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基础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数码教程入门知识点总结

数码教程入门知识点总结

数码教程入门知识点总结一、相机入门知识点1. 相机的分类:相机按照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数码相机使用方便,价格适中,适合入门用户使用;而单反相机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拍摄参数,适合有一定摄影基础的用户使用。

2. 相机的基本参数:光圈、快门速度、ISO等是影响照片效果的重要参数,初学者需要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和调节方法,以便更好地拍摄照片。

3. 拍摄技巧:对焦、构图、光线利用等是影响照片质量的关键因素,初学者需要通过实际拍摄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

4. 后期处理:照片的后期处理是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初学者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后期处理软件和技巧,以便对照片进行修饰和优化。

二、手机摄影入门知识点1. 手机摄影的特点:手机摄影的便携性和灵活度是其特点,初学者需要了解手机摄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手机摄影的特点进行拍摄。

2. 手机摄影技巧:对焦、曝光、防抖等是手机摄影的常见技巧,初学者需要通过实际拍摄来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手机摄影水平。

3. 手机摄影软件:手机摄影软件的使用对于提高照片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初学者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手机摄影软件和其使用方法。

4. 摄影构图:构图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初学者需要学习一些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以便拍摄更美观的照片。

三、电脑入门知识点1. 电脑硬件基础:CPU、内存、硬盘等是电脑的基本硬件,初学者需要了解这些硬件的功能和作用,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电脑。

2. 电脑系统操作:Windows、MacOS等是常见的电脑操作系统,初学者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系统使用方法,如文件管理、应用程序安装等。

3. 电脑软件应用: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影音软件等是电脑软件的常见应用,初学者需要了解一些常见软件的使用方法,以便开展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4. 电脑维护和保养:定期清理、杀毒、系统更新等是电脑保持良好状态的重要环节,初学者需要了解一些电脑维护和保养的基本方法,以便保持电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码摄影基础期末总结

数码摄影基础期末总结

数码摄影基础期末总结1. 引言数码摄影是指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和后期处理的摄影技术。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数码摄影。

本期末总结将从基础知识、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2. 基础知识2.1 相机构造数码相机的主要构造包括镜头、快门、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等。

镜头负责收集光线,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传感器负责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图像处理器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2.2 快门速度和光圈快门速度和光圈是控制曝光的两个关键因素。

快门速度指的是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通常用秒或分数表示;光圈指的是镜头光圈的大小,通过F值表示。

2.3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传感器对光线敏感的程度,通常用数字表示。

较低的ISO值表示较低的感光度,适用于充足的光线环境;较高的ISO值表示较高的感光度,适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

3. 拍摄技巧3.1 曝光控制曝光是指在光线条件下,相机传感器所接收的光量。

合理且准确的曝光是获得好照片的关键。

通常有三种曝光模式可供选择: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和手动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可以控制景深,适用于需要调整焦点的场景;快门优先模式可以控制动态效果,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场景;手动模式则完全由摄影师自行决定曝光参数。

3.2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调整相机传感器对白色的感知,使其看起来真实且自然。

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不同,因此需要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相机自动白平衡通常可以满足大部分情况,但在特殊光线条件下,手动调整白平衡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色彩效果。

3.3 对焦对焦是确保照片清晰和锐利的关键。

自动对焦模式可以根据被拍摄对象的距离自动调整对焦,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准确对焦,此时可以使用手动对焦模式。

4. 后期处理4.1 图片导入和备份在拍摄完成后,首先将照片导入计算机,并进行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可以使用相机自带的软件或其他第三方软件来进行导入和备份。

数码摄影基本知识

数码摄影基本知识




• 提高摄影的捷径:
看懂你照相机说明书 多看别人的作品 模仿并融入自己的想法
结 束
区别:2
• ◆2、丰富的镜头选择 • 在单反相机的选择中, 镜头群的丰富程度和成像 质量就是影友选择的重要 因素,镜头群的保有率顺 理成章地成了品牌竞争的 基础。佳能、尼康等品牌 都拥有庞大的自动对焦镜 头群(几百个),从超广 角到超长焦,从微距到柔 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求选择配套镜头。同时, 由于传感器面积较大,数 码单反相机比较容易得到 出色的成像。
• 普通数码相机:LCD取 景,是光线通过镜头, 打到CCD(图像传感器)上, 转化为电子信号,显示 在液晶屏上来显示画面; • LCD取景胜在简单实用, 而且越来越成熟。 • 不足:在拍摄运动物体 时,有延迟,反映缓慢; 而光学取景则没有这些 问题。
区别:1
• • ◆1、图像传感器的优势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感光元件是 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大小直 接关系到拍摄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 的拍摄效果,最有效的办法其实不仅仅 是提高像素数,更重要的是加大CCD 或者CMOS(图像传感器)的尺寸。无 论是采用CCD还是CMOS,数码单反 相机的传感器尺寸都远远超过了普通 数码相机。因此,数码单反的传感器 像素数不仅比较高,而且单个像素面 积更是普通数码相机的四五倍,因此 拥有非常出色的信噪比,可以记录宽 广的亮度范围。600万像素的数码单 反相机的图像质量绝对超过采用2/3英 寸CCD的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图 像质量。
不同ISO值,画面比较
ISO:100 (细腻) ISO:800 (粗糙)
曝光
• 曝光: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感光体受到一定光 量的投射。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 够得到清晰的图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 • 如果想要得到一张色彩漂亮、明暗分明的影像就 要让感光体得到适当的曝光。 • 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和通光面积(光 圈大小)有关。一个完整的曝光程序是由光圈的 大小以及快门的时间搭配组合而成的。 • 曝光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快门优先、光圈优先、 手动曝光、AE等模式。

数码摄影入门知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数码摄影入门知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数码摄影入门: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是是光影的艺术,一副好的作品不仅画面美、干净、重点突出,而且曝光精确。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

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

首先要知道摄影常用术语的定义及其关联关系。

一、光圈、快门、对焦、景深、感光度、曝光、测光模式(一)光圈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

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

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 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 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

例如:f16 的光圈就比f8 的光圈小。

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

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

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乎乎的。

(二)快门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

反之亦然。

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

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

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 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 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三)对焦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

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通常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相机会有自动提示,当对焦完成,对焦框是绿色的,相机还有提示音,一般来讲,拍摄时先半按快门,当听到对焦成功的提示音,再按下快门。

(四)景深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

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 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

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数码摄影的入门知识

数码摄影的入门知识

数码摄影的入门知识一、数码相机常用功能与参数的设置1、MENU按钮菜单钮1-1拍摄菜单拍摄模式①、智能自动对焦:将其设置为“开”,相机会在拍摄时自动选择自动对焦框本机采用9点动对焦。

将其设置为“关”,自动对焦框变为中央框一点对焦。

②、防红眼功能:设置防红眼灯是否亮起。

③、自动对焦辅助光:在某些黑暗的环境下拍摄,将其设置为“开”,相机会在半按快门键时发射自动对焦辅助光,以协助对焦操作。

如果在黑暗的环境下为动物拍摄,则需要关闭光束以免动物受惊。

④、数码变焦:约3.2倍。

结合光学变焦3倍,图像放大倍数可在3倍至10倍之间变化。

数码变焦是一种利用成像面的变化而非焦距变化实现的伪变焦,是采用“插值”的方法,即根据中心像素点的颜色参数模拟出周边像素值的方法来实现的。

因为数码变焦往往会使照片不清晰,所以能不用时就不要用。

⑤、图像确认:用于设置释放快门按钮后,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时间,可在2秒-10秒之间调节。

⑥、日期标记:在图像数据中加入日期。

1-2播放菜单播放模式①、保护:保护图像免被意外删除。

②、旋转:把显示的图像顺时针旋转90或270度。

③、声音记录:为图像加上声音记录。

④、全部删除:删除CF卡上所有图像受保护的除外。

⑤、自动播放:自动逐个播放图像。

⑥、打印命令:打印图像。

⑦、传输命令:预先设置将会由相机传输到计算机的图像。

2设置①、静音:将其设置为“开”,可以一次性关闭起动声音、操作声音、自拍机声音及快门声音。

②、音量:用于调整起动声音、操作声音等各种声音的音量。

③、节电:自动关机功能:如果将其设为“开”,则在拍摄模式下,在最后一次相机操作后约3分钟此值可调,电源会自动关闭。

显示屏关闭功能:在最后一次相机操作后约1分钟此值可调,液晶显示屏会关闭。

注意:此时相机电源并未关闭。

④、日期/时间:用于日期和时间及日期格式的设置。

⑤、格式:对CF卡进行格式化处理。

⑥、文件编号重置:设置指定图像文件编号的方式。

数码摄影基础

数码摄影基础

3、数码摄影流程: A、通过摄影镜头使景物在影像传感器 (即现在的CCD或CMOS)上成像。 B、CCD或CMOS把影像分解为成千上 万个像素点,并把影像转换为模拟电信号。 C、将CCD或CMOS输出的摸拟电信号 通过数字影像处理器转換成数字影像文件。
D、将数字影像文件编码存储在照相机 内或存储卡中,同时在数码照相机的LCD 显示屏上显示编码的数字影像(文件格式 和大小根据拍摄者事先的设定而确定,例 如:JPEG或RAW等格式)。 E、将存储介质上不同格式的图像数据 通过USB数据线或读卡器转移到电脑中。 F、在计算机上修改图像后,按不同要 求直接传送、输出、制作使用。
二、数码照相机的分类:
1、单镜头反光数码照相机。 2、便携式普及型数码照相机。 3、数码后背。 4、微单和单电数码照相机。
三、选择数码照相机的因素: 1、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传统135照 相机感光胶片的尺寸是36mmx24mm,而 数码单反照相机也是按传统135相机设计的, 所以使用了与135胶片尺寸大小相同的感光 元件的相机就被称之为全画幅数码单反照 相机。而由于感光原件的质量、价格等因 素,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数码照相机的感光 元件的尺寸达不到36mmx24mm,因而我 们将小于135胶片尺寸的感光元件的数码照 相机叫非全画幅数码照相机。 感光元件的作用就是将光线转换成电 荷信号,承担着生成影像的重仼。目前感 光元件分两类:即CCD或CMOS。
2、像素: 像素:和胶片相机用胶片大小来 控制画质一样,数码照相机是通过控 制感光原件的像素来控制画质的。高 像素数码照相机的最大优势是所拍摄 的图像尺寸更大,后期剪裁仍能具有 较高分辨率和请晰度的照片。 购买数码照相机时应看期总像素 和有效像素。如下图:
目 前 选 择 万 像 素 以 上 的 数 码 照 相 机 就 可 以 满 足 一 般 的 拍 照 了

数字摄影摄像知识点整理

数字摄影摄像知识点整理

数字摄影摄像知识点整理一、数字摄影摄像基础。

1. 数字图像原理。

- 像素:是构成数字图像的基本单位。

图像的分辨率由像素数量决定,例如,一幅1920×1080的图像,横向有1920个像素,纵向有1080个像素。

- 色彩模式:- RGB模式: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颜色通道组成,是数字摄影中最常见的色彩模式。

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这三种颜色,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颜色。

- CMYK模式:主要用于印刷,由青(Cyan)、洋红(Magenta)、黄(Yellow)、黑(Black)组成。

2. 数字摄像机的基本结构。

- 镜头:- 焦距:决定了拍摄视角和画面的放大缩小效果。

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视野宽广,适合拍摄风景;长焦距镜头(望远镜头)可以拉近远处的物体,适合拍摄特写或体育赛事等远距离拍摄场景。

- 光圈:控制镜头进光量的大小。

光圈数值(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反之,f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景深越大。

- 图像传感器:- 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常见的图像传感器类型。

CMOS传感器具有低功耗、成本低等优点,在现代数字摄像机中广泛应用。

- 机身:包含了各种操作按钮、显示屏、存储卡槽等部件。

二、摄影摄像构图。

1. 构图原则。

- 简洁:去除画面中不必要的元素,使主体突出。

例如拍摄人物肖像时,避免背景中有过多杂乱的物体。

- 平衡:画面元素分布均衡,包括对称平衡(如倒影与主体对称)和非对称平衡(通过元素的大小、颜色等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 黄金分割:将画面按照1:0.618的比例分割,把主体放置在分割线或分割点附近,画面会更具美感和吸引力。

2. 构图方法。

- 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都分为三等份,四条分割线的交点就是画面的趣味中心,可将主体置于这些点上。

- 框架式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吸引力。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PPT课件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PPT课件

对焦速度和精度
表示相机对焦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对焦 速度越快、精度越高,越有利于捕捉清晰 、准确的瞬间。
数码摄影技术基础
03
光圈、快门速度与感光度的关系
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装置,光圈大小直 接影响曝光量,大光圈进光量多,
小光圈进光量少。
快门速度
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速度 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进光量越 少;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
便携式数码相机
高端全画幅数码相机
小巧轻便,易于携带,适合日常拍摄 和旅游摄影。
采用全画幅传感器,成像质量极佳, 适合专业摄影师和高端用户。
单反数码相机
可更换镜头,成像质量高,适合专业 摄影和追求高画质的摄影爱好者。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与成像过程
光学系统
通过镜头将光线聚焦到图像传 感器上,形成光学图像。
长,进光量越多。
感光度
衡量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 度,感光度越高,对光的敏感程 度越强,曝光量越多;感光度越 低,对光的敏感程度越弱,曝光
量越少。
景深与焦距的控制技巧
景深
被摄主体前后清晰范围的 大小,景深大则前后清晰 范围大,景深小则前后清 晰范围小。
焦距
镜头中心到成像平面的距离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景 深越浅;焦距越短,视角越 大,景深越深。
方法
使用相机内置的白平衡模式或手动设置白平衡参数;选择合适的色彩空
间和色彩模式进行拍摄和后期处理;利用色彩校正工具对照片进行色彩
调整和优化。
数码摄影构图技巧
04
构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简洁原则
尽量去除与主题无关的 元素,突出主体,使画
面简洁明了。
平衡原则
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保 持视觉上的平衡,避免 头重脚轻或左右失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汇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数码相机的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发展,相机的品牌种类也琳琅满目。

买相机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用途,要求和投资。

不要盲目攀比,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相机大致有单反型,功能型,便携型。

单反型:也分专业和入门机型,可以更换镜头。

功能齐全强大,相对来说比较高级,对技术也有一定要求,投资比较大,尤其是后期的镜头,附件等。

优点:画面质量好(感光器比较大),适用范围大,反映速度快,可更换镜头。

缺点:投资大,体积大,附件多,重量大,不能用显示屏取景,功能型:不能更换镜头,画面质量不如单反。

但对一般的摄影要求完全能够胜任,功能方面也很完备,在微距方面比单反还强(单反需要专门镜头)。

优点:可以多角度用显示屏取景,微距表现好,功能比较完备,一次投资,基本可以适应所有摄影要求,外出方便。

缺点:画质尽次于单反,体积也不小,价格不比低端单反便宜。

便携型:方便随身携带,适用范围小,对有些特殊场景难以应付。

功能以自动方便为主。

优点:体积小,投资小,使用方便。

缺点:功能不是很全面,特殊情况不能胜任。

以上各类机型,各有特点。

就看大家的需要和要求了。

要是不想花太多钱,只是记录日常生活,便携型就足可以应付,随身携带,方便使用,随时可以记录感兴趣的瞬间,对摄影技术没有太多要求。

目前价位基本在2000-3000左右,像素也够用,都在500万左右,打印8寸照片绝对没问题。

假如对摄影还有一定兴趣,想进一步学习摄影,或者资金宽余的初学者,那就可以考虑功能型,基本可以应付所有的环境,在一定的摄影技术下完全可以拍出不错的作品,价位在3000-5000元左右,像素都在700万以上。

基本都是各品牌的消费机旗舰。

很多情况下并不比单反差,有些可能还要超过镜头不好或者水平不行的单反作品。

各品牌旗舰的大口径大变焦镜头,也都是各家的看家产品,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配上备用电池,大容量的存储卡,出门只带一个小包,就可以畅游天下。

要是功能型还不能满足你,摄影技术水平也到了一定层次,在生活或工作中已经离不开摄影,资金也很宽余,发烧温度能够坚持不减,那你就一定要买单反了。

嘿嘿,还要你的家人支持,否则...,资金,精力...,有人夸张的说过:想要一个人破产,就送台单反给他。

不过前提是他要喜欢摄影,而且很发烧。

一个相机的成像好坏,主要看感光器大小(相当于过去的胶卷底版),像素(分辨率)和镜头质量(光圈,口径,焦距)。

有人把感光器大小比喻成房间面积,像素就是住的人数,在同样面积房间里当然住的人越少越好,在同样人数下当然面积越大越好。

相互干扰小。

镜头的口径越大,解像力就越高,光圈越大通光量就越大。

专业和全幅相机的感光器面积都大于等于原来的135胶卷底版面积,中端和入门的单反感光器面积还不到135胶卷的一半大小。

至于功能型的旗舰相机,感光器面积最大也只有2/3英寸(面积约为135底片的1/15),1/1.8英寸的感光器面积约为135底片的1/20左右。

1/2.5英寸的感光器面积约为135底片的1/30左右。

成像质量可想而知。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中)相机使用任何一款相机,都有它的优点和特点,关键在如何熟练的用好它们,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先来说点基本的设置和参数。

照片大小和格式:高级的相机都有无压缩格式(RAW,TIIF),方便后期调整(专业软件),不过文件很大,对一般人没必要,我们常用的是JPG格式,保存方式(压缩)有精细,一般,较差等,建议大家都用最好的方式保存(压缩的少,画面质量好)。

至于照片大小可以根据需要(一般分大,中,小三种),要是想将来打印照片那就用最大的像素,一般网上交流用中就够了(方便后期裁剪)。

要是存储卡太小,又想多照几张,那就只好用小了。

感光度:这是一个胶片留下的参数,反应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低,画面质量越好。

需要的暴光量越多。

感光度越高,需要的暴光量越少,快门速度就可以提高。

可画质就不好了,矛盾呀!为了画面质量一般都是设置最低(ISO:50-100)。

在光线太暗,又不能开闪光,快门速度很慢时,为了防止抖动,无奈之下才调高感光度,一般相机最高不要超过400,单反也不要超过800(和感光器面积有关)暴光模式:高级的相机一般都有自动,程序(P),快门优先(S),光圈优先(A),场景模式等,普通相机最少也有自动,程序,场景模式等。

自动就是常说的傻瓜型,不需要任何参数调节,只管随便照。

程序就可以调节一些参数(比如感光度,闪光灯),有的相机在程序下还可以调整光圈快门组合。

这些只适合初学者,好用方便。

场景模式就是专门给初学者设置的,有肖像,风景,夜景等等,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模式,相机就会自动有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些摄影基础的人,一般常用光圈优先,随着景物光线的不同就可以随时调节光圈(光圈对景深等特殊效果有很大关系),相机就会自动设置快门速度。

变焦:在其它设置好后,就可以拍照了。

首先要用变焦,推远(广角,短焦距)或拉近(长焦),构成自己需要的画面。

一般相机都有3-5倍的光学变焦,高级的也有7-15倍的变焦。

例如35-140mm就是4倍变焦。

光学变焦就是靠镜头的内部镜片移动来变化焦距。

数码变焦实用意义不大,等于是处理软件的放大,对画面质量有影响。

对焦:不要和变焦混淆,任何距离的景物要清晰成像,就必须对焦。

一般相机都是自动完成,在你半按快门时自动完成,并用颜色或声音提示你。

在光线比较暗时,或反差小都对焦很慢,甚至对不上焦,这时就需要对焦辅助灯(一般都自带,自动开启)或手动对焦(高级相机有手动功能)。

对焦的模式一般有三种可选(多点对焦,中心对焦,点对焦)。

多点对焦一般不建议用,虽说对焦快,可是容易跑焦。

就是你想要中间的景物清楚,可是,不是前面的清晰就是旁边的清晰,结果想要的模糊。

一般常用中心对焦,把中心对焦框对准想要照的景物,半按快门,等有对焦成功提示后,手不要松,移动相机角度到你想要得画面,再全部按下快门拍照,就没问题了。

注意不要前后移动,改变距离。

否则就要重新对焦。

点对焦更精确,主要是在景深很小,微距拍摄时用。

有的相机还可以移动对焦点位置,在构图完成后,不能移动相机的情况下,可以把对焦点移动到自己需要的地方。

测光:现在的相机都是自动设定暴光量,所以测光就关系到暴光的准确。

测光一般分三种(平均测光,中心测光,点测光)平均测光又叫多点测光,一般风景都可以用,方便准确。

中心测光是照特写或逆光时用的,把中心对准主要景物,就可以保证中心的景物暴光准确,至于周围的过暴(发白)或不足(黑)都不用管。

点测光就是更小面积的测光,主要是微距或特殊要求时用,不好掌握。

例如拍人物特写,把测光点对准黑眼睛,结果脸部肯定过暴,假如对准鼻子的亮点,那其他肯定发黑。

很多相机的点测光都和对焦点连动,就是为了主要景物的暴光准确对焦清晰。

还有其他一些不重要的参数:白平衡(自动),暴光补偿(0),画面风格(对比度,锐度,饱和度),连拍,延迟(自拍)等,看说明书设置,或出厂设置就可以了。

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首先要保证对焦清晰,不模糊不抖动,暴光准确。

其次才考虑构图角度,景深控制等其他因素。

熟能生巧,反正数码也不花钱,多实践,多拍照。

无论是高级或普通相机,首先要学会,运用好半按快门。

只有熟练掌握了手中的相机,才能在创作中充分利用相机的功能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得到满意的作品。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下)摄影技巧学习摄影要循序渐进,多实践,多练习。

学习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般技术,就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了。

下面再说几个与照片效果关系很大的参数。

暴光量:对某一场景相机都会自动给出一个合适的暴光量(一定感光度下),暴光量是由光圈和快门决定的。

比如光圈f8快门1/200秒的暴光,和光圈f11快门1/100秒的暴光量是一样的。

打个比方,暴光量就好比用水桶接水。

感光度高就象用小桶接水,容水量小。

相同光圈下,快门肯定提高不少。

低感光度就象用大桶接水,容水量大。

相同光圈下,快门肯定较慢,不过画面质量要比高感光度好。

光圈就相当于流水量的大小,快门就是流水的时间。

流量大就可以短时间接满,流量小就需要时间长。

光圈的值是镜头口径和光圈大小的比值(1.2,1.8,2.0,2.8,5.6,8.0,11,16....)。

数字越大,光圈越小,通光量就小,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快门。

数字越小,通光量就大,快门就可以更短。

光圈不光是控制通光量的大小,还影响照片的效果。

主要就是景深。

景深就是指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例如10棵树纵向排列,把焦点对在第5棵树上,大景深(小光圈,数字大)就可以使第2-8棵树都清晰,小景深(大光圈,数字小)只能使第4-6棵的树清晰。

影响景深的还有焦距和对焦距离。

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时,景深就小,严重的前后只有几毫米范围(微距模式),照人像侧面也只能一只眼睛清楚。

反过来景深就大,比如照风景,用小光圈,在广角端(短焦距),远距离拍照时,景深就很大,前后几十米都很清晰。

对焦很方便很快。

一般相机快门都在8-1/2000秒,长的也有几分钟或B门(暴光时间自己控制),短的也有1/8000秒甚至上万分之一。

速度越快(时间短)就能凝固高速的瞬间,例如奔跑的动物,飞翔的鸟,飞溅的浪花等。

慢快门(长时间)就能捕捉运动的轨迹,例如夜空的烟花,晚上车的灯光轨迹,如丝绸般的流水等等。

一般情况下为了照片清晰,防止手的抖动,快门速度都在1/100秒以上,个别人也可以手持达到1/30秒,射击运动员估计更厉害。

要提高快门速度,只有调大光圈,还不行就只好调高感光度,或开闪光灯了。

所以三脚架,闪光灯就是必备的附件。

1、在相机的参数表中,有类似F2.8-4/? 甚至F3.5 - F5 / F7.6 - F11表示什么意思?答:相机镜头的光圈F值,并不仅仅是一个孔径的问题,实际表示的是通光量,还和镜头的焦距等因素有关,是个相对值。

对于一般的变焦镜头,即使光圈的物理孔径不变,焦距变长时通光量会变小,光圈F值也变小。

F3.5 - F5 / F7.6 - F11表示:最大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2.8,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5;最小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7.6,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11。

当然,高级的专业镜头有的是恒定光圈,即F值不随焦距变化,其实那是在变焦时,光圈的物理口径相应在变。

恒定光圈的镜头要比同质量的一般镜头贵很多。

2、为什么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不够小,比如C-700是F8、N995是F10,而传统相机中动辄F11、F16甚至F22为什么?答: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