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多样化环境报告书

合集下载

日本电产トーソク环境报告书

日本电产トーソク环境报告书
お客様とのかかわり 外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としては行政機関、顧客、株主、地域住民の方 からの環境に関する問い合わせ、要望等に対応しています。2009年度 は地域住民からの問い合わせが1件ありましたが、即刻対応を行いご 理解を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
環境経営システム論課題 サプライヤーとのかかわり 環境に配慮した製品を市場に展開するため2007 年度から「グリーン調達ガイ ドライン」を定め、環境負荷の少ない部品及び部材を調達する「グリーン調達」を お取引様と進めて参りました。自動車部品の対象各社から有害物質不使用宣 誓書の提出を受け、海外事業所からも、サプライヤーの皆様との協力関係を発 展させて環境に配慮した「グリーン購入」をさらに進めて参ります。システム機器 事業部でもECO製品比率を高め市場での環境対策を推進するため、お取引様 に有害物質不使用宣言書の提出を展開しました。 地域社会とのかかわり 地域社会とのかかわり 社会貢献活動の一環として、「事業所近隣道路の一斉清掃活動」、「河川清 掃のボランティア活動」などを前年度に引き続き行っております。
3.環境会計 4.環境に配慮した製品設計 環境に配慮した製品設計 した 5.外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外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環境経営システム論課題
環境方針
環境経営システム論課題
環境経営システム論課題
環境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と体制 環境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と体制 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と
環境経営システム論課題
環境会計
環境経営システム論課題
環境に配慮した製品設計 環境に配慮した製品設計 した
製品づくりにおいて、製品が環境に与える影響をさまざまに考慮 していか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当社では新製品開発時には、①有 害物質の不使用②省エネ化小型軽量化 ③ LCAの3要素を折 込み、環境に配慮した製品づくりを推進していきます。

90%日本企业多样化发布CSR报告

90%日本企业多样化发布CSR报告
《 R嘲 S

9 % 日本企业 多样化 发布C R 告 0 S报
0/ 雷田秀实 译 / 贾志洁
约9 %的 日本企业都发布 了C R 0 S 报告
发 布 C R ( 业 社 会 责 任 ) 报 告 ( 含 可 持 续 发 展 S 企 包
报告 、环境报告),可 以说是 日本企业C R活动的一大特 S 征 ,其 发行量高居世界之首 。根据前不久世界著名调研咨
CR S 报告。是 日本企业 中发布较早 的几家企业之一 。开展 C R活动就是设置C R部门和发布C R报告 ,这样 的认识 S S S 在 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倾 向。
的 确 ,C R报告 的 发布 对 于有 效 确 立 公 司 内部 C R管 S S
理体制起 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要 发布报告 ,就要确立方
针 、管理 体 制 、设立 目标 并 收集 相 关数 据 。这 样 ,明 确公
环境保护促进法) ),规定作为政府相关机构 的独立行政
法 人 应 当义务 发布 环 境 报 告 。这 样 ,企 业 以外 的 团体 也开 始 发布 报告 了。
司所面临的C R S 课题 ,以及如何确立可持续性地收集 、管 理相关数据的体制就成为紧要课题 。跨国公司更需要确立
询 机 构 K MG ( 马 威 ) 的 报告 ,比 较各 国 前 1 0 P 毕 0 家企 业 ( 规模 排 列 ) C R 告 发布 状 况 ,发 现大 约9 %的 日 企 按 的 S 报 0 本
酉 田秀 实 (o t Hd mi T mi ie ) a
索尼公司C1 S 部统括部 长。 %
负责 索尼 集 团整体 的c R 务 。 s业 同 时 还 兼任 国 际标 准化 机
业都发布了C R  ̄ S t 告,比例荣居世界第一 。

日本企业环境管理会计评价指标研究——以东芝集团为例

日本企业环境管理会计评价指标研究——以东芝集团为例

日 本企 业环境 管理 会计评 价指标研究
— —
以东芝 集 团为例
舒小 宁 周志方
◎文 /肖 序


引言
多 企 业 ,I ONY、 C、 下 电 器 、 士 通 、 在 竞 争 中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S NE 松 富 由此 看 来 , 境 环
日 本的环 境保 护, 发达国家中居 于前 I 在 NAX、 下 电器、 士通 、 芝、 菱电机 效 率 评 价 在 企业 的生 产经营 和内部 管 理 松 富 东 三 列。 其环 境会 计的研究 始于2 世纪9 年代, 等 , 结 合 所 在 产 业 的特 点, 过 对 企 业 中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0 O 都 通
研究 , 了解其 企 业经营 与环 境保 护的动向,
从而为中国的现代企业管 理提供 借鉴。 二、 企业的环 境 管理 会计 指标 日本
日 企 业的 环境 管 理 , 环 境 适 合 设 本 对 计、 产品回收 、 境 适 合 物流 , 器 、 装的 环 容 包
环 境 负荷 减轻 、 能活 动 等 , 予 以很 高 节 都 的 重 视 。环 境 管 理 “ 已经 是 企 业 重 要 的 经
c 蒸数换算值 )
( 毫利润)

, 一, 甾 c
用理光基准的换算 系数 第 一 善
对C 2 O S N 0 0 、N O 稚甲烷 类
环境效率 三井 { 企业整体 ) 化学 繇境负荷总量 l 系数换算值 } 利润 VO C、废 弃物 等 .参考早稻田 大学永田 教授的方法 确定换 算系数 { O C2 与 理光的稠异)进行计算一一0 t
而 最 早 进 入 上 市 公 司实 务 领 域 的 是 环 境 的经济 效果 和环境 负荷 进行 综合 评价 , 形 ( )本 企 业 的 环 境 会 计 指 标 二 日 日 基 于 19 年 进 行 了 “ 业 环 保 费 本 98 企

日本企业环境经营分析

日本企业环境经营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作者: 刘忠华
作者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出版物刊名: 现代日本经济
页码: 7-11页
主题词: 日本 企业环境经营 环境经营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 新环境经营
摘要:日本是世界上企业环境经营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从事环境经营首先要抛弃那种以前认为重视环境是增加成本的负面想法,树立通过与环境和谐相处寻求企业持续增长的新经营理念.从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会计、环境报告书和环境评价等几个方面看,日本企业对环境的关心程度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地球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与环境相关的经营风险会进一步提高,导致对环境经营的社会要求持续高度化.这样,传统的环境经营接近了一个极限,“新环境经营”的出现推动了环境经营的转换.。

日本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及启示

日本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及启示

日本对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 的研 究始于2 世纪9 年 代 , O O
与欧美发达 国家相 比相对较晚 , 但发展 十分迅速 , 目前 已处 于 世界先进水平 。 环境报告在 日本 企业界 已较为普及 , 截至2 0 04
年, 日本 上 市公 司 和雇 员 超 过 5 0 的机 构 共 有 6 0 家 , 中 0人 00 其
50 的企 业 应 发 布环 境 报 告 。2 0年 , 美 发 达 国 家 超 大 型 0人 05 欧
企业发布环境 报告 的 比重为3 %~4%, 日本为8 %, 世 0 0 而 0 居 界首位 。20 年4 1 日本开始 实施《 0 5 月 日, 环境友好 行动促 进
页上公开环境信息 , 以寻求 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 一些企业还
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 、 金融机构 、 供应商 、 消费者 、 企业所在地 居民、 企业员 工 、 政府相关 部门 、 环境 团体 、 行业协会 、 科学家 和学者 、 闻媒介 等。一般来说 , 新 国际性企业 主要 以投资者为

日本企业环境报告情况介绍
对象 , 流通领域企业 主要 以消费者为对象 , 制造 业企业则较为
重视企业所在地居 民及 当地政府 。 因为环境报告 的对象是站在各种各样立场上的所有利益 相关者 , 依据其特性 和所需信息的不同 , 企业在发布环境信息 时要分清向付‘ 么样 的对象宣传什 么样 的内容 ,然后确定环境 报告的形式及 信息 的种类 、 性质和数量。 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 多种多样 , 如环境报告 、 司简介 、 公 产品说明书 、 司网页 、 公 企 业 内部报纸 、 有价证 券报告 书或营业报告 、 股东大会 的分发资 料、 向行业 协会的报告 、 告宣传 、 广 媒体 采访报道 、 现场报告 等 。很多企业通过在环境报告中附调查 问卷或通过在公 刮主

日本企业环境会计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日本企业环境会计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业 通 过 环境 报 告 书 积 极 披 露 环境 会 计 信 得 了很 好 的经 济 效 益 和 环境 效 益 .而 且
的 企 业 为 参 与 。 际 竞 争 . 积 极 申 报 国
S 40认 息。 几年来 . 近 日本 企 业 环境 报告 书中 披 取 得 了 显 著 的 社 会效 益 .推 进 了 循 环 型 IO100 证 .企 业 进 行 环境 管理 的 内 露 的环 境 成 本 、 环保 效 果 、 保 政 策 的经 社 会 建 设 的进 程 .也给 我们 提 供 了 深 刻 在 需 求 不 断 提 高 通 过 市 场 经 济 手 段 和 环 济 效 益 等环 境 会 计 信 息 不 断 增加 .成 为 的启 示 。 环 境 会 计信 息 披 露 的 主 要 载 体 { 蓬 立 全 萄 美 韭 或 会 要
验 ( )5本 环 境 会计 信 息 的披 露 一 1 t
日本 企业 披 露 环 境 信 息 的方 式 多 种 多 样 , 环 境 报 告 书 、 司简介 、 品 说 明 书 、 如 公 产 小 册 子 、 司 网 页 、 业 内 部 报 纸 、 价 证 公 企 有
日本 企 业 环 境 会 计 的 主 要 券报 告 书或 营 业 报 告 、股 东 大 会 的分 发 资 做 法 料 、 行 业 协 会 的 报 告 、 告 宣 传 、 体 采 向 广 媒
蠢 幕 I爱
近 几 年 . 日本 企 业 环 境 会 计 取 得 巨 正 得 益 .不断 强 化 企 业 实 施 环 境会 计 的 大 进 展 的一 条 重 要 经 验 就 是 依 法 促 进 尽 管环 境 审 计 和 环 境 报告 书 第三 者 内在 驱 动 力 .促 使 企 业 自觉 对 环 境 成 本 我 首 与效 益 进 行 核 算 和披 露 这 是 推 行 企 业 认证工作在 日本起步不久 .但发展 也很 因此 . 国要 推进 企业 环 境 会 计 工 作 . 快 。2 0 年7 . 00 月 日本公 认 会 计 师 协 会 发 先 必 须 建 立健 全 环 境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 以 环 境 会 计 制 度 的 根 本 所在 。从 我 国 目前 布 了 《 境 报 告 保 证 业 务指 针 》 政 府 有 法 律 形 式 约 束 、 范 人 们 的经 济 行 为 。 环 , 规 使 的 情 况 看 , 市 公 司 . 其 是 化 工 、 织 上 尤 纺

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启示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公众的焦点。 本次演示以中国和日本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两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 比较分析,旨在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中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比较
1、披露形式
1、披露形式
日本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相对灵活,主要包括在年度报告、企业网 站、社会责任报告等不同平台发布信息。而中国企业则主要通过年度报告和社会 责任报告进行披露,信息分散且透明度不高。
谢谢观看
三、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制定具体的 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明确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强化法律意识和约 束力。
2、加强监管力度
2、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对于不按规定公开环境信 息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曝光,增加其违法成本。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第三方审计 机构的监管,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披露内容
2、披露内容
日本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全面,包括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 债等方面。而中国企业的披露内容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环保投入、节能减排等 方面,对环境负债等方面的披露较少。
3、披露监管
3、披露监管
日本政府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较为严格,要求企业公开环境报告 书,并接受第三方审计。而中国政府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相对宽松, 缺乏强制性要求,导致部分企业的披露质量不高。
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1、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二战后,日本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在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公害大国。

但是,日本在较短时期内又克服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制约,一举改变了公害大国的形象,走上了循环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能不说是创造了日本的另一个奇迹。

日本在环境治理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与政策。

1.1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赶超式经济模式,迅速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然而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却实践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线性经济发展虽然使日本实现了数量型的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却背道而驰,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了世界公害大国。

严重的公害不仅给日本带来了难以处理的社会问题,而且使环境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针对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公害问题,日本政府成立了“公害对策特别委员会”,采取了相应的环境对策,但当时的政策措施是针对污染及废弃物进行治理的,属于环境末端治理模式。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首次产生了省能源、省资源的理念,开始采取能源合理化和节省能源的措施。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又开始尝试从生产和消费源头防止污染,进行“管端预防”,提出了相对完善的生态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型,实现了发展战略和思路的一次转变,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尽管如此,“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传统线性发展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临环境问题的新特点,日本政府根据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于1994年12月制订了《环境基本计划》,提出了“建设以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体制”新思路和环境保护的四个基本方针:一是以环境负荷小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构筑环保型经济社会体系;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长期共存;三是在公平负担环保费用的前提下,由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和个人共同参加环境保护;四是推进国际环境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日本企业多样化发布CSR报告
冨田秀实《WTO经济导刊》2009年第03期
冨田秀实(Tomita Hidemi)
索尼公司CSR部统括部长。

负责索尼集团整体的CSR业务。

同时还兼任国际标准化机构·社会责任规格工作小组Task Group2议长、CBCC CSR报告书特别工作小组(Task Force)主席。

约90%的日本企业都发布了CSR报告
发布CSR(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包含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可以说是日本企业CSR活动的一大特征,其发行量高居世界之首。

根据前不久世界著名调研咨询机构KPMG(毕马威)的报告,比较各国前100家企业(按规模排列)的CSR报告发布状况,发现大约90%的日本企业都发布了CSR报告,比例荣居世界第一。

一般说来,日本企业最初发布环境报告的为多,经过数年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为CSR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从取得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的企业数量上来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多的。

日本企业积极引进环境管理体制,这自然为环境报告的发布做了良好的铺垫。

同时日本环境省也发布了环境报告指导方针(最初叫做环境报告书指导方针),确立了报告的表彰制度,从而促进了报告的发布。

另外,被称为ISO14001简易版的“Eco Action21”为中小企业发布报告提供了可参考的框架。

政府还制定了《环境保护促进法》,规定作为政府相关机构的独立行政法人应当义务发布环境报告。

这样,企业以外的团体也开始发布报告了。

在从环境报告到CSR报告的发展过程中,2002年的GRI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指导方针(第二版)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日本企业开始参考GRI制定并发布CSR报告。

2006年,GRI开始修订第三版。

根据数年积累的经验,日本企业开始积极参与修改工作。

CBCC (Council for Better Corporate Citizenship)也成立了工作小组,对修改工作发表意见。

为了制定出更好的指导方针,各国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研讨中。

笔者也作为特别工作小组主席,参与到GRI本部的TAC (技术咨询委员会)中,与GRI进行各种联系工作。

针对读者改变发布方式
索尼公司于1994年开始发布环境报告,2003年起转为CSR报告。

是日本企业中发布较早的几家企业之一。

开展CSR活动就是设置CSR部门和发布CSR报告,这样的认识在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倾向。

的确,CSR报告的发布对于有效确立公司内部CSR管理体制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要发布报告,就要确立方针、管理体制、设立目标并收集相关数据。

这样,明确公司所面临的CSR课题,以及如何确立可持续性地收集、管理相关数据的体制就成为紧要课题。

跨国公司更需要确立一套统括整个集团的管理体制。

前几期的专栏提到过,与欧洲相比,在日本来自NGO的压力不大,所以说CSR报告的发布对于日本CSR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近来日本企业开始反问自己,CSR报告的发布应该是出于何种目的,面向怎样的读者? 针对
的主要读者不同,报告的形式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在日本,普通市民或普通顾客很少会读CSR报告。

相对来说,SRI (社会责任投资)相关的投资家会阅读企业发布的CSR报告作为参考信息。

与欧美相比,日本的SRI市场还是非常小的。

但是一些欧美主要SRI调查机构已经将日本企业作为调查对象,所以也会有来自这样的调查机构的需求。

当然,调查机构对于企业的评价并不完全依靠CSR报告。

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外部调查机构的评价、SRI指数等指标来审估自身开展的活动和发布的报告,相对来说是客观的、明确的。

由于海外投资持股率比较低的企业所受的影响相对不大,所以很多日本企业的IR (Investor Relation)部门对SRI并不感兴趣。

考虑到SRI等利益相关方的企业,在发布CSR报告的时候自然就会注意到内容是否专业、是否全面、提供的数据是否详细。

同时,第三方保证的附加价值也很重要。

无庸置疑,这样的报告也会受到CSR领域研究者的高度评价。

公司内部员工和将来可能会进公司的学生也是报告读者构成的重要部分。

把员工当成读者考虑的时候,CSR报告可以起到内部CSR教育和信息共享的作用。

因为,即使是内部员工也不一定了解自己公司的CSR 方针和涉及很多领域的CSR活动。

同时,公司内部的信息常常只是部分得到共享。

而CSR报告就成为员工统括性理解公司活动的一个有效工具。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子公司可以通过报告深入了解本部的方针指向,本部也可以通过报告的制作过程了解子公司开展的活动。

近年来,关注CSR的日本学生越来越多。

其背景是关于社会和CSR的媒体报导越来越多。

很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学科。

而且,最近参加义工活动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除了工资待遇以外,企业如何担负社会责任等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因素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所以,在开展就职活动的时候,阅读企业CSR报告的学生逐渐增多。

千叶大学就根据《环境保护推进法》义务发布环境报告,且在籍学生可以志愿参与到报告的执笔与编辑过程中。

将报告的读者设定为员工或学生时,报告的内容就会与那些面向投资家的大有不同,内容的可读性和易懂性就成为首先要考虑的课题。

CSR报告呈现多样化特点
随着设定的读者不同,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也会随之变化。

今后,CSR报告将会从单一模式逐渐向多种形式的发布出版而转变。

从形式上来说,很多公司开始将年度财务报告和CSR报告两册并为一套发布,或是将两方面内容融为一册发布。

另外一种趋势是将年度财务报告、环境报告和CSR报告三册完全独立发布。

从发布媒体来说,并不限定于印刷册子。

很多公司逐渐积极利用网页刊载CSR活动。

即使发布印刷册子,也会优先考虑可读性,从而发布报告的概要版。

另外一些跨国企业还会根据地域需要,发布关于地域CSR活动介绍的报告手册。

如何根据设定的读者需求来提供有效、可读性强的信息,已成为当今很多日本企业的研究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