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高级应用》-实验报告

《office高级应用》-实验报告
《office高级应用》-实验报告

《office高级应用》

实验报告

专业: **院*级管理系财务管理**

姓名: ***

学号:****

编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发展,办公自动化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使用电脑的基本要求,而

掌握一种功能强大的办公软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办公文档。

为此我院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推出Microsoft Office 高级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文字处理、图文混排、Word的高级功能、表格操作、数据处理等Office高级应用技巧,具备使用Office 解决实际工作问题高效办公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验要求

1.紧密结合实际案例,从实际工作入手,专业解决日常办公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

2.从实际工作出发,能快速熟练地处理文档,快速排版;

3.能使用进行Excel数据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以认真讲课和案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案例都结合实际情况。

4.学会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和Excel 在审计中的应用。熟悉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程序的操作,同时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将Excel的功能分布其中,便于学员全面掌握Excel。

5.掌握专业高效的商用幻灯片制作技巧;掌握如何条理清晰的组织幻灯片的方法;掌握图表运用,通过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清晰、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图片样式效果使用;掌握常用动画效果的设置。

三、实验所需设备与条件:

所需设备:一间多媒体计算机房,每人一台配有文字处理软件

(Microsoft Word)、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图形演示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条件:要求每台计算机实行联机联网,方便教学与操作

四、实验内容

1.Microsoft Word

2.Microsoft Excel

3.Microsoft Excel(财务领域)

4.Microsoft PowerPoint

五、实验步骤、过程

实验(一):综合应用Word电子文档

Microsoft Word部分步骤:掌握文书表格特点,运用自动嵌套格式、条件格式、窗口的拆分和冻结,学会复杂的表格创建和编辑、学会图文混排、学会文档高级排版技术。

过程:

(一)、打开文件“Office高级应用讲义”,将光标定位到文章的最前面,单击插入--

分隔符,在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下一页”(目的是为了放文件的目录)

1、单击格式—样式,打开“样式”对话框,在“样式”列表框中选择“标题1”,

单击“更改”按钮(如图1所示)。打开“更改样式”对话框;

2、在“更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格式”下拉列表中的“编号”(如图2所示),

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选择“多级符号”选项卡,选择如图3所示的样式,单击“自定义”

按钮,打开“自定义多级符号列表”。

4、在图5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级别”2,按下图6进行相应设置。在图5所示

的对话框中选择“级别”3

5、按样文结果将相应的段落设置成样式“标题1、标题2或标题3”。将光标放在

文章的第2页,单击插入—页码,打开“页码”对话框,设置页码位置和对其

方式。

6、在“页码”对话框中单击“格式”按钮,打开图9所示的“页码格式”对话框,

设置起始页码为“1”。

7、将光标放在第1页,即空白页,输入文字“教案目录”回车,光标定位到第2

行,单击插入—索引和目录,打开“索引和目录”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目

录”选项卡,进行相应设置。

(二)、统计文档字数与行数

打开文件“实验六题目”,单击工具—字数统计,打开“字数统计”信息对话框(如下图所示),按键盘的ALT+PrScrm键,单击文件--新建,新建一个文档,单击常

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对话框粘贴到文档中,保存文件。

实验(二):综合设计PowerPoint幻灯片

Microsoft PowerPoint部分步骤:首先要研究ppt的内容开始建立母版,然后进行配色调整文字、插入图片并添加要求达到的动画效果、对幻灯片进行超链接并添加动作按钮,最后进行自定义放映。

过程:

(一)、打开实验13文件夹下的High V oltage.pot,新建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单击插入—幻灯片(从大纲),打开“插入大纲”对话框,找到实验13文件夹下的Word文档《山和云》,单击插入按钮。则《山和云》文档中的内容插入到演示文稿中。

1、单击视图—母板—幻灯片母板,切换到幻灯片母板视图(如下图2所示),将光标放

在文字“单击此处编辑母板文本文字样式”的前面,单击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如下图3),选择任意一种项目符号,单击“自定义”

按钮,打开“符号”对话框(如图4所示),按图选择字体为“Wingdings”符号为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设置颜色为蓝色。

2、双击编辑区的文本框边框,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选择线条颜色为“黑

色”(如下图5所示,单击“文本框”选项卡,选择“将自选图形中的文字旋转90°”。

3、单击文字“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设置字体颜色为“黄色”,对齐方式为“居

中”。

4、将光标放在日期区的“日期/时间”后面,单击插入—日期与时间,打开“日期和时间”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日期格式和“自动更新”如图7所示。

5、将光标放在页脚区的“页脚”后面,单击插入—幻灯片编号。

6、单击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自定义按钮,在幻灯片母板底部画一个矩形按钮,打开

“动作设置”对话框,选择“单击鼠标时的动作”为超链接到“第一张幻灯片”如图8所示。单击按钮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文字”,在按钮上输入文字“第一张”,设置文字大小和颜色。

7、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将实验13文件夹中的图片插入到幻灯片母板中,按样

文适当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单击图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叠放次序”为“置于底层”。

8、单击标题母板,将母板中的相应图形移动到下图8所示位置。

9、关闭母板视图,回到普通视图,在幻灯片的第一页输入相应文字并设置超级链接,按

样文所示插入相应图片和艺术字,插入批注。如图9所示。

(二)、综合设置演示文稿

1在幻灯片中添加动作按钮,插入Gif动画,动画素材可以使用在“实验13”文件夹下相应的文件。

2修改配色方案的颜色或背景的颜色,使每张幻灯片的背景有所不同。

3、在幻灯片的主页中创建超级链接,链接到相应的幻灯片或文件。

4、设计幻灯的动画效果和切换方式,在其中设置声音。

5、插入Flash动画。

6、插入影片。

实验(三):综合应用Excel电子表格(1)

Microsoft Excel部分步骤:学会工作表的美化和工作薄的管理,学会excel里公式和函数的应用,对工资表求和并插入if函数进行筛选。过程:

(一)、设置工作表选项

1、新建Excel工作簿。

2、设置工作表的网格线颜色为蓝色。

3、设置工作表在编辑时按Enter后方向为向右移动。

4、设置新工作簿内的工作表数量为5个,然后新建一个工作簿,观察新工作簿中的工

作表数量。

5、自定义序列:东、南、西、北、中。

6、在工作表中利用自动填充的方法填充东、南、西、北、中。

(二)、自动填充数据

1、打开实验8文件夹下的工作簿ks5-8.xls。

2、按样文“预测表1结果”,在“预测表1”工作表中,运用“等差序列”的预测方法,

预测1993~1996年的各项发展指标。

3、按样文“预测表2结果”,在“预测表2”工作表中,运用“等比序列”的预测方法,

预测1993~1996年的各项发展指标。

(三)、选定工作表“第一学期成绩原表”;

4、在第一行之前加入一行,并把A1-J1单元格合并;在该单元格中加入文字“03级计

算机大专5班学生学籍档案表”,设置该单元格的格式为:字体为华文行楷、字体

颜色蓝色、字型为加粗、字号为20、文字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垂直居中、边框为

绿色最粗外边框、底纹颜色为浅黄色。

5、按“第一学期成绩样表”设置表格第二行的旋转文字。

6、设置工作表的背景,背景图片可以从实验8文件夹下选择图片。

7、设置条件格式:将每门课程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单元格底纹设置为“浅黄色”,不

及格的单元格底纹设置为“浅绿色”。

选定工作表“学籍档案原表”,将该表自动套用格式“彩色1”。

(四)、工作簿的管理

1.选定工作表“学籍档案原表”;

2.隐藏“身份证号”和“出生年月”两列;

3.对前面隐藏的列,取消隐藏;

4.重新隐藏“身份证号”和“出生年月”两列;

5.隐藏工作簿,然后取消隐藏。

6.按工作表“学籍档案样表”所示冻结窗口。

7.将工作表“学籍档案原表”进行保护,并设置保护密码为“12345”。试图选定该表

的任意单元格,观察有什么反映。

8.将工作簿进行“结构”的保护,然后再工作簿中插入新工作表,观察有什么反映。

然后撤消工作簿的保护。

9.先将“学籍档案原表”工作表窗口进行还原操作,再将工作簿进行“窗口”的保护,

然后再移动“学籍档案原表”工作表窗口,观察有什么反映。然后撤消工作簿的保

护。

10.为该工作簿设置密码为“12345”,保存后将工作簿关闭,然后再打开该工作簿。

(五)、工作表的复制和移动

1、将工作簿“成绩表.xls”中的两个工作表“学籍档案样表”和“第一学期成绩样表”

复制到一个新的工作簿,将该工作簿以文件名为“成绩表备份”保存在自己的文件

夹下。

2、将工作簿“成绩表.xls”中的工作表“第一学期成绩样表”移动到最前面。

实验(四):综合应用Excel电子表格(2)

Microsoft Excel(财务领域) 部分步骤:学会数据处理使用数据筛选和高级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分级显示数据表、用模拟运算求解,创建数据透视表或图表并对其进行使用和设置。

过程:

一. 公式的使用

一)、打开实验9文件夹下的工作簿“工资表.xls”,进行如下操作:

1、计算每个人的应发工资;

2、求出每个人的扣款:当“应发工资”小于800元时,“扣款”值为0,当“应发工资”

超过800元时,“扣款”值为(应发工资-800)*5%。

3、求出每个人的实发工资;

二、打开实验9文件夹下的工作簿ks5-4.xls,完成如下操作

1、利用数组创建公式,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作表中的“工业总产值”一列的值。(操

作结果参看工作表“工业总产值操作结果”)

2、按样文“上半年销售量操作结果”,同时打开实验9文件夹下的KS5-4A.XLS工作

簿和KS5-4B.XLS工作簿,将数据链接到ks5-4.xls工作簿的“上半年销售表”工

作表中相应的位置。

3、利用数组创建公式,按样文“上半年销售量操作结果”,计算ks5-4.xls工作簿的“上

半年销售”工作表中的“东部”、“西部”、“北部”3行及“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上半年”3列的值。

三、函数的使用

1、选择工作表“第一学期成绩原表”;

2、求出每个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和名次;求出每门课的总分、平均分。

3、求出每门课和总评中的>=90分人数、80-89分的人数、70-79分的人数、60-69分

的人数、不及格人数。

4、求出每个学生的等级,如果总评分数“>=90分”则为“优秀”,分数在“80-89分”

之间为“良”,分数在“70-79分”为“中”,分数在“60-69分”为“及格”,分数“<60分”为“差”。

5、选择工作表“成绩表”;求出工作表“成绩表”中的平时平均和总评成绩,其中总

评=平时平均*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而且总评要求小数部分四舍五入。

(四)、打开实验9文件夹下的工作簿“工资表.xls”,进行如下操作:

1、计算“工资表”中“教务科”的“基本工资”总和;

2、统计“工资表”中“财务科”的人数与“基本工资”等于1000元的人数。

3、计算“工资表”中科室为“人事科”的同志的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4、分别计算补助工资为100元的那些人员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5、分别计算补助工资100元以上的那些人员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6、分别计算所有姓“石”的人的各项工资数据和。

(五)、公式的使用

1.计算每个人的应发工资;

2.求出每个人的扣款:当“应发工资”小于800元时,“扣款”值为0,当“应发工资”

超过800元时,“扣款”值为(应发工资-800)*5%。

3.求出每个人的实发工资;

(六)、打开实验9文件夹下的工作簿ks5-4.xls,完成如下操作

1.利用数组创建公式,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作表中的“工业总产值”一列的值。(操

作结果参看工作表“工业总产值操作结果”)

2.按样文“上半年销售量操作结果”,同时打开实验9文件夹下的KS5-4A.XLS工作簿

和KS5-4B.XLS工作簿,将数据链接到ks5-4.xls工作簿的“上半年销售表”工作表中相应的位置。

3.利用数组创建公式,按样文“上半年销售量操作结果”,计算ks5-

4.xls工作簿的“上

半年销售”工作表中的“东部”、“西部”、“北部”3行及“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上半年”3列的值。

(七)、函数的使用

1.选择工作表“第一学期成绩原表”;

2.求出每个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和名次;

3.求出每门课的总分、平均分。

4.求出每门课和总评中的>=90分人数、80-89分的人数、70-79分的人数、60-69分的人

数、不及格人数。

5.求出每个学生的等级,如果总评分数“>=90分”则为“优秀”,分数在“80-89分”

之间为“良”,分数在“70-79分”为“中”,分数在“60-69分”为“及格”,分数“<60分”为“差”。

6.选择工作表“成绩表”;求出工作表“成绩表”中的平时平均和总评成绩,其中总评=平时平均*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而且总评要求小数部分四舍五入。

(八)、打开实验9文件夹下的工作簿“工资表.xls”,进行如下操作:

1、计算“工资表”中“教务科”的“基本工资”总和;

2、统计“工资表”中“财务科”的人数与“基本工资”等于1000元的人数。

3、计算“工资表”中科室为“人事科”的同志的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4.分别计算补助工资为100元的那些人员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5.分别计算补助工资100元以上的那些人员各项工资数据的和。

6.分别计算所有姓“石”的人的各项工资数据和。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结合实际进行讨论

2.回顾所做的四次实验,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做到深刻理解积极.改进。

七、备注(参考文献)

office软件高级应用-科学出版社

基于GEOMAGIC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也称反求工程,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构实物CAD模型的过程。它改变了从图样到实物的传统设计模式,为产品的快速开发和创建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GEOMAGIC STUDIO 由美国RAINDROP公司出品,是逆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利用 GEOMAGIC STUDIO可轻易根据实物零部件扫描所得的点云数据创建出完美的多边形模型和网格,并自动转换为NURBS曲面,生成准确的数字模型!软件的工作流程与逆向工程技术的工作流程大致相似,其工作流程为点数 据阶段———多边形阶段———成形阶段。点数据阶段主要测量的数据点进行预处理,在多边形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多边形的编辑的已达到拟合曲面所需要的的优化数据,成形阶段是根据前一阶段编辑的数据,自动识别特征、创建NURBS曲面。NURBS是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的缩写,意为非统一有理B样条。简单地说,NURBS造型总是由曲线和曲面来定义的,所以要在NURBS曲面上生成一条有棱角的边是很困难的。正因为如此,NURBS曲面特别适合做出各种复杂的曲面造型和表现特殊的效果,如人的面貌或流线型的跑车等。 1.点数据处理 扫描仪得到的数据会引入数据误差而且数据量庞大,为了后续工作方便准确进行需要去除数据中的坏点、减少噪音、平滑数据、分块数据整合对齐、在保证精度和特征的条件下进行数据精简。同时由于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的影响会出现数据缺口,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辑来补齐数据。数据处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噪声过滤 ●数据光顺 ●数据精简 2.多边形处理阶段 多边形处理阶段是在点云数据封装后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得到完整的多边形数据模型,为曲面处理打下基础。 在多边形处理阶段首先要“创建流型”来删除模型中非流型的三角形数据,否则在后续处理中由于存在非流型的三角形而无法继续处理。对于片状的模型可以创建“打开”的流型,对于封闭的多边型模型可以创建“封闭”的流型!本例中叶片模型需要创建“封闭”的流型来删除非流型的三角形。 即使是不同的模型,对于点阶段和多边形阶段的操作都相类似,以上涉及的命令在任何模型点云的处理过程中几乎都会用到。一般情况下,多边形阶段编辑的好坏将决定最终曲面质量的好坏,因为多边形阶段的编辑结果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成形阶段。 将经过综合处理的点云用Polygon Mesh(多边形网格)进行封装。操作如下,点击Points(点)——Wrap(封装),点击Surface(曲面)选项,点击OK(确定)即得到初始三角网格曲面。多边形处理阶段即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修饰处理,具体的操作包括: a.孔洞修补。由于扫描过程中在标记处或者点云缺失处存在三角面的孔洞,需要对其进行修补以获得完整的曲面。孔的填充方法有三种: 部孔、边界孔和搭桥。针对模型中不同类型的孔,合理选择填充方法; 另外,对于边界比较杂乱的孔,可采取“先删后补”的方法使曲面模型更加光滑。用边界选择工具将边界上的三角面选中并删除,直到孔洞周边的三角面无翘曲、曲率基本一致。选取“基于曲率填充”选项进行修补,可获得近乎无痕迹的修补效果。某些部位虽无孔洞但三角面杂乱,也可以删掉杂乱三角形再进行修补。 b.去除毛刺。质量不好的点云重叠在一起,得到的三角网格曲面比较粗糙,需要进行光顺处理,以保证曲面质量。操作如下,点击Polygons(多边形)——Remove Spikes(去除毛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编WORD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8年5月16日 参加人员:袁志伟朱兴旺周瑞锦刘小旭 一、实验名称:VLAN划分与配置 了解vlan的作用,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方法和跨交换机的VLan的配置方法,掌握Trunk端口的配置方法。理解三层交换的原理,熟悉Vlan接口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首先,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然后,在交换机上配置Trunk端口,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最后,利用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再次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 三、实验步骤 实验组网架构

图二 Trunk 端口的配置组网图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S1 S2 Vlan2 Vlan2 Vlan3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注:vlan2包括端口e0/1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0/11 E0/1 E0/2 E0/10 E0/11 Vlan2 Vlan3 S1 PA PB

图三 VLan 间通信的配置组网图 实施步骤 1.Vlan 的基本配置 步骤1 按照组网图一连接好设备,为交换机划分Vlan 。参考配置命令如下: system [Quidway]VLan 2 [Quidway-vlan2]port e 0/1 e 0/2 e 0/3 e 0/4 e 0/5 [Quidway-vlan2]quit [Quidway]VLan 3 [Quidway-vlan3]port e 0/7 to e 0/11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PCA PCB PCC PCD 网关: 网关: S1 Vlan2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S2 网关: 网关: VLAN2: VLAN3:

3D打印实验报告

3D打印实验报告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 XXXX 大学XXXX 学院 20XX年1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了解3D打印方法的原理。 2.学会3D打印的方法并能制造出产品。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 3D打印是一种通过材料逐层添加制造三维物体的变革性、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它将信息、材料、生物、控制等技术融合渗透,将对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目前3D打印机主要采用两种技术,第一种是通过沉积原材料制造物体,第二种是通过黏合原材料制造物体。 第一种我们称之为“选择性沉积打印机”一一将原材料沉积为层,这类打印机通过打印头注射、喷洒或挤压液体、胶状物或粉末状的原材料。家庭或办公室应用的通常是沉积型3D打印机,这是因为激光或工业热风枪相对来说容易产生危险。 第二种是将原材料黏合在一起的打印机通常是利用激光或在原材料中加入某种黏合剂来实现,这类打印机被称作“选择性黏合打印机”一一利用热或光固化粉末或光敏聚合物。 3D打印机可以打印自己设计的模型,也可以打印通过逆向工程技术获得的物体模型,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根据测量数据建立实物或样件的数字化模型。零件的数字化是通过特定 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获取零件表面离散点的几何坐标数据,在这基础上进行复杂曲面的建模、评价、改进和制造。常见的测量技术主要有接触式测量和和光学测量。这里主要介绍光学测量中的结构光测量法。 结构光测量法是将一定图案的光投影到物体表面上,从而增强物体表面各点之间的可区分性,降低图像点对匹配的难度,提高匹配算法的精度和可靠性。如图是结构光双目测量系

工艺训练实验报告——榔头的制作工艺

高出一点可以锉平),锯得时候要经常瞧一下两侧就是否就是按画得线得路线锯下去,并且及时调整钢锯得方向,确保所锯平面尽量平整。 6、挫斜面: 用大锉刀与小锉刀将斜面挫平至画线处,斜面要求平并且两侧不能有高低,挫时经常停下来用角尺测量一下,检查斜面就是否平整。 7、锉弧面: 用圆锉刀挫出圆弧面,要求圆弧面与正面相交得直线不得在距 离 底部65毫米画线得下面,并且在挫得时候使圆弧面与正面相交得直线尽量直,再使圆弧面与斜面相切并光滑连接起来。 8、拉直线: 用小锉刀在斜面上得线条拉直,使在斜面上得线条尽量细,而且只有竖线,用圆弧锉刀也在顶面拉直线,使圆弧面上也不能有交叉线,再使斜面与圆弧面光滑连接、 9、打大洞: 用划针在正面底部分别画出距其40mm,45mm,55mm,60mm得四条线,在竖直方 向上画一条中线,并在上下各5cm处画两条平行线,找到45mm,55mm与中线得两个交叉点为圆心打两个洞,但应该先在小转头上打下两个小洞,以防打洞打斜。 注意:打洞前要用样冲在圆心处打一个小点,以免打洞时钻头滑出,再用直径为10mm得大钻头打两个大洞,打好得两个洞要尽量相切. 10、铣洞: 打好后用专用得机器将洞分三次慢慢铣,作为榔头柄得插槽,铣得时候钻头要慢慢得匀速下去,不能一次铣太多,防止钻头歪掉。中间用小锉刀修平,但不要伤害到圆弧. 11、倒侧角: 用画针在榔头四周画出距正面32mm,35mm得八条线(不要太深),距边缘高 2mm处画线一共画八条(到32mm处即可).沿着划线处将四周得边缘倒成与榔头面成45度角得斜面(宽2mm,长32mm)。再将四个边缘得32—35mm处倒出四个小等腰三角面(或圆弧面),要求大小形状一样。将边缘得斜面与小三角面拉直修成竖条得细线。 12、正倒角: 在榔头正面四个边缘及四个侧面画宽1mm得线八条,沿着画线倒出按画得线 得成45度角得斜面(宽1mm)(注,与之前得侧角相交处得尖头不要锉掉)13、倒圆角: 将榔头顶端用中锉刀挫成半圆,要求前后左右均匀对称,半圆弧光滑均匀,与斜面相切.。 14、抛光: 先用大锉刀个四个侧面粗锉,再用半圆锉刀拉直线,再用小锉刀精锉,挫出细直线条(越细越好)。最后可以用油光锉或在小锉刀上加粉笔灰锉。 15、热处理:

Web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WEB系统开发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红尘客栈网上订房页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 班级计信2班 学生蒋波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年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4) 五、设计过程 (7) 六、实验心得 (10) 七、实验总结 (11)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这学期我选择了”web网页设计”这门课,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 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 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和团队配合,逐渐培养做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红尘客栈》 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在做整个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做好需求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上网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书籍。 然后,调研结束之后对整个网站进行功能描述,并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们选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并且选定题目为“红尘客栈”,其目的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介绍酒店概况,提供一定的资讯信息。 四、技术分析 (一)建立布局 在这次的网页设计中用到大量的布局,所以怎么样建立布局是关键。Dreamweaver cs3是大多数人设计网页的称手兵器,也是众多入门者的捷径。特别是其在布局方面的出色表现,更受青睐。大家都知道,没有表格的帮助,很难组织出一个协调合理的页面。 1.点击“ALT+F6”键,进入布局模式,插入布局表格。建立一个大概的布局。 2.使用背景图片:选中该项,按浏览可以插入一幅准备好的图片作为表格的背景,因为图片是以平铺的形式作为表格背景,所以表格大小和图片尺寸都要控制好。 (二)网页中的图像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软件与通信实验中心 学院国际学院年级2012 专业班(1)班 学生姓名吴双彪学号6312260030115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2简单的局域网配置与资源共享 实验目的: 1、掌握将两台PC联网的技能与方法 2、掌握将几台PC连接成LAN的技能与方法 3、掌握局域网内资源共享的技能与方法 实验内容和要求: 1、选用百兆交换机连接PC若干台; 2、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为PC配置TCP/IP协议,使他们实现互联和资源共享实验环境:(画出实验网络拓图) 实验步骤: 1、选择两台计算机; 选PC0与PC1. 2、设置两台计算机IP地址为C类内部地址; 两台PC机的IP分别设置为:、202.202.242.47、202.202.243.48; 两台PC机的掩码分别设置为:、255.255.255.0、255.255.255.0; 3、用一台计算机Ping另一台计算机,是否能Ping通?

4、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 的勾;设置共享文件夹。 5、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里,把“网络访 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为“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的身份验证” (可选,此项设置可去除访问时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也可视情况设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 6、通过网络邻居或在运行窗口输入“\\对方IP地址”实现资源共享。 1)指定IP地址,连通网络 A.设置IP地址 在保留专用IP地址范围中(192.168.X.X),任选IP地址指定给主机。 注意: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IP地址的网络ID应相同 ..。 ..,主机ID应不同 ..,子网掩码需相同B.测试网络连通性 (1)用PING 命令PING 127.0.0.0 –t,检测本机网卡连通性。 解决方法:检查网线是否连接好,或者网卡是否完好 (2)分别“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名;“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IP地址,并记录结 果。答:能。结果同步骤3 (3)接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实验分组的计算机,从“网上邻居”中能看到吗?能ping通 吗?记录结果。 2) 自动获取IP地址,连通网络 Windows主机能从微软专用B类保留地址(网络ID为169.254)中自动获取IP地址。 A.设置IP地址 把指定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 B.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查看本机自动获取的IP地址,并记录结果。 C.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1.在“网上邻居”中察看能找到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2.在命令提示符下试试能“ping”通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答:能ping通的主机有KOREYOSHI ,WSB ,ST ,LBO ,CL 。思考并回答 测试两台PC机连通性时有哪些方法? 实验小结:(要求写出实验中的体会)

华科_计算机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基础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1: (1) 实验2: (7) 实验3: (24) 实验总结 (34)

实验1:数据表示 1.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实验目标:加深对数据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了解。 实验要求:使用有限类型和数量的运算操作实现一组给定功能的函数。 实验语言:c。 实验环境:linux 1.2 实验内容 需要完成bits.c中下列函数功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位操作、补码运算和浮点数操作。 1)位操作 表1列出了bits.c中一组操作和测试位组的函数。其中,“级别”栏指出各函数的难度等级(对应于该函数的实验分值),“功能”栏给出函数应实现的输出(即功能),“约束条件”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必须满足的编码规则(具体请查看bits.c中相应函数注释),“最多操作符数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中允许使用的操作符的最大数量。 你也可参考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来了解所需实现的功能,但是注意这些测试函数并不满足目标函数必须遵循的编码约束条件,只能用做关于目标函数正确行为的参考。 表1 位操作题目列表

2)补码运算 表2列出了bits.c中一组使用整数的补码表示的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 表2 补码运算题目列表 3)浮点数操作 表3列出了bits.c中一组浮点数二进制表示的操作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注意float_abs的输入参数和返回结果(以及float_f2i函数的输入参数)均为unsigned int类型,但应作为单精度浮点数解释其32 bit二进制表示对应的值。 表3 浮点数操作题目列表

(完整word版)女衬衫缝制工艺实验报告

女士衬衫缝制工艺报告 服装81 耿昕源 学号:0844026 指导老师:吴霞静

: 衬衫缝制流程: 1、准备:a排料、b剪裁、c粘衬、d标记 2、组建:前片——a缝制前胸袋、b缝制前门襟 后片——a缝制过肩、b过肩连接后片 袖片——a缝制绣叉牌、b缝制袖头 领子——a缝制领子、领座、b缝合 领子和领座 3、组合:a前后片合肩、b上领子、c上袖山、 d缝合大根、e上袖头

4、后工序:a收卷底边、b全面整烫 5、完成成衣 1.准备 a排料 方法:将布叠成双层,将所有纸样以最紧密节省的方法排上,布要排列平整

要领:1)将布料以表面向内对折的方式整理好,加以熨烫,使其平整。 2)排列纸样时,为了节省布料,要先放好大的位置,再将小片纸样插入大片缝处。 3)在排料时,还应注意面料的经纬向,有条纹的布料需注意纹理 4)由于是条纹布料,所以要注意布料的纹理相符。 b剪裁 方法:双层布要固定好剪刀要垂直布料防一片大一偏小 要领:1)面料平整,无错位,画粉要沿纸样外轮廓画。 2)时刻注意剪刀方向,因是双层布料,避免裁剪倾斜使两片布料大小不一。 3)口袋在实际剪裁时缝份要比原缝份大一些,特别是条纹布料,以使口袋与衣身相连时 纹理相符。

c粘衬 方法:在布料定型时粘衬,在加热后颗粒状会和布黏在一起。 要领:在粘衬时注意反正面、径向、不要来回拉动熨斗(这样会造成面料缩小)。 d标记 方法:准确的复制样板中褶、口袋、扣子等的位置,在衣片上标出,以及各部件的中线和缝份 要领:在样板上的中褶、口袋、扣子等位置准确的剪口,然后在布料上标记。 2组建 前片---a缝制前胸袋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1.跨交换机实现V ALN 1.1 实验环境 (1)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https://www.360docs.net/doc/5c7130727.html,NP.v6.0.Final.Beta (3).NET Framework 2.0 (4)Adobe Acrobat Reader 1.2 实验目的 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1.3 背景描述 假设宽带小区城域网中有两台楼道交换机,住户PC1、PC2、PC3、PC4分别接在交换机一的0/1、0/2端口和交换机二的0/1、0/2端口。PC1和PC3是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PC2和PC4是另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现要求同一个单位的住户能够互联互通,不同单位的住户不能互通。 1.4 实现功能 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 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1.5实验设备 Switch2950 2台 Pc 4台 1.6 实验步骤 (1).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完成实验拓补图并连接好

(2).在模拟器重配置交换机和pc 。 先打开‘Boson NetSim’软件,再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中点击Load…进行加载,进入Boson模拟器的环境,一边进行相关配置。 1)交换机S1进行配置 Switch>enable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tp domain xyz Switch(vlan)#vtp server Switch(vlan)#vlan 2 name jsjx Switch(vlan)#exit

服装系成衣工艺实训报告(一)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服装艺术与工程系 实训报告 学期09-10 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成衣工艺实训 实训时间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得分

成衣工艺实训报告 一.实训项目: 1.A字裙 2.男西裤 3.女外套 4.男衬衫 二.实训目的: 1.加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验证样板与工 艺之间的配伍关系,为服装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 2.了解A字裙、男西裤、女外套、男衬衫在面辅料选购上的要点, 掌握各款样板放缝要点及排料方法、制作工艺流程、具体的缝 制方法及技巧、熨烫方法、缝制工艺质量标准,并能做到触类 旁通。 三.实训时间: 第十七周到第二十周 四.实训地点: 打板室、实验楼二机房 五.实训过程: 1.外形概述(平面款式图正、背面) A型裙:装腰型直腰,裙身呈梯形,前后各设2个省,侧缝线略向外倾斜。后中设分割线,上端装拉链。

男西裤:装腰型直腰,腰上设裤袋襻6个。前裤片左右腰口折裥各2个,前袋袋型为侧缝直袋,前中门里襟装拉链,后裤片左右 腰口各收2个省,后袋袋型为单嵌线袋。裤身呈直筒型。侧 缝线向里倾斜。 女外套:领型为翻领,领角呈方形。两片式装袖型长袖。前中开襟钉纽扣4粒,前片左右两侧设直型分割线,腰节线下左右两侧 设直插袋,后片左右两侧设直型分割线,后中设背缝。

男衬衫:尖角翻立领,前身中间开襟钉纽扣六粒,左前胸贴袋一个,后片装过肩,后中收明裥一个,直摆缝,平下摆,袖型为一 片式长袖,袖口开宝剑头衩,收折裥两个,装袖头,袖头钉 纽扣一粒。 2.成品规格: 单位CM 部位衣长胸围袖长 (直 裆) 领围 袖口 (裤 口) 腰围臀围 裤 (裙) 长 规格A型 裙 68 92 55 男西 裤 29 46 78 106 103 女外 套 58 94 57 39 26 78 衬衫72 110 60 40 24

IP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IP网络技术 实验名称常用网络命令及使用 专业信息工程 学生班级22 学生学号B16012219 学生姓名江浩 指导教师叶玲

实验一 TCP/IP协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IP协议的认识,特别是其封装格式。 2.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ICMP协议的认识。 4.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TCP协议的认识。 5.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UDP协议的认识。 6.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对应用层协议Http、Ftp、Telnet等的认识。 二、实验环境: 1.在windows环境下即可完成本实验,无需使用VMware。 2.软件:WinPcap,Ethereal 三、实验原理: 通过抓包软件ethereal获得一些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从包的格式来认识TCP/IP协议。本实验抓取的数据包包括对应于Http、Telnet、Ftp、TCP、UDP、IP、ARP协议的数据包以及MAC包。 四、实验步骤: 1、软件安装 1.1 安装WinPcap软件。 1.2 安装Ethereal软件。 1.3 在随书光盘系统构建的服务器上打开Http、Telnet、Ftp等服务,安装并使用QQ。 2、实验环节 2.1 抓IP包 2.1.1 填写过滤器IP;开始抓包。 2.1.2 运行ping 目的IP命令,完成后点STOP停止抓包。 命令:ping 10.108.111.240 ,显示能够ping通。

2.2 抓ICMP包 2.2.1 填写过滤器ICM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2.2 运行tracert目的IP2 命令,完成后停止抓包。 运行命令截取如下: 所抓数据包截取如下: 2.3 抓TCP包 2.3.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2.3.2 运行telnet 目的IP命令,登陆telnet后退出,完成后点STOP停止抓包。 2.4 抓UDP包 2.4.1 填写过滤器udp and (dst or src 目的IP),开始抓包。 2.4.2 启动QQ,并发送消息,完成后停止抓包。 2.5 抓Http包 2.5.1 填写过滤器tcp and ((dst 本机IP and src 目的IP) or (src 本机IP and dst 目的IP)),开始抓包。

电子科技大学逆向工程实验报告作业

电子科技大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马侬 学号:20152*03**0* 指导教师:何兴高 日期:2016.7.15

一.题目名称:简易记事本软件逆向分析 二.题目内容 由于记事本功能简单,稍有经验的程序员都可以开发出与记事本功能近似的小软件,所以在一些编程语言工具书上也会出现仿照记事本功能作为参考的示例。为了便于分析因此选取了一个简易的记事本,因此本实验将着重研究从源程序到机器码的详细过程而不注重程序本身的功能。另一方面简易源程序代码约130多行。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源程序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机器码的又是怎么在计算机上运行起来的。 三.知识点及介绍 利用逆向工程技术,从可运行的程序系统出发,运用解密、反汇编、系统分析、程序理解等多种计算机技术,对软件的结构、流程、算法、代码等进行逆向拆解和分析,推导出软件产品的源代码、设计原理、结构、算法、处理过程、运行方法及相关文档等。随着用户需求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软件开发的难度也在不断地上升快速高效的软件开发已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程序员的产品率开发工具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开发工具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大大减少程序员繁琐重复的工作使其集中关注他所面临的特定领域的问题。为此当前的IDE不可避地要向用户隐藏着大量的操作细节而这些细节包含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技术。 四.工具及介绍: 在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加快调试速度,提高逆向工程的效率。对于逆向工程的调试环节来说,没有动态调试器将使用的调试工作很难进行。可以看出,各种有效的工具在逆向工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必要对它们的用法做一探讨。 PE Explorer简介:PE Explorer是功能超强的可视化Delphi、C++、VB程序解析器,能快速对32位可执行程序进行反编译,并修改其中资源。 功能极为强大的可视化汉化集成工具,可直接浏览、修改软件资源,包括菜单、对话框、字符串表等;另外,还具备有W32DASM 软件的反编译能力和PEditor 软件的PE 文件头编辑功能,可以更容易的分析源代码,修复损坏了的资源,可以处理PE 格式的文件如:EXE、DLL、DRV、BPL、DPL、SYS、CPL、OCX、SCR 等32 位可执行程序。该软件支持插件,你可以通过增加插件加强该软件的功能,原公司在该工具中捆绑了UPX 的脱壳插件、扫描器和反汇编器.,出口,进口和延迟导入表的功能,使您可以查看所有的可执行文件使用的外部功能,和其中包含的DLL或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web动态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web技术应用基础 题目在线图书销售系统的设计 专业计算机应用 班级计应1091 姓名 学号10210409126 指导教师库少平

利用已经学习的动态网页知识和数据库知识进行一个综合练习。整个设计过程中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即根据体系规划及课程系统规划的要求利用各种工具方法制作各子系统的原型系统然后测试分析原型系统最后根据原型系统的风格框架等完成网络考试的全部内容。根据需要利用ASP、SQL SEVER等技术使用数据库完成交互式模块的设计。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员义工等对于此类信息提供了添加修改删除查看等四种功能 二、课程设计要求: 需要我们实现的功能有: 1、系统的用户登录及身份验证要求。 a)系统用户注册 b)验证用户的注册信息 c)系统用户进入系统时身份验证 d)系统用户在不同页面浏览时的身份验证 2、在线图书销售系统要求。 a)允许用户浏览所有图书 b)允许用户按图书种类进行查找 c)允许用户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 d)允许用户对购物车进行管理 e)系统实现订单的处理 f)系统完成整个购物流程 3、图书销售系统的管理子系统要求。 a)对管理员的身份进行验证 b)对数据库中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 c)对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d)对数据库中的订单信息进行管理

3.1需求分析 本系统设计的主要实现网上图书产品的展示与在线定购以及对不同身份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注册用户和普通浏览者进行管理。图书产品展示能分页分类进行显示。系统采用ASP在网络上架构一个网上的书店,通过网上书店可以轻松实现图书信息的查询和采购。 3.2模块设计 3.2.1 SQL数据库的创建 创建一个空数据库,然后编辑数据表的内容在动态网页面中,一般应用这种方式。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2010年09月18日 第一章平驳头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一、平驳头男西服的外形概述 平驳头,门襟止口圆角,两粒钮,左、右双嵌线大袋,左胸手巾袋一个,后身做背缝,开背衩,圆装袖,袖口处做假衩,并有三粒装饰钮。见图7-1。 二、平驳头男西装的部件及成品规格 (一)平驳头男西装的部件 1.面料类:前衣片,后衣片,大袖片,小袖片,挂面,领面,大袋盖,嵌线布,手巾袋片,手巾袋袋垫布,领里,耳朵片。 2.里料类:前身里,后身里,大、小袖里,大袋盖里,大袋垫布,里 袋嵌线布,里袋垫布。 3.衬聊类: (1)软衬大身衬,领衬,手巾袋衬,插角衬。 (2)黑炭衬挺胸衬,驳头衬,袋片衬。 (3)细布衬盖肩衬,盖驳衬,下脚衬,帮胸衬,袖口衬,背衩衬,袋口衬,牵带布,大袋布,里袋布,手巾袋布,盖领衬。 4.其它绒布滚条,垫肩,各类线,纽扣。 (二)成品规格

单位:cm 衣长胸围肩宽袖长袖口驳头宽手巾袋大袋 74 110 46 59 14.5 8 10 15.5 三、平驳头男西服的质量要求 1.西装各部位规格正确,面、里、衬松紧适宜。 2.领头、驳头、串口平服顺直,丝绺正直,左右两格宽窄、高低一致,条格对称。 3.胸部饱满,吸腰平服,丝绺顺直。袋盖窝服。止口顺直、薄、挺,长短一致,左右对称。 4.后背平服、方登,背缝直顺,腰腋匀服,条格对称。后衩长短相符,不搅不豁。 5.肩部前后平挺,肩缝顺直,丝绺正确。 6.装袖圆顺,前圆后登,袖子前后适宜,无涟形、无吊紧。 7.各部位熨烫平服,无极光、水花、折印。 四、平驳头男西服缝制的重点或难点 男西服以复衬、开袋、装领、装袖及整烫为重点。男西服的衣片、袖片、领等归拔是难点。 五、平驳头男西服工艺流程 检查裁片→验片→打线片→收省→推门→缉胸衬→烫衬→复衬→扎驳 头→开手巾袋→开大袋→修止口→敷牵带→烫前身→开里袋→复挂面→翻止口 →归拔后背→做背衩→合缉摆缝→兜翻底边→拼肩缝→做领、装领→做袖→装 袖→做、装垫肩→缲夹里、锁眼→整烫→钉钮→检验 六、平驳头男西装的缝制 (一)检查裁片 家查顺序及数量参照西服部件要求

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 —20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Web设计技术开课实验室:年月日年级、专业、班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网页设计简介、HTML基础介绍、文字与 段落、列表指导教师 教师 评语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报告内容按实验须知中七点要求进行。 一.打开记事本,编写第一个页面。 (1)打开记事本: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 (2)输入下面代码: 欢迎你! 我的朋友. 当你进入HTML编程世界的时候,你的
感觉是全新的!
(3)单击“文件”→“选择”→“保存”菜单项,选择文件类型为“所有文件”,文件名输入“index.html”并选择文件保存地址(记住一定要把文件的后缀存为.html或.htm,否则网页无法显示)。 (4)用浏览器打开这个文件,看看效果吧! 二.用HTML语言编写符合以下要求的文档:标题为“班级主页”,在浏览器窗口用户区显示“欢迎来到我们的班级主页”,完成后效果如图: 代码: 班级主页 欢迎来到我们的班级主页

缝纫实习报告

缝纫实习报告 时间:2011年5月3号—5月13号 地点:缝纫实习教室。 设备工具:电动缝纫机,手缝针,小剪刀,裁剪刀,拆线器,螺丝刀,宝塔线,疏芯疏 口,牛皮纸,粉笔,熨斗,米尺。材料:衬衫布,无纺布,纽扣,拉链。 缝纫实习之感 刚开学知道有个缝纫实习后我甚是期待,同样这次的缝纫实习也让我获益匪浅,我一直 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小东西搞一些小创作,所以这次的实习恰好迎合的我的爱好。在这次 任务中我们主要是学会做衬衫上的各个部位比如说领子,袖子,袖岔。裤子上的斜插袋,挖 袋,门襟。以及一些手工针线活。在这两周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我感觉时间上还是比较富裕的, 所以我课余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创衣大赛做了一件小礼服。利用人台裁片缝制,不过过程有些 不太理想还好有老师的指导,才算完成了。 这次实习我总结了一下几个要点: 1 制板一定要准确。 2 剪裁一定要精细,裁边要顺滑。 3缝合过程一定要多做对合,缝合顺序不要乱。 4在较难缝合的如拉链等地方可以先用手针缝合,以保证缝合的到位平服。 步骤分析: 1踩圆踩方 这个主要是锻炼我们对缝纫机的熟练程度,掌控缝纫机速度的能力,圆要踩的圆顺,方 要踩的方正。 2缝缝 主要是教我们几种缝缝的方法以及步骤,如搭缝:将一块布方在另一块布上1厘米,在 在中间缝起来。 1.平缝:(1)将一片面料正面朝上置于缝制台上 (2)将第二片面料正面朝下置于第一片面料上(两片正面相对) (3)将底线和上线都从压脚下拉出 (4)将两片面料的缝线起始处置于压脚下,毛边紧贴标线 (5)沿着缝纫机针板上的标线,向前缝合0.6厘米,打倒针,再沿缝线向前缝合至完成 平缝 (6)在缝迹结束处也回针0.6厘米,然后向前缝合直至完成平缝 (7)将面料拉出使缝纫线在压脚后,沿面料边缘剪断 (8)将缝份烫开 2.搭拼缝:(1)将两层衣片的缝份相搭0.8cm (2)再按0.4cm缝份在正中缝一道明线 (3)烫平 3.勾压缝:(1)将衣片正面相对叠合沿缝份缉第一道线 (2)修剪后折倒缝份,翻到正面并熨平,沿边压第二道线 4. 压缉缝:(1)上层衣片缝口折光,盖住下层衣片缝头或对准下层衣片应缝的位置 (2)正面压缉一道明线 (3)烫平 5.暗包缝:(1)先平缝(如上) (2)将缝份倒向同一边,烫平 (3)将两片面料正面全朝上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姓名:肖婷婷 学号:1230060197

实验1 计算机局域网的硬件连接 本组成员姓名以及学号:日期: 肖婷婷1230060197 蔡凯旋1230060175 估计时间:135分钟 1—1实验目的 1、学习双绞线的使用方法 2、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以集线器为中心设备组件小型局域网的硬件连接方法 3、掌握配置局域网中IP地址的方法 1—2实验设备 1、非屏蔽5类双绞线、水晶头若干、专用压线钳 2、集线器(HUB)1台。 3、测线器 4、微机:3台,能运行windows 2000及以上版本 1--3实验内容 1、了解实验室工作台的布局 2、利用双绞线以及水晶头,按照双绞线的排列顺序做直通线和交叉线 3、掌握测量直通线和交叉线的方法 4、利用作好的双绞线以及集线器通过硬件在本工作台组建局域网 1—4实验原理 1、局域网组件过程中的硬件安装以及连接是相对简单但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涉及到网卡的安装,网线的制作、网络的连接、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站点属性的配置等工作。我们主要对双绞线制作及连接进行操作。 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比较短,一般为100米。由于我们实验中采用集线器作为互连设备来组件小型的局域网,即同一工作台上的3台计算机互连,因此选择选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5 类线由4对双绞线组成,分别标识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每种颜色的花色线和纯色线为一对。根据数字信号的编码和导线衰减特性的不同,双绞线的传输速率有所变化,最高可达1000Mbit/s。

2、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双绞线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如下图所示。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如用户计算机的网卡和集线器之间)使用直通双绞线;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或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如集线器的级联,或两台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需要使用交叉双绞线连接。 1—5实验步骤 1、按照EIA/TIA-568标准排列双绞线电缆线对,每组做3条直通双绞线,3条交叉双绞线。 注意事项:使用压线钳时,要用力,使得水晶头中的金属针能与双绞线电缆中的导线完全接触。 2、使用测线器测量所做电缆是否连通,以及使用测线器区分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 直通双绞线测量时的现象: 对应的线亮(11 22 33 44 55 66 77 88 ) 交叉双绞线的测量现象: 对应的线亮(13 26 31 45 54 62 77 88 ) 3、 (1)利用交叉双绞线连接相同两台计算机的网卡,使两台计算机互通信息; (2)利用集线器将3台计算机互连,构成以太网,用直通双绞线,一端连接网卡,一段连接集线器。

Web网站设计实验报告

Web网站设计实验报告 学生: 学号: 班级: 系别: 学院: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5)

五、设计过程 (6) 六、实验总结 (7) [附录]网页源代码节选 (8)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为了了解网页制作的过程,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前台和后台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并有所收获。 我们了解和熟悉了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也熟练掌握

了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 二.设计题目 《篮球球迷交流网》 主要是篮球新闻、视频,还有交流帖子区,交易广告平台等。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网站设计还是一张白纸,我所做的是需要在这张白纸上一点点勾勒出网站的大框架,然后慢慢填充,实现网站的构想。首先我们在网上和图书管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确定我们所需要的基本技术。然后,我们对整个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的设计主题是篮球球迷交流网,包括多个方面,框架为:首先是首页,首页下是新闻头条,分栏有球迷自述、篮球美图、给我留言,从分栏都可以回到首页。 首页主要分为新闻头条、热门话题区、靓图展示。 此为网站的大体板块,下面我们就每一页的页面板块进行详细的分析,有了大体框架,我们只需要在每一页的主要内容上做以划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_双机互联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验名称:双机互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利用网络设备,掌握在局域网内如何把两台计算机利用对等网方式进行连接。 2.学会网络连接,了解对等网互联方式。 3.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设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ping)来检测网络的设置情况。 4.掌握局域网中的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二、认识对等网 “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对等网中没有“域”,只有“工作组”。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结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 对等网是利用操作系统中包含的通信协议的功能来实现数据传输,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 利用集线器的广播技术或者交换机的选择功能来实现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网络规划 经过分析,本实验考虑网络性能,成本和实现的难易程度,确定组网方案为:用对等网,达到2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预留适当扩展,费用低,易管理等特点。 拓扑结构确定为星型连接,如下图。 步骤二:硬件要求、连接、安装。 1.两台安装 Windows XP 的计算机。 2.两个RJ45的网卡,如下图。 网卡是计算机局域网中最重要的连接设备,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在网络中,网卡的工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负责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它将 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入网络。网卡与网络进行连接,必须有一个接口使网线通过它与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如下图。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方法较为简单,只要按照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向导,一步一步执行,最后检查网卡和驱动程序是否安装完整,可以在“计算机管理”里面的“设备管理器”查看,如下图: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网络基本知识 任务1: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 【实验目的】 1. 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 2. 掌握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3. 掌握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共享目录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 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th SP3; 网络环境:利用以太网交换机构造局域网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 重点:共享目录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以及不同用户不同访问权限的设置。 【实验内容】 一、参看所在机器的主机名称(Host Name)和网络参数,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属性”,在“系统属性”的“计算机名”选项卡中,可以查看计 算机名。 计算机名称:dq25 工作组:WORKGROUP ◆右键单击“网络邻居”,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 “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然后再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可以查看 IPv4协议的配置信息。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安装”按钮,可以安装“客户”、“服务”及“协议”三种类型的网络组件。

IPV4配置信息:IP地址:192.168.0.25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0.254 首选DNS服务器:202.112.144.65 备用DNS服务器:202.112.144.30 二、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在系统面板中选择“添加或删除程序”,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可以选择相应的组件 (比如实验二中需要用到的IIS),并点击详细信息,选择需要的组件,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三、设置和停止共享目录 1、设置共享目录。(对E:\share目录设置共享权限) 首先检查计算机“工具”栏下的“文件夹选项”设置中,“查看”选项卡的“高级设置”中,“使 用简单文件夹共享(推荐)”一项不被选中。 选中E:\share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共享和安全”(也就是文件夹属 性的“共享”标签页)。 1) 选中“共享此文件夹”一项,并在“共享名”后输入一个供网络中其他用户访问该资源时使用的名称。(提示:如果共享名后面加$符号,别人就看不到该共享文件夹了,但是仍然可以在地址栏输入“\\你的计算机名(或IP地址)\ 共享文件夹名$”进行访问。) 2) 在“用户数限制”下方可以选择是否要对该资源进行访问用户数的限制,并选择要限制的用户数;否则选择“最多用户”一项。 3) 单击“权限”按钮。可以在“权限”下方列表中设置该资源的共享权限,可以分别对“完全控制”、“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