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0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
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法家文化D. 阴阳五行学说答案:D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的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
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易、乐、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经、史、子、集、诗、词答案:A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属于历史小说的是()。
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7.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形容的是()。
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8.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答案:A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的是()。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苏州的是()。
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狮子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和谐B. 忠诚C. 孝道D. 礼仪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E. 《春秋》答案:ABDE3.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
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ABCDE4.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礼记》答案:ABCD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2年中国文化概论年月自考试题整合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年月自考试题整合答案?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与英文Culture对译旳汉语是(C)A.文学B.文章C.文化D.精神文明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A) 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3.越是初期,人类文化旳发明越是受制于它旳(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A)A.温带气候B.亚热带气候C.高原气候D.海洋气候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旳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旳有关观念则是(C)A.“天”B.“地”C.“天下”D.“地上”6.新石器时代旳三大文明成就是(D)A.捕涝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B.采集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C.手工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D.农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7.司马迁旳《史记》中,“五帝”旳谱系是(C)A.神农氏、有巢氏、黄帝、高辛和尧B.有巢氏、黄帝、高辛、尧和舜C.黄帝、颛顼、高辛、尧和舜D.黄帝、高辛、神农、尧和禹8.周幽王被犬戎所杀旳年份是(D)A.公元前7B.公元前727年C.公元前737年D.公元前771年9.国内先民发明观测星象物候旳措施是在( A)A.夏代B.殷商C.秦代 D.汉代10.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她们贸易旳方式属于(B)A.农商经营B.行商经营C.坐商经营D.官商经营11.使用狗拉爬犁旳民族是(D)A.汉族B.回族C.傣族 D.赫哲族12.北魏设在洛阳宣阳门外、用于接待外国客商旳地方名叫(A)A.四夷馆B.十三行C.国宾馆D.迎宾楼13.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旳措施避免天花,至少是在(B)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14.下列有关制度文化旳说法,不对旳旳是(B)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旳中介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物质文化旳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旳物化形态15.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旳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旳是皇帝旳(C)A.行政权B.财经权C.司法权D.军政权16.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旳格式称为(D)A.行卷B.公卷C.投献 D.八股文17.汉代实行旳选官制度是(B)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8.《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A.大兴水利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实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中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中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自考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5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是()oA.上层文化B.中层文化C.底层文化D.市民文化【答案】A【解析】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体。
【考点】绪论2.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顿悟”说,属于佛教宗派中的()。
A.天台宗B.禅宗C.华严宗D.净土宗【答案】B【解析】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梧”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
禅宗的直指人心、开发门性的直觉顿悟法门和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3.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
A.道教文学B.儒家文学C •佛教文学D.基督教文学【答案】C【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4.秦汉以前大最居住在成都平原的是()oA.羌族人B.古巴人C.氐人D.汉族人【答案】D【解析】考察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四川盆地的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族人在秦汉以前就己大最居住在这一地区。
【考点】屮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5.“天下”观念变得十分清晰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C【解析】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而追求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政治观念中的基调。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6.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的是()oA.《尚书・禹贡》B.《尚书・尧典》C.《尚书•皋陶谟》D.《尚书•洪范》【答案】A【解析】对广大地域H然区域的不同,在古代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中国文化概论2021年10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文化概论2021年10月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21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仅列出符合括号要求的四个选项中的一个。
选择错误、多次选择或没有选择都没有意义。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c)a.文化产品c.文化现象b、文化内涵D.文化事件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b)a.羌b.吐蕃c.鲜卑d、会河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d)a.中原文化c.巴蜀文化b、齐鲁文化与屈原文学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c)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d、大面积的人口构成相对松散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b)a.社会生活c.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D.家庭生活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d)a.七百年b.六百五十年?????c.六百年d.五百年重农主义是一种反对工商业以保护小农的斗争(c)a.政治概念c.国家概念b.经济观念d.文化观念8.中国的商业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货币的使用始于(b)夏朝至春秋时期b.商周时期d.战国时期9.古代数学中的“韩信命兵”是(a)a.一次同余群解B.二次同余群解C.三次同余群解D.高阶同余群解10.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d)A.神农本草经典C.苏文吗b.《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c)a.公元2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8世纪d.公元12世纪12.在父权制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氏族b.家庭c、 Shworika D.个人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d)a.明代c.汉代b、宋朝隋唐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0(总分:100.00 ,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 下列属于狭义的文化产品的是______A. 万里长城B. 英雄交响曲C. 哲学思维D. 艺术家头脑中正在构思的艺术作品(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具有可视听的性质,但有别于纯粹的意识形态,例如美术、音乐、雕塑等。
因此,可以排除万里长城、哲学思维、艺术家头脑中正在构思的艺术作品等选项。
答案为B。
2. 民俗学家钟敬文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 ,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_____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民俗学家钟敬文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 ,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中下层文化又被称为民俗文化。
答案为A。
3. 今阴山以南的_____ ,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
A. 山西高原B .秦岭山脉C .汾河谷地D. 河套地区(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今天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因此,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
答案为D。
4. 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是______A. 南方是经济中心,北方是政治中心B. 南方是政治中心,北方是经济中心C. 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D .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元明清时期,中国南北对峙的情况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
答案为A。
5.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
”这段话的作者是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孟子(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孟子•梁惠王》篇用这样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鱼网)不入污池,鱼鳘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
”谈论如何实施王道政治。
答案为D。
6.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是_______A. 西周B. 东周C. 秦朝D. 西汉(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以抑制商业、手工业为内容的“重农主义”正可以在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根芽。
答案为A。
7. 北魏时期,拓跋氏统治者采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实施_______ ,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
A. 代田法B. 两税法C. 均田制D. —条鞭法(分数: 1.00 )A.B.C. VD.解析:[解析]北魏时期,拓跋氏政权是采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实施均田制,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
答案为C。
8. 元朝阿合马执政期间,任用色目商人实施的赋税制度是_______A. 租庸调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 .包税制度(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元朝在阿合马执政期间,任用色目商人实施了一种包税制度。
答案为D。
9. 秦代经济发展以_____ 为重点。
A. 关中地区B. 岭南地区C .华北地区D .江淮地区(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秦朝的政治中心是位于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其经济发展以关中地区为重点。
答案为A。
10. ____ 的火候高、质地硬,形制和纹饰仿照青铜器,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白陶 A.B. 灰陶C. 黑陶D. 彩陶(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白陶的火候高、质地硬,形制和纹饰仿照青铜器,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答案为A。
11. 人们日常服饰各有不同标准。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出入咸亨酒店必穿长衫,它是__________A. 信仰标志B. 职业标志C. 仪礼标志D. 阶层标志(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服饰的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描写主人公孔乙己出入咸亨酒店,必穿长衫,就是一种典型的阶层标志。
答案为D。
12. 造纸术发明者传说是_____A. 蔡伦B. 毕昇C. 黄道婆D. 张衡(分数:1.00 )A. VB.C.D.解析:[解析]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传说它的发明者是东汉的蔡伦。
答案为A。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A. 分封制B. 什伍里甲制度君主专制制度C.D. 九品中正制(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这句话主要表现的就是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为C。
14.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______A. 明代B. 宋代C. 汉代D. 隋唐(分数:1.00 )A.B.C.D. V解析:[解析]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久统一的时代,同时也是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
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加强中央权威,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将选官任人的权力集中到史部。
大业三年(607)年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开始。
唐朝在开科取士方面,“多因隋旧”,并将其规范化、制度化。
答案为D。
15. 祭祀典礼在古代称为_____A. 嘉礼B. 宾礼C. 吉礼D. 凶礼(分数:1.00 )A.B.C. VD.解析:[解析]祭祀典礼是中国古代皇家贵族与天神人鬼进行沟通联系的特定仪式,在古代称为吉礼。
答案为C。
16. 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_______A.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 . “上下与天地同流”C .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D.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选项A、B、C运用的是整体思维模式,选项D运用的是类比思维模式,其出处来自〈〈诗•淇奥》。
〈〈诗经》的比、兴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如”字。
答案为D。
17.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________A. 文以明道问题B .文以载道问题C .伦理道德问题D .政教功用问题分数:1.00 )A.B.C. VD.解析:[解析]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答案为C。
18.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_____A. 仁、义、礼B. 忠、孝、仁C .礼、智、信D. 恭、宽、信(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孔子在继承西周伦理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其体系以“仁、义、礼”为核心。
答案为A19. 中国古代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是______A. 格物B. 致知C. 诚意D. 正心(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中国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是“格物” 。
答案为A。
20.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_____A. 吴道子B. 顾恺之C. 张萱D. 张择端(分数: 1.00 )A.B.C.D. V解析:[解析]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典型代表。
答案为D21. 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______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语文平等C. 说话平等D. 民族平等(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汉语、汉字虽然被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但是它们并没有凌驾于其他民族语言文字之上的特权。
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答案为B。
22.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_________A. 熹平石经B .广政石经C .御书石经D .二字石经(分数: 1.00 )A. VB.C.D.解析:[解析]熹平石经为《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
答案为A。
23. 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______A. 阎立本B. 李思训C. 吴道子D. 王维(分数: 1.00 )A.B.C. VD.解析:[解析]隋唐著名画家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等人,从佛教绘画和宗教题材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大大提高了传统民族绘画技法与表现力。
其中吴道子具有佛画圣手之称。
D选项王维是唐代的诗人。
答案为Co24. 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制度文化主要是______A. 等级制度B .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C .官员考核制度D .世袭制度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中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和官员的录用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制度文化。
答案为B。
25. 主张对“泰西之学”应取“欲求超越,必先会通”姿态的科学家是________A. 王征B. 徐光启C. 李之藻D. 焦循(分数: 1.00 )A.B. VC.D.解析:[解析]提出“会通”的观点,认为对于“泰西之学”应取“欲求超越,必先会通”的姿态的科学家是徐光启。
答案为B。
10.00),分数: 5 总题数:{{/B}}( 多项选择题{{B}} 二、.26.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形成这种统一文化的原因是_________A.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B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交流、渗透、促进C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D. 由56个民族文化的合并相加E.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分数: 2.00 )A. VB. VC. VD.D. V解析:[解析]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1)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2)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3)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