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合集下载

怎样对学生渗透德育论文

怎样对学生渗透德育论文

怎样对学生渗透德育现在媒体、报刊上经常见到很多青少年犯罪,他们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

看到那一张张幼稚而无知的脸,我的内心似乎被什么东西撞击了一下。

他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除了家庭、社会的因素外,学校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学生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到学校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班集体和老师的温暖,即使遇到什么困难或诱惑,他也会积极面对人生,走好自己的路。

这源自教师在教学中的优质德育。

这并不是鼓吹,学生品德、习性的形成,就是几岁至十几岁。

说明了学生没有很好的德育教育过程,犯罪即是很轻易的事情。

再者,既使学生成绩很优异、技能再高超,但没有高尚的人格,缺乏良好的素质,这算是人才吗?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寓德育于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下一代。

那么,怎样对学生渗透德育呢?一、提高素质,有利教育不管你从事小学哪种学科的教学,德育文化哲学素质是必备的。

因为小学哪一科都有渗透德育的责任。

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如《美丽的小村庄》一课,应让学生明白小村庄被淹没是因为平时村民无节制地滥伐树木造成的。

从而让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教师透彻地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进行好各项德育教学。

第二,还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课的指导作用。

如教学要坚持启发式,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和德育融在一起,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

德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主题,它在各学科中也有很重的分量。

只是教师的德育文化哲学素质不同,对德育渗透的深浅不一,从而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到位。

作为教师,除了扎实的知识外,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文化哲学素质修养,才真正不会辜负学生。

二.高尚风范,润物无声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1. 引言1.1 意义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不可忽视。

德育教育旨在促进幼儿心灵健康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将德育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可以在幼儿最容易接受的环境中进行德育引导,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自律自信的品德素养。

德育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还可以为其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幼儿。

2. 正文2.1 早晨接待和问候早晨接待和问候是幼儿园一天活动的开始,也是德育教育的第一步。

在这个环节,老师们可以利用孩子们早晨最活跃的时候,对其进行道德和品德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在接待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教导幼儿如何礼貌地打招呼、如何主动询问他人的情况等。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意识。

问候的环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

老师们可以通过问候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和合作。

老师可以让幼儿们互相问候并分享自己的早晨经历,让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接待和问候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来传递道德和品德方面的知识,让幼儿在快乐和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在早晨就开始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为整天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户外活动进行德育引导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德育引导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参与各种户外活动,幼儿能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情操,同时也能够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户外的大自然中,幼儿可以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学会尊重和保护自然。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树木、花草、昆虫等,让他们体会到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师德育论文5篇】教师德育论文

【教师德育论文5篇】教师德育论文

【教师德育论文5篇】教师德育论文教师德育论文5篇【篇一】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小学教育同样如此。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制约小学德育工作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小学德育工作质量,是每一个小学教育工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德育工作理念陈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灌输式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的主流形式,所以在小学教育实践中,还有一个问题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那就是德育教育的形式过于传统和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受传统教学形式的深刻影响,老师一般都采用灌输式教育形式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灌输式教育并不是理想的教学模式,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产生深入的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

但是,这种灌输式教育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原本就不够,枯燥单一的课堂形式更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如果老师并未完全掌握如何构建和谐的小学德育教育课堂,那么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也就是说,如果小学德育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程度不够,教学方式运用得不充分,将大大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因此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校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升学质量,教育的重点也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也一直都是教育的重点,而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升学的影响似乎并不大,所以一些小学认为,德育教育是可有可無的,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一些小学仅仅安排少量的德育教育课时,有些学校甚至根本就不开设德育教育课程。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德、情感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人格塑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让德育教育在幼儿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早上8点,孩子们到幼儿园的时间。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

通过一些亲子游戏和小组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渗透一些道德观念,比如分享的重要性,友谊的珍贵和互相帮助的意义等等。

接下来是早晨的集体活动时间,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对孩子们有益的活动,比如晨间操、合唱、故事讲解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解来灌输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忠诚、诚实、勇敢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很多道德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情感。

上午的课程安排可以设置一些生活技能课程,比如小厨师课、手工课、植物养护课等等。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些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不浪费、珍惜植物、保护环境等道德教育的内容。

中午是午休时间,这个时候可以设置一些有益的午休活动,比如听音乐、看绘本、做冥想等等,让孩子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休息。

下午的课程安排可以设置一些艺术课程,比如绘画、舞蹈、音乐等等。

在这些课程中,我们可以教导孩子们欣赏艺术,尊重艺术,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等道德观念。

傍晚的时候,可以举行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野餐、游戏等等。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幼儿德育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体系最初的环节,担负着启蒙和奠基的重任。

但是,对3-6岁的幼儿实施德育,其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

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各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

简而言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其各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实施德育。

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机的和谐的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一、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

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德育思想教育要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加以渗透,让德育时刻影响幼儿的成长,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比如幼儿早上入园期间要与教师说“早上好”,大家在活动中的帮助要说声“谢谢”,引导其从小养成讲礼貌的习惯,比如在幼儿园争吵时,教师也要合理进行教育,引导幼儿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思想,逐渐减少以自我为主的思想。

再如集体荣誉感的培育过程中,对于幼儿情感教育来讲,在幼儿一日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幼儿完成的集体活动,让幼儿相互合作与配合中完成,形成配合意识和集体意识,比如在“找不同”环节四个成员分为一组,让大家共同努力找出图片中的十处不同,对于获胜的小组来讲,每一名成员都有功劳,让幼儿意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优秀篇)

浅谈德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优秀篇)

浅谈德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浅谈德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观察和引导、教育,使幼儿逐渐积累良好的德育经验,养成良好的德育行为,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我园注重在环境中熏陶幼儿,生活中培养幼儿,即环境生活皆育人。

一、创设德育教育环境1、注重整体环境的创设在我园,教学楼外面的墙上有各种小动物欢聚一堂的攀爬墙,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到了友爱和平的气氛;走廊上,张贴着孩子们和老师设计的画,内容包罗万象:利津黄河大桥、凤凰广场、我们都是好朋友、放学路上、神州六号遨游太空、垃圾不乱丢等,二楼是以民族文化为主的环境创设,主要有悬挂在窗棂上的中国结,摆放在窗台上的虎头鞋、虎头枕、文房四宝、惠山泥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饰品,以及墙面上的关于传统节日的彩图喷绘: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年的传说等,通过这些,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深刻地认识,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幼儿园的户外院墙上绘制了经典故事长廊,其中孔融让梨、三只小猪孟母三迁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孩子们都能津津道来,经典电影进课堂活动开展得更是有声有色,《小兵张嘎》、《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脍炙人口的电影,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相信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诚实、勇敢的良好的品质,所以说环境作为一种工具,辅助着我们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

2、注重活动室环境创设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其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在每个活动室的主题墙壁上都布置着有关道德行为教育的名言和图片,如:弟弟摔倒我扶起、好朋友互相帮助、我是文明好娃娃等;就连我们的盥洗室墙壁上也到处是:请节约用水、不推也不挤等图文并茂的彩图。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在幼儿教育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灌输一些道德伦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活动中的体验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早晨活动:清晨,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始陆续到达,老师们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温柔地和他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睡眠和饮食情况,传递给他们温暖和关爱。

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小朋友的关怀,也是在向他们传递关爱和关心的健康生活方式。

教师们可以在这时候向孩子们讲述一些关于健康饮食和良好作息习惯的知识,比如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吃什么样的食物对身体好等等。

这样,孩子们的早晨就开始了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启蒙教育。

上午活动:在上午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形式向孩子们传递一些简单的道德观念,比如友谊、助人为乐、谦虚、勤劳、诚实等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渗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这些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

午饭时间是幼儿园孩子们集体用餐的时间,老师们可以在这个时候通过观察孩子们的用餐行为和言行举止来教育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和自己,懂得文明用餐的道德规范和礼仪。

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述文明用餐的重要性,比如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不随地乱扔纸巾等。

在实际用餐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及时表扬那些文明用餐的孩子,并对一些不文明用餐的孩子进行及时的规范和教育,让他们明白文明用餐的重要性。

下午的活动可以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和游戏,比如草地上的拔河比赛、团队合作的小游戏等。

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向孩子们传递助人为乐、团队意识、公平竞争等道德观念。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快乐,懂得互助互爱的道德行为。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德育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和态度,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合格公民,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共同面临的挑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早晨:每天早晨,是孩子开始一天学习生活的时刻,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段。

在孩子们到校后,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团体活动,比如晨间操、唱歌跳舞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爱护集体。

老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孩子们进行简短的道德教育,比如讲述一个关于友谊、互助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

上午活动:在上午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课堂上可以讨论一些关于友情、诚实、勇敢等道德品质的故事或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在课堂上也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游戏或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分享。

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玩“传球游戏”,让他们体会合作的乐趣和团队的力量。

午餐时间:午餐时间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重要时刻,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老师和家长可以利用午餐时间与孩子们交流,谈论一些关于健康饮食、文明用餐的话题,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饮食习惯和文明用餐礼仪。

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担任“小卫士”,自觉维护餐厅的卫生和秩序,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下午活动:下午的活动可以更加注重孩子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合作、分享和互助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学会尊重和支持他人。

比如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做手工、游戏,在活动中促进互动,培养友好合作的习惯。

老师也可以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郊游、运动会等,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感受阳光、空气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张俊英
【摘要】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

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各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

【关键字】幼儿德育渗透一日活动
【正文】
对3-6岁的幼儿实施德育,其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

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各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

简而言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其各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实施德育。

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机的和谐的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
第一,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

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例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有了德育的意识,就会不但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团结协作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第二,要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渗透。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怎样才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

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例如,我们班上有几位小朋友用餐时经常鞭笞变掉饭菜。

我利用食堂需要帮忙摘菜的机会,组织全班幼儿去摘豆角。

小朋友们很投入,可是时间一久,他们就没有耐心了,有的小朋友喊脚酸,有的喊脚痛。

通过这次劳动,让幼儿认识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

第三,要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利用环境来教育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项革命。

《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应的良好的环境。

这里的“环
境”有两方面:一是指物质环境。

二是指精神环境。

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在活动时中创设了一个以爱祖国,爱家乡,为内容的活动角,并随着活动的变化,更换不同的内容,是幼儿一进活动室就感受到了五爱教育的气息。

我们的环境不能作为一个摆设而是应该与教育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

另外,我们除了为诱饵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我们的肩上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之才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俗话说:“身教胜于眼角”,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幼儿影响最大。

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如有一次,我在上厕所时不小心踩到一位小朋友的脚,我连忙扶起那位小朋友,赶紧跟他赔礼道歉,或许,这种无声的行动要比你在课堂上讲十次、二十次要凑笑得多。

第四,家、园同步做好德育工作。

3-6岁的幼儿,其道德意识正处于一种朦胧阶段,家长是幼儿第一人教师,家长的品德行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应此,我们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要求家长配合做到同步教育。

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把小朋友用的橡皮拿回家去了,老师找她谈话时,她也勇敢的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明天回园时,把橡皮带回。

可当我们把这件事向她妈妈反映时,她妈妈生气的指责老师说,我相信我的女儿,她从来不偷东西的。

后来通过我们促膝相谈,消除了她的误会,她也愿意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女儿改正缺点。

幼儿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充满爱心,用爱的纽带联结师生关系、同伴之间和谐的环境气氛,使幼儿情感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同时,我们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幼儿德育渗透规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