良期。”
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 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 通俗者多。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 可歌可舞;……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 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 噫,不通俗而能之乎? 这里,“文心”指的是文人典雅的作品,“里耳”是闾
有人曾说古今文人别名笔名之多者,无一人
可比得上冯梦龙。
冯梦龙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弟兄
三人都是文坛名人,哥哥冯梦桂是画家,弟弟冯梦熊是太 学生、诗人。
年轻时,他除了像一般读书人一样,准备应考以入仕外,
也出入青楼酒馆,并已开始收集及编辑了一些民经流行的 歌曲小调、博戏笑话等,可见他很早便对通俗文学有兴趣。
三、凌蒙初与“二拍”
1、凌濛初的生平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别号即 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生于明万历八年 (1580年),祖父和父亲都中过进士,所以他是出身在 一个仕宦之家。但到了凌溕初出生后,这个家庭已步向衰 落。
他十二岁入学,十八岁才获得一个补廪膳生的位臵。其 后,他曾应举入试,但一直科场不利。到崇桢七年 (1634年)他55岁时才以优贡生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 颇有政绩。崇桢十五 年(1642年),他六十三岁,擢升 为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治河。但过了二年,明朝已在风雨 飘摇中,李自成、张献忠作反,大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 凌濛初在房村被乱军包围,他拒绝投降,终于呕血而亡, 时年六十五岁。 凌濛初除撰作通俗小说“二拍”外,也 精通戏曲。
奉为经典的《孝经》、《论语》这类书所能达至的。所以 冯梦龙解释“三言”的命名:

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 者,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冯梦龙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弟兄
三人都是文坛名人,哥哥冯梦桂是画家,弟弟冯梦熊是太 学生、诗人。
年轻时,他除了像一般读书人一样,准备应考以入仕外,
巷平民的感受,只有通俗的作品,才能得到闾里小民的欣 赏。
第三,冯梦龙主张文学有教化作用,而且主张把社会教 化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起来。
他在《警世通言序》中举了里巷小儿听《三国》故事受
小说人物影响的例子:
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 玄妙观听《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 我何痛为?” 这个例子生动的说明通俗小说的巨大影响力,确不是被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列国 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短篇的话本小 说则有“三言”。
3、“三言”:
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 共120篇。 “三言”几乎收集了宋、元、明三代较优秀的白 话短篇,包括旧本汇集和新著创作。宋元旧作约 占1/3,明代新作约2/3。 “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 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 为“拟话本”。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 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今古奇观》: 明末“姑苏抱瓮 老人”编,选 “三言”、“二 拍” 佳作40篇, 民间流传较广。
四、其他白话短篇小说集

主要有: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 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隐主人 的《欢喜冤家》、古吴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 华阳散人的《鸳鸯针》、东鲁古狂生的 《醉醒 石》等等。 以上作品随着明末政治形势严峻,人文思潮变化, 大都从侧重于“主情”到倾向于“重理”,虽更 关心现实,但说教气更浓。比之“三言”“二拍” 的成就呈下降趋势。

(2)痛斥负心薄幸行为。
如《金玉奴捧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 百宝箱》等篇,赞扬了女子坚贞执着的爱 情,谴责了喜新厌旧、富贵易妻,始乱终 弃的卑劣行为,揭露了门第观念、封建礼 教的吃人罪恶。


[经典老片老电影]杜十 娘02-240x192.mp4
(3)把情跟欲相联系,通过肯定欲进而肯定情。
第三,虽然小说是商品,要娱乐他人,但也有抒发作者 感情的作用。凌濛初起初写小说,是因为科场失利,因而 借小说以发泄心中的不平,“姑以游戏为快意耳”,目的 是“聊舒胸中磊块”。。同时,他认同小说必须要有教化 的功能,即 他所说“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虽然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便做不到这一点,在作品偶然有庸 俗趣味的描写,如写得较为露骨的性欲,但这一点也可以 理解为“食色、性也”,是他重视人性,尊重人性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