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口诀表(语文版和数学版).doc(20201202070306)

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口诀表(语文版和数学版).doc(20201202070306)
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口诀表(语文版和数学版).doc(20201202070306)

九九乘法口诀表1

X1=1

3X3=9

3>4=12 4 >4=16

3 ><5=15

4 ><5=20

5 >5=25 3 >6=18 4 >6=24 5 >6=30

6 ><6=36 3X7=21 4>7=28 5X7=35 6 >7=42 7X7=49 3X8=24 4>8=32 5 >8=40 6 >8=48 7X8=56 8X8=64

3 ><9=27

4 >9=36

5 >9=45

6 >9=54 7X9=63 8 >9=72 9 >9=81

1 >2=

2 2 >2=4 1 >3=

3 2 >3=6 1 >4=

4 2 >4=8 1 ><5=

5 2 >5=10 1 ><6=

6 2 ><6=12 1X7=

7 2X7=14 1X8=

8 2>8=16 1 >9=

9 2>9=18

九九乘法口诀表

一得一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W 二十 K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尺子)来测量,但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线(0刻度线或者其他刻度线),不对准刻度线的量法是错的。 2、0刻度线量物体法:①放:把物体左边放在尺子的0刻度线上; ②看:看物体右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说长度方法:①数格子:占几个格子就是几厘米。 ②物体一边对准0刻度,另一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③用大刻度减小刻度,结果是几就是几厘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cm)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m)作单位。 6、1米=100厘米2米=200厘米 7、长度的计算:①1米—28厘米=(72)厘米 方法:把1米变成100厘米,100厘米减28厘米等于72厘米。 ②1米25厘米=(125)厘米 方法:把1米变成100厘米,再加上25厘米,等于125厘米。 ③135厘米=(1)米(35)厘米 方法:把135厘米里面的100厘米变成1米,剩下的35厘米不变。 ④2米20厘米+1米50厘米=(3)米(70)厘米 方法:从厘米开始算,厘米和厘米加,米和米加。 ⑤2米70厘米—1米40厘米=(1)米(30)厘米 方法:从厘米开始算,厘米和厘米减,米和米减。 ⑥5米—3米40厘米=(1)米(60)厘米 方法:先从5米里拿出1米变成100厘米,减去40厘米等于60厘米;再用剩下的4米减3米等于1米,所以最后是1米60厘米。 8、线段:①线段一定是(直)的。②线段的两段必须都有(端点)。③线段可以量长度。 9、填单位(厘米或米)时,一定要注意考虑一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才可以。 10、特殊图形的长度:长方形相对的边一样长;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法的规则:①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一定要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2、笔算减法的规则:①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一定要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3、关于“知道一个数,和与另一个数的多少关系,来算另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解决方法:①先读题,观察谁多谁少。 ②如果是(“用少算多”),用(加法)来做。 ③如果是(“用多算少”),用(减法)来做。 4、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没有括号,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要从左向右(从前向后)依次计算,竖式可以用简便计算(大竖式)来书写。 5、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列竖式时不能用简便计算来书写,要分成两个小竖式。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 2、角的两条边都必须是(直)的。 3、角的画法:①先画顶点。②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③再从顶点出发,向另外方向画一条边。④标上角的符号。 4、角的大小:①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②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 5、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方法:顶点对顶点,边对边。 6、角的种类:①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②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③锐角(﹤)直角(﹤)钝角 7、角的几个相关知识:①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②所有的锐角(钝角)都一样大。(×) ③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1个直角。 ④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1个钝角。 ⑤一个三角形中,锐角最少有2个,最多有3个。 ⑥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角都是直角。 ⑦平行四边形的4个角中有2个锐角和2个钝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和(二)

二年级上册数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数学) 一、直接写出得数。 42+20= 30+29= 8×3+6= 0×3= 4×7= 5×3=8×8= 9×3-7= 9×6= 53-3+9= 6×7= 18+60= 8×5= 37-32-5= 8×3+4= 7×5-3= 8×7= 38-18+25= 9+57=3×4+9= 二、填空。 1、50米–26米=()米 3米-100厘米=()米 32厘米–19厘米=()厘米20米+80米=()米 ()×6=30()×8=48()×()=18 7×()=42()×9=27()×()=36 2、三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次,一共要进行()次比赛。 3、在下面的()里能填几? ()×6<27()<3×7()×8<65 ()<5×930>5×()4×()<15 35>7×()45>9×()()×6<15 4、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彩笔长约10()。 妈妈身高1()62()。

教室大约长10()。 木床长约2()。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5+5=15 b、5+3=8 c、5×3=15 2、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个。 a、2 b、4 c、6、 3、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a、5×4 b、5×3+4 c、4×5-1 4、4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拥抱一次,共要拥抱()次。 a、3次 b、4次 c、6次 四、判断: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角都有一个端点,两条边。() 4、时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5、1条直线长100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10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六、计算。(共20分) 1、用竖式计算。 67+32= 46+28+23= 96-54= 82-37-12=

二年级数学九九乘法口诀表(语文版和数学版)带练习.docx

熟记乘法口诀表是学好小学数学的第一步,对于正在上小学小朋友来说,熟记乘法口诀表的确有一定难度。 然而,只要采取多种巧妙和有效的辅助办法,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容易解决。 乘法口诀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 练习题 一、我是小小计算能手。 6×5= 6×4= 2×6= 3×5= 4×5= 7×2= 6×7= 5×7= 7×7= 5+5= 二、小小口诀,细心填。 ()十五()得五()二十五 ()二十()一十四五() 六七()三七()()三十五 一七()五五二()五()四十九 四七()二七()()二()一 二八()三八()四()三十二 五八()()八()七()() 三、快把口诀变变身。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六六三十六: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七八五十六: 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四、列式计算。 (1)6个8相加是多少? (2)6和8相加是多少? 聪明的小朋友,能说说上面两道题的不同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知识点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 知识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有:米(m)和厘米(cm) 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短物体,用米作单位。 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 二、用尺测量 1.用完整的尺测量 一对——二看——三读 一对:“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二看:看右端对着刻度几 三读: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用破损的尺测量 终点刻度-起点刻度=物体的长度 (如:从5厘米到9厘米,9-5=4厘米) 三、线段 1.认一认 由两个端点和一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做线段。 2.量一量 一对——二看——三读 3.画一画 定起点——到终点——标数量 定起点:从“0”刻度开始画

到终点:画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刻度几结束 标数量:在线段上标明几厘米,并画上两个端点 4.数一数 两点之间即为一条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计算 1.笔算加法要记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十位时不忘进位1。 2.笔算减法要记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当10,计算十位时不忘退位1。 二、解决问题 1.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比多比少有关联,找到标准是关键; 比标准多用加,比标准少用减。 例题:一班得到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少4面,二班得了多少面红旗? 标准是一班12面红旗,二班比一班少,比标准少用减 12-4=8(面) 易混:一班有红旗12面,二班有红旗8面,一班比二班多几面? (求相差数,用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 拓展:数学兴趣小组有男同学36人,比女同学多4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标准是男同学36人

小学二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及参考答案(数学、语文)

小学二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及参考答案(数学、语文) 小学二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及参考答案(数学) 一、直接写出得数。 42+20=30+29=8×3+6=0×3=4×7= 5×3=8×8=9×3-7=9×6=53-3+9= 6×7=18+60=8×5=37-32-5=8×3+4= 7×5-3=8×7=38-18+25=9+57=3×4+9= 二、填空。 1、50米–26米=()米3米-100厘米=()米 32厘米–19厘米=()厘米20米+80米=()米 ()×6=30()×8=48()×()=18 7×()=42()×9=27()×()=36 2、三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次,一共要进行()次比赛。 3、在下面的()里能填几? ()×6()5×()4×()35>7×()45>9×()()×64、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彩笔长约10()。 妈妈身高1()62()。 教室大约长10()。 木床长约2()。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5+5=15 b、5+3=8 c、5×3=15

2、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个。 a、2 b、4 c、6、 3、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a、5×4 b、5×3+4 c、4×5-1 4、4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拥抱一次,共要拥抱()次。 a、3次 b、4次 c、6次 四、判断: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3、角都有一个端点,两条边。() 4、时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5、1条直线长100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10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六、计算。(共20分) 1、用竖式计算。 67+32=46+28+23= 96-54=82-37-12= 2、列式计算: (1)5个7相加得多少? (2)两个加数都是18,和是多少? (3)一个乘数6,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多少?(4)比6个9的和多15的数是多少?

沪教版数学8乘法口诀表教案

8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88页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懂得整体记忆全 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动态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每组准备全部乘法口诀卡 片(一张卡片一句口诀)。 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学过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在 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归纳。 的乘法口诀有2句……也就(1)学过的乘法口诀是:1—9的乘法口诀。关于“1” 的乘法口诀有1句,关于“2” 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十6牛7+8+9=45(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①数全部乘法口诀卡片,共45张。 ②按上面算式中数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连加。 ③1+2+3+4+5+6+7+8+9=40十5=45(利用凑整的思想进行简算。) ④1+2+3+4+5+6+7+8+9=5X 9=45(利用加法结合率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对于能找到第3、4种简便算法的小组,给予奖励。 2.整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由于学生有了2~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如教材所示。 3.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对整理得有结构、书写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然后教师 告诉学生,自己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全部乘法口诀,并将整理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 (1)先出示“一一得一” (2)接着出示“一二得二”“二二得四”,整齐的排在“一一得一”下面。 (3)依次出示3、4、5、6、7、8、9的乘法口诀,按教材的排 法排好,就形成了一张乘法口诀表。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提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一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1.复习口诀的含义。 任意挑出一句乘法口诀(两个因数不同的),让学生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如“七八五十六”,使学生知道它既表示8个7相加是56,又表示?个8相加是56。 2.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用口诀进行计算的活动。

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题.doc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调研试卷 一、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2、1米=()厘米 300厘米=()米 3、6的5倍是(),8个7的和是()。 4、六七(),根据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 和()。 5、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 或“×”。 2厘米○2米 2×6○4×3 43+5○50 3○3=6 5○6=30 7○8=15 6、一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条腿,8只蜜蜂()条腿。 7、3个人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一共可以握()次。 8、用1、2、3能摆成几个两位数,请写出来。 9、看图写算式。 (1) ()×()()×()

(2) 9只 ?只 ()○()=()只 二、计算题。 1、口算。 59-9= 82-50= 12+6= 1+90= 9×7= 6×5= 9×8= 7×3= 55+30+8= 14厘米-8厘米=()厘米 45米+5米=()米2、列竖式计算。 58+29= 89-34= 73-8= 90-54= 82-36= 64+8=

三、操作题。 1、在下面画一个直角, 2、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哪个是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请把它圈出来。 4、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出两个对称的图形。

四、解决问题。 1、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饲养小组去年养8只兔。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4倍。今年养多少只兔? 3、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图。 (1)、最受欢迎的饮料是什么? (2)、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及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及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5.观察物体(一) 6.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一) 9.总复习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点: 1.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书第二面:人们用了身体哪些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1)拃(zha)。一拃大约10~15厘米 (2)脚的长度。 (3)两手臂张开的长度。 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拃、

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 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厘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1.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4. 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测量物体时,一般要将物体左端与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5.米可以用m表示。 6. 在测量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米作单位。 1 米 = 100厘米 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 黑板、桌子边、书边等都可以看作成()。 线段有两个()。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厘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4.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5.厘米可以用cm表示。 6.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4. 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测量物体时,一般要将物体左端与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6.米可以用m表示。 6. 在测量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米作单位。 1 米 = 100厘米 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 黑板、桌子边、书边等都可以看作成()。 线段有两个()。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九九乘法口诀表

九九乘法口诀表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数学版乘法口诀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九九乘法口诀表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 目录 “小九九”的由来 数学版乘法口诀表 “小九九”的由来 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原则上需要无限大的乘法表,因此不可能有九九表。例如希腊乘法表必须列出7x8,70x8,700x8,700x8,7000x8……。相形之下,由于九九表基于十进位制,7x8=56,70x8=560,700x8=5600,7000x8=56000,只需7x8=56一项代表。 古埃及没有乘法表。考古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累次迭加法来计算乘积的。例如计算 5x13,先将13+13得26,再迭加26+26=52,然后再加上13得65。 巴比伦算术有进位制,比希腊等几个国家有很大的进步。不过巴比伦算术采用60进位制,原则上一个“59x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项;由于“59x59”乘法表太庞大,巴比伦人从来不用类似于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学家也从来没有发现类似于九九表的“59x59”乘法表。不过,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人用独特的 1x1=1,2x2=4,3x3=9……7x7=49,……9x9=81 ……16x16=256 …… 59x59=3481 的“平方表”。要计算两个数a,b的乘积,巴比伦人则依靠他们最擅长的代数学, axb=((a+b)x(a+b)-axa-bxb)/2。例如 7x9=((7+9)x(7+9)-7x7-9x9)/2=(256-49-81)/2=126/2=63. 古玛雅人用20进位制,跟现代世界通用的十进位制最接近。一个19x19乘法表有190项,比九九表的45项虽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伦方法还是简便得多。可是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玛雅乘法表。 用乘法表进行乘法运算,并非进位制的必然结果。巴比伦有进位制,但它们并没有发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发明用平方表法计算乘积。玛雅人的数学是西半球古文明中最先进的,用20进位制,但也没有发明乘法表。可见从进位制到乘法表是一个不少的进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基础练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基础练习 一、口算。(20分) 57+8=36-8=25+70=68-50= 42+6=57-3=7+80=37-7= 80-60=46-9=15-9=68+5= 9+72=32-5=57-30=71+9= 46-9=28+5=6+35=6+56= 7+8=57-3=48-20=30+25= 83-20=9+27=13-6=89-8= 24-6=24+30=54-7=93-30= 63-8=41-8=60-3=84-80= 39-7=75-50=95-70=24+5= 二、填空。(30分)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厘米,从6到10是()厘米。 4、小明身高120()。黑板长4()。 5、3米+15米=()60厘米-5厘米=() 500厘米=()米2米=()厘米 6、 三、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四、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9分) 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填在()里。 ()厘米 2、画一条比8厘米少5厘米的线段。 3、 五、解决问题。(31分)

1、校园里种月季花34棵,串红19棵,美人蕉4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共种了()棵花。 2、一根铁丝截去40米,还剩28米,原来这根铁丝有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原来这根铁丝有()米。 3、学校买来白粉笔50盒,彩色粉笔30盒,一共买来多少盒粉笔?用去16盒白粉笔,白粉笔还剩多少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共买来()盒粉笔。 答:白粉笔还剩()盒。

三表合一九九乘法口诀表汉语拼音字母表英文大小写对照表A纸打印

三表合一九九乘法口诀表汉语拼音字母表英文大小写对照表A纸打印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1九九乘法口诀表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2汉语拼音字母表 全部字母 a[阿] o[喔] e[鹅] i[衣] u[乌]ü[迂] b[玻]p[坡]m[摸]f[佛] d[得]t[特]n[讷]l[勒] g[哥]k[科]h[喝] j[基]q[欺]x[希] z[资]c[;雌]s[思]r[日] zh[知]ch[嗤]sh[诗] y[医]w[巫] ai[哀] ei[唉] ui[威] ao[奥] ou[欧] iu[由] ie[耶] üe[约] er[儿] an[安] en[恩] in[因] un[温]ün[晕] ang[昂] eng[摁] ing[英] ong[翁] 英文字母大小写对照表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 vWwXxYyZz 3韵母表

单韵母:a[阿] o[喔] e[鹅] i[衣] u[乌]ü[迂]复韵母:ai[哀] ei[唉] ui[威] ao[奥] ou[欧] iu[由] ie[耶] üe[约] er[儿] 前鼻韵母:an[安] en[恩] in[因] un[温]ün[晕]后鼻韵母:ang[昂] eng[摁] ing[英] ong[翁]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yi wu yu yin yun ye yue 声母表 b[玻]p[坡]m[摸]f[佛] d[得]t[特]n[讷]l[勒]g[哥]k[科]h[喝] j[基]q[欺]x[希] z[资]c[;雌]s[思]r[日]zh[知]ch[嗤]sh[诗] y[医]w[巫]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试卷合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直接写得数(20分) 24÷3= 16÷2= 3×9= 49÷7= 12÷6= 5×9= 40÷8= 8×4= 3×7= 3×9= 9×8= 24÷6= 8÷8= 54÷9= 0÷4= 72÷9= 3×8-16= 82-7×8= 56÷7×3= 24÷8+72= 二、填空(29分) 1.把8+8+8改成乘法算式(),其中()和()是因数,积是()。 2.计算7×9和9×7时,用的口诀是()。 3.求3的6倍是多少,就是求()个()相加的和。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红领巾上有()个锐角,()个钝角 6.22÷4=□………□读作() 7.早晨面向太阳走,你的前面是( )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8. 左图中有()个角,()个角是直角。 9.地图是按()、()、()、()绘制的。 10.()里最大添几 ()×7<50 46>7×()6×()<53 4×()<35

11.在3、1、2、4、6中选3个数写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用竖式计算(8分) 9×7= 6×4= 27÷8= 36÷4= 四、在○里填上>. <或=(6分) 27÷9○15÷5 4×6○3×7 24÷4○24÷6 36÷6○45÷9 72÷8○54÷9 42÷6○4×6 五、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3和5相加可以写成3×5。() 2.8×6和48÷6可用同一句口诀计算。() 3.角的两边越长,角越大。() 4.18÷6=3 读作:18除6等于3。() 5.我面向北,后面是南,左面是东,后面是西。() 六、画一画(4分)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钝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巩固题5套

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1 一、填空。 1、1米=( )厘米300厘米=( )米8米=( )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3、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 ) 数学书厚约7( ) 小明身高1( )22( ) 桌子高70( ) 4、在( )里填上“>”、“<”或“=”。 3米( )3厘米 30厘米( )29厘米 1米( )100厘米 3米( )2米75厘米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米 40厘米+26厘米=( )厘米 30米+15米=( )米 60厘米-16厘米=( )厘米 1米-12厘米=( )厘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 )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 )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 )厘米。 我的一拃长( )厘米。 我的身高是( )厘米。 我的一步长( )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 )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 )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 )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2 一、填空。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0-( )=26 ( )+13=26 ( )-12=30 22+( )=30 2、在○里填上“>、<、=”。 21+29○4053-23 ○ 53-25 51-29 ○32 34+25 ○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25>18+ □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 )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 )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 )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 (m )表示。 3、测量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 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4、1米= 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 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 跑道长400米 铅笔长20厘米 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 灯管长50厘米 房间咼3米 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 旗杆咼15米 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 |TTTFT11 f1)| rfll 1 ■ a 11 p F rIT T nt]T11TTITTJi o 1 2 J 1 ()厘米 ()厘米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t iLLLLirFiLirrFiLr^r _i ■“r—m—ri-Hm—nr-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丄…,要…(丛十位退. 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 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含语文)知识讲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20分 6×4= 7×2= 29+30= 57+6= 6×9= 36+8= 43-7= 5×7= 2×9= 3×0= 8×9= 61-8= 4×8= 40-16= 23+27= 4×4= 8×7= 90-30= 74+5= 1×9= 二、数学万花筒。(3+2+3+4+3+2+2)19分 1、5×8,5和8在算式中都叫(),积是();用乘法口诀()计算。 2、1米=()厘米;1米-20厘米=()厘米。 3、4+4=()×();5×3=()+()+();2×3=()+()。 4、 这个图形中有()个角,其中()个是直角。5、 ()×()○()=()(辆) 6 7 三、操作题。10分(2×2+6)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个角。 3、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四、竖式计算。12分 48+34= 50-15= 27+36-18= 五、我会买东西。21分(5×3+6) ⑴一双运动鞋的价钱比榕树盆景贵22 元,一双运动鞋多少元? ⑵买6把剪刀需要多少钱? ⑶买一盆榕树盆景和一袋水彩笔大约需要多少钱?(用估算) ⑷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 问题: 列式: 六、2004年雅典奥运会5个国家获奖牌的数量。18分(4×2+5×2) ⑴英国获奖牌数是中国台北的6倍,英国获多少枚奖牌? ⑵中国和日本共获多少枚奖牌? ⑶意大利获的奖牌比中国少多少枚? ⑷日本、意大利和英国共获多少枚奖牌? 5元一个 12元一袋 8元一把 29元一盆

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试卷 一、写一段话。 小朋友们,你喜欢你的同桌吗?他(她)叫什么?他(她)长什么样?他(她)有哪些爱好?把他(她)介绍给大家吧。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6分) 三、查字典填表。(6分) 四、加偏旁,组字、组词。(8分) 专()()包()() ()()()() 青()()肖()() ()()()()

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训练题

二年级(上册)解决基础训练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东城区第一小学袁婉玲提供) 1、一根绳长36米,用去6米,还剩下多少米? 想:求还剩下多少米,就是从总长的()米中去掉用去的()米,用()法计算。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美术组男生36人,女生比男生多9人,女生有多少人? 想:求女生有多少人,就是用男生的()人和女生比男生多的()人合并起来,用()法计算。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元4元3元2元 (1) 买5个羽毛球要多少钱? (2) 小明用10元买3个乒乓球拍,钱够吗? (3) 我有30元,要买8支钢笔,还差多少钱? (4) 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并列出算式。 4、 苹果:29箱梨:58箱 大货车一次只能运90箱,这些苹果和梨能一次运完吗?

想:求这些苹果和梨能一次运完吗,就是要先算出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箱,也就是要把苹果的()箱和梨合并起来,用()方法计算。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亮有6张邮票,小青邮票的张数是小亮的5倍,小青有多少张邮票?想: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就是求()个()是多少,用()法计算。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补充条件或问题,再列式解答。 (1) 商店卖出蓝气球9袋,卖出的红气球是蓝气球的4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王的故事书的本数是小李的6倍,________________,小 王有多少本? =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情况(语文数学全)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一、会认读 池塘 脑袋 灰色 教师 教书 捕捉 迎面 阿姨 乌龟 敲鼓 头顶 二、会背会写 1、两条 成就 哪里 宽广 头顶 眼睛 肚皮 孩子 跳高 已经 自己 2、多音字: 教ji āo 书sh ū 教ji ào 师sh ī 教ji ào 室sh ì 3、睛(眼睛) 晴(晴天) 请(请客) 清(清凉) 情(友情) 哪(哪儿) 那(那里) 孩(孩子) 该(应该) 4、近义词:快活——快乐 已经——曾经 反义词: 快活——痛苦 5、(披着)衣裳 (甩着)尾巴 (鼓着)眼睛 (露着)肚皮 (大大)的脑袋 (长长)的尾巴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带刺)的铠甲 (快活)地游来游去 第二课: 我是什么 一、我会读 晒太阳 水滴 溪水 奔跑 淹没 没有 冲毁 房屋 猜测 二、会背会写 1、变成 北极 一片 傍晚 海洋 工作 破坏 带给 2、级(年级) 旁(旁边) 做(做作业) 极(北极) 傍(傍晚) 作(作业) 昨(昨天)

3、反义词:好——坏温和——暴躁 4、雨(落)下来冰雹(打)下来雪花(飘)下来 (发动)机器(淹没)庄稼(灌溉)田地(冲毁)房屋(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带刺)的铠甲(快活)地游来游去 越-----越------:越飞越高越走越远越长越大越来越快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打球,有的跳绳,还有的在跑步。 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会读:植物旅行准备纷纷刺猬底下低头炸开离开 观察认识粗细得到 二、会背会写(背诵课文) 1、办法如果脚下更加娃娃皮毛知识 2、娃(娃娃)法(办法)如(如果) 洼(水洼)去(来去)她(她们) 3、多音字:为(四海为家)(为了)降(降落)(投降) 4、近义词:如果——假如办法——方法仔细——细心 反义词:降——升轻——重粗心——细心 语文园地一:书上所有词语认背、造句古诗默背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题 一.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2.1米=()厘米 300厘米=()米 3.6的5倍是().8个7的和是(). 4.六七().根据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 ()和(). 5.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 “+”.“-”或“×”. 2厘米○2米2×6○4×3 43+5○50 3○3=6 5○6=30 7○8=15 6.一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条腿.8只蜜蜂() 条腿. 7.3个人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一共可以握()次. 8.用1.2.3能摆成几个两位数.请写出来.

9.看图写算式. (1) ()×()()×() (2) 9只 ?只 ()○()=()只二.计算题. 1.口算. 59-9= 82-50= 12+6= 1+90= 9×7= 6×5= 9×8= 7×3= 55+30+ 8=

14厘米-8厘米=()厘米 45米+5米=()米 2.列竖式计算. 58+29= 89-34= 73-8= 90-54= 82-36= 64+8= 三.操作题. 1.在下面画一个直角. 2.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哪个是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请把它圈出来.

4.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出两个对称的图形. 四.解决问题. 1.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饲养小组去年养8只兔.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4倍.今年养多少只兔? 3.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图. (1).最受欢迎的饮料是什么? (2).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线段的特点:①直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8、(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9、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注意:看清加减号,不要混乱。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 28+45+24≈100 50 40 30 50 20 注意:当问题里上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5、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边) (顶点) (边)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 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