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书会1计篇-孙子兵法的总纲

合集下载

1.3《孙子兵法》第1讲:计篇第一(三)

1.3《孙子兵法》第1讲:计篇第一(三)

1.3《孙子兵法》第1讲:计篇第一(三)承前启后,明德亲民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主讲 | 涣朴老师兵者,诡道也。

诡,是变化莫测,因为战争是不可调和的产物,到了战争这个程度,就不讲诚信了。

战争就是为了打赢,就是以误导对方为主。

我们能够不被别人所迷惑,才能够迷惑别人,如果我们还被名、利、权、情所迷惑,却想着学兵法去迷惑别人,那只会让自己落入欲望的深渊。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在战争的时候,你所看到的可能都是假象,不能够仅凭一点信息就加以判断,那样太武断。

别人想用你,他不会明明白白跟你讲,可能会先给你点任务,看看你的承受能力,做的好也不会夸你,看看你谦逊的程度,毕竟能承担大任务的人,都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

不要想着别人用不用你,也不要看到别人的强,就认为别人强,看到别人的弱,就认为别人弱,不过早的下判断就不会被诡道所迷惑。

能或不能,用或不用,都不被外象所干扰自己的内心,心就定得住了。

心定得住,就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战争能不能赢,关键取决于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而完整。

这四个就是信息准确的完整性,不被表象所迷惑,然后再反制。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利而诱之,用利益诱导人;乱而取之,等你乱的时候取你;实而备之,你实力很强,我好好的备战;强而避之,你怒气汹汹,我避其锋芒;怒而挠之,你情绪不稳定,我来激怒你。

我们如果发怒的时候很多,就会被别人怒而挠之,被人挠就会完全失去理智。

虽然真正读懂兵法的人不多,但是用的人很多。

我们心要定,不乱于事,不迷于情,就不会被外面的东西所扰。

我们学这些兵法不是去打人,是知道怎样不被打。

要打赢别人,先让自己不被打死,这样,才有打赢别人的能力和机会,所以,自己先做到不被别人诱之,不被别人取之,不被别人备之,不被别人挠之。

卑而骄之,要谦逊,别人来拍你马屁,给你戴高帽子,你能不能做到心如止水;逸而劳之,别人来骚扰你,你能不能安而不动;亲而离之,身边有几个核心团队了,不要被人离间。

《计篇》一战前谋划、全书纲领 孙子兵法课件

《计篇》一战前谋划、全书纲领 孙子兵法课件
❖ 天:机遇和时机。
要主动捕捉商机,善于做出正确决策。机 遇虽有易逝性和不可储藏性,但却可以有 捕捉性,要适时做出决策。
❖ 地:环境和条件。
要根据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突出自己的 特色——商品特色、企业特色,坚持差异 性经营,以特色取胜,把握企业的定位、 产品定位和经营领域的定位,不求最多, 但求最精。
廉颇VS赵括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翻译:攻击敌人无备的地方,出乎敌人意外
的行动。
❖ 例子:见22页案例
❖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翻译:这是克敌制胜的妙诀,在实施过程中, 不不能预先泄露的。
❖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为战而庙算 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 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 例子:周亚夫平七王之乱
❖ 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 翻译:对于易怒的敌将,要用挑逗的办法激 怒他,使其失去理智,莽撞行动。对于谦卑 谨慎的敌将,要设法让其骄傲,然后伺机击 破。
❖ 例子见11页曹咎。
❖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 翻译:对于休整充分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
劳。对于关系亲密的敌人,要离间他们。 ❖ 例子:吴军骚扰楚军
❖ 内容:
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 易、计于庙堂也。”在未战之前,君臣必先运筹于庙堂 之上,分析敌我力量优劣,比较战争得失,预料战争的 胜负,从而制定战争计划,规定战略战术原则,以战争 的胜利。先计后战是用兵的基本原则,作战必先有成熟 的计谋,然后再去付诸实施。
❖ 地位:
《计篇》在整部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正如张文穆 先生所说:“读者先能熟读本篇,明其纲条旨趣,然后 再读其余各篇,自然迎刃而解,一以贯之了。”
❖ 天:天时、气候等方面的条件。

孙子兵法 第一篇 计篇

孙子兵法 第一篇 计篇


日本人深知孙子兵法,他们的经营决策 多遵循“多算胜”的原则。日本人决策的过 程是自下而上的,集中了众人智慧,而后决 断。而美国人决策是由上层少数智囊人物和 主管作出的。因而日本人在市场竞争中大多 胜于美国人,按孙子的说法是“多算胜,少 算不胜。”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其优 势资源是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民。
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必备的四种品质 是信、仁、勇、严。与孙子所讲的五德 何其相似!孙子讲的五德也是当代市场 激烈竞争中的优秀生意人,企业家应具 备的品德。 要做好生意,智慧是生意入必备的 第一个主观条件,另外则是信、仁、勇、 严。

兵法商例二
现代商场可以拟为战场,只有正确的商战决
策运筹于先,而后才会有商场竞争的胜利。

七计——判断胜负七准则
1、哪一方的元首贤明,对国民有号召力?
2、哪一方的将帅有才能,对军队有威信? 3、哪一方得到天时与地利? 4、哪一方的法制命令能够贯彻? 5、哪一方的军力强大? 6、哪一方的部队训练有素? 7、哪一方的赏罚分明?
十二诡道
用兵是以诡作为原则(诡道)。能攻,要故意装作 不能攻;要打装作不想打;要攻近处故意装作要攻 远处;又装作要攻近处;或以小利引诱敌人;或使 敌人内部混乱,乘乱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全 力防备;敌人军力强大,就要避其锋芒;或者挑逗 敌人,使其发怒;或者示以软弱,使其骄纵; 当敌人安逸时,使其疲于奔命;当敌人团结时,设 法离间瓦解。总之,这十二诡道强调的是要在敌人 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 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用兵致胜的秘诀,必须临机 应变,无法在事前传授。

十二诡道:商场谋略大全
大计方针既定,便要投身进入市场。然而商
场上虚虚实实,尔虞我诈,互相斗智、斗气、 斗力,使人眼花瞭乱,如何充分运用策略, 以赢取胜利。孙子在此提“十二诡道”,宛 如一部谋略大全。 这十二项惑敌乘敌的方法是: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国防计画)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国防计画)

孫子兵法第一篇始計篇(國防計畫)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孫子兵法 第二篇 作戰篇(動員計畫)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ㄔˊ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夫鈍兵、挫銳ㄖㄨㄟˋ、屈力,殫ㄉㄢˋ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

國之貧于師者遠輸,遠輸則百性貧,近于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ㄐㄧㄝˊ,財竭則急于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于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ㄓㄡˋ矢ㄕˇ弩ㄋㄨˇ,戟ㄐㄧˇ楯ㄕㄨㄣˇ蔽ㄅㄧˋ櫓ㄌㄨˇ,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ㄐㄧ)稈一石,當吾廿石。

孙子兵法全篇

孙子兵法全篇

孙子兵法(完整版):永久收藏,终生研读!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孙子兵法(白话版)

孙子兵法(白话版)

孙子兵法(白话版)孙子兵法白话版一、计篇计,计算,战前的计算。

古代叫做庙算。

此篇概言通过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各项基本条件的计算,做出战略决策。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四时节候的变化。

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

将领,就是指将帅应具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等品质。

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一般都是知道的,能深刻认识这些的就能打胜仗,不能深刻认识这些的就不能打胜仗。

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那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筹谋有利的方略已被采纳,于是就造成一种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

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于己的条件,灵活应变,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打仗应以诡诈为原则。

故: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他;敌人混乱,就趁机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敌人兵强卒锐,就暂时避开他;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阻挠他;敌人辞卑慎行,就要使之骄横;敌人休整良好,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

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

《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共五则范文)

《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共五则范文)

《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孙子兵法——计篇》读后感《孙子兵法》自诞生以来,一直倍受赞美和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是兵家必读之书。

因此,在纵多古籍中,《孙子兵法》此书在我的心中,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一直是一本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

拿到《孙子兵法》这本书,我首先看了它的目录。

在《孙子兵法》的目录中,可以看到此书一共分为十三篇。

第一篇是计篇,我先从计篇看起,看完并背诵了计篇。

在此,我想谈谈我的感受。

孙子其人,对他有些了解的人应该知道他生于春秋时期。

是以《孙子兵法》此书也是作于春秋时期。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诸侯国争霸,战火连天的年代。

因此,战争在那个年代司空见惯,战争在那个年代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战争是那个年代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孙子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段话点明了国家对待战争应该持有的一个基本态度。

然后,孙子对关系到战争成败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其中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这些因素由“五事”组成。

所谓“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五事”之中,“道”排在首位,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意思是,所谓“道”,指的是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说起“道”,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近现代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毛泽东。

毛泽东深谙“道”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他曾经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为了使民众真正站到共产党军队的一边,他一手抓土地改革,一手抓纪律。

土地改革是硬件,纪律是软件。

抓土地改革,是农民得到了土地,民众在物质利益上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抓纪律,不扰民,不害民,使民众在感情上对这支军队由衷地敬重、亲近和拥护。

有了群众的拥护,就有了用之不竭的兵源、用之不竭的物资、用之不竭的智慧和用之不竭的战斗力。

1、从《孙子兵法》到人生赢家--《计篇》复盘-001

1、从《孙子兵法》到人生赢家--《计篇》复盘-001

从《孙子兵法》到人生赢家--《计篇》复盘应该是个偶然的机会吧,再次重新读了《孙子兵法》,以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体会到了其中的精彩。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起于《计篇》、终于《用间》,始于计算、终于用间,通篇并不以战斗、攻击为主要内容。

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篇兵法,更不是三十六计所谓的计谋,而是一篇宏伟的人生成功课。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吧。

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以致用孙子著《孙子兵法》,里面引用了前人古书。

后,曹操、杜牧、梅尧臣等十一家对孙子兵法进行学习总结与批注。

后来又有《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大家都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深入分析。

通过站在前人肩膀上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不断的实践,终成大师。

如果想要在哪个领域上面有所成就,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的顶级玩家,研究、学习他的全部(书、朋友圈、微博、言论、周边的人),从模仿开始,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你就有机会成长这个领域的头部玩家。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勇于胜利。

一旦开战,就要一战而胜,持续胜利,不能浅尝辄止。

二、要做好调研与计算,先胜后战《孙子兵法》,第一篇就是《计篇》。

很多人,都受“兵者,诡道也”的误导,认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样的,甚至很多机构,还把这两本图书打包对外销售。

其实,这两本书,是完全不一样的。

《孙子兵法》的计,指的是计算,而不是奇谋巧计,更不是投机取巧。

要做好计算,做的以强胜弱,而不是以弱胜强。

要如何计算呢,五事七计用于计算。

即,道、天、地、将、法是为五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熟明是为七计。

上下同欲者胜,是为道;所处的行业、现状、境遇,是为天、地;自己及将领的能力,是为将;制度、规范、军法,是为法。

孔子这个排序很好,放在首位的,是上下同欲的道。

将领的能力,是在第四位的。

我们经常说,要找到长长的坡、厚厚的雪的赛道,然后再做一个努力滚雪球、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的奋斗者。

主孰有道,是共享胜利果实,对民众政策得当,对部下舍得封赏;将孰有能,是比较双方将领本事;天地孰得,是看谁得天时地利;法令孰行,谁执行制度执行的好;兵众孰强,是看谁的兵强;士卒孰练,是看谁练兵练的好;赏罚熟明,而赏罚的关键,主要是两条,一是及时,二是恰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比较,对比
计:计数、权衡
对比分析:如SWOT分析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8
五事
(二) 故经之以五事,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


道大,天大,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6
大事

(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读书的唯一目的:干大事 或曰:学以致大用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7
想导论
——轻松解读《孙子兵法》系列之一《计篇》——
深圳市孙子兵法研究会 报告人:张泰玮
2014年4月15日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
主讲嘉宾简介

主讲嘉宾:张泰玮 实力派国学管理专家。曾在中兴通讯、金蝶 软件从事10多年企业管理,曾担任中国管理 模式杰出奖理事会秘书长。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21
上德之人不讲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想相结合的、实战性的管理理论和实战模式。 创立中国本土管理哲学——“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孙子哲学”

(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山东省军区政委,原山东省委
常委南少将语)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3
即将忘却的国学经典
在外国,有一本中国古典名著,她的著名度甚至比

SWOT 比较(校之以计) 分析法 内部 环境 优势 (S) 劣势 (W)
外部 环境
机遇(O) 挑战(T)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23
对比分析是为将的基本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三)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 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 知胜负矣。 (四)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 败,去之。
P8
举例:孙子、老子、孔子思想对比
对比项 修养 战争 哲学 对比者 孔子:勇者不惧,智者 不惑,仁者无忧 老子:善战者不武 孙子 将者,智、信、仁、勇、严 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也。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 兵者:道、天、地、将、法 天法道,道法自然。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战略论(16K 327页)
战争艺术概论 军事战略 制空权 大战略 制胜的科学
P7
利德尔· 哈特
若米尼 索科洛夫斯基 杜黑 约翰.科林斯 苏沃洛夫
英国
瑞士 俄罗斯 意大利 美国 俄罗斯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孙子兵法》是一本哲学书、智慧书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3
《孙子兵法》13篇

1、计篇 2、作战篇 3、谋攻篇 4、形篇 5、势篇 6、虚实篇

7、军争篇 8、九变篇 9、行军篇 10、地形篇 11、九地篇 12、火攻篇

13、用间篇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2
《三十六计》的原型:《秘本兵法》
《三十六计》原名《三十六策》,是由民国时期西安人 张联甲所做的《秘本兵法》的一部分。 张联甲生于1899年夏历六月初五,病故于1972年7月8日, 终年73岁。19岁那年,张联甲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保定 军官学堂,1920年军校毕业后,又被校方保送至日本东 京振武堂深造,1922年,又到日本自卫第11联队实习了 一年。1925年秋完成了大型兵书——《秘本兵法》。 曾赴缅甸参加对日作战,回国后在国民党国防部做展厅 做参谋。解放后留在大陆。文革中自杀身亡。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0
运用孙子兵法,破解中国哲学史最重要课题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11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不能混为一谈


2000年,央视上映《孙子 兵法与三十六计》,讲述 了战国时代孙庞斗智的故 事。 这个电视剧有两个错误, 也是所有国人对孙子兵法 的误解: 孙子兵法是孙膑所写。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 一个作者缩写。 《孙子兵法》就是教人 使用计谋骗人的。

职务与职业资格

全胜哲学创始人,全胜经营模式创始人 深圳世纪华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企业发展规划院副院长
中国孙子研究院兼职教授 深圳市先进质量管理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深圳市孙子兵法研究会特聘专家


深圳市市长质量奖主任评审员
国际际注册企业咨询师(CMC) 六西格玛黑带
P2
主讲嘉宾:张泰玮
《论语》还要高。
——她位列《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首。 ——她被众多世界知名商学院列为必修课。
——她在海外战争中,美军人人手持一册。
但是在中国,只有少数人读过她,更多人误读她,
几乎所有人误用她。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4
《孙子兵法》及其作者孙武

孙武(公元前544年),与孔子 (前551年)、老子(前571年 )是同时代人,字长卿,是春 秋时期齐国人,出自军事世家 。孙武于公元前523年逃亡到南 方吴国(今苏州)过隐居生活 ,编写了《孙子兵法》。 孙武曾协助吴王,用三万军队 打败楚国的六十万军队,并攻 入楚国国都,几乎灭了楚国。
懂得比较分析敌我双方的竞争态势, 是为将者最最基本的素质!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24
势:东方哲学的重要概念
计利以听,乃为 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应利而制 其权也。

道生之 德蓄之 物形之 势成之
SWOT分析的是形,而不是势 势,需要主观上的为! 这也是东西方战略的根本差异!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张泰玮简介

管理咨询案例两次入围《哈佛商业评论》中国管理行动奖

和盛塑业咨询项目入围2012年60强。 汉德车桥咨询项目获评2013年精品案例,并荣获优秀奖。

创立中国本土管理模式——全胜经营模式,将国学智慧与西方管理思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25
四渡赤水的SWOT分析
处境 对比项 实力 内部环境 装备 领导人 湘江之战 红军8.6万;国军:40万 比例:1:4.6 较为充足 李德、博古、周恩来等 四度赤水之战 红军3万;国军40万 比例:1:13.3 几乎弹尽粮绝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此之谓大丈夫也!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在道家和兵家看来, 这是非常愚昧的!
P22
七计就是古代SWOT
(三)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 情,曰: 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吾以此知胜负矣。
P5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孙武及《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

孙武: 兵圣 百世兵家之师 东方兵学的鼻祖 世界战略的鼻祖

《孙子兵法》: 古代《武经七书》之首 世界现存最早的军事学 著作 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首
世纪华咨,中国式卓越企业构建专家 ©2010-2012 世纪华咨 版权所有
P9
《孙子兵法》是哲学书


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认为《孙子兵法》是“长期被埋没 了的宝藏”,呼吁“在中国哲学史中应当给《孙子兵法》 以一定的地位”。 何炳棣先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思想史 上一项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辨证思维〉缘于〈孙子兵法〉 的论证》提出,《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著作, 《老子》的辩证思维至少部分衍生于《孙子兵法》。
天气
外交
11月份
孤立无援
1-2月份
湘、川、滇、黔、中央 各路大军围困
外部环境
地理
社会
一条湘江
广东:有革命群众基础 惨重失败 损失5.6万红军 没有跳出包围圈
P26
东:乌江;南:乌江 北:长江;西:赤水 贵州:无革命群众基础
P6
《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首

2000年,美国《国家评论杂志》评选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 《孙子兵法》位列第一。
排序 1 著作 孙子兵法(0.6万字) 孙武 作者 国家 中国
2
3 4
战争论(70余万字)
海权论(25万字) 论持久战(1.6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