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1(无答案)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1(无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台山侨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I试卷 高二语文 (2014.10)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鹤汀(tīng) 央浼(měi) 陨首(yǔn) 出岫(yòu) B.西畴(chóu) 迤逦(yǐ)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汤药,未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除臣洗马责臣逋慢不矜名节猥以微贱,当东宫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则刘病日笃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高二语文试题-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

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

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自此“鱼”开始。

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

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

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

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

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

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

“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

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

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

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

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

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决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命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1(无答案)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1(无答案)

台山侨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I试卷高二语文 (2014.10)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鹤汀.(tīng) 央浼(měi) 陨.首(yǔn) 出岫.(yòu)B.西畴.(chóu) 迤.逦(yǐ)朝.菌(zhāo) 逋.慢(bǔ)C.流憩.(qì)翼轸.(zhěn) 肐.(gē)察险衅.(xìn)D.东皋.(gāo) 睇眄.(miǎn) 恶.乎(wū) 希冀.(y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唐朝诗人李白曾说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见前人对于鹏程万里....的看重。

B.立于山巅,叹,你我不过天高地迥....间平凡而渺小的生灵,与山同栖于这朗朗乾坤之中,日升月落,云卷云舒,心已驰,神已往。

C.这个人杰地灵....的市场,这几年却让人屡屡失望,这里每年有那么多学软件的大学生毕业,每年冒出那么多游戏公司,为什么就推不出一款像样的产品?D.老当益壮....的李金羽上场后进球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烈,尾声阶段门前抢射也成为鲁能本场比赛最有威胁力的一次射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须知每一个物种要经过多少万年的演变、适应、竞争、完善,才能达到目前这种日趋完备的功能。

D.辛亥革命,已成为百年记忆,我们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穿行百年风云的画卷长廊中,一路追溯,民族复兴的主题格外醒目。

4、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

,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小测1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小测1试题 含答案

高二语文小测一(2016.9)出题人:徐历忠审核人:黄月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奇遇莫言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

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

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我斜刺儿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

土路因为近年采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

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

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内里、骨头里,蝈蝈的叫声使月夜显得特别沉寂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

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40多里路呢.除了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

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

我有些后晦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盹起来。

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

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你是共产党员吗?你是马列主义教员吗?你是,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有鬼吗?有邪吗?没有!有野兽吗?没有!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硅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我后采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台山侨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因此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长篇巨制,相反,人们对那些一字千金的精简短章更为推崇。

正如刘勰所云:“规范本体谓之镕,剪截浮词谓之裁。

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

” 又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这个原则虽然对各种文体都适用,但显然对于篇幅有限的诗体更为重要。

而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

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

何谓“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那么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两句诗各用五个字营造了三个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诗人只把六个意象连缀成句,除此之外不着一字。

这样的写法真是干净利索,从意象营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意象的密度很高。

它们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极其生动、丰满的早行图景:鸡鸣声声,乡村旅店的茅檐上方斜挂着一钩残月;一条板桥上积满浓霜,上面印着行人的足迹。

句中虽无一字直接抒情,然而早行的苦辛、心境的寂寞皆渗透在那些物象之中,读来令人恻然心动。

如果不是意象如此密集,恐怕难以在寥寥十个字中安置如此丰富的内涵。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五律为例做些分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台山侨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语文(2016。

3)注意:1。

本试卷共8页,共1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直接在答题卡上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电影与历史张旭鹏电影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电影的介入,正在改变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人里,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在网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一定会更高。

同时,这种历史认知方式的转变,也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早在1988年,美国哲学家海登·怀特就在《美国历史评论》上对这一现象作出分析,并杜撰出“historiophoty”(影视史学)一词,与传统的“historiography”(书写史学)形成对照。

在怀特看来,“书写史学”是以言语的意象和书写的论述来表现历史,“影视史学”则以视觉的影像和电影的论述,去表现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

无论是书写史学还是影视史学,它们都必须经过压缩、替换、象征和限定的过程,两者在对历史的表现上,有着同样的可能性。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媒质的不同.怀特本人对历史真实性问题持怀疑态度,认为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历史书写与文学创作无异,因此历史事实是建构而成的,不存在所谓的一般事实。

与之类似,电影在表现历史时,也是依照某种原则将影像编排成特定的叙事,其功能与传统的史学并无二致。

在理解某些特定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上,怀特的理论就不再那么锋芒毕露。

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纳粹屠犹”。

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极为特殊的事件,它虽然是针对一个种族的灭绝性杀戮,但所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却是全人类的。

面对大屠杀,人们更在意的是人性的善恶和道德的考量,而不是表现它的方式。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若集合A={x|﹣2<x<1},B={x|0<x<2},则集合A∩B=( )A.{ x|﹣1<x<1}B.{ x|﹣2<x<1}C.{ x|﹣2<x<2}D.{ x|0<x<1}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4=18﹣a5,则S8=( )A.72B.68C.54D.903.在△ABC中,若A=60°,BC=4,AC=4,则角B的大小为( )A.30°B.45°C.135°D.45°或135°4.已知函数f(x)=,若f(a)=,则实数a的值为( )A.﹣1B.C.﹣1或D.1或﹣5.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1=﹣11,a4+a6=﹣6,则当S n取最小值时,n等于( ) A.6B.7C.8D.96.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边,若a=2bcosC,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7.设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2x+2x+b(b为常数),则f(﹣1)=( )A.3B.1C.﹣1D.﹣38.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bc,sinC=2sinB,则A=( )A.30°B.60°C.120°D.150°9.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则S2013=( )A.1B.0C.﹣1D.210.已知{a n}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S n是{a n}的前n项和,且9S3=S6,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A.或5B.或5C.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若△ABC的面积为,BC=2,C=60°,则边AB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12.若数列{a n}中,a1=3,a n+1=2a n﹣1(n≥1,n∈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__________.13.已知△ABC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14.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__________个数被7整除余2,这些数的和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5.已知(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f(x)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x的值.16.△ABC的面积是30,内角A,B,C所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Ⅰ)求•;(Ⅱ)若c﹣b=1,求a的值.17.(14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 n=4a n﹣3(n∈N*).(Ⅰ)证明:数列{a n}是等比数列;(Ⅱ)若数列{b n}满足b n+1=a n+b n(n∈N*),且b1=2,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18.(14分)已知{a 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S n为{a n}的前n项和.(1)求通项a n及S n;(2)设{}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T n.19.(14分)已知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S n为其前n项和,对于任意的n∈N*,满足关系式2S n=3a n﹣3.(I)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b n}的通项公式是b n=,前n项和为T n,求证:对于任意的n∈N*总有T n<1.20.(14分)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离A为n mile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离A为2n mile的C处有一艘缉私艇奉命以n mile/h 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n mile/h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艇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本题解题过程中请不要使用计算器,以保证数据的相对准确和计算的方便)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若集合A={x|﹣2<x<1},B={x|0<x<2},则集合A∩B=( )A.{ x|﹣1<x<1}B.{ x|﹣2<x<1}C.{ x|﹣2<x<2}D.{ x|0<x<1}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分析:找出A与B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确定出两集合的交集.解答:解:∵A={x|﹣2<x<1},B={x|0<x<2},∴A∩B={x|0<x<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4=18﹣a5,则S8=( )A.72B.68C.54D.90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已知中a4=18﹣a5,我们易得a4+a5=18,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我们易得S8=4(a1+a8),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p+q=m+n时,a p+a q=a m+a n”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在等差数列{a n}中,∵a4=18﹣a5,∴a4+a5=18,则S8=4(a1+a8)=4(a4+a5)=7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差数列的性质,其中利用p+q=m+n时,a p+a q=a m+a n,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在△ABC中,若A=60°,BC=4,AC=4,则角B的大小为( )A.30°B.45°C.135°D.45°或135°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正弦定理将题中所给数值代入求出sinB的值,进而求出B,再由角B的范围确定最终答案.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得,∴B=45°或135°∵AC<BC,∴B=4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属基础题.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熟练掌握.4.已知函数f(x)=,若f(a)=,则实数a的值为( )A.﹣1B.C.﹣1或D.1或﹣考点:函数的值;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分段函数的求值问题,由函数解析式,我们可以先计算当x>0时的a值,然后再计算当x≤0时的a值,最后综合即可.解答:解:当x>0时,log2x=,∴x=;当x≤0时,2x=,∴x=﹣1.则实数a的值为:﹣1或,故选C.点评:分段函数求值问题分段处理,这是研究分段函数图象和性质最核心的理念,属于基础题.5.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1=﹣11,a4+a6=﹣6,则当S n取最小值时,n等于( ) A.6B.7C.8D.9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条件已提供了首项,故用“a1,d”法,再转化为关于n的二次函数解得.解答:解: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则a4+a6=2a1+8d=2×(﹣11)+8d=﹣6,解得d=2,所以,所以当n=6时,S n取最小值.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考查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及计算能力.6.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边,若a=2bcosC,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形状判断;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正弦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a=2bcosC得到bcosC=,然后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得到bcosC=CD=,得到D为BC的中点,根据全等得到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解答:解:过A作AD⊥BC,交BC于点D,在直角三角形ACD中,cosC=得CD=bcosC,而a=2bcosC得bcosC=,所以CD=AD=AD,∠ADB=∠ADC=90°,BD=CD得到三角形ABD≌三角形ACD,所以b=c,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掌握用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7.设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2x+2x+b(b为常数),则f(﹣1)=( )A.3B.1C.﹣1D.﹣3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据函数为奇函数知f(0)=0,代入函数的解析式求出b,求出f(1)的值,利用函数为奇函数,求出f(﹣1).解答:解:因为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所以f(0)=20+2×0+b=0,解得b=﹣1,所以当x≥0时,f(x)=2x+2x﹣1,又因为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所以f(﹣1)=﹣f(1)=﹣(21+2×1﹣1)=﹣3,故选D.点评:解决奇函数的问题,常利用函数若在x=0处有意义,其函数值为0找关系.8.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bc,sinC=2sinB,则A=( )A.30°B.60°C.120°D.150°考点:余弦定理的应用.专题:综合题.分析:先利用正弦定理,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A.解答:解:∵sinC=2sinB,∴c=2b,∵a2﹣b2=bc,∴cosA===∵A是三角形的内角∴A=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正弦、余弦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边角互化,属于中档题.9.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则S2013=( )A.1B.0C.﹣1D.2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三角函数求值和数列的周期性可得.解答:解:∵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数列为周期为T==4的周期数列,由三角函数计算可得a1+a2+a3+a4=0﹣1+0+1=0,S2013=503(a1+a2+a3+a4)+a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周期性和三角函数求值,属基础题.10.已知{a n}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S n是{a n}的前n项和,且9S3=S6,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A.或5B.或5C.D.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代入9s3=s6求得q,进而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得数列的前5项和.解答:解:显然q≠1,所以,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前5项和.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中等题.在进行等比数列运算时要注意约分,降低幂的次数,同时也要注意基本量法的应用.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若△ABC的面积为,BC=2,C=60°,则边AB的长度等于2.考点:正弦定理.专题:解三角形.分析: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把已知面积,a,sinC的值代入求出b的值,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的值即可.解答:解:∵△ABC的面积为,BC=a=2,C=60°,∴absinC=,即b=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4+4﹣4=4,则AB=c=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2.若数列{a n}中,a1=3,a n+1=2a n﹣1(n≥1,n∈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n+1.考点:数列递推式.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a n+1=2a n﹣1(n≥1,n∈N*),变形为:a n+1﹣1=2(a n﹣1),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a n+1=2a n﹣1(n≥1,n∈N*),变形为:a n+1﹣1=2(a n﹣1),∴数列{a n﹣1}是等比数列,首项为2,公比为2.∴a n﹣1=2n,∴a n=2n+1.故答案为:2n+1.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变形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3.已知△ABC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的面积为15.考点:余弦定理;数列的应用;正弦定理.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因为三角形三边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设中间的一条边为x,则最大的边为x+4,最小的边为x﹣4,根据余弦定理表示出cos120°的式子,将各自设出的值代入即可得到关于x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三角形的边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x﹣4,x,x+4,则cos120°==﹣,化简得:x﹣16=4﹣x,解得x=10,所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10,14则△ABC的面积S=×6×10sin120°=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灵活运用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中档题.14.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14个数被7整除余2,这些数的和为665.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找出被7整除余2的最小项,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项数,利用前n项和公式求和.解答:解:最小是2由(100﹣2)÷7=14最大是7×13+2=93.共14个.这14个符合条件的数,构成一个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和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基础的计算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5.已知(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f(x)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x的值.考点:三角函数的最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化简,直接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结合正弦函数的最值,求函数f(x)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x的值.解答:解:=2sin(x+)(1)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T==2π.(2)函数f(x)=2sin(x+)≤2,所以函数的最大值为:2;此时x+=2k,k∈Z,即x=,k∈Z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周期的求法,最值的求法等基本知识,考查计算能力.16.△ABC的面积是30,内角A,B,C所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Ⅰ)求•;(Ⅱ)若c﹣b=1,求a的值.考点:余弦定理的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本题所给的条件及所要求的结论可知,需求bc的值,考虑已知△ABC的面积是30,cosA=,所以先求sinA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bc的值.第二问中求a的值,根据第一问中的结论可知,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由cosA=得sinA的值,再根据△ABC面积公式得bc=156;直接求数量积•.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代入已知条件c﹣b=1,及bc=156求a的值.解答:解:由cosA=,得sinA==.又sinA=30,∴bc=156.(Ⅰ)•=bccosA=156×=144.(Ⅱ)a2=b2+c2﹣2bccosA=(c﹣b)2+2bc(1﹣cosA)=1+2•156•(1﹣)=25,∴a=5.点评: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三角形面积公式,向量的数量积,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以及运算求解能力.17.(14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 n=4a n﹣3(n∈N*).(Ⅰ)证明:数列{a n}是等比数列;(Ⅱ)若数列{b n}满足b n+1=a n+b n(n∈N*),且b1=2,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考点:数列递推式;等比关系的确定.专题:计算题.分析:(Ⅰ)要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只需证明数列的后一项比前一项为常数即可,先根据当n≥2时,a n=S n﹣S n﹣1,求出数列{a n}的递推关系式,再求,得道常数,即可证明.(Ⅱ)先根据(Ⅰ)求数列{a n}的递推公式,代入b n+1=a n+b n(n∈N*),可得数列{b n}的递推公式,再用迭代法,即可求出数列{b n}的通项公式.解答:解:(Ⅰ)证明:由S n=4a n﹣3,n=1时,a1=4a1﹣3,解得a1=1.因为S n=4a n﹣3,则S n﹣1=4a n﹣1﹣3(n≥2),所以当n≥2时,a n=S n﹣S n﹣1=4a n﹣4a n﹣1,整理得.又a1=1≠0,所以{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Ⅱ)解:因为,由b n+1=a n+b n(n∈N*),得.可得b n=b1+(b2﹣b′1)+(b3﹣b2)+…+(b n﹣b n﹣1)=,(n≥2).当n=1时上式也满足条件.所以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关系求通项公式,以及迭代法求通项公式.18.(14分)已知{a 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S n为{a n}的前n项和.(1)求通项a n及S n;(2)设{}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T n.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2)利用“错位相减法”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a n=1+2(n﹣1)=2n﹣1,S n==n2.(2)=3n﹣1,∴b n=(2n﹣1)•3n﹣1,∴T n=1+3×3+5×32+…+(2n﹣1)×3n﹣1,3T n=3+3×32+…+(2n﹣3)×3n﹣1+(2n﹣1)×3n,∴﹣2T n=1+2×(3+32+…+3n﹣1)﹣(2n﹣1)×3n=﹣(2n﹣1)×3n=(2﹣2n)×3n﹣2,∴T n=(n﹣1)×3n+1.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14分)已知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S n为其前n项和,对于任意的n∈N*,满足关系式2S n=3a n﹣3.(I)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b n}的通项公式是b n=,前n项和为T n,求证:对于任意的n∈N*总有T n<1.考点:数列的应用;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I)由已知得,故2(S n﹣S n﹣1)=2a n=3a n﹣3a n﹣1.由此可求出a n=3n(n∈N*).(Ⅱ),所以T n=b1+b2+…+b n=1﹣.解答:解:(I)由已知得故2(S n﹣S n﹣1)=2a n=3a n﹣3a n﹣1即a n=3a n﹣1,n≥2故数列a n为等比数列,且q=3又当n=1时,2a1=3a1﹣3,∴a1=3,∴a n=3n,n≥2.而a1=3亦适合上式∴a n=3n(n∈N*).(Ⅱ)所以T n=b1+b2+…+b n==1﹣.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20.(14分)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离A为n mile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离A为2n mile的C处有一艘缉私艇奉命以n mile/h 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n mile/h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艇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本题解题过程中请不要使用计算器,以保证数据的相对准确和计算的方便)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在△ABC中,∠CAB=120°由余弦定理可求得线段BC的长度;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得sin∠ACB;设缉私船用t h在D处追上走私船,CD=10t,BD=10t,在△ABC 中,可求得∠CBD=120°,再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得sin∠BCD,从而可求得缉私艇行驶方向,在△BCD中易判断BD=BC,由t=即可得到追缉时间.解答:解:在△ABC中,∠CAB=45°+75°=120°,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CAB=+22﹣2××2×(﹣)=6,所以,BC=.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sin∠ACB===.又∵0°<∠ACB<60°,∴∠ACB=15°.设缉私船用t h在D处追上走私船,如图,则有CD=10t,BD=10t.又∠CBD=90°+30°=120°,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sin∠BCD===.∴∠BCD=30°,又因为∠ACB=15°,所以1800﹣(∠BCD+∠ACB+75°)=180°﹣(30°+15°+75°)=60°,即缉私船沿北偏东60°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在△BCD中,∴∠BCD=30°,∠CBD=90°+30°=120°,∴∠CDB=30°,∴BD=BC=,则t=,即缉私艇最快追上走私船所需时间h.点评:本题考查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考查解三角形,考查综合分析与运算能力,属于难题.。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10月综合测试语文科试卷2016.1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考试号、试室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2.作答时,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史记》的出现,使史学从经学的笼罩下摆脱了出来,为我国历史学竖起了一座魏然的丰碑。

《史记》开创了我国史学以纪传体编史的先例.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尽管有的体裁前人已经用过,但是,把这五种体裁有意识地综合起来,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体系,则是司马迁的创举。

在唐初,《史记》开创的纪传体史书被称做“正史”,此后1000多年中,官修前朝史书,统统采用纪传体例:这一盛举,巩固了“正史”的独尊地位,并从此确立了历代皇朝为前朝作史的惯例有的前史己成,后人不满意又重修,用的都是《史记》体例。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如《平淮书)、《货殖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的历史作传;《儒林列传》、《论六家要旨》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学术史作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卑微者作传。

总之,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所以,有的学者把《史记》视为“全史”也是很有道理的。

《史记》包含着司马迁博大精深的思想.如在“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笼罩下,司马迁却认为历史是连续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并在《史记》中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连续的、变化的、发展的历史画面.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以“原始察终”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国家的兴衰,人物的功过,制度的沿革作了精彩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

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

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

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

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

微时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

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堂,青年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当然,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

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并使谣言的传播更加容易。

它在扩大信息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使得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大规模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使我们过度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

所有由“微”带来的这一切,都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他们面临新的挑战。

只有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充分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同时充分警惕其消极后果,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才能更加有效,我们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才能与时俱进。

(摘编自陶东风《微文化需大关注》)【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前我们的文化以大为特征,该特征导致了许多现代问题的出现,而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B.“微时代”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经济活动形态和日常生活形态,它们具有动态化、去中心化等诸多特征。

C.“微”是一种传播技术和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让文化透露出这个时代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信息。

D.微文化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需正确面对,既要肯定其积极意义,又要警惕其消极后果。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文化发展更为迅猛,同时深入影响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让人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的优点。

B.微文化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

真正的“草根”借助微技术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是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的表现。

C.微文化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特征之二是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D.微文化可以扩大信息的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但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它使我们达成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共识变得更加困难。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其所代表的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B.青年能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是因为微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青年人能更快地接受和适应。

C.人际交往小圈子化,大规模的社会共识难以达成,公民丧失了应具备的责任和胸怀,这些都是微时代产生的“不完美”。

D.如果想让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更加有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与时俱进,就要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认清其优劣。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唢呐王宋志军唢呐是我们豫东这一带很有名的乐器,一支唢呐和一支笙,一阳一阴,恰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合在一起,便可演奏出各种基调的曲目,欢快如百鸟朝风,悲伤如雪梅哭灵,让观众随着不同的曲子时喜时悲,完全沉浸到乐曲的氛围之中。

我们这里有许多唢呐艺人,三五人聚到一起,便可组成一个唢呐班,他们走村串户,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便会请他们前去演出。

唢呐王姓王,六十多岁了,是我们这一带最有名的唢呐艺人,打小就跟随父亲学艺,至今已吹奏了大半个世纪。

他的真名很少有人知道,大家都喊他“唢呐王”,一是因为他姓王,另外也有称赞的意思。

唢呐王一生未娶,只有一个捡来的儿子,大家习惯叫他“小唢呐”,也少有人叫他的真名。

据说是唢呐王在演出路上于荒野偶遇的弃婴,便抱回家中,一直养在身边,视为己出,打小就教他吹奏唢呐,父子二人相依相伴生活。

唢呐演奏在过去物资短缺的年代,也算得上是一门不错的营生,不用种不用收,走到哪里都能讨口饭吃。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行当渐渐地不太为人看重了。

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演出团队多了,用的都是现成的音响里放出来的音乐,唢呐二胡这类“老把式”,便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面对这一切,唢呐王丝毫不为所动,而小唢呐却有点儿坐不住了,几次他和唢呐王商量,要唢呐王把积蓄拿出来,办一个歌舞团,去挣大钱。

但唢呐王就是不答应,气得小唢呐冲他大吼,你不是我亲爹,把你的那些钱都带到棺材里吧!小唢呐决计和唢呐王分开,自己带了几个人另起炉灶。

虽然还是演奏唢呐。

可心里却总有不甘。

这一天,南村的李伯过八十大寿,又派人来请唢呐王父子前去演出,让父子二人再唱一出对台戏。

并许下重彩,谁若胜了,奖彩头十万元,当场兑现。

小唢呐闻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同时心里暗暗较劲,发誓这次一定要赢。

原来,这李伯不知怎的,打从前年祝寿就为他们父子摆开擂台,连续让他们唱对台戏,每次都拿出重彩,前两年分别是三万、五万,今年一下子增加到十万,前两次的钱都被唢呐王赢走了。

小唢呐对此是又疑惑又气恼,疑惑的是这李伯的行为实在费解,他哪来那么多钱?又为何专门为他父子俩摆开这个擂台呢?气恼的是自己父亲为何如此贪钱,丝毫不顾及儿子呢?然而疑惑归疑惑,气恼归气恼,这件事倒憋出小唢呐的一番雄心壮志来。

暗地里每日刻苦练功,发誓一定要打败唢呐王,不知不觉技艺大增,他所带的班子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盖过了唢呐王,收入也较以往多出了不少。

所以,这一次他有信心打败父亲,把那十万元彩头赢过来。

比赛这天,父子二人依然是和从前一样,一上来就各不相让,各展其能。

唢呐王一曲《大祭桩》,让台下的老头老太太直抹眼泪:小唢呐的一曲《抬花轿》,又赢来台下年轻男女的一片叫好。

二人一曲接一曲,越战越勇。

这边观众如两股潮水,一会儿流向东。

一会儿流向西,掌声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

二人从早上一直比赛到午后,太阳刚升起时像一只大红盆,后来变成了让人不敢直视的万道光芒。

唢呐王干脆甩下上衣。

赤膊上阵。

只见他头上青筋乱跳,活像一只剥了皮的青蛙。

那边小唢呐也头上冒汗,活像刚揭开的蒸笼。

时间久了,唢呐王渐渐露出败象。

一者他年纪大了,体力不支:二者他会的曲子没有小唢呐多,最后不得不重复演奏一些曲子。

眼看着观众一个个都到小唢呐的台子下。

唢呐王突然吹奏出一个极高的声音,声震屋宇,然后吐出一口鲜血,倒在台上。

小唢呐见此,如梦方醒,他一把扔掉手中的唢呐,跑到唢呐王的台子上。

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一阵混乱后,唢呐王被抬回家里,当晚就咽了气。

第二天一大早,李伯就来了。

当他把十万元交给小唢呐时,被小唢呐拒绝了。

小唢呐说,您老走吧,正是您老摆下这个擂台,让我亲手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我恨您!岂料李伯沉吟了一阵,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孩子呀,你有所不知,这个擂台是你爹让我摆的呀!这几年他看你不安心,心里很着急,就和我商量,设下这个擂台,目的就是让你苦练技艺,别丢下这门艺术!这钱,本来就是你爹放到我这里的。

他不是不愿给你,他是想让你靠自己的本事赢回去!小唢呐听到这些,目瞪口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不禁转回身,大叫一声,爹呀——一下子扑到唢呐王身上。

唢呐王出殡那天,附近的几百名唢呐艺人都赶来了。

小唢呐身穿重孝,手捧唢呐走在前头,几百只唢呐一起吹响,声震旷野。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对唢呐演奏的介绍生动形象又不免夸张,不仅引出唢呐王的出场,还突出了唢呐王演奏技艺的高超。

B.李伯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为了给自己庆生摆下唢呐擂台,导致了唢呐王的去世,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小说的场面描写十分精妙,既有比喻、对比等修辞的综合运用,也有肖像、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可谓精彩纷呈,使人身临其境。

D.小说既有父子打擂的紧张情节,还有民间技艺的魅力展现。

塑造了生动而饱满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题。

【小题2】唢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的结尾描写唢呐王的出殡场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0年,95岁的漫画家华君武去世,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245幅漫画作品捐给上海美术馆。

1930年,华君武在浙江省立一中上学,他的漫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校刊上发表,他平生第一次得到一块大洋的稿酬。

这件事给了他很大鼓励,从此,他锲而不舍地创作漫画和投稿。

1931年,16岁的华君武来到大上海在一家银行作小职员,用业余时间画漫画。

当时丰子恺、叶浅予等漫画前辈齐聚上海办杂志。

华君武自知资历太浅,就想了一个办法:画当时没人画的人物众多的漫画——大画。

这方法使他一举有名,后来上海漫画界都知道,有一个“画大场面的华君武”。

这个时期的华君武主要画市井俗态,叶浅予看到报纸上一幅华君武讽刺黄包车夫的漫画,就主动找到他说,你以后不要画这样的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