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建筑物节能问题探讨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的探讨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的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公共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1. 能耗大、浪费严重当前我国大部分公共建筑存在着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的问题。
由于既有公共建筑大多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其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老化严重,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全国公共建筑的能耗占综合能耗的比例很高,能源浪费严重。
2. 设备老化、效率低下既有公共建筑的设备设施大多已经使用多年,存在大量老化设备和低效设备。
老旧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效率低下,工作不稳定,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一些公共建筑的供暖系统、照明系统等配套设施也存在着老化问题,难以满足现代节能要求。
3. 绿色建筑标准低、环保意识薄弱由于我国对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法规不是很完善,导致既有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标准较低。
一些公共建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对于节能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难以有效开展节能改造工作。
二、解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的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针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应该加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
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节能改造,提高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设备设施效率针对既有公共建筑存在的设备设施老化、效率低下问题,应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提升设备设施的效率。
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 加强管理意识,提升使用者参与度除了政策法规和技术手段外,也要加强公共建筑的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节能环保意识。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分析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分析导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型公共建筑在城市中的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这些建筑也面临着能源消耗的巨大压力。
本文将探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1.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现状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商业中心、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其能耗主要体现在电力消耗和热能消耗两个方面。
1.1 电力消耗大型公共建筑通常配备大量的电力设备,如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网络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大量的电力消耗。
由于公共建筑的规模较大,其设备的耗电量也相应增加。
1.2 热能消耗大型公共建筑需要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因此需要进行供暖或制冷。
这些活动通常需要大量的热能消耗。
此外,大型公共建筑常常具有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导致热量易于散失,进一步增加了供暖和制冷的负担。
2.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原因分析2.1 设备能效低下尽管现代大型公共建筑多采用高效的设备,但由于建筑规模较大,设备的总能耗仍然较高。
一些老旧建筑仍在使用能效较低的设备,这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
2.2 管理不善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管理通常比较复杂。
由于建筑面积大,设备多,管理人员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能源使用计划,合理调控各项设备。
然而,一些大型公共机构缺乏科学的能源管理体系,导致能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能耗。
2.3 建筑设计不合理部分大型公共建筑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节能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例如,一些建筑在玻璃幕墙的选材和设计上没有采取隔热措施,导致热能散失较大。
此外,一些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存在问题,导致能源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 解决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问题的方案3.1 提高设备能效替换老旧设备,采用能效更高的设备是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
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按需调控,也可以有效减少能耗。
此外,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也能够提高能效。
3.2 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能源使用计划、设立能源监测系统、强化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等,能够帮助大型公共建筑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 4・ 9
价值 工程
大型公 共建筑节能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Th r b e a d Co n e m e s r ft e La g - c l u l i i g i n t u t n En r y Co s r a i n e P o l m n u t r a u e o h r e s a e P b i Bu l n Co sr c i e g n e v to c d n o
关键 词 : 大型公 共建 筑; 建筑 节 能; 策 ; 术措施 ; 对 技
K yw r s t r —c ep b c u d g cnt c o eg ne a o ;r e t ot e o d :h l g s u l i i ; o s t ne r c sr t n po c cs ea e a l ib ln u r i n y o v i j 中图分类号: U 2 T03 文献标识码 : A
分析 , 出 了解决 大型公 共建 筑能耗 过 高的对 策和技 术措 施 。 提 ‘
Absr c :Th ag s ae p l ul ig e e al ees t b v 2 0 0 s u r tr n te mo o rfo r ae n s s te c nta i ta t e l re- c l ubi b idn g n rl rfr o a o e 0.0 q a e mees o h n me o ra a d u e h e rlar c y l c n iinn ' u lcb li g Th o sr cin e eg o s r ain i h ig s oe t lwa , h s ie tefcie wa n e c n r o sr ain o dto igsp b i ui n . ec n tu t n ry c n ev to ste bg e tp tni y t emo tdr c fe tv y i a h e eg c n e v t d o a y o wa ,whih i s fe tv cin n alvai n r e s .i iw o a i o di o fte Chie e c n t cin e r o s mp in y c smo tef cie a t so e it o l ng e e g tn e n ve fb sc c n t n o h n s o sr to neg c n u to ,Ths at l y i u y i ri e c ha n y e h e s n t h n r o e ain d v lp n lwl n e e eg o s s a a s d te ra o o t e e e g c nsr to e eo me tso y a d Th n r c n ump in e c siey hg ot elr e c e p b i ul ig l y v y to x e sv l ih t h ag —s a u lc b idn , l
浅谈我国现阶段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现状和对策

浅谈我国现阶段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现状和对策摘要:笔者通过对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过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政府加大工作投入和施工单位的建筑技术改造。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促进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
主题词:公共建筑节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定义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是指单体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以上并采用中央空调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科教文卫建筑、旅游建筑、通讯建筑以及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节能,是指公共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或者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过程。
推进建筑节能是一项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基本状况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好节能设计标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一般包括采暖空调子系统用能、空气处理子系统用能、生活热水子系统用能、照明子系统用能及其他用电系统用能等部分组成。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供暖需求增长很快,建筑能耗持续上升。
大型公共建筑在民用建筑总面积中所占比重不大,但由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高,总能耗在民用建筑中占较大比重。
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这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
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5.5%。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的用电问题及节能对策分析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的用电问题及节能对策分析当前,大型公共建筑的用电及节能问题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国家指出要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建设部门也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问题制定了能耗统计、能耗定额以及超定额加价等制度,创建了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监管体系。
但是,大型公共建筑在用电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型公共建筑用电方面的问题,并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方面进行了相应对策的分析探讨。
标签:大型公共建筑;用电问题;节能;对策;分析由于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高能耗的大型公共建筑占城镇建筑面积的比例也在在逐步的增加,建筑用电量增长的速度较建筑用电总量的增长速度高出许多。
所以,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用电的能耗意义重大。
1 分析当前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存在的问题1.1 缺乏节能的意识。
管理者与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者缺乏节能的主动性,责任感与能源危机感相对缺乏。
1.2 存大着大锅饭的观念。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用电的费用都是单位来负担,并不会分担到个人,所以无论是盈利还是失利都是大家的,由于个人利益不明确,所以很少有人会考虑到大家的利益。
1.3 责任不明确,局部的用电量不清。
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中,到底每个房间的每个人用了多少电量,根本无法计算,就是糊涂账一笔,单位的用电量超额,形成了用电的浪费,没有人去追究该由谁来承担责任,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单位的长明灯,长期的办公设备带电,屋里很冷空调却没有人关的现象。
1.4 用电缺乏科学的管理。
在用电管理方面,未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只有科学合理的决策才能产生经济的效益,从而形成社会的效益。
创建科学的用电管理机制,不仅可以使用电费用得到节约,还可以让大家避免铺张浪费,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1.5 未经过科学的论证就进行节有改造项目。
进行节能改造时,改造的项目缺乏相对科学的论证,只是盲目的应用新技术,并未考虑到此技术是否适于该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达到节能预期的标准。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可持续发展倡导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球共
同关注的话题。
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其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应从建筑外立面、采光、空调、照明等多个方面进行
考虑。
在建筑外立面方面,应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并加强外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
采光方面,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采用高效光控系统,实现光线的自动调节。
空调系统方面,应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充分考虑室内空气流通和环境温度的合理控制。
在照明方面,应引入
最先进的LED技术,在满足室内照明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效果。
其次,大型公共建筑在节能设计方面还应考虑设计理念的优化。
如应注重建筑方向的
选定,尽可能利用大楼的朝向和周围环境的优势,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
此外,应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理念的可持续性,使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保持高效节能的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最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还应注意节能监测与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节能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建筑能源消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节能措施。
同时,应加强建筑节能意识
的人员培训和管理,从而确保建筑节能措施的有效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
理念和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才能使大型公共建筑既满足其功能需求,又实现节能环保的
目标。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的探讨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问题的探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耗集中、能源消耗大的地方。
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难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金不足。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筑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由于公共建筑的所有者分散,资金来源单一,经费调配困难等问题,导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资金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经费投入,鼓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节能建筑改造,形成多方合力,共同解决资金难题。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还面临着技术壁垒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需要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装备,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技术壁垒相对较高。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需要专业的设计和管理团队,但目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提高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薪酬。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还存在管理和运营问题。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目标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但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能耗反弹、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一些公共建筑在改造后,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节能效果不明显,浪费了改造投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完善公共建筑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的运营和管理监督,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和管理水平。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还面临着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的问题。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引导。
但目前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和法规相对滞后,法律责任不清晰,政策奖惩不明确,缺乏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
公共建筑 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全球能源紧张情况的日益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公共建筑节能减排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建筑材料污染、设计概念落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从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
首先,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应加强能源审计,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使用。
此外,应结合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建筑功能合理选用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隔音和透气等性能,从而降低能耗。
其次,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一个问题。
当前,许多公共建筑仍大量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如甲醛、苯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建筑业需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监管,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如无污染的油漆、地板和门窗等。
此外,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另外,设计概念的落后也是建筑节能减排的问题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理念,如建筑外墙的绿化、屋顶的雨水回收系统等,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要解决公共建筑节能减排问题,光靠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政策和管理的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建筑业进行节能减排;同时,加强对公共建筑的监测与评估,推动建筑节能减排的实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奖励和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公共建筑业主和开发商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
同时,加强对建筑节能课程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为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建筑材料污染、设计概念落后等问题,但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绿色环保材料、改进设计概念,结合政策和管理手段的支持,我们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公共建筑物节能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大量公共建筑也迅速兴建起来,但是由于我国建筑节能技术还不成熟,修建建筑物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损耗。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现状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公共建筑节能效果的几点建议。
标签公共建筑物;能耗原因;现状;建议
在我国,建筑能耗居各种能耗之首,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加剧,能源将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的主要因素。
为此,我国提出了社会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降低单位GDP 的能源消耗。
而建筑行业作为耗能大户,节能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和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舒适度的同时,降低建筑耗能总量,有效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既具有实际经济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价值。
1、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
目前,建筑耗能己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
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
在我国每年新建的20亿平方米房屋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
据专家推测,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
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 9亿吨标准煤,折合约29430亿度电,是三峡电站年发电总量的34倍多。
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虽建筑面积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成为能耗的“黑洞”和“巨无霸”。
研究表明: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中,照明电耗、办公电器设备电耗、电热开水器和电梯等综合服务设备电耗、信息中心和厨房餐厅等特定功能电耗等都与气候无关,而空调系统能耗中也仅是部分与气候有关。
据统计,我国目前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约为5亿m’,耗电量为70--300kwh/ m2。
年,除采暖外能耗折合为电力900亿度/年。
而且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新增面积约为5000万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必将成为许多城市未来能源消费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可见,当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2、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过高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大型公共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
大型公共建筑比普通住宅运行能耗高5-10倍,甚至10-20倍。
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型建筑追求外表的华丽以及大量使用集中空调,使得相应的碳排放水平很高。
“罩个玻璃罩子、套着钢铁膀子、空着建筑身子”,
就是对那些片而追求新、奇、异的高能耗建筑的真实写照,这类建筑己经成为“能源杀手式”的建筑。
另一方面,建筑节能发展缓慢,使得公共建筑能耗高居不下。
①开发建设成本高,初期投资较大②建筑设计从围护的结构、设计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计算达到的系数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复杂,设计人员对节能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尚末系统化、标准化,建筑从业人员的节能意识淡薄;③政府部门组织管理不力,法规配套不全;④建筑节能材料,工艺技术发展缓慢,还没有形成体系。
③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规范还没有列入强制执行的范畴;⑥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3、提高公共建筑节能效果的几点建议
3.1合理选择空调系统冷热源
冷热源装置提供空调系统需要的冷热量,设计方案应选用合理的冷热源形式,按照“高质高用”的原则完成能源转换,在消耗同样品质和数量的能源条件下尽可能多输出热量和能量,同时应采用高效制冷机及锅炉或其他冷热源设备。
实际工程中,公共建筑冷热源选择普遍存在制冷机容量过大的现象,因此在负荷计算时应采用动态负荷计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已明确规定并作为强制性条文提出,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根据实际负荷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冷热源,设备选型时不应考虑设计工况,应注意系统运行工况和部分负荷下的系统性能。
因此空调系统实际上绝大部分时间处在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系统冷热源及其卞要设备在部分负荷下的性能对系统节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2外墙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节能外墙内保温改造,会占用一定的室内使用面积,破坏原来的装修,影響室内居民的正常的生话,因此,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一般采用外墙外保温、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保温节能形式的主流、外墙外保温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接材料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用玻璃纤维网加强并涂刷粘结胶浆、外墙外保温其构造必需能满足水密性、抗风性以及温湿度变化的要求,不致产生裂缝,并能抵抗外界可能产生的碰撞作用,还能与相邻部位之间以及在边角处、面层装饰等力一面,得到适当的处理、外保温层的功能,仅限于增加外墙保温效能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要求,而不应指望这层保温构造对卞体墙的稳定性起到作用、
保温层应采用热阻值高,即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05W/m·K.根据设计计算,具有一定厚度,以满足节能标准对该地区墙体的保温要求。
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将保温板粘结或锚固在基底上,有的为两者结合,以粘结为主,或以锚固为主。
薄刑抹灰面层为在保温层的所有外表面上涂抹聚合物粘结胶浆、直接涂覆T-保温层上的为底涂层,内部包覆有加强材料、加强材料一般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包含
在抹灰面层内部,其作用为改善抹灰层的机械强度,保证其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避兔应力集中,防止面层出现裂纹、在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在接缝处、边角部,还要使用一些零配件与辅助材料,如墙角、端头、角部使用的边角配件和螺栓、销钊等,以及密封膏,根据各个体系的不同做法选用。
3.3屋顶节能改造
倒置式屋面、倒置保温是把保温层置于屋面防水层之上,是一种较先进的屋面保温力方式,也是发达国家常用的做法。
第一,能使防水层无热胀冷缩现象,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第二,保温层对防水层提供一层物理性保护,防止其受到外力破坏,保护防水层,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屋面渗漏,还可做成上人屋面和实施屋顶绿化、目前其材料多数采用的是挤塑刑聚苯板、其一般做法构造是:结构层、找平层(水泥砂浆)、防水层、保温隔热层和保护层、屋面绿化、屋面绿化是指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生化能:利用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增加蒸发散热量,均可大大降低屋顶的室外综合温度:利用植物培植基质材料的热阻与热惰性,降低内表面温度与温度振幅,据研究,种植屋面的内表面温度比其他屋面低2.8--7.70摄氏度,温度振幅仅为无隔热层刚性防水屋顶的1/4。
因此,屋面绿化也是不错的屋面节能改造方法。
4、结束语
建筑节能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大力开展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及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研发、攻关,同时加速建筑节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为建筑节能的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持,逐步推进节能建筑专业化、标准化的设计、施工已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平兰,薛永武,张宣关.外墙保温的墙体节能力一法[J]陕西建筑,2006,8
[2]衣健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节能技术,2006,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