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稀有金属状况

合集下载

锂铍铌钽矿产资源

锂铍铌钽矿产资源

锂、铍、铌、钽矿产资源一、资源状况我国锂、铍、铌、钽矿产资源丰富。

截至1996年末,已探明的矿石锂的矿区(多数为锂、铍、铌、钽综合性的内生矿床)有32处。

现保有储量(Li2O,下同)达百万吨以上,其中工业储量A+B+C级占53%。

盐湖卤水锂储量(LiCl,下同)极为丰富,探明的矿区11处,其中青海省10个,湖北省1个,两省合计探明的储量达千万吨以上,其中工业储量占52%。

铍矿探明储量的矿区有66处,现保有储量(BeO,下同)达数十万吨,其中工业储量占9.3%。

铌、钽探明储量的矿区,以铌为主的矿区有99处,现保有储量(Nb2O5,下同)达数百万吨,其中工业储量占26.5%;以钽为主的矿区有87处,现保有储量数万吨(Ta2O5,下同),其中工业储量占44.3%。

据美国矿业局(1981~1994年)估计,世界锂、铍、铌、钽矿产储量基础:锂(金属量)840万t,铍(金属量)72.6万t,铌(金属量)420万t,钽(金属量)3.5万t。

中国这4种矿产的储量在世界居于前列,据地质矿产部举办的《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地矿工作成就展览》统计资料(地质出版社,1992年出版):钽矿占第1位,铌矿、铍矿、锂矿均占第2位。

二、地理分布锂矿分布在9个省区,其中矿石锂主要分布在7个省区,以1996年末保有储量(Li2O)排序依次为:四川占51.1%,江西占29.4%,湖南占15.3%,新疆占3%(因主要矿区经40多年来的大规模开采,故保有储量大量减少),4省区合计占98.8%,其次是河南、福建、山西,3省合计仅1.2%。

盐湖卤水锂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和湖北等省区,其中青海盐湖锂储量占80%以上。

铍矿分布在14个省区,依次为:新疆占29.4%,内蒙古占27.8%(主要伴生铍矿),四川占16.9%,云南占15.8%,4省区合计占89.9%,其次为江西、甘肃、湖南、广东、河南、福建、浙江、广西、黑龙江、河北等10个省区,合计占10.1%。

稀有金属元素化学分析探析

稀有金属元素化学分析探析

稀有金属元素化学分析探析岩矿内含有元素的成分测定与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我们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对矿物岩石的成分在不同赋存状态下的含量及其化学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

本文对我国国内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分析,并介绍了沿矿中稀有金属的分析方法,最后以锂辉石伟晶岩矿床为例,对岩矿中稀有金属元素分析。

标签:岩矿;稀有金属元素;化学分析1国内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分析我国是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份额较大的国家。

例如:钨、锑、锡、钼、铟、钒、锗等具体储量见表1。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鎢:主要生产钨精矿分布在江西、湖南。

(2)钼:钼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资源丰富的陕西、河南。

(3)锑:我国锑产量居世界首位。

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湖南、贵州、甘肃、江西等地区。

(4)锡:我国精锡产量主要集中在云南。

(5)铟:主要在广西、江苏、广东、湖南等地生产集中。

(6)锗:内蒙古和云南省。

(7)铋:主要分布于湖南省。

(8)钒:主要分布于四川省攀枝花。

(9)铌:在内蒙古、江西、广西等省市。

(10)钪:分布于全国。

2沿矿中稀有金属的分析方法2.1岩石矿物的有效鉴定:在对稀有金属伟晶进行鉴定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流程来进行,即:先对式样进行加工,之后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根据式样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测定方法,并拟定最为适合的测定方案,最后进行鉴定分析以及审查工作。

此种鉴定方法能够按照质检标准和制度对矿物进行检查,并且所得出的分析结果符合我国相关规定,而这样一来不仅提升岩石矿物鉴定的便捷化水平,还保证了鉴定结构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因此这种鉴定方法被很多地质研究人员所使用。

2.2岩石矿物鉴定技术2.2.1物理方式:在稀有金属伟晶测试过程中使用物理方式对其进行鉴定,就是通过显微镜、X-射线以及分子光谱等方式来对稀有金属伟晶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然后获得实验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而有效提升岩石矿物鉴定的准确定,并对其进行良好的观测。

中国锆的探矿

中国锆的探矿

中国锆的探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具有高熔点、非常耐磨、耐腐蚀性能良好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锆矿资源的珍贵性和广泛用途,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大对锆的勘探和开发,以确保锆资源的供应。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国锆的探矿情况。

中国锆的地质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

华东地区锆矿资源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华南地区的锆矿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而西南地区的锆矿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

这些地区的锆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砂状岩和花岗岩中,通常与其他金属矿一起存在。

中国锆的探矿工作主要由地质勘查单位和矿产资源公司共同开展。

地质勘查单位主要负责对潜在的锆矿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质;而矿产资源公司则主要负责对已发现的锆矿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发,实现资源的利用。

政府也对锆矿的探矿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支持和规范,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锆矿的探矿工作中,地质勘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地质勘查主要包括地质调查、露天探矿和地下探矿等工作。

地质调查是对矿产资源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范围;露天探矿是通过地表工程勘查和地质勘察,找出潜在的矿体位置和规模;地下探矿则是通过地下勘探井、岩心钻探等工作,对锆矿进行进一步验证和勘探。

在坚持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中国锆的探矿工作也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了对锆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现代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质化探技术等,可以更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锆矿矿体位置和规模,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和准确度。

中国还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加速锆矿资源的探矿和开发。

中国锆矿资源丰富,但面临着勘探难度大、成本高等挑战。

为了确保锆矿资源的供应稳定,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锆矿的勘探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倡导环保可持续的开发理念,保护环境,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铟矿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铟矿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铟矿现状分析报告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于金属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铟(Indium)作为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我国铟矿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

本文将按照以下格式进行撰写:一、现状分析1. 铟矿资源储量首先,我们需要介绍我国铟矿资源的储量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和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我国铟矿资源的总量、地理分布以及主要产矿区的特点。

2. 铟矿开采情况其次,我们需要对我国铟矿的开采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铟矿的开采方式、开采量以及开采技术的进展和问题。

通过对开采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铟矿开采的潜力,以及我国在铟矿领域的竞争力和优势。

3. 铟矿市场供需形势同样重要的是对我国铟矿市场供需形势进行综合分析。

我们将关注国内外铟矿市场的价格波动、需求增长趋势以及未来市场发展预测。

通过对供需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为铟矿开采企业和相关产业提供合理的发展建议。

二、问题与挑战1. 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在铟矿开采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问题。

我们将分析当前铟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矿山后期治理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需思考如何在保护矿产资源的前提下,实现铟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铟矿开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将分析我国在铟矿开采技术方面的创新水平和现状,同时探讨如何促进产业升级以推动现代化矿山建设。

3. 国际竞争与合作铟矿资源是全球共享的,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

这里我们将分析我国在国际铟矿市场的地位和竞争优势,探讨如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发展铟矿产业。

三、政策建议1. 完善铟矿资源调控机制鉴于铟矿资源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铟矿资源的调控和管理。

我们将提出如何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以保障铟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 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撑铟矿开采领域需要持续的科研与技术支撑,提高开采效率和环保水平。

锆是我国较为稀缺的稀有金属

锆是我国较为稀缺的稀有金属

锆是我国较为稀缺的稀有金属
锆作为一种稀有金属,由于其具有惊人的抗腐蚀性能,极高的熔点,超高的硬度和强度等特性,被人们视为是比"钛"还珍贵的航空航天材料。

广泛用在航空航天、军工、核反应、原子能领域。

随着电子、国防科技、信息产业及新兴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锆化学制品在国内外高科技领域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需求量迅速增长。

据了解,世界锆资源主要赋存于海滨砂矿矿床中,只有少部分赋于积矿砂和原生矿中。

世界锆英砂储量约4000万吨,其中85%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非、美国、印度和前苏联。

我国锆矿储量居世界第九位,总储量为200 余万吨,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广西和四川,而云南主要是岩矿;其它如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江西、辽宁等,也有一些锆资源。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员孙蕾表示,锆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但由于其制取工艺复杂,实际供应有限,属于"稀有金属"。

而对我国而言,锆资源稀缺性更为突出:一是我国锆资源仅占世界1%,基础储量占比5%。

全球锆资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二是我国已经成为锆资源最大消费国,占世界锆需求40%,过去20年需求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

资料显示,二氧化锆和锆英石是耐火材料中最有价值的化合物,其中,二氧化锆是新型陶瓷的主要材料,可作耐酸搪瓷、玻璃的添加剂,能显著提高玻璃的弹性、化学稳定性及耐热性。

锆英石的光反射性能强、热稳定性好,在陶瓷和玻璃中可作遮光剂使用;金属锆几乎全部用作核反应堆中铀燃料元件的包壳。

因此,锆为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

金属行业稀有金属价格走势分析

金属行业稀有金属价格走势分析

金属行业稀有金属价格走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金属行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金属行业中,稀有金属更是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能源领域和环保技术等各个领域。

因此,对稀有金属价格的走势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场动向和投资决策。

一、稀有金属的定义和分类稀有金属,顾名思义,指的是地壳中含量较少、难以开采和加工的金属元素。

根据其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用途,可以将稀有金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稀有稀土金属,包括钕、镨、钐、铒等元素;另一类是贵金属,如铂、铑、钯等。

二、影响稀有金属价格走势的因素1.供需关系:稀有金属的供应相对较少,且开采难度大,因此供给量有限,容易受到影响。

而需求方面,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如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对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供需关系的改变将直接影响价格走势。

2.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是稀有金属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对稀有金属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时,需求下降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往往对稀有金属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为稀有金属的开采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如中国、澳大利亚等,政治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供给情况,从而影响价格。

三、稀有金属价格走势案例分析以镨钕价格为例,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镨钕的需求大幅增加。

而供给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镨钕产出国,然而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大,对非法采矿以及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导致供给减少。

这种供需矛盾推动了镨钕价格的飙升。

四、投资稀有金属的建议1.了解市场:投资稀有金属前,务必充分了解市场动态、供需关系及政治因素的影响。

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

2.分散投资:由于稀有金属市场的波动性较大,为了降低风险,投资者可以考虑分散投资不同的稀有金属品种,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在一种金属上。

3.长期投资:由于稀有金属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价格波动较大。

2024年铟矿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铟矿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铟矿市场分析现状简介本文旨在对现今铟矿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供需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关键要素。

铟矿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产业中,如液晶显示屏、LED照明等领域。

通过对铟矿市场现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产业,并为相关行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市场供需分析供应情况目前,铟矿的主要产地包括中国、韩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铟矿生产国,其产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然而,中国对铟矿的产量限制以及出口管制政策导致了全球铟矿的供应紧张情况。

此外,由于铟矿的开采过程复杂且存在环境问题,一些国家也在逐渐减少对铟矿的开采。

需求情况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铟矿的需求持续增长。

铟矿在液晶显示器、LED照明、光伏发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LED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对铟矿的需求增加。

此外,新兴产业如5G通信技术的普及也将对铟矿市场带来新的需求动力。

市场发展趋势价格走势铟矿市场的价格受到供需关系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价格往往上涨,而供应相对充足时则会下调。

然而,由于铟矿的稀缺性和应用领域的增多,预计未来铟矿价格将继续上涨。

开采技术改进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铟矿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新的开采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将提高铟矿的开采效率并减少环境破坏。

此外,一些国家还在不断寻求新的铟矿产地,以减少对中国铟矿的依赖。

替代品研究鉴于铟矿供应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在积极研究替代品。

例如,一些科学家正在探索其他材料来替代铟矿在LED照明中的应用。

这些研究努力将可能为铟矿市场带来新的竞争局面。

市场竞争状况铟矿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来自中国、韩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企业参与。

中国企业由于本土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全球铟矿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在加大对铟矿市场的开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模式提高市场份额。

总结本文对铟矿市场的供需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

锂、铍、铌、钽矿的矿山开采

锂、铍、铌、钽矿的矿山开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锂、铍、铌、钽矿的矿山开采我国稀有金属矿山,露天(包括风化壳矿、滨海砂矿、河流冲积砂矿)和地下矿山都有。

锂、铍、铌、钽矿多为露天开采,约占总产量的95%以上,地下开采的矿山不多。

露天开采是在敞露条件下,采用采掘设备剥离矿体的覆盖物和围岩,以逐步暴露矿体并加以开拓运输、采剥。

其开拓运输方法有公路开拓运输、铁路开拓运输、公路-铁路联合开拓运输、公路(或窄轨)-斜坡提升联合开拓运输、公路(或窄轨)-平硐溜井联合开拓运输、公路-破碎站-胶带机联合开拓运输、自溜-斜坡卷扬提升联合开拓运输等。

风化壳矿和砂矿多以水采水运开采方式。

我国大中型锂铍铌钽矿具有代表性的露天矿山:新疆可可托海锂铍铌钽矿为大型露天矿山,由于含矿花岗伟晶岩分带明显,因此采取机械分带开采。

采场内部采用返回式路线开拓,剥离采用阶段工作面平行推进方式。

爆破后矿石先在采场内手选,然后分类送往选厂处理。

该矿年总剥离量达1100~1200kt,电铲效率为552t/m3-台-班,是我国目前较先进的最大的锂铍矿露天采场。

铌钽矿露天矿山具有代表性的有江西宜春钽铌矿、石城铌钽矿,广西栗木老虎头钽铌矿,广东泰美铌钽原生矿等。

其中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最大的露天钽铌矿山,日处理矿石1500t,平均剥采比0.44。

采剥工作台阶高10m,最小工作平台宽30~35m。

矿石用4m3 电铲铲装,用汽车-溜井-电机联合方法运到选厂。

溜矿井直径2.5m,深287m,井口设有100mm 乘以700mm 格筛和风动碎石机,筛上大块用碎石机破碎,溜井放矿装入矿车,用14t 电机车牵引经855m 主平窿和窿外铁路运到选厂。

该矿1992 年采矿贫化率0.75%,损失率0.023%,露天采矿成本27 元/t。

风化壳矿和砂矿一般采用水采水运方式开采,具有效率高、投资低、易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稀有金属状况优势资源我国稀土、钨、钼、锑等资源丰富,储量均为世界第一,是我国的优势资源。

我国供应能力的变化,对国际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具有决定性影响。

稀土金属: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查明资源量万吨,其中资源量万吨,基础储量万吨,储量万吨。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稀土资源以地域和类型分成南(方)、北(方)、西(部)三大类。

北方为混合型稀土矿(氟炭铈矿和独居石),储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南方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储量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相对集中在江西、广东两省。

西部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两地的稀土矿以氟炭铈矿为主。

钨: 2009年末我国钨(三氧化钨)储量万吨,基础储量241万吨,资源量万吨,查明资源储量万吨。

其中黑钨占%,白钨占%;混合矿占5%。

钨的资源储量分布于21个省市自治区,但储量和基础储量分布于16个省区。

其中基础储量在10万吨以上的有福建、河南、湖南、江西四省区,这四个省区的基础储量占了全国的%,而湖南、江西两省占了全国的%。

钼:2009年末,我国钼储量和基础储量分别达到万吨钼和万吨钼,各占全球总量的23%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

钼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吉林和陕西等省,这三省的钼基础储量共计万吨钼,占全国总量的71%。

与此同时,中国查明钼资源储量已经达到万吨钼,河南、吉林和陕西三省占全国总量的%。

锑:中国是世界锑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和%,居世界第一位。

2009年末,我国锑矿已探明有储量的矿区171处,分布于全国19个省(区)。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万吨,其中基础储量万吨,储量47万吨。

我国锑资源分布高度集中,现已探明的超大型和大中型锑矿高度集中分布在湖南、广西、西藏、贵州、云南、甘肃等6省(区),占全国锑总储量的%。

钒:2009年底,我国共探明198个含钒矿区,储量万吨V2O5,基础储量万吨V2O5,资源量万吨 V2O5,查明资源储量万吨伴(共)生资源铟、锗、镓、硒、碲、铼等稀贵金属为共(伴)生资源,是铜铝铅锌等主金属生产过程的副产品,资源总量少,而且分布不均。

我国铟和锗的现有储量为世界第一,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

随着我国铜、铝、铅、锌等金属产量的增加,这些副产金属的产量也被动增加。

因而在一定时期内导致国内外市场供需失衡,价格大幅度起伏。

铟:到2009年底,中国含铟矿区有67家,铟资源量为吨,储量和基础储量分别为吨和吨。

铟是我国有色金属优势资源,集中分布在广西、云南、内蒙三个地区的铅锌矿床和多金属矿床中,这些地区铟资源总量和品位在世界上都是很突出的。

其中广西和云南铟储量占全国铟总储量的%,广西大厂铜坑锡铅锌矿区、云南的文山县是世界着名的高铟矿区,这两个矿区的平均品位都在100ppm以上。

锗: 2009年底,我国金属锗查明资源储量为吨,全国矿区数为43处。

锗储量分布在铅锌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山西、广东、云南和内蒙等地区,其中云南会泽、贵州赫章、广东凡口等地的铅锌矿,云南临沧、吉林营城等地的煤矿是我国锗的主要来源;云南省铅锌矿和煤中含锗情况最为丰富多样,储量也最高,探明储量3192吨。

镓: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查明资源储量为万吨,矿区数总计达178个。

2005年在内蒙古准格尔发现了世界上独特的与煤伴生的超大型镓矿床。

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该矿床镓储量为63万吨,预测储量为万吨,是我国此前探明储量的6倍。

河南、吉林、山东、广西等省区的镓主要赋存在铝土矿中;黑龙江、云南等省的镓主要赋存在煤矿或锡矿中;湖南等省的镓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四川攀枝花的镓主要赋存在钒钛磁铁矿中。

硒:2009年我国查明资源储量吨,其中储量73吨,基础储量148吨。

我国是世界主要硒资源国家之一,探明储量可能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加拿大、美国和比利时。

在已探明的硒储量中,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约占硒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我国硒矿分布在18个省区,主要集中在甘肃,其次为黑龙江、广东、青海、湖北和四川等省区。

碲:我国现已探明伴生碲储量在世界处于第三位。

伴生碲矿资源较为丰富,全国已发现伴生碲矿产地约23处,探明资源储量吨,碲矿区散布于全国16个省(区),主要集中于广东(占全国总量的43%) 、江西(42%) 和甘肃(10%) 三省。

我国的碲矿也主要伴生于铜、铅锌等金属矿产中,据主矿产储量推算,我国还有未计入储量的碲矿资源约10000吨。

铼: 2009年我国铼的查明资源储量为吨,主要集中于钼精矿,分布在陕西金堆城钼矿、河南栾川钼矿、吉林大黑山钼矿、黑龙江多宝山铜(钼)矿、江西德兴铜矿等矿床中,这些矿床合计占全国铼总储量的近90%。

铍:我国铍资源分布在国内15个省区。

其中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四个省区占总储量的%。

绿柱石矿物储量主要分布在新疆(占%)、四川(占%)。

铯铷: 2009年我国铷查明资源储量万吨(RbO,下同),其中储量万2吨,基础储量万吨;铯查明资源储量万吨(CsO,下同),其中储量万吨,2基础储量万吨。

铷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四川、青海和湖北等地。

2011年1月份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东北约15公里O储量达874kt。

我国铷资源主要赋存于处初步探明一处超大型铷矿,Rb2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中,锂云母中铷含量占全国铷资源储量的81%,目前江西宜春钽铌矿是我国铷矿产品的主要来源。

湖南、四川的锂云母矿中也含有铷。

青海、西藏的盐湖卤水中含有极为丰富的铷,是有待于开发的我国未来的铷资源。

稀缺资源我国铂族金属、钽、铌、锆、铪等资源匮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内需求日益增长,对进口资源的依赖度高达90%以上。

铂族金属:2009年我国铂族金属探明资源储量为吨,其中储量吨,铂储量只有482千克、钯储量464千克、铂钯未分储量为吨。

我国铂族金属资源分布在11个省(市、区),基础储量1000kg以上的省只有云南(12362 kg)和内蒙古(1197 kg),这2省区基础储量占全国的%。

其他省(市、区)资源量甚少。

从查明资源储量看,甘肃、云南、四川最多,约占全国总量的89%。

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铂族金属资源产地,铂的品位~0.538 g/t,钯~0.24 g/t。

钽铌:我国钽铌资源缺乏、而且禀赋差。

主要矿区有江西宜春钽铌矿、福建南平钽铌矿、广东横山钽铌矿和新疆可可托海钽铌矿。

锆铪:我国广东、广西、河南等省区拥有较多探明锆铪矿资源,但储量和品质远不如澳大利亚资源。

目前开发利用的含锆铪矿物主要集中在海南省的文昌、万宁、琼海等海岸地区,少部分在广西钦州、北海和福建汕头等地,锆砂在选钛过程中回收。

一般资源钛:我国钛矿资源分为三种类型:钛铁矿砂矿、钛铁矿岩矿和金红石岩矿。

截至2009年底,我国钛(磁)铁矿共有产地80处,集中分布在四川、山东、广东和湖北;钛铁砂矿产地110处,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西、广东、云南和陕西等省区;金红石矿产地54处,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等省。

锂: 2009年我国已探明锂矿区43处,查明资源储量万吨。

花岗伟晶岩锂矿床主要分布于四川、新疆、河南、江西、福建、湖南和湖北,其中四川省甲吉卡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是世界上最好的,氧化锂含量%,储量103万吨。

盐湖锂矿床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其中青海台吉乃尔盐湖是半干盐湖,面积780平方公里,有2层石盐,在盐层中赋存晶间卤水和孔隙卤水,氯化锂储量466万吨。

我国稀贵金属资源管理政策(1)资源勘查政策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地质勘查体制,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分制运行。

国家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降低投资风险;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多渠道社会投资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勘查,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国家鼓励利用多渠道社会资金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鼓励在中西部地区、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欠发达且具资源潜力的地区进行适应市场需要的矿产资源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特别是资源耗竭矿区的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增加后备资源,缓解产量递减。

国家已将钨列入鼓励勘查的重点矿种。

但对于钼,还有不同的意见。

目前,倾向性的意见是,由于近年来钼矿的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查明的资源储量相当大,积压了大批勘查资金,因此,国家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对钼矿的勘查活动加以鼓励,相反,为节约有限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国家有必要采取措施,对过热的钼矿勘查和开发活动加以限制。

(2)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基本原则是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鼓励开采国内短缺的矿产资源,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对出口优势矿产实施限产保值。

钨、钼和离子型稀土是我国优势矿产,1990年国务院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列为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对这些矿种从开采、选冶、加工到市场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实行有计划的统一管理。

为了更好地落实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总量控制的宏观调控精神,国家又对钨、稀土的管理权限进行了适当调整,自2007年4月12日起,凡申请钨、稀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以及申请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一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办理。

钨、钼、锡、锑、铟和稀土出口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

(3)资源保护政策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的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

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

因地制宜地确定并控制矿区的最低开采规模。

对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要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保证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

对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显着不协调、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生产矿山,限期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统一规划,整改联合,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之路。

有关专家建议,在即将出台的矿山最小开采规模中,将钨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定为5万吨矿石量/年;将钼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定为3万吨矿石量/年。

(4)综合利用政策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开发利用多种矿产伴共生的综合性矿床的,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必须包括伴共生矿产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

鼓励矿山企业开展对“三废”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

推进节能降耗,不断提高单位能源、矿产资源的国民经济产出率。

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水平。

钒资源的综合利用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

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以及国家发改委2003年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钒资源的综合利用就被列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