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病原真菌 第三节 接合菌亚门真菌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一、鞭毛菌亚门真菌1、卵菌纲:(1)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指梗霉属、盘梗霉属腐霉科:腐霉属、疫霉属、指疫霉属白锈科:白锈属霜疫霉科:霜疫霉属(2)水霉属、水霉属、绵霉属(3)水节霉目(4)链壶菌目2、根肿菌纲:根肿菌目:根肿菌属3、壶菌纲:(1)壶菌目:节壶菌属(2)肋壶菌目(3)芽枝菌目(4)单毛菌目4、丝壶菌纲二、接合菌亚门真菌:1、接合菌纲:(1)毛霉目:毛霉属、根霉属、笄霉属、梨头霉属(2)虫霉目(3)捕虫霉目2、毛菌纲三、子囊菌亚门真菌:1、半子囊菌纲:(1)外囊菌目:外囊菌属(2)内孢霉目(3)原囊菌目2、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青霉属、曲霉属3、核菌纲:(1)白粉菌目: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单丝壳属、叉丝壳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单囊壳属(2)球壳目:长喙壳属、小丛壳属、顶囊壳属、日规壳属、黑痣菌属、间座壳属、赤霉属、麦角菌属、黑腐皮壳属、隐球丛赤壳属(3)小煤炱目:小煤炱属(4)冠囊菌目4、腔菌纲:(1)多腔菌目:多腔菌属、痂囊腔菌属(2)座囊菌目:球座菌属、球腔菌属、亚球壳属(3)格孢腔目:黑星菌属、格孢腔菌属、核腔菌属、旋孢腔菌属5、盘菌纲:(1)星裂菌目:斑痣盘菌属、散斑壳属(2)揉膜菌目:核盘菌属、链核盘菌属(3)梭绒盘菌目(4)瘿果盘菌目(5)块菌目(6)盘菌目(7)厚顶盘菌目6、虫囊菌纲四、担子菌亚门真菌:1、冬孢菌纲:(1)锈菌目: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层锈菌属、栅锈菌属、疣双胞锈菌属、单胞锈菌属、多胞锈菌属(2)黑粉菌目: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条黑粉菌属、叶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尾孢黑粉菌属、实球黑粉菌属2、层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1)银耳目(2)木耳目:卷担菌属(3)隔担菌目:隔担耳属无隔担子菌亚纲:(1)外担菌目:外担菌属(2)座担菌目(3)花耳目(4)胶膜菌目(5)非褶菌目(6)磨菇目3、腹菌纲五、半知菌亚门真菌:1、丝孢纲:(1)丝孢目:梨孢属、粉孢属、尾孢属、弯孢属、青霉属、曲霉属、离蠕孢属、凹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丛梗孢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柱隔孢属、轮枝孢属、芽枝孢属、聚端孢属、黑星孢属(2)无孢目:丝核菌属、小核菌属(3)瘤座菌目:镰孢属(4)束梗孢目2、腔孢纲:(1)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痂圆孢属、盘二孢属、柱盘孢属、拟盘多毛孢属(2)球壳孢目:叶点霉属、色二孢属、壳二孢属、壳球孢属、壳针孢属、壳囊孢属、茎点霉属、拟茎点霉属3、芽孢纲瘤座菌目:镰孢菌属、绿核菌属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最新植物病源真菌种类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一、鞭毛菌亚门真菌1、卵菌纲:(1)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指梗霉属、盘梗霉属腐霉科:腐霉属、疫霉属、指疫霉属白锈科:白锈属霜疫霉科:霜疫霉属(2)水霉属、水霉属、绵霉属(3)水节霉目(4)链壶菌目2、根肿菌纲:根肿菌目:根肿菌属3、壶菌纲:(1)壶菌目:节壶菌属(2)肋壶菌目(3)芽枝菌目(4)单毛菌目4、丝壶菌纲二、接合菌亚门真菌:1、接合菌纲:(1)毛霉目:毛霉属、根霉属、笄霉属、梨头霉属(2)虫霉目(3)捕虫霉目2、毛菌纲三、子囊菌亚门真菌:1、半子囊菌纲:(1)外囊菌目:外囊菌属(2)内孢霉目(3)原囊菌目2、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青霉属、曲霉属3、核菌纲:(1)白粉菌目: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单丝壳属、叉丝壳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单囊壳属(2)球壳目:长喙壳属、小丛壳属、顶囊壳属、日规壳属、黑痣菌属、间座壳属、赤霉属、麦角菌属、黑腐皮壳属、隐球丛赤壳属(3)小煤炱目:小煤炱属(4)冠囊菌目4、腔菌纲:(1)多腔菌目:多腔菌属、痂囊腔菌属(2)座囊菌目:球座菌属、球腔菌属、亚球壳属(3)格孢腔目:黑星菌属、格孢腔菌属、核腔菌属、旋孢腔菌属5、盘菌纲:(1)星裂菌目:斑痣盘菌属、散斑壳属(2)揉膜菌目:核盘菌属、链核盘菌属(3)梭绒盘菌目(4)瘿果盘菌目(5)块菌目(6)盘菌目(7)厚顶盘菌目6、虫囊菌纲四、担子菌亚门真菌:1、冬孢菌纲:(1)锈菌目: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层锈菌属、栅锈菌属、疣双胞锈菌属、单胞锈菌属、多胞锈菌属(2)黑粉菌目: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条黑粉菌属、叶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尾孢黑粉菌属、实球黑粉菌属2、层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1)银耳目(2)木耳目:卷担菌属(3)隔担菌目:隔担耳属无隔担子菌亚纲:(1)外担菌目:外担菌属(2)座担菌目(3)花耳目(4)胶膜菌目(5)非褶菌目(6)磨菇目3、腹菌纲五、半知菌亚门真菌:1、丝孢纲:(1)丝孢目:梨孢属、粉孢属、尾孢属、弯孢属、青霉属、曲霉属、离蠕孢属、凹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丛梗孢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柱隔孢属、轮枝孢属、芽枝孢属、聚端孢属、黑星孢属(2)无孢目:丝核菌属、小核菌属(3)瘤座菌目:镰孢属(4)束梗孢目2、腔孢纲:(1)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痂圆孢属、盘二孢属、柱盘孢属、拟盘多毛孢属(2)球壳孢目:叶点霉属、色二孢属、壳二孢属、壳球孢属、壳针孢属、壳囊孢属、茎点霉属、拟茎点霉属3、芽孢纲瘤座菌目:镰孢菌属、绿核菌属。
第二章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2)

A无隔菌丝 B有隔菌丝
1. 有隔菌丝
2.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有 隔 菌 丝
无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
真菌的菌丝
菌丝一般从孢子萌发而来,形成菌丝体,最后 再产生孢子。
孢子萌发产生菌丝
后期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生长
菌丝的正常功能是摄取养分并不断生长发育。 依真菌的种类不同,菌丝在寄主体内的寄生 方式也不同: a)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直接从寄 主内吸收养分; b) 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菌丝体上产 生的特殊结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养 分。
动物的病害。
有益真菌可被用来制药、生产食品和用于生防等。 寄生植物的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称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1.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体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 纤细分支的丝状体,单根的丝状体 称为菌丝,很多菌丝交织成团,称 菌丝体。低等真菌菌丝为无隔菌丝, 高等真菌菌丝为有隔菌丝。 真菌的菌丝体
3、子囊菌亚门
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它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 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 的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产生在 子囊果内,少数裸生。 子囊果: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称子囊果; 根据其不同形态,子囊果分四种类型:闭囊壳、子囊 壳、子囊盘、子囊腔。
丝孢菌
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 有少部分不产生分生孢子,只 产生菌核。 丝孢菌中很多是重要的植物病 原菌。如稻梨孢菌引起的水稻 稻瘟病,丝核菌引起水稻纹枯
病及多种作物立枯病。
梨孢属
腔胞菌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 )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 引起.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 )和().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 )( )等.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
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所致病害

2.真菌的主要类群 (1)鞭毛菌亚门
营养体为较原始的原质团 到发达的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其中腐霉属、疫霉属、霜霉属与园林植物病害 关系密切。 腐霉属Pythium 孢子囊不规则形,孢囊梗丝 状。孢子囊产生泡囊后,在泡囊中形成并散发 出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在藏卵器中形成一个卵 孢子。大多在土壤中或水中营腐生生活,引起 苗木猝倒病或根腐、果腐等症状。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的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即真菌
先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然后形成各种复杂的 繁殖结构,产生孢子。
1.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称为营养 体。典型的营养体为纤细多枝的丝状体。单根细丝 称为菌丝,菌丝可不断生长分枝,许多菌丝集聚在 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通常呈管状,直径5~6μm, 管壁无色透明。
真菌发育循环模式
(三)真菌的生理生态特性 1.真菌的生理特性 真菌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外界吸取现成的糖类
作为能源。真菌还需要氮及其他微量元素钾、 磷、硫、镁、锌、锰、硼、铁等。真菌与植物 的不同在于不需要钙。 真菌可以人工培养。真菌通过菌丝吸收营养物 质。有些真菌只能从寄主表皮组织获得养料, 如白粉菌,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收养 料。大多数真菌则从寄主内部组织吸收养料。 根据吸养方式,可将病原真菌分为以下三 种类型。
百 合 疫 病
百 合 疫 病 1. 症状 2. 病原菌
霜霉菌类 孢囊梗呈二叉或单轴分枝等,孢子囊卵形,
单生于孢囊梗顶端,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卵孢子 球形,表面光滑或有花纹。为害植物叶片,如葡萄霜 霉病菌、二月兰霜霉病。
霜霉菌类
葡萄霜霉病
(2)接合菌亚门
2真菌概论print

原生质团(plasmodium): 粘菌、根肿菌。 单细胞(unicell):椭圆形至球形,如酵母菌、壶菌。 菌丝体(mycelium):真菌典型的营养体,细小和多分枝的
丝状体构成,常交织成团。 有隔菌丝:高等真菌,多细胞,有隔膜,膜上有微孔。
附着胞(appressorium) :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 顶端的膨大部分。功能是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
假根(rhizoid):自菌体上形成外表象根的根状菌丝(黑根 霉)。作用是使真菌牢固附着在基质和寄主表面以吸取水分 和养分。
(三)菌丝的组织体
1、菌组织(Fungal tissues) 1)菌组织定义: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
1)芽孢子(Blast spore):母细胞的某一点向外突起逐 渐膨大,芽殖形成的孢子
2)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 由 菌丝一个细胞内原生质浓缩形成的孢子,各类 真菌均可产生,属于休眠孢子,壁厚,抗逆境, 可以存活多年。
3)游动孢子(zoospore) :产生于游动孢子囊内的内生孢子, 有鞭毛,在水中能游动;单细胞,无细胞壁;水 传;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菌组织。菌组织的 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组织(Prosenchyma) :菌丝平行排列或纠结在一 起的组织,可看到 菌丝体的长形细胞。(用机械的方法 它们分开)。
b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 :菌丝间结合紧密, 在组织外层是近圆形、多角形细胞,与高度植物的薄壁 细胞相似(一般用碱溶液才能使它们分开)。
梨胶锈菌 松柏:冬孢子和担孢子, 梨树:性孢子和锈孢子。
植物学教学课件 第二章 菌类植物 第三节 真菌门 (Eumycota)

植物学 第二章
菌类植物
第三节 真菌门
(二)接合菌亚门 1、特征:陆生,静孢子或分生孢子,腐生、
兼性寄生、寄生或专性寄生,有性生殖产生 接合孢子。
2、代表属 根霉属:
具匍匐菌丝和假根,
无性生殖产生孢囊孢子, 孢子囊梗丛生不分枝;
毛霉属:无匍匐菌丝和假根,无性生殖产 生孢囊孢子,孢子囊梗单生分枝或不分枝
菌类植物
第三节、真菌门
(一)真菌的营养体---------菌丝 (二)真菌的繁殖 (三)子囊菌亚门
1、特征
2、子囊菌亚门的代表属 (1)酵母属 (2)赤霉菌属:
植物学 第二章
菌类植物
第三节、真菌门
(一)真菌的营养体---------菌丝 (二)真菌的繁殖 (三)子囊菌亚门
1、特征
2、子囊菌亚门的代表属 (1)酵母属 (2)赤霉菌属: (3)麦角菌属
植物学 第二章
菌类植物
第三节 真菌门 (Eumycota)
一、真菌的通性
不含叶绿素,无质体,真核,多为丝状和多 细胞的有机体;真菌的异养方式:寄生、腐生; 专性寄生、专性腐生;兼性寄生、兼性腐生.
(一)真菌的营养体---------菌丝 1 、 菌丝和菌丝体 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菌丝组织体: 根状菌索、子座、菌核 2 、细胞构造 (1)细胞壁,低等的:纤维素 高等的:几丁质 (2)细胞核 为真核,单核、二核和多核
单元论:起源于原始的鞭毛生物 鞭毛生物-----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担子菌
四、真菌的经济意义
1、食用、药用 2、工业用 3、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4、有害作用
木耳目 子实体胶质、耳状、壳状。子实层分布于表面 或大部分埋于子实体内,担子横分隔为4个细胞,单列 在同侧,每个细胞生一小梗,顶端产生一担孢子
真菌的五个亚门

生物制药
利用真菌作为宿主生产基因工程药 物。
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肥料
食用菌生产
利用真菌分解有机物,制成生物肥料, 提高土壤肥力。
栽培食用真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 品来源。
生物农药
某些真菌可用于生物防治,控制农作 物病虫害。
真菌对人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03
代表物种
根肿菌、腐霉菌等。
04 真菌的生态与习性
真菌的生长环境
土壤
大多数真菌生长在土壤中 ,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
系或分解有机物质。
水域
一些真菌在水生环境中 生长,如淡水、海水和
沼泽地。
空气
空气中也存在真菌,如 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生
长。
极端环境
部分真菌能在极端环境中 生存,如高温、低温、高
盐和高辐射环境。
06 总结与展望
对真菌五个亚门的总结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包括一些水生真菌和寄 生高等植物的真菌,具 有鞭毛游动孢子进行繁 殖。
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
营养体除极少数低等类 型为单细胞外,均为有 隔菌丝构成的菌丝体, 无性繁殖方式多样,有 性繁殖通过质配、核配 和减数分裂形成子囊和 子囊孢子。
拓展真菌在生态和环境领域的应 用
研究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土壤改 良、生物防治和环境污染治理等,为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加强真菌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
深入研究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有 益和有害方面,为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提 供新的治疗策略和预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霉目(Mucorales)
毛霉目真菌是接合菌中在经济上比较重要的类群,分 为 14 科, 55 个属, 400 多种,其中绝大多数在土壤及其有
机物、死去的动植物残体上腐生,少数弱寄生。
1、 形态特点
1)营养体:发达无隔的菌丝体,老菌丝或受伤的菌丝可 产生分隔。细胞壁成分主要为几丁质。有时可产生假根。 联结两丛假根的菌丝称为匍匐丝。
接合菌亚门分为两个纲:接合菌纲和毛菌纲
接合菌纲: 植物病原真菌大都属于毛霉目;虫霉
目都是昆虫的寄生菌;捕虫霉目真菌大都寄生或捕食原 生动物、线虫或其他小动物。
毛菌纲:是附生于节支动物内脏或外骨骼上的专性
共栖菌。寄主分布广泛,有海洋的,淡水的和陆生的节 支动物,最普通的是昆虫。
二、接合菌纲(Zygomycetes)
生小孢子囊时,孢囊梗顶端膨大的球体上产生许多小枝,小枝 末端形成膨大的囊状体,小孢子囊聚生在囊状体表面突起的小 梗上,内含一个孢囊孢子 ——相当于分生孢子。大孢子囊内形 成多个孢囊孢子(条件不利时产生)。如瓜笄霉(C.
cucurbitarum)
引起许多植物(瓜类、茄子、棉花等)的花腐,果腐。
三、接合菌所致植物病害的主要特点
靠气流传播 接合孢子
2)无性繁殖:
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产生
孢 囊 孢 子 —— 静 孢 子 ( 无 鞭
毛)。靠气流传播。
3)有性生殖:
孢子囊
产生接合孢子。
孢囊孢子
同宗配合:在单一菌体上产生的配子囊相互结合后
异宗配合:在两个不同菌体上形成的配子囊结合后
再产生接合孢子。
再形成接合包子。用“+” “-” ;“雌”“雄”表示。
甘薯软腐病
2)毛霉属( Mucor):孢囊梗直接从菌丝上长出,分枝或不
分枝。不产生假根和匍匐丝。引起果实和贮藏器官的腐烂。
3)犁头霉属 ( Absidia):具假根和匍匐丝,但孢囊梗和假根
不是相对而生。配子囊柄上长出附属丝包围接合孢子。腐生。
4)笄霉属(Choanephora): 能形成大小两种孢子囊。在产
1、主要病状:幼苗烂根;花器及贮藏器官腐烂等。
2、主要病征:初期为白色、后期灰黑色的霉状物,霉层上可见黑 色小点。
3、造成的病害:软腐病、褐腐病、根霉病及黑霉病等。
本 节 复 习 思 考 题
1、接合菌与卵菌的营养体有何异同之处? 2、接合菌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产生哪些孢子类 型? 3、接合菌主要的属的形态特征? 4、接合菌亚门中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属有哪些?
第三节
一、概 述 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接合菌亚门真菌
(Zygomycotina)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
菌丝体发达无隔膜,菌丝繁茂,无隔,有的具假根,匍匐枝。细胞壁
已明显地由水生发展到陆生;分布广泛,寄生性较弱,多为腐生,常 腐生于土壤、植物残体、动物粪便和各种有机物上;少数寄生于藻类、种子 植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等;有些菌可为害植物,但只能在植 物生长衰弱时才能寄生,易引起产后病害。
2、重要属
1)根霉属(Rhizopus) 有假根和匍匐丝,孢囊梗 不分枝,从匍匐枝上长出,孢 囊梗与假根对生。孢子囊基部 有一个近球形的囊轴。孢子囊 球形或近球形,成熟后呈黑色。
孢子囊壁破裂后,散出大量的
孢囊孢子。 如黑根霉(R. nigricans): 引起贮藏甘薯软腐病。
根霉属(Rhiz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