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

合集下载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爱国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爱国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爱国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

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1、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佚名《乌江》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4、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刘向《说苑·正理》5、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6、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7、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徐干《中论·赏罚》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1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12、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1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14、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17、前车覆,后车诫。

——《汉书·贾谊传》1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19、见善则迁,见过则改。

——《周易》2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1、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孟子·公孙丑上》22、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2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24、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2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2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2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1.以德立身,以德立国。

——《荀子》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4.以诚待人,以信取人。

——《论语》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左传》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诗经》10.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11.有志者事竟成,有缘人事更佳。

——《红楼梦》12.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易经》13.忠恕为先,礼法为辅。

——《孟子》14.知足常乐。

——《庄子》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礼记》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19.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

——《荀子》20.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3.愚公移山,志在千里。

——《列子》24.情人眼里出西施。

——《红楼梦》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8.大丈夫处世,当以义为先。

——《孟子》2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金瓶梅》3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论语》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32.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清照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34.能教育者不必为长者。

——《论语》3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记》3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37.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礼记》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诗句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诗句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诗句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像你自己不喜欢吃苦瓜,难道还硬要塞给别人吃吗?比如在和朋友相处时,你不想被嘲笑,那你也不要去嘲笑朋友呀!2. “百善孝为先。

”这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嘛!想想看,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长大后不孝顺他们说得过去吗?就像小羊都知道跪乳,我们更应该好好孝敬父母。

3. “言必信,行必果。

”这不就好比你答应了朋友一起去玩,那就得说到做到呀,不然以后谁还信你呢!像那个商鞅立木为信,这就是守信的好榜样啊。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哎呀呀,人生不就得自己努力向上嘛!就像那爬山的人,不一步步往上爬,怎么能看到山顶的美景呢?你不自强,谁能帮你一辈子呀!5.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可不是说真正的朋友交往不是天天腻在一起吃喝玩乐呀!而是像那清水一样纯净自然。

比如你和好朋友可能不常联系,但一有事对方肯定会帮忙。

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多简单呀!哪怕是一件小小的坏事也别去做呀,而小小的好事也要积极去做。

就像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这也是善呀!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难道我们只爱自己的家人吗?看到别的老人和孩子有困难,也应该伸出援手呀!这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

8. “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会让你有损失,谦虚可是会有好处的哟!你想想看,那些骄傲的人最后不都栽跟头了嘛,而谦虚的人总是能不断进步。

9.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一个有志向有骨气的人怎么会去做那些不道德的事呢!就好比你再饿,也不会去吃别人轻蔑给你的食物呀!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哇塞,那些伟大的人不就是这样嘛!总是为大家着想,把自己放在后面。

我们也应该有点这样的精神呀,不能只想着自己开心呀!我觉得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诗句真的太有道理了,它们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要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那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3、熟能通其窍,精能尽其妙。

——杜甫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文》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孝养》7、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8、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1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1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座右铭》12、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13、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1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1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1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19、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胃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韩非子20、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21、阅世虽深有血性,不使人事磨锋芒。

——龚自珍2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性恶》23、精神畅快,心气和平。

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梅兰芳24、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2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26、百闻不如一见。

——《后汉书》27、大胆的想像,不倦的思索,一往直前的行进,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身。

——郭小川2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华传统美德格言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颜之推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6、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1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1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1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6、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1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18、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孟子-腾公天下》19、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2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2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中庸》2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论语》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2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2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1.爱国爱民,身心力行。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爱人如己,助人为乐。

4.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5.严谨治学,勤奋好问。

6.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和为贵,和睦相处。

9.乐群众之乐,忧群众之忧。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民以食为天,勤劳致富。

12.厚德载物,宽容待人。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15.尊师重教,师恩难忘。

1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以德服人,以善治国。

18.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9.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20.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21.爱水不忘源,饮水思源。

22.寡欲知足,心平气和。

23.家和万事兴,和睦相处。

24.忍耐是一种智慧,忍辱是一种修养。

25.笃行持续,功德无量。

26.以和为最高美德。

27.平等待人,公正处理。

28.孺子可教,教育未来。

29.倡导团结友爱,排除偏见。

30.敬重生命,保护环境。

31.推己及人,积极奉献。

32.浩然正气,胸怀宽广。

33.知行合一,言出必行。

34.正直无私,公正无私。

35.遵守规则,守法守纪。

36.不求回报,乐善好施。

37.正直坦荡,思想纯洁。

38.谦和待人,不争不抢。

39.慈悲为怀,善行无疆。

40.勇往直前,不怕困难。

41.虚心好学,不骄不躁。

42.获失败以成长,获胜以自谦。

43.爱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3.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5.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从)——《礼记·中庸》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8.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10.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58章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64章5、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管子·形势解》6、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后句)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
诚信
1.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3.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4.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8.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10.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改过
1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1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1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1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1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敬亲
18.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19.父慈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2.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23.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离娄上》
2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列传》
好学
2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30.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3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3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7.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38.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3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名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民无信不立。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事父母,能竭其力。

多行不义必自毙。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