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答案

合集下载

数学实验练习二 参考答案

数学实验练习二 参考答案

数学实验二实验内容:学习matlab的m文件编写和函数的编写,体会matlab编程特点,掌握matlab 的编程基本方法。

要求:一.学习ppt教案的例题代码,能正确的输入、运行代码;二.写出如下各段代码的作用,将以下各段循环执行的代码,改为不需要循环的矩阵和数组运行,并使用tic,toc测试不同代码的执行时间:%程序1,文件名:ex2_2_1.mticdx = pi/30;nx = 1 + 2*pi/dx;for i = 1:nxx(i) = (i-1)*dx;y(i) = sin(3*x(i));endtoc以上程序实现将[0,2*pi]间隔pi/30分成60等分,x和y分别为61个元素的数组,y为计算sin(3x)的值。

以上程序可以使用简单的matlab数组计算实现:x2=0:pi/30:2*pi;y2=sin(3*x2);大家可以比较一下,x1和x2完全相同,y和y2也完全相同。

%程序2,文件名:ex2_2_2.mticA=round(2+rand(50,60)*6); 生成一个在[2,8]上均匀分布的50*60随机数组[X,Y]=size(A); 求出其大小;X=50,Y=60minA=A(1,1); 设最小值为矩阵A的第1行1列的元素for i=1:Xfor j=1:Yif A(i,j)<minAminA=A(i,j);minX=i;minY=j;endendend 以上程序按行、列搜索矩阵A的最小值,若当前值A(I,j)小,则将最小值设为当前值;[minA ,minX,minY] 输出矩阵最小值minA及矩阵最小值所在的行minX、列minY。

toc上述程序可以使用find函数及min函数实现;此时只需: minA=min(A(:));[minX,minY]=find(A ’==minA,1);%注意此处需将矩阵A 转置,因为matlab 中是按列优先搜索的,而题目的程序是按行有限搜索。

实验二C ++简单程序设计参考答案

实验二C ++简单程序设计参考答案

实验二C++简单程序设计练习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悉VC++6.0的集成开发环境。

2.了解C++在非面向对象方面的扩充。

二、实验内容1输入以下程序,进行编译,如果有错误,请修改程序,直到没有错误为止,并分析运行结果。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fun(int m,int &n){n=m*5;}int main(){int x,y;fun(3,x);fun(4,y);cout<<"x+y=<<x+y<<endl;return 0;}2, 编写一个程序,用来分别求2个整数,3个整数,2个双精度数和3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要求使用函数重载来完成。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x(int x,int y);int max(int x,int y,int z);double max(double x,double y);double max(double x,double y,double z);int main(){int a,b,c;double m,n,t;cin>>a>>b>>c;cout<<max(a,b)<<endl;cin>>m>>n>>t;cout<<max(m,n,t)<<endl;return 0;}int max(int x,int y){return x>y?x:y;}double max(double x,double y){return x>y?x:y;}int max(int x,int y,int z){int m;m=x>y?x:y;return m>z?m:z;}double max(double x,double y,double z){double m;m=x>y?x:y;return m>z?m:z;}3编写一个程序,任意从键盘输入两个字符,能将他们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高中物理-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练习(含答案)真题精做1.(福建卷)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cm。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川卷)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_____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 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 m/s2)。

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_______。

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模拟精做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按如图所示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格所示。

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综合实验答案第二套

综合实验答案第二套

综合实验答案第⼆套1.重量分析中过滤BaSO4沉淀时,最适宜的滤纸为:答案快速定性滤纸快速定量滤纸中速定量滤纸慢速定量滤纸2.在⽕焰上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中所盛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度的:答案3/42/31/21/33.发⽣电⽓⽕灾时,⾸先必须尽可能地:答案呼救或报警⽴刻跑开寻找合适的灭⽕器切断电源4.在使⽤真空系统后,关闭真空泵的⽅法是:答案切断电源即可切断电源,但维持系统真空度先切断电源,再使真空泵通⼤⽓先使真空泵通⼤⽓,再切断电源5.配制500 mL NaOH溶液时,量⽔最合适的仪器是:答案100 mL量筒500 mL烧杯500 mL试剂瓶移液管6.进⾏⽔蒸⽓蒸馏实验发⽣倒吸现象时,应马上采取的措施是:答案关掉冷却⽔冷却蒸馏烧瓶打开T形管夹⼦加⼤⽔蒸⽓发⽣器的蒸⽓发⽣量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答案进⾏陈化操作可减少混晶共沉淀沉淀的表⾯吸附作⽤是由于表⾯离⼦的⼒场未饱和所致ZnS在HgS沉淀表⾯上⽽不在BaSO4沉淀表⾯上后沉淀BaSO4沉淀要陈化,⽽Fe(OH)3沉淀不要陈化沉淀反应后⽴即过滤可防⽌后沉淀8.利⽤蒸馏来分离液体混合物时,相关组分的沸点差应不⼩于:答案40℃10℃30℃20℃9.下列使⽤托盘天平的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称量物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

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到托盘上称量。

调整天平时,应先将游码放在刻度尺中间,然后调节左、右螺丝。

加砝码时应按其质量由⼩到⼤的顺序添加,最后移动游码。

10.⽔蒸⽓蒸馏分离有机物时,被馏出的有机物:答案饱和蒸⽓压⽐⽔⼩在⽔中的溶解度⼤在⽔中的溶解度⼩饱和蒸⽓压⽐⽔⼤11.四氯化碳灭⽕器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其主要原因是:答案⾼温时四氯化碳分解,⽣成光⽓;⾼温时四氯化碳分解,⽣成⼆氧化碳;⾼温时四氯化碳分解,⽣成氯化氢;⾼温时四氯化碳分解,⽣成氯⽓;12.⽤⽆机盐类⼲燥剂⼲燥有机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答案按照⽔在该液体中的溶解度计算加⼊⼲燥剂的量;仅加少许⼲燥剂以防产物被吸附;待⼲燥液体中先加⼊少量⼲燥剂,旋摇后放置数分钟,观察⼲燥剂棱⾓或状态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补加;尽量多加些⼲燥剂,以利充分⼲燥;13.减压蒸馏时,蒸馏瓶内液体的体积⼀般不要超过蒸馏瓶容积的多少?答案3/42/31/21/314.在减压蒸馏时为了防⽌暴沸,应向反应体系:答案控制较⼩的压⼒加⼊沸⽯引⼊⽓化中⼼加⼊玻璃⽑细管引⼊⽓化中⼼通过⽑细管向体系引⼊微⼩⽓流15.下列有关沉淀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答案⽤纯⽔洗涤AgCl沉淀⽤稀HCl洗涤硅酸沉淀进⾏陈化操作可减少混晶共沉淀沉淀Fe(OH)3时要陈化16.某有机化合物在⽔中的溶解度较⼩,⽽在环⼰烷、氯仿、⼄酸⼄酯和丙酮中均有较⼤的溶解度,应选⽤下列哪组混合溶剂重结晶?答案⼄酸⼄酯+⽔丙酮+⽔氯仿+⽔环⼰烷+⽔17.⽤适宜的装置吸收实验中产⽣的有害⽓体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答案将⽓体⽤橡⽪管导⼊吸收液中将⽓体⽤玻管导⼊吸收液中将⽓体⽤⼀端连有玻璃漏⽃的橡⽪管导⼊液⾯下将⽓体⽤⼀端连有玻璃漏⽃的橡⽪管导⼊临近液⾯处1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答案⽤25mL移液管量取14.8mL溶液;⽤⼴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4.2 ;⽤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硫酸;⽤托盘天平称量25.2g氯化钠;19.下列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答案使⽤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应将试纸浸⼊溶液中;配制⼀定浓度的盐酸溶液,先量取⼀定体积浓盐酸注⼊容量瓶中再加蒸馏⽔⾄刻度线;⽤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药品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液⾯使与刻度线相切将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20.能很好分离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混合物的⽅法是:答案⽔蒸⽓蒸馏重结晶分馏减压蒸馏21.⽤于滴定操作的锥形瓶需事先进⾏的处理是:答案⽤被滴定的溶液洗⼏次⽔洗后⼲燥⽤被滴定溶液洗⼏次后⼲燥⽤蒸馏⽔洗⼏次22.移液管和容量瓶的相对校准:⽤25 mL移液管移取蒸馏⽔于100 mL容量瓶中,重复四次。

操作系统实验答案-实验2Linux的基本操作及vi的使用(答案)

操作系统实验答案-实验2Linux的基本操作及vi的使用(答案)

实验二Linux的基本命令操作及vi的使用实验目的:1、熟悉Linux操作系统环境2、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结构3、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4、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组织方式5、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以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实验内容及要求:1、登陆实验室的Linux服务器。

启动电脑,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在“开始”-〉“运行"中输入“Telnet 10。

200.41。

178”,即可登陆实验室的Linux服务器.在“Login:”提示后输入“stu”+学号(如02号同学输入stu02),按下回车键。

在“Password:”提示后输入“123”(注意输入密码时屏幕上不会有“*”等符号出现,这和Windows 不同),按下回车键,若出现“[os@ root os]$”或“—bash—2.05b$”,表示已成功登陆系统,可以开始输入指令操作。

思考:(用pwd指令)查看自己登陆后位于Linux的哪个目录,写出该目录的路径,与自己周围的同学比较,看是否相同.(可查阅Linux资料了解“/home”目录的功能介绍)2、在Linux中进行以下基本操作:1)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自己姓名首字母缩写+学号后3位数)的子目录.写出你所用的指令.(例如:mkdir zq000 )2)进入刚创建的子目录环境下。

(提示:指令cd)3)在刚创建的子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abc.txt的文件。

写出你所用的指令。

(提示:新建文件的指令是touch)4)将/目录下(即根目录下)的welcome.txt文件复制到自己的子目录下,写出你所用的指令。

cp –i /root/stu62/abc.txt /home/welcome。

txt5)写出welcome.txt文件的内容。

(提示:用cat指令查看)Hello, Boys and girls , welcome to the wonderful Linux world!3、在Linux中进行以下基本操作:1)进入自己的主目录。

实验二-重结晶答案

实验二-重结晶答案
停泵时,要先打开放空阀,再停泵,可剂冲洗结晶再抽滤,除去附着的母液。抽滤和洗涤后的结晶,表 面上吸附有少量溶剂,因此尚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固体的干燥方法 很多,可根据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及结晶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以下 几种:空气晾干的;烘干(红外灯或烘彩);用滤纸吸干;置于干燥器中 干燥。
注意——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 5% 以下的固体有 机混合物的提纯。从反应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 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然后再重结晶提纯。
三、实验步骤
1、溶剂选择:水 2、制热饱和溶液
天平称取 2 g 乙酰苯胺样品,放于 150 锥形瓶中,加入 约 70 水,用电热套加热至沸腾。用玻璃棒搅动,使固体 溶解。若有未全溶固体,可补加少量热水,至全溶 (可能 会有不溶杂质)。 3、脱色
➢ 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 ➢ 低温时溶解度小; ➢ 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 ➢ 溶剂应容易与重结晶物质分离; ➢ 溶剂应无毒,不易燃,价格合适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2、制热饱和溶液
制热饱和溶液时,溶剂可分批加入,边加热边搅拌,在溶剂沸点温度下, 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多加2O%左右 (这样可避免热过滤时,晶体在漏斗上 或漏斗颈中析出造成损失)。切不可再多加溶剂,否则会损失产品或冷后析不 出晶体 (有机溶剂需要回流装置)。
一、实验目的
重结晶
1、了解重结晶原理,初步学会用重结晶方法提纯固 体有机化合物。 2、掌握热过滤和抽滤操作。 重结晶是纯化精制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手段。
二、基本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是温度升高, 溶解度增大。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 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 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或者相 反,从而达到分离、提纯之目的。

MATLAB实验二运算基础答案

MATLAB实验二运算基础答案

实验二、MA TLAB运算基础一、实验目的掌握MA TLAB各种表达式的书写规则及常用函数的使用。

掌握MA TLAB中字符串、元胞数组和结构的常用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设有矩阵A和B,A=[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18 19 20;21 22 23 24 25],B=[3 0 16;17 -6 9;0 23 -4;9 7 0;4 1311]1)求它们的乘积C2)将矩阵C的右下角3x2子矩阵赋给D>> A=[1:1:5;6:1:10;11:1:15;16:1:20;21:1:25];B=[3 0 16;17 -6 9;0 23 -4;9 7 0;4 13 11];...C=A*B,D=C(3:5,2:3)C =93 150 77258 335 237423 520 397588 705 557753 890 717D =520 397705 557890 7172、完成下列操作1)求[100,999]之间能被61整除的数及其个数(提示:先利用冒号表达式,再利用find和length函数。

)>> A=[100:999];B=find(rem(A,61)==0),B_total=length(B)B =23 84 145 206 267 328 389 450 511 572633 694 755 816 877B_total =15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提示:利用find函数和空矩阵。

)>> a=['MA TLAB is important'], b=abs(a); c=find(b<=90 & b>=65) , a(c)=[],a =MA TLAB is importantc = 1 2 3 4 5 6a =is important⑶已知A=[23 10 -78 0;41 -45 65 5;32 5 0 32;6 -5492 14],取出其前3行构成矩阵B,其前两列构成矩阵C,其左下角3x2子矩阵构成矩阵D,B与C的乘积构成矩阵E,分别求E<D、E&D、E|D、~E|~D。

实验二 UML用例图建模参考答案

实验二  UML用例图建模参考答案

1. 找出actor和外部系统,确定系统边界.参与者:呼叫者、邮箱用户2. 主要功能分析(参与者期望的系统行为等)(1). 呼叫者保留信息(留言).(2). 邮箱用户管理信息: 收听/存储/删除.(3). 邮箱用户更改问候语.(4). 邮箱用户更改密码.3. 初步找到的用例呼叫者:保留信息邮箱主人:接收信息、更改问候语、更改密码4. 进一步寻找用例邮箱主人:登录邮箱呼叫者、邮箱主人:拨打邮箱号码5. 分析用例之间的关系本例较为简单,只使用“包含关系”即可.6. 绘制初步用例图7. 编写每一个用例的脚本8. 区分脚本中的主事流或异常情况事件流9. 细化用例图,完成用例模型(略)用例1: 拨打邮箱号1. 呼叫者拨打语音邮件系统的主号码.2. 语音邮件系统发出提示音:输入邮箱号码并加#号.3. 呼叫者输入接收者的邮箱号.4. 语音邮件系统发出问候语:已进入XX的邮箱,请留言. 用例2: 保留信息1. 呼叫者完成邮箱号输入操作.2. 呼叫者说出信息.3. 呼叫者挂断电话.4. 语音邮件系统将记录的信息存放在接收者的邮箱中. 用例3: 登录系统1. 邮箱用户完成邮箱号输入操作.2. 邮箱用户键入密码并后跟#键.(默认号码与邮箱号相同)3. 语音邮件系统播放邮箱菜单:按1键接收信息.按2键更改密码.按3键更改问候语.用例4: 接收信息1. 邮箱用户完成登录操作.2. 邮箱用户选择“接收信息”菜单选项.3. 语音邮件系统播放信息菜单:按1收听当前信息; 按2存储当前信息; 按3删除当前信息;按4返回邮箱菜单.4. 邮箱用户选择“收听当前信息”菜单选项.5. 语音邮件系统播放当前新信息,若无新信息,播放当前已有信息.(注意: 只播放,不删除)6. 语音邮件系统播放信息菜单.7. 用户选择”删除当前信息”,则信息被永久删除.8. 继续执行第3步.用例4变体#1: 存储一条信息1.1 以第6步作为开始.1.2 用户选择“存储当前信息”.1.3 当前信息从新信息队列中删除并添加到旧信息队列中.1.4 继承执行第3步.用例5: 更改问候语1. 邮箱用户完成登录操作.2. 邮箱用户选择“更改问候语”菜单选项.3. 邮箱用户说出新的问候语.4. 邮箱用户按下#键.5. 邮件系统设置新的问候语.用例5变体#1: 在确认前挂断电话1.1 以第3步作为开始.1.2 邮件用户挂断电话.1.3 邮件系统保留旧的问候语.用例6: 更改密码1. 邮箱用户完成登录操作.2. 邮箱用户选择“更改密码”菜单选项.3. 邮箱用户输入新的密码.4. 邮箱用户按下#键.5. 邮件系统设置新的密码.用例6变体#1: 在确认前挂断电话1.1 以第3步作为开始.1.2 邮件用户挂断电话.1.3 邮件系统保留旧的密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数据描述(基本数据类型及运算符)答案
编程及调试实例2-1改正错误后的程序
#include <std io.h>
void main( )
{
int celsius, fahr;
fahr = 100;
celsius = 5 * (fahr - 32) / 9;
printf("fahr = %d, celsius = %d\n", fahr, celsius);
}
编程及调试练习2-1:源程序
(1)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celsius, fahr;
fahr = 150; /*只改变fahr的值*/
celsius = 5 * (fahr - 32) / 9; /*celsius = 5 * (fahr - 32) / 9与上面的实例完全一样*/ printf("fahr =%d, celsius = %d\n", fahr, celsius);
}
运行程序后,输出:
fahr = 150, celsius = 65
(2)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celsius, fahr;
fahr = 150; /*fahr的值仍为150*/
celsius = 5*fahr / 9 - 5*32 / 9; /* celsius的值的计算方法从数学上看与(1)的完全一样*/ printf("fahr =%d, celsius = %d\n", fahr, celsius);
}
运行程序后,输出:
fahr = 150, celsius = 66
(3)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celsius, fahr;
fahr = 150; /* fahr的值仍为150*/
celsius = 5 / 9*(fahr–32); /* celsius的值的计算方法从数学上看与(1)和(2)的完全一样*/ printf("fahr =%d, celsius = %d\n", fahr, celsius);
}
运行程序后,输出:
fahr = 150, celsius =0
原因分析:
从数学上看,以上三个程序的输出结果应该完全相同,但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同学们掌握C的运算规则就可以找到答案。

在此应注意两点:一是整型数据与整型数据进行运算时,结果取整型(小数部分被舍弃掉);二是运算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思考与进一步练习:
以上已知摄氏温度,求对应的华氏温度的程序,得到的华氏温度是近似值(有时甚至相差较大),若要得到精确华氏温度值,应定义什么数据类型?计算华氏温度的赋值语句应如何写?
编程及调试练习2-2:源程序
(1)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celsius, fahr;
celsius = 26;
fahr= 9/5*(celsius + 32);
printf("celsius = %d, fahr = %d\n", celsius, fahr );
}
运行程序后,输出:
celsius = 26, fahr =58
(2)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celsius, fahr;
celsius = 26;
fahr= 9*celsius/5 + 9*32/5;
printf("celsius = %d, fahr = %d\n", celsius, fahr );
}
运行程序后,输出:
celsius = 26, fahr =103
(3)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int celsius, fahr;
celsius = 26;
fahr= 9*(celsius + 32)/5;
printf("celsius = %d, fahr = %d\n", celsius, fahr );
}
运行程序后,输出:
celsius = 26, fahr =104
如何求摄氏温度65°C所对应的华氏温度?
答:将以上程序中的语句celsius = 26;改为celsius = 65;,即是求摄氏温度65°C所对应的华氏温度。

★通过以上练习,分析产生不同运行结果的原因,思考并总结得到精确且完全一致结果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