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D200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合集下载

SCD200设计计算说明书

SCD200设计计算说明书

1.计算原则及参数1.1计算原则1.1.1产品标准本产品设计计算遵循以下现行产品标准:a、GB10052-1996《施工升降机分类》b、GB10053-1996《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c、GB10054-1996《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d、GB10055-1996《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e、GB10056-1996《施工升降机试验方法》f、GB7920.3-1996《升降机术语》1.1.2计算原则1.1.2.1结构结构采用许用应力法,进行强度、稳定性、刚性计算,并满足其规定要求,一般不考虑材料的塑性变形影响。

载荷取额定载重量时的对结构受力最大组合,并取动载系数φ=1.25。

1.1.2.2 机构机构计算按照额定载重量、额定提升速度来选择、验算有关配套件。

1.1.2.3零件强度计算零件静强度按照零件所受的最大载荷计算,疲劳强度按照零件在额定载重量、额定提升速度对应所承受的载荷进行计算。

1.2主要性能参数a、额定载重量(N/人)20000/15b、额定提升速度(m/min)34c、最大提升高度(m)150d、吊笼外尺寸(m) 3.07³1.3³2.9e、吊笼质量(kg)1521f、单笼电机功率(kW)2³11.5g、标准节长度(m) 1.508h、标准节质量(kg)177i、吊杆起重量(kg)180j、对重质量(kg)1100k、整机质量(150m)(kg)286001.3主要材料特性钢管φ89³4.5A=11.95cm2g=9.38kg/mI=106.92cm4W=24.03cm3i=2.99cm钢管φ32³2.5A=2.32cm2g=1.82kg/mI= 2.54cm4W= 1.59cm3i= 1.05cm角钢∠75³50³6A=7.26cm2g=5.70kg/mi x=1.42cmi y=2.38cmi y0 =1.08cm2.载荷计算2.1载荷本机设计计算考虑自重载荷,载重载荷,风载荷三类。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计算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2.楼板参数3.荷载参数: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3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5kg):175kg×35=6125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1480×2+1480+1258×2+200+6125)+2000×2)×10/1000=;Pk施工升降机自重:P=×(1480×2+1480+1258×2+200+6125)+×2000×2)×10/1000=;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P=×P=×=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楼板长宽比:Lx/Ly=3/4=1、荷载计算楼板均布荷载:q=(3×=m2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32=·mMxmax=××32=·mMymaxM0=××32=·mx=××32=·mM0y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Mx =Mxmax+μMymax=+6=·mαs =|M|/(α1fcbh2)=×106/×××103×=;ξ=1-(1-2×αs)1/2=1-(1-2×=;γs=1-ξ/2=2=;As =|M|/(γsfyh)=×106/××=233.09mm2。

SCD200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SCD200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一.概述及特点SCD200/200施工升降机是中国研究院最新设计推出的新一代施工升降机产品。

它具有技术性能先进、使用安全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显著特点。

是现代建筑施工最理想的垂直运输设备。

由于本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与传统的施工升降机相比,它具有造型美观、结构轻巧、拆装方便、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各种形式,包括规则截面和不规则截面,起重量从1000kg到2000kg,运行速度从28m/min到38m/min,加装VVVF调速和PLC控制后,可实现0~68m/min无级调速和自动选层、平层,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

具有更优良的技术性能,更安全可靠的工作机构,更紧凑的结构,本产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设有国家专利技术的防坠安全器,使本机工作可靠性居同类产品之首。

2.组合式设计,经过不同搭配,可组合出不同速度、不同起重量的升降机规格。

产品的标准性、实用性及其通用化程度大大提高。

3.运行平稳、乘坐舒适。

由于本机将驱动单元置于笼顶上方,使笼内净空增大;同时也使传动更加平稳、机械振动更小,给施工操作人员带来一个舒适、宽敞的环境。

使用本机是您的一个明智选择,该产品定能成为您现代化施工的得力助手,为您的施工提高效率。

二.性能参数表表一性能参数表序号1 2 3项目额定载重量额定提升速度最大提升高度单位kgm/minm参数2000/200033150备注减速器速比164吊笼内空(长×宽)m×m3×5 6 7 8 9 10 11吊笼内部高度启动电流工作电流电能耗量电机功率标准节质量整机自重mAAKVAKWkgt2707013×311×314020JC=100%|JC=25%H=150m12安全器型号三.构造原理简介本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轨架、驱动体、驱动单元、电气系统、安全器座板、防坠安全器、限位装置、上电气箱、吊笼、下电器箱、底架护栏、电缆卷筒、电缆导架、附着装置、电缆臂架、手动起重机、滑车系统、天轮等。

SCD200施工升降机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书

SCD200施工升降机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书

SCD200/200J施工升降机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2.楼板参数3.荷载参数: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1300×2+200+6680)+2000×2)×10/1000=178.8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460×2+1480+1300×2+200+6680)+1.4×2000×2)×10/1000=222.56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P=2.1×222.56=467.38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楼板长宽比:Lx/Ly=3/4=0.751、荷载计算楼板均布荷载:q=467.38/(4.5×3)=34.62kN/m2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xmax=0.039×34.62×32=12.15kN·mM ymax=0.0189×34.62×32=5.89kN·mM0x=-0.0938×34.62×32=-29.23kN·mM0y=-0.076×34.62×32=-23.68kN·m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计算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7、SCD200/200J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1300×2+200+6680)+2000×2)×10/1000=178.8kN;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 k=2.1×178.8=375.48kN;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设计值:P j=γ0×1.3×L×d×h×25=1×1.3×4×4×0.4×25=208kNP=P+P j=375.48+208=583.48kN三、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设梁板下Ф48×3mm钢管@0.6m×0.6m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覆土重量由混凝土板自身承担,则:N=(N GK+γ0×γL×1.5×N QK)×la×lb=(36.468+1×0.9×1.5×1)×0.6×0.6=13.614kN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N】=30≥N=13.614kN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2.5×(0.6+2×0.2)/0.0159 =157.233 ≤[λ]=210 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2.1×1.2/0.0159 =158.491 ≤[λ]=210满足要求!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1.155×2.5×(0.6+2×0.2)/0.0159 =181.604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1.155×2.1×1.2/0.0159 =183.057取λ=183.057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214f=N/(φA)= 13614/(0.214×424)=150.04N/mm2≤ [f]=205N/mm2满足要求!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配筋如下图所示:配筋示意图支撑如下图所示:支撑立面图。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碧桂园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199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65m;标准节长度:1.508m;底笼长:6m;底笼宽:4m;标准节重:167kg;对重重量:1300kg;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2.楼板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楼板长:7.8m;楼板宽:6m;楼板厚:250mm;梁宽:0.3m;梁高:0.8m;板中底部短向配筋:Ф12@180;板中底部长向配筋:Ф12@180;板边上部长向配筋:Ф14@180;板边上部短向配筋:Ф14@180;钢材型号:HRB400;梁截面底部纵筋:8Ф25;钢材型号:HRB400;梁中箍筋配置:Ф10@100;钢材型号:HRB400;箍筋肢数:2;3.荷载参数:施工荷载:2.5kN/m2;4.钢管参数:钢管类型:Ф48Ч3.0;钢管横距: 600mm;钢管纵距: 600mm;钢管步距: 900m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0.1 m;二、基础承载计算:1、设备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架设高度:65m,标准节高度:1.508m,外笼重:1480kg,吊笼重:1460kg×2=2920kg,对重重量:1300kg×2=2600kg,吊笼载重量:2000kg×2=4000kg,导轨架重(共需44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4=7348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2、荷载计算P k=(2920.00+1480.00+2600.00+4000.00+7348.00+200.00)×10/1000=185.48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185.48=389.51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SCD200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SCD200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一. 概述及特点SCD200/200施工升降机是中国研究院最新设计推出的新一代施工升降机产品。

它具有技术性能先进、使用安全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显著特点。

是现代建筑施工最理想的垂直运输设备。

由于本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与传统的施工升降机相比,它具有造型美观、结构轻巧、拆装方便、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各种形式,包括规则截面和不规则截面,起重量从1000kg到2000kg,运行速度从28m/min到38m/min, 加装VVVF调速和PLC控制后,可实现0~68m/min无级调速和自动选层、平层,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

具有更优良的技术性能,更安全可靠的工作机构,更紧凑的结构,本产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设有国家专利技术的防坠安全器,使本机工作可靠性居同类产品之首。

2.组合式设计,经过不同搭配,可组合出不同速度、不同起重量的升降机规格。

产品的标准性、实用性及其通用化程度大大提高。

3.运行平稳、乘坐舒适。

由于本机将驱动单元置于笼顶上方,使笼内净空增大;同时也使传动更加平稳、机械振动更小,给施工操作人员带来一个舒适、宽敞的环境。

使用本机是您的一个明智选择,该产品定能成为您现代化施工的得力助手,为您的施工提高效率。

二. 性能参数表表一性能参数表三. 构造原理简介本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轨架、驱动体、驱动单元、电气系统、安全器座板、防坠安全器、限位装置、上电气箱、吊笼、下电器箱、底架护栏、电缆卷筒、电缆导架、附着装置、电缆臂架、手动起重机、滑车系统、天轮等。

(如图1所示)简介如下:图一SCD200/200施工升降机总图1导轨架2驱动体3驱动单元4电气系统5安全器座板6防坠安全器7限位装置8上电气箱9吊笼10下电气箱11底架护栏12电缆卷筒13电缆导架14附着装置15电缆臂架16手动起重机17滑车系统18天轮1.导轨架:导轨架是升降机的运行轨道,由长度为1508mm的标准节通过高强度螺栓M24X230连接组成,螺栓预紧力不小于30kg. m。

施工升降机(人货梯)基础计算

施工升降机(人货梯)基础计算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关于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品茗软件参数界面及计算书:施工升降机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 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m) 60 标准节长度(m) 1.51底笼长(m) 4.5 底笼宽(m) 3标准节重(kg) 167 对重重量(kg) 1300单个吊笼重(kg) 1460 吊笼载重(kg) 2000外笼重(kg) 1480 其他配件总重量(kg) 2002.楼板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楼板长(m) 4楼板宽(m) 3 楼板厚(m) 0.3梁宽(m) 0.8 梁高(m) 0.3板中底部短向配筋B12@150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B12@150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B12@150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B12@150 梁截面底部纵筋6B25 梁中箍筋配置A6@150 箍筋肢数 23.荷载参数:4.钢管参数:钢管类型Ф48×3.2钢管横距(m) 0.8钢管纵距(m) 0.8 钢管步距(m) 1.5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0.1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m)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1300×2+200+6680)+2000×2)×10/1000=178.8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460×2+1480+1300×2+200+6680)+1.4×2000×2)×10/1000=222.56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P=2.1×222.56=467.38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 k=((1460×2+1480+1300×2+200+6680)+2000×2)×10/1000=178.8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1460×2+1480+1300×2+200+6680)+1.4×2000×2)×10/1000=222.56kN;
P=n×P=1×222.56=222.56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按荷载满布,且计算板约束条件为一边固支,三边铰支考虑)
楼板长宽比:Lx/Ly=3.7/4.6=0.804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q=222.56/(4.6×3.7)=13.076kN/m2
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 xmax=0.0353×13.076×3.72=6.319kN·m
M ymax=0.0205×13.076×3.72=3.67kN·m
M0x=-0.0878×13.076×3.72=-15.718kN·m
M0y=-0.0747×13.076×3.72=-13.372kN·m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M x=M xmax+μM ymax=6.319+3.67/6=6.931kN·m
αs=|M|/(α1f c bh02)=6.93×106/(1.00×16.70×3.70×103×225.002)=0.002;
ξ=1-(1-2×αs)1/2=1-(1-2×0.002)0.5=0.002;
γs=1-ξ/2=1-0.002/2=0.999;
A s=|M|/(γs f y h0)=6.93×106/(0.999×360.00×225.00)=85.66mm2。

实际配筋:706.858 mm2 > 85.662 mm2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
M y=M ymax+μM xmax=3.67+6.319/6=4.723kN·m
αs=|M|/(α1f c bh02)=4.72×106/(1.00×16.70×4.60×103×225.002)=0.001;ξ=1-(1-2×αs)1/2=1-(1-2×0.001)0.5=0.001;
γs=1-ξ/2=1-0.001/2=0.999;
A s=|M|/(γs f y h0)=4.72×106/(0.999×360.00×225.00)=58.34mm2。

实际配筋:706.858 mm2 > 58.344 mm2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
M0x=M0xmax+μM0ymax=(-15.718)+-13.372/6=-17.946kN·m
αs=|M|/(α1f c bh02)=17.95×106/(1.00×16.70×3.70×103×225.002)=0.006;ξ=1-(1-2×αs)1/2=1-(1-2×0.006)0.5=0.006;
γs=1-ξ/2=1-0.006/2=0.997;
A s=|M|/(γs f y h0)=17.95×106/(0.997×360.00×225.00)=222.20mm2。

实际配筋:706.858 mm2 > 222.199 mm2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
M0y=M0ymax+μM0xmax=(-13.372)+-15.718/6=-15.992kN·m
αs=|M|/(α1f c bh02)=15.99×106/(1.00×16.70×4.60×103×225.002)=0.004;ξ=1-(1-2×αs)1/2=1-(1-2×0.004)0.5=0.004;
γs=1-ξ/2=1-0.004/2=0.998;
A s=|M|/(γs f y h0)=15.99×106/(0.998×360.00×225.00)=197.84mm2。

实际配筋:706.858 mm2 > 197.841 mm2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3、混凝土顶板挠度验算
板刚度:Bc=Eh3/(12(1-μ2))=3.15×104×2503/(12×(1-(1/6)2))=4.219×1010
q=13.076kN/m2=0.0131N/mm2
L=3700mm
板最大挠度:f max=ωmax ql4/Bc=0.00311×0.0131×37004/(4.219×1010)=0.181mm
f max/L=0.181/3700=1/20480.034<1/250
板配筋和挠度变形完全满足支承施工升降机荷重要求。

4、混凝土梁配筋验算
由于施工升降机自重主要通过中央立柱传递给大梁,所以可以看作一个集中荷载。

楼板自重传来荷载0.25×0.8×25=5kN/m
梁自重0.3×0.8×25=6kN/m
静载5+6=11kN/m
活载1×4.6=4.6kN/m
作用于梁上的均布荷载:q=11×1.2+4.6×1.4=19.64kN/m
作用于梁上的集中荷载:p=178.8×1.2/2=107.28kN
M=ql2/12+pl/4=19.64×4.62/12+107.28×4.6/4=158.004kN·m
梁截面积:b×h=0.8×0.3=0.24m2
h0=h-25=300-25=275mm
αs=|M|/(α1f c bh02)=158.00×106/(1.00×16.70×0.80×103×275.002)=0.156;
ξ=1-(1-2×αs)1/2=1-(1-2×0.156)0.5=0.171;
γs=1-ξ/2=1-0.171/2=0.914;
A s=|M|/(γs f y h0)=158.00×106/(0.914×360.00×275.00)=1745.22mm2。

实际配筋:2660.929 mm2 > 1745.221 mm2;
梁截面底部纵筋满足要求!
5、混凝土梁抗剪验算
梁所受最大剪力:Q=p/2+ql/2=107.28/2+19.64×4.6/2=98.812kN;
A sv1=((Q-0.7f t bh0)/(1.25f yv h0))×s/n=((98.812×103-0.7×1.57×800×275)/(1.25×360×275))×200/2=-115.53mm2;
梁箍筋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配筋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