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百日筑基打通小周天后就可以达到以下境界

合集下载

丹道功法(境界分述)

丹道功法(境界分述)

丹道功法(境界分述)传述:丹道传统功法共分为五大境界。

第一层:百日筑基(即气脉运行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亦称子午周天)注*后有卯酉周天不在此列第二层:炼精化气(即包括通周天之后继续凝聚先天之炁在黄庭内结成紫金丹)注*(需观到紫火)第三层:炼气化神(即通过凝炼先天之炁凝结圣胎也称阳神)注*圣胎孕养需三载年,飞升化境需九年。

第四层:炼神化虚(即佛家说的无相境,将自己的肉身和阳神观致虚无。

第五层:炼虚合道(即将自己的虚无本体融入宇宙本源之中,和万物一体,此时可幻化宇宙生命)古往今来,由于修真界传道授业,结皆为口授心传,字字过于隐晦,我修真界(逍遥宗)现将境界重新划分,将每个境界体悟,用现代语言重新译出,以供不同层次修真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相互对照印证。

【九转丹功】第一层:冥气期(即通过盘坐站桩通过五到七天凝聚精气得到体感,在丹田穴安家)得气体感:感觉身体部位酥麻、胀、热、跳动、身体变大变小、变轻变重均为得气。

第二层:大药冲关期(大药即精气)通过一到两个月凝神聚气,丹田部位已经有实物胀满感,感觉丹田有鸡蛋般大小的气囊,行走坐卧皆可练气。

此时可以意念引导丹田气冲击关口,第一关,会阴穴、第二关尾闾穴、第三关命门穴、第四关、夹脊穴、第五关、大椎穴、第六关玉枕穴。

气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冲开此六个关键穴位,其他穴位自动冲开。

第三层:筑基期(亦称任督二脉小周天)小周天打通刹那,一声轰雷在脑海炸响,掣电通明,个人体质不同,会见到不同颜色炁光出现脑海,个别人会出现短暂内视现象,同时百会穴会有一股凉炁从外界灌注体内,迎鼻子两翼顺着任督二脉循环一周,此时的“气”转变为先天之“炁”,后面打坐练功皆为此“炁”。

*所谓不筑基者丹道难成!第四层:大周天当小周天打通之后,继续积聚丹田能量为循环大周天做准备,大周天亦称子午卯酉周天,即打开肚脐与命门之间的直通运行。

(大小周天打通之后如能每天坚持打坐百病不侵)*如荒废功法百日后和普通人无异。

第五层:结丹期此时全身经脉被“炁”打通。

道家百日筑基功:让你金刚不坏,生命不息,精神不死,战斗不止

道家百日筑基功:让你金刚不坏,生命不息,精神不死,战斗不止

道家百日筑基功:让你金刚不坏,生命不息,精神不死,战斗不止《庄子.达生》: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所谓“形精不亏”的“形”,指的是身体要爱护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保证这个肉身的健康,让身体达到不漏不补,无病无痛的自然状态。

“形精不亏”的“精”指的是生命之本,生命之根,是生命内在的精气神。

如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需从从根上下手。

“是谓能移”,当我们神形兼备,身体安康,精神恬静愉悦之时,就是脱胎换骨之日,身体这个小宇宙方能吸收山川之精,日月之华,从此万物为我所用而不为所累。

“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何谓“精”?庄子曰“精者,微也。

”微就是小,小到一定的时候,就是小宇宙爆发的时刻,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孙子兵法云: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渊默而雷声,尸居而龙现。

此时的能量就可以充满天地,包裹六极。

正所谓“而今迈步从头越,敢叫日月换新天”,人的气场和能量场聚集到至精至微,就能自然而发,由内而外,役使鬼神,把握阴阳,提挈天地。

这就是“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之意!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故庄子说“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要想护守精气神不散并能至精至微,就首先保证肉体这个皮囊的不漏不泄。

道理很简单,就象一个水壶,想烧开一壶水,就首先保证这个壶不能漏水,如果这个壶是漏的,你加大火力反而最有可能把壶烧干甚至把漏洞烧的更大。

当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的人就吃这补那,可是越吃越亏,越补越漏。

比如有人一泡尿下来,便池里泡沫烂漫,显然是漏精了;还有的人肛门总是瘙痒湿润,那也是在漏精。

更有者身体疴疾丛生,不是这病就是那痛。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一切病痛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个皮囊漏气了,需要修修补补了。

怎样去修补?子曰:“温饱思淫欲”,人为什么后知后觉?直到身体出现了大问题才知道关注自己的皮囊?那是因为我们平日里妄念和执念太多。

“淫欲”就是妄念和执念。

第四阶段:通小周天(一)

第四阶段:通小周天(一)

第四阶段:通小周天(一)第四阶段:通小周天(2009,5,21——2009.8.4)2009,5,21早晨。

盘坐一小时零五分。

体验到真气从丹田至鼻柱,几乎整个全过程的流动。

流动十分缓慢,如同稠厚的油质,粘滞得流不动。

开始时感到右颈部与左头部两个局限部位的疼痛,逐渐的疼痛扩散开来,变成麻胀感。

渐渐的气感上升到头顶。

出现两次全身的震动,震动过后,又经过几次呼气,前额部,接着是鼻根、鼻柱发紧,然后变成胀大的感觉。

舌体始终被上颚紧紧吸住,这种现象只是出现在今早与昨晚。

下午。

今天感觉周身松软,喜欢一动不动的躺着放松,以往的疲倦感、周身不适感,大部解除。

盘坐一小时零五分。

气感稳定,每一呼气气感都能到达鼻端。

头还是有点胀,颈背部有些酸痛。

舌仍然被上颚紧紧吸住。

晚上一整天大脑空荡荡,身体软绵绵,好像一直在练功。

给自己放个假,彻底休息一下。

盘坐35分。

呼气时气感到鼻端的感觉比下午练功时早。

鼻腔通气异常通畅。

舌前半部一直发麻,头有些胀乎乎的。

自我点评:通督以后,有更多的真气开始向下返折流向鼻端和舌体。

但在颈部一带,督脉通畅程度还不够好。

通督之后,很舒适,也很疲劳。

经络更加通畅,所以舒适;真气在通督时大量消耗,所以疲劳。

(2011.12.2)2009,5,22早晨。

盘坐40分。

昨晚睡得不踏实,早起有疲倦感。

练功时气感比昨天明显减弱,时隐时现,前额与鼻端仍以发紧为主。

舌抵上颚有些松动。

中午。

从上午开始,头发空,浑身无力。

盘坐35分。

心烦,腿麻,气感时有时无。

晚上。

盘坐50分。

仍然周身不舒服,头胀得很大,颈部痛。

气感时有时无。

前额与鼻发紧,口唇与舌麻木。

自我点评:经络往往是通了又堵,堵了再通。

需要反反复复去通。

通督也要一通再通。

(2011.12.5)2009,5,23昨天一天在昏沉中度过,难受得无处藏身的感觉,恨不得从现实中逃离。

今早盘坐40分,就腿麻得挺不住了。

头没有昨天那样胀了,颈部没出现痛感,舌仍发麻。

从丹田至背部气感十分充实。

大小周天速通法

大小周天速通法

大小周天速通法内丹功(内丹术)古代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来练。

即(1)练精化气(小周天)过三关通任督,百日筑基。

(2)练气化神(大周天)通奇经八脉,约4年。

(3)练神还虚(所谓成仙上天)约需9年,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称之延年益券。

前两个阶段是有科学性的,对防治疾病,健康长寿有显著功效,应该发扬。

但时间太长。

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说:一年而小成,三年而大成,以至九年功满。

笔者将近五年自创小周天功与三搭桥静功等融合在一起来锻练,大小周天3个月便通。

如练功多年,1个月便能通,特简介如下:1.开始松静立松静站立,两脚平行同肩宽,舌轻抵上腭,自然呼吸,眼平视,排除杂念。

2.贯气通中脉掌心向上,两臂慢慢向两侧举过头顶,同时紧吸一口气,吸气要深、慢、细、长、匀,意念头顶百会穴,然后掌心向下,十指相对,呼气慢慢向五脏六腑下贯,意念会阴穴。

共三次。

3.拍打三关所谓三关即尾闯关、夹脊关、玉枕关,这三处肌肉少、骨骼多,能量流不易通过,可左右手轮流拍打各三次,也可用手按摩或意守这三个部位各半分钟。

4. 蛹动贯气脊椎前俯后仰,激发能量。

5.颤抖通周全身抖动,激发能量,打通周天。

6.三搭桥静坐上身坐正,百会与会阴成一直线,进行舌舐上腭(上搭桥)、合掌放于脚前(中搭桥)、合脚(扣脚、下搭桥,即将两脚心涌泉穴及十趾相对扣合)。

三搭桥静坐能使全身能量激发,周流畅通快速,手脚心发热,对打通大周天有显著效果。

在三搭桥静坐姿势下再练以下功法。

7.腹式呼吸顺逆腹式均可,呼吸锻练可激发能量循经穴流通。

8. 意念通周以意领气,意念由下丹田逆督而上,顺任脉而下,循环锻练,形成条件反射气路,也可用吸气呼气法循环锻炼,但呼吸时气要细匀缓长,防止积气生偏。

也可依次意念小周天路线上穴位如下丹田会阴一尾间命门夹脊玉枕百会上丹田上下鹊桥中丹田下丹田,这样环流运转,打通小周天,通过三搭桥再打通大周天。

9.养气通周主要意念下丹田。

10.聚气通周全身放松,用手劳宫穴对着下丹田放气划圈,圈由里向外,再由外向内,意念将宇宙之气尽收入下丹田中。

武当道家百日筑基功

武当道家百日筑基功

武当道家百日筑基功武当道家修炼以性命双修为本,达到平阴阳,调气血,打通大小周天,内丹大成,达到祛病延年、健身长寿的目的。

百日筑基功,是练好武当武术的基础内养功,也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功法。

它包括调息、守玄、排浊、洗脸收功四步动作。

下面先来看武当道家百日筑基功的功法口诀,再一一介绍功法要领。

功法总诀:上丹端身坐,巍巍不动型。

松静空定灵,修炼大丹功。

天桥休搭紧,两眼莫圆睁。

河图抱在脐,全身都放松。

耳听无弦琴,鼻息不闻声。

女子总诀:仰头起邪火,埋头阴气生。

松静空定灵,修炼女仙功。

心悟往呼吸,意悟昭灵宫。

若是心意散,应守灵台中。

时刻要勤坐,自然性觉通。

第一步入静调息身体面向南方,双腿盘坐,上体端正,双手平放在膝盖,全身放松,口唇微合,舌抵上腭,双目微闭,保持内心平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达到入静状态。

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轻细自然,静静打坐二十分钟。

第二步意守玄关玄关位于两眉之间,丹经上叫“灵台”,亦称“方寸”。

入静调息二十分钟之后,双手掐子午扣(即左手拇指掐左手中指尖为午位,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第四指根部子位上,其余四指合抱在外,成双手合掐子午扣式),放在小腹前。

内心安宁,排除杂念后只感觉到自己的细长呼吸,意守玄关,练半个小时。

第三步退符排阴这一步也叫“以意排浊”。

当“意守玄关”做完后,两腿伸直,双手分开,分别放在左右两膝上,手心向上。

舌尖放下,嘴也张开,双眼睁开,目视两足尖。

意守双足涌泉穴,想象全身的病气、浊气、阴气、毒气不断地从涌泉穴流出。

以意排浊,练十分钟。

第四步仙人洗脸这一步是收功的动作。

分散意念后,两腿收回盘坐或者不收回也可。

双手掌互相搓热,双手用手掌在脸上从上往下按摩。

头后至头顶用十指抓点头上各穴。

即拇指从“风池穴”开始,一直上行至头顶“百会穴”。

前下后上,反复做三十六次。

最少做九次,然后收功。

练习五分钟左右。

所谓“百日筑基”,即是说练习此功需要一些时日的坚持修炼,持之以恒方能见功效。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摘录养气入门】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摘录养气入门】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产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曰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曰,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

至此,可得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效。

功法在每曰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

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

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

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

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功法要领在功法锻炼中,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

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

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

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

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

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

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曰渐稳定,下丹田中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中。

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

【第3季!:教你彻底摆脱遗精的烦恼】附戒为良药

【第3季!:教你彻底摆脱遗精的烦恼】附戒为良药

【飞翔经验:教你彻底摆脱遗精的烦恼】附戒为良药第3季!这篇文章就遗精问题专门深入谈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指一条明路,相信有悟性的戒友读完后就可以彻底根除遗精的烦恼了。

请仔细详读之。

我回答过的几百个问题中,遗精问题绝对占很大的比例,只要你开始戒色基本都会受到遗精的困扰。

我每天都会遇见提问遗精的戒友,最少不低于3个,最多一天有10个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戒友真可谓深受遗精的困扰,但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怎么也找不到办法减少遗精的次数,控制不了遗精,本来肾气已经养起来了,一泄,就好比“一夜回到解放前”,很是困扰!很是颓丧!曾经我也和大家一样,坚决戒色,却被遗精问题所深深困扰,遗精虽算不上破戒,但是遗精后基本都会感觉到身体不行,特别是对于那些肾气亏损很厉害的戒友,本已亏损,再一遗精,实则雪上加霜,遗精完第二天明显感觉不舒服,有人甚至感觉浑身散架了。

遗精和SY虽然泄露精气的形式不同,但结果是差不多的,精气都漏掉了,精气一走漏,身体就会感觉不行。

如果你身体非常健康,肾气很充足,偶尔一次遗精是基本感觉不到什么的,就怕肾气已经亏损,再一遗精,反应就会很明显,随着年纪的上升,遗精后的不适感会更明显。

而且,遗精对戒色的信心也是一种打击,虽然遗精不算破戒,但是精气走漏后,人的底气就会感觉下降,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中医养生讲究“积精累气”,对于泄露精气是相当忌讳的。

道教把遗精叫“走丹”,本来是要“练精化气”的,现在精走漏了,怎么化气?拿什么去化气?百日筑基,这100天是不能遗精的,而100天不遗精,普通人能做到的真的很少很少,只有得道之人才能做到。

其实说破了,就好比捅破一层窗户纸,知道后你会觉得太简单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方法,你再怎么吃补药,再怎么看中医,也很难减少遗精的次数,100天不遗精更是不要去奢望了,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这100天不遗精不是你刚开始戒色时100天不遗精,因为据我研究,很多人因为长年SY恶习,导致肾气大亏,戒色后再次出现遗精可能会在半年乃至8个月后,我这里说的100天不遗精是针对戒色后第二阶段而言的。

侠门内功秘法侠门内功秘法炼大要(上)

侠门内功秘法侠门内功秘法炼大要(上)

侠门内功秘法侠门内功秘法炼大要(上)在我国的气功进展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存在一个长生不死境界”的人,是东汉时期的张陵及其著作《老子想尔注》,从而开拓了气功修炼通往仙境的途径。

纵观我国气功史,从先秦到西汉时期,曾消失过三家气功流派。

一是医家的吐纳导引术,二是早期道家的守静致虚功夫,三是大易、黄老、炉火参同派的内丹术。

三家鼎立,各有春秋,共同奠定并融汇了我国古代气功学的博大体系。

特殊是自唐宋以后,内丹术兴起,成为道教、丹家和养生家们修炼的“至要之大者”,消失了“唯金丹是一条修证正路”的鼎盛局面。

这种现象的消失,主要是因内丹术与前两种气功流派有着本质的不同。

前两种气功流派顺应人体阴阳和生化的自然之机,调整阴阳的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畅通,以达到强身却病、以尽天年之目的;而内丹术则是逆人体阴阳生化的自然之机,行阴阳颠倒之术,通过对精、气、神的内炼,逆转人体的年轻机制,使人体寿命大大超越了自然寿命的极限,从而实现“长生不老,修道成仙”的抱负境界。

内丹术是道教炼养功夫的核心,也是道教集静功、动功、房中、服饵等炼养功夫的综合进展。

内丹家将人身比作炉鼎,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运用,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程序的炼养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聚凝不散,并将这种聚凝不散的融合物称作内丹。

内丹家认为:由太初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之气,分化了阴阳,阴阳再生成三,三衍生出芸芸万物,是为顺行。

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

内丹术则是逆而行之,所谓炼精化气,合三(精、气、神)为二(气、神);炼气化神,合二(气、神)为一(神);炼神还虚,一归无极(道)。

从而达到重返本源、长生在世的抱负。

这就是“顺者生人生物,逆则成仙成佛”的内丹理论。

内丹家所讲的精、气、神,是指人体先天秉赋的元精、元气和元神。

其中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宰,以神驭气,以神炼精。

炼丹所处的身体部位称作丹田,性命双修是其修炼的主要内容。

内丹之称始见于南朝,《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说:“借外丹之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百日筑基打通小周天后就可以达到以下境界观念很多朋友问关于太极拳初学需要注意什么的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很实在,就是需要注意“观念”的问题。

树立了一个观念,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你怎么学习,如何用功刻苦,掌握了多少修炼的法门,你都是在强化自己的观念,圆一个观念的梦。

甚至那些你主动去求教的老师、找来的书籍、喜欢的招术,都实实在在从你的观念中派生出来。

观念就象一个招揽者,到处寻求合适的对象;也象一个严厉的看门人,把很多东西拒之门外。

把太极拳看成普通的体育活动,锻炼一下四肢协调性、活动一下筋骨,是一种观念。

把太极拳看成纯粹的意识活动,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作用,用意不用力,是一种观念。

把太极拳看成哲学的文化活动,当成探索宇宙和生命奥秘,了解你的本来,实现身心合一,与历史长河共舞,也是一种观念。

人往往只能看到自己所能想到的,因为观念的不同,你的目标就有所差别,前往目标的路径差别就更远更杂了。

第一种观念比较平实,年轻者因为刻意以求,就事与愿违;年长者往往淡泊从之,收获却也颇丰,或许真的就成就了。

第二种观念有些味道,只见得满眼山花浪漫,百家争鸣,繁星璀璨;趣味浓厚者非此莫属,荒诞莫名也非此莫属。

一辈子寻觅了个开心快活地自娱自乐,也是足够了。

只有那些练到索然无味的人,才能成就前进一步。

第三种观念就不知所云。

这里就想谈谈第三种观念,前面对它的那种描述,确实令着迷于传统文化者血脉喷张,似乎就该如此,不如此就不配为太极拳;但是为什么如此,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太极拳,说到底,就是顺着人的本来本性,那么地动一动,静一静。

可是人的本性是历史和宇宙乃至整个人类生生不息,繁衍进化来的,与时间空间等量呼应契合。

以某人出生后的阅历知识来判别,往往就摸不准这个本性的模样,更不要说去顺应它了。

更经常的是,用这个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瞎指挥,做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

第三种观念就是用动和静两个方法,帮助你去寻找你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放弃脑子里面乌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第一种观念中的力,第二种观念中的意,令自己的本性站出来讲话,给它一个表现的机会。

因此我们练太极拳,是一个过程,一个逐步舍除后天沾染的过程,直到发现自己的本来本性,自心自性,就是自然。

怎么办呢?法天,法地,法自然。

本性动,本性静,动静之间不是随便的,有一个机缘,或者契机,或者气机。

叫什么无所谓,但是太极拳就是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静之机找到了,生阴生阳是后面的事情,那个事情就把轻重缓急、前后进退、上下开合、各种感触施为都包容了。

若想成就第三种观念,仅仅能合住当下可不行,整个的时间空间、宇宙历史、人类繁衍都在里面了,这么多这么大的因缘是这个机,不了解点传统文化是很难进去的,读经书的道理和用处就在这里。

道家的道,佛家的自性,或者叫如如,就是这个。

就是《道德经》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心经》说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都是这个。

以色列民族有个谚语:“永远不要试图去说服任何人”。

就是说转变一个人的观念是最难的。

说到这里,就万分敬佩和感谢邓小平先生,他转变了一个国家的观念,也因此成为了伟大的巨人,挽动了世界历史的车轮。

境界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定义太极拳为中华文化的结晶,道家对自然的认识与技击,融合而成。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门见山:“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

太极不是无极,它含有阴,也含有阳;不单独呈现阳,也不单独呈现阴;生阳亦生阴,而且是一块共生的,太极是一个阴阳平衡中间态而已。

太极本身处于中间,是不稳定的,明确下一个定义,很不容易。

它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广度,又充满变数,随意化转,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稳中含变,守静生动,以圆喻象,加上阴阳鱼两条,极为贴切。

其中有限圆喻示太极本体,两条活泼的小鱼,游出本体的变数。

平时用的,无非变数,尽是功能。

师传友授,维护求索,应是本体。

本体是功用的源泉,培本固元,养悟为上。

太极成拳,打的是理。

拳打的,符合太极道理的既是太极拳,甚至那些没称为太极拳的。

太极拳是文化的结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不懂中华太极文化,没文化,是不能见太极拳真面目的。

境界二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次第学习太极拳的次序是什么?是个大问题。

站桩、定式、单操、盘架、推手、散手、太极粘杆.....。

这个过程不要改变才好。

太极拳是内家拳,讲究内气充盈,以内御外,不能象铁皮柜盛着玻璃球子,浑身上下肌肉,充满卫气,但被劲透体内,就一崩既溃。

站桩是养气练气的基本功,必须从一开始,培元固本。

定式,是由师傅为你摆架势,太极拳每一式都有自己亮相的动作,或者蓄势,或者发劲,是每一式的要义所在。

这个架势,是师傅纠正出来的。

这里师傅可能有两种教育法,一种根据形体来纠正,另一种根据经络来纠正。

前者多能讲出几何比例角度关系,后者凭依对气路顺遂与否的感觉。

前者教出来的姿势划一,但神态不同;后者教出来的则姿势不一,神态完足。

前者可能是名师,后者必然是明师。

单操,单独打一个拳式,反复打,称为“单操”。

老师还是上面说的老师,学生自然只能是上面所说的学生。

不同的教授方法,在学生身上,在规矩和自由之间,刻出了界限。

盘架,将单操贯穿,丝丝入扣,一气哈成,就是“盘架子”。

平时所说的打太极拳,大多认为如此如此而已。

殊不知,学了点架子,无非有了官态,能端出来唬一唬,只是猴戴官帽,变不了人。

同样盘架子,有很多种方法,或者说层次:形体上的太极体操、力上的盘、劲上的盘、气上的盘、意上的盘、神上的盘;外形有形的盘和外形无形的盘;有折叠的盘和无折叠的盘。

凡此种种,都还是你在打老师的架子,打别人的架子。

人经络不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老师绝对正确的架子,当你打得绝对像时,正是似是而非之时。

只有自己自然发动,顺应周围的各种场,外感内和,内动带外动,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拳。

推手,两两相对,你来我往,推的不一定是手,称为“推手”。

脚、膝、胯、腰、肩、肘都可以推,却没有人称为推别的什么。

先定步,后活步;先正后斜,先大后小,先紧后松,先散后整,先瘪后实;先有后无,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先有的是力,后有的是意。

先有的是后天的,后有的是先天的。

什么都没有了,是太极的。

散手,没有固定的线路,为散。

接手的散推,不接手的散打,统称为“散手”。

散推难,散打更难,由散推到散打尤其难。

难在封手接手,非明师不能教育。

太极粘杆,练的不是大杆,是身体的延伸,更是意气的延伸。

根、节、梢,梢打杆头。

以臂使手,以手使杆,道理一致。

以臂使手易,以手使杆难;以杆为臂,以杆头意气为手最难。

其他,剑、刀、枪,都是粘杆演变成的。

会了粘杆,能粘住大杆,并用大杆粘住,就无所谓什么了。

境界三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根本太极精神,是天人合一,守静生动。

第一步,要学会守静。

同时,作为内家拳,必须养气练气,先养后练。

既能守静,又能养气的方法,就是站桩。

站桩是基础,站桩同时是真正太极拳演练的开始,入门功夫。

站桩是外养形态,内固精神。

站什么桩呢?应该站“无极桩”为好。

太极拳论中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

无极桩是基础中的内核。

什么是无极桩?无极桩的上桩口诀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桩的状态为“无我无他,无天无地。

虚无缥缈,运行无始。

”;还有说的是“挂衣架”和“西山悬磬”。

是开始。

后面定式、单操和盘架实质是活桩。

整个架子似打非打,保持桩的状态才是真打。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能达到无极桩态。

其基本过程是先松后静,我总结为“中正,平衡,去对峙,等,忍,时,忘,无”是进步的过程。

形状姿态,可以千差万别,心法恐怕会是归一的。

形状姿态,可以千差万别,就保证了任何时刻均可以,生活在无极桩态中。

这时更重要的是心态,而非体态。

话虽如此,总要有一个框框才好跳进去。

下面就勉强画一个,但愿你还能记住这是画的,不用跳就应该能出来。

出来时,你就自由了。

无极桩练习法:该桩法简单易学,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均可练习。

不讲究行气,更不会出偏差。

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

对治疗慢性疾病和强健身心均有显著的效果。

练法:先自然站立,想象面前是一潭静水,波澜不兴,深而清冽,是所谓“如临深渊”。

水面一层薄冰,刚刚能支撑自己,而自己将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惧感,有利于提气,是所谓“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先提起一脚放在冰上,再将另一脚轻轻放上,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自然站立,身体中正。

两眼向前平视,两肩松开微前合。

两手下垂,腋下自然留有余地,手指自然松开,中指轻贴两腿外“风市穴”(初学者两手可任其自然下放)。

视线从远处收至眼前一尺许后轻轻闭目或留一缝也可,自然呼吸。

站定后,从上向下节节调整,使之平衡轻松。

然后从两脚涌泉穴开始,向上经两踝、两小腿、两膝、两大腿、两胯、腰、前丹田、后命门、前胸、后夹脊、两肩、自然由双臂及手,节节放松,最后到大椎骨。

到两胯时,注意检查臀股上肉坑要添满,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

到命门时,注意命门松的方向是向后,俗称“添腰”或“塞腰”,也有称“命门外努”的。

到上面,注意要开胸和开脊。

放松的过程,象脚底涌泉有两团气膨胀腾起,又象两眼泉水涣涣注入浑身三百六十穴,以及八万四千毛孔,舒通畅快。

颈部自然放松,俗称“强项”或“贴衣领”,因为脖子轻轻碰到后衣领时,位置最佳。

下颌微含,如果舌尖出现上挺,且流出津液,称为金津玉液。

可自然咽下,最好分三次,汩汩有声。

头部要正直虚领,做到“三点”一线,既两脚涌泉连线中点、尾闾、大椎三点连成一线,并呈铅垂线位置。

该线向上指向天空,仿佛天上有线将你拎起,称为“挂衣架”或“西山悬磬”。

松静自然,物我两忘,达到“无我无他,无天无地。

虚无缥缈,运行无始。

”最好。

无极桩要点:1、不要意守。

初学者难以屏除杂念,可以想象绿原大海青山流水,或守窍,或数吸,或念经。

但是,具备一定定力后,应努力驱除意守。

此节是与各种意拳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切切谨记!有意,则停留在有界。

只有无意,自然生出真意,才能跨越无、有无、有三界,才能无极生太极。

这是太极拳与其他内家拳的大差别所在。

不知道这一点,功夫依然进步,只是你说你练的是太极拳,实际上却是别的什么。

当然,别的内家拳,一旦悟透关节,能够破除心意,立即也就会了太极拳,尤其是个中高明者。

一般,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指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环境熏陶造就的认识基础上自己的主观想法,如果任由自己的想法主宰自己,则真正希望心灵和肉体回归于自然的目的,就成了南辕北辙,由于后天思想的添满和坚守,而永远不能达到了。

而我们追求的意,可称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导激励产生能量的意识流。

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

真意,不论你想不想,它都在运作。

我们学习修炼的目的是:求得后天与先天得沟通,最终达到用后天意指挥先天真意。

意为外在,属于阳,真意为内有,归于阴。

相互沟通,阴阳相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