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段的线路配置与工艺设计
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

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一、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话说这天,货车车辆段的领导们正在开会,讨论如何布置这个大家伙。
领导们都是老司机了,对这个可是如数家珍。
他们说:“咱们得把这个车辆段布置得像个家一样温馨,让货车司机们住得舒舒服服的。
”于是,他们就开始商量起来。
他们决定要把车辆段分成几个区域,就像家里的卧室、客厅、厨房一样。
然后,他们又想,既然是家,就得有绿化,所以他们在车辆段的四周种上了绿树和花草,让整个车辆段都充满了生机。
接下来,他们开始考虑车辆的停放问题。
他们说:“咱们得把车辆停得整整齐齐的,就像家里的自行车一样摆放得有条不紊。
”于是,他们就设计了一个宽敞的道路,让车辆可以轻松地行驶和停放。
他们还考虑到了货车司机们的休息问题。
他们说:“咱们得给货车司机们准备一个舒适的休息区,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于是,他们就在车辆段的一角建了一个小公园,里面有长椅、凉亭和健身器材,让货车司机们可以在闲暇时刻去那里放松一下。
二、主要车间工艺设计货车车辆段的主要车间有很多,比如发动机车间、车架车间、涂装车间等等。
这些车间的设计都是为了让货车司机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
发动机车间的设计非常讲究。
他们说:“发动机就像是货车的心脏,得好好保护它。
”于是,他们在发动机车间里安装了很多先进的设备,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而且,他们还在车间里设置了一个专门的保养区,让货车司机们可以随时对发动机进行保养。
接下来,车架车间的设计也非常用心。
他们说:“车架就像是货车的骨架,得结实才行。
”于是,他们在车架车间里采用了很多高强度的材料,确保车架的质量。
而且,他们还在车间里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检测区,让货车司机们可以随时检查车架的质量。
涂装车间的设计也非常贴心。
他们说:“涂装就像是给货车换上了一件新衣服,让它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于是,他们在涂装车间里采用了最新的涂装技术,让货车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涂装。
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

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哎呀,你们说这个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真是让人头疼啊!不过别着急,我来给你们说说,保证让你们轻松理解。
咱们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货车车辆段。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专门停放货车的地方。
这个地方呢,要够大,够宽敞,方便货车的进出和装卸货物。
所以呢,咱们在设计这个车辆段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车辆段的总平面布置。
这个布置呢,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房间布局一样,要合理分配空间,让每个人都能舒适地生活。
所以呢,我们在设计这个布置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货车的数量、大小、形状等因素,把空间分配得合理又美观。
说到主要车间工艺设计,那就更加复杂了。
因为每个车间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所以设计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呢,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一定能做出让大家满意的结果。
咱们要明确每个车间的功能。
比如说,有的车间是用来装货的,有的车间是用来卸货的,还有的车间是用来维修保养的。
不同的车间有不同的需求,我们要根据这些需求来设计车间的布局和工艺流程。
咱们要考虑物料的流动。
在工厂里,物料的流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让物料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实现生产的连续进行。
所以呢,我们在设计车间的时候,要考虑到物料的进出口位置,以及如何避免物料的堵塞和浪费。
咱们还要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效率。
在工厂里工作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要让他们既安全又高效地完成工作。
所以呢,我们在设计车间的时候,要考虑到人员的通行路线、工作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让大家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好了,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实呢,这个过程就像是搭建一个房子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施工和装修。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房子既美观又实用。
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下次再见啦!。
[精编]成都地铁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设计要求(正式版)
![[精编]成都地铁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设计要求(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7f6668c8d376eeaeaa31da.png)
成都地铁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设计要求(正式版)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设计要求参编单位及人员名单(车辆基地总图及工艺)主要参编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员:阳丁山梁波李冬竹王明霞李儒英姚雪梅主要参编人员:(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宇王尹马骞付笠刘振丰汤徐张定文李强胡兴宇陈后良陈礼周军峰涂一麟耿成帮高承敏曾建谢波蔡冬兴谭成中魏玉龙本标准审核人:陈华银时亚昕周勇义彭宝富蒋岿松凌喜华朱均本标准审批人:张智目录:1 一般规定22 车辆基地的功能与规模33 车辆基地的总平面设计64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105 车辆检修设施166 综合维修中心237 物资库258 生产办公289 后勤服务设施3010 车辆段资源共享3211 绿化设计3412 库内和库外标志标线42车辆基地设计应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必要的生活设施等。
在《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地铁车辆基地的建设经验以及运营管理地方规定,提出以下成都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总体技术要求,以指导成都地铁新线车辆段的设计。
本手册适用于成都地铁(含100km/h以上速度市域快线)新建车辆基地,但不包含有轨电车停保基地。
1一般规定1.1车辆基地的布局要综合考虑场地条件、利于列车运行组织、减少列车空走距离、增加夜间空窗作业时间、救援抢险及资源共享等条件。
1.2车辆基地选址要考虑到整个线网管理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大架修车辆基地选址要考虑便于资源共享各条线的合理利用,便于车辆的运送和工程车的转线,并应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车辆基地至终点站的长度大于20km时,宜另外设置停车场。
1.3车辆段的位置宜设在交路折返点附近,以便于列车的出发和进段,减少列车的空车走行距离,有利运营。
1.4车辆基地内的建筑物布置应适当集中,单体应尽量整合,并结合规划条件,对于有开发价值的地块做好预留。
苏州市轨道交通天平车辆段的线路配置与工艺设计分析与思考

辆段使 用 中的 实际状况 ,分析线路 配置和 工艺设计 ,并进行探 讨。
【 关键词 l 线路配置 ;工艺设计 ;分析
1天平车辆段 与综合基地功 能定位 和任务 苏州 市轨道 交通 一号线 为苏州 市轨 道交通 网中东 西向的主 干 线 ,起 点位 于吴中区木渎站 ,终 点位于 工业园区的钟南街站 ,线路 全长 2 5 . 9 2 7 k m 。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中车辆运用检修设施 的设置原则 , 在一号线线 路起点站建设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架修 、月修 、 日 检 、临修、停车等任务 的全部功 能,并设机 电设备系统综合 维修 基地 。 2天平车辆段 的线路配置
2 . 1线 路 配 置
苏州轨道交通天平车辆段根 据生产需要和所担负 的任务 范围设 置 了以下线路 :( 1 )连接线路 :入 段线 、出段线;( 2 )辅助线路 : 调机停 放线 、牵出线 、材料装卸线 ;( 3 )作业线路:列检作业线 、 月检作 业线 、定修线、临修线 、大 、架 修线;( 4 )辅助作业线路 : 清洗线 、吹扫线、不落轮镟修线 ;( 5 )试验线路:静态调试线 、动 态试车线 。 2 . 2天平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现状及其特 点 2 . 2 . 1布 置 现 状 天平车辆 段与综 合基地 地块 呈狭长方形,东西宽约 3 0 0 m,南北 长约 9 0 0 m 。段 内运用库和联合车库为尽头式 ,运用库与联合车库呈 纵列式布局 。房屋布 置按功能分区 ,运用库布置 在车辆段的北段 , 联合车 库布 设于车辆段的 中部 ,位 于出入 段线及车辆段的咽喉 区西 侧 。办 公生 活房屋集 中布置于车辆段 中部咽喉区东侧 。综合基地及 物资总库布 置于联合车库的南端 ,有单独 的公路出入 口方便进 出车 辆段 。工程 车与调机 库合并设置 ,布置 于联合 车库的南端 ,压缩空 气站、动调 实验 间等辅助 房屋布置于运用库和联 合车 库之间 。洗车 线与镟轮线 设计为 贯通式,靠近车辆段头部 的出入段 线东侧,两端 皆从 出入 段线上' 出 岔 。试车线设于车辆段 最西侧,长约 1 2 3 7 m 。于 运用库和联合 车库 的头部各设牵 出线一条 ,以满 足段 内调车作业 的 需要, 另外 ,还布置 了材料线 以供材料和设备 的装卸和运输 。平板车 停 放 线 布 置 在 运 用 库 西 侧 。见 图 1 。
北京地铁6号线五里桥车辆段方案设计

A 为支柱换算截面积,A =2279.5
0
0
c m 2;y0 为 换 算 截 面 积 重 心 轴 至 截 面
边 缘 的 距 离 , y0=21 cm ;I0 为 换 算
截 面 对 其 重 心 轴 的 惯 性 矩 ,I 0 =
岔尖位置 变坡点 折返线 信号转换
图 4 压道岔信号转换示意图
车 能 力 3 2 列 。运 用 库 东 侧 布 置 尽 端 式不落轮镟库和洗车库。
( 5) 联 合 检 修 库 布 置 于 运 用 库 西侧,由东向西依次布置 2 线月检 库、1 线静调库、1 线吹扫库、2 线 定临修库及辅助检修车间。
求,站后折返线必须满足 215 m 的 安 全 距 离 的 要 求( 6 号 线 选 用 8 辆 编 组 B 型 列 车 ,全 长 约 1 6 0 m);同 时 , 车辆段内还要有至少 175 m 的平坡
右 转 7 1 °4 4 ′1 4 ″ ,转 向 北 方 向 ,再 以 半 径 2 0 0 m( 缓 和 曲 线 长 2 0 m)的 曲 线 左 转 3 3 °4 9 ′0 5 ″ ,转 向 西 北 方 向,进入车辆段。
或缓坡以便信号转换。
2.3.2 线 纵 断 面 设 计
2.2 车辆段布置方案的比选
出入段线自 6 号线一期工程终
根 据 车 辆 段 所 在 地 块 的 情 况 , 点 站 草 房 站 引 出 后 ,先 以 2 ‰ 的 下 坡
在规划地块内规划了 3 种布置方案 延伸;满足折返线 215 m 的长度要
( 图 2),结 合 出 入 段 线 及 其 他 控 制 因 求 后 开 始 上 坡 , 纵 坡 为 3 5 ‰ , 坡 长
两条西出入段线在草房站东端
接 轨 ,位 于 正 线 之 间 ,出 站 后 以 半 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内线路的布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内线路的布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内线路的布置陈义志汪履直摘要:通过设计实践,并借鉴若干城市地铁的设计经验,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总图布置和段内各种功能线路布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段内基线可采用7号道岔辙叉角的倍角设计以及月检线,尽头式洗车线同时接通出入线和牵出线等具体实施意见.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线路;布置车辆段(停车场)内有各种功能的库房及其相应线路,对库房进行合理组合,对线路按线群,线束布置是总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它对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各地若干车辆段设计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车辆段内各种功能的线路及其相互间作业联系进行分析,以寻找合理的线路布置方案.1车辆段站场平面布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是保障车辆正常运营所必需的设施,是车辆的运用整备和检修的场所.车辆段与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等共设于一处,组成车辆基地.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基地的设置取决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车辆基地布局及资源共享规划的确定,由此该车辆基地的功能及其作业范围也随之确定.车辆段是个大型地面建设工程,其占地面积较大,对车辆段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的方针,并以线路的运营条件和车辆技术参数为依据,由相关专业提供全线需要的配属列车数,合理确定车辆段建设规模,确定承担车辆运用设备设施和检修设施的线路数量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当车辆段段址选定后,依据所确定车辆段功能及其建设规模,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进行站场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图中首先要确定出入线数量及其与接轨站衔接布置方案.出入线从地下车站爬上地面或者高架车站落到地面后,应在适当位置确定车辆段的设计起点.站场平面布置要满足车辆运用和检修的作业要求,对各项设备设施进行分区布置,以运用整备库和检修库为核心,对陈义志: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轨道工程设计研究所,工程师,南京21O017 两库房相互位置进行方案比选,包括顺向并列或错列布置方案.平面图中还需要对综合维修中心,物资仓库,综合办公楼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布置,同时要对段内道路进行设计.段内线路布置要以出入线及其延伸线为基线,以库房功能划分线群,以库的横跨内线路设线束,达到线路布置紧凑,减少进路交叉和作业干扰,保证段内行车作业安全.车辆段运用库与检修库相互位置主要取决于段址地形条件.一般情况下优先将两主库沿出入线延伸顺向并列,由此主库集中,作业顺畅,段内调车行程短,方便管理,但因线路多,咽喉道岔区长,使整个场坪增长.当段址地形狭长,可因地制宜将两主库按逆向错列布置于段址的两端,有效地利用用地范围,但存在段内调车行程长,管理分散的问题.2各类线路的布置2.1出入线出入线一般是按双进路设计,坝代墟市轨叠交癌5/2009MODERNURBANTRANSITI—l 一上任但规模不大的辅助停车场也可设一条出入线.为保证行车作业安全,出入线与正线设计为立交,但上海个别停车场的出入线与正线采用平面交叉.有些出入线的平,纵断面设计条件较差,其最小平面曲线半径采用l80m,其纵坡设计均较陡.如某车辆段出入线设在38.5‰纵坡上,其坡段长560m.出入线应为列车留有信号(列车驾驶模式)转换作业的长度.车辆段咽喉道岔区头部的两条平行的线路间一般都设有一组交叉渡线或"八"字型单渡线,这不仅是场内行车进路所必须的,还能实行出,入线临时调整进路按双方向运行.对接轨于侧式站台车站的出入线,如果其中一条以立交跨越正线,就没有必要在站前再设置一组交叉渡线.如图l所示.图1"八"字型单渡线2.2停车列检线停车列检线包括停车线,列检线,由于其功能相近,通常设在同一库(棚)内.停车列检线群的设计必须保证列车出,入段顺畅,每条线路都应接通出,人线,有条件时宜以出,入线设置2个线群,使2线出入作业量较为均衡.此外,依车库跨线路数,按线束型布置,这不仅使咽喉区布置紧凑,也有利于接触网的布设.停车列检线一般设计为尽头式, 每股道可设置l~2列位;但当地形条件许可时,可为贯通式,每股道可按2~3列位设置.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将段内基线在库前采用7号道岔辙叉角的倍数布置会比任意转角有利,可缩短咽喉道岔区长度.但当线路较多时,对道岔区最外侧线路因倍角增加,将导致道岔后曲线增长,因此, 最外侧线路道岔后曲线转角宜以4~5倍辙又角为限.若利用咽喉区始端交叉渡线的2条交叉线(侧向) 延伸布置线群,其咽喉区长度往往要比利用两平行线(直向)延伸要短,但线束的线间距会有扩大.当段址使用面积受到限制时,以上的布置形式上可以获得缩短咽喉区长度的效果.2.3月检线国标《地铁设计规范))把月检线列入车辆运用整备设施,认为月检线具有停车功能,而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则把月检线列入车辆检修设施.不论月检线与运用库组合或与检修库组合,每条月检线都需挂设接触网,因此,月检线应该与出入线有直接的通路,以使按计划进行月检的列车从线上能直接进入月检库.同时月检线还需接通牵出线,以满足需要转线的列车利用牵出线行驶于停车列检库与月检库之间.当地形条件允许,可将月检线群逆向布置在停车列检库的道岔区前方,即把2个库对向共用一个咽喉区,列车在2个车库问行驶不需经由牵出线转线,这也是较优的布置方案.当地形条件要求将运用整备库与检修库按逆向错列布置时,无疑应将月检线与停车列检库并列设置.24洗车线和不落轮镟轮线洗车线有设计为贯通式和尽头式2种类型.贯通式洗车线位置一lI昌MODERNURBANTRANSIT5/2009l贝代馒市轨值交通般并联在入段线的外侧,两端分别与入段线和运用库前咽喉区头部连通.洗车线有效长度范围应是一条独立作业进路,不和其他作业交叉.尽头式洗车线可单独设置在停车列检库外侧,也可与不落轮镟轮线并列(组合库),位于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的中间,但尽量使场内道路在洗车线有效长度外.同时该两线束的连接线宜与出(入)场线,牵出线都能联通,这既保证了列车人段时直达洗车线,也可利用牵出线转线于运用库与洗车线(或镟轮线)之间.2.5检修线当检修线(库)与停车列检库为顺向并列布置且设有牵出线时,检修线群集中在牵出线上引出后分线束伸向各自车库内.由于待检修列车自身不具有动力行驶能力,需采用调机进行牵引推送,调车作业均经牵出线转线于各车库之间.大,架修库可与定临修库,月检库顺向并列组合成联合检修库.也可依据地形条件以联接线延伸至一个合适位置分线设库,并配合设置油漆线(库)和待修线.油漆线(库)拟在大,架修库旁适当位置单独出岔设置,也可设在大,架修库内.静调线,吹清扫线可与定临修线,月检线组合成联合检修库,库前为同一个咽喉区的线群.根据工艺流程,为减少调车行程,宜将该两库(线)置于月检线(库)与定临修线(库)的中间.吹清扫线也可单独布置在检修库的外侧,线路在检修线群咽喉区外侧梯线上出岔,尽量减少库间调车行程.当联合检修库与停车列检库逆向错列布置时,需在与出入线并行的牵出线上出岔,顺停车列检库方向的外侧设置走行线,再在走行线上逆向布置道岔线群延伸至检修库. 该段走行线还需平行设置一条机走线并互为贯通,其有效长度均满足远期列车长度加调机长度加安全距离.走行线尽端需设机待线.2.6工程车线及平板车线工程车线是为工程车辆及轨道车,调机而设置的.段内工程车线(库)可设置在运用库与检修库的线群之间的空隙地段,该线往往在运用库咽喉区外侧的线路上出岔,这可保证工程车能直接出库上线,也便于调机与牵出线有直接通路.平板车线一般设置在检修线群的外侧或在牵出线上逆向出岔,同时其线位宜靠近综合维修中心,以方便路料及机械设备装车,及时上线,尽量避免走"之"字路线.在地形困难条件下,也可将工程车线及平板车线以一个线束在基线的出段侧出岔,集中设置在运用库或检修库的咽喉道岔区外侧. 2.7牵出线牵出线是供段内调车作业而设的线路,该线路应集中在牵出线上出岔.即便是实现全自动化运行线路的车辆段,牵出线也应作为段内全自动化运行区和人工驾驶区的联络线路,以实现驾驶模式的转换.牵出线数量应根据调车作业方式和工作量确定,一般为一条.对仅承担列车运行,停放,列检工作并有洗车线的停车场,应根据出入线的通过能力情况决定是否设置牵出线.在困难条件下,牵出线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在地铁设计规范中没图2车辆段总平面示意图有具体规定,因此,在设计操作中有按车场线的规定设置,但宁大勿小.2.8贯通式走行线对车辆段内设置贯通式走行线是值得探讨的,这是为牵引人段的故障列车或新购列车的动力车转线而设.但一般车辆段没有设置该贯通式线路,是考虑在有条件的正线车站内让动力车转线换向后将故障列车或新购列车推送入段.当需设置贯通式走行线时,一般设在检修线群最外侧并靠近试车线.当停车列检库设为贯通式时,宜在车库外侧设置一条走行线,以连接两端咽喉道岔区,便于列车转线走行.2.9试车线为减少调车行程,避免列车转线而切割出入线,试车线宜设在联合检修库外侧的适当位置.但限于试车线设计条件或者地形条件,在段址内往往先选择试车线线位,再进行车辆段总图布置.2.10列车转向设施列车转向设施的类型和位置应视地形,总图布置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采用迂回线或三角线型式,迂回线可结合段内两主库并列布置总宽度,在主库两侧线束最外线路上出岔,采用许可的最小平面曲线半径,部分线段可以为地下线.2.1材料线有条件与国铁或铁路专用线接轨的车辆段内,宜靠近铁路设置材料装卸线.若材料线旁有装卸机械作业和物资堆放,要留有足够的面积,同时材料线应和材料库相邻.图2是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总平面布置示意图.3结束语车辆段是城市轨道交通必需的设施.车辆段内不同功能和作业内容的各种线路,通过合理的总图布置,将这些线路按功能划分作业区域,达到满足工艺要求,方便使用,方便管理和技术经济合理的目标,这是城市轨道交通站场专业设计的根本任务.收稿日期2008.09.12坝代擅市轨娼交匾5/2009MODERNURBANTRANSITII;。
太原轨道交通2 号线贾家寨车辆段工艺设计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1年第20期·99·文章编号:2095-6835(2021)20-0099-01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贾家寨车辆段工艺设计朱勇辉(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7)摘要:结合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贾家寨车辆段的实际情况,对车辆段的工艺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中图分类号:U279文献标志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21.20.0431工程概况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南北向的主骨架线。
初期建成一期工程,线路长23.647km ,设贾家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座,本线采用A 型车6辆编组,DC1500V 架空接触网供电,列车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 。
2全自动运行车辆段工艺设计2.1概述贾家寨车辆段为太原首个全自动运行车辆段,功能定位为定修段,承担本线初期配属车辆定临修及以下修程的检修任务,本线配属车辆的大架修任务由1号线马练营车辆基地承担。
2.2全自动运行区与非全自动运行区为满足列车全自动运行需求,将贾家寨车辆基地按需求划分为为自动控制区和非自动控制区。
并设置控制区转换线,满足人工驾驶向全自动运行区过渡的需要。
全自动与非全自动运行分区表如表1所示。
表1全自动与非全自动运行分区表序号名称属性备注1正线全自动运行区2车场线出入线全自动运行区3停车列检线4洗车线5牵出线模式转换区6定临修线非全自动运行区7吹扫线8周月检线9试车线10其他线路自动控制区包含停车列检库及咽喉区、洗车库,其余为非自动控制区。
自动控制区域与非自动控制区之间严格分区,采用物理隔离措施,出入口设置门禁。
自动控制区与非自动控制区之间设置驾驶模式转换区。
贾家寨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贾家寨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图2.3停车列检库变化2.3.1长度变化根据信号专业提资:停车列检库内每股道末端考虑15m 的保护距离,中间股道利用两股道中间的横通道作为保护距离,保证两车间距不得小于20m ,并结合柱网布置情况,停车列检库一线两列位长度为343.01m 。
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

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货车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及主要车间工艺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段的线路配置与工艺设计
1 概述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时、安全、舒适、较好利用城市地下或地上空间的特点, 受到国内众多大中城市的青睐。
许多城市在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方向和模式时, 都将轨道交通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
轨道交通车辆段是轨道车辆运用、保养、维修的基地, 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轨道交通车辆段设计得好坏, 能否满足功能需求, 就关系到轨道交通系统的工作质量和运营效率。
轨道交通车辆段一般由生产设施(包括运用设施和检修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办公生活设施。
2 轨道交通车辆段的线路配置
轨道交通车辆段根据生产需要和所担负的任务范围一般应设置下列线路。
(1) 连接线路: 出入段线;
(2) 停放线路: 列车停放线;
(3) 作业线路: 列检作业线、月检作业线、定修线、临修线、架修线(或大、架修线);
(4) 辅助作业线路: 外皮清洗线、吹扫线、油漆线、不落轮镟修线;
(5) 试验线路: 静态调试线、动态试车线;
(6) 辅助线路: 调机停放线、牵出线、材料装卸线、回转线、国铁联络线、救援列车线。
3 线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轨道交通系统所运用的轨道车辆技术含量大、自动化程度高。
与常规铁路车辆段相比, 线路配置更为复杂, 在工艺设计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 出入段线: 它是连接轻轨正线与车辆段的线路, 计算通过能力确定设置单线或双线。
一般车辆段应有 2 条出入段线, 以使进出列车无相互干扰, 或在信号、道岔等设备出现故障时, 不致影响正常运营。
尽头式车辆段宜采用双线, 贯通式车辆段在两端各设一条线路。
出入段线的出岔方式有平交和立交两种方式, 在满足运营需要的情况下, 可尽量采用平交方式, 以降低工程造价。
(2) 列车停放线: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是全日运营, 夜间列车须回段停放。
列车停放线的数量应按车辆配属数量减去所设计的检修列位(检修列位一般兼做停放列位) 来确定, 使所有列车夜间可以全部回段停放。
由于轨道交通列车编组较短, 设计时可根据不同的段型布置, 尽头式列车停放线长度按 2 列位(2 个编组), 贯通式列车停放线长度按3? 4 列位(3? 4 个编组) 考虑设计。
如果车辆段条件受到限制, 设计中也可考虑利用始发站、折返站站线夜间停放部分列车。
列车停放线数量应含备用列车停放。
(3) 列检作业线: 用于车辆的日常检查。
列检作业线的数量一般为运用车数的30% 计列, 并要求设置检查地沟, 检查地沟的长度应
满足最大列车编组长度。
线路长度可按2 列位或3 列位设计。
列车停放线和列检作业线的线间距要求不一样, 设计中可将列车停放线是吸起的, 所以Q J2 不能再次吸起, 只有第一路电源停电(即Q J1 失电) 的情况下, 再次来电,Q J2 才可以延时30 s 后吸起。
由第二路电源断电自动切换或手动切换为第一路电源时, 与原电路相同, 这时, 不需要Q J2 吸起。
由组合开关和交流接触器所构成的4 种电源切换方式的低压切换时间均未增加, 所以切换时间不会大于0. 15s。
在使用和维修电源线路时, 经常有一次性接触不良的现象, 比如, 闸刀或开关不太好用, 一次合闸不成功, 就有第2 次、第3 次合闸, 这样供电不稳定, 如果切换继电器Q J2 使用普通无极继电器, 瞬时来电它也要吸起, 一、二路电源势必频繁切换, 很容易损坏交流接触器、电源屏, 甚至会影响整个信号设备的正常使用。
使用JSBXC—850 型半导体时间继电器, 利用它延时30 s 等电源线路稳定后, 再进行电源切换, 即可避免上述现象。
这样改进后的电路, 第一路电源停电一段时间再次来电30 s 后, 既可切换为第一路电源供电, 实现主电源优先, 而且还可以人为地切换两路电源, 便于维修。
与列检作业线混合设置或分开设置, 这主要取决于段型布置。
为便于列检作业, 减少调车作业次数, 设计中也可采用所有线路设置检查地沟的方法, 但工程造价相应增加。
列检作业线应为平直线段。
(4) 其他检修作业线: 月检、定修、架修(或大、架修) 等检修作业线的数量根据检修工作量计算得出, 线路长度不宜采用多列位
设置, 一般采用一列位形式, 架修(或大、架修) 甚至可采用半列位(或一个单元) 方案。
月检、定修作业线要求设置检查地沟。
架修(或大、架修) 作业应根据不同的架车作业方式, 考虑是否设置作业地沟。
不解体作业的修程可考虑线路设置两层或三层作业面。
各检修作业线为平直线路, 库前应根据选用车辆型式, 设置25 m 左右的平直线段。
(5) 外皮清洗线: 为保持运用列车的清洁, 须设置列车外皮清洗线。
外皮清洗线有尽头式和贯通式两种布置形式, 以贯通式布置方式使用最为方便。
设计中采用固定式自动洗车机的清洗线要求满足清洗库前后各一列位长度, 清洗作业时不得影响其他列车的正常作业和运行。
一般情况下, 列车外皮清洗线单独设置, 不宜与列车出入段线共用。
(6) 不落轮镟修线: 是保证轨道交通车辆安全运行, 提高车辆运行效率的重要设备, 对于列车运行过程中因磨擦产生的擦伤、偏磨等不良故障, 可以在列车不解体的情况下进行镟轮作业, 从而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不落轮镟修线的长度应满足镟轮库前后各有一列位长度要求, 避免影响其他列车的正常作业和运行。
作业区段应为平直线路, 以保证镟轮精度。
(7) 牵出线: 用于车辆段内调车作业, 线路长度至少应满足一列位长度, 并设置于便于调车作业, 能与段内各线路连通的位置。
(8) 试车线: 列车经定修、架修或大修后, 要求在线路上进行动态试验, 检验列车维修后不同速度下的各种工况指标。
试车线一般靠近检修库, 便于列车上线试验。
试车线长度应满足列车高速运行要求
需要。
试车线线路上应设置一段检查地沟, 地沟长度不小于最大列车编组长度。
如果段型位置限制, 段内无法设置试车线, 设计中也可考虑利用夜间停运间隙, 在正线上进行动态试验。
(9) 回转线: 列车长期运行, 会产生轮缘偏磨。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在段内设置回转线。
利用列车在段停留时间, 上线运行, 以平衡轮对偏磨情况。
回转线可根据车辆段的地形和布置特点, 采用灯泡线或三角线, 也可根据出入段线的布置情况, 采用外八字形布置方式。
(10) 国铁联络线: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轨道交通车辆段内要求设置与国铁相连的联络线, 沟通轨道交通系统与国铁的联系, 用以解决轨道交通系统材料、大型设备的运输以及新车入段。
(11) 调机停放线: 用于停放和检修段内配属调车机车, 可根据配属的数量设置1? 2 条线路。
(12) 救援列车停放线: 救援列车由动力牵引设备、列车起吊及复位设备及人员输送设备组成固定编组, 用于线路故障的紧急救援。
(13) 底架清(吹) 扫线: 为进行列车定修及架修(或大修) 作业, 需设置底架清(吹) 扫线, 对运行后的列车底架和车下设备进行清洁, 以便列车解体和检修作业。
线路作业长度按 1 列位长度设计, 数量则根据检修工作量确定。
(14) 油漆线: 列车大、架修作业后一般应对车体重新喷漆, 线路长度可按列位或单元长度设计, 数量则根据检修工作量确定。
(15) 材料装卸线: 车辆段设置材料库, 存放供全段使用的原材、
备品、备件、工器具等, 应设计材料装卸线引入材料库区, 便于外购设备、材料、备品备件的运输。
4 分析与结论
(1) 大修问题: 一般来讲, 轨道交通系统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相对独立于铁路系统。
新线设计的新建车辆段应考虑大修设施。
车辆大修的检修周期相当长, 设备利用率比较低, 当有多条线路规划时, 则不必每个车辆段均设置大修设施, 可将几条线的车辆大修能力集中于某一个车辆段内, 也可单独设置大修厂, 车辆段不考虑大修设施。
当车辆段内设置大修设施时宜与架修设施合并设置, 以提高台位和设备利用率。
(2) 线路配置和总平面布置的关系: 轨道交通车辆段线路配置和设计的前提是要满足车辆运用和检修工艺的要求。
轨道交通车辆段内的线路数量多, 功能复杂, 设计中应根据所选定的段型位置及采用的线路技术指标, 优化车辆段平面设计, 满足功能需求。
段内咽喉区道岔布置应力求紧凑, 减少占地长度; 工艺设计时应考虑运用线路和检修线路分开布置, 减少迂回走行和交叉干扰;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 可将不同功能的线路进行组合或合并, 实现线路的优化配置。
车辆段是轨道交通系统中的用地大户, 同时其建设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据相当份额。
因此, 设计中要进行多方案比选, 优化车辆段线路配置, 合理选定车辆段用地范围, 满足运用和检修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